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小微企業在繳納企業所得稅時有以下優惠政策:1、年應納所得額不超過一百萬元的部分,減少百分之二十五的所得額後計算,並且其稅率應按照百分之二十計算;2、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一百萬元不超過三百萬元的部分,減少百分之五十的所得額後計算,並且其稅率應按照百分之二十計算。年應按所得額應為該企業當年度收入減去成本、消費等花費之後的余額。
【法律依據】
《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 第二條 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上述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
從業人數,包括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人數和企業接受的勞務派遣用工人數。所稱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指標,應按企業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確定。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的,以其實際經營期作為一個納稅年度確定上述相關指標。
② 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計算
答:您好,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第二條、第六條規定,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一、小微企業
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的統稱。2015年,我國實施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起征點政策及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半徵收政策減免稅近1000億元。
2019年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表示,讓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在2018年的基礎上再降低1個百分點。2020年疫情之下,為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這半年國務院多部門陸續出台多方政策,涉及房租、稅費、融資、經營成本等多方面。
2021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徵收所得稅。
二、優惠政策
為減輕小型微型企業負擔,促進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2011年11月,財政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通知,決定從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對小型微型企業免徵管理類、登記類、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具體包括有企業注冊登記費、稅務發票工本費、海關監管手續費、貨物原產地證明書費、農機監理費等22項收費。
通知指出,各有關部門要督促本系統內相關收費單位加強對小型微型企業享受收費優惠政策的登記備案管理,確保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型企業享受收費優惠政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價格主管部門要通過多種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對小型微型企業免徵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使小型微型企業充分了解和享受收費優惠政策。同時,要加強監督檢查,對不按規定落實免徵行政事業性收費政策的部門和單位,要按規定給予處罰,並追究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
2014年4月9日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了《關於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進一步擴展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范圍。
通知規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將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型微利企業范圍由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6萬元(含6萬元)擴大到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萬元(含10萬元),政策執行期限截至2016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萬元(含1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2021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徵收所得稅。
③ 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2021
企業所得稅小微企業2021優惠政策:
1、對於小微企業,其增值稅的起征點從原來的十萬提高到十五萬;
2、小微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的徵收在現行5%優惠的基礎上,再減半徵收;
3、對於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小微企業,繼續給予政策支持;
4、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還本付息政策。鼓勵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方對承租國有房屋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租金。
相關法規:
《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
第一條、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
第二條、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一、小微企業所得稅是怎麼計算的
1、對於年應納稅所得額在20萬元及以下的企業
計算方法:年應交企業所得稅額=年應納稅所得額*10%
2、應交企業所得稅額=200000*10%=20000(元)
對於年應納稅所得額在20-30萬元的企業
計算方法:應交企業所得稅額=年應納稅所得額*17.5%
3、基本的計算公式為:
4、其實文件規定的意思是把全年利潤平均分成12份,9份(即前9個月)按20%計算,3份(即10-12月)按10%計算,綜合平均後是17.5%的稅負。
5、應交企業所得稅額=年應納稅所得額*9/12*20%+年應納稅所得額*3/12*50%*20%=年應納稅所得額*17.5%。
④ 小微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怎麼計算
利潤乘以25%-利潤乘以小微減免稅額,之間的差額就是減免所得稅額。查賬是看累計到這個月的利潤是多少,核定是看看累計到這個月的收入或成本有多少乘以核定率,然後符合小微按小微的稅率,不符合按25%稅率計算應納稅額,然後減去原來本年預繳的,大於0的話補繳差額,小於0暫時不退,匯算清繳時候退。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五條 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第六條 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包括:
(一)銷售貨物收入;
(二)提供勞務收入;
(三)轉讓財產收入;
(四)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八)接受捐贈收入;
(九)其他收入。
⑤ 2021年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021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計算方法是應納稅所得額即利潤乘以25%,再乘以40%即你減免後應該交的所得稅。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公布《關於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將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通知》顯示,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50萬元(含5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拓展資料】一、2018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計算方法
應納稅所得額即利潤乘以25%,再乘以40%即你減免後應該交的所得稅。
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公布《關於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的通知》(下稱《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將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
《通知》顯示,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50萬元(含5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二、企業所得稅稅率是什麼
從2008年1月1日起至今,現行稅制中的企業所得稅基本稅率為25%;非居民企業適用稅率20%;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適用稅率20%;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適用稅率15%。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分為兩類,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
其中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
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除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非居民企業是適用20%的稅率,其餘一般的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都適用25%的基本稅率。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抵扣項目-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的虧損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 x 適用稅率 - 減免稅額 - 抵免稅額
⑥ 小微企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怎麼計算
一、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無論採取查賬徵收方式還是核定徵收方式,其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0萬元的,均可以享受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政策二、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在預繳和年度匯算清繳企業所得稅時,通過填寫納稅申報表的相關內容,即可享受減半征稅政策。三、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統一實行按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四、企業預繳企業所得稅時,按照規定享受減半征稅政策:五、企業預繳時享受了減半征稅政策,年度匯算清繳時不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應當按照規定補繳稅款。六、按照本公告規定小型微利企業2018年度第一季度預繳時應享受未享受減半征稅政策而多預繳的企業所得稅,在以後季度應預繳的企業所得稅稅款中予以扣減。
⑦ 小微企業減免所得稅額是怎麼計算的
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分別減按12.5%、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一、應納所得稅額的意思
簡單的說就是利潤總額。 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每個納稅年度的總收入減去可抵扣項目後的余額,即:應納稅所得額=總收入-可抵扣項目。1.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全部收入減去應扣除的項目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2.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扣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種扣除和以前年度的扣除後的余額。3.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二、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這樣做
採用應稅所得率方式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的,應納所得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應稅所得率或應納稅所得額=成本(費用)支出額/(1-應稅所得率)應稅所得率。稅務機根據納稅人的具體情況,對已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或應納所得稅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一)收入總額能夠正確計算(核定),但成本費用總額不能正確計算(核定)的;(二)能正確計算(核實)總成本,但不能正確計算(核實)總收入的;(3)納稅人的總收入或總成本可以通過合理的方法計算和推定。
總而言之,根據我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稅收的徵收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審計徵收,另一種是核查徵收。核定徵收分為支票徵收、檢查徵收和定期定額徵收。
⑧ 小微企業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怎麼計算
1. 小型微利企業的判斷標准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實施小型微利企業普惠性所得稅減免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2019年第2號),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預繳企業所得稅時,小型微利企業的資產總額、從業人數、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指標,暫按當年度截至本期申報所屬期末的情況進行判斷。
2. 稅收優惠政策的適用范圍
根據財稅〔2019〕13號和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12號文,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對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徵收所得稅。小型微利企業在具體操作時,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12.5%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按20%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不區分徵收方式,均可享受減半政策。
3. 稅收優惠政策的辦理程序
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預繳和匯算清繳所得稅時均可享受減半政策,享受政策時無需進行備案,通過填寫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或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和減免稅事項報告表相關欄次,即可享受。對於通過電子稅務局申報的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稅務機關將自動為其提供申報表和報告表(僅個人所得稅)中該項政策的預填服務。實行簡易申報的定期定額個體工商戶,稅務機關按照減免後的稅額進行稅款劃繳。
4. 關於已繳稅款的政策優惠
為向納稅人最大程度釋放減稅紅利,個體工商戶今年經營所得已經繳納稅款的,也能享受稅收優惠。具體辦法是,2021年1月1日至《關於實施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公告》發布前,個體工商戶已經繳納當年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可自動抵減以後月份的稅款,當年抵減不完的可在匯算清繳時辦理退稅;也可直接申請退還應減免的稅款。
5. 關於多處經營所得的政策優惠
按照現行政策規定,納稅人從兩處以上取得經營所得的,應當選擇向其中一處經營管理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年度匯總申報。若個體工商戶從兩處以上取得經營所得,需在辦理年度匯總納稅申報時,合並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年應納稅所得額,重新計算減免稅額,多退少補。
【例】納稅人張某同時經營個體工商戶A和個體工商戶B,年應納稅所得額分別為80萬元和50萬元,那麼張某在年度匯總納稅申報時,可以享受減半徵收個人所得稅政策的應納稅所得額為100萬元。
⑨ 小型微利企業減免所得稅額怎麼計算
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分別減按12.5%、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示例如下:
【例1】A企業經過判斷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
2021年第1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時,相應的應納稅所得額為50萬元,那麼A企業實際應納所得稅額=50×12.5%×20%=1.25萬元。
減免稅額=50×25%-1.25=11.25萬元。
第2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時,相應的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為150萬元,那麼A企業實際應納所得稅額=100×12.5%×20%+(150-100)×50%×20%=2.5+5=7.5萬元。
減免稅額=150×25%-7.5=30萬元。
⑩ 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怎麼計算
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國家稅務總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稅務局: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現就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
二、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上述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
從業人數,包括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人數和企業接受的勞務派遣用工人數。所稱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指標,應按企業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確定。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的,以其實際經營期作為一個納稅年度確定上述相關指標。
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以及宏觀調控需要確定,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可以在50%的稅額幅度內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佔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四、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已依法享受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耕地佔用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其他優惠政策的,可疊加享受本通知第三條規定的優惠政策。
五、《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5號)第二條第(一)項關於初創科技型企業條件中的「從業人數不超過200人」調整為「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和年銷售收入均不超過3000萬元」調整為「資產總額和年銷售收入均不超過5000萬元」。
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發生的投資,投資滿2年且符合本通知規定和財稅〔2018〕55號文件規定的其他條件的,可以適用財稅〔2018〕55號文件規定的稅收政策。
2019年1月1日前2年內發生的投資,自2019年1月1日起投資滿2年且符合本通知規定和財稅〔2018〕55號文件規定的其他條件的,可以適用財稅〔2018〕55號文件規定的稅收政策。
六、本通知執行期限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延續小微企業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76號)、《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的通知》(財稅〔2018〕77號)同時廢止。
七、各級財稅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減稅降費的決策部署,充分認識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的重要意義,切實承擔起抓落實的主體責任,將其作為一項重大任務,加強組織領導,精心籌劃部署,不折不扣落實到位。要加大力度、創新方式,強化宣傳輔導,優化納稅服務,增進辦稅便利,確保納稅人和繳費人實打實享受到減稅降費的政策紅利。要密切跟蹤政策執行情況,加強調查研究,對政策執行中各方反映的突出問題和意見建議,要及時向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反饋。
財政部 稅務總局
2019年1月17日
2019年1月1日起小微企業企業所得稅該如何計算?
這次優惠政策修訂,企業所得稅出現了一個有趣的變化,它像個人所得稅一樣,出現了超額累進的演算法,所以,我們也可以直接用速算扣除數來快速計算自己的公司應繳納的所得稅。
舉例說明:
若某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2019年應納稅所得額為250萬元。則:
1)100萬元以下的部分,應納所得稅額=10025%20%=5萬元
2)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應納所得稅額=15050%20%=15萬元。
該企業共計需要繳納20萬元(5+15)。
但若該企業2019年應納稅所得額為300.01萬元,就不能適用上述稅收優惠政策。
即:應納所得稅額=300.0125%=75.00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