『壹』 幼兒顏色認識順序
幼兒顏色認識的順序和方法。
1、通過食物認識
當你做飯的時候,可以把寶寶叫到廚房,用顏色來對特定的的食物進行命名,比如:黃色的姜、白色的鹽、紅色的西紅柿等,當在給寶寶吃食物時,你也可以這樣做。
2、通過畫畫認識
可以讓寶寶通過使用蠟筆和水彩筆來畫一些特定顏色的事物來認識顏色,並且在寶寶畫這個事物的時候,只給他與這個事物有關的相應顏色。比如,你可以先讓寶寶畫紅色的事物,西瓜、消防車、玫瑰等,這是一種熟悉顏色很好的方法。
3、通過書籍認識
可以給寶寶選擇一些有大量色彩斑斕的圖畫且少量文字的故事書,不斷的給寶寶重復讀一個故事,並且在讀的過程中要指著相應的顏色,當你在給寶寶讀過幾遍之後,讓寶寶試著說出這些顏色來。
4、通過跳舞認識
將彩色的紙板放在地板上,然後播放寶寶喜歡的歌曲,讓他跳舞,當跳完一曲後,你便說出一個顏色,然後讓寶寶跳到相應的紙板上,也可以很好的讓寶寶辨識顏色。
5、通過照片認識
將寶寶穿著不同顏色衣服的照片多列印幾張出來,將顏色標出來,貼在紙板上,再掛到牆上,一有機會就指著圖片對寶寶說,他穿的是什麼顏色的衣服,多訓練幾次之後,寶寶就能很快的將這些顏色記住。
『貳』 怎麼教0~6的孩子識別顏色
在對孩子進行色覺練習時,我們使用的教具主要是一些色彩鮮亮的物體和顏色各異的球,例如一些用各色絲綢或毛線包裹的小平板。使用的時候,孩子用手拿著沒有裹住的尖端,以防弄臟絲綢、毛線,這樣可以有效延長教具的使用壽命。
顏色選取上,我使用的顏色主要有8種(分別是黑色、紅色、橘紅色、黃色、綠色、藍色、紫色和灰色),每種顏色又分為8個深淺度,這樣一來就有了64種顏色可供選擇。每種顏色都製作兩塊色板,整套教具就有了128塊色板。我把它們平均裝在兩個盒子里,每個盒子內部被分割為8份。
訓練時,我們要從最簡單的顏色觀察開始。首先,我們選擇3種對比最強烈的顏色給孩子看,比如紅、黃、藍。3種顏色每種拿兩塊一模一樣的放在桌子上,然後給孩子看其中一種,要求他們從其餘5塊板子中找到和它一模一樣的,直到孩子把三種顏色全部配對成功為止。這個游戲的難度可以一步步提高,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不斷增加色板的數目,比如最多的一次我同時給孩子8種顏色、16塊色板進行配對。
熟悉了對比強烈的顏色之後,我們就可以嘗試讓孩子去分辨一些對比不強烈的顏色間的差異。最終,我們要讓孩子分辨同一顏色不同深度的色板之間的差別,直到孩子能准確識別所有顏色為止。
識別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排序。我們交給孩子兩種顏色的所有8個深度的色板,比如紅色和藍色,要求他們先將顏色分組,然後根據顏色深度變化按照一定順序排列。隨著這個游戲訓練的深入,最終我們會讓孩子區分一些色系比較接近的色板組,比如藍色和紫色、黃色和橘黃色等,然後准確排序。
我曾經在一所「兒童之家」見過一個非常成功、非常有趣而且用時非常短的游戲,很受孩子歡迎。參與游戲的有幾個孩子,老師就會在桌子上放幾組顏色卡片(每一組顏色卡片顏色相同,但組內卡片顏色深淺各異)。然後,他讓孩子們自己選擇一個顏色,當然有時也會由老師給孩子指定一個顏色。接著,他會把所有的顏色卡片都混合在一起,讓孩子把剛才自己選擇的那一組找出來,並且按照深度變化進行排序,最後形成按深度排列的顏色帶。
經過這種訓練的孩子,對於顏色的分類和深淺的排序識別會非常在行。我曾經在一所「兒童之家」發現,那裡的孩子都能熟練地把裡面全部的64塊顏色板都倒在桌子上混合起來,然後把不同色系的顏色分組,再按照深淺排列好。這種速度和准確度讓我們非常吃驚,尤其是一些3歲的孩子就能完成這些,更是讓我們矚目。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曾經使用過一種教具。它由一個灰色的圓盤構成,圓盤上有一個可以旋轉的月牙形開口。通過旋轉,孩子可以從開口看到各種顏色。首先老師讓孩子觀察某一種顏色,然後他就開始轉動圓盤。當同樣的顏色出現時,孩子要大聲說出來。這個教具並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因為他們只是被動地接受,而無法接觸到教具。後來,我就知道,類似這樣的游戲是應該摒棄的。
『叄』 孩子識別顏色的簡單方法都有什麼
孩子識別顏色的簡單方法就是家長不要著急,可以從最基本的顏色開始學習,最好是學習一些紅黃藍綠等基本色,不要讓一開始就學習很相近的一些顏色,如粉紅色,橘色等,這樣容易造成孩子對顏色接觸的很混亂,另外,在教孩子認識辨別顏色的時候,最好一次只教孩子識別一種顏色,不要同時識別很多顏色,這樣時候容易造成孩子對顏色的混淆,比如說讓孩子看紅色的物體的時候就不要再教藍色物體,否則會出現孩子把紅色和藍色發生混淆的情況。
『肆』 在孩子識別色彩的過程中,有什麼簡單有效的方法嗎
一:多玩多顏色的玩具在孩子識別色彩的過程當中,家長們可以採用多種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孩子在努力的去識別了解色彩。
我們知道在小孩子小的時候,對於周圍的所有事情都會很好奇,包括色彩,那麼為了讓他們更好更快的去識別更多的顏色,家長們可以買一些顏色豐富各異的小玩具。例如各種顏色的小汽車,各種顏色的小布偶,但是注意這些顏色各異的汽車和布偶都需要是純色的。這樣更有利於小孩子們更早的去識別色彩。不會由於混色而弄混。家長可以在前期的時候多拿著某一種顏色的小汽車,然後在小孩子的面前晃動,並告訴他這是什麼顏色。然後後期長大一些再慢慢訓練孩子,當聽到某一種顏色的時候會伸手去抓。
『伍』 教孩子認識顏色的原則和方法,都有哪些
孩子並不是天生就知道顏色,這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家長去引導孩子對顏色的認識和學習。
教孩子認識顏色的原則和方法,都有哪些?1、從生活中認識認識顏色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顏色。在生活中教孩子認識顏色是最好的一個方法,比如說穿著紅色的衣服,那麼我們就可以告訴孩子穿的是紅色的衣服。吃飯的時候,吃西紅柿炒蛋,就可以告訴孩子,西紅柿是紅色的。帶寶寶逛超市的時候也可以把不同的顏色告訴寶寶。
通過不斷重復的告知寶寶顏色,可以讓寶寶對不同的顏色具有更深層次的認識。而且時間久點寶寶的好奇心就出來了,遇到不同的顏色就會主動的問家長,這也是培養寶寶觀察,愛提問的一種好辦法。
『陸』 幼兒多少歲能辨別顏色
這個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是由多種顏色組成的,而我們人的眼睛就是來欣賞這個世界的美,那麼小孩子從出生開始要到幾歲才可以分辨顏色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小孩會分辨顏色的歲數,希望能幫到你。
兒童在識別顏色的過程中,一般先 認識顏色 ,然後才學會標志顏色的詞。將標志顏色的詞與相應顏色聯系起來需要一個發展過程,大約4歲時,能將基本顏色與其名稱聯系起來。
5~7歲的兒童能正確地命名常見顏色。前蘇聯心理學家研究認為,6~7歲的兒童能正確地說出顏色名稱的次序為:黑、白、紅、藍、綠、黃、棕、灰、粉紅、紫和橙黃。我國心理學家也曾利用顏色命名法研究兒童顏色視覺的發展。
有關研究認為,3~6歲兒童對顏色的正確命名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步提高。3歲兒童對8種顏色命名的正確率為50%;4歲為68%;5歲為90%;6歲為95%。幼兒對不同顏色正確命名的難易程度是不同的,其中紅色的命名正確率最高(98%),其次為:白(98%)、黑(96%)、黃(83%)、綠(78%)、藍(61%),最差的是橙(51%)、紫(43%)。
除命名外,顏色再認也有一個發展過程。研究者發現,5歲是兒童顏色命名和再認能力發展的轉折點。南京師范大學丁祖蔭、哈詠梅經研究,發現幼)LiE確辨認顏色的百分率和正確辨認顏色的數目是隨年齡增長的。
兒童的顏色視覺有個別差異,也有性別差異。一般說來,女孩辨別顏色的能力比男孩強。兒童顏色視覺的能力通過適當的訓練可以大幅度提高。
教孩子認識顏色的方法一、多為寶寶提供一些豐富的色彩,可以在寶寶的居室里貼上一些色彩調和的畫片掛歷,在寶寶的小床上經常換上一些顏色溫柔的床單和被套,小床的牆邊可以畫上一條七色彩蠟。在寶寶的視線內還可以擺放些色彩鮮艷的綵球、塑料玩具等,充分利用色彩對寶寶進行視覺刺激,對寶寶認識顏色有很大的幫助
二、寶寶如能盯著某種顏色或轉動頭部看到別的顏色時,成人可以指著這些玩具對寶寶說:「這是紅氣球」,「那是小白兔」,「這是黃花」等用語言加以描述,加深寶寶對顏色的感知。
三、當寶寶長到1歲多,咿呀學語時,成人和寶寶可以一起做「我說,寶寶指」的游戲。例如:你指著幾種顏色的氣球問「哪只是紅氣球,哪只是藍氣球?」讓寶寶用手去指,指對了就親親寶寶,並說:「寶寶真乖,這是紅氣球。」如寶寶指錯了,就說:「再看看,哪只是紅氣球?」寶寶還是指不出,成人就要反復指著紅氣球說「這是紅氣球。」寶寶認識紅以後再認識綠色。也可變換說:「這是紅氣球呢,還是綠氣球?」讓寶寶學發「紅、綠、藍」的音。還可放上各種顏色的玩具,讓寶寶按成人的要求拿出同顏色的玩具。
四、寶寶到1歲時,成人可用各種顏色筆畫些寶寶熟悉的植物、動物、水果等。如:太陽、草地、花朵、樹葉、蘋果、小雞、小狗、小兔、小鴨等,並邊畫邊說:「這是紅太陽,這是綠色的草地,這是小黃雞」等等。
『柒』 寶寶多大可以認識顏色
當孩子出世後,第一眼面對的便是五彩繽紛的色彩;在孩子三、四個月時,就有了對色彩的感受力。如果父母抓住教育的契機,幫助孩子認識顏色,對孩子以後的智力發展是大有裨益的。然而,視覺是成熟最晚、發展最慢的一種感覺。雖然基本視覺皮層能在懷孕7個月時從胎兒眼中接收訊號,但視覺通道的神經細胞在出生後數月仍不成熟,對寶貝來說,世界大都是模糊的。
出生時:通過眼睛接收視覺信息的視覺皮層神經細胞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新生的小寶貝看到的只是光和影。他們的最佳焦距是20至38厘米之間,也就是說寶貝吃奶時剛好可以看到媽咪的臉。盡管視力模糊,但他們能分辨圓形與方形,並且比較喜歡圓形,喜歡看爸爸媽咪的臉。
3個月:小寶貝能以視線追隨移動的物體。
4-7個月:小寶貝的顏色視覺發育完成。這時色彩鮮艷的玩具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在出生後短時間內,寶貝的顏色視覺就開始發展。3個月左右的嬰兒能在人工條件下對紅、黃、綠等不同顏色的燈光進行分化;分別給他們看大小、亮度相等的灰色圓盤和彩色圓盤,注視彩色圓盤的時間是看灰色圓盤的2倍;從3-4歲開始能夠辨認紅、黃、藍、綠、橙、紫等基本顏色,但往往是辨認容易而掌握名稱有困難,並對棕、灰等混合色辨認也較困難。最容易掌握的是紅色,其次為黃、綠色等。隨年齡增長,對顏色的辨別和名稱掌握都有所發展。
各位父母要注意,4個月開始,寶寶進入了彩色世界,視覺神經對彩色的東西非常敏感。這時候,爸爸媽媽就要重點對寶寶進行色彩感知度和認識度的培養了。
[NextPage]
1、現在開始,把寶寶的生活空間布置成多彩的世界。在寶寶的居室里貼上一些色彩調和的畫片掛歷,在寶寶的小床上經常換上一些顏色溫柔的床單和被套,甚至牆壁上畫上七色彩虹都是很美妙和溫馨的。
2、在寶寶的視線內擺放些色彩鮮艷的綵球、塑料玩具、彩色圖案的布書等,如果是能發出聲響的彩色玩具,寶寶會更喜歡。這不僅對寶寶進行視覺刺激,也對大腦發育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3、到6、7個月大的時候,寶寶已經能盯著某種顏色或轉動頭部看到別的顏色時,爸爸媽媽要經常指著這個玩具對寶寶說:「這是紅氣球」,「那是小白兔」,「這是黃花」等用語言加以描述,加深寶寶對顏色的感知。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都是寶寶色彩認知的好道具,隨時隨地都可進行培訓。
另外,各位父母還可以採取以下方法來幫助寶寶辨別顏色。
(一)多看:孩子出生後,在他小床的正上方掛滿各色大汽球、紙花等,並不時擺動。孩子稍大時,可換一些小點的東西,如:色彩艷麗的小絨球、小玩具等。在這種有意無意的色彩刺激中,孩子邁出了逐漸認識顏色的第一步。
(二)多講:6-11個月之間,孩子似乎對色彩有反應了,他會盯著看或用手抓。父母這時應當指著這些物件,溫柔親切地說:「這是紅汽球,這是黃汽球。寶寶,往這看,這是朵綠花。」通過加強語言刺激,從而鞏固認識。
(三)多認:1-2歲的孩子會說話了,這時父母可採用玩游戲的方法加強孩子認識顏色的能力。小游戲的方法很多,如「猜猜看」的游戲,玩法是父母把各色小球或其它單一顏色的小物品藏在小袋中,和藹地問:「請把紅色小球拿出來,好嗎?」「寶寶,哪只是綠色的小球?」孩子找到後讓他重復說一下「紅的、綠的」等等。由於孩子對顏色的辨別還不穩定,因此要交換角度多玩游戲。
『捌』 寶寶識別顏色的簡單方法都有哪些
對於不久前出生的小傢伙來說,一切都是新奇的,他們都要學習。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何識別一些顏色,很基礎,也很好教孩子。建議你找找自己生活的細節。這些顏色很快就會出來。1.玩具當孩子們看到他們玩的玩具中有各種顏色時,他們可以藉此機會教他們這是什麼顏色,這是什麼顏色。然後試著和孩子玩游戲,准備彩紙和磁鐵,說一個顏色,讓孩子吸相應的紙顏色。如果孩子吸對了,就證明他們真的認識。
6.自然周末,有時間也可以帶孩子四處逛逛。看到不同的顏色會讓他很興奮,這是你寶寶學習的好時機。樹葉、樹皮、鮮花、石桌等。,這些顏色孩子出門前看圖片就能知道。到了大自然,可以直接問孩子看能不能說出來,家長可以給予適當的暗示。教孩子認識顏色,不要覺得復雜難懂,你可以從生活的小細節去搞定。為了孩子的智力,有寶寶的可以試試以上方法。
『玖』 如何培養幼兒運用顏色的能力
赤、橙、黃、綠、青、藍、紫,孩子們認知世界就從這繽紛的色彩開始,色彩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不同的色彩能帶給人不同的感覺,萬物的色彩是千變萬化的,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然而在孩子們的繪畫作業中,不難發現存在著概念化和模式化的色彩,如:太陽是紅色,小草是綠色,天空是藍色。孩子們的作品色彩單調,缺乏創造力。如何讓幼兒創造性地使用色彩,大膽地畫出自己的主觀感受,下面我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 一、觀察和感受大自然中的色彩 我們生活在五彩繽紛的色彩世界當中,讓孩子們分辨客觀世界之間的色彩差異,並注意它們在不同環境下所產生的變化,這是孩子們認知世界和感知世界的基礎,也是他們學慣用色彩進行表現的前提。我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的色彩,如:春天淺綠的草地,到了夏天變成深綠,到了秋天又變成枯黃;天上的朝霞和晚霞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小朋友的臉色和大人的臉色是不同的,高興時候的臉色和生氣時候的臉色也是不同的。通過一段時間的引導觀察,孩子們對發現周圍生活中的色彩不僅非常感興趣,而且非常敏感,他們能夠捕捉事物之間很微妙的色彩變化。 二、欣賞優秀作品,豐富色彩語言 不同色彩給人不同的意象。我結合實物、圖片和名畫欣賞來提高幼兒對色彩的感受能力。首先,選擇一些色彩鮮艷明快,與幼兒生活較為接近,易懂的名畫、圖片、幼兒較好的作品進行欣賞,告訴他們漂亮鮮艷的顏色需要用不漂亮灰暗的顏色來襯托、比較才能映襯出美麗的色彩效果。然後引導幼兒對作品進行討論:這幅畫的主色是什麼?是用什麼顏色襯托的?看到畫中顏色你心裡有什麼感覺等,以此來豐富幼兒的色彩語言,提高他們運用色彩的有意性。 三、鼓勵幼兒用色彩來表現 孩子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們對世界也有很多感受和幻想,引導幼兒用色彩來表現自己的生活,表達對人、社會、自然的看法和願望,畫出自己對生活中色彩的獨特感覺,這是對他們進行色彩訓練的一個目的,也是提高孩子素質,開發他們藝術潛能的需要。在實踐活動中,我們除了尊重幼兒對色彩的選擇,還鼓勵幼兒盡可能多的使用色彩,引導幼兒發現新的色彩並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不斷提高他們造色、配色和運用色彩的能力。 兒運用色彩的輔導,應多從幼兒的年齡實際出發,教授一些幼兒能夠感受和理解的內容,不要用成人對色彩的感覺要求禁錮他們。只有這樣,才會使幼兒對色彩的認識感受和運用處於一種靈活變化的探索過程中,才會避免對色彩的機械運用,讓孩子在繪畫中不斷塗抹出他們心中的色彩。
『拾』 寶寶對顏色的認知階段
視覺是人成熟最晚、發展最慢的一種感覺。雖然基本視覺皮層能在懷孕7個月時從胎兒眼中接收訊號,但視覺通道的神經細胞在出生後數月仍不成熟,對寶貝來說,世界大都是模糊的。
寶寶從出生三四個月就有了對色彩的感受力。0-3個月的寶寶已經對鮮艷的色彩、強烈的黑白對比感興趣,色彩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而言,可以說是有一種難以抗拒的吸引力。隨著寶寶視覺系統的發育成熟,到了4個月左右,寶寶對色彩就有了感受能力,可以通過認識色彩、感知色彩,來享受美的世界。這時讓寶寶感受色彩,培養敏銳的色彩感覺,對寶寶的智力發展和培養繪畫興趣都大有裨益。年輕的爸爸、媽媽要抓住最早時期用較好的方法幫助寶寶辨認顏色,這對寶寶的智力發展和培養繪畫興趣都是大有益處的。但是,寶寶對顏色的認識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必須經過不斷訓練和培養。
寶寶認識顏色的一般規律是什麼?
寶寶認識顏色是有一個科學的發展規律的:紅――黑――白――綠――黃――藍――紫 ――灰――棕(褐色)。按這個順序去認識顏色將事半功倍,而且教孩子認識這些顏色時一定要注意的是方法。不能一股腦教給他認,而是這個星期教他認黃色,在生活中就只指一切包含黃色的物體給他認,下一個星期只認藍色,認識生活中所有含藍色的事物,如此類推,很快他就會掌握全部顏色保證不易忘記,就是靠著這種方法,有些寶寶快滿兩歲時就已經認識了十種顏色了,進而推廣到粉紅等一系列淺色系列分辨也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