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說明文中的首先是什麼說明方法

說明文中的首先是什麼說明方法

發布時間:2023-02-14 08:44:38

A. 說明文的方法和順序

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特別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說明文,說明文的特點是「說」,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識性。那麼優秀的說明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說明文的方法和順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明文是一種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體裁。那麼說明文的方法和順序是什麼?

一、 說明文的方法:

1.舉例子(舉例說明法)

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

好處:使文章表達的意思更明確,讀者更明白,增強說服力。

2.作引用(引用說明法)

引用說明法:也叫引資料。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用一些文獻資料、詩詞、俗語、名人名言,可使說明更具說服力。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傳說,諺語俗語,詩詞句等。充當說明的內容或依據來說明、介紹事物。

好處:形象,典型,更有說服力

3.作比較(比較說明法)

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4.列數字(數字說明法)

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採用列數據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准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並力求近似。

好處:數字是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特徵或事理的最精確、最科學、最有說服力的依據。

5.分類別(分類說明法)

要說明事物的特徵,往往從單方面不易說清楚,可以根據形狀、性質、成因、功用等屬性的異同,把事物分成若干類,然後依照類別逐一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分類別是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的重要方法。

運用分類說明法,要按照一定的標准,對事物和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別加以說明。

好處: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

6.打比方

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好處:抽象的事理變得具體、生動、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徵解說得確切具體、淺顯易懂。)

7.摹狀貌

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

注意摹狀貌與打比方是有區別的,簡單來說:只要不是明顯的比喻,或者只是單一的比喻,一般歸入「打比方」中。

好處: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

8.下定義(定義說明法)

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有時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內容和主要問題,往往用簡明扼要的話給事物下定義,使讀者對被說明對象有個明確的概念下定義的時候,可以根據說明的目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有的著重說明特性,如關於「人」的定義;有的著重說明作用,如關於「肥料」的定義;有的既說明特性又說明作用,如關於「統籌方法」和「應用科學」的定義。

好處:使人們在閱讀時對抽象的字詞能夠更加明白、理解

9.作詮釋

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

定義法和詮釋法常採用「某某是什麼」的語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區分呢?一般來說,「是」字兩邊的.話能夠互換,就是定義;如果不能互換,就是詮釋。

10.畫圖表

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

好處:使人看了一目瞭然。

一篇說明文單用一種說明方法很少,往往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採用什麼說明方法,一方面服從內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選擇的自由。是採用一種說明方法,還是採用多種說明方法,是採用這種說明方法,還是那種說明方法,可以靈活,不是一成不變的。

二、說明文的順序

1.時間。時間是按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說明事物的。介紹事物發展變化過程的說明文常使用這種。一般以時間先後及發展階段為序進行說明,比如寫生物以繁殖生長過程為序,寫事物以形成演變過程為序等。

2.是按事物的方位為序說明事物的。說明形狀構造的實物說明文常使用這種。—是按實物的空間位置或構成部分,按上下左右、前後內外、東西南北等次序,根據情況靈活安排。

3.是按照事理的關系來安排先後的,這樣安排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介紹比較復雜的事物現象,以及介紹事理的說明文往往使用這種。一般按由淺人深、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復雜、由主要到次要的進行說明。

4.程序。程序是在說明物品的製作過程或某一項目的實施過程,按照工藝流程或實施程序來說明事物的。介紹工藝製作或科技項目實施通常使用這種。

三、說明文的特點

說明文三要素

教學大綱對說明文的訓練要求為:

(1)能寫簡單的說明文,說明對象明確,能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徵;

(2)能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採用適當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注意說明文語言的准確、簡明和平實。因此,對於初學寫作說明文的同學,要牢記這幾條要求(即說明文的三要素):

1.要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徵。

寫說明文,一定要對說明對象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即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徵。什麼是事物的特徵呢?特徵就是某事物區別於其它事物的象徵和標志,即該事物所特有的個性。它往往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外顯性特徵,如事物的顏色、質地、空間位置、形狀、溫度等;二是內隱性特徵,如事物的成因、原理、變化過程、內部結構、習性、性能、風格等方面。

2.要合理地安排說明順序。

說明順序主要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在寫作說明文時,往往以一種順序為主,當然在具體運用的時候,有時出現了說明順序的並用與交叉的現象。如:《中國石拱橋》在說明趙州橋的構造特點時採用了邏輯順序,而在說明中國石拱橋輝煌成就時,又採用了時間順序對其修建時間做了逐一說明。合理地安排說明順序,一要考慮所說明的事物的結構特點(上下、左右、內外各部分的組成情況)和事理的內在邏輯關系;二要考慮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順序(由淺入深、由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等);三要考慮說明的中心與材料的關系。

3.要採用恰當的說明方法。

採用恰當的說明方法能把事物說得更清楚明白,便於讀者理解。恰當地運用說明方法,是衡量說明文寫作水平的重要標志。比如要說明沙漠地區的日照時間長,說「那裡日照時間長,一年達到3000小時,而長江流域只有1500小時,華北地區也不過2500小時。」通過列數據、作比較,就能形象地突出了沙漠地區日照時間長的特點。再如,要說明水不是白色的,就可以拿水同豆漿比較一下。水同豆漿一比較,白色的是豆漿而不是水。水,什麼顏色都沒有。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摹狀貌、畫圖表等。寫作中應根據要求靈活地選用。

怎樣閱讀分析說明文

第一,把握說明對象及特徵。閱讀說明文,首先要准確地把握說明對象,從而區分事理說明文和事物說明文,進一步理解說明內容。接著還要重點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徵。這是分析一篇說明文的關鍵。只有準確地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徵,才能深入理解說明對象,以此為突破口,進而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中心內容。要准確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徵,必須認真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尤其要注意仔細揣摩關鍵詞句(中心句、過渡句、體現作者思路的句子以及文章中反復出現的句子)。

第二,理清結構,分析說明順序。說明文的結構並不復雜。常見的結構形式有「總(概說)——分(具體)」式、「總(概說)——分(具體)——總(概說)」式、「分(具體)——總(概說)」式、並列式、遞進式等。理清結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作者的思路,更清晰地領會內容要領。說明順序是多種多樣的。採用什麼樣的說明順序,取決於說明對象的特點和說明目的。常用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三種。有時一篇文章可交叉使用幾種說明順序,如<中國石拱橋)一文,除了按先古後今的時間順序外,又按先概括後具體、先整體後局部的邏

輯順序進行說明。各種順序在語言上都有一定的標志。閱讀時抓住有一定標志作用的語言,可以更加順利地分析說明順序。總之,說明文的結構和說明順序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分析時可同步進行。

第三,分析說明方法。為了說明清楚事物的特徵,須採用恰當的說明方法。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作詮釋、配圖表等。閱讀說明文,了解它採用的說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樣的說明方法,說明什麼對象,有什麼作用,二要看所用說明方法是通過怎樣的語言形式表達出來的,這樣分析才透徹、扎實。

B. 說明文說明方法及順序,和說明方法的作用,越全越好

說明的順序:空間順序、時間順序、邏輯順序。說明文中也會出現以一種順序為主兼用其他順序的現象。
說明的方法:
1.舉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體,更有說服力,更客觀的說明了事物。
2.作比較:
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
3.下定義:
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4.列圖表。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
5.作詮釋。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
6.打比方。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形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7.摹狀貌。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和描寫要區分開,兩者雖一樣,不過是在不同的文體中的。)
8.引資料。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資料說明。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等。
9.分類別。將被說明的對象,按照一定的標准劃分成不同的類別,一類一類地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10.列數字。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採用列數據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准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並力求近似。
說明文語言:
1、說明文語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學性、准確性,簡練明確;文學性說明文還要求生動性、形象性。
2、分析說明文語言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其對說明事物特徵、性質的作用,其次是說明的嚴密性、科學性,第三是形象性、生動性。
3、說明文語言要點:表約數、表消息來源、表程度、表頻率、表范圍、表猜測。

C. 說明文的6種主要說明方法是什麼

分類: 文化/藝術 >> 文學 >> 小說
解析:

說明方法

常見的說明方法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事例、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資料等10種。寫說明文要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及寫作目的,選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1)舉例子。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法。如:

一般人總以為,年齡稍大,記憶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實不然,請看實驗結果:國際語言學會曾對9至18歲的青年與35歲以上的成年人學習世界語作過一個比較,發現前者就不如後者的記憶力好。這是因為成年人的知識、經驗比較豐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建立廣泛的聯系。這種聯系,心理學上稱為「聯想」。人的記憶就是以聯想為基礎的,知識經驗越豐富,越容易建立聯想,記憶力就會相應提高。馬克思五十多歲時開始學俄文,六個月後,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閱讀著名詩人與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謝德林等人的原文著作了。這是由於語言知識豐富,能夠通曉很多現代和古代的語言的緣故。

這段文章要說明的是:年齡稍大,記憶力不一定就差。為了說明這一點,作者先提供了實驗結果,又分析了原因。到此為止,未嘗不可,但不夠具體,也缺乏說服力,於是,又舉出了一個實例:馬克思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只用六個月時間便精通了俄語。這樣一來,內容具體了,說服力增強了。

說明文中的舉事例的說明方法和議論文中的例證法,都可以起到使內容具體、加強說服力的作用。但二者又有區別。議論文中的事例,是用來證明觀點的,說明文的事例,是用來介紹知識的。

運用舉事例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適量性。

(2)分類別。將被說明的對象,按照一定的標准劃分成不同的類別,一類一類地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分類別是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的重要方法。

運用分類別方法要注意分類的標准,一次分類只能用同一個標准,以免產生重疊交叉的現象。例如:「圖書館的藏書有中國的、古典的、外國的、科技的、文學的、現代的以及政治經濟方面的等。」這里用了不只一個標准,所以表達不清。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圖書館的藏書,按國別分,有中國的、外國的;按時代分,有古典的、現代的;按性質分,有科技的、文學的以及政治經濟方面的等。

這樣,每次分類只用一個標准,就眉目清楚了。

有的事物的特徵、本質需要分成幾點或幾個方面來說,也屬於分類別。

注意,運用分類別方法,所列舉的種類不能有遺漏。

(3)列數據。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採用列數據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准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並力求近似。

(4)作比較。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5)畫圖表。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

(6)下定義。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下定義的時候,可以根據說明的目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有的著重說明特性,如關於「人」的定義;有的著重說明作用,如關於「肥料」的定義;有的既說明特性又說明作用,如關於「統籌方法」和「應用科學」的定義。

①人是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

②肥料是能供給養分使植物生長的物質。

③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

④工程技術的科學叫做應用科學,它是應用自然科學的基礎理論來解決生產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的學問。

無論從什麼角度考慮,無論採用什麼方式,只要是下定義,就必須揭示事物的本質,只有這樣的定義才是科學的。比如,有人說:「人是兩足直立的動物。」這個定義就是不科學的,因為它沒能揭示事物的本質。「人是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這才是科學的定義,因為它揭示了人的本質。

(7)作詮釋。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

定義法和詮釋法常採用「某某是什麼」的語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區分呢?一般來說,「是」字兩邊的話能夠互換,就是定義;如果不能互換,就是詮釋。

例如,「人是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這句話,改成「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是人」,意思不變。「雪是在雲中形成的一種固態降水物」這句話,如果改為「雲中形成的固態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別,前一句是定義說明,後一句是詮釋說明。

(8)打比方。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9)摹狀貌。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

(10)引資料。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資料說明。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等。

一篇說明文單用一種說明方法很少,往往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採用什麼說明方法,一方面服從內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選擇的自由。是採用一種說明方法,還是採用多種說明方法,是採用這種說明方法,還是那種說明方法,可以靈活,不是一成不變的。

參考資料:ke./view/118461

D. 說明文的常用說明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事例、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資料等10種.寫說明文要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及寫作目的,選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1)舉例子.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法.如:
一般人總以為,年齡稍大,記憶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實不然,請看實驗結果:國際語言學會曾對9至18歲的青年與35歲以上的成年人學習世界語作過一個比較,發現前者就不如後者的記憶力好.這是因為成年人的知識、經驗比較豐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建立廣泛的聯系.這種聯系,心理學上稱為「聯想」.人的記憶就是以聯想為基礎的,知識經驗越豐富,越容易建立聯想,記憶力就會相應提高.馬克思五十多歲時開始學俄文,六個月後,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閱讀著名詩人與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謝德林等人的原文著作了.這是由於語言知識豐富,能夠通曉很多現代和古代的語言的緣故.
這段文章要說明的是:年齡稍大,記憶力不一定就差.為了說明這一點,作者先提供了實驗結果,又分析了原因.到此為止,未嘗不可,但不夠具體,也缺乏說服力,於是,又舉出了一個實例:馬克思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只用六個月時間便精通了俄語.這樣一來,內容具體了,說服力增強了.
說明文中的舉事例的說明方法和議論文中的例證法,都可以起到使內容具體、加強說服力的作用.但二者又有區別.議論文中的事例,是用來證明觀點的,說明文的事例,是用來介紹知識的.
運用舉事例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適量性.
(2)分類別.將被說明的對象,按照一定的標准劃分成不同的類別,一類一類地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分類別是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的重要方法.
運用分類別方法要注意分類的標准,一次分類只能用同一個標准,以免產生重疊交叉的現象.例如:「圖書館的藏書有中國的、古典的、外國的、科技的、文學的、現代的以及政治經濟方面的等.」這里用了不只一個標准,所以表達不清.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圖書館的藏書,按國別分,有中國的、外國的;按時代分,有古典的、現代的;按性質分,有科技的、文學的以及政治經濟方面的等.
這樣,每次分類只用一個標准,就眉目清楚了.
有的事物的特徵、本質需要分成幾點或幾個方面來說,也屬於分類別.
注意,運用分類別方法,所列舉的種類不能有遺漏.
(3)列數據.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採用列數據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准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並力求近似.
(4)作比較.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5)畫圖表.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
(6)下定義.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下定義的時候,可以根據說明的目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有的著重說明特性,如關於「人」的定義;有的著重說明作用,如關於「肥料」的定義;有的既說明特性又說明作用,如關於「統籌方法」和「應用科學」的定義.
①人是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
②肥料是能供給養分使植物生長的物質.
③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
④工程技術的科學叫做應用科學,它是應用自然科學的基礎理論來解決生產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的學問.
無論從什麼角度考慮,無論採用什麼方式,只要是下定義,就必須揭示事物的本質,只有這樣的定義才是科學的.比如,有人說:「人是兩足直立的動物.」這個定義就是不科學的,因為它沒能揭示事物的本質.「人是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這才是科學的定義,因為它揭示了人的本質.
(7)作詮釋.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
定義法和詮釋法常採用「某某是什麼」的語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區分呢?一般來說,「是」字兩邊的話能夠互換,就是定義;如果不能互換,就是詮釋.
例如,「人是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這句話,改成「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是人」,意思不變.「雪是在雲中形成的一種固態降水物」這句話,如果改為「雲中形成的固態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別,前一句是定義說明,後一句是詮釋說明.
(8)打比方.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9)摹狀貌.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
(10)引資料.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資料說明.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等.
一篇說明文單用一種說明方法很少,往往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採用什麼說明方法,一方面服從內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選擇的自由.是採用一種說明方法,還是採用多種說明方法,是採用這種說明方法,還是那種說明方法,可以靈活,不是一成不變的.
說明文的結構:
1、說明文的結構有:總分式、並列式、層進式、對照式(結構包括段落).一篇完整的說明文常常是幾種結構綜合運用的.
2、把握結構的意義.
說明的順序
1、說明的順序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包括發展順序)、事理順序(邏輯順序)等.
2、弄清順序的意義.
說明的方法
1、說明的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包括作解釋)、引資料、列圖表等等.
2、明白各種方法的作用.
3、有時說明文借用其他修辭手法來幫助說明,這些手法的作用分析應當緊緊圍繞說明對象,依照說明文的要求.
說明文的語言
1、說明文語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學性、准確性,簡練明確;文學性說明文還要求生動性、形象性.
2、分析說明文語言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其對說明事物特徵、性質的作用,其次是說明的嚴密性、科學性,第三是形象性、生動性.
解題思路和技巧
(一)明確說明對象:閱讀事物說明文,不管是整篇還是整段,都要首先從整體人手,把握文章說明的是什麼事物,即說明的對象是什麼;閱讀事理說明文,要弄清文章說明了什麼事理.
如何找准說明對象呢?
1、看題目,不少題目都表示說明的對象.如(中國石拱橋).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說明文往往運用這種句子來突出所要說明的事物和特徵.
(二)抓住事物特徵:事物的特徵主要表現在構造(內外),形態(大小、長短等),性質(硬、軟、冷、熱等),變化(動、靜、快、慢),成因(簡單、復雜),功用(廣狹、正反)等等方面.一般來說,說明文要說明的要點,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徵.除說明的重點外,還要弄清作者介紹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徵,又是從哪些角度介紹的.例如《死海不死》一文,圍繞死海的特徵,從三個角度進行說明:先說死海的「死」(現象特徵),再說死海的「不死」(本質特徵),最後又說到死海的「不死」與「死」(現狀與未來發展特徵).這樣死海的全面特徵便被一層一層地揭示出來了.又如《蘇州園林》一文,圍繞「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一總特點,從五個方面加以說明:亭台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以及門窗雕鏤琢磨和顏色等.這樣從不同方面歸納分析,也就全面把握了蘇州園林的特色.
(三)歸納說明方法:閱讀說明文時,邊讀邊標出文章所使用的說明方法,然後總結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並進而分析這些說明方法對准確說明事物特徵所起的作用.
(四)逐段概括要點,理清說明順序:概括要點時,要重視首括句、尾結句或提問式語句的作用,重視給概念下定義或解說的語句的作用.閱讀時可以把這些語句勾畫出來.概括要點時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簡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點的基礎上,用「同類合並」的方法,把全文劃分為相對獨立的幾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連綴起來,就能比較清楚地顯示出全文的說明順序了.使用什麼說明順序,還要看說明的對象.一般來說,說明事物的演變發展的,用時間順序;說明建築物的,用空間順序;介紹高科技產品或說明事物間的聯系的,用邏輯順序.
(五)整體感知,把握中心:在理清說明順序的基礎上,分析段與段、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結構了.如是總—分式的結構還要著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麼原則組合的,是並列,是遞進,還是包含有總分關系.遞進式結構要著重分析各層意思是怎樣逐步深入展開的,是由現象到本質,還是由個別到一般,或是從結果到原因等等.把握結構後,最好能畫出結構示意圖.說明中心就是歸納出一篇說明文說明了被說明事物的怎樣的特徵,或闡釋怎樣的事理.在理清說明順序、把握文章結構的基礎上,再歸納說明中心也就不難了.
(六)體會語言准確性:准確是說明語言的特點.分析說明文語言,就是看遣詞造句是怎樣准確說明被說明事物的特徵的.要注意分析關鍵詞語的作用.如《向沙漠進軍》一文中「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中去掉「最」不足以說明沙漠危害之嚴重;去掉「自然」「敵人」性質就不清楚;去掉「之一」就絕對化了.當然,文字的生動性也應充分注意.

E. 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及作用

說明文是以傳播知識為主要目的的文章。它可以指明事物的特徵,解釋事物的規律,介紹操作的程序,等等。

寫好說明文的前提是對說明對象的准確把握。要認真觀察和研究,不僅注意整體、全局,而且要注意局部和細節,把二者結合起來,要進行比較,有比較才有鑒別,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特點和規律。要用聯系的、發展的觀點去看事物,而避免孤立地、靜止的做法。

要注意服務對象,對同一事物,說明什麼,不說明什麼,用什麼方法說,都會因服務對象不同而有別。同樣介紹「北京鴨」,面對「全聚德」職工和面對鴨場職工,所說的內容是不能完全相同的。

要掌握幾種常用的說明方法,如下定義,做解釋,分類別,舉例子,列數據,打比方,畫圖表,等等。

要掌握常見的說明順序,文章的條理性,基礎在於客觀事物本身的條理性,同時,也與人們觀察和認識事物的過程有關。一般地說,說明實體事物,要依據其空間順序,如由上到下,由外到內,自左至右,從前至後,或者由主幹到枝節,先整體後局部,等等。以說明某一事物發展過程為主的文章,常按時間順序。以說明某些事物相互聯系及其特點為主的文章,往往採用先總後分的順序。說明製作、操作要領的,自然按製作的程序。

說明文的語言,首先要求准確無誤,而且一般比較平實。有用「文學語言」寫說明文的,那就是「文藝性說明文」了。

語言要准確、簡潔、通俗。所謂准確,就是要恰如其分地使用語言,如實地說明事物的本來面目。運用詞語時,要認真辨析和選用同義詞;在組詞成句時,要注意判斷的恰當,解說的嚴密。所謂簡潔,就是用較少的語言表現出豐富的內容,不枝不蔓,干凈利落,使讀者一看就能明了文章的內容要點。所謂通俗,就是語言要明白曉暢,如有一些抽象的概念,要設法將它說得具體、淺顯,有些難懂的科學術語要加以解釋。

F. 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說明文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引資料、作比較、列數字、分類別、打比方、摹狀貌、下定義、作詮釋、列圖表、作假設。

一、舉例子——具體、明晰、真實

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子。 運用舉事例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適量性。

作用:使文章表達的意思更明確,讀者更能理解,具體地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

例句:雲能預示天氣。比如,在新疆地區,出現雲就代表將要下雨。——《看雲識天氣》(根據大的范圍列舉相應的例子)

二、引資料——更充實具體、更具說服力

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更具說服力,可以引用一些文獻資料、詩詞、俗語、名人名言等。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等。

作用:使文章更具說服力。體現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引用古詩:使說明文更具詩情畫意 。引用故事使文章具有趣味性。

例句:唐朝的張嘉貞說它「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中國石拱橋》(可以增加文章的說服力 )

三、作比較——鮮明、突出、具體

作比較是將兩種類別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現象加以比較來說明事物特徵的說明方法。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作用:把……與……進行比較,突出強調了說明對象的特點。

例句: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中國石拱橋》(突出被說明對象的特點。)

四、列數字——准確、嚴謹、具體

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採用列數字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較多的數字,一定要准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並力求近似。

作用:用列數字的方法進行說明,既能准確客觀地反映事實情況,又有較強的說服力。更體現了說明文的准確性,准確地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

例句: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和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中國石拱橋》(體現准確性)

五、分類別——條理、層次清晰,直觀明了

說明事物的特徵,往往從單方面不易說清楚,可以根據形狀、性質、成因、功用等屬性的異同,把事物分成若干類,然後依照類別逐一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作用:條理清晰,層次清晰,一目瞭然。清晰地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使文章更具有說服力。

例句:按屏的建造材料極其裝飾的華麗程度,分為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藝術上有雅俗之別,同時也顯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經濟與文化水平。——《說「屏」》(使讀者明白屏的種類。)

六、打比方——生動、形象、具體

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形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還有聯想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作用:把……比作……,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七、摹狀貌——更形象、具體

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

作用:描摹了……的……特點,生動形象詳細具體地說明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准確更詳盡更生動。

例句:這些石刻石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中國石拱橋》( 使被說明更具體,更形象。)

G. 說明文的說明方法有哪6種,說明順序有哪3種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作比較、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下定義、列數字、列圖表、引用說明等10種。寫說明文要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及寫作目的,選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1、舉例子。通過舉具體的實例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2、分類別。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3、作比較。把______和_______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4、做詮釋。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5、打比方。將______比作______,從而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6、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形象。
7、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徵/事理。
8、列數字。用具體的數據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准確更有說服力。
9、列圖表。用列圖表的方式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10、引用說明。引用說明有以下幾種形式:
A、引用具體的實例:(作用同舉例子)
B、引用具體的數據:(作用同列數字)
C、引用名言、格言、諺語。作用是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D、引用神話傳說、新聞報道、謎語、軼事趣聞等。作用是增強說明的趣味性。
(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說明順序:空間順序(也可以稱為事實順序)、時間順序(包括發展順序)、事理順序(也可稱邏輯順序)。說明問中也會出現以一種順序為主兼用其他順序的現象。

H. 什麼是說明文說明順序有哪些說明方法有什麼

  1.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對事物、事理、程序進行介紹、解說的一種文體.

  2.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1.時間順序即按照事理發展過程的先後來介紹某一事物的說明順序.凡是事物的發展變化都離不開時間,如說明生產技術、產品製作、工作方法、歷史發展、文字演變、人物成長、動植物生長等等,都應以時間為序.比如中學課本中有一篇《景泰藍的製作》,它就是按照景泰藍的製作過程中「做胎――掐絲――燒制――點藍――燒藍――打磨――鍍金」的時間順序來說明的.
    2.空間順序即按照事物空間存在的方式,或從外到內,或從上到下,或從整體到局部來加以介紹,這種說明順序有利於全面說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徵.一般說明某一靜態實體(如建築物等),常用這種順序.如課本中的《核舟記》就是按照船體――船頭――船尾――船背的空間順序來寫的;《故宮博物館》按照先總後分的順序,先概括說明故宮建築物的總體特徵,然後再具體介紹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御花園,而在介紹每一座建築物的時候,則又按照先外後內、先上後下的順序.這樣安排合乎人們觀察事物的習慣,是最合理的順序.
    3.邏輯順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內在邏輯關系,或由個別到一般,或由具體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現象到本質,或由原因到結果,遞進,或概括到具體,或特點到用途,或由整體到局部一一介紹說明.不管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器物等,還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都適用於以邏輯順序來說明.如課本中的《死海不死》、《向沙漠進軍》,都是運用邏輯順序來說明事物的.凡是闡述事物、事理間的各種因果關系或其他邏輯關系,按邏輯順序寫作最為適宜.
    以上是說明文幾種常見的說明順序.針對不同的說明對象,我們應用不同的說明,但實際上這幾種說明順序也不是截然分開的,而常常是綜合運用,只是以哪種說明順序為主罷了.在考慮運用何各說明順序時,既要注意客觀事物本身的特點,又要遵循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只有合理地運用說明順序,才能使說明文的寫作完成得更好.

  3. 共10種(1)舉例子
    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子. 好處:使文章表達的意思更明確,更生動形象,讀者更明白,增強說服力.更具體、更詳細.
    (2)作引用
    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用一些文獻資料、詩詞、俗語、名人名言等,可使說明更具說服力. 好處:使文章更具說服力.體現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引用古詩:使說明文更具詩情畫意 .
    (3)作比較
    作比較是將兩種類別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現象加以比較來說明事物特徵的說明方法.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好處:突出強調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4)列數字(列數據)
    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採用列數字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准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並力求近似. 好處:數字是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特徵或事理的最精確、最科學、最有說服力的依據.(用列數字的方法進行說明,既能准確客觀的反映事實情況,又有較強的說服力.)准確無誤,令讀者信服.
    (5)分類別
    要說明事物的特徵,往往從單方面不易說清楚,可以根據形狀、性質、成因、功用等屬性的異同,把事物分成若干類,然後依照類別逐一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分類別是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時事物的特徵、本質需要分成幾點或幾個方面來說明,也屬分類別. 好處:條理清晰,一目瞭然.
    (6)打比方
    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好處:抽象的事理變得具體、生動、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徵解說得確切具體、淺顯易懂.)
    (7)摹狀貌
    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mó)狀貌. 好處: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
    (8)下定義
    用簡明的語言、科學的術語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 好處:使人們在閱讀時對抽象的字詞能夠更加明白、理解.
    (9)作詮釋
    從一個側面,在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一般性的解釋,這種方法叫作詮釋. 好處:使讀者在閱讀時對抽象的字詞能夠更加明白,更加理解.
    (10)畫圖表(列圖表)
    為了把十分復雜的事物說清楚,就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某些事物解說更直接、了當.更具體. 好處:使人看了一目瞭然.條理清晰.

閱讀全文

與說明文中的首先是什麼說明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打開雞蛋的方法 瀏覽:442
路由vpn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467
吊車頭的拉線安裝方法 瀏覽:81
番茄灰霉病治療土方法 瀏覽:424
oppo手機耳線的包裝方法 瀏覽:712
如何尋找正確的工作方法 瀏覽:737
羊布病普遍治療方法 瀏覽:895
研究方法論是誰寫的 瀏覽:532
嬰兒肚子脹怎麼辦有哪些方法 瀏覽:336
蘋果手機的感應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15
香碗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01
北京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瀏覽:792
有哪些方法稀釋油漆 瀏覽:192
可以替代焊錫的sma頭連接方法 瀏覽:476
剪輯視頻的方法 瀏覽:600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環己烷和苯胺 瀏覽:547
浙江菜烹飪方法有哪些 瀏覽:390
星戰模擬器怎麼找到自己的家正確方法 瀏覽:776
2020洪災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834
長期失眠睡不著怎麼辦最好的方法 瀏覽: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