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分析歸納文章的主旨
分析歸納文章的主旨,既是我們閱讀數學中的重點、難點,也是中考語文考查的熱點、焦點,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近年來,考查分析歸納文主旨的題型主要有以下十種: l.從文中獲得了怎樣的感悟(啟迪)?2.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麼?3.文章寫出了對象的什麼特點?4.文中人物有哪些品質(特點)? 5.文章抒發了作者怎祥的思想感價?6.本文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7.作者的態度是什麼? 8.選出對文章主旨理解正確的項。 9.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文章的主旨。10.聯系時代背景,說說文中之物的象徵意義。 這些題型,雖然說法不同。側重點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考查的都是作者的寫作意圖,不外乎情、德、知、理、行幾個方面。 一、中心句提煉法 中心句是指一段話或一篇文章中凝練而又能體現中心的一兩處語句。抓住中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筋。如《蘇州園林》既有各段的中心句,又有全文的中心句:「無論游覽者站在哪一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就是全文的主旨。 中心句一般在文章開頭,有的甚至就在第一自然段;當然也有在文章尾段,卒章顯志的。我們在閱讀時,就要注意抓住那些表明作者立場、觀點、情感、態度的句子,如果它能統領全文內容,毫無疑問,那就是文章的主旨了。 二、歸納綜合法 大多數文章,並不一定有明顯的中心句。這就需要歸納綜合了。一篇文章,我們把各段落的段意綜合起來,然後理清其關系:詳與略、鋪墊與關鍵、正與反、映襯與主體等。不論哪種關系,它們都只有一個與寫作意圖密切相關的中心意思,那就是文章的主旨。 三、背景分析法 文章一般都有明顯的時代性,它反映著特定時代的社會生活,同時還反映出特定時代的作者的個性特徵。因此,分析組織文章主旨,還要關注作品的時代背景甚至作者的思想背景。 四、形象分析法 以寫人為主的文章,往往通過人物形象的刻畫來表現主題,分析歸納這類文章的主旨,就應從分析人物形象人手。 我們在閱讀小說時運用這種方法十分有效。如《孔乙己》,從環境、相關人物、情節及細節等方面綜合起來看,可知孔乙己是一個深受封建教育、封建科舉制度毒害,抱殘守缺、不知變通、迂腐、麻本、受盡人間涼薄、嘲笑,甚至遭迫害的舊讀書人的形象。從他的經歷與遭遇中不難領會到作者的寫作意圖:在於批判封建科舉制度,在於諷刺孔乙己這類人的迂腐麻木,在於批判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批判那些冷漠、無聊、麻木的看客。 五、意境分析法 象徵性的作品,總有感人至深的意境。所謂意境,是指作者所描繪的生活圖景與表現的思想感情相融合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 閱讀這樣的作品、我們要善於從人物言行中,從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中,從作品精心描繪的畫面景物中,挖掘豐富的潛台詞,充分展開聯想與想像,去探求其中所蘊含的作者「獨特的自我」,與作品、與作者產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鳴。 如茅盾的《白楊禮贊》,表面上是贊美白楊樹,實則是歌頌北方軍民,歌頌北方軍民在抗戰中所表現出的朴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這就是文章的主旨。 當然,以上幾種分析歸納文章主旨的方法,並不是單獨運用的。我們具體操作時要綜合各方面因素加以考慮,才能更為准確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另外,在具體的操作中,還有一些小技巧可以作為補充:(l)緊扣文題。有許多文章,文題就是文章的主旨。(2)注意文中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文中的議論有的是揭示人物品質,有的揭示事件意義,有的直接揭示文章的主旨。文中抒情句其實已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態度,顯示了作者的傾向性,這些都有助於對主旨的理解。(3)注意文中一些特殊句子。如矛盾句、反問句、警句等,往往與主旨密切相關。這些小技巧的運用,配合對文章本身的分析。一定能幫我們更快、更准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2. 分析小說主題方法總結 (7點)
閱讀小說,宜從三要素入手,便能理解小說中人物的思想性格進而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
如何讀小說(文體知識三)
作者:馬麗亞 小說這種文學體裁,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一篇小說必須具備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節和環境,其中,人物的刻畫是中心。按照篇幅的長短,小說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小說和小小說。
閱讀小說,宜從三要素入手,便能理解小說中人物的思想性格進而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
(一)小說中的人物描寫主要有:外貌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要抓住作品中的這些描寫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徵進而理解其反映的社會生活。
如《故鄉》中寫閏土的肖、像變化:「我」與閏土第一次見面時,他是「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個明晃晃的銀項圈」。當「我」20年後回到故鄉又見到閏土時,他「先前的紫紅的圓臉已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有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閏土外貌的變化充分說明了舊中國農村經濟破產,農民生活日益窮困的現狀。通過分析閏土的外貌變化,可以分析出他的思想性格的變化,進一步理解小說的主題。
分析人物的語言,要抓住最能表現其性格的語言。如《孔乙已》一文寫孔乙已給孩子們吃茴香豆時說的話:「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多乎哉?不多也。」這種只有孔乙已才有的個性化語言,深刻地揭示了他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迂腐而善良的性格特徵。再如《變色龍》中「我要拿點顏色出來給那些放出狗來到街上亂跑的人看看」, 「這小狗還不壞……怪伶俐的………一口咬破了這傢伙的手指頭」等等。聞其言,見其人,奧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沙皇走狗形象便暴露無遺了。
心裡描寫是作家展示人物精神境界、品德、素質及理想的重要手段。如《最後一課》小弗郎士在聽說了這最後一課時的內心獨白: 「我的最後一堂法語課!我幾乎還不會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學法語了!難道這樣就算了嗎?我從前沒好好學習,曠了課去找鳥窩,到薩爾河上去溜冰……想起這些,我多麼懊悔……」以及下文韓麥爾先生讓他背書的心理活動,展示了小弗郎十對自己以前幼稚、貪玩、不愛學習的懊悔和自責,展示了他對國語「失去了才覺得珍惜」的心靈境界,以及他從幼稚走向成熟的心路歷程,使得他這個人物形象逐漸地豐滿起來。
(二)小說的情節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有的作品前邊還有序幕,後邊有尾聲。在作品中,情節的安排取決於作者的藝術構思,有的有著完整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有的把高潮安排在結尾,總之,這四個部分並不是缺一不可的,但不論故事情節如何安排,情節的發展總是為塑造人物服務的。把握這一點,然後通過對作品情節的分析,了解人物在事件中的各種表現,就能把握人物的性格。.抓住小說情節,小說的層次結構就清清晰晰,作家構思布局的巧處也容易把握。
(三)小說中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描寫,是為了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描寫自然環境(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以及場景)是為了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達人物的心情,渲染氣氛等。要通過對環境描寫的分析,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進而深入地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心裡描寫是作家展示人物精神境界、品德、素質及理想的重要手段。社會環境是人物活動的歷史背景、社會情態、階級關系等因素的總和,抓住這一點很益於深入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如《最後一課》中寫人們看布告牌,寫普魯士兵的操練,目的在於交代背景,便於讀者理解小說表現愛國主義精神的主題。又如《變色龍》開頭的環境描寫,著墨不多就刻畫出沙皇俄國警察統治下恐怖、死寂的氣氛,突出了主題思想。《在烈日和暴雨下》對烈日、暴雨、風塵的描寫,同樣渲染了人物活動的環境,表現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
3. 分析小說主題思想,需要分析哪些方面以《紅樓夢》為例分析一下主題思想
分析主題思想要盡量做到全面,新穎。首先要闡述一下《紅樓夢》主題的研究概況,有哪些代表性的學說,如自傳說,色空說,封建大家族衰亡說。其次在這些已有學說上提出自己對《紅樓夢》主題的看法,重在闡述清楚,別人看得明白。至於具體的主題分析要做到以下幾點,聯系小說的時代背景,考察那個特定時代的意識形態,因為每一部文學作品都要受時代意識形態的影響,如《紅樓夢》主題之反封建主義說就是主要以時代為參照背景提出的,接著要聯系作者的生平背景,如《紅樓夢》主題之封建大家族衰亡說或自序傳說就是根據作者生平考據提出的。但是要做到新穎比較困難,這需要多閱讀相關的研究資料,量變引起質變,才會有真正的所感。。。
4. 如何理解 概括主題思想
1.應該到材料中去找。題材中蘊含著主題,是主題分析的重要材料的依據。
2.聯系小說的時代背景。
3.聯系作者的創作意圖。
4.分析人物描寫的方法技巧,也是理解主題的重要方法。
5.從不同角度去解讀,其表現的主題也不同。
5. 什麼是主題分析(內容分析)
主體分析(內容分析)是一種可以使研究者通過間接的方式來研究人類的行為,通過分析有關這些行為的信息來進行研究的技巧。它是一種對大眾傳播信息如書籍、雜志、電影、廣播和電視等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
內容分析的一般步驟為:
①抽樣。如抽取若干期報紙以分析該報社論的政治傾向。
②界定觀察的類別。類別應根據研究目的確定,而且應是詳盡、互斥和獨立的,如政治傾向可分為保守、中間、激進3類。
③界定記錄單位。記錄單位主要有以下幾種:單詞或單個符號;主題;人物;句子或段落;項目。
④界定語境單位。語境單位指記錄單位的語境或上下文,語境單位包括記錄單位而又比記錄單位大。
⑤界定點算體系,即決定如何使資料以數量表示,如統計各類別出現的頻數、語義強度或空間數額。
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對文獻內容作客觀系統的定量分析的專門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測驗文獻中內容分析法本質性的事實和趨勢,揭示文獻所含有的隱性情報內容,對事物發展作情報預測。
6. 如何分析文章的主題思想
看完了文章 你腦袋裡有什麼 就是主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