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針灸進針手法不痛,有什麼訣竅
首先說說古人的看法:
1、刺之要,在速遲
2、以爪切之,欲令氣散
3、囑之以咳,隨咳入針
以上是古人有關進針不痛的方法,即:
1、進針要快,皮神經和血管神經對痛覺刺激敏感,所以選穴位要准,不要扎進血管引起刺痛。同時進針要快,使針尖在皮膚層停留的時間盡可能縮短。
2、進針前選好穴位,可以用持針手以外的另一隻手指甲切壓腧穴部位的皮膚,使衛氣暫散,而使進針不痛(但是指甲切壓的時候病人也會痛的)
3、讓病人咳一聲,在咳的同時進針,可以轉移病人注意力同時使針進入皮下。
需要注意的是,進針僅穿過皮膚層是不夠的,要使針尖穿過皮下筋膜才可避免在皮膚層留針。
另外:刺之要,氣至而有效。
得氣感是:酸、麻、脹、重,而不是「痛」。一般認為,針刺深度對氣感影響比較明顯,當刺激神經末梢神經結節時,一般產生「麻」感;刺激肌肉組織時,一般產生「酸脹」感;刺激筋膜、關節等疏鬆的結締組織時,一般產生「酸重」感;刺激神經主幹時,則會產生「過電樣麻」感;如果穴位選擇不準,或進針方向有誤而刺激到血管時,則會產生「刺痛」,在針灸治療中如果產生「刺痛」感,則是針刺失當引起的。
臨床上一般補瀉手法刺激較輕微,尤其是補法,瀉法刺激相對稍強;其次是燒山火、透天涼、陽中隱陰、陰中隱陽,此四法刺激較強,但疾病針對性也較強,故而臨床上可以採取多取穴而少刺激的方式予以替代;最後是飛經走氣四法,即「青龍擺尾」、「白虎搖頭」、「蒼龜探穴」、「赤鳳迎源」四法,此四法用於驅使經氣通過肘膝肩胯等大關節時可以選用,臨床上也不多見。
總體上講,針灸是所有創傷性治療中,最為無痛,創傷最小的一種治療方法,利用這種方法,以最小的痛苦,為病人解除疾苦,才是我們的目的與初衷。然而,所謂「刺之要,在速遲」,心中易了,指下難明,作為一名針灸醫師,我們沒有捷徑可尋,扎實苦練基本功,才是成功的唯一途徑。
② 打針打屁股怎樣才會不痛
這事你得和醫生好好商量一下,叫他給你打針時,輕點用力注射葯劑,這樣,你的體內壓力較小,不會太痛,還有你打針時,要放鬆自己的身體,把自己的身體綳得太緊,打針注射葯劑就會變慢,這樣你也會很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