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角色管理的計算方法

角色管理的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3 08:48:21

1. 京東子賬號怎麼開通許可權有哪些功能

可以通過授權給京東的主賬號,讓店員更方便地操作,京東的子賬號的許可權可以根據職位進行調整,商家想要知道子賬號的一些開通方法,那麼京東的子賬號如何開放許可權?
京東分店。
京東子帳號如何開放許可權?
可在SHOP端系統中對商家後台進行功能分組,角色管理、新建、添加許可權,分別配置審核和處理許可權,主賬號可在商家後台,員工管理、新建員工,進行員工許可權配置,根據員工的職能設置相應的角色分組,設置了審核組(只有審核許可權),將客服A的設置角色勾選「審核組」,則A在操作上只有審核許可權。
預設主帳號有許可權,子帳號需要主帳號分配,商家可根據實際需要設置或修改,商家以主帳號登錄,進入帳號管理-員工管理,點擊該帳號後輸入員工信息,在該員工信息詳情頁面點擊補充許可權勾選相應許可權。
它有什麼功能?
銷售家子賬戶管理功能,可以幫助銷售者用戶設置多個銷售家子賬戶並進行分權交易,減少了交易風險,提高了交易效率。賣方使用主帳戶登陸賣家後台,點擊「子帳戶管理」,該管理包括「子帳戶列表」,「激活子帳戶」,「角色管理」三個菜單項。
第二,激活子賬戶:激活一個前提已注冊的子賬戶,激活成功後,該子賬戶可用於登陸到京東商城賣家後台進行業務處理;子賬戶列表:管理賣家店鋪鋪子賬戶,包括賬號維護、啟用/停用、刪除等功能;角色管理:根據業務規則設置角色,可為角色賦予組合許可權,角色設置成功後,可為子賬戶設置角色,方便管理。
一般情況下,分流權重默認為100為平均水平,可上下調整,最小為10,最大為(註:最大和最小之間的差距不得超過2倍,其他客戶服務人員最小也不得小於80)。如果需要設置直接點向上,下箭頭向上。
如果在接待用戶數計算當前接待用戶數之前,接待用戶數工作台或單聊中所交流的用戶數加權相等,則首先分配給當前接待用戶數最少的客戶,當所有客戶當前接待用戶數相同時,則優先分配給沒有接待用戶的客戶。

2. 如何在應用系統中實現數據許可權的控制功能

基於RBAC模型的許可權管理系統的設計和實現 0 引言 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復雜的人機交互系統,其中每個具體環節都可能受到安全威脅。構建強健的許可權管理系統,保證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性是十分重要的。許可權管理系統是管理信息系統中可代碼重用性最高的模塊之一。任何多用戶的系統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相同的許可權需求,都需要解決實體鑒別、數據保密性、數據完整性、防抵賴和訪問控制等安全服務(據ISO7498-2)。例如,訪問控制服務要求系統根據操作者已經設定的操作許可權,控制操作者可以訪問哪些資源,以及確定對資源如何進行操作。 目前,許可權管理系統也是重復開發率最高的模塊之一。在企業中,不同的應用系統都擁有一套獨立的許可權管理系統。每套許可權管理系統只滿足自身系統的許可權管理需要,無論在數據存儲、許可權訪問和許可權控制機制等方面都可能不一樣,這種不一致性存在如下弊端: a.系統管理員需要維護多套許可權管理系統,重復勞動。 b.用戶管理、組織機構等數據重復維護,數據一致性、完整性得不到保證。 c.由於許可權管理系統的設計不同,概念解釋不同,採用的技術有差異,許可權管理系統之間的集成存在問題,實現單點登錄難度十分大,也給企業構建企業門戶帶來困難。 採用統一的安全管理設計思想,規范化設計和先進的技術架構體系,構建一個通用的、完善的、安全的、易於管理的、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擴展性的許可權管理系統,使得許可權管理系統真正成為許可權控制的核心,在維護系統安全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介紹一種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RBAC(Role-Based policies Access Control)模型的許可權管理系統的設計和實現,系統採用基於J2EE架構技術實現。並以討論了應用系統如何進行許可權的訪問和控制。 1 採用J2EE架構設計 採用J2EE企業平台架構構建許可權管理系統。J2EE架構集成了先進的軟體體系架構思想,具有採用多層分布式應用模型、基於組件並能重用組件、統一完全模型和靈活的事務處理控制等特點。 系統邏輯上分為四層:客戶層、Web層、業務層和資源層。 a. 客戶層主要負責人機交互。可以使系統管理員通過Web瀏覽器訪問,也可以提供不同業務系統的API、Web Service調用。 b. Web層封裝了用來提供通過Web訪問本系統的客戶端的表示層邏輯的服務。 c. 業務層提供業務服務,包括業務數據和業務邏輯,集中了系統業務處理。主要的業務管理模塊包括組織機構管理、用戶管理、資源管理、許可權管理和訪問控制幾個部分。 d. 資源層主要負責數據的存儲、組織和管理等。資源層提供了兩種實現方式:大型關系型資料庫(如ORACLE)和LDAP(L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輕量級目錄訪問協議)目錄伺服器(如微軟的活動目錄)。 2 RBAC模型 訪問控制是針對越權使用資源的防禦措施。基本目標是為了限制訪問主體(用戶、進程、服務等)對訪問客體(文件、系統等)的訪問許可權,從而使計算機系統在合法范圍內使用;決定用戶能做什麼,也決定代表一定用戶利益的程序能做什麼[1]。 企業環境中的訪問控制策略一般有三種:自主型訪問控制方法、強制型訪問控制方法和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方法(RBAC)。其中,自主式太弱,強制式太強,二者工作量大,不便於管理[1]。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方法是目前公認的解決大型企業的統一資源訪問控制的有效方法。其顯著的兩大特徵是:1.減小授權管理的復雜性,降低管理開銷;2.靈活地支持企業的安全策略,並對企業的變化有很大的伸縮性。 NIST(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院)標准RBAC模型由4個部件模型組成,這4個部件模型分別是基本模型RBAC0(Core RBAC)、角色分級模型RBAC1(Hierarchal RBAC)、角色限制模型RBAC2(Constraint RBAC)和統一模型RBAC3(Combines RBAC)[1]。 a. RBAC0定義了能構成一個RBAC控制系統的最小的元素集合。在RBAC之中,包含用戶users(USERS)、角色roles(ROLES)、目標objects(OBS)、操作operations(OPS)、許可權permissions(PRMS)五個基本數據元素,許可權被賦予角色,而不是用戶,當一個角色被指定給一個用戶時,此用戶就擁有了該角色所包含的許可權。會話sessions是用戶與激活的角色集合之間的映射。RBAC0與傳統訪問控制的差別在於增加一層間接性帶來了靈活性,RBAC1、RBAC2、RBAC3都是先後在RBAC0上的擴展。 b. RBAC1引入角色間的繼承關系,角色間的繼承關系可分為一般繼承關系和受限繼承關系。一般繼承關系僅要求角色繼承關系是一個絕對偏序關系,允許角色間的多繼承。而受限繼承關系則進一步要求角色繼承關系是一個樹結構。 c. RBAC2模型中添加了責任分離關系。RBAC2的約束規定了許可權被賦予角色時,或角色被賦予用戶時,以及當用戶在某一時刻激活一個角色時所應遵循的強制性規則。責任分離包括靜態責任分離和動態責任分離。約束與用戶-角色-許可權關系一起決定了RBAC2模型中用戶的訪問許可。 d. RBAC3包含了RBAC1和RBAC2,既提供了角色間的繼承關系,又提供了責任分離關系。 3核心對象模型設計 根據RBAC模型的許可權設計思想,建立許可權管理系統的核心對象模型。 對象模型中包含的基本元素主要有:用戶(Users)、用戶組(Group)、角色(Role)、目標(Objects)、訪問模式(Access Mode)、操作(Operator)。主要的關系有:分配角色許可權PA(Permission Assignment)、分配用戶角色UA(Users Assignmen描述如下: a .控制對象:是系統所要保護的資源(Resource),可以被訪問的對象。資源的定義需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資源具有層次關系和包含關系。例如,網頁是資源,網頁上的按鈕、文本框等對象也是資源,是網頁節點的子節點,如可以訪問按鈕,則必須能夠訪問頁面。 2.這里提及的資源概念是指資源的類別(Resource Class),不是某個特定資源的實例(Resource Instance)。資源的類別和資源的實例的區分,以及資源的粒度的細分,有利於確定許可權管理系統和應用系統之間的管理邊界,許可權管理系統需要對於資源的類別進行許可權管理,而應用系統需要對特定資源的實例進行許可權管理。兩者的區分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考慮: 一方面,資源實例的許可權常具有資源的相關性。即根據資源實例和訪問資源的主體之間的關聯關系,才可能進行資源的實例許可權判斷。 例如,在管理信息系統中,需要按照營業區域劃分不同部門的客戶,A區和B區都具有修改客戶資料這一受控的資源,這里「客戶檔案資料」是屬於資源的類別的范疇。如果規定A區只能修改A區管理的客戶資料,就必須要區分出資料的歸屬,這里的資源是屬於資源實例的范疇。客戶檔案(資源)本身應該有其使用者的信息(客戶資料可能就含有營業區域這一屬性),才能區分特定資源的實例操作,可以修改屬於自己管轄的信息內容。 另一方面,資源的實例許可權常具有相當大的業務邏輯相關性。對不同的業務邏輯,常常意味著完全不同的許可權判定原則和策略。 b.許可權:對受保護的資源操作的訪問許可(Access Permission),是綁定在特定的資源實例上的。對應地,訪問策略(Access Strategy)和資源類別相關,不同的資源類別可能採用不同的訪問模式(Access Mode)。例如,頁面具有能打開、不能打開的訪問模式,按鈕具有可用、不可用的訪問模式,文本編輯框具有可編輯、不可編輯的訪問模式。同一資源的訪問策略可能存在排斥和包含關系。例如,某個數據集的可修改訪問模式就包含了可查詢訪問模式。 c.用戶:是許可權的擁有者或主體。用戶和許可權實現分離,通過授權管理進行綁定。 d.用戶組:一組用戶的集合。在業務邏輯的判斷中,可以實現基於個人身份或組的身份進行判斷。系統弱化了用戶組的概念,主要實現用戶(個人的身份)的方式。 e.角色:許可權分配的單位與載體。角色通過繼承關系支持分級的許可權實現。例如,科長角色同時具有科長角色、科內不同業務人員角色。 f.操作:完成資源的類別和訪問策略之間的綁定。 g.分配角色許可權PA:實現操作和角色之間的關聯關系映射。 h.分配用戶角色UA:實現用戶和角色之間的關聯關系映射。 該對象模型最終將訪問控制模型轉化為訪問矩陣形式。訪問矩陣中的行對應於用戶,列對應於操作,每個矩陣元素規定了相應的角色,對應於相應的目標被准予的訪問許可、實施行為。按訪問矩陣中的行看,是訪問能力表CL(Access Capabilities)的內容;按訪問矩陣中的列看,是訪問控製表ACL(Access Control Lists)的內容。 4 許可權訪問機制 許可權管理系統端:提供集中管理許可權的服務,負責提供用戶的鑒別、用戶信息、組織結構信息,以及許可權關系表的計算。 系統根據用戶,角色、操作、訪問策略和控制對象之間的關聯關系,同時考慮許可權的正負向授予,計算出用戶的最小許可權。在業務邏輯層採用Session Bean實現此服務,也可以發布成Web Service。採用代理Proxy模式,集中控制來自應用系統的所要訪問的許可權計算服務,並返回許可權關系表,即二元組{ObjectId,OperatorId}。 應用系統端:可以通過訪問能力表CL和訪問控製表ACL兩種可選的訪問方式訪問許可權管理系統。 以基於J2EE框架的應用系統為例,說明訪問過程: a.首先採用基於表單的驗證,利用Servlet方式集中處理登錄請求[2]。考慮到需要鑒別的實體是用戶,採用基於ACL訪問方式。用戶登錄時調用許可權管理系統的用戶鑒別服務,如果驗證成功,調用許可權計算服務,並返回許可權關系表,以HashMap的方式存放到登錄用戶的全局Session中;如果沒有全局的Session或者過期,則被導向到登錄頁面,重新獲取許可權。 b.直接URL資源採用基於CL訪問方式進行的訪問控制。如果用戶直接輸入URL地址訪問頁面,有兩種方法控制訪問:1.通過許可權標簽讀取CL進行控制;2.採取Filter模式,進行許可權控制,如果沒有許可權,則重定向到登錄頁面。 5 許可權控制機制 許可權所要控制的資源類別是根據應用系統的需要而定義的,具有的語義和控制規則也是應用系統提供的,對於許可權管理系統來說是透明的,許可權將不同應用系統的資源和操作統一對待。應用系統調用許可權管理系統所獲得的許可權關系表,也是需要應用系統來解釋的。按此設計,許可權管理系統的通用性較強,許可權的控制機制則由應用系統負責處理。 由於應用系統的許可權控制與特定的技術環境有關,以基於J2EE架構的應用系統為例來說明,系統主要的展示組件是JSP頁面,採用標記庫和許可權控制組件共同來實現。 a. 許可權標識:利用標簽來標識不同級別資源,頁面許可權標簽將標識頁面對象。 b. 許可權注冊:遍歷JSP頁面上的許可權控制標簽,讀取JSP的控制許可權。通過許可權注冊組件將JSP頁面上的許可權控制對象以及規則注冊到許可權管理信息系統中。 c. 許可權控制:應用系統用戶登錄系統時,從許可權管理系統獲得許可權關系表之後,一方面,許可權標簽控制頁面展示;另一方面,利用許可權控制組件在業務邏輯中進行相應的許可權控制,尤其是和業務邏輯緊密聯系的控制對象實例的許可權控制。 6 許可權存儲機制 許可權管理系統採用了兩種可選的存儲機制: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目錄服務資料庫和關系型資料庫。存儲用戶信息、組織結構、角色、操作、訪問模式等信息。 其中,目錄服務系統基於LDAP標准,具有廣泛的數據整合和共享能力。元目錄(Meta-Directory)功能允許快速、簡潔的與企業現存基礎結構進行集成,解決基於傳統RDBMS等用戶資料庫與LDAP用戶資料庫的同步問題。 7 結語 本文論述了一種基於RBAC模型的許可權管理系統的實現技術方案。該許可權管理系統已成功應用於系統的設計和開發實踐,與應用系統具有很好的集成。實踐表明,採用基於RBAC模型的許可權具有以下優勢:許可權分配直觀、容易理解,便於使用;擴展性好,支持崗位、許可權多變的需求;分級許可權適合分層的組織結構形式;重用性強。

3.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功能模塊

人事檔案分為在職、離職、退休、後備四個人員庫。系統內置豐富的人事檔案欄位。用戶可自行定義人事檔案的數據欄位,可自行設計人事檔案界面。
人事檔案中包括薪酬記錄、考勤記錄、績效記錄、培訓記錄、社保記錄、調崗記錄、調薪記錄、獎懲記錄等常用數據子集。用戶也可自行增加新的數據子集。可以針對子集進行獨立的導入、導出、統計分析。
系統支持人事業務的在線辦理,包括:入職、轉正、調崗、調薪、獎勵、處分、離職、復職等。這些業務即可以直接辦理,也可以通過系統工作流平台進行審批處理。業務辦理的結果直接記錄在人事檔案中。
人事檔案數據支持分部門管理。各分公司或部門可以獨立管理本部人員。
可以使用人事檔案的所有欄位(包括自定義欄位)組合查詢。查詢條件可以保存為查詢模板。快捷查詢與組合查詢可以聯合使用。
人事檔案數據支持Excel格式的導入與導出。用戶可對人事檔案進行批量編輯。
系統內置豐富的人事報表、圖表,包括:人員構成情況分類統計表、員工明細花名冊、部門員工花名冊、各部門職務統計表、 員工入職離職統計表、各部門員工生日報表、各部門及崗位編制人數統計表。 用戶可自定義二維統計報表,也可使用系統報表平台,自行設計個性化的人事報表。
支持自動快速識別、讀入員工身份證信息,杜絕偽造身份證,提高員工個人檔案信息准確度,減少信息錄入工作量。(實現此功能需要配備硬體設備身份證識別器)。 1、部門管理
用戶可以對部門進行設立和撤銷操作,建立無限層級的樹形部門結構。可以回顧部門結構的歷史記錄。可以即時查看組織機構圖,並直接列印,也可以導出為HTML格式。
2、職務及崗位管理
用戶可以對職務和崗位進行設計和撤銷。對崗位編制進行管理。可以為職務及崗位建立說明書。可以實時統計通過各部門及崗位編制人數統計表,可以隨時了解企業編制情況。
3、模型化管理
用戶可以建立精確的崗位及員工能力素質模型。為人力資源各項工作提供量化依據。能力素質模塊使用系統指標庫來構建。 客戶可以對員工的勞動合同、培訓合同、保密協議進行新簽、續簽等操作。提供勞動合同期滿提醒、未簽勞動合同人員提醒、合同續簽提醒。
合同報表功能可以隨時展現各類合同的明細數據。
合同數據支持分部門管理,各分公司或部門可以獨立管理本部的合同。 用戶可以自定義薪酬帳套。通過計算公式、等級表等方式,實現崗位工資、級別工資、工齡工資、學歷津貼、考勤扣款、社保扣款、績效獎、個人所得稅等各類常見的工資項目。
可實現一月多次發放工資,支持多次工資合並計稅。
支持年終獎的十二個月分攤計稅。
薪酬數據支持分部門管理,各分公司或部門可以獨立管理本部的薪酬。
薪酬數據支持在線批量編輯。
薪酬發放支持標準的工作流審批。
員工可以在線進行薪酬申訴。
每月薪酬數據自動記錄在人事檔案中。
系統內置薪酬報表,包括:各部門員工薪酬明細表、各部門及崗位薪酬匯總表、部門月工資條列印表、職務薪酬匯總表、部門及崗位薪酬多月合計表、 部門及崗位多月薪酬對比表、員工薪酬多月合計表。 用戶可以自定義各類保險福利類別。
用戶可為員工批量創建保險帳戶,支持為當月入職員工開戶,離職員工退保。
社保繳費自動核算。
可以工資計算中自動引入社保繳費數據。
社保報表。 系統支持定性及定量兩種績效考核方式,如:360度考核、量化考核等考核方式。
系統內置各崗位常用的績效考核表,可供用戶直接使用。用戶也可以自行設定考核指標、評分權重、計分公式等項目,創建自己的考核表。
考核任務發布後,員工直接在線進行績效打分,自動完成分數匯總計算。考核結果自動記錄在員工檔案中。
薪酬模塊可以自動引用績效考核結果,直接計算用戶的績效工資。
員工可以在線進行考核申訴與反饋。
系統內置績效報表,包括:績效考核結果一覽表、績效考核記錄一覽表、考核結果單指標分析表、考核評分記錄明細表、各部門量化指標分析表、部門考核等級匯總表。
績效數據支持分部門管理,各分公司或部門可以獨立管理本部的績效。 與企業現有考勤機結合,實現班次定義、員工排班、智能抓班、考勤匯總計算等功能。
系統支持請假、出差、加班、補休、調班、停工等考勤業務管理。
薪酬模塊可以直接引用月考勤結果進行相關計算。
假期管理中可以自定義法定假期與企業假期。
考勤數據支持分部門管理,各分公司或部門可以獨立管理本部的考勤。
系統提供常用的一組考勤數據報表。 培訓管理員可以向員工進行培訓需求調查。
各部門上報培訓需求,匯總成培訓計劃,計劃內容包括培訓的時間、地點、參與人、預算等。培訓計劃可以在線申報。
由培訓計劃生成培訓的實施方案,詳細記錄培訓實施情況。
培訓評價管理,記錄員工在每次培訓中的評價。
培訓記錄自動記入員工檔案。
培訓資源管理。可以管理培訓課程、培訓機構、培訓講師、培訓資料、培訓地點等。
培訓數據支持分部門管理,各分公司或部門可以獨立管理本部的培訓。
系統內置培訓報表,包括:各部門培訓計劃費用統計表、各部門培訓計劃人數統計表、各部門培訓實施費用統計表、各部門培訓實施人數統計表、各部門實施費用明細表等。 用戶可以制訂招聘計劃,包括招聘的崗位、要求、人數,招聘流程定義等。招聘計劃可在線申報。
應聘簡歷可以詳細記錄應聘者資料,並記錄他們在應聘各階段的評價。
應聘流程通過系統工作流平台完成,可以管理求職者的整個應聘過程。
系統內置招聘報表,包括:各部門招聘計劃明細表、各部門招聘崗位應聘情況明細表、應聘人員構成情況分類統計表、招聘計劃各階段人數統計表、各崗位招聘及應聘人數統計表。 企業可在互聯網上對外發布招聘網站,通過網站實時發布各類招聘職位。
應聘者可以在招聘網站上直接應聘,在線填寫簡歷等信息。
招聘管理員可在系統後台直接查閱、篩選、統計應聘人員信息。
招聘全過程管理,可以記錄應聘者在各階段面試、筆試中的成績、評價。
通過篩選的應聘人員,可以直接入崗,轉為在職人員,或進入企業後備人員庫。
提供各崗位應聘人員匯總表等報表。 勞動合同期滿提醒。
員工生日提醒。
未簽勞動合同人員提醒。
合同續簽提醒。
員工轉正提醒 。 系統日誌管理。
在線用戶查看。
業務監控台,查看系統中所有工作流業務的運行狀態。
部門數據許可權管理。
欄目訪問許可權管理。
用戶及角色管理。
標准代碼庫。
數據結構管理 。
緩存管理 。 一、 性能需求
1、穩定支持 2 00 個以上的並發用戶;
2、關鍵業務在 200 用戶並發下的快速響應;
3、系統有完善的緩存管理工具,以針對各種壓力場景進行配置調優。
二、 安全性需求
1、設計安全的物理網路和網路架構
2、允許從 Internet 訪問,並設計有相關安全措施
3、使用安全的授權方式
4、最終用戶和 WEB 伺服器間使用安全的通信協議,賬號、密碼等關鍵數據需進行加密傳輸
5、Web 伺服器同資料庫間使用安全的通信協議
6、數據採用安全的保護措施、設計安全的備份和恢復策略
7、提供數據應急方案
8、如果客戶端需要下載控制項,則必須支持數字簽名,不能降低 IE 的預設安全設置。
三、 擴展性需求
1、模塊化、組件式開發模式,系統採用「平台框架+功能模塊+客戶化配置」
的設計思想,提供便於進行二次開發的各種介面,無需對系統的底層基礎進行修改,就能夠根據需要,隨時進行單個功能模塊的修改、添加和升級;
系統應具有良好的擴展性與二次開發能力。客戶方系統管理員使用系統提供的工具即可以對功能進行更新和擴展。第三方開發人員可以在本系統基礎上進行代碼開發,廠商可提供相應的培訓和技術支持;
內置國際標準的工作流引擎和常用的工作流程,可自定義個性化的工作流程,滿足對一項工作進行不同人員的多級審核需求,在每個審批步驟完成後可以自動修改相關的業務數據,可自動判斷也可人工選擇流程分支走向;整個系統應基於標准Portal技術搭建,具有動態部署及系統集成能力。有統一的許可權控制機制,對系統中的所有資源都要能進行許可權控制。許可權可集中控制,也可深入到各模塊中進行控制。許可權可直接授予門戶用戶、員工、崗位、機構、用戶組、用戶類別、特殊身份組等和用戶關聯對象上;帶報表開發工具,用戶可用它自行定義各類明細、統計報表,並快速呈現出各種復雜數據間的關系。支持雲計算平台。
四、 可用性需求
1、完備的應用的可用性措施;
2、完備的資料庫的可用性解決方案;
3、應用系統和資料庫系統支持負載均衡集群(cluster)。
五、 可集成性需求
1、與其他應用統一認證、統一授權(SS0);
2、與其他應用進行數據交互並遵從 XML 標准;
3、與流行辦公軟體集成。
六、 兼容性需求
1、資料庫伺服器和應用伺服器支持Windows Server系統操作系統,軟體系統基於微軟.net平台開發。
2、資料庫管理系統採用SqlServer2000或2005;
3、支持 IE 6.0 及以上版本的瀏覽器,純 B/S 系統模式。 1.企業無需考慮購買這套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後與自身的其他管理系統和將來購買的先進系統互不兼容、數據無法交換的問題。企業更加不必擔心將來需要重新更換系統所帶來的資金重投入、員工及管理人員多次培訓的憂患。
2.無論公司機構多麼龐大,還是由中小企業發展到大型集團,這套系統都可以為自己管理的游刃有餘,並且公司再怎麼擴大都無需投入額外成本。在系統管理和升級方面更是輕松自如,因為系統只需要在企業伺服器上安裝一次,其他客戶端電腦無需安裝任何額外程序(當然需要我們企業上網必備的IE瀏覽器),升級管理輕松在一台伺服器上搞定,這樣我們企業分支機構無任擴展到世界任何地方都不必擔心升級管理的痛苦。
3.現今企業管理個性化很濃,各家有各家高招,針對於企業發展趨勢,必須要一套適合企業現今管理模式而且能定製未來發展模式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也就是說我們需要的軟體應該是可以隨著公司的調整和改變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的靈活系統。這樣就能減少公司二次開發的成本,並且能充分的滿足、貼切公司的需求,進而節約不必要的開支。
4.無紙化辦公、異地共同辦公,無論你在哪裡都可以登陸這套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實現你在企業中的角色,就想你在坐在辦公室一樣完成這套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這也是對管理制度的一種體現,體現了「管理在前,執行在後」的先進理念。
5.隨著企業管理理念的提高,企業內的職位、崗位劃分越來越細致,針對這種發展的趨勢,我們選擇人力資源管理軟體的時候必須考慮到系統中許可權控制是否適合公司各個崗位的問題。許可權分配必須分別對應於企業中不同的部門和不同的人,根據不同的管理人員而下放相應的許可權。這樣才能給企業帶來管理的安全和信息的保密。另外,在分布式許可權控制系統中職位與許可權相結合,不因人的流動而造成職責的空缺。並且,既可以統一管理,又明確分工。合理的下放職權,亦可減輕各崗位的工作負擔。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是一個體系,展開後有很多模組,如:任用、訓練、薪資、福利、員工關系等子系統,所以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架構,而e化只是應用網路來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方式之一。在企業決定建立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前,有五個重要的考量因素:
組織的經營目標
人力資源系統的最終目的,便是為了能夠促進組織經營目標的達成。如果組織經營目標改變,人力資源系統必須隨之調整。
外在的競爭環境
當競爭環境產生變化時,若要維持競爭優勢,人力資源系統便須做適度的調整。
內在的員工需求
人力資源系統必須滿足員工需求,唯有滿足員工需求,才有員工滿意、員工忠誠,員工才可能留任。
成本效益的考量
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是需要成本的,如:勞動條件的給與或提升,在在都需要投入成本。建立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之前,必須考量所產生的有形與無形效益,是否能夠回收或超越所投資成本。
公司的資本能力
公司是否擁有支付這龐大體系費用的能力,亦是考量的重點之一。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建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是人資單位的責任,建立體系必須先了解組織的獨特的組織沿革、企業文化、經營目標、組織設計、工作設計、員工組成、員工需求等等,因此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不能移植,企業須以自我需求為基礎,根據上述五個考量因素,量身規劃符合自己所需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因此,並沒有所謂的標准化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要規劃符合自己所需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人力資源主管及主辦人員必須養成足夠的設計能力,以便建立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但是,現在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建立最大的問題,不是在於如何建立,而是建立之後,各個子系統之間的銜接未能環環相扣,人力資源管理的整體功能無法發揮。因此,如何整合連結各個子系統,例如任用系統、薪資系統、訓練系統、福利系統等,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是當今企業最大課題。
具體內容
系統型企業的概念,意在解放老闆,讓公司、企業用系統去賺錢,構建持續增長的系統工程,目的就是實現企業的利潤倍增、持續發展,成為系統型企業。
文化系統:企業精神文化量化、企業PK文化形成、MOT(關鍵行為)形成
組織系統:企業願景、企業使命、組織機構與發展規劃
薪酬系統:企業薪酬制度、企業管理者薪酬、生產系統薪酬、營銷系統薪酬、財務系統薪酬、職能系統薪酬
績效系統:公司全員考核體系構建、考核文化與考核制度、績效考核表、行為考核
人才引進系統:高級人才引進系統、招聘流程系統、招聘測評方法、人才五年規劃系統
股權系統:股份合作合同、分子公司方案、高管人員方案、關鍵人才方案、股權購買方案 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最主要是要促進目標的達成,我們可藉由以下方法來整合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1、人資主管必需清楚公司的經營目標
不只是短期目標,公司的中,長程目標以及遠景都要很清楚,而且人資主管要有經營的觀念與能力,努力成為企業經營的夥伴(business partner)。
2、人資主管要具備足夠的人力資源管理能力廣度
對於人資主管而言,具備人力資源管理能力的廣度是相當重要的,否則便無法全面性地了解一個完整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應包含哪些內容,若只從任用角度看人力資源管理,或是從訓練角度看人力資源管理,但卻無法以公司經營的角度看人力資源管理,便無法為公司量身規劃一套符合需求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人力資源管理的角色正轉變中,已由從前的從功能部門走向企業經營夥伴,從被動應變走向主動變革,從堅守制度走向權變管理,從解決問題走向防止問題,從改善現況走向企業再造,從例行運作走向前瞻策略。
因此業界甄選人資主管時,往往偏愛選擇非科班出身的經營人才出任人資主管。在美國有許多人力資源的最高主管並非科班出身,而是由資深經理人或是經營專家轉任。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人力資源主管應努力自我充實,學習經營能力,以符合時代潮流,使自己成為企業經營的夥伴。人力資源主管應該隨時調整自己,讓自己對組織目標的達成有積極的貢獻,這才是人力資源管理價值的所在。

4. 用友軟體 的操作方法!

用友軟體有很多種,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種,有R9普及版,ERP-U8版 財務通, 票據通等等。 我給你說幾種操作方法,希望能幫助你!
R9產品:用友政務GRP——R9財務操作流程
用友GRP——R9帳務處理系統操作流程
新建帳套操作流程:
帳務系統[雙擊打開]——進入帳套管理——登陸資料庫伺服器——進入新建帳套選項——輸入帳套基本信息——單擊創建選項——設置帳套參數[編碼方案/啟用帳套模塊]——新建帳套完成
系統初始化:
登陸帳務系統——選擇帳套——輸入用戶名/密碼——確認[進入帳套]——設置基礎資料[會計科目/部門資料/項目資料/往來單位資料/現金流量項目資料等]
日常業務操作流程:
期初余額裝入——憑證類別設置——編制憑證——憑證處理[審核/簽字/記帳]——憑證匯總[查詢/匯總]——設置常用憑證摘要信息——帳表查詢及列印[總帳余額表/總帳/明細帳/多欄帳/序時帳/日記帳/日報帳]——輔助核算[項目核算/單位往來核算/現金流量核算]——銀行對帳
期末處理:
結轉期間損益[將損益類科目轉出充當本年利潤]——試算平衡——結帳——完成
附加內容:
反結帳操作流程:打開幫助——關於——按住Ctrl加滑鼠單擊帳務系統圖標一下——關閉畫面——打開功能組[期末處理——反結帳]——完成
反記帳操作流程:打開幫助——關於——按住Ctrl加滑鼠單擊帳務系統圖標一下——關閉畫面——打開憑證處理[文件——反記帳]——完成
反審核操作流程:直接進入憑證處理——打開任務組「文件」——反審核——完成
用友GRP——R9電子報表財務操作流程
一、主要功能:
用友軟體ERP-R9電子報表為用戶提供了應用服務的查詢功能,應用查詢服務提供的函數來架起電子報表和用友集團(公司)的其他業務應用模型[用友公司的帳務系統、工資系統]之間數據傳遞的橋梁,利用應用服務提供的函數來設計相應的公式,這樣一來,每期的函數、會計報表就無須過多操作,系統將自動地將第三方提供的數據傳遞到報表系統的會計報表中去。
二、日常業務操作流程圖:
登陸R9電子報表——菜單中的數據項目——登陸帳套——連接數據源(滑鼠雙擊打開 報表文件——公式錄入——關鍵字錄入——修改帳套啟用日期——表頁重算(菜單欄-編制)——保存
用友GRP——R9固定資產財務操作流程
系統初始化:
登陸固定資產系統——選擇帳套——輸入用戶名/密碼——確認[進入帳套]——設置基礎資料[部門設置/部門對應折舊科目的設置/資產類別的設置/增減方式的設置/使用狀況的設置/折舊方法的設置/帳套參數的設置等]
日常業務操作流程:
固定資產:卡片項目設置——卡片樣式設置——原始資產卡片錄入[註:是對以前所擁有資產的錄入]——卡片增加[註:是對現在新增資產的卡片錄入]——卡片變動[因某原因需變動卡片]——卡片修改[對錄入錯誤的卡片進行修改的作用]——卡片登記簿[對現在擁有資產卡片的匯總,具有查詢/匯總的作用]
期末處理:
計算結帳:折舊計算[對現在所擁有的資產進行折舊自動計算]——折舊登記簿[對折舊後的資產進行查詢及匯總功能]——折舊分配表[對資產折舊後所分出的明細表]——月末結帳[對本月資產折舊的處理]——憑證編制[對本月資產折舊科目自動生成憑證並即時傳入帳務處理系統]——憑證箱[對所編制憑證的處理]——帳表管理[對固定資產總帳/業務明細帳/分類明細帳/折舊表/統計表等的匯總/查詢/列印等處理]
U8產品:用友集團財務操作流程圖

設置
(一)、基本信息:企業門戶——設置——基本信息——(1)系統
啟用——(2)編碼方案——(3)數據精度

1、系統啟用:本功能用於已安裝系統(或模塊)的啟用,並記錄啟用日期和啟用人。要使用一個產品必須先啟用這個產品。
【操作步驟】
(1)打開【系統啟用】菜單,列示所有產品;
(2)選擇要啟用的系統,在方框內打勾,只有系統管理員和賬套主管有系統啟用許可權;
(3)在啟用會計期間內輸入啟用的年、月數據;
(4)用戶按〖確認〗按鈕後,保存此次的啟用信息,並將當前操作員寫入啟用人。
2、編碼方案:本功能主要用於設置有級次檔案的分級方式和各級編碼長度,可分級設置的內容有:科目編碼、客戶分類編碼、部門編碼、存貨分類編碼、地區分類編碼、貨位編碼、供應商分類編碼、收發類別編碼和結算方式編碼。編碼級次和各級編碼長度的設置將決定用戶單位如何編制基礎數據的編號,進而構成用戶分級核算、統計和管理的基礎。
【操作說明】:修改編碼方案
點擊要修改的編碼方案中的級次和長度,可以直接按數字鍵定義級長。但設置的編碼方案級次不能超過最大級數;同時系統限制最大長度,只能在最大長度范圍內,增加級數,改變級長。置灰區域表示不可修改。
3、數據精度:由於各用戶企業對數量、單價的核算精度要求不一致,為了適應各用戶企業的不同需求,本系統提供了自定義數據精度的功能。(主要適用於供應鏈用戶)

(二)、基礎檔案:本系統的主要內容就是設置基礎檔案、業務內容及會計科目。(U821系統初始化設置)
操作流程圖:企業門戶——設置——基礎檔案——(1)機構
設置——(2)往來單位——(3)存貨——(4)財務——
(5)收付結算——(6)業務、對照表、其他

1、機構設置——①部門檔案——②職員檔案
2、往來單位——①客戶分類——②客戶檔案
——③供應商分類——④供應商檔案
客戶與供應商區別:
應收類的業務屬客戶,應付類的業務屬供應商號
3、存貨——(適用於供應鏈用戶)
4、財務——①會計科目——②憑證類別——③外幣設置
——④項目目錄
5、收付結算——①結算方式——②付款條件——③開戶銀行
6、業務、對照表、其他——(適用於供應鏈用戶)

二、總賬
主要功能:總賬產品適用於各類企事業單位進行憑證管理、賬簿處理、往來款管理、部門管理、項目核算和出納管理等。

日常業務操作流程圖: 企業門戶——業務——財務會計——總帳——填制
憑證——審核憑證(制單人不能和審核人是同一人)——記賬——
月末處理(結賬 )
註:對於自動轉帳憑證必需要對以前憑證審核、記帳後才能生成
反結賬操作流程圖:反結賬(Ctrl+Alt+F6)
反記賬操作流程圖:對賬(Ctrl+H)恢復記賬前狀態激活——憑證——恢復記賬前狀態
反審核操作流程圖:審核憑證(取消審核)——取消簽字(成批取消簽字)

UFO報表操作流程

主要功能:UFO為用戶提供了的應用服務的查詢功能,應用查詢服務提供的函數架起了UFO報表系統和用友軟體(集團)公司的其它業務應用模型(用友公司的總賬系統、工資系統等)之間的數據傳遞的橋梁。所以,如果用戶使用了用友軟體(集團)公司的套裝軟體,就可以實現UFO電子報表同其它應用軟體間數據整合。利用應用服務提供的函數設計計算公式,每期的會計報表無須過多操作,系統就會自動地將第三方提供的數據傳遞到報表系統的會計報表

日常業務操作流程圖:登陸UFO報表系統——打開報表文件——切換數據格式——關鍵字錄入——表頁重算——保存
重點:報表設計以及常用報表公式設置
工資管理操作流程
日常業務操作流程圖:

a) 新增工資類別:關閉工資類別——設置——工資項目設置——增加
b) 部門檔案——增加
c) 打開工資類別:工資項目設置——增加
d) 工資管理流程:工資變動——編輯——計算——匯總——銀行代發——工資費用分攤——工資表——月末處理結賬
註:新增工資項目後必需重建或者修改工資表

反結賬操作流程圖:【操作步驟】1、選擇【業務處理】菜單中【反結賬】菜單項,屏幕顯示反結賬界面;2、擇要反結賬的工資類別,確認即可。

注意事項:
(1)、本功能只能由賬套(類別)主管才能執行。
(2)、有下列情況之一,不允許反結賬:
總賬系統已結賬。
匯總工資類別的會計月份=反結賬會計月,且包括需反結賬的工資類別。

本月工資分攤、計提憑證傳輸到總賬系統,如果總賬系統已制單並記賬,需做紅字沖銷憑證後,才能反結賬;如果總賬系統未做任何操作,只需刪除此憑證即可。
如果憑證已經由出納簽字/主管簽字,需取消出納簽字/主管簽字,並刪除該張憑證後,才能反結賬。

固定資產操作流程

日常業務操作流程圖:
原始卡片錄入——資產增加(資產減少)——變動單——卡片管理——處理——計提本月折舊——批量制單——月末結賬

說明:原始卡片錄入:固定資產購入時間為以前月份購入
資產增加:固定資產購入時間為當前月份購入
錄入原始卡片——【卡片】菜單中選擇【錄入原始卡片】功能菜單
資產增加——【卡片】菜單中選擇【資產增加】功能菜單
資產減少——【卡片】菜單,選擇【資產減少】
撤消已減少資產——資產減少的恢復是一個糾錯的功能,當月減少的資產可以通過本功能恢復使用。通過資產減少的資產只有在減少的當月可以恢復。從卡片管理界面中,選擇"已減少的資產",選中要恢復的資產,單擊【恢復減少】即可。
卡片管理——卡片修改、刪除、列印

反結賬操作流程圖:恢復月末結賬:以要恢復的月份登錄——單擊【工具】菜單——單擊【恢復月末結賬前狀態】——屏幕顯示提示信息,單擊"是"。

U852產品改進功能:
一、總帳
填制憑證:
①憑證草稿保存(憑證草稿引入):用戶在新增憑證過程中如果有意外情況不能繼續,可以保存這張未完成且未保存過的憑證,這張憑證是一張草稿憑證,可以是結轉生成的憑證,但不包括其他系統生成的憑證。在保存時,不做任何合法性校驗,憑證號也不保存。等以後要使用或繼續完成這張草稿憑證時可以按操作員引入。
【操作說明】
選擇【制單】---【憑證草稿保存】菜單,保存當前未完成的憑證,方便以後引用繼續完成。
選擇【制單】-【憑證草稿引入】菜單,將以前未完成的憑證引入繼續完成。
②設置憑證選項:可通過選項設置,為錄入憑證提供一些快捷操作。在填制憑證界面,選擇【工具】菜單下的【選項】,顯示"憑證選項設置"界面。
③現金流量錄入:多條流量的錄入(現金流量拆分)
④聯查明細帳:填制憑證時可聯查明細帳
新增主管簽字
現金流量表查詢:可以按明細表查詢,也可以按統計表查詢
帳表的模糊查詢功能,可以任意輸入客戶及供應商檔案中任意漢字進行模糊查詢。
二、UFO報表
UFO報表支持聯查明細帳:可以不退出UFO報表,直接聯查科目明細帳。
UFO取數函數:新增期初、期末、發生擴展函數,此函數支持原取數規則,同時支持新的組合:如支持按部門客戶項目、部門供應商項目、個人項目組合
三、固定資產
6、卡片管理提供數據輸出:卡片管理——維護——數據輸出
7、提供卡片復制功能:固定資產——卡片——資產增加——滑鼠右鍵
——復制——新卡片資產編號
四、工資管理
8、提供了計件工資管理等
9、新增了「數據上報和數據採集」功能
五、系統管理
10、提供了自動備份數據的功能:設置備份計劃的優勢在於設置定時備份賬套功能,多個賬套同時輸出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系統管理員的工作量,同時可以更好的對系統進行管理。
【操作步驟】
以系統管理員身份Admin或者賬套主管身份,進入系統管理模塊。
在"系統"菜單下選擇"設置備份計劃",彈出"設置備份計劃"功能界面。
11、新增了角色:增加了按角色分工管理的理念,加大控制的廣度、深度
和靈活性。角色是指在企業管理中擁有某一類職能的組織,這個角色組織可以是實際的部門,可以是由擁有同一類職能的人構成的虛擬組織。
【操作步驟】
在"系統管理"主界面,選擇【許可權】菜單中的【角色】,點擊進入角色管理功能界面。
六、企業門戶
12、個性流程:通過"個性流程"功能,您可根據您日常處理的業務設計個性化的個性流程圖。
13、工作中心:"工作中心"包括工作日歷、信息中心、移動短消息、我的鏈接五部分。

5. 7天怎樣實現標准化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第一代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末期,除了能自動計算人員薪酬外,幾乎沒有更多如報表生成和數據分析等功能,也不保留任何歷史信息。
第二代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末,對非財務人力資源信息和薪資的歷史信息都進行設計,也有了初級的報表生成和數據分析功能。
第三代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出現於20世紀90年代末,這一代HRMS的資料庫將幾乎所有與人力資源相關的數據都進行了收集與管理,更有強力報表生成工具、數據分析工具和信息共享的實現。
企業採用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最主要的原因是,期望藉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將人力資源運用到最佳經濟效益,也由於知識經濟的來臨,所謂人力資本的觀念已經形成,人力資本的重要性更不下於土地、廠房、設備與資金等,甚至超越,除此之外,人是知識的載體,為了有效運用知識,將知識發揮最大的效用,便需要妥善的人力資源管理,才能夠發揮人力資源的最佳效用。
編輯本段
系統通常包括以下功能

一、人事檔案
人事檔案分為在職、離職、退休、後備四個人員庫。系統內置豐富的人事檔案欄位。用戶可自行定義人事檔案的數據欄位,可自行設計人事檔案界面。
人事檔案中包括薪酬記錄、考勤記錄、績效記錄、培訓記錄、社保記錄、調崗記錄、調薪記錄、獎懲記錄等常用數據子集。用戶也可自行增加新的數據子集。可以針對子集進行獨立的導入、導出、統計分析。
系統支持人事業務的在線辦理,包括:入職、轉正、調崗、調薪、獎勵、處分、離職、復職等。這些業務即可以直接辦理,也可以通過系統工作流平台進行審批處理。業務辦理的結果直接記錄在人事檔案中。
人事檔案數據支持分部門管理。各分公司或部門可以獨立管理本部人員。
可以使用人事檔案的所有欄位(包括自定義欄位)組合查詢。查詢條件可以保存為查詢模板。快捷查詢與組合查詢可以聯合使用。
人事檔案數據支持Excel格式的導入與導出。用戶可對人事檔案進行批量編輯。
系統內置豐富的人事報表、圖表,包括:人員構成情況分類統計表、員工明細花名冊、部門員工花名冊、各部門職務統計表、 員工入職離職統計表、各部門員工生日報表、各部門及崗位編制人數統計表。 用戶可自定義二維統計報表,也可使用系統報表平台,自行設計個性化的人事報表。
支持自動快速識別、讀入員工身份證信息,杜絕偽造身份證,提高員工個人檔案信息准確度,減少信息錄入工作量。(實現此功能需要配備硬體設備身份證識別器)。
二、組織架構
部門管理。用戶可以對部門進行設立和撤銷操作,建立無限層級的樹形部門結構。可以回顧部門結構的歷史記錄。可以即時查看組織機構圖,並直接列印,也可以導出為HTML格式。
職務及崗位管理。用戶可以對職務和崗位進行設計和撤銷。對崗位編制進行管理。可以為職務及崗位建立說明書。可以實時統計通過各部門及崗位編制人數統計表,可以隨時了解企業編制情況。
用戶可以建立精確的崗位及員工能力素質模型。為人力資源各項工作提供量化依據。能力素質模塊使用系統指標庫來構建。
三、合同管理
客戶可以對員工的勞動合同、培訓合同、保密協議進行新簽、續簽等操作。 提供勞動合同期滿提醒、未簽勞動合同人員提醒、合同續簽提醒。
合同報表功能可以隨時展現各類合同的明細數據。
合同數據支持分部門管理,各分公司或部門可以獨立管理本部的合同。
四、薪酬管理
用戶可以自定義薪酬帳套。通過計算公式、等級表等方式,實現崗位工資、級別工資、工齡工資、學歷津貼、考勤扣款、社保扣款、績效獎、個人所得稅等各類常見的工資項目。
可實現一月多次發放工資,支持多次工資合並計稅。
支持年終獎的十二個月分攤計稅。
薪酬數據支持分部門管理,各分公司或部門可以獨立管理本部的薪酬。
薪酬數據支持在線批量編輯。
薪酬發放支持標準的工作流審批。
員工可以在線進行薪酬申訴。
每月薪酬數據自動記錄在人事檔案中。
系統內置薪酬報表,包括:各部門員工薪酬明細表、各部門及崗位薪酬匯總表、部門月工資條列印表、職務薪酬匯總表、部門及崗位薪酬多月合計表、 部門及崗位多月薪酬對比表、員工薪酬多月合計表。
五、社保管理
用戶可以自定義各類保險福利類別。
用戶可為員工批量創建保險帳戶,支持為當月入職員工開戶,離職員工退保。
社保繳費自動核算。
可以工資計算中自動引入社保繳費數據。
社保報表。
六、績效管理
系統支持定性及定量兩種績效考核方式,如:360度考核、量化考核等考核方式。
系統內置各崗位常用的績效考核表,可供用戶直接使用。用戶也可以自行設定考核指標、評分權重、計分公式等項目,創建自己的考核表。
考核任務發布後,員工直接在線進行績效打分,自動完成分數匯總計算。考核結果自動記錄在員工檔案中。
薪酬模塊可以自動引用績效考核結果,直接計算用戶的績效工資。
員工可以在線進行考核申訴與反饋。
系統內置績效報表,包括:績效考核結果一覽表、績效考核記錄一覽表、考核結果單指標分析表、考核評分記錄明細表、各部門量化指標分析表、部門考核等級匯總表。
績效數據支持分部門管理,各分公司或部門可以獨立管理本部的績效。
七、考勤管理
與企業現有考勤機結合,實現班次定義、員工排班、智能抓班、考勤匯總計算等功能。
系統支持請假、出差、加班、補休、調班、停工等考勤業務管理。
薪酬模塊可以直接引用月考勤結果進行相關計算。
假期管理中可以自定義法定假期與企業假期。
考勤數據支持分部門管理,各分公司或部門可以獨立管理本部的考勤。
系統提供常用的一組考勤數據報表。
八、培訓管理
培訓管理員可以向員工進行培訓需求調查。
各部門上報培訓需求,匯總成培訓計劃,計劃內容包括培訓的時間、地點、參與人、預算等。培訓計劃可以在線申報。
由培訓計劃生成培訓的實施方案,詳細記錄培訓實施情況。
培訓評價管理,記錄員工在每次培訓中的評價。
培訓記錄自動記入員工檔案。
培訓資源管理。可以管理培訓課程、培訓機構、培訓講師、培訓資料、培訓地點等。
培訓數據支持分部門管理,各分公司或部門可以獨立管理本部的培訓。
系統內置培訓報表,包括:各部門培訓計劃費用統計表、各部門培訓計劃人數統計表、各部門培訓實施費用統計表、各部門培訓實施人數統計表、各部門實施費用明細表等。
九、招聘管理
用戶可以制訂招聘計劃,包括招聘的崗位、要求、人數,招聘流程定義等。招聘計劃可在線申報。
應聘簡歷可以詳細記錄應聘者資料,並記錄他們在應聘各階段的評價。
應聘流程通過系統工作流平台完成,可以管理求職者的整個應聘過程。
系統內置招聘報表,包括:各部門招聘計劃明細表、各部門招聘崗位應聘情況明細表、應聘人員構成情況分類統計表、招聘計劃各階段人數統計表、各崗位招聘及應聘人數統計表。
十、招聘門戶
企業可在互聯網上對外發布招聘網站,通過網站實時發布各類招聘職位。
應聘者可以在招聘網站上直接應聘,在線填寫簡歷等信息。
招聘管理員可在系統後台直接查閱、篩選、統計應聘人員信息。
招聘全過程管理,可以記錄應聘者在各階段面試、筆試中的成績、評價。
通過篩選的應聘人員,可以直接入崗,轉為在職人員,或進入企業後備人員庫。
提供各崗位應聘人員匯總表等報表。
十一、報表中心
報表設計中心,用戶可以自行定義各類明細、統計報表。
十二、預警功能
勞動合同期滿提醒
員工生日提醒
未簽勞動合同人員提醒
合同續簽提醒
員工轉正提醒
十三、系統管理
系統日誌管理。
在線用戶查看。
業務監控台。查看系統中所有工作流業務的運行狀態。
部門數據許可權管理。
欄目訪問許可權管理。
用戶及角色管理。
標准代碼庫。
數據結構管理
緩存管理
熱門功能:人力資源儀表盤 量化績效考核 HR工作流 集團管控 智能排班 能力素質模型

6. 配置管理中的"規劃數據管理"具有如下哪些功能

1. 數據中心設計原則
依據數據中心網路安全建設和改造需求,數據中心方案設計將遵循以下原則:
1.1 網路適應雲環境原則
網路的設計要在業務需求的基礎上,屏蔽基礎網路差異,實現網路資源的池化;根據業務自動按需分配網路資源,有效增強業務系統的靈活性、安全性,降低業務系統部署實施周期和運維成本。
1.2 高安全強度原則
安全系統應基於等保要求和實際業務需求,部署較為完備的安全防護策略,防止對核心業務系統的非法訪問,保護數據的安全傳輸與存儲,設計完善的面向全網的統一安全防護體系。同時,應充分考慮訪問流量大、業務豐富、面向公眾及虛擬化環境下的安全防護需求,合理設計雲計算環境內安全隔離、監測和審計的方案,提出雲計算環境安全解決思路。
1.3 追求架構先進,可靠性強原則
設計中所採用的網路技術架構,需要放眼長遠,採用先進的網路技術,順應當前雲網路發展方向,使系統建設具有較長的生命周期,順應業務的長遠發展。同時保證網路系統的可靠性,實現關鍵業務的雙活需求。同時,應為設備和鏈路提供冗餘備份,有效降低故障率,縮短故障修復時間。
1.4 兼容性和開放性原則
設計中所採用的網路技術,遵守先進性、兼容性、開放性,以保證網路系統的互操作性、可維護性、可擴展性。採用標准網路協議,保證在異構網路中的系統兼容性;網路架構提供標准化介面,便於整體網路的管理對接,實現對網路資源的統一管理。
2. 雲計算環境下的安全設計
隨著目前大量服務區虛擬化技術的應用和雲計算技術的普及,在雲計算環境下的安全部署日益成為關注的重點問題,也關繫到未來數據中心發展趨勢。在本設計方案中,建議採用高性能網路安全設備和靈活的虛擬軟體安全網關(NFV 網路功能虛擬化)產品組合來進行數據中心雲安全設計。在滿足多業務的安全需求時,一方面可以通過建設高性能、高可靠、虛擬化的硬體安全資源池,同時集成FW/IPS/LB等多種業務引擎,每個業務可以靈活定義其需要的安全服務類型並通過雲管理員分配相應的安全資源,實現對業務流量的安全隔離和防護;另一方面,針對業務主機側的安全問題,可以通過虛擬軟體安全網關實現對主機的安全防護,每個業務可以針對自身擁有的伺服器計算資源進行相應的安全防護和加固的工作。其部署示意圖如下所示:
2.1 南北向流量安全防護規劃
在雲計算數據中心中,針對出入數據中心的流量,我們稱之為「南北向流量」。針對南北向流量的安全防護,建議採用基於虛擬化技術的高性能安全網關來實現。
虛擬化技術是實現基於多業務業務隔離的重要方式。和傳統廠商的虛擬化實現方式不同,H3C的安全虛擬化是一種基於容器的完全虛擬化技術;每個安全引擎通過唯一的OS內核對系統硬體資源進行管理,每個虛擬防火牆作為一個容器實例運行在同一個內核之上,多台虛擬防火牆相互獨立,每個虛擬防火牆實例對外呈現為一個完整的防火牆系統,該虛擬防火牆業務功能完整、管理獨立、具備精細化的資源限制能力,典型示意圖如下所示:
虛擬防火牆具備多業務的支持能力
虛擬防火牆有自己獨立的運行空間,各個實例之間的運行空間完全隔離,天然具備了虛擬化特性。每個實例運行的防火牆業務系統,包括管理平面、控制平面、數據平面,具備完整的業務功能。因此,從功能的角度看,虛擬化後的系統和非虛擬化的系統功能一致。這也意味著每個虛擬防火牆內部可以使能多種安全業務,諸如路由協議,NAT,狀態檢測,IPSEC VPN,攻擊防範等都可以獨立開啟。
虛擬防火牆安全資源精確定義能力
通過統一的OS內核,可以細粒度的控制每個虛擬防火牆容器對的CPU、內存、存儲的硬體資源的利用率,也可以管理每個VFW能使用的物理介面、VLAN等資源,有完善的虛擬化資源管理能力。通過統一的調度介面,每個容器的所能使用的資源支持動態的調整,比如,可以根據業務情況,在不中斷VFW業務的情況下,在線動態增加某個VFW的內存資源。
多層次分級分角色的獨立管理能力
基於分級的多角色虛擬化管理方法,可以對每個管理設備的用戶都會被分配特定的級別和角色,從而確定了該用戶能夠執行的操作許可權。一方面,通過分級管理員的定義,可以將整個安全資源劃分為系統級別和虛擬防火牆級別。系統級別的管理員可以對整個防火牆的資源進行全局的配置管理,虛擬防火牆管理員只關注自身的虛擬防火牆配置管理。另一方面,通過定義多角色管理員,諸如在每個虛擬防火牆內部定義管理員、操作員、審計員等不同角色,可以精確定義每個管理員的配置管理許可權,滿足虛擬防火牆內部多角色分權的管理。
2.2 東西向流量安全防護規劃
數據中心中虛機(VM)間的交互流量,我們稱之為「東西向流量」。針對東西兩流量,採用虛擬軟體安全網關產品來實現安全防護。
對於普通的雲計算VPC模型的業務,既可以將NFV安全業務安裝在業務伺服器內,也可以部署獨立的安全業務網關伺服器。可採用部署獨立的安全業務網關伺服器,此時安裝了NFV的獨立的伺服器資源邏輯上被認為是單一管理節點,對外提供高性能的VFW業務。
考慮到在虛擬化之後伺服器內部的多個VM之間可能存在流量交換,在這種情況下外部的安全資源池無法對其流量進行必要的安全檢查,在這種情況下,基於SDN架構模式的虛擬化軟體安全網關vFW產品應運而生,在安全功能方面,為用戶提供了全面的安全防範體系和遠程安全接入能力,支持攻擊檢測和防禦、NAT、ALG、ACL、安全域策略,能夠有效的保證網路的安全;採用ASPF(Application Specific Packet Filter)應用狀態檢測技術,可對連接狀態過程和異常命令進行檢測,提供多種智能分析和管理手段,支持多種日誌,提供網路管理監控,協助網路管理員完成網路的安全管理;支持多種VPN業務,如L2TP VPN、GRE VPN、IPSec VPN等豐富業務功能。
vFW技術帶來如下優勢:
• 部署簡單,無需改變網路即可對虛擬機提供保護
• 安全策略自動跟隨虛擬機遷移,確保虛擬機安全性
• 新增虛擬機能夠自動接受已有安全策略的保護
• 細粒度的安全策略確保虛擬機避免內外部安全威脅;
vFW解決方案能夠監控和保護虛擬環境的安全,以避免虛擬化環境與外部網路遭受內外部威脅的侵害,從而為虛擬化數據中心和雲計算網路帶來全面的安全防護,幫助企業構建完善的數據中心和雲計算網路安全解決方案。
3. 雲計算環境下數據安全防護手段建議
基於以上雲計算環境下的數據安全風險分析,在雲計算安全的建設過程中,需要針對這些安全風險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防護。
3.1 用戶自助服務管理平台的訪問安全
用戶需要登錄到雲服務管理平台進行自身的管理操作設置,如基礎的安全防護策略設置,針對關鍵伺服器的訪問許可權控制設置,用戶身份認證加密協議配置,虛擬機的資源配置、管理員許可權配置及日誌配置的自動化等等。這些部署流程應該被遷移到自服務模型並為用戶所利用。在這種情況下,雲服務管理者本身需要對租戶的這種自服務操作進行用戶身份認證確認,用戶策略的保密、不同租戶之間的配置安全隔離以及用戶關鍵安全事件的日誌記錄以便後續可以進行問題跟蹤溯源。
3.2 伺服器虛擬化的安全
在伺服器虛擬化的過程中,單台的物理伺服器本身可能被虛化成多個虛擬機並提供給多個不同的租戶,這些虛擬機可以認為是共享的基礎設施,部分組件如CPU、緩存等對於該系統的使用者而言並不是完全隔離的。此時任何一個租戶的虛擬機漏洞被黑客利用將導致整個物理伺服器的全部虛擬機不能正常工作,同時,針對全部虛擬機的管理平台,一旦管理軟體的安全漏洞被利用將可能導致整個雲計算的伺服器資源被攻擊從而造成雲計算環境的癱瘓。針對這類型公用基礎設施的安全需要部署防護。
在此背景下,不同的租戶可以選擇差異化的安全模型,此時需要安全資源池的設備可以通過虛擬化技術提供基於用戶的專有安全服務。如針對防火牆安全業務的租戶,為了將不同租戶的流量在傳輸過程中進行安全隔離,需要在防火牆上使能虛擬防火牆技術,不同的租戶流量對應到不同的虛擬防火牆實例,此時,每個租戶可以在自身的虛擬防火牆實例中配置屬於自己的訪問控制安全策略,同時要求設備記錄所有安全事件的日誌,創建基於用戶的安全事件分析報告,一方面可以為用戶的網路安全策略調整提供技術支撐,另一方面一旦發生安全事件,可以基於這些日誌進行事後的安全審計並追蹤問題發生的原因。其它的安全服務類型如IPS和LB負載均衡等也需要通過虛擬化技術將流量引入到設備並進行特定的業務處理。
3.3 內部人員的安全培訓和行為審計
為了保證用戶的數據安全,雲服務管理者必須要對用戶的數據安全進行相應的SLA保證。同時必須在技術和制度兩個角度對內部數據操作人員進行安全培訓。一方面通過制定嚴格的安全制度要求內部人員恪守用戶數據安全,另一方面,需要通過技術手段,將內部人員的安全操作日誌、安全事件日誌、修改管理日誌、用戶授權訪問日誌等進行持續的安全監控,確保安全事件發生後可以做到有跡可尋。
3.4 管理平台的安全支持
雲服務管理者需要建設統一的雲管理平台,實現對整個雲計算基礎設施資源的管理和監控,統一的雲管理平台應在安全管理功能的完整性以及介面API的開放性兩個方面有所考慮。前者要求管理平台需要切實承擔起對全部安全資源池設備的集中設備管理、安全策略部署以及整網安全事件的監控分析和基於用戶的報表展示;後者的考慮是為了適配雲計算環境中可能存在的多種安全設備類型或多廠商設備,也需要在API介面的開放性和統一性上進行規范和要求,以實現對下掛安全資源池設備的配置管理和日誌格式轉換等需求。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設備和管理平台的無縫對接,提升雲管理平台的安全管理能力。

7. 名朋審核人物一直不通過

名朋專區申請一般要一周時間吧。
填寫你的角色信息,讓讀者了解這個角色的成長過程。
內容要有角色姓名、簡介、頭像這三個東西就行了。
不過這個「角色管理」好像沒有完全開放,現在書友還不能觀看你的角色。
所以慢慢等這個「角色管理」開放,讓讀者看到你的角色信息吧。
一般情況下一周差不多這個問題需要根據你所要申請的網站時間時日來計算的。

8. 請教MVC 怎麼實現角色和用戶的管理

(1)官方的解釋相信大家都已經了解了,不了解也沒有關系。現在從常識的角度來給大家解釋和說明。OpenStack是一個雲平台管理的項目,它不是一個軟體。這個項目由幾個主要的組件組合起來完成一些具體的工作。OpenStack是一個旨在為公共及私有雲的建設與管理提供軟體的開源項目,OpenStack被公認作為基礎設施即服務(簡稱IaaS)資源的通用前端。如果這些還不明白,那麼從另外的角度給大家介紹:首先讓大家看下面兩個圖就很簡單明了了:此圖為openstack的登錄界面下面是openstack的一個管理界面從這兩個圖,相信有一定開發經驗,就能看出openstack是什麼了。可以說他是一個框架,甚至可以從軟體的角度來理解它。如果不明白,就從傳統開發來講解。不知道你是否了解oa,erp等系統,如果不了解可以到網上去找,資料一大把。他和oa,erp有什麼不同。很簡單就是openstack是用做雲計算的一個平台,或則一個解決方案。它是雲計算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上面對openstack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2)openstack能幹什麼。大家都知道阿里雲平台,網路雲平台,而阿里雲平台據傳說就是對openstack的二次開發。對於二次開發相信只要接觸過軟體的都會明白這個概念。不明白的自己網上去查一下。也就是說openstack,可以搭建雲平台,什麼雲平台,公有雲,私有雲。現在網路在招聘的私有雲工程師,應該就是這方面的人才。(3)openstack自身都包含什麼以下是5個OpenStack的重要構成部分:lNova–計算服務lSwift–存儲服務lGlance–鏡像服務lKeystone–認證服務lHorizon–UI服務圖1OpenStack基本構架下圖展示了Keystone、Dashboard二者與其它OpenStack部分的交互。下面詳細介紹每一個服務:(一)OpenStack計算設施—-NovaNova是OpenStack計算的彈性控制器。OpenStack雲實例生命期所需的各種動作都將由Nova進行處理和支撐,這就意味著Nova以管理平台的身份登場,負責管理整個雲的計算資源、網路、授權及測度。雖然Nova本身並不提供任何虛擬能力,但是它將使用libvirtAPI與虛擬機的宿主機進行交互。Nova通過Web服務API來對外提供處理介面,而且這些介面與Amazon的Web服務介面是兼容的。功能及特點l實例生命周期管理l計算資源管理l網路與授權管理l基於REST的APIl非同步連續通信l支持各種宿主:Xen、XenServer/XCP、KVM、UML、VMwarevSphere及Hyper-VOpenStack計算部件lNova彈性雲包含以下主要部分:lAPIServer(nova-api)l消息隊列(rabbit-mqserver)l運算工作站(nova-compute)l網路控制器(nova-network)l卷管理(nova-volume)l調度器(nova-scheler)API伺服器(nova-api)API伺服器提供了雲設施與外界交互的介面,它是外界用戶對雲實施管理的唯一通道。通過使用web服務來調用各種EC2的API,接著API伺服器便通過消息隊列把請求送達至雲內目標設施進行處理。作為對EC2-api的替代,用戶也可以使用OpenStack的原生API,我們把它叫做「OpenStackAPI」。消息隊列(RabbitMQServer)OpenStack內部在遵循AMQP(高級消息隊列協議)的基礎上採用消息隊列進行通信。Nova對請求應答進行非同步調用,當請求接收後便則立即觸發一個回調。由於使用了非同步通信,不會有用戶的動作被長置於等待狀態。例如,啟動一個實例或上傳一份鏡像的過程較為耗時,API調用就將等待返回結果而不影響其它操作,在此非同步通信起到了很大作用,使整個系統變得更加高效。運算工作站(nova-compute)運算工作站的主要任務是管理實例的整個生命周期。他們通過消息隊列接收請求並執行,從而對實例進行各種操作。在典型實際生產環境下,會架設許多運算工作站,根據調度演算法,一個實例可以在可用的任意一台運算工作站上部署。網路控制器(nova-network)網路控制器處理主機的網路配置,例如IP地址分配,配置項目VLAN,設定安全群組以及為計算節點配置網路。卷工作站(nova-volume)卷工作站管理基於LVM的實例卷,它能夠為一個實例創建、刪除、附加卷,也可以從一個實例中分離卷。卷管理為何如此重要?因為它提供了一種保持實例持續存儲的手段,比如當結束一個實例後,根分區如果是非持續化的,那麼對其的任何改變都將丟失。可是,如果從一個實例中將卷分離出來,或者為這個實例附加上卷的話,即使實例被關閉,數據仍然保存其中。這些數據可以通過將卷附加到原實例或其他實例的方式而重新訪問。因此,為了日後訪問,重要數據務必要寫入卷中。這種應用對於數據伺服器實例的存儲而言,尤為重要。調度器(nova-scheler)調度器負責把nova-API調用送達給目標。調度器以名為「nova-schele」的守護進程方式運行,並根據調度演算法從可用資源池中恰當地選擇運算伺服器。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影響調度結果,比如負載、內存、子節點的遠近、CPU架構等等。強大的是nova調度器採用的是可插入式架構。目前nova調度器使用了幾種基本的調度演算法:隨機化:主機隨機選擇可用節點;可用化:與隨機相似,只是隨機選擇的范圍被指定;簡單化:應用這種方式,主機選擇負載最小者來運行實例。負載數據可以從別處獲得,如負載均衡伺服器。(二)OpenStack鏡像伺服器—-GlanceOpenStack鏡像伺服器是一套虛擬機鏡像發現、注冊、檢索系統,我們可以將鏡像存儲到以下任意一種存儲中:本地文件系統(默認)lOpenStack對象存儲lS3直接存儲lS3對象存儲(作為S3訪問的中間渠道)lHTTP(只讀)功能及特點提供鏡像相關服務Glance構件lGlance控制器lGlance注冊器(三)OpenStack存儲設施—-SwiftSwift為OpenStack提供一種分布式、持續虛擬對象存儲,它類似於AmazonWebService的S3簡單存儲服務。Swift具有跨節點百級對象的存儲能力。Swift內建冗餘和失效備援管理,也能夠處理歸檔和媒體流,特別是對大數據(千兆位元組)和大容量(多對象數量)的測度非常高效。功能及特點l海量對象存儲l大文件(對象)存儲l數據冗餘管理l歸檔能力—–處理大數據集l為虛擬機和雲應用提供數據容器l處理流媒體l對象安全存儲l備份與歸檔l良好的可伸縮性Swift組件lSwift賬戶lSwift容器lSwift對象lSwift代理lSwiftRINGSwift代理伺服器用戶都是通過Swift-API與代理伺服器進行交互,代理伺服器正是接收外界請求的門衛,它檢測合法的實體位置並路由它們的請求。此外,代理伺服器也同時處理實體失效而轉移時,故障切換的實體重復路由請求。Swift對象伺服器對象伺服器是一種二進制存儲,它負責處理本地存儲中的對象數據的存儲、檢索和刪除。對象都是文件系統中存放的典型的二進制文件,具有擴展文件屬性的元數據(xattr)。注意:xattr格式被Linux中的ext3/4,XFS,Btrfs,JFS和ReiserFS所支持,但是並沒有有效測試證明在XFS,JFS,ReiserFS,Reiser4和ZFS下也同樣能運行良好。不過,XFS被認為是當前最好的選擇。Swift容器伺服器容器伺服器將列出一個容器中的所有對象,默認對象列表將存儲為SQLite文件(譯者註:也可以修改為MySQL,安裝中就是以MySQL為例)。容器伺服器也會統計容器中包含的對象數量及容器的存儲空間耗費。Swift賬戶伺服器賬戶伺服器與容器伺服器類似,將列出容器中的對象。Ring(索引環)Ring容器記錄著Swift中物理存儲對象的位置信息,它是真實物理存儲位置的實體名的虛擬映射,類似於查找及定位不同集群的實體真實物理位置的索引服務。這里所謂的實體指賬戶、容器、對象,它們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不同的Rings。(四)OpenStack認證服務(Keystone)Keystone為所有的OpenStack組件提供認證和訪問策略服務,它依賴自身REST(基於IdentityAPI)系統進行工作,主要對(但不限於)Swift、Glance、Nova等進行認證與授權。事實上,授權通過對動作消息來源者請求的合法性進行鑒定。如下圖所示:Keystone採用兩種授權方式,一種基於用戶名/密碼,另一種基於令牌(Token)。除此之外,Keystone提供以下三種服務:l令牌服務:含有授權用戶的授權信息l目錄服務:含有用戶合法操作的可用服務列表l策略服務:利用Keystone具體指定用戶或群組某些訪問許可權認證服務組件服務入口:如Nova、Swift和Glance一樣每個OpenStack服務都擁有一個指定的埠和專屬的URL,我們稱其為入口(endpoints)。l區位:在某個數據中心,一個區位具體指定了一處物理位置。在典型的雲架構中,如果不是所有的服務都訪問分布式數據中心或伺服器的話,則也稱其為區位。l用戶:Keystone授權使用者譯者註:代表一個個體,OpenStack以用戶的形式來授權服務給它們。用戶擁有證書(credentials),且可能分配給一個或多個租戶。經過驗證後,會為每個單獨的租戶提供一個特定的令牌。[來源:]l服務:總體而言,任何通過Keystone進行連接或管理的組件都被稱為服務。舉個例子,我們可以稱Glance為Keystone的服務。l角色:為了維護安全限定,就雲內特定用戶可執行的操作而言,該用戶關聯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譯者註:一個角色是應用於某個租戶的使用許可權集合,以允許某個指定用戶訪問或使用特定操作。角色是使用許可權的邏輯分組,它使得通用的許可權可以簡單地分組並綁定到與某個指定租戶相關的用戶。l租間:租間指的是具有全部服務入口並配有特定成員角色的一個項目。譯者註:一個租間映射到一個Nova的「project-id」,在對象存儲中,一個租間可以有多個容器。根據不同的安裝方式,一個租間可以代表一個客戶、帳號、組織或項目。(五)OpenStack管理的Web介面—-HorizonHorizon是一個用以管理、控制OpenStack服務的Web控制面板,它可以管理實例、鏡像、創建密匙對,對實例添加卷、操作Swift容器等。除此之外,用戶還可以在控制面板中使用終端(console)或VNC直接訪問實例。總之,Horizon具有如下一些特點:l實例管理:創建、終止實例,查看終端日誌,VNC連接,添加卷等l訪問與安全管理:創建安全群組,管理密匙對,設置浮動IP等l偏好設定:對虛擬硬體模板可以進行不同偏好設定l鏡像管理:編輯或刪除鏡像l查看服務目錄l管理用戶、配額及項目用途l用戶管理:創建用戶等l卷管理:創建卷和快照l對象存儲處理:創建、刪除容器和對象l為項目下載環境變數

9. 管理培訓成功案例

您好,樓主!! 下面是著名管理學者舒化魯教授,帶領他的團隊實施成功項目案例一則,此案例僅供參考,更多內容歡迎垂詢 ___www管理shuaaaaa管理com (只需把「管理」換成「·」即可) 希望能幫到您```

XX商業公司整體規范化管理導入項目案例

一、項目背景

山東XX商業公司是以商業經營為主的股份制企業,下設六家經營單位,先後榮獲全國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全國誠信單位、全國青年文明號、中國商業名牌企業、省級明星企業等數十項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是山東省重點商貿流通企業和省政府重點培育的大型流通企業。

公司實行「環節控制,流程管理」的管理模式和「敞開式辦公,參與式服務,厲行考核監督職能」的工作模式,「每項工作都有標准,每項業務都有流程,每個崗位都有要求」,各項工作形成了完整的流程鏈,上游為下游服務,下游檢查考核上游,初步實現了環節控制。

公司以「尊重、真誠、規范、創新」作為企業精神,遵循「為顧客提供服務、為社會創造價值、為員工謀求福祉」的企業價值觀和「從點滴做起,向規范看齊」的管理理念,形成了優秀的企業文化,確立了「貼近、合作、共贏」的戰略思想,努力成為「資源市場化、經營多元化、管理科學化、顧客價值化、服務社會化」的現代化大型商業企業,致力於「引導消費時尚,創造美好生活」,全面提升家庭生活品質,努力實現客戶、顧客、企業、員工、股東的共存共贏。

二、主要問題

決策制定管理規范化問題:目標體系本身不健全不完整,決策的制定,沒有決策方案的設計、論證和選擇,企業組織的決策權力過分集中,決策責任不清,出現決策失誤,沒有具體的人為之承擔責任。

組織架構設計管理規范化問題:單位、部門和崗位的設置,憑感覺行事,隨心所欲,崗位職責界定不清,崗位工作標准界定不全,員工工作無法發揮主觀能動性,主管對下屬進行考核也只能憑主觀臆斷。

崗位角色管理規范化問題:員工能力素質發展滯後,招聘面試沒有科學的設計,員工的工作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績效考核,僅僅依靠上司主管的個人印象打分,員工績效考核的重點不明確,考核內容與企業發展目標脫節,無法通過績效考核來調動員工為企業發展努力作貢獻的積極性。

運行流程管理規范化問題:崗位工作沒有納入企業組織組織運行的統一流程之中,目標模糊,員工都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為了履行職責而履行職責,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該相互配合支持的事,都充耳不聞,視而不見。

企業文化建設管理規范化問題:把企業組織文化建設當作趕時髦的工具,停留在形式上,有響亮的口號和漂亮的形象,可無法起到應該有的管理作用,企業組織文化建設只有投入,沒有帶來必須有的投資回報。

三、解決方案

(一) 決策制定管理規范化的實施

1. 討論梳理公司經營管理決策的問題內容、時效限制和最佳決策責任崗位,健全完善公司決策的三維框架體系,制定《公司決策三維體系管理文件》;

2. 討論確定公司重大決策制定的分析方法,制定《公司重大決策制定的論證分析和程序控制管理制度》;

3. 討論確定公司決策制定的管理程序,制定《公司決策組織管理制度》;

(二) 組織架構設計管理規范化的實施

4. 清理核算公司的78個子系統的事務工作,制定《公司運行的系統分析文件》;

5. 討論確立公司單位、部門和崗位的設置管理程序,設置單位、部門和崗位,繪制《公司組織架構圖》;

6. 討論分析確定單位、部門和崗位的工作標准,制定《單位、部門工作標准》和《崗位員工工作標准》;

7. 討論健全公司運行管理的辦法,制定《公司運行一般管理規范》。

(三) 崗位角色管理規范化的實施

8. 梳理招聘管理程序,制定招聘管理制度。

9. 建立員工培訓管理體系,制定員工培訓管理制度。

10. 進行績效考核技術方法培訓。討論確定XX商業公司的員工績效考核體系。

11. 分崗位制定員工工作績效考核表。

12. 進行薪酬管理技術方法培訓,討論制定員工績效考核管理制度。

13. 討論確定XX商業公司薪酬管理體系,制定薪酬管理制度。

14. 計算和核定管理崗位和保障輔助崗位的薪點,確定管理崗位和保障輔助崗位的工資級檔。

(四) 運行流程管理規范化的實施

15. 對照公司運行的四流、二十四個活動、78個子系統,梳理公司運行流程;

16. 討論分析確定不同子流程之間的關系,理清公司運行流程的結構,描繪《公司運行流程圖》;

17. 討論分析確定每一個流程的每一個環節的活動優化思路,分別繪制《系統工作流程圖》和《系統工作流程說明文件》;

18. 討論確定公司運行流程結構優化調整管理辦法,制定《公司運行流程結構優化調整管理制度》;

19. 討論確定公司運行流程活動優化調整管理辦法,制定《公司運行流程活動的優化調整管理制度》;

20. 討論確定分析確定十大體系中不同流程之間的銜接關系,制定《公司主要運行流程相互銜接的介面責任說明文件》。

(五) 企業文化建設管理規范化的實施

21. 討論確定提煉公司共同價值觀念,擬訂《公司價值觀念體系說明文件》;

22. 討論確定公司經營發展管理理論,構建公司經營發展管理的理論,確定《公司經營發展管理理論宣傳提要》;

23. 討論確定藝術化地表現公司共同價值觀念、公司經營發展管理理論、公司規章制度、作業規程、公司倫理、行事習慣的思路,制定《公司組織行為規范全書》;

24. 對照所選擇設計的企業文化目標模式,對公司的其它四個構成部分進行對應清理,制訂《公司員工手冊》。

四、有形成果

(一) 決策制定管理規范化實施的有形成果

1. 《公司決策三維體系管理文件》

2. 《公司重大決策制定的論證分析和程序控制管理制度》

3. 《公司決策組織管理制度》

(二) 公司組織架構設計規范化實施的有形成果

4. 《公司運行的系統分析文件》

5. 《公司組織架構圖》

6. 《單位、部門工作標准》

7. 《崗位員工工作標准》

8. 《公司運行一般管理規范》

(三) 角色管理規范化實施的有形成果

9. 《公司員工聘用管理制度》

10. 《公司培訓管理體系及其管理制度》

11. 《員工履職跟蹤管理制度》

12. 《員工績效考核管理制度》

13. 《公司薪酬管理制度》

(四) 業務流程管理規范化實施的工作內容

14. 《系統工作流程圖》

15. 《系統工作流程說明文件》

16. 《公司經營發展管理體系文件》

17. 《公司運行流程結構優化調整管理制度》

18. 《公司運行流程活動的優化調整管理制度》

19. 《公司主要運行流程相互銜接的介面責任說明文件》

(五) 企業文化建設規范化實施的工作內容

20. 《公司價值觀念體系說明文件》

21. 《公司經營發展管理理論宣傳提要》

22. 《公司組織行為規范全書》

23. 《公司員工手冊》

五、客戶評價

通過規范化管理項目的整體導入,使企業的管理水平上了一個大的台階,並且在同國際大型商業公司,國內知名大型商業公司競爭中,取得了不凡的業績,使他們不得不退出市場,這不能不說是規范化管理給企業帶來的優勢,建立的核心競爭力了。

閱讀全文

與角色管理的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羊布病普遍治療方法 瀏覽:886
研究方法論是誰寫的 瀏覽:523
嬰兒肚子脹怎麼辦有哪些方法 瀏覽:329
蘋果手機的感應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07
香碗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92
北京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瀏覽:783
有哪些方法稀釋油漆 瀏覽:184
可以替代焊錫的sma頭連接方法 瀏覽:467
剪輯視頻的方法 瀏覽:592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環己烷和苯胺 瀏覽:539
浙江菜烹飪方法有哪些 瀏覽:382
星戰模擬器怎麼找到自己的家正確方法 瀏覽:766
2020洪災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828
長期失眠睡不著怎麼辦最好的方法 瀏覽:110
哪些激勵方法可以激勵員工 瀏覽:336
達爾文作用什麼方法得出進化論 瀏覽:632
鼓樓區干貨離心機操作方法有哪些 瀏覽:393
30公分最佳找點方法視頻 瀏覽:285
球圓度的測量方法 瀏覽:910
機動車牌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