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木頭的鞦韆椅怎麼做啊
步驟及方法:
1、設計出想像的鞦韆樣式,或找來樣圖備參。
2、取經過防腐、碳化處理後的美國南方紅松,或俄羅斯樟子松等適合室外條件的一些碳化防腐圓木若干(裝飾城有售,最好用上下同粗且其直徑約70mm以上的圓木,或7*7mm方木)。
3、備上直徑為8-10mm*100-160mmj螺桿、帽;電鑽及各尺寸的木鑽頭若干、活動扳手、捲尺及木鋸等工具。
4、根據設計或參照其尺寸,將合格的圓木按圖裁截後標注孔位,再依其尺寸進行鑽孔。
5、按圖用准備好的螺桿、螺母及扳手進行組裝後上些清漆即可。如其在室外使用,可1-2年上清漆保養一次。
尺寸參照如下:
(1)木頭折騰的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1、用途游戲用具,將長繩系在架子上,下掛蹬板,人隨蹬板來回擺動。鞦韆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一種運動。春秋時期傳入中原地區,因其設備簡單,容易學習,故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快在各地流行起來。漢代以後,鞦韆逐漸成為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習俗活動並流傳至今。
2、鞦韆的起源,可追溯到幾十萬年前的上古時代。那時,我們的祖先為了謀生,需要上樹採摘野果或獵取野獸。在攀緣和奔跑中,他們往往抓住粗壯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條的搖盪擺動,上樹或跨越溝澗,這是鞦韆最原始的雛形。
3、至於後來繩索懸掛於木架、下拴踏板的鞦韆,春秋時期在我國北方就有了。《藝文類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鞦韆為戲」的記載。當時拴鞦韆的繩索為結實起見,通常多以獸皮製成,故鞦韆兩字繁寫均以「革」字為偏旁。
4、鞦韆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一種運動。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傳入中原地區,因其設備簡單,容易學習,故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快在各地流行起來。漢代(公元前206年~220年)以後,鞦韆逐漸成為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體育活動並流傳至今。
5、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各種現代體育項目的興起,鞦韆運動除在少數地區仍廣為流行外,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已成為兒童的專項活動。1986年2月,國家體委制訂了《鞦韆競賽規則》(草案),同年,鞦韆被列為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到1999年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鞦韆已發展為包括6個單項的較大項目。
❷ 如何給木頭拋光
1、首先找到一塊需要打磨拋光的木頭,具體步驟,如圖所示。
❸ 木頭如何打磨圓滑
木頭打磨圓滑的方法:
1、順著木紋進行打磨,因為若逆著紋理進行打磨,就會留下很明顯的永久性劃痕;
2、使用磨塊,因為如果不使用磨塊,便不能保證均勻的打磨力度;
3、對於平坦的表面,磨塊應當配有軟墊;沒有軟墊的磨塊就沒有彈性,因此在打磨過程中,砂紙上的砂粒會刮壞木材表面;
4、對於彎曲的表面,您最好的選擇就是外包砂紙的厚泡沫墊或海綿;這些填充物能根據木材的彎曲度改變自己的形狀,從而使打磨力度穩定均勻;
5、逐步換用越來越細的砂紙,以均勻、徹底地打磨木材表面,使其變得光滑。
在打磨翻新地板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打磨要從40目,80目,120目砂紙逐步打磨,部份地板需用到150甚至240目砂紙,磨完的地板不得有坑有痕。打磨的方向有講究,最後一道打磨工序要順著地板方向,這樣才能保證地板的表面細膩,光滑。
2.打磨完後,一定要刮膩子,使用瑞典出的與地板木屑混合的膩子,可以保證地板的本色,地板不會被刮花,使用其他膩子需調色,對施工人員的要求很高。由於木頭總會變形的,若膩子附著力太強則會拉裂地板、附著力太弱則會掉出來,專業膩子會做得好些。
3.地板漆,應使用環保的水性地板漆,不會使您的房間內有異味(由於地板漆的用量極大,縱使小小的不環保其釋放出來的有害物質都會對人造成傷害)。地板漆必須是專用地板漆,且使用量必須達到標准,其耐磨度才能達到地板使用的要求。瑞典博納漆是此行業內的驕驕者。
❹ 木塊切割,新手製作木頭手工的方法
1、准備這些材料:木地板、繩子、螺釘、鋼架、木塊切割工具。
2、使用木塊切割工具,把一塊木地板平均分為13塊。
3、用磚頭把分好的木塊的兩端打上通孔。
4、用堅固的線把木塊逐塊連起來啦。
5、用鋼架和螺釘把最兩邊的模塊固定到牆上,吊橋書架就做好了。
6、完成。
❺ 如何把木頭變的松軟
把木頭加工成一定的長度、寬度和厚度,再送進一個可以旋轉的大鐵窗里封閉起來,慢慢加熱,使溫度升高到攝氏200度以上時,鐵窗里的木頭就發生變化,木質素受熱被分解了,一切有機物質被碳化了,木頭中的水份也全部跑光。這時候,工人們再把石蠟送到鐵窗里,讓它與木頭融合在一起,這樣,木頭就變得十分松軟了。 鉛筆就是這樣做出來的。你說的簡單方法,就是用水泡木頭幾天
❻ 如何把木板(木材)變彎
木材變彎方法:
1、一般情況下,把木板(木材)變彎,是將木材軟化後,在彎曲矩作用下將其彎曲成所要求的曲線形狀,並使其乾燥定型。木材無法通過火來加熱軟化,但可以通過蒸汽軟化。不同樹種木材的彎曲性能差異很大,即使是同一樹種在同一棵樹上的不同部位其彎曲性能也不同。
2、實木彎曲成型是一種無屑實木成型加工工藝,它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塑化(軟化)、彎曲和定型(在模型框架中乾燥冷卻)。木材首先礙要刨成方材,然後精確地裁成彎曲長度。為達到可彎曲的性能,必須光將木材(即工件)進行軟化,這表現為溫度和濕度的影響。
(6)木頭折騰的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實木熱彎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典型的如中國農民用來叉麥稈的桑叉,就是桑樹砍下來後在它完全乾之前把要彎曲部位放在火上烤,大約表表皮開始烤糊的時候,用力就可以折彎,並且它不會斷,然後固定住等它幹了就定型了。
現代工業化的熱彎已經是很成熟的技術,熱彎技術的關鍵是木材品種和品質,一定不能有亂紋和結疤,其他參數:木材濕度,蒸汽溫度,蒸汽壓力,環境溫度,木材在高溫爐內加熱曲線等等參數,隨木種都會有不同,需要長期的數據積累和分析才能保證熱彎成功率。
另外熱彎的機械設備也很重要,設備也是影響成功率的重要因素。這些都具備的情況下,成功率一般可以達到95%以上。達不到百分百是因為木材的天然性,神都不知道那根木頭里邊會有個蟲孔,哪跟木頭里邊會有點內裂。
❼ 怎樣使木頭變彎到指定角度
實木彎曲成型是一種無屑實木成型加工工藝,它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塑化(軟化)、彎曲和定型(在模型框架中乾燥冷卻)。木材首先礙要刨成方材,然後精確地裁成彎曲長度。為達到可彎曲的性能,必須光將木材(即工件)進行軟化,這表現為溫度和濕度的影響。
目前傳統的軟化方法是蒸煮法,把水分和熱量當作木材的軟化劑。
一般將准備好的木材放在一定條件(壓力、溫度、濕度)的蒸汽中進行一段時間的軟化,時間的長短與木材的韌始含水率、樹種和木材的厚度有關。
木材彎曲最合適的含水率,是木材纖維飽和點的含水率,即20%—30%,此時木材強度最小,可產生的變形最大。使用實木軟化專用設備,可在較短的時間內以消耗較少的能量將木材轉變為可以彎曲的狀態。
(7)木頭折騰的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木頭要是沒有水分的干木,干木在接觸水後因吸水的不同。膨脹程度也不同,木頭就會變形了既變彎。
木工刨刀是木工常用的工具,其主要作用是把木料推平。刀片在推把上跟木料有一個夾腳,太大不好推,太小容易廢料,一般角度在20到30度為宜。
要刨面,先「沖』線,先高後低刨平面:在刨料以前,先要用眼觀察一下准備刨削的木材面上的凸凹部位和程度,然後先刨削突出部分,使其大致平整後再按刨料線通長刨削。
用眼力測定木料的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看平面的縱長線,兩邊線同合則材面平直,無翹曲,否則表示不平直;二是面對料的端部,用右眼目測板平頂的近身一端到另一端,看一看是否平直。一般順序是先二後一。
❽ 用木頭做的最簡單的簪子怎樣圓滑
准備材料:路邊揀來的黃楊木廢料兩塊(一塊5公分見方,一塊指頭粗細) 廢刀片一把(美工刀片) 廢舊蘭色水筆一根502膠水一瓶 2元 砂紙 1元 使用工具: 自家的砂輪,一把刀和一把鋸製作方法:1,首先用小刀把兩塊木頭削成合適的形狀,再用砂紙打磨,這個過程很艱辛,木頭很硬,折騰了好幾天,中間細的那根突然斷裂,害我幾乎放棄。 2,把硬碟拆開,取出硬碟軸承里的小鋼珠和銅絲備用。 3,在砂輪上打磨廢刀片,讓它適合「刀鞘」的形狀和大小,最後打磨出刀刃。 4,用膠水組裝各個部件,並用小刀刻畫出花紋的形狀,纏繞銅絲,嵌入小鋼珠。 5,蘭色油性水筆上色。 整個作品屬於邊做邊設計,沒有特定的目標,斷斷續續做了好多天,其間也遇到很多困難,幾乎放棄,所以也沒留下什麼照片,完成後成為這個樣子也是我史料未及的。 6、 借用一個新硬碟的圖片,箭頭指的部位就是原料採集地。 。 舊刀片描好大致輪廓就開工。 在木頭柄上纏上銅絲,嵌入小鋼珠。上了點顏色試了下,只有油性水筆不會掉色。把所有零件組裝在一起 ,一次次的打磨下,小刀鋒利異常!! 柄的靈感來自埃及蓮花。埃及風情嘛,自然要懷舊些,最後要做的是整體拿砂紙打磨一遍,這樣上的顏色也都淺了一層。 結合處分幾個小部件構成,也做了幾個凹槽,於是拔出的時候會有感覺,類似現在很多塑料盒子的原理。
❾ 如何給木頭拋光
方法如下:
1、通常要先畫創意稿,再用墨線勾畫放大到木材上;
2、粗坯是整個作品的基礎,它以簡練的幾何形體概括全部構思的造型,要求做到有層次、有動勢,比例協調、重心穩定整體感強,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輪廓與內輪廓;鑿粗坯:可從下到下,從前到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一層層地推進。鑿粗坯時還需注意留有餘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適當的放寬。民間行話說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惟愁瘠薄難復肥,內距宜小不宜大,切記雕刻是減法。」鑿細坯:先從整體著眼,調整比列和各種布局,然後將具體形態逐步落實並成形,要為修光留有餘地。這個階段,作品的體積和線 條已趨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圓熟流暢,要有充分的表現力;
3、修光:運用精雕細刻及薄刀法修去細坯中的刀痕鑿垢,使作品表面細致完美。要求刀跡清楚細密,或圓滑、或板直、或粗獷,力求把作品意圖准確地表現出來;
4、打磨:根據作品需要,將木雕用粗細不同的木工砂紙搓磨。要求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要順著木的纖維方向打磨,直至理想效果;
5、著色上光:用一枝硬毛刷、一枝小硬毛筆、一隻調色缸。著色的顏料一般是指水溶性的,如水粉、水彩或皮鞋油。它們的特點是覆蓋性小,有較強的滲透性。油畫的丙烯顏料不宜使用。
木雕著色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木質和花紋在顏料的覆蓋下還依然可見,有些木紋通過著色更加清晰。所以在調配顏色時不宜過厚,顏料與水的比列是30:1,要適當的稀薄,呈透明狀。這樣即使多上幾遍,木質也不會被覆蓋住,如果顏色調配得當,上色的刷筆含水量不宜過多,不要急於求成,否則有些深凹處積淀顏色易產生不均勻的效果。
著色不僅是為了彌補某些木質的不足或缺陷,而且還能起到豐富材料質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上色時要酌情而定,要求盡量體現出作品內容形式的需求,並符合天然木質的種種美感。
木雕上色不要馬上擦光。一定要等幹了(約12小時後),用一塊干凈的布使勁擦拭直至產生均勻的光澤,達到手感光滑。有的作品可以視情況擦漏一些,使木的底色稍有顯露,形成豐富的色彩感覺,同時也加強了作品的層次感。
❿ 實木傢具用久了會裂嗎
實木傢具用久了是會開裂的。實木傢具開裂?多半是因為這個原因。
很多朋友認為如果實木傢具開裂,那這實木一定是假的。其實不然,即使是真的實木傢具,開裂也是在所難免的。就連價值連城的紫檀傢具,在故宮展出時也會有開裂現象,同樣需要修復。如同皮膚缺水皺裂,毛發分叉一樣,木材也是一種生物,缺水也會有同樣的問題,表現在傢具上那就是開裂。
實木傢具開裂其實就是水和力的問題,除了主要的木材材性,使用環境、使用習慣等的不同,也很容易使傢具中木材本身的含水率和纖維受力情況發生變化。比如,陽光的過度照射、屋子裡過於乾燥的空氣、傢具表面長時間浸泡酸/鹼等各種液體、暴力運輸……都會使傢具具備開裂的潛質。所以只要在這些問題上下功夫,就可以把開裂問題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