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抗震研究方法

抗震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07 04:03:09

❶ 人類對建築結構進行抗震研究開始於何時

從建築結構的發展趨勢來看,施工技術的發展往往領先於結構設計的發展,當前的結構抗震研究的重要目標是加快發展抗震設計方法,更經濟安全地保持地震後的建築功能。現代抗震設計方法始於20世紀初,隨著人們對地震動和結構反應特性研究的不斷深入,結構抗震理論研究經歷了以結構承載力分析為主,發展到兼顧承載力和結構變形,再到全面分析結構的承載力、變形、損傷和耗能的過程。在一個多世紀的發展過程中,提出的抗震設計方法大致有5種:①基於承載力的抗震設計方法;②基於延性的抗震設計方法;③基於損傷耗能的抗震設計方法;④能力抗震設計方法;⑤基於性能的抗震設計方法。這些方法中,基於承載力和構造保證延性的設計方法成為目前各國抗震設計規范的主要方法;在20世紀80年代,能力設計方法的思路被各國規范在不同程度上採用;基於性能的抗震設計方法是在20世紀90年代由美國地震工程和結構工程專家經過對歷次震害深刻的總結後,改進基於承載力的設計方法提出,但基於性能的抗震設計理論為實現結構不同性能水準,需要不斷的迭代尋求結構對強度、剛度、延性需求的合理統一,因此,現階段還不具有實際應用的可能。不過這種以實際震害為背景提出的基於性能的抗震設計理論,受到國際上的普遍關注,美國、日本等國家進行了大量的基礎研究。

❷ 建築結構抗震設計的步驟是什麼

抗震設計理論經歷了靜力理論、反應譜理論和直接動力分析理論.抗震設計方法經歷了:剛性設計、柔性設計、延性設計及、結構控制設計、基於性能的抗震設計幾個階段.具體的內容前者可以參考包世華所寫的《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和計算(下冊)》;後者可以參考李剛,程耿東的書《基於性能的結構抗震設計理論、方法與應用》.我國現行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著重在概念設計,框架結構在進入彈塑性階段後的抗震性能主要還是依靠抗震措施來保證。重點是在保證構件延性的同時對框架做到「強柱弱梁、強剪弱彎、強節電弱桿件」。即要滿足規范6.2節的計算調整和其它一些構造措施。總之嚴格按照規范執行即可。但如何實現框架結構的延性和抗震措施之間的量化關系,並在設計中實現,仍是需要研究的課題。

❸ 建築抗震與材料抗壓課題研究

你可以上網查最好的抗震建築材料,最適合抗震的心裡素質,最後再想想怎麼才能完善宣傳活動,增加群眾的抗震能力。
請採納。謝謝

❹ 管樁抗震的研究方案

算地震力的目的是進行抗震設計。抗震設防區必須要進行抗震設計。pkpm會根據地震力的作用0根據荷載組合的原則計算各構件的效應

❺ 幾種常用抗震加固方法

常用的建築抗震加固方法有以下幾種:

1 增設構件加固法;當原結構的結構體系明顯不合理時,若條件許可,可通過結構體系的改變,使地震作用由增設的構件承擔,從而保護局部構件不受損害。

這類方法通過在原有結構構件以外增設構件來有效提高結構抗震承載力、變形性能和整體性,它主要是對某些承載力、變形不足的構件進行補償。

針對不同的結構可選取不同的構件,常用的有:增設牆體加固法,增設支撐加固法,增設柱子加固法及增設拉桿加固法。採用該方法時,必須要考慮所增設的構件對結構整體計算和抗震性能的影響。

2 碳纖維加固法;碳纖維加固技術是通過粘結劑將碳纖維片材同被加固的構件粘結而進行的新型加固方法。碳纖維片材具有強度高、彈性模量高、重量輕及耐腐蝕性好的優點.是一種非常有發展前途的加固方法。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加固修補技術可廣泛適用於各種結構類型(如建築物、構築物、橋梁、隧道等)、各種結構形狀(如矩形、圓形、曲面結構等)、各種結構部位(梁、板、柱、拱、墩等),且不改變結構形狀及不影響結構外觀,這是目前任何一種結構加固方法所不可比擬的。

對建築物由於受火災、腐蝕等損壞的加固修補,對由於局部改變設計用途的結構補強和提高已有結構的抗震性能尤為適合。

3 粘鋼加固法;在混凝土構件外部黏貼鋼板,以提高承載力和滿足正常使用的加固方法。

該加固方法具有以下優點:被加固構件基本不受損傷,可以充分發揮原構件的作用;外粘鋼厚度小,加固後自重增加小;加固後構件的外形尺寸變化不大,對建築功能影響極小;施工工藝簡單。

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膠黏工藝與操作水平,此外,關於黏鋼構件的抗動力性能和抗疲勞性能的試驗很少,影響了對黏鋼加固方法的廣泛應用。

4 外包鋼加固法;該法是在構件外圍包以型鋼的加固方法, 具體可分為濕式外包鋼加固法和乾式外包鋼加固法。一般用於混凝土柱、梁、屋架,特別是大型結構和大跨度結構的加固。

適用於加固鋼筋混凝土梁、柱及磚柱、磚煙囪等,但對於圓形和曲面構件加固工藝則相對復雜。它具有施工方便,現場工作量少,能有效提高構件抗震性能的優點, 其優點是施工方便,現場工作量少,受力可靠。缺點是用鋼量較大,加固維修費用較高。當採用化學灌漿外包鋼加固時,型鋼表面溫度不應超過六十度;當環境具有腐蝕性介質時,應有可靠的防護措施。

5 植筋錨固技術;植筋技術是先在構件上打孔,然後注入專用粘結劑,插入鋼筋,待粘結劑硬化後,鋼筋通過與周圍混凝土粘結成整體,從而進行錨固的技術。

該種方法的關鍵在於粘結劑的選擇,目前常用的粘結劑有以環氧樹脂為基本材料的有機化學粘結劑和以無收縮快硬硅酸鹽水泥為膠結材料配製的「漿錨砂漿」。

近年來,植筋錨固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其在抗震加固中也有了廣泛的應用。與其他方法相比,植筋錨固具有施工方便、性能可靠的突出優點,目前這種技術還在不斷研究、改進中,一種經濟指標好、技術性能高的粘結劑的研製成功,其必將對抗震加固產生極為有利的影響。

6 增強自身整體性加固法;此法用於加強結構構件本身,恢復或提高構件的承載力和抗震能力,主要用於震前修補結構缺陷或震後對出現裂縫的構件進行修復加固,一般不單獨做為抗震加固方法使用。

(1)壓力灌注水泥漿加固法,可用於灌注磚牆裂縫和混凝土構件的裂縫。

(2)壓力灌注環氧樹脂漿加固法,可用於加固有裂縫的鋼筋混凝土構件,可大大提高了砌築磚牆的整體強度和穩定性,也加強了建築的抗震能力。

7 高性能鋼絲網復合砂漿薄層加固技術;高性能復合砂漿鋼絲網加固方法是近年來開發的新型加固技術。高性能鋼筋網復合砂漿薄層加固混凝土結構,是指對混凝土構件進行表面處理後,鋪設鋼筋網,再粉抹或噴射上高性能復合砂漿,使加固層與原構件共同工作,達到提高構件工作性能的目的。該加固方法與碳纖維加固法相比具有施工簡單,經濟實用的優點,在結構工程加固中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8 加大截面加固法;增大截面法是用與原結構相同的同種材料增大構件截面面積,從而提高構件性能的加固方法。它不僅可以提高被加固構件的承載力,增大其截面剛度,還可通過對抗震區的處理來提高構件的延性。

該方法被廣泛地用於加固混凝土構件中的粱、板、柱、牆等一般構件,鋼結構中的柱、屋架以及磚牆、磚柱等。

其加固效果與原結構在加固時的應力水平、材料性能、施工工藝、結合面處理及是否卸載加固等因素直接相關。優點是工藝簡單,適用面廣,可廣泛用於加固混凝土結構中的梁、柱、板、牆等構件。缺點是現場濕作業工作量大,減少使用空間,使結構自重有較大增長等。

❻ 抗震設計方法有哪些

1 1. 抗震設計方法 1.1結構抗震計算內容 在抗震設防區建造建築物時,必須考慮地震對結構的影響,並對其進行抗震設計。 抗震設計中,當結構形式、布置等初步確定後,一般應進行抗震計算,結構抗震計算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 (1) 結構所受到的地震作用及其作用效應(包括彎矩、剪力、軸力和位移)的計算。 (2) 將地震作用效應與其他荷載作用如結構的自重、樓屋面的可變荷載、風荷載等效應進行 組合,確定結構構件的最不利內力。 (3) 進行結構或構件截面抗震能力計算及抗震極限狀態設計復核,使結構或構件滿足抗震承 載力與變形能力等要求。 1.2 地震的作用、作用效應特點及分析方法 當地震時地面反復晃動使地面產生加速度運動並強迫建築物產生相應的加速度,這時,相當於有一個與加速度相反的慣性力即地震作用。地震作用於結構自重或活荷載等靜態作用不同,它是一種動態作用,與結構所在地區場地的地震動特性和結構動力特性有關。 地震作用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隨機性很大,每次地震發生的時間較短,因此地震作用是一個隨機過程。根據超越概率的大小,可分為多遇地震作用和罕遇地震作用等,多遇地震作用為可變作用,其抗震設計屬於短暫設計狀況,罕遇地震為偶然作用,其抗震設計狀態屬於偶然狀況。 地震作用效應是指由地震動引起結構每一個瞬時內力或應力、瞬時應變或位移、瞬時運動加速度、速度等。由於地震作用效應是一種隨時間快速變化的動力作用,故又稱地震反應。與地震作用類似,地震反應也是一個隨機過程。 靜態作用往往比較直觀,一般可按有關規定較方便地計算得到,靜態作用的效應可按有關靜力學方法計算,靜力解只有一個。而地震作用及其效應的分析屬結構動力學范疇,需確定運動微分方程並求解,其中地震激勵輸入時通過結構物的底部地基基礎向上部結構傳遞,地震動輸入是一個動力過程,所得地震反應是一時間歷程。 地震作用及其效應的分析方法有動力分析法和反應譜法兩類。動力分析法需以結構和地震動輸入為基礎,建立動力模型和運動微分方程,用動力學理論計算地震動過程中結構反應的時間歷程,又稱時程分析法。 反應譜法是以線彈性理論為基礎,根據結構的動力特性並利用地震反應譜曲線計算振型地震作用,再按靜力方法求振型內力和變形。反應譜法按分析所採用的振型多少又分為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和底部剪力法。其中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考慮的振型較多,計算精度較高,適用於大多結構,底部剪力法僅考慮一個基本振型或前兩個振型,適用於較低的簡單結構。 1.3 結構地震反應分析方法 在實際的建築結構抗震設計中,少數結構可簡化為單自由度體系外,大量的建築結構都應簡化為多自由度體系。在單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結構地震反應分析方法有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底部剪力法、動力時程分析方法以及非線性靜力分析等方法。 1.3.1 振型分解反應譜法 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基本概念是:假定結構為多自由度彈性體系,利用振型分解和振型的正交性原理,將n個自由度彈性體系分為n
2 每個振型下等效單自由度彈性體系的效應,再按一定的法則將每個振型的作用效應組合成總的地震效應進行截面抗震驗算。 (1) 多自由度彈性體系的運動方程 多自由度彈性體系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變形如圖1.3.1所示。有運動方程: 1 1 [()()]()()0nn iigikkikkkkmxtx tCxtKxt (1.3.1) 對於一個n質點的彈性體系,可以寫出n個類似於式(1.3.1)的方程,將組成一個由n個方程組成的微分方程組,其矩陣形式為: []{()}[]{()}[]{()}[]{}()gMxtCxtKxtMIx t (1.3.2) 式中 [M]——體系質量矩陣; [K]——體系剛度矩陣; [C]——阻尼矩陣,一般採用瑞雷阻尼 2)振型的正交性 多自由度彈性體系自由振動時,各振型對應的頻率各不相同,任意兩個不同的振型之間存在正交性。利用振型的正交性原理可以大大簡化多自由度彈性體系運動微分方程組的求解。包括三類正交性: 質量矩陣的正交性:{}[]{}0TjiXMX()ji 剛度矩陣的正交性:{}[]{}0TjiXKX()ji 阻尼矩陣的正交性:{}[]{}0 TjiXCX()ji 3)振型分解 運用振型正交性,對式1.3.2進行化簡展開後可得到n個獨立的二階微分方程,對於第j振型,可寫為: {}[]{}(){}[]{}(){}[]{}(){}[]{}{}() TTT (1.3.3) 引入廣義質量、廣義剛度和廣義阻尼的概念後,式1.3.3可視為單自由度體系運動微分方程進行計算 4)多自由度彈性體系的地震作用效應組合 由於各振型作用效應的最大值並不出現在同一時刻,因此如果直接由各振型最大反應疊加估計體系最大反應,其結果顯然偏大,這會過於保守。通過隨機振動理論分析,得出採用平方和開方的方法(SRSS)法估計平面結構體系最大反應可獲得較好的結果,即:
21 k j jSS  
(1.3.4)

3 1.3.2 底部剪力法 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計算多自由度結構體系的地震反應時,需要計算體系的前幾階振型和自振頻率,對於建築物層數較多時,用手算就比較繁瑣。理論分析研究表明:當建築物高度不超過40m,以剪切變形為主且質量和剛度沿剛度分布比較均勻、結構振動以第一振型為主且第一振型接近直線(見圖1.3.2)時,該類結構的地震反應可採用底部剪力法。 1) 底部剪力法的計算 1EKFGq (1.3.5) 式中 1——對應於結構基本自珍周期的水平地震影響系數 G——結構的總重力總荷載代表值 q——為高振型影響系數,經過大量計算結果統計分析表明, 當結構體系各質點質量和層高大致相同時,
有:3(1) 2(21) nqn  對於單自由度體系。q=1;對於多自由度體系,取0.75~0.9,《抗震規范》取0.85. 2) 水平地震作用分布圖1.3.2簡化的第一振型 根據底部剪力法的適用條件,結構第一振型為主且接近直線,即任意質點的第一振型位移與其所處高度成正比。則可推得各質點水平地震作用:
1 ii iEKn k k kGHFFGH   (1.3.6) 1.3.3 動力時程分析方法 動力時程分析方法是將結構作為彈性或彈塑性振動系統,建立振動系統的運動微分方程,直接輸入地面加速度時程,對運動微分方程直接積分,從而獲得振動體系各質點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和結構內力的時程曲線。時程分析方法是完全動力方法,可以得出地震時程范圍內結構體系各點的反應時間歷程,信息量大,精度高;但該法計算工作量大,且根據確定的地震動時程得出結構體系的確定反應時程,一次時程分析難以考慮不同地震時程記錄的隨機性。 時程分析方法分為振型分解法和逐步積分方法兩種。振型分解法利用了結構體系振型的正交性,但僅適用於結構彈性地震反應分析;而逐步積分方法既適用於結構彈性地震反應分析,也適用於結構非彈性地震反應分析。 結構時程分析時,需要解決結構力學模型的確定、結構或構件的滯回模型、輸入地震波的選擇和數值求解方法的確定。 1) 結構的力學模型 結構動力時程分析模型可以分為材料層次的實體分析模型和構件層次的簡化分析模型。材料層次的實體分析模型以結構中各材料的應力-應變關系曲線為基礎,而構件層次的簡化分析模型以構件的力-變形關系曲線為基礎。

❼ 如何提高建築結構的抗震性

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房屋結構的抗震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屋抗震標准已成為購房者置業參考的一個重要因素。《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規定: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應當達到抗震設防要求。應當按照地震烈度區劃圖或者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所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對於醫院、學校等一些人員密集場所的房屋建設工程,應當按照高於當地房屋建築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設計和施工,同時採取有效措施,增強抗震設防能力。
一、我國房屋建築的結構形式
目前,我國房屋建築的結構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以磚石為主要建築材料的砌體結構;
(2)以鋼筋混凝土為主要建築材料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牆結構、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
(3)以鋼材為主要建築材料的鋼結構框架以及鋼與鋼筋混凝土的組合結構。其中,砌體結構和框架結構多見於多層建築,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多用於高層住宅;框架結構或框架—剪力牆結構多用於公共建築,砌體結構或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則多為住宅。上述各種結構形式的抗震性能(指結構在大震和小震下的表現各不相同)各有千秋,框架—剪力牆結構和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的抗震性能較好,而框架結構和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相對差一些。如何更好地增強房屋建築結構的抗震性能,特別是在罕遇的強震作用下的防倒塌能力,應是建築工程抗震研究的重點。
二、房屋建築抗震技術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思想、新材料、新技術得到了大量的應用,這大大豐富了提高建築抗震性能的手段,提高了構件的極限承載能力,降低了結構的自重,並更有效地減輕了地震所帶來的災害。其中,隔震和消能減震就是建築結構減輕地震災害的兩種技術。
1、隔震技術。目前,國際上較熱門的工程抗震新技術就是隔震技術,它是通過把如橡膠隔震墊等隔震消能裝置安放在結構物底部和基礎(或底部柱頂)之間,來隔開上部結構和基礎,從而改變結構的動力作用和動力特性,有利於減輕結構物的地震反應。實踐證明,隔震技術具有很大的垂直承載力及垂直壓縮剛度,具有足夠大的初始剛度及較小的水平變形剛度,能夠抵抗風荷載和輕微地震,且耐久性好,使用壽命長,因此,主要適用於較重要的如學校、醫院、商場、科研機構及重要的指揮職能單位的低層和多層建築。
2、消能減震技術。消能減震技術主要用於高層或超高層建築,其原理是指在建築結構的某些部位,如節點、剪力牆、支撐、連接件或連接縫等,設置消能元件,通過消能裝置產生摩擦非線性滯回變形耗能來耗散或吸收地震能量以減小主體結構的水平和豎向地震反應,從而避免結構產生破壞或倒塌,以達到減震抗震的目的。
雖然隔震技術和消能減震技術能夠大幅度提高建築結構的抗震性能,但因為施工較復雜,很難合理把握,因此,在實際運用中,還需要更加合理的設計及科學的施工,以保證房屋建築具備優質的抗震性能。
三、如何增強房屋建築的抗震性能
1、合理設計
設計單位應當按照抗震設防要求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進行抗震設計,並對抗震設計的質量以及出具的施工圖設計文件的准確性負責。首先,房建場地的選擇應避開地震時可能發生地基失效的松軟場地,應選擇堅硬場地。其次,綜合運用抗震原則,以剛度、承載力和延性為主導目標,多道防線剛柔結合,使結構具有多道支撐和抗水平力的體系,同時保證結構體型簡單,結構傳力和受力途徑直接,整體結構和結構構件共同作用。第三,設計中要力圖使從地基傳入結構的振動能量為最小,使結構具備足夠大的、適當的承載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以及以減少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扭轉的剛度。第四,結構布置要力求使剛度、質量、延性、幾何尺寸等規整、對稱、均勻,避免突然變化。另外,地震是一場災難,為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以及整個社會的利益,確保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建築行業在考慮增強房屋建築抗震能力的同時,也應高度重視由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最主要的就是火災)及地質災害。因此,房屋設計中有必要增加結構抗火設計,同時基礎和地基的設計也應充分考慮到地基變形對房屋安全的影響。
2、正確施工
合理的抗震設計必須通過高質量的施工才能起到抗禦地震的作用,只有把好抗震設計和施工兩道關才能有效地提高建設工程的抗震性能。施工圖審查單位應當將房屋建築抗震設防作為專項審查內容,對施工圖抗震設防質量負責。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選用符合施工圖設計文件和國家有關標准規定的材料、構配件和設備。施工單位應當按照施工圖設計文件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進行施工,並對施工質量負責。工程監理單位應當按照施工圖設計文件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實施監理,並對施工質量承擔監理責任。
3、房屋加固
對房屋建築進行加固改造,也是增強房屋建築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對於木結構房屋的抗震加固應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減輕屋蓋重力、加強構件連接、加固木構架、增砌磚抗震牆、增設柱間支撐等措施;對於土石牆房屋的加固,則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加固牆體、加強牆體連接、減輕屋蓋重力等措施;對於多層砌體結構的加固,則可採取拆砌或增設抗震牆、修補和灌漿、外加柱加固、面層或板牆加固、增設支撐或支架加固、柱、牆垛採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套加固、設置鋼拉桿、長錨桿、增設圈樑、構造柱等方法;對於多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加固,則可採取單向框架宜加固為雙向框架,或採取加強樓、屋蓋整體性且同時增設抗震牆、抗震支撐等抗側力構件的措施;框架樑柱採用鋼構套、現澆鋼筋混凝土套加固,或貼鋼板加固;增設鋼筋混凝土抗震牆或翼牆加固等方法。幾十年來,對房屋建築的抗震加固,除了傳統的增設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和圈樑、夾板牆、抗震牆、鋼支撐、鋼拉桿、鋼構套,以及擴大受力構件截面等方法之外,還開發應用了高強鋼絞線、高強結構膠、碳纖維布、聚合物砂漿等材料和預應力技術,使我國的建築結構加固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❽ 求大神!框架結構抗震研究背景和意義怎麼寫啊論文啊,救我

框架結構抗震研究背景和意義救你

❾ 什麼是建築抗震三水準設防目標和兩階段設計方法

三水準: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具體來說第一水準:遭遇低於本地區設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響時,建築物一般不損壞或者不需要修理仍然可以繼續使用。

第二水準:當遭遇本地區設防烈度是的地震影響時,建築物可能損壞,但經過一般的修理或者不需要修理仍然可以使用。

第三水準:當遭遇高於本地區的基本設防烈度的罕遇地震時的影響,建築物不倒或者不發生危及生命的破壞。

兩階段:

一、通過對多遇地震彈性地震作用下的結構截面強度驗算。

二、通過對罕遇地震烈度作用下結構薄弱部位的彈塑性變形驗算,並採用相應的構造措施。

(9)抗震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規定》相關規定

第八條各級主管機構和部門。應當根據地震安全性評審組織的評審意見,結合建設工程特性和其他綜合因素,確定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要求。

第九條下列區域內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要求不應直接採用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結果,必須進行地震動參數復核:

(一)位於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峰值加速度分區界線兩側各4公里區域的建設工程;

(二)位於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資料詳細程度較差的邊遠地區的建設工程。

第十條下列地區應當根據需要和可能開展地震小區劃工作:

(一)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內的大中城市和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城市;

(二)位於地震動參數0.15g以上(含0.15g)的大中城市;

(三)位於復雜工程地質條件區域內的大中城市、大型廠礦企業、長距離生命線工程和新建開發區;

(四)其他需要開展地震小區劃工作的地區。

第十一條地震動參數復核和地震小區劃工作必須由具有相應地震安全性評價資質的單位進行。

第十二條地震動參數復核結果一般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負責審定,結果變動顯著的,報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審定;地震小區劃結果,由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負責審定。

❿ 常用抗震分析法有哪幾種請分別簡述它們的原理和適用范圍。

國內常用的分析法都有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和時程分析法。
1、底部剪力法
適用條件:對於重量和剛度沿高度分布比較均勻、高度不超過40m,並以剪切變形為主(房屋高寬比小於4時)的結構,振動時具有以下特點;(1)位移反應以基本振型為主;(2)基本振型接近直線。
基本原理: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的基礎上,針對某些建築物的特定條件做進一步簡化,而得到的一種近似計算水平地震作用的方法:將多自由度體系簡化成單自由度體系,計算出結構總的地震作用(即結構底部剪力),再將其按倒三角形原則分配到各個樓層,計算結構內力。
2、振型分解反應譜法
適用范圍:除上述底部剪力法外的建築結構。
基本原理:利用振型分解法的概念,把多自由度體系分解成若干個單自由度體系振動的組合,並利用單自由度體系的反應譜理論計算各個振型振動的地震作用,最後將各個振型計算出的地震效應按一定的規則組合起來,求出總的地震響應。
3、時程分析法
適用范圍:《抗震規范》規定,重要的工程結構,例如:大跨橋梁,特別不規則建築、甲類建築,高度超出規定范圍的高層建築應採用時程分析法進行補充計算。
基本原理:時程分析法是對結構物的運動微分方程直接進行逐步積分求解的一種動力分析方法。由時程分析可得到各質點隨時間變化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動力反應,並進而可計算出構件內力的時程變化關系。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閱讀全文

與抗震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淋巴細胞計數有哪些方法 瀏覽:461
用黏土做蛋糕的方法視頻 瀏覽:317
真假鹽的辨別方法視頻 瀏覽:80
淺談思想政治教學方法論文 瀏覽:405
幾種快速練出腹肌的方法 瀏覽:258
研究方法跟途徑一樣嗎 瀏覽:774
華為手機怎麼開機方法 瀏覽:833
列舉工業工程概念中所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瀏覽:175
上課時想睡覺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 瀏覽:312
木床的安裝方法 瀏覽:989
早晨吃青菜的正確方法 瀏覽:637
變性澱粉的使用方法 瀏覽:681
異地警告違章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111
指導我們方法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722
葯物分析方法學驗證意義 瀏覽:896
妮維雅男士深黑控油保濕精華露如何使用方法 瀏覽:594
如何寫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四年級 瀏覽:878
六樓防護窗安裝方法 瀏覽:946
49x25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732
簡單小發明製作方法大全 瀏覽: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