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練好舞蹈基本功
13歲才練基本功太晚了。如果實在要練,就每天做一做壓腿、劈叉、踢腿等動作。當然,如果壓不下去,不用勉強自己,天天練,自然韌帶就會好很多。練基本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做好的事情,要堅持。另外推薦幾個小動作,可以幫助你練基本功。
1.兩腿伸直,坐在地板上,腿和身體呈90°,腿要並攏。用力壓腳尖,最好讓腳尖完全碰地,實在不行,找一個人,屁股坐在你的腳上。
2.兩腿與肩同寬,兩手疊在一起,向下壓,身體慢慢跟著手向下壓,速度不要太快,但不要碰地,手再往兩腿之間伸。
如果韌帶比以前好了,不要停下來不練了,要繼續堅持,這樣才能夠持久
Ⅱ 練習舞蹈基本功的具體步驟
藝術類專業的學習十分注重基本功,例如舞蹈專業,基本功主要有壓腿、壓肩、推腳背組合、把桿訓練組合、踢後腿等,所有的優美的舞姿,都是由這些基本動作組合而成,因此學好基本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個別學生韌帶太緊,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保持正確的姿態,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達到要求。特別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壓旁腿和後腿的時候學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時矯正。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隻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並盡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後腿時,注意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並向後伸展。伴奏帶:選用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
Ⅲ 舞蹈的基本功有哪些
一、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個別學生韌帶太緊,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保持正確的姿態,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達到要求。
二、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伴奏帶:中速,節奏舒緩2/4。
三、推腳背組合
腳背的好壞因人而異,大部分取決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1-2拍 單腳腳後跟抬起,五個腳趾緊扒地面 3-4拍 腳尖綳直,向牆內推,使整個腳背綳成月牙型 5-8拍 換另一隻腳,動作相同 雙腳背練習亦同。年齡小的學生在做此類訓練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頭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動作 ,在做推腳背時,雙腳容易打開,腳背推不起來,需要時刻提醒和規范動作。
四、把桿訓練組合
少兒舞蹈培訓與專業舞蹈訓練有很大區別。在做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不可能像專業學員那樣的強度和難度。除非是經過若干年業余訓練,自身條件可以達到專業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難度和強度並舉的動作組合。少年兒童活潑好動,喜愛好玩有趣的動作,這就要求教師在編排這類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注意結構簡單易學,學生有能力做到。
五 、踢後退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傾。如果在反復強調,學生還是做不到位的情況下,可以先單一的聯系控後腿即雙手扶把桿,把一條腿向後抬起來,糾正學生的姿態,然後再過度到踢後退。
六 、劈腿跳
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准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意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打開過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七 、大踢腿
是培養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眼睛注視前方.踢腿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腳背和膝蓋的綳直.有許多學生在踢腿的時候,為了讓腿部可以碰到身體,上半身極力向前夠.這樣做,頸部便往回縮,頭向前探,雙膝彎曲,非常難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誡她們,踢不高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確的姿態。
八 、下腰
年齡偏小的學生腰的柔韌性不錯,但是手腳都沒有力量,支撐不住身體,常常是用頭頂住地面下腰.教師都要給學生以適當的幫助,保護她們,糾正下腰的姿態,告訴她們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後仰,頭抬起來向後找自己的腳後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後跟靠齊並往裡卷.下好以後,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看腳後跟. 結束後注意做回腰練習:雙腳並攏蹲下來,雙手抱住雙膝,頭埋下來.教師順著脊柱給學生做按摩,保護她們的脊柱不受到傷害.
九 、劈腿
有利於拉伸學生腿部韌帶.在訓練時,注意腳背不能鬆弛.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訓練: 1 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2 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後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鍾. 3 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為右腳在前 的豎叉.重復動作。
十 、小跳組合
訓練學生的彈跳能力.可以由簡單的一二五位小跳,發展到相互交叉的綜合性復合型小跳.小跳過程中,雙膝直立,雙腳背向外推開.著地時,腳尖先落,落地要輕,上半身不能前後搖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綳緊向下,臀部夾緊。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它一般藉助音樂,也藉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在人類文明起源前,舞蹈在儀式,禮儀,慶典和娛樂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國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舞蹈,它產生於奴隸社會,發展到秦漢之際已形成一定特色。
舞蹈可以讓人身材曲線變得更美,大腿肌肉和手臂肌肉也更緊實。是紓解情緒的好方法。舞蹈是一種有益身心健康活動,增強體質,性格變得開朗,身體變得柔軟,全面刺激肌肉。舞蹈對肌肉的刺激則是全面性、綜合性的,它的動作兼顧到頭、頸、胸、腿、髖等部位。比如爵士舞對小關節、小肌肉的運動較多,這些地方是平日健身不大容易活動到的地方。另外,舞蹈還具備有氧運動的效果,使練習者在提高主肺功能的同時,達到減肥的目的。
在舞蹈當中,連貫的動作節奏很快,一整套動作連貫而流暢,整齊而有韻律感,對樂感、靈巧度的鍛煉很有幫助。而它的趣味性容易讓人集中和專注,忽略掉運動疲勞。
舞蹈的健身動作爆發力強,對人體體能潛力開發性強,因為舞蹈多以繞環小關節的運動為主,因此能較好地改善練習者的協調能力。舞蹈是一種極具表現力的運動,通過舞蹈課程,練習者在表現自己的同時培養了自信和氣質。
舞蹈學習切忌片面追求舞蹈動作,忽略情感的表達舞蹈是運動的藝術,雖然也可以稱為是一項運動,但是它與體育運動是有明顯的區別。
首先,舞蹈對動作的美學要求上升到了藝術的層次;其次,舞蹈表演更需要的是通過優美的舞蹈動作表現出獨特的情感。所以在舞蹈學習過程中,注重舞蹈動作的嫻熟與完美是必須的,但是同樣要注意情感的表達,如果舞蹈只是若干個動作的組合,那與體育運動沒什麼區別。一部優秀的舞蹈作品,要讓觀眾們感受到豐富的情感流露,產生心靈的共鳴,而不僅僅是對舞蹈動高難度的動作拍案叫絕。
Ⅳ 舞蹈基本功訓練包含哪些內容
1、力量:舞蹈者所需要的力量就是肌肉的「速度力量」、控制力和彈跳力等。它們是在肌肉收縮或張力增加時所產生的一種能力。
2、柔韌性:就人體關節活動幅度的大小而言。柔韌性好的人身段不僵不板,優雅美觀。
3、控制力與穩定性:控制力是指舞蹈中肌肉拉緊保持平衡的控制力和保證舞姿形成的固定的力;穩定性是指在表演中調整、控制、恢復人體平衡和穩定的能力。
4、協調性與靈活性:協調性指全身各肌肉群都能相互協調配合;靈活性是指能夠迅速改變身體或肢體某些環節的位置和方向的能力。
藝術名詞
不少學者從原始人為了生存的需要,把繁衍下一代看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舞蹈是擇偶、求婚和進行情愛訓練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認為舞蹈起源於性愛活動。隨著文化的傳播,認為舞蹈不僅表現人的情愛,人們的各種激越的情感,人們生活中有重大意義的情感和活動,都會用舞蹈來表觀。
再沒有別的藝術行為,能像舞蹈那樣的轉移和激動一切人類,我國古代樂舞理論中就有:「情動於中而行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也生動地說明了舞蹈是表現人們最激動的情感的產物。
Ⅳ 練習舞蹈基本功有什麼方法呢
1、力量:舞蹈者所需要的力量就是肌肉的「速度力量」、控制力和彈跳力等。它們是在肌肉收縮或張力增加時所產生的一種能力。
2、柔韌性:就人體關節活動幅度的大小而言。柔韌性好的人身段不僵不板,優雅美觀。
3、控制力與穩定性:控制力是指舞蹈中肌肉拉緊保持平衡的控制力和保證舞姿形成的固定的力;穩定性是指在表演中調整、控制、恢復人體平衡和穩定的能力。
4、協調性與靈活性:協調性指全身各肌肉群都能相互協調配合;靈活性是指能夠迅速改變身體或肢體某些環節的位置和方向的能力。
(5)舞蹈老師基本功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動作也要具有一定的技藝性,舞蹈演員要具備跳躍、旋轉、翻騰、柔軟、控制等高難度的技巧能力,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難度的技巧動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表現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種手段。
如果在舞蹈作品中,以手段作為目的、演員高超的技藝不以反映生活、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為其存在的前提,或是不以舞蹈內容出發采選取相應的舞蹈動作技巧,而是以展示演員所掌握的舞蹈技巧能力出發,那就會使舞蹈作品由於內容和形式的脫節,或是缺乏藝術的完整性,而陷於失敗,舞蹈演員的技藝本身也就淪入了雜技性的技巧表演,而喪失了舞蹈藝術的基本品格。
Ⅵ 舞蹈基本功要怎麼練
一、 腿的柔韌性
三分壓腿七分踢。每天壓腿,前旁後都要壓到,壓完之後就踢腿,然後再耗腿,耗完之後再踢,時間保持在半小時以上。堅持一個月必見成效!如果軟度很差的話,建議每天每條腿耗腿時間在15分鍾以上,踢腿數量在每腿100腿以上。
二、腰的軟度練習
控腰,躺在一個圓形的器具上面(沒有圓形器具用枕頭代替),就這樣待著,時間一長就把腰部環節都拉開了,然後反復做幾次(期間起來的時候要注意抱頭下蹲,回腰,讓腰收放得當),下腰,手摸地後手往裡走,盡量摸腳,反復幾次。
三、腰部力量練習
1、快速下腰
雙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下腰,摸地就起,反復練習,效果明顯!
2、腹背肌
仰卧起坐,十個一組,一次五組。背肌的練習是趴在地上,手腳同時抬起,越高越好,保持三分鍾,反復三次。
四、怎麼練習下腰?下腰起不來怎麼練?
1、下腰時:先下手再下頭,下頭時要挑胸腰,把胸腰給出去,然後是大腰,雙腿伸直,跨部往前頂,要讓身體維持平衡,不能摔倒。
2、起腰時:手臂撐上勁,手一推,同時跨用力往前一頂,再挑胸腰,就起來了。做好第一次就能做好以後的每一次。
五、腿部力量和手臂力量不夠,怎麼練?
1、腿部力量:小跳,半腳尖立,勾綳腳,可以練小腿;蛙跳,蹲跳起,摸高跳可以練大腿。
2、手臂力量:俯卧撐,倒立,引體向上等。
Ⅶ 怎樣練習舞蹈基本功
一、首先是充分熱身運動, 1、最開始是小幅活動關節。如:腳腕、手腕、脖子、腰、膝蓋。 2、快走慢跑 3、是練習比較簡單的舞蹈動作。不僅熱身,還能夠練習基本功。 二、其次是舞蹈基本功練習。 初期練習一定要有老師指導。(我們深圳演出公司的舞蹈老師就非常專業,經常幫助企業員工排練舞蹈。)因為力度、角度、甚至腿、腰部肌肉的用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練習不當,會拉傷韌帶。要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以能忍受的疼痛程度為限。這其中包括:壓腿、前腿、旁腿、後腿、下叉、縱劈、橫劈、踢腿、下腰…… 三、是充分放鬆伸展運動 可以甩手、甩胳膊、小跳、組合動作,伸展運動…… 一份耕耘、一分收獲,練習舞蹈基本功沒有任何捷徑。貴在堅持!當你的基本功練好之後,再排練舞蹈作品時,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那時你可以盡情享受舞蹈帶給你的快樂了!
Ⅷ 舞蹈基本功訓練有哪些
舞蹈基本功訓練內容一般分為把上和把下兩部分:
1、把上動作可分:擦地、蹲、劃圈、小踢腿、跨掖蹲(單腿蹲)、腰、控制、壓腿(朝天蹬)、下叉、大踢腿等。
2、把下動作可分為:大踢腿、擦地、蹲或控制、轉、腰或翻身、跳(小、中、大)、手位或身段、步或圓場步等。
1、舞蹈起源: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它一般藉助音樂,也藉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在人類文明起源前,舞蹈在儀式,禮儀,慶典和娛樂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國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舞蹈,它產生於奴隸社會,發展到秦漢之際已形成一定特色。
2、舞蹈欣賞:
舞蹈欣賞,是人們觀賞舞蹈演出時所產生的一種精神活動,是對舞蹈作品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整個過程。因此,它本質上是一種認識活動。但它又不同於一般的認識活動,而是一種特殊的對舞蹈作品的認識活動。舞蹈欣賞,就是觀眾通過舞蹈作品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體地認識它所反映的社會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對這種生活現象的審美評價。
觀眾在欣賞舞蹈作品的過程中往往會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引起情感上的共鳴,激發起記憶中有關的印象、經驗。以及一系列的想像、聯想等形象思維活動,來豐富和補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動和鮮明。從而能在觀賞舞蹈作品的過程中體會到更加寬廣的生活內容和深刻的思想含義。
Ⅸ 說說舞蹈老師怎麼練基本功吧
一 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個別學生韌帶太緊,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保持正確的姿態,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達到要求。特別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壓旁腿和後腿 的時候學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時矯正。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隻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並盡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後腿時,注意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並向後伸展。
伴奏帶:選用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
二 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伴奏帶:中速,節奏舒緩2/4
三 推腳背組合
腳背的好壞因人而異,大部分取決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1-2拍 單腳腳後跟抬起,五個腳趾緊扒地面
3-4拍 腳尖綳直,向牆內推,使整個腳背綳成月牙型
5-8拍 換另一隻腳,動作相同
雙腳背練習亦同。年齡小的學生在做此類訓練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頭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動作 ,在做推腳背時,雙腳容易打開,腳背推不起來,需要時刻提醒和規范動作。
四 把桿訓練組合
少兒舞蹈培訓與專業舞蹈訓練有很大區別。在做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不可能像專業學員那樣的強度和難度。除非是經過若干年業余訓練,自身條件可以達到專業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難度和強度並舉的動作組合。少年兒童活潑好動,喜愛好玩有趣的動作,這就要求教師在編排這類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注意結構簡單易學,學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學,自然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之在教學中不斷給予學生以適當的鼓勵和贊許,學生接受的就快。
基本的把桿動作組合:
1 (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擦地組合
2 (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蹲組合
3 (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劃圈組合
4 五位腳,單手扶把 小踢腿組合
5 五位腳,單手扶把 移重心組合
6 (雙手/單手)轉腰組合
這些組合,適宜於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隨著學生各方面的不斷進步,在此基礎上加大難度,變換花樣,達到舞蹈訓練的要求。
五 踢後退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傾。如果在反復強調,學生還是做不到位的情況下,可以先單一的聯系控後腿即雙手扶把桿,把一條腿向後抬起來,糾正學生的姿態,然後再過度到踢後退。
六 劈腿跳
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准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意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打開過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七 大踢腿
是培養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眼睛注視前方.踢腿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腳背和膝蓋的綳直.有許多學生在踢腿的時候,為了讓腿部可以碰到身體,上半身極力向前夠.這樣做,頸部便往回縮,頭向前探,雙膝彎曲,非常難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誡她們,踢不高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確的姿態.在這一前提下,經過刻苦練習,腿會越踢越高,韌帶越拉越長.在學生取得微小的進步時,要及時給予贊賞和鼓勵.有些學生回家也經常自己練習,到課堂上教師可以明顯的感到她的變化和提高,則更要適當的給予稱贊,否則就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除了身體和腿要注意外,兩只手臂也不能忽視.在踢腿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手臂端平,不能放鬆下來.
八 下腰
年齡偏小的學生腰的柔韌性不錯,但是手腳都沒有力量,支撐不住身體,常常是用頭頂住地面下腰.教師都要給學生以適當的幫助,保護她們,糾正下腰的姿態,告訴她們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後仰,頭抬起來向後找自己的腳後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後跟靠齊並往裡卷.下好以後,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看腳後跟.
對年齡偏大,有一定基礎的學生,讓她們做甩腰訓練,加大訓練強度.結束後注意做回腰練習:雙腳並攏蹲下來,雙手抱住雙膝,頭埋下來.教師順著脊柱給學生做按摩,保護她們的脊柱不受到傷害.
九 劈腿
有利於拉伸學生腿部韌帶.在訓練時,注意腳背不能鬆弛.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訓練:
1 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2 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後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鍾.
3 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為右腳在前 的豎叉.重復動作1
十 小跳組合
訓練學生的彈跳能力.可以由簡單的一二五位小跳,發展到相互交叉的綜合性復合型小跳.小跳過程中,雙膝直立,雙腳背向外推開.著地時,腳尖先落,落地要輕,上半身不能前後搖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綳緊向下,臀部夾緊.
十一 舞蹈教學
根據學期開始時制定的教學目標,需要完成哪些舞蹈劇目和小的舞蹈組合,進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數,循序漸進,按時保質完成計劃.在教授舞蹈動作時,因為學生自身能力有限,接受和領悟能力不是很強,教師要有耐心,細致的講解動作要領,告訴她們每一個動作手和腳要往哪裡擺,眼睛看哪個方向.示範之後,要幫助學生擺好動作造型.每個課時保證2-3個新動作,復習上一課時的動作.
1 局部組合訓練
比如手關節的訓練--轉指,培養四肢協調能力的訓練等等,教師根據學生上課情況自己編排
2 背肌
在課程結束之前,讓學生趴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直,手腳同時抬起,用腰和腹部作為支撐點,做背肌訓練.每組10-20個,一般一至兩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