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的IQ怎麼算
IQ是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縮寫,意為智力商數,簡稱智商。它是測量個體智力發展水平的一種指標。最早是由德國心理學家施太倫(L.W.Stern)提出,美國心理學家推孟在制訂「斯坦福—比內量表」中引用IQ,並加以改進。IQ是用智齡(心理年齡)除以實際年齡所得的商,乘以100,即比率智商。其計算公式為:
計算方法:IQ=MA(智力年齡)/CA(實際年齡)×100
它建立的前提是假定智齡隨實際年齡而增長,實際上,智力並非隨年齡增長而呈直線上升,16歲後,智力就基本停止發展了。顯然,比率智商有很大的局限性。美國著名的醫學心理學家韋克斯勒(D.Wechsler)在編制兒童智力量表時,測驗結果採用了離差智商的計算方法。其根據統計學中的均數()和標准差SD)計算而得,即以標准差為單位的個人分數偏離他同年齡組平均分數的數值,故它不受被測驗者年齡的影響。這種計算方法既克服了心理年齡只能進行同年齡組間的橫向比較,又克服了比率智商只能進行不同年齡組間的比較。現在多採用離差智商這種智商計算方法。
心理學家運用智力測驗這一工具來測得人的智力水平,用智商的高低表現智力的優劣。古時也有很多智力測驗,如我國北齊時代劉晝曾用"使左手畫方,右手畫圓,令一時俱成"的測驗來測量人的智力,這些測驗都沒有一定的指標。現在廣泛使用的智商記分方法源自比奈的智力年齡的概念。
智力年齡簡稱智齡,也稱心理年齡,指智力達到了一定的年齡水平,是衡量一個人智力高低的尺度。最初的西蒙-比奈智力測驗是用年齡量表表示測驗分數的。這里的年齡量表,就是在量表中,每個年齡組有6個題目,每個題目代表兩個月的智齡,將所答對的各年齡組的分量表的智齡相加,就是該兒童的智力年齡了。
後來在使用中發現,智齡為10歲,對於8歲、10歲、15歲的兒童來說,具有不同的意義。因此,於1916年推孟修訂的斯-比量表中,採用了智商的概念。智商即前面所講的智力年齡與實際年齡的商數。兩個年齡相除,更多的是得到小數。為了符合人們的習慣,心理學家將這個商數整數化,即再乘以100:
IQ=MA(智齡)/CA(實齡)×100
如果說智齡表示了心理發展的水平,是一個絕對的量數,那麼智商就表示了心理發展的速率,是一個相對的量數。顯然,智商比智齡更科學。
由上面智商的推算公式我們可以看出,IQ大於100是很有可能的。但是117分是不是一個"天才"的分數呢?
有人曾做過人群中各個IQ分數段所佔的比例的統計:
人群中只有1%的人智商在140分以上;有11%的智商屬於120分~139分;18%屬於110分~119分;46%屬於90分~109分;15%屬於80分~89分;6%屬於70分~79分;另外,有3%的人智商低於70分,屬於智能不足者。
② 智商到底怎麼算
智商的計算方式可分並
為兩種:
比率智商:智商(IQ)=心理年齡/實足年齡*100
離差智商:IQ-該年齡的平均IQ/
該年齡的IQ標准差*15(題目標准
差)+100(題目平均數)
③ 智商是怎樣計算的
就是通過回答一些很專業的問題來看得分的高低啦。
智商=智齡÷測驗時的實際年齡×100
智力水平可分為7個等級~
1、IQ值大於140的是天才
2、在120-140之間的智力非常優秀
3、在110-120之間的智力優秀
4、在90-110之間的智力平常(大多數人)
5、80-90之間的智力偏低
6、而70-80之間的智力有些缺陷
7、最後小於70的屬於低能(這不是罵人的話,是學術上的用語)。
④ 智商的計算公式
用公式表示即是:IQ=MA(心理年齡)/CA(生理年齡)×100。
1905年,法國心理學家比奈·阿爾弗雷德(Binet.Alfred,1857~1911)和他的學生編制了世界上第一套智力量表,根據這套智力量表將一般人的平均智商定為100。
1916年,特曼教授把這套量表介紹到美國修訂為斯丹福-比奈智力量表,並用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之比作為評定兒童智力水平的指數,這個比被稱為智商,用公式表示即是:IQ=MA(心理年齡)/CA(生理年齡)×100。
(4)離差智商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早期編制的智力測驗多採取個人測驗的形式。這是單獨評估心智功能的最好方法。目前國際上常用的個人智力測驗主要有兩種: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和韋克斯勒智力量表。這兩種測驗在中國都有修訂本。
韋克斯勒量表還可用於診斷一定范圍的心智失調。團體智力測驗多屬於匯選式(或識別型)的紙筆測驗,內容包括文字推理、數字運演、普遍常識以及非文字推理等項目,一般適用於教育、工業和軍隊等部門,可較為迅速地獲得有關被試心智功能的客觀指標。
特殊智力測驗是為了適應特殊人口的需要而制定的,例如嬰兒和學前兒童測驗著重探討發展問題,並傾向於強調感知能力的作用。弱智和文盲的智力測驗也屬此類。特殊智力測驗通常包括非文字的項目,諸如畫小人,圖像分類、拼圖、搭積木和解謎等。
⑤ 心測 離差智商如何計算
離差智商的計算公式:韋氏量表:100+15*z斯比量表:100+16*z在你說的「得分高於平均值1.6個標准差」里,z就是1.6。
⑥ 什麼是離差智商
離差智商是智商的一種形式,是智力發展水平測試指標,由美國心理學家韋克斯勒在智力測驗中首創。它以某一個年齡段內全體人的智力分布為正態分布,以該年齡組的平均智商為參照點,以標准差為單位求得的個體在智力測驗中的標准分數。表示與同年齡組的人相比,某個體智力水平的高低。
(6)離差智商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產生過程
1949年韋克斯勒在他編制的兒童智力量表中首次採用了離差智商取代比率智商。這是因為比率智商的基本假定是智力發展和年齡增長呈正比,是一種直線關系,但隨著人年紀的增長,到約到26歲左右智商就停止增長進入了高原期,所以比率智商不適用於年紀大的時候。
離差智商採用了一種新的方法,放棄了智齡,運用了離差。其基本原理是:把每個年齡段的兒童的智力分布看著常態分布,被試的智力高低由其與同齡人的智力分布的離差的大小來決定。
⑦ 心理學的離差智商這么算,通俗簡單點說,公式看不懂
具體公式為:IQ=100+15Z=100+15(X-M)/S
X為某人實得分數,M為某人所在年齡組的平均分數,S為該年齡組分數的標准差。
Z是標准分數,其值等於被測人實得分數減去同齡人平均分數,除以該年齡組的標准差。
離差智商是智商的一種形式,是智力發展水平測試指標,由美國心理學家韋克斯勒在智力測驗中首創。
它以某一個年齡段內全體人的智力分布為正態分布,以該年齡組的平均智商為參照點,以標准差為單位求得的個體在智力測驗中的標准分數。表示與同年齡組的人相比,某個體智力水平的高低。
⑧ 如何測定一個人的離差智商用哪些方法
摘要 智商有兩種,一種是比率智商,智力年齡÷實足年齡=智力商數。如果某人智齡與實齡相等,他的智商即為100,標示其智力中等。另一種是離差智商,把一個人的測驗分數與同齡組正常人的智力平均數之比作為智商。
⑨ 心理學的離差智商這么算,淺顯復雜點說,公式看不懂
離差智商的計算公式:韋氏量表:100+15*z斯比量表:100+16*z在你說的「得分高於均勻值1.6個規范差」里,z就是1.6。
⑩ 離差智商里的S怎麼計算
S就標准差,例如有一一組智商數據,計算s的方法就是,先計算這組數據的平均數,然後用每個數據減去平均數,最後的結果相加,再計算平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