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類文化學研究方法
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方法主要分為兩種:跨文化比較分析和實地調查。早期的研究者主要依賴航海者、探險家和傳教士的民族志資料進行比較研究。到了19世紀末,實地調查的重要性被提升,F.博厄斯和B.K.馬林諾夫斯基等學者為此做出了顯著貢獻。實地調查現在是文化人類學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而跨文化比較研究方法也更為嚴謹和全面,開始廣泛使用數理統計和電子計算機來處理民族志資料。
文化人類學在多個領域發揮了關鍵作用,它有助於消除迷信,打破神學思想的束縛,促使人們以客觀和科學的態度認識自身行為,減少民族間的偏見,增進相互理解和團結,進而推動人類社會的繁榮和發展。
「部落自然法」這一概念,描繪了各民族間共享的普遍原則。維柯以「本性即生育」為核心,研究了地中海沿岸民族的原始文化,發現宗教、婚姻制度和喪葬制度(類似於我國「周禮」的祭禮、婚禮和葬禮)在不同民族歷史中具有的共同性。維柯認為,這些是人類文化生活的根基,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狀態,也是區分人類與動物、彰顯人性的主要特徵。這些共同的來源,即「部落自然法」,由所有人的自然理性規定,是自發且必然的習俗或傾向。它源自不同民族之間共享的認識,是人類起源方式決定的普遍人性基礎。
人類學研究領域兩大分科之一。1901年,美國考古學家W.H.霍姆斯創用這一專稱,旨在研究人類的文化史,以區別於研究人類自然史的體質人類學 (physical an-thropology)。在英國稱為社會人類學(social anthro-pology)。目前西方有把二者合並為社會文化人類學(so-ciocultural anthropology)的趨勢。有的學者認為,社會人類學、文化人類學與民族學相當或相近。在歐洲大陸,人類學一詞專指體質人類學,民族學一詞指社會文化方面的研究。
㈡ 中國民間文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該國家文學的研究方法有比較研究法、回歸民間法、文化學研究方法。
1、比較研究法:是一種常用的研究方法,通過對比不同的民間文學作品,找出它們之間的異同,從而深入理解其內涵和特點。
2、回歸民間法:是一種強調民間文學的特性和價值的研究方法,主張從民間的角度去理解和研究民間文學,不僅是從文學的角度。
3、文化學研究方法:是一種將民間文學置於其所處的文化背景中進行研究的方法,通過分析民間文學與其所處文化環境的關系,來理解其內涵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