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體內毒素很多的有哪些排出辦法
體內毒素比較多的判斷方法:
1、早晨不能在固定的時間自然醒來,起床後四肢乏力。
2、梳頭時持續掉頭發。
3、患有風濕症。
4、腰腹部出現贅肉。
5、經常發生便秘、腹瀉。
6、呼吸道容易「上火」。
7、臉部皮膚粗糙。
8、換季時經常皮膚瘙癢。
9、工作1小時後,就感到身體倦怠,胸悶氣短。
按中醫的道理,毒素是屬於各種致病因子的,一般來說,這些毒素主要會導致人身之痰、寒、濕、瘀等,而緊接著氣血會瘀滯不通,產生疾病。這個方子就是幫助人體把這些致病因子排出去的。
川芎30克、白芷30克、生甘草30克、茯苓30克、當歸30克、肉桂30克、白芍30克、生半夏30克(先開水沖洗7次,再曬干備用)、陳皮60克、枳殼60克(炒)、麻黃60克、蒼術240克、乾薑40克(炒)、桔梗120克、厚朴40克、制附子30克。
用法:上方除肉桂、枳殼另外研成粗末外,其他葯物共為粗末,再用慢火炒一遍,等葯粉的顏色稍變化即可出鍋。攤冷加入肉桂、枳殼粉末,拌勻。每次取20克,用紗布包好,加生薑3片,加1000毫升涼水,慢火煎成400毫升。日服2次,早晚飯後各服一次。
另外,這個方子還有其他妙用。比如因外感風寒或內傷生冷,或胃中積冷,或痰濕內停,或調氣機不暢,出現發熱無汗,頭痛身痛,畏寒畏風,項背拘緊,胸滿惡食,嘔吐腹痛,婦女月經不調、氣血不和、心腹疼痛、痛經、或經來乳脹、頭痛身重等症狀都可以服之。
❷ 香附子的炮製方法
香附子的炮製方法
香附子的炮製方法,香附子又名香頭草、香附米,味辛,可解郁散寒、消除積食、緩解腹脹。它的炮製十分重要,不同的炮製方法賦予了香附子不同的用法和功效。快來看看香附子的炮製方法吧!
香附子是什麼
據《本草綱目》記載,香附子是一種性平、味辛的植物,具有理氣解郁、調經止痛的功效。香附子喜歡生長在潮濕的田間,適應能力很強,也因此是世界范圍內都比較難除的雜草之一,它會帶走糧食中的大量養分,使得糧食難以生長。
但在不少醫學著作中,香附子又具有極高的葯用價值,是常見的中草葯之一,它能夠治療胃腹脹痛、月經不調等多種病症,同時還具有鎮痛和抗菌的作用。
香附子還具有相當高的經濟價值,它可以用來提取芳香油,是純天然的芳香劑。
香附子的炮製方法
1、生香附
撿出香附子中的雜質,碾成碎末,篩去其中的細末即可。
2、制香附
將碾碎的香附用黃酒和米醋拌勻,混入炒制的砂糖水中,繼續炒干即可。配比是100斤的香附用黃酒米、醋各20斤,砂糖6斤。
3、四制香附
用干凈的香附與,米醋、童便、黃酒、練蜜加開水烊化,後充分拌炒至干透取出。配比為100斤的香附配米醋、黃酒、童便各12、5斤,練蜜6斤。
4、醋香附
取凈香附粒,加醋拌勻,悶一晚上,後放入鍋中炒至微黃色。配比為100斤的香附20斤醋。
5、香附炭
取凈香附,放入鍋中用火炒至表面焦黑內里焦黃,取出後用清水淋洗干凈,曬干。
香附子的功效與作用
1、疏肝解郁、靜心安神
香附能夠解郁安神,對於心情煩悶導致的肝氣郁結、情緒不佳,香附都能起到緩解的作用。
2、強心降壓
香附子中含有生物鹼、黃酮、苷類、酚類等物質,可起到強心臟和減慢心率的作用。並且,服用香附子還有降低血壓的.功效。
3、殺菌消炎
香附子具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可抑制一些真菌的生長,對炎症引起的腳腫等症狀,香附子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4、對子宮的作用
香附子具有輕微的雌激素作用,對子宮張力的弛緩有一定的作用。
5、調經止痛
香附子可用於肝氣郁結所致的月經不調、小腹脹痛等,搭配艾葉可治療寒氣凝滯引起的腹痛症。
香附子能減肥是真的嗎
香附子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可緩解肝鬱氣滯導致的情緒性發胖或者是壓力性發胖,是具有一定減肥效果的。
並且,香附子中的揮發油有輕度雌激素的作用,加上其他成分的增強腸胃活動作用,能夠加速熱量和毒素的排出,防止脂肪堆積。
香附子減肥方法也很簡單,將香附與玫瑰或者是甘草泡茶,亦或者是利用香附與燕麥調成羹食用即可。
不過,在這里還是要提醒大家,香附子減肥效果並不是很理想,要想真正達到減肥的目的,還是要注意飲食與運動相結合。
香附子的適宜和禁忌人群
香附子尤其適合女性服用,可調經止痛,還能治療下血不止。常人如發生因肝氣郁結所致的胃腹脹痛亦可服用。
因香附子最大的作用便是調經止痛和疏肝解郁,且香附子有輕微雌激素的作用,所以女性群體和肝氣郁結的常人可適當服用。
如有因氣滯所致的消化不良、嘔吐等症狀的人群,也可服用香附子緩解。
需要注意的是,氣虛無滯、陰虛體質的人群忌服。香附子主要是治療氣滯所引起的各種病症,氣虛無滯時是沒有必要服用的,反而會讓氣虛症更嚴重。陰虛一直的人如服用香附,同樣會加重陰虛症。
孕婦同樣不宜服用香附,因為香附屬於理氣類葯物,能活血化瘀,且葯性很強,孕婦服用多了會有流產的危險。
1、炮附片
《金匱玉函經》:「皆破解,不(口父)咀,或炮或生,皆去黑皮,刀刲取里者,故曰中白;」「炮去皮,破八片。」《雷公炮炙論》:「夫修事十兩,於文武火中炮令皺坼者去之,用刀刮上孕子,並去底尖,微細劈破,於屋下午地上掘一坑,可深一尺,安於中一宿,至明取出,焙乾用。夫欲炮者,灰火勿用雜木火,只用柳木最妙。」《外台秘要》:「炮令裂破。」《讓類本草》:「熱灰微炮,令坼勿過焦。」現行,取凈河砂,置炒制容器內,用武火加熱,炒至靈活狀態,加入凈附片,不斷翻炒,炒至鼓起並微變色,取出,篩去砂,攤晾。
2、燒制附子
《太平聖惠方》:。炭火內燒令黑勿令葯過,取出用盆子蓋之,候冷細研。」《聖濟總錄》:「燒灰存性,用冷灰焙去火毒。」
3、姜制附子
《博濟方》:「去皮臍生切作四塊,用生薑半斤,以水一碗同煮附子,汁盡為度,取附子焙乾為末。「如來貨是已加工好的熟附片,則揀去雜質,整理潔凈即可。如來貨是鹽附子,則將鹽附子洗凈,用清水浸12h,除去皮、臍,順切成3mm厚片。再用清水漂3日,每日換水3次,換水時用木棒輕輕攪動,瀉清舊水,注入清水。至附子的鹽分漂凈,撈起,晾至六成干,加入薑汁水(每100kg鹽附子,用老生薑10kg榨汁,姜渣加適量水煎取濃湯與薑汁混合),拌勻,潤漬約8h,使吸盡薑汁水,蒸上汽4~6h至熟透,取出乾燥即成。
4、甘草湯制附子
《景岳全書》:「用甘草不拘,大約酌附了多寡,而用甘草煎極濃湯,先浸數日,剝去皮臍,切為四塊,又添濃甘草場再浸二三日,捻之軟透,乃咀為片,入鍋內文火炒至將千,庶得生、熟勻等,口嚼尚有辣味足其度也。」取黑附子瓣,擇凈砂石雜質,大小個分開。將鍋內放入清水,取凈甘草倒入鍋內,加熱熬煮,將煮液掏出過濾,再加入清水熬煮至透,撈出殘渣去掉,取兩次甘草煮液混合倒入鍋內加熱至沸。再取泡好黑附子瓣置鍋內與甘草湯同煮,隨時翻動,煮2~3h至透,切開,口嘗稍有麻辣感為度,撈出晾個至六七成干,推潤至內外軟硬適宜為度。切1mm片。攤開烘乾或曬干。篩去碎末擇凈雜質即得。凈黑附子瓣每100kg,用甘草6kg。
5、煮制附子
《普濟方》:「煮。」現行,取產地加工的黑附瓣(黑順片)置鍋內,加水煮約1h或用水浸泡1~2h,取出稍曬後,再悶至內外濕度一致,切片。
6、膽炙附片
先將附片放入鍋內炒熱,邊炒邊灑膽汁水,炒至均勻吸透,水干呈黃褐色取出。附片每100kg,加豬膽汁1kg,兌沸水5kg(忌用生水)。
❸ 附子中毒多長時間消失
中葯附子不僅僅有很多的功效,毒素也是很高的,很多患者因為在盲目的使用了中葯附子後出現中毒的現象,而且為了避免中毒,很多人經常會找尋一些真正應對中葯附子的方法,這樣既能保證中葯附子是可以治療我們疾病的,同樣又能防止會出現毒素的問題。
附子附子有毒,中毒者屢見不鮮,但其有毒,中毒者屢見不鮮 療效卓著而應用極廣,大劑量應用者也大有人在。如何避免中毒,我在教學中常強調以下幾個方面。
1.辨證准確
葯證相應才能取效。若葯不對證,只能對機體產生不利的影響甚至產生副作用。離開病人談葯物是毫無意義的。附子為大熱之品,只能用於里寒證或陽虛證。倘若辨證不明,用於熱證或虛熱證,即便不中毒,也會對機體產生隱性的副作用。前賢明示:"有病病當之,無病體當之。"中葯的副作用相對於西葯而言,更可怕,很多是隱性的,而非顯性的,很容易產生誤解。這可能就是老百姓對於"中葯無副作用"的一種錯誤的認識。
2.限量應用
用量盡可能符合葯典的規定,以避免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如果想用大劑量,也要從小劑量用起。在積累了一定經驗的基礎上,逐漸加大劑量。若無豐富的臨床經驗,無論是從醫療糾紛而言,還是對患者負責而言,還是遵循"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原則吧。聽上去,很自私。但如果一旦中毒呢?況且有個老中醫曾告訴我:治不好病不要緊,但千萬別把人家治壞了。――也就是不要造成葯源性疾病。聽上去也滿有道理的吧。
3.配伍解毒
教材中明確指出,合理配伍可降低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本人認為配伍生薑、乾薑、甘草等,附子的毒性會大大降低。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參考:
附子在炮製時常常用到甘草、生薑,這一點中葯炮製學中論述詳明。
翻仲景之作,見四逆輩用葯:四逆湯(炙甘草二兩、乾薑一兩半、生附子一枚),該方中既有甘草,也配伍了乾薑,用量(1兩=15g,附子一枚=15g)分析,不難看出,即甘草、乾薑的量均不小於附子,況且附子在四逆方中多用生品。真武湯中用炮附子一枚,而用生薑三兩,大大超出了附子的用量。
仲景用大青龍湯時恐發汗太過,方後注有明訓,而含附子的方劑中卻沒有明確指出附子中毒的解救辦法。這不難理解,仲景用附子沒有中過毒,他沒有看見中毒的情況,因為配伍做的好。象四逆湯方後注雲:強人可大附子一枚(約20g),乾薑亦加至三兩,附子也沒有先煎,況且是用生品。好象仲景用附子時不配伍乾薑、生薑、甘草的方劑是沒有的(沒有仔細核對)。大膽猜測,當今附子中毒的大多數原因在於沒有把好配伍這一關。
❹ 附子中毒多久能自行解毒
附子中毒自行解毒的時間取決於服用附子的量,具體時間因人而異:
輕微中毒:若服用附子較少,中毒症狀較輕,如僅表現為全身輕微麻木、胃部輕微灼熱感等,一般不需葯物治療,可通過服用牛奶、綠豆粉等解毒,24小時後症狀通常可自行緩解。
嚴重中毒:若服用附子較多,中毒症狀較重,如出現顏面和四肢的肌肉痙攣、言語困難、神志不清、呼吸急促、血壓下降等嚴重表現,此時不可自行緩解,應立即就醫,進行催吐、洗胃、導瀉等治療,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和加速其代謝。
注意:由於附子具有毒性,使用時應嚴格遵循醫囑,從小劑量開始,並先煎半小時至一小時左右,直至無麻舌感為止,以降低中毒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