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噪音平均值如何計算
雜訊的平均值和加和計算
L=10Lg(10L1/10+10L2/10+1010Ln/10)/n-10lgn
式中:L――n個雜訊源平均聲級
n――雜訊源的個數
② 雜訊的衰減怎麼計算
雜訊在傳播過程中由於距離增加而引起的幾何發散衰減與雜訊固有的頻率無關。
1.點聲源
(1)點聲源隨傳播距離增加引起的衰減值:
AdiV=10lg[1/(4πr^2)]
式中:AdiV——距離增加產生衰減值,dB;
r——點聲源至受聲點的距離,m;
(2)在距離點聲源r1處至r2處的衰減值:
AdiV=10lg(r1/r2)
點聲源聲傳播距離增加一倍,衰減值是6 dB。
2. 線狀聲源隨傳播距離增加的幾何發散衰減
線聲源隨傳播距離增加引起的衰減值為
A=10lg[1/(2πl)]
式中:
AdiV——距離衰減值,dB;
r——線聲源至受聲點的垂直距離,m;
l ——線聲源的長度,m。
對於無限長線源(如一條延伸很長的公路)和有限長線源(如一個路段)應採用不同的計算公式。
3.面聲源隨傳播距離的增加引起的衰減值與面源形狀有關
例如,一個許多建築機械的施工場地:
設面聲源短邊是a,長邊是b,隨著距離的增加,引起其衰減值與距離r的關系為:
當r<a/π,在r處Adiv=0dB;
當b/π >r> a/π ,在r處,距離r每增加一倍,
Adiv=-(0~3)dB;
當b>r> b/π ,在r處,距離r每增加一倍,
Adiv=-(3~6)dB;
當r>b,在r處,距離r每增加一倍,
Adiv=- 6dB。
③ 雜訊暴露率的計算公式
噪音計算公式dB = 10 log Ø (Ø 為音能比值,Ø 與距離 r 平方成反比)。
公式表示為:雜訊系數NF=輸入端信噪比/輸出端信噪比,單位常用「dB」。
此外,雜訊系數還具有下列特點:
(1)此參數不包括負載對輸出雜訊的貢獻。
(2)雜訊系數密切依賴於信號源的內阻。
(3)無雜訊二埠的雜訊系數為1。
(4)一個含雜訊二埠總是會將其自身雜訊添加到信號源的雜訊,這種貢獻可用(F-1)來估計。換言之,雜訊系數總大於1。
(5)如果沒有信號源內部阻抗的信息,雜訊系數的概念是沒有意義的。
(6)相對於S/N,雜訊系數更便利於測量和計算,因為沒有必要知道信號的振幅。此外,由雜訊系數的表達式可推導m信號源電阻的最優值,而對於S/N,信號源電阻最優值是零。
④ 噪音分貝疊加的計算公式
公式如下:
(4)雜訊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雜訊的相減 雜訊測量中經常碰到如何扣除背景雜訊問題,這就是雜訊相減問題。通常是指雜訊源的聲級比背景雜訊高,但由於後者的存在使測量讀數增高,需要減去背景雜訊。
例:為測定某車間中一台機器的雜訊大小,從聲級計上測得聲級為104dB,當機器停止工作,測得背景雜訊為100dB,求該機器雜訊的實際大小。
解: 設有背景雜訊時測得的雜訊為LP ,背景雜訊為LP1,機器實際雜訊級為LP2由題意可知LP - LP1 =4dB,ΔLP = 2.2dB,因此該機器的實際雜訊聲級為:LP2 = LP -ΔLP = 104dB-2.2dB = 101.8dB。
⑤ 雜訊分貝怎麼計算
分貝是聲壓級單位,記為d B 。是計量聲音強度相對大小的單位,分貝值表示的是聲音的量度單位。分貝值每上升 10 ,表示音量增加 10 倍用於表示聲音的大小。1 分貝大約是人剛剛能感覺到的聲音。適宜的生活環境不應超過4 5 分貝,不應低於1 5 分貝。
按普通人的聽覺
0 -2 0 分貝 很靜、幾乎感覺不到。
2 0 -4 0 分貝安靜、猶如輕聲絮語。
4 0 -6 0 分貝一般、普通室內談話
6 0 -7 0 分貝吵鬧、有損神經
7 0 -9 0 分貝很吵、神經細胞受到破壞
9 0 -1 0 0 分貝 吵鬧加劇、聽力受損
1 0 0 -1 2 0 分貝難以忍受、呆一分鍾即暫時致聾。
分貝(2)通信系統傳輸單位
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離不開自然計數法,但在一些自然科學和工程計算
中,對物理量的描述往往採用對數計數法。從本質上講,在這些場合用對數
形式描述物理量是因為它們符合人的心理感受特性。這是因為,在一定的刺
激范圍內,當物理刺激量呈指數變化時,人們的心理感受是呈線性變化的,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韋伯定律和費希鈉定律。它揭示了人的感官對寬廣范圍刺
激的適應性和對微弱刺激的精細分辨,好象人的感受器官是一個對數轉換裝
置一樣。例如兩個倍頻的聲音可以感受一個八度音程,而一個十二平均律的
小二度正好是八度音程的對數的十二分之一。
採用對數描述上述的物理量,一是用較小的數描述了較大的動態范圍,特別
有利於作圖的情況。它也把某些非線性變化的量轉換成線性量。例如頻率從
直流到1Hz的差別可比1000Hz 到1001Hz差別大得多。當然頻率的對數單位不是
以dB而是以倍頻程表示。另一個好處是把某些乘除運算變成了加減運算,如
計算多級電路的增益,只需求各級增益的代數和,而不必將各級的放大/衰減
倍數相乘。
我們知道,零和小於零的負數是沒有對數的,只有大於零的正數才能取對數,
這樣一來,原來的物理量經過對數轉換後,原來的功率、幅度、倍數等這些
非負數性質的量,它們的值域便擴展到了整個實數范圍。這並不意味著它們
本身變負了,而只是說明它們與給定的基準值相比,是大於基準值還是小於
基準值,小於則用負對數表示,若大於則用正對數表示。
分貝的計算很簡單,對於振幅類物理量,如電壓、電流強度等,將測量值與
基準值相比後求常用對數再乘以20;對於它們的平方項的物理量如功率,取
對數後乘以10就行了;不管是振幅類還是平方項,變成分貝後它們的量級是
一致的,可以直接進行比較、計算。
在電信技術中一般都是選擇某一特定的功率為基準,取另一個信號相對於這
一基準的比值的對數來表示信號功率傳輸變化情況,經常是取以10為底的常
用對數和以e=2.718為底的自然對數來表示。其所取的相應單位分別為貝爾
(B)和奈培(Np)。貝爾(B)和奈培(Np)都是沒有量綱的對數計量單位。
分貝(dB)的英文為decibel,它的詞冠來源於拉丁文decimus,意思是十分之
一,decibel就是十分之一貝爾。分貝一詞於1924年首先被應用到電話工程
中。
在1926年國際長途電話咨詢委員會召開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討論並通過了
使用傳輸單位的建議,貝爾和奈培正式在通信領域中普遍使用。分貝的代號
也有過多種形式:DB、Db、db、dB。1968年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
第四次全會,考慮到在通信領域里同時使用兩種傳輸單位非常不方便,而當
時無線電領域中卻只使用著一種傳輸單位dB,因此全會一致通過了第B4號建
議,規定在國際上只使用分貝一種傳輸單位,並統一書寫為dB。
我國在1980年以前,無線電領域多使用 dB,載波電話、電報等多使用Np,依稀
記得在1980年原郵電部郵科字第929號通知規定:全國電信部門統一使用
分貝(dB)為電信傳輸單位
⑥ 分貝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分貝是聲壓級單位,記為d B 。是計量聲音強度相對大小的單位,分貝值表示的是聲音的量度單位。分貝值每上升 10 ,表示音量增加 10 倍用於表示聲音的大小。1 分貝大約是人剛剛能感覺到的聲音。適宜的生活環境不應超過4 5 分貝,不應低於1 5 分貝。
按普通人的聽覺
0 -2 0 分貝 很靜、幾乎感覺不到。
2 0 -4 0 分貝安靜、猶如輕聲絮語。
4 0 -6 0 分貝一般、普通室內談話
6 0 -7 0 分貝吵鬧、有損神經
7 0 -9 0 分貝很吵、神經細胞受到破壞
9 0 -1 0 0 分貝 吵鬧加劇、聽力受損
1 0 0 -1 2 0 分貝難以忍受、呆一分鍾即暫時致聾。
分貝(2)通信系統傳輸單位
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離不開自然計數法,但在一些自然科學和工程計算
中,對物理量的描述往往採用對數計數法。從本質上講,在這些場合用對數
形式描述物理量是因為它們符合人的心理感受特性。這是因為,在一定的刺
激范圍內,當物理刺激量呈指數變化時,人們的心理感受是呈線性變化的,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韋伯定律和費希鈉定律。它揭示了人的感官對寬廣范圍刺
激的適應性和對微弱刺激的精細分辨,好象人的感受器官是一個對數轉換裝
置一樣。例如兩個倍頻的聲音可以感受一個八度音程,而一個十二平均律的
小二度正好是八度音程的對數的十二分之一。
採用對數描述上述的物理量,一是用較小的數描述了較大的動態范圍,特別
有利於作圖的情況。它也把某些非線性變化的量轉換成線性量。例如頻率從
直流到1Hz的差別可比1000Hz到1001Hz差別大得多。當然頻率的對數單位不是
以dB而是以倍頻程表示。另一個好處是把某些乘除運算變成了加減運算,如
計算多級電路的增益,只需求各級增益的代數和,而不必將各級的放大/衰減
倍數相乘。
我們知道,零和小於零的負數是沒有對數的,只有大於零的正數才能取對數,
這樣一來,原來的物理量經過對數轉換後,原來的功率、幅度、倍數等這些
非負數性質的量,它們的值域便擴展到了整個實數范圍。這並不意味著它們
本身變負了,而只是說明它們與給定的基準值相比,是大於基準值還是小於
基準值,小於則用負對數表示,若大於則用正對數表示。
分貝的計算很簡單,對於振幅類物理量,如電壓、電流強度等,將測量值與
基準值相比後求常用對數再乘以20;對於它們的平方項的物理量如功率,取
對數後乘以10就行了;不管是振幅類還是平方項,變成分貝後它們的量級是
一致的,可以直接進行比較、計算。
在電信技術中一般都是選擇某一特定的功率為基準,取另一個信號相對於這
一基準的比值的對數來表示信號功率傳輸變化情況,經常是取以10為底的常
用對數和以e=2.718為底的自然對數來表示。其所取的相應單位分別為貝爾
(B)和奈培(Np)。貝爾(B)和奈培(Np)都是沒有量綱的對數計量單位。
分貝(dB)的英文為decibel,它的詞冠來源於拉丁文decimus,意思是十分之
一,decibel就是十分之一貝爾。分貝一詞於1924年首先被應用到電話工程
中。
在1926年國際長途電話咨詢委員會召開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討論並通過了
使用傳輸單位的建議,貝爾和奈培正式在通信領域中普遍使用。分貝的代號
也有過多種形式:DB、Db、db、dB。1968年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
第四次全會,考慮到在通信領域里同時使用兩種傳輸單位非常不方便,而當
時無線電領域中卻只使用著一種傳輸單位dB,因此全會一致通過了第B4號建
議,規定在國際上只使用分貝一種傳輸單位,並統一書寫為dB。
我國在1980年以前,無線電領域多使用dB,載波電話、電報等多使用Np,依稀
記得在1980年原郵電部郵科字第929號通知規定:全國電信部門統一使用
分貝(dB)為電信傳輸單位。
⑦ 雜訊方差估計怎麼計算
對於雜訊估計:
1.首先雜訊估計肯定是要用參考信號來估計的。參考信號就是說一種收發雙方都已知的滿足某種特殊特性的信號--比如良好的相關特性的信號;
2.然後接受信號的能量可以算出來吧;
3.再用LS演算法對接收信號做一個簡單的信道估計,再用這個信道估計值重構接收信號(參考信號已知,信道估計已知,把參考信號到接收端的過程走一遍,注意頻偏等影響);計算重構信號的能量;
4. 接收信號能量減去重構信號的能量就是雜訊了;
5. 雜訊就可以用於MMSE信道估計了...
當然這是一種最簡單的計算雜訊的方法,實際中對雜訊的處理比這個要復雜得多。
⑧ 雜訊總聲壓級怎麼計算的
1.分貝相加
L=10lg(10^(L1/10)+10^(L2/10))
2.分貝相減
實際雜訊測量中,往往會遇到從中的被測量的雜訊級中減去背景雜訊級,以確定由單獨聲源產生的雜訊級.演算法基本和分貝相加類似:
L=10lg(10^(L1/10)-10^(L2/10))
3.綜合1和2,先加後減.
⑨ 怎樣計算聲音的分貝
專業的方法就是利用分貝儀測試身邊雜訊的大小,操作簡單,結果直觀,分貝儀是最基本的雜訊測量儀器,它是一種電子儀器,但又不同於電壓表等客觀電子儀表。工作原理:由傳聲器將聲音轉換成電信號,再由前置放大器變換阻抗,使傳聲器與衰減器匹配。放大器將輸出信號加到計權網路,對信號進行頻率計權(或外接濾波器),然後再經衰減器及放大器將信號放大到一定的幅值,送到有效值檢波器(或外按電平記錄儀),在顯示器上給出雜訊聲級三、時間平均聲級或等效連續聲級LeqA聲級能夠較好地反映人耳對雜訊的強度和頻率的主觀感覺,對於一個連續的穩定雜訊,它是一種較好的評價方法。但是對於起伏的或不連續的雜訊,很難確定A聲級的大小。例如我們測量交通雜訊,當有汽車通過時雜訊可能是75dB,但當沒有汽車通過時可能只有50dB,這時就很難說交通雜訊是75dB還是50dB。又如一個人在雜訊環境下工作,間歇接觸雜訊與一直接觸雜訊對人的影響也不一樣,因為人所接觸的雜訊能量不一樣。為此提出了用雜訊能量平均的方法來評價雜訊對人的影響,這就是時間平均聲級或等效連續聲級,用Leq表示。這里仍用A計權,故亦稱等效連續A聲級LAeq。等效連續A聲級定義為:在聲場中某一定位置上,用某一段時間能量平均的方法,將間歇出現的變化的A聲級以一個A聲級來表示該段時間內的雜訊大小,並稱這個A聲級為此時間段的等效連續A聲級,即:=(2-4)式中:pA(t)是瞬時A計權聲壓;p0是參考聲壓(2×10-5Pa);LA是變化A聲級的瞬時值,單位dB;T是某段時間的總量。實際測量雜訊是通過不連續的采樣進行測量,假如采樣時間間隔相等,則:(2-5)式中:N是測量的聲級總個數,LAi是采樣到的第i個A聲級。對於連續的穩定雜訊,等效連續聲級就等於測得的A聲級。四、晝夜等效聲級通常雜訊在晚上比白天更顯得吵,尤其對睡眠的干擾是如此。評價結果表明,晚上雜訊的干擾通常比白天高10dB。為了把不同時間雜訊對人的干擾不同的
⑩ 噪音值分貝是如何疊加的
聲音的大小可以疊加,但是不是分貝數的簡單相加。
雜訊級是雜訊物理量度的統稱,它可代表的是雜訊的聲壓級、聲強級或聲功率級。如果某場所有N個雜訊級相同的雜訊源疊加到一起,那麼它們所產生的總的雜訊級可用下式表示:
Lc=L+101gN
式中: Lc--總雜訊級, dB;
L---個雜訊源的雜訊級,dB;
N-一雜訊源的數目。
有時人們把101gN叫雜訊級增值,若L分別用L。L、Lr 表示時,則L。分別代表的是總聲壓級,總聲功率級,總聲強級。由於每個雜訊源的雜訊級多數以該雜訊源的聲壓級來表示,因此,在雜訊合成中總雜訊級多以總聲壓級來表示。
(10)雜訊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一般雜訊高過50dB,就對人類日常工作生活產生有害影響。具體危害如下:
聽力損傷:
噪音是傷害耳朵感聲器官(耳蝸)的感覺發細胞(sensory hair cells),一旦感覺發細胞受到傷害,則永遠不會復原。感覺高頻率的感覺發細胞最容易受到噪音的傷害,因此一般人聽力已經受噪音傷害了,如果沒有做聽力檢驗卻往往不自覺,直到聽力喪失到無法與人溝通時,卻為時已晚。
早期聽力的喪失以4000Hz最容易發生,且雙側對稱(4Kdip)。病患以無法聽到輕柔(響度低)高頻率的聲音為主。突然暴露在非常強烈的聲音下如槍聲,爆竹聲等,聽力的喪失也是漸進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