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縣級地方儲備成品糧和原糧數量怎麼計算
由原糧經加工而成的符合一定標準的成品糧食的統稱。
亦稱"加工糧",「原糧」的對稱。原糧經過加工脫去皮殼或磨成粉狀的糧食。如大米、小米、麵粉等。由於原糧品種品質不同,成品糧產糧率也不相同,一般的轉換率大約在70%~80%左右。
B. 勾兌白酒鑒定方法
從事白酒行業多年,深知酒精勾兌酒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也聽到很多酒友上當受騙買到精酒勾兌的劣質白酒,最後喝壞了身子的事跡,我也是深有感觸。今天我就以我的專業知識給大家帶來幾個辨別酒精勾兌白酒的小妙招。
第一個:比較直觀的方法就是看白酒的包裝信息,最主要看生產原料和執行標准,生產原料一般為釀造原料、水,但是有的原料裡面會直接寫明了添加了食用酒精和香精香料。
其次就是看執行標准,分清楚執行標准就能直接分清楚這瓶酒的工藝,只有固態發酵標準的酒才是純糧酒,液態法白酒就是精酒勾兌白酒,固液法白酒就是半糧食酒,以下是產品執行標准號以及代表的意思。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不同香型白酒只有一個產品標准號。那麼很多人會問,現在會不會有廠家虛假標示生產標准,比如說的固液法的標固態法,液態法的標固液法甚至固態法?的確有這樣的現象,因為國家在這一塊上監管的還不夠嚴格,導致有漏洞,所以好多酒精酒也號稱是純糧酒在市場出售。
例如那些購物平台十多塊一瓶的醬香型白酒也號稱糧食酒,其實連原料成本都不夠 ,肯定不是純糧酒。
第二個方法那就是通過品嘗來感官分辨,這樣才是真實檢驗酒質好壞的方法,我經常接觸醬香型白酒,所以一品嘗就知真假,酒精酒聞起來比較刺鼻,喝起來比較順口,發甜,味短,空杯留香也是臭味,喝多了頭疼口乾;純糧食釀造的白酒口感柔和,飲後不口乾、不嗆嗓、不上頭、鮮有宿醉情況。但是很多酒友經驗不足還喝不出來,那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輔助實驗來分辨。
第三個方法就是通過一些輔助實驗鑒別:
1、空杯聞香法
將酒倒入酒杯中然後然後把酒倒出,聞空杯香而嗆的是酒精勾兌酒,十分鍾左右再聞酒杯無酒香味是酒精勾兌酒。有糧香味、酒香味、糟香味的是糧食酒,香氣保留時間越久越濃糧食酒的含量就越高。
2、手搓法
酒瓶打開以後,把酒倒在手上,用兩手搓熱,放在鼻子底下聞,糧食酒酒氣香醇,酒糟味重,且留存時間比較長。酒精勾兌酒則酒氣刺鼻,酒糟味不明顯,有苦臭等異雜味,而且留存時間很短。
3、加水法
把酒放入透明容器中,加入1:1的水,然後觀察酒體變化。酒精勾兌的酒加入水不失光,純糧食釀造的酒則出現失光、渾濁的現象。但是這個加水變渾濁的方法只適用於高度酒,低度酒加水並不會有特別明顯的渾濁現象。
4、燒鹼法
需要用到氫氧化鈉,即大家常說的燒鹼(火鹼),把要檢測的白酒適量,用滴管滴幾滴氫氧化鈉溶液到裝白酒的試管中,搖一搖,然後把試管放入水中加熱十分鍾,水被加熱至沸騰後,如果白酒是糧食酒,會出現以下幾種顏色:
優質醬香型白酒:醬黃色;優質濃香型白酒:深黃色;優質清香型白酒:淺黃色
如果白酒不變顏色,那就是酒精勾兌酒;顏色越黃,代表酒中含有的糧食成分越高。
以上就是一些判斷糧食酒和酒精酒小妙招,希望幫助到各位酒友,因為成本低廉,所以酒精酒以極低的價格來沖擊市場,希望在買酒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不要再上當受騙,白白便宜了那些不良商家。我身邊買到一些酒精酒的朋友,不但破了財,甚至還喝傷了身體,這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實在讓人膽戰心驚!
現在所有的白酒幾乎都號稱是純糧食釀造,其實真正的純糧食釀造的酒廠並不多,我們知道諸如茅台、五糧液等是純糧酒,但是畢竟因為品牌等東西在,這個價錢自然不低,作為口糧酒實屬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不可能。
需求性價比高,親民價格的純糧食酒,我相信也是眾望所向。我自己是酒廠經營純糧食酒的,雖然比不得大酒廠的名氣,但是沒有品牌溢價,因此我們的純糧食酒不會賣到那麼貴,但是也絕對不可能賣到很多十幾塊的酒那樣便宜,那就不是純糧食酒了。
如果你確實想了解尋找優質的糧食酒,如果你信任我,你可以私信給我,可以找我推薦一點實惠的好酒。不說酒有多好,純糧食傳統工藝基酒和調味酒的醬香白酒而且年份足,最起碼不是那種喝一次就傷一次的醬香白酒。
C. 數學天地
設第一小組和第二小組人數分別是5a:3a;
則:(5a-14):(3a+14)=1:2
解得:a=6
所以,原來第一小組是30人
第二小組是18人
D. 天地人格五行怎麼算
什麼是「五格數理」?
一個姓名的數理,可分為天格、人格、地格、總格和外格,所以稱為「五格數理」。這個五格數理,是分別由姓氏和名字的原筆畫數相加而計算來的。注意,姓名的筆畫,都是按繁體字的筆畫數來計算的。 天格:一般來講,天格代表天時、祖業、父母、長輩、領導等,是由姓氏的原筆畫計算出來的。如果是單姓,姓氏本字的原筆畫再加上1,就是天格。比如王一智這個名字,單姓王,再加上1等於5,那5這個數字就是天格。如果是復姓,組成姓氏的這兩個字的原筆畫相加,得出來的數字就是天格,比如司馬相如這個名字,司是5畫,馬是10劃,相加等於15,那15就是天格。
天格由是祖上遺傳下來的,可以被認為是先天形成的,相對不變的,因此它更多地帶有先天的信息,相當於生辰八字中的年柱,同時代表人生早期的運勢。
人格:一般來講,人格代表人和、人氣、自己等,是由姓氏與姓名的第二個字相加得出來的。如果是單姓,姓名前兩個字的原筆畫相加,就是人格。比如王一智,4畫的王加上1畫的一等於5,那這個5就是人格。如果是復姓,則由復姓的總和數再加上姓名第三個字的筆畫數,比如司馬相如,15劃的司馬,再加上8畫的相等於23,那23就是此名的人格。
人格是自身形成的,可以認為代表了一些出生時相對不變的信息,相當於生辰八字中的日主,同時也代表人生少年時期的運勢。
地格:一般來講,地格代表地利、地域、地理環境、同事、下屬、配偶等,計算起來比較復雜。單姓雙名的,是由姓名的第二個字的筆畫,加上第三個字的筆畫,比如王一智,1畫的一加12畫的智等於13,那13就是此名的地格。復姓雙名的,是由姓名的第三個字與第四個字相加,比如司馬相如,8畫的相再加6畫的如等於14,那14就是此名的地格。單姓單名,或復姓單名的,都是姓名的最後一個字的筆畫加1,比如王菲,14畫的菲加1等於15,那15就是這個名字的地格。又比如司馬南,9畫的南加1等於10,那10就是此名的地格。
地格可以看作是自身附屬的,代表夫妻宮,同時又代表一個人青年至中年時期的運勢,是相對變化的。
總格:一般來講,總格代表人一生的總體運勢,同時也代表中年以後的運勢,是相對變化的。
如果說人格代表命局,那總格則代表運勢,它對人格起著舉足輕重的輔助作用,是五格之中僅次於人格的一個數理。總格的計算方法比較簡單,就是姓名所有字的原筆畫相加,得出的總和就是總格,不論是單姓單名、復姓單名還是復姓單名,或是復姓雙名。比如王一智相加的總和是17,那17就是王一智的總格;司馬相如相加的總和是29,那29就是此名的總格。王菲相加的總和是18,那18就是此名的總格,當然同時也是此名的人格,所以單姓單名的總格與人格數是一致的。
外格:一般來講,外格代表外在的、自身以外的東西,比如機遇、外部環境(或人際關系)等。它對人格起一定的助益或損害作用。它的計算方法比較簡單,如果是單姓單名的,外格都是2,如方菲、王菲的外格都是2。單姓雙名的,把姓名第三個字的原筆畫再加1,就是外格,如王一智,12畫的智加1等於13,那13就是此名的外格。單姓三名的,最後兩字相加之和就是外格,如張鶴鳴江,「鳴江」相加之後的21就是外格。
復姓外格的計算方法不太統一,復姓雙名的,有把姓氏第一個字與名字的最後一個字相加之和當外格的,如司馬相如,司加如之後的11就是外格。也有把姓名最後一個字加1當外格的,司馬相如,如字加1之後的7就是外格。復姓單名的,有把名字最後一個字加1作為外格的,如司馬南,南加1之後的10就是外格;也有把姓氏的第一個字加1作為外格的,如司馬南,司加1之後的6就是外格。因為姓名學與其它預測方法相比,還是一門新興的學科,正在發展探索時期,所以這些計算方法都有待進一步研究認定。
姓名的五格數理理計算出來以後,可以對照姓名學中「81數」定義,進行吉凶與否的推斷。姓名學中的「81數」定義,是姓名學的先驅者總結出來的,一些人生信息的規律,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也有很多不準確的地方,所以僅供參考。關於「81數」的定義,比較復雜繁難,大家從有關的書上或網上都能找到相關的資料,故在此不再贅述。
如欲再進一步分析判斷姓名,那還得根據從0到9這些數字的五行屬性,看其生、克、制、化的演變而定,這就需要具備一定的五行知識了。
E. 開方的計算方法
開平方運算也即是開平方後所得的數的平方即原數,也就是說開平方是平方的逆運算。
例:求256的平方根
第一步:將被開方數的整數個位起向左每隔兩位劃為一段,用逗號分開,分成幾段,表示所求平方根是幾位數。
例,第一步:將256,分成兩段:
2,56
表示平方根是兩位數(XY,X表是平方根十位上數,Y表示個位數)。
第二步:根據左邊第一段里的數,取該數的平方根的整數部分,作為所要求的平方根求最高位上的數。
例:左邊第一段數值是2,2的平方根是大約等於1.414(這些盡量要記得,100以內的,尤其是能開整數的),由於2的平方根1.414大於1和小於2,所以取整數部分是1作為所要求的平方根求最高位上的數,即所要求的平方根最高位X是1。
第三步:從第一段的數減去最高位上數的平方,在它們的差的右邊寫上第二段數組成第一個余數。
例:第一段數里的數是2.第二步計算出最高數是1
2減去1的平方=1
將1與第二段數(56)組成一個第一個余數:156
第四步:把第二步求得的最高位數(1)乘以20去試除第一個余數(156),取所得結果的整數部分作為第一個試商。
例: 156除以(1乘20)=7.8
第一個試商就是7
第五步:第二步求得的的最高位數(1)乘以20再加上第一個試商(7)再乘以第一個試商(7)。
(1*20+7)*7
如果:(1*20+7)*7小於等於156,則7就是平方根的第二位數.
如果:(1*20+7)*7大於156,將第一個試商7減1,即用6再計算。
由於:(1*20+6)*6=156所以,6就是第平方根的第二位數。
例:求55225的平方根
第一步:將被開方數的整數個位起向左每隔兩位劃為一段,用逗號分開,分成幾段,表示所求平方根是幾位數。
例,第一步:將55225,分成三段:
5,52,25
表示平方根是三位數(XYZ)。
第二步:根據左邊第一段里的數,取該數的平方根的整數部分,作為所要求的平方根求最高位上的數。
例:左邊第一段數值是5,5的平方根是(2點幾)大於2和小於3,所以取整數部分是2作為所要求的平方根求最高位上的數,即所要求的平方根最高位X是2。
第三步:從第一段的數減去最高位上數的平方,在它們的差的右邊寫上第二段數組成第一個余數。
例:第一段數里的數是5.第二步計算出最高數是2
5減去2的平方=1
將1與第二段數(52)組成一個第一個余數:152
第四步:把第二步求得的最高位數(2)乘以20去試除第一個余數(152),取所得結果的整數部分作為第一個試商。
例: 152除以(2乘20)=3.8
第一個試商就是3
第五步:第二步求得的的最高位數(2)乘以20再加上第一個試商(3)再乘以第一個試商(3)。
(2*20+3)*3
如果:(2*20+3)*3小於等於152,則3就是平方根的第二位數.
如果:(2*20+3)*3大於152,將第一個試商3減1,即用2再計算。
由於:(2*20+3)*3小於152所以,3就是第平方根的第二位數。
第六步:用同樣的方法,繼續求平方根的其他各位上的數。用上一個余數減去上法中所求的積(即152-129=23),與第三段數組成新的余數(即2325)。這時再求試商,要用前面所得到的平方根的前兩位數(即23)乘以20去試除新的余數(2325),所得的最大整數為新的試商。(2325/(23×20)的整數部分為5。)
7.對新試商的檢驗如前法。(右例中最後的余數為0,剛好開盡,則235為所求的平方根。)
F. 《天地糧人》劇情梗概
這是一部以糧食行業為背景,深切關注「糧食安全」及「三農」問題同時,熱情謳歌「糧食人」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精神的長篇電視連續劇。
主人公高遠和曲正平、方潔三人的少年時期是在「三年自然災害」中度過的,以糧食為紐帶,農民後代的高遠和縣委書記兒子的曲正平結下了生死之交;同樣以糧食為紐帶,高遠也和農業專家之女方潔之間產生了朦朦朧朧的感情。一晃近四十年過去,曲正平已是主管農業和糧食的副省長,方潔也已是省糧檢所高級工程師——和高遠離婚有七年了。這天,與前妻葉玟離婚後不久的曲正平,正准備和方潔公開由少年友情演變而來的愛情關系時,遠在北京的高遠以新任糧食廳長身份突然回來出現在了他們面前……故事就這樣正式開始了。
其實高遠回來並不僅僅是為了重拾一段感情,他是一個對大飢荒年月留下深刻記憶、一直做著糧食工作又視糧食如命的人,這樣他回來上任不久在自己的家鄉河稷市發現了一座已被「糧耗子」倒空的空庫時,便決心搞一次旨在摸清家底、建立健全糧食儲備安全體系的「四清四查」工作;然而,曲正平恰恰是做糧食廳長政績卓著才升任的副省長,特別是河稷糧庫還是曲正平樹的紅旗樣板庫!於是,雙方間夾雜著友情的沖突便出現了,為什麼會出空庫和空庫所得資金的去向,也暫時成了一道謎。
由於常延濱省長的堅定支持,糧食廳以辦公室主任孫莉為代表的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擁護,高遠終於排除了曲正平以及河稷糧食局局長李永寶等人的阻力,將全省范圍的清查工作鋪開了。而曲正平為掩蓋問題轉移矛盾,又執意在夏收開始時將「糧食購銷市場化」的試點放在了河稷,結果以梅子為代表的個體糧商借機攪得國營糧站差點關門不算,又正好趕上一場大雨,遍地都出現了「上芽麥」,不光商品糧出現了巨大缺口,由於農民早已不存糧連農民自己解決當年吃糧都成了問題了!面對如此嚴峻的糧食安全形勢,高遠一方面組織從外省緊急調糧,一方面又開始想辦法為農民解決上芽麥。然而恰在此時,曲正平在李永寶暗示下意識到那座空庫的資金跟自己前妻有關,清查進行下去會影響到自己的官位,於是便矛盾地也是痛苦地趁常延濱省長出國考察之際對高遠下了殺手,利用上芽麥一事找借口暫停了高遠的廳長職務……這個時候高遠也是矛盾的,他想到了憤而辭職調回北京,然而面對跟自己血脈相連、正一籌莫展著的農民,面對有可能引發一場「糧荒」的形勢,他還是意識到了自己身上的責任,於是做出了一個選擇,那就是將個人的名利拋之腦後,在糧食廳及糧食行業的廣大職工們堅定不移的支持下,繼續為避免一場糧荒而努力著。其實這個時候不光高遠,許多人連梅子都做出了自己正確的人生選擇,包括方潔也做出了自己的情感選擇——從此曲正平已在她的心中沒了位置。
糧食是「百價之基」是關乎國計民生的特殊商品,高遠的行為實際上代表著真正的「糧食人」群體,對國家對社會高度負責的「天職」精神。比方說有一位叫何順發的基層糧站站長,受李永寶的排擠打擊個人命運已到了絕境都不忘自己身上的責任,竟然在一個偏鄉僻壤之地默默地收糧保糧支撐起了一個只有他一個人的糧站!又比方說高遠小時候的玩伴丁志剛,轉業回來進了河稷糧局後不畏李永寶的權勢,也在為了糧食安全無私地做出了自己的一番「驚天動地」之舉。
可悲的是曲正平,他置糧食安全的嚴峻形勢於不顧,這個時候了為了營造個人政績又錯誤地在河稷搞起了「果蔬代糧」試點,要用犧牲糧食生產來引導這個貧困省的農民們致富奔小康。結果,河稷很快就出現了「無糧戶、無糧村、無糧鄉」的所謂「三無」樣板,再結果就是不存糧的農民跑到了河稷城裡搶購糧食,終於引發了一場本可避免的「糧荒」……
最後,在高遠等等人的努力下「糧荒」平息了,在省委郝書記、省府常省長的全力支持下被曲正平打斷的清查工作也又一次全面鋪開了,曲正平似乎對自己的錯誤也有所認識主動就提出了引咎辭職,一直利用曲正平達到自己目的的李永寶也受到應有的制裁……不過,劇情似乎並沒有完全結束,高遠當眾的一番話似乎還在久久回響並引發著人們的思考:糧票糧店的取消並不意味著對我們而言「吃糧」已不再是問題,我們在象高遠那樣愛惜糧食的同時,全社會都應該對糧食安全以及直接對此發生著重大影響的「三農」問題,引起高度重視!當然了令人欣慰的是,這個問題現在已經開始受到高度重視了。
G. 數學問題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九章算術九卷,不詳作者名氏。九章算術是一部現在有傳本的、最古老的中國數學書,它的編纂年代大約是在東漢初期。書中收集了二百四十六個應用問題的解法,分別隸屬於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句股九章。M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m1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的逐漸提高,促進了數學知識和計算技能的發展。當時各國的統治階級要按畝收稅,必須有測量土地、計算面積的方法;要儲備糧食,必須有計算倉庫容積的方法;要修建灌溉渠道、治河堤防和其他土木工事,必須能計算工程人功;要修訂一個適合農業生產的歷法,必須能運用有關的天文數據。那時的百姓掌握了相當豐富的、由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數學知識和計算技能。雖然沒有一本先秦的數學書流傳到後世,但無可懷疑的是九章算術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等章中的題解方法,絕大部分是產生於秦以前的。漢書藝文志術數類著錄有許商算術二十六卷,杜忠算術十六卷,這兩部算術雖早已失傳,應該是東漢初編纂的九章算術的前身,它們的主要教材應當被保存於九章算術各章之內。]p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
周禮大司徒篇說:「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這是說,主持貴族子弟教育的保氏以禮、樂、射、馭、書、數為「小學」的六門課程,每一門課程又各有若干細目,例如「數」學中有九個細目。但在周禮里沒有把「九數」列舉出來,我們就無法考證它的內容。漢武帝時這部周禮開始受到經學家的注意。到東漢時期,鄭眾、馬融等都為「九數」作了註解。東漢末鄭玄周禮注引鄭眾說:「九數:方田、粟米、差分、少廣、商功、均輸、方程、贏不足、旁要,今有重差、句股。」事實上,鄭眾所說「九數」中的「均輸」已是漢武帝太初元年以後的賦稅制度,決不是周禮九數原有的一個細目。「方田、粟米、差分、少廣、商功、均輸、方程、贏不足、旁要」大概是西漢末傳統算術的主要綱目,「今有重差、句股」說明數學有了新的發展。傳本九章算術將句股代替旁要,它的編纂年代當在鄭眾注周禮「九數」(約公元五0年)之後。後漢書馬援傳說,馬續「善九章算術」。馬續是馬援的侄孫,馬融(公元七九——一六六年)之兄,他的生年約在公元七0年前後。馬續研究九章算術大概在公元九0年前後。根據上述史料,我們認為九章算術的編定年代是在公元第一世紀的後半個世紀,而各章的主要內容在第一世紀初期已具備了一定的成就。)\l_FH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Dg$
九章算術不但對後世的數學著作奠定了優良的傳統,對世界數學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貢獻。現在小學算術課程中的分數四則,各種比例,面積和體積,以及各類應用問題的解法,在九章算術方田、粟米、衰分、商功、均輸、盈不足等章里已有了相當詳備的內容。現在中學課程中的代數部分,如開平方、開立方、正負數、聯立一次方程組、二次方程等項目,在少廣、方程、句股章里亦已有了卓越的成就。u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
傳本九章算術有劉徽注和唐李淳風等的注釋。劉徽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他為九章算術作註解,又自撰重差一卷附於九章算術九卷之後,故隋書經籍志著錄「九章算術十卷,劉徽撰」。經籍志又錄有「九章重差圖一卷,劉徽撰」,當是十卷本的附圖,可惜早已亡佚。九章算術方田章圓田術注和商功章圓困術注中都論及「晉武庫中有漢時王莽所作銅斛」。隋書律歷志論歷代量制引商功章注,說「魏陳留王景元四年(公元二六三年)劉徽注九章」。我們根據這些資料,認為劉徽是魏、晉時人。他的生平履歷無可詳考。']AY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j2&
劉徽九章算術注自序說:「又所析理以辭,解體用圖。庶亦約而能周,通而不黷,覽之者思過半矣。」這是說,問題解法的理論分析,要用明確的語言表達出來;空間形體的具體分解,要用幾何圖形顯示出來。這樣才能做到又簡又明,啟發讀者的思考。他在注中一方面整理九章算術各個問題的解法,理論上屬於一類的使它們歸於一類,提綱挈領地闡明所以能解的道理。在另一方面,對於原來所有不夠准確的近似計算,他提出了更精確的計算方法。例如九章算術原術取用三為圓周率,他通過了圓內接正三百八十四邊形和正三千零七十二邊形面積的嚴密計算,得到圓周率的近似值,五十分之一百五十七,或一千二百五十分之三千九百二十七。又如開平方或開立方不盡時(平方根或立方根為無理數),原有以分數表示奇零部分的方法不甚准確,他主張繼續開方,得出以十進分數表示平方根或立方根的近似值。此外,他創立許多新的解題方法,例如盈不足章第十九題的等差級數求和法,方程章第七題的互乘相消法,第九題的消去常數項法,句股章第十六題的內切圓徑公式等等,都比原術簡便。>yy65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FYj
唐李淳風等對劉徽注本九章算術作了一些解釋,原有劉注意義十分明確的不再補注,盈不足、方程二章就沒有他們的注釋。九章算術所有與圓面積有關的問題,都取圓周率三計算,劉徽注以為應取五十分之一百五十七,李淳風等補注認為可以用七分之二十二計算,這是對的。但七分之二十二是祖沖之的所謂「約率」,而李淳風等引用此率,稱它為「密率」。後世人誤認七分之二十二為「密率」的很多,這是李注的謬種流傳。少廣章開立圓術,李淳風等注釋引祖之說,介紹球體積公式的理論基礎。綴術書失傳後,祖沖之父子對於球體積的研究,幸有李淳風等的徵引而得流傳到現在。CP#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2b8;{
劉、李注本九章算術到北宋仁宗時有賈憲所撰的細草,原書早已失傳,但永樂大典中保存楊輝所引的賈憲開方法是非常寶貴的數學史料。南宋末有楊輝詳解九章演算法十二卷(一二六一),現在僅存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句股五章和「九章演算法纂類」。楊輝鈔錄的九章算術本文和劉、李二家注文有很多脫誤,但也有可據以對校永樂大典本的文字。清嘉慶初年李潢撰九章算術細草圖說九卷,有校勘、有補圖、有詳草、有說明,發揮九章算術劉徽注的原意,對於讀者是大有裨益的。q:}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T{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peMps
Zg4lg=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U;
版本與校勘|`C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Rjcq6
劉、李注本九章算術在宋代有北宋元豐七年(公元一0八四年)秘書省刻本和南宋嘉定年鮑澣之刻本。明代永樂大典依據九章名義分類抄錄,到清朝初年並未散佚。明代留心古典數學的人很少,九章算術非但沒有新的刻本,連宋代遺留下來的舊書也漸次散佚。清初南京黃虞稷家中有南宋刻本九章算術,僅存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五章。一六七八年梅文鼎到南京應鄉試時曾到黃家翻閱過。這個殘本九章算術於乾隆中為曲阜孔繼涵所得,嘉慶中為陽城張敦仁所得,今存上海圖書館。常熟毛扆於一六八四年向黃家借鈔得一影宋鈔本。這個影宋的殘本九章算術於乾隆中轉入清宮,作為天祿琳琅閣藏書,今存故宮博物院。一九三二年故宮博物院把它影印為天祿琳琅叢書的一種。l?e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Dca
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開四庫全書館,婺源戴震充四庫全書纂修及分校官。次年,戴震從永樂大典中抄集九章算術九卷,並且做了一番校勘工作。四庫全書本和武英殿聚珍版本九章算術都有戴震的校訂文字和補圖。商務印書館刊行的叢書集成本是依據武英殿本排印的。-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9
戴震的兒女親家孔繼涵刻微波榭本算經十書,其中九章算術九卷採用戴震的校定本。戴震校正的文字,顛撲不破的果然不少,但也有些地方,他師心自用,把原本不錯的文字改掉,後來的讀者很容易被他蒙蔽而引起誤會。所以作為一個善本書看,微波榭本的參考價值是遠不如武英殿本的。微波榭本九章算術卷九的最後一頁上題稱「大清乾隆三十八年癸巳秋闕里孔氏依汲古閣影宋刻本重雕」,書的底本和刻書年代都有問題,顯然是不足徵信的。此後依據微波榭本翻刻的九章算術有常熟屈曾發的重刻本、南昌梅啟照的算經十書本和商務印書館的萬有文庫本、四部叢刊本等等。q\3%Au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1Yc
嘉慶年鍾祥李潢撰九章算術細草圖說,用微波榭本作底本,校正了很多錯誤文字。戴震所謂「舛誤不可通」而無法校訂的文句,經過李潢校訂後,一般都能文從字順容易理解了。但碰到戴震誤改原文的地方,他就沒有能夠糾正過來。方程章最後一題的劉徽注中,敘述了兩個「新術」的演算程序,文字冗長,數字繁瑣,舊刻本的訛文奪字很多,不容易整理。李潢的友人戴敦元和李銳各代為校正一術。李潢就照錄他們的校定稿作為細草圖說的一部分。又,均輸章第八題答數、術文和李淳風等的注文俱有訛字,李潢未能訂正,沈欽裴於李潢死後算校編輯付刻時代為校正。./VP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W
為了要恢復唐代立於學官的劉、李注本九章算術,我根據天祿琳琅叢書本和宜稼堂本楊輝詳解九章演算法所引,重加校訂,寫出了校勘記四百六十餘條。戴震、李潢二家所校定的文字認為是正確的,於校勘記中聲明他們的開辟草萊的功績。也有各本俱誤而各家漏校或誤校的文字,只能憑個人意見,擅自校改,但在校勘記中保留各本原有的異文衍字。商功章陽馬術和句股章容圓術的劉徽注中各有意義難於理解而不能句讀的文字,無法校訂,只能付之缺疑。 9+N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cNzk3q
劉徽九章算術注原序eb{x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MR
昔在包犧氏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九九之術以合六爻之變。暨於黃帝神而化之,引而伸之,於是建歷紀,協律呂,用稽道原,然後兩儀四象精微之氣可得而效焉。記稱隸首作數,其詳未之聞也。按周公制禮而有九數,九數之流,則九章是矣。CLHf#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Cp*
往者暴秦焚書,經術散壞。自時厥後,漢北平侯張蒼、大司農中丞耿壽昌皆以善算命世。蒼等因舊文之遺殘,各稱刪補。故校其目則與古或異,而所論者多近語也。oAS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
徽幼習九章,長再詳覽。觀陰陽之割裂,總算術之根源,探賾之暇,遂悟其意。是以敢竭頑魯,采其所見,為之作注。事類相推,各有攸歸,故枝條雖分而同本干者,知發其一端而已。又所析理以辭,解體用圖,庶亦約而能周,通而不黷,覽之者思過半矣。且算在六藝,古者以賓興賢能,教習國子。雖曰九數,其能窮纖入微,探測無方。至於以法相傳,亦猶規矩度量可得而共,非特難為也。當今好之者寡,故世雖多通才達學,而未必能綜於此耳。p8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rUDi
周官大司徒職,夏至日中立八尺之表,其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說雲,南戴日下萬五千里。夫雲爾者,以術推之。按九章立四表望遠及因木望山之術,皆端旁互見,無有超邈若斯之類。然則蒼等為術猶未足以博盡群數也。徽尋九數有重差之名,原其指趣乃所以施於此也。凡望極高、測絕深而兼知其遠者必用重差,句股則必以重差為率,故曰重差也。立兩表於洛陽之城,令高八尺。南北各盡平地,同日度其正中之景。以景差為法,表高乘表間為實,實如法而一,所得加表高,即日去地也。以南表之景乘表間為實,實如法而一,即為從南表至南戴日下也。以南戴日下及日去地為句、股,為之求弦,即日去人也。以徑寸之筩南望日,日滿筩空,則定筩之長短以為股率,以筩徑為句率,日去人之數為大股,大股之句即日徑也。雖天圓穹之象猶曰可度,又況泰山之高與江海之廣哉。徽以為今之史籍且略舉天地之物,考論厥數,載之於志,以闡世術之美。輒造重差,並為註解,以究古人之意,綴於句股之下。度高者重表,測深者累矩,孤離者三望,離而又旁求者四望。觸類而長之,則雖幽遐詭伏,靡所不入。博物君子,詳而覽焉。+gCN
&;中國中醫葯論壇 -- 中國中醫葯論壇 2
H. 傲視天地怎麼產糧啊
產糧食 有幾種方法
第一 是在你等級到達一定高度 系統會提示你出現 農田系統 你可以用你的軍令在農田系統里佔領 農田 佔領農田後會有一個 時間段 過了這個時間段 你的糧食就會增加 當然你要防止別人在這個時間段 搶奪你的農田 佔領時間越完整收獲的糧食越多.
第2 當你加入軍團 軍團里有農田爭奪戰 勝利以後 你可以在世界界面里 尋找你們軍團佔領的 農田 這里的農田收獲數量是和你主城等級有關 越高收的越多 收獲的次數於你在軍團里的官階有關 越高越多.
第3 你可以在市場里購買糧食 不過糧食的價格會波動 盡量再比較底的價格購買 黑市買糧不限制交易數量 但是價格翻倍 正常交易會限制交易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