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皂角刺可以和豬肉燉起吃嗎
皂角刺一般情況下來說,最好建議不要和豬肉一起燉,因為做出來的味道口感,不夠搭配,達不到理想的進食效果。
豬肉營養價值豐富,味甘咸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成分。
豬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補虛強身,滋陰潤燥、豐肌澤膚的作用。
凡病後體弱、產後血虛、面黃贏瘦者,皆可用之作營養滋補之品。
營養價值
1、豬肉的蛋白質屬優質蛋白質,含有人體全部必需氨基酸。
2、豬肉富含鐵,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的生成和功能維持所必須的元素。
3、豬肉是維生素的主要膳食來源,特別是精豬肉中維生素B1的含量豐富。
4、豬肉中還含有較多的對脂肪合成和分解有重要作用的維生素B2。
食用功效
1、補充蛋白質和脂肪酸: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2、補腎滋陰:豬肉性平味甘,有潤腸胃、生津液、補腎氣、解熱毒的功效,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小便和止消渴。
3、潤燥: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燥、乾咳、便秘和難產。
適用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適宜陰虛不足,頭暈,貧血,老人燥咳無痰,大便干結,以及營養不良者。
選購技巧
1、觀察肉的顏色:健康並且新鮮的豬肉,瘦肉部分應該呈現出紅色或者粉紅色,光澤比較鮮艷,流出的液體較少。脂肪部分應該是白色或者乳白色,而且質地比較堅硬。
2、觀察肉皮:健康的豬的肉,肉皮上面應該沒有任何斑點。
3、聞氣味:新鮮並且健康的豬肉的氣味是新鮮的肉味,並且帶有微微腥味。不會有其他異味和臭味。
4、觀察淋巴結:健康正常的豬肉的淋巴結的大小和數量上都應該是正常的,而且淋巴結橫切面的顏色應該是淡黃色或者偏灰的顏色。
5、看彈性:正常情況下,新鮮豬肉的彈性比較好,手指按上去產生的坑會很快彈回來,而病豬和不新鮮的豬肉彈性都會下降。
㈡ 皂角刺 是什麼
皂角刺
Spina Gleditsiae
(英)Chinese Honeylocust Spine
別名:天丁、皂針、皂莢刺。
來源:為豆科植物皂莢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棘刺。
植物形態:落葉喬木,棘刺圓柱形,常分支。羽狀復葉互簇生,小葉6~16,卵形至長卵形,長3~8cm,寬1~2 cm,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齒。總狀花序腋生及頂生,花雜性;花萼4裂;花瓣4,淡黃色;雄蕊6~8;子房沿縫線有毛。莢果扁長條狀,長12~35cm,寬2~4cm,紫棕色,有時被白色蠟粉。花期5月,果期10月。
生於路旁、溝旁、宅旁。主產河南、江蘇、湖北、廣西。
採制:全年可用刀砍下棘刺或切片曬干。
性狀:完整的棘刺常分枝,有時再分小枝,刺端銳尖,基部扁圓柱狀,全長約10cm或更長,基部直徑0.8~1.2cm。表面紫棕色或紅棕色。體輕,質堅硬,切斷面木部黃白色,髓疏鬆,棕色,無臭,味淡。
化學成分:含皂莢皂甙B-G(gleditsiasaaponin B-G)、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酯酸、油酸、亞甾醇、谷甾醇、二十九碳烷(nonacosane)等。
性味:性溫,味辛。
功能主治:消腫托毒,排膿,殺蟲。用於癰疽初起或膿化不潰;外治疥癬麻風。
㈢ 皂角刺的作用
皂角
很多發友都會發現很多洗發水中都會含有「天然皂角」的成分,那麼皂角是一種怎樣的植物呢?皂角的功效與作用又是哪些呢?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皂角簡介
皂莢 ,又名皂角樹,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生長旺盛,雌雄異株,雌樹結莢(皂角)能力強。皂莢果是醫葯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及洗滌用品的天然原料;皂莢種子可消積化食開胃,並含有一種植物膠(瓜爾豆膠)是重要的戰略原料;皂莢刺(皂針)內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㈣ 川楝子 青皮 芡實 石見穿 皂角刺 這5味葯能一起用么
五味葯可以一起用,疏肝破氣,消腫散結。主治的病證要看具體情況。最好在醫生指導下用。
㈤ 皂角刺的用途
皂角刺的功效與作用
1.皂角刺用於癰疽腫毒。如膿未成者,常與穿山甲、金銀花等同用,方如仙方活命飲;如膿成而正虛不潰者,則與穿山甲、黃芪、當歸等配用,方如透膿散。
2.皂角刺用於麻風,癬瘡、重舌。治麻風,單用皂莢刺燒灰為末,大黃煎湯調服,方如二聖散;治癬瘡,用皂莢刺米醋濃煎,取液外塗;治小兒重舌,用本品燒灰,加入朴硝、冰片少許,摻於舌下。
3.皂角刺用於痔瘡,肛邊癢痛,可與樗皮、枳殼、赤芍同用,方如皂莢刺丸。
4.皂角刺用於婦女產後缺乳或乳汁不下,常與穿山甲、王不留行、通草等同用。
㈥ 穿破石有時能代替穿山甲入葯嗎
穿破石、王不留行、路路通、皂角刺
用這穿破石代替穿山甲、水蛭、蜈蚣,這些蟲類穿透之葯,如果嫌力道不夠,我們還可以選用王不留行、路路通、皂角刺,盡量避免使用蟲類葯。
穿破石的功效:
一是穿透力穩健,服用後勁十足,凡體內血脈不通者皆可用之。
二是肝膽系統疾患,以及各類病痛瘀滯,皆可用之。
三是可作為抗癆葯,對治各種結核。
四是體內各種症瘕積聚、包塊囊腫,譬如乳腺增生、卵巢囊腫、子宮肌瘤、前列腺肥大等皆可用之。
五是穿破石根莖金黃,流白色漿汁,帶豆腥味,通利之中還有補益作用,可用於農村幹活勞傷、積損、陳年舊疾。
穿破石周身是寶,根莖枝條皆可入葯。一棵樹往往上百斤,砍下來全村人喝都有餘,價錢又便宜,葯效獨特,正符合傳統中醫簡驗便廉的特色。
摘自:《任之堂跟診日記》第七天,2月25日。
特別提示,植物葯材的威力是動物葯材的二十分之一,所以要加大用量,前提是脾胃良好,能吃得消這么大的量
㈦ 皂角刺有什麼功效和作用呢怎麼食用
一、皂角刺煮水的功效
A:消腫排膿
皂角刺煮水喝可以幫助有效的達到消腫排膿的效果,與此同時還能做到消毒透膿和殺蟲的功效。對於一些惡性症狀來講,用皂角自泡水是能夠起到一個很好的保養跟減緩症狀的作用的。
B:抑制頭皮屑的滋生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見的比較多了,很多洗發水裡面都會含有皂角的成分,就是因為在皂皂裡面含有一種有效成分,它是能夠幫助達到很好很強的殺菌能力的,能夠幫助將我們頭皮上的很多真菌都給消滅掉,從而達到一個很好的止頭皮屑效果。
C:行血行氣
換句話說就是,皂角刺拿來泡水喝,它能夠幫助讓我們的血液得到一個更好的循環,其實用含有皂角成分的洗發水洗頭也能夠讓我們頭皮的血液得到更好的促進,循環,有利於我們頭發的生長,也能防止頭發的掉落。
二、皂角刺泡水喝的禁忌
皂角刺一個最讓人害怕的副作用就是,它很有可能會讓人出現中毒的現象,如果你大量無節制的服用,那麼皂角刺裡面的一些特殊成分在進入到我們腸胃以後,就會散發出它巨大的毒性,這樣一來會直接影響到我們中樞神經的健康,讓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等各種危及生命的不良現象。
所以我們應該要知道,皂角刺不能夠隨意的大量服用,也不能夠跟但凡一起用,不然會讓它的毒性增加,每次我們在用皂角刺來煎水或者是泡酒的時候,其劑量不應該超過6克,同時可以向其中放入一點蜂蜜作為調劑作用。
㈧ 皂角是什麼樣幹嘛用
皂角刺全身都是寶,具有消腫托毒,排膿,殺蟲之功效。皂角的功效有:
1、皂角的皂角仁營養成分很高,屬於高能量、低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能調和人體臟腑功能,具有養心通脈,清肝明目,健脾滋腎,祛痰開竅,潤腸通便,潤膚養顏,提神補氣等功效。
2、皂角皮:它是天然的工業洗滌產品,可用於動物毛皮製品的清洗加工,加工後毛皮具有毛皮柔軟、光澤好之優點。也可從皂角皮中提取制葯用的激素等材料。
3、皂角豆:也稱皂角籽,該產品是生產開發美容美發產品的最理想的天然原料。也是生產植物膠、皂莢膠的主要原料。
4、皂角米:也稱皂角仁,該產品是生產食用膠的天然有機原料,廣泛用於八寶粥及其它食品的添加劑。
皂角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扁橢圓形,黃棕色,光滑。質硬。氣微,有刺激性,味辛辣。 完整的棘刺常分枝,有時再分小枝,刺端銳尖,基部扁圓柱狀,表面紫棕色或紅棕色。如下圖:
(8)穿皂角刺的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另外,當皂角刺為葯材時,它的形狀為主刺和1-2次分枝的棘刺。主刺長圓錐形,長3-15cm或更長,直徑0.3-1cm;分枝刺長1-6cm,刺端銳尖。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體輕,質堅硬,不易折斷。切片厚0.1-0.3cm,常帶有尖細的刺端;木部黃白色,髓部疏鬆,淡紅棕色;質脆,易折斷。氣微,味淡。
當皂角刺飲片形狀,為不規則的厚片。表面木部黃白色,髓呈海綿狀淡紅棕色,周邊棕紫色或棕褐色,質脆,易折斷。無臭,味淡。另外,皂角刺為攻散峻厲之品,無堅不破,無痰不散,能開關導滯,對痰閉症用之,可以救急。
㈨ 皂角樹的刺有什麼作用
皂角刺,又稱皂角針,內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是一種中葯,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
皂莢刺(皂針)是我國傳統中葯材,在臨床上已經有很久的應用歷史,本品性味辛,溫,功專消腫排膿,中醫臨床用於癰疽腫毒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現代抗癌葯理研究表明,皂角刺具有抗癌抑癌活性。中醫臨床上作為治療癌症的配伍葯之一,主要是與其他中葯組成方劑,常被用來多種癌症。
其實皂莢、皂角葉、根、皮和刺等,都是入中葯的好葯材。皂角樹的莢果、種子、枝刺等均可入葯,莢果入葯可祛痰、利尿;種子入葯可治癬和通便秘;皂角刺能預防疾病的產生,有效控制身體機能,對人們的身體系統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9)穿皂角刺的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皂莢采刺林苗木快速繁育技術:
一、種子採集與加工:
選擇樹干通直、生長健壯、種子飽滿、30-100年生的盛果期成年母樹,於10月份采種。採收的果實要攤開曝曬,曬干後將莢果砸碎,或用石碾壓碎,篩去果皮,進行風選。種子陰干後,裝袋干藏。每千克種子約1800-2000粒。
二、 苗圃選擇與准備:
育苗地宜選擇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地方,整地要細。每667m2施有機肥3000-5000千克,築成平畦或高畦。
三、種子處理:
皂莢種皮厚而堅硬,透水性差,如不經催芽處理,種子發芽出土慢而不整齊、發芽率低,必須進行種子處理。常用濃硫酸處理。
四、播種:
播種時間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條播,條距25-40cm,每延長米播種25-35粒。播種前苗床要灌透水,播後覆土3cm,並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每667m2播種量30-40千克。
五、播後管理:
幼苗出土前後要及時防治螻蛄等地下害蟲:每5千克炒香的麥麩中加入90%晶體敵百蟲30倍液0.15千克,每667m2施用1.5-2.5千克。幼苗剛出土時勤噴水嚴防床面板結,以免灼傷嫩苗。苗高10cm左右時間苗定苗,株距10-15cm。
6-8月根據天氣和苗木生長狀況,適量適時灌溉和追肥,每667 m2施人糞尿100千克或尿素4千克,每隔半月追肥一次,8月初停止追肥,以利於幼苗木質化。同時注意防治葉面害蟲。當年生苗高可達50-100cm,可用於出圃營造皂莢采刺林。
㈩ 請問皂角刺有什麼用處
皂角刺為皂莢樹的棘刺,又名皂角針。性味辛溫。功能有消腫排膿,祛風殺蟲。用於癰疽瘡毒初起或膿成不潰之症以及皮癬、麻風等。
皂角刺始載於《圖經本草》。蘇頌謂皂刺與米醋熬嫩刺作煎,塗瘡癬有奇效;《本草綱目》將本品列於"皂莢"項下。李明珍雲:"治癰腫妒乳,風歷惡瘡,胎衣不下。"又雲:"治風殺蟲,功與莢同,但其銳利直達病所為異耳。"
皂角刺的用處:
1,消腫排膿:皂角味辛溫咸,有消腫拔毒。排膿之功。《本草匯言》:「皂莢刺,拔毒祛風,」凡癰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將破者,能引之以出頭,已潰者能引之以行膿。於瘍毒葯中為第一要劑,又泄血中風熱風毒,故而風葯中亦推此葯為開導前鋒也。」
2,搜風拔毒,:本品辛成,溫。辛能散,能行血行氣,成能軟堅散結,溫能搜風,活血祛瘀。托里排脹,常用於厲癰,癬瘡等證。
3,行氣理氣:本品味辛減溫,入肝腎經,有行氣行血,溫經通絡,活血祛瘀,催胎衣下行之功,常用於胞衣不下,妒乳,閉經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