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籃球中的跳步是什麼意思
跳步,是一種停球方式。跳步是突破擺脫防守的方法,是指進攻球員在最後一次運球之後,順勢起跳,持球落地。結束本次運球的行為。以遠離來球的一腳用力蹬地為主,使兩腳同時或幾乎同時離地向來球方向跳動,蹬地用力大的腳先落地,另一腳跟著落地站穩。
跳步移動范圍較跨步略大,但速度不如跨步。移動中常會有短暫的騰空時間,對於保持身體重心的穩定會有一定影響,通常靠膝關節和踝關節的緩沖來減少重心起伏。多用於來球距離身體較遠且速度不是很快時,利於主動連續進攻。弧圈打法常用以側身移動或在中台左右移動;快攻打法側身時用跳步也較多,但左右移動時常會將其與跨步結合運用,比如往右移動先用跨步,接著往左移動時用跳步。
跳步的作用:
跳步對於突破籃下,保護球不被切掉,或者躲避封蓋頗有益處,起跳之前手可以觸球,但是不能持球。
籃球中的跳步的學習技巧:
1、學習跳步可以從跳步運球和跳步腳步分別學習。
2、利用原地運球上升,身體順勢垂直起跳鍛煉人球結合的能力。
3、跳步腳步有側身和正面兩種跳動。
4、初學者從持球正面跳步練習腳步。
5、側身跳步通常是跳向防守者的兩側,利用背部隔離防守者。
6、跳步運球和跳步腳步分別熟練後,即可嘗試完整跳步。
7、跳步護球很重要,三種護球方式:高舉護球,抱懷護球,背後護球。
『貳』 籃球中跳步到底怎麼算的,雙腳離地不是跳步嗎,怎麼還有小跳小跳能跳幾次
跳步實際是一個停球動作,在運球中跳步,在跳步中完成從運球到持球的過程。 跳步急停分兩種,兩只腳先後落地和同時落地的區別。
後者起跳時可以是單腳或雙腳,前者起跳必須雙腳起跳,然後兩只腳先後落地,如果單腳起跳再先後落地就正好走了兩步而沒有形成上籃,球還在手裡,屬於走步違例。
跳步的要領一定記住要雙腳同時落地,這樣落地後可以以任意一腳為中樞腳,使跳步後的銜接動作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更加多樣化。
跳步通常都是持球前的動作,跳步之後也幾乎都是將球拿起,也就是說跳步並不是運球動作,因此不存在什麼過肩的概念。就算過肩了,跳步後你也不會再拍了,也不會吹你二次運球的
不要被人誤會走步,最重要的是跳步之前不能雙手抓到球 要在你跳起來的同時再去抓球
一邊跳步又兩種;
一種是跳起來後 雙腳著地 可以停下來 任意腳做中軸腳
另種是跳起來後 單腳著地 跳起來後 腳步就像上籃的腳步一樣 右手上籃 就右腳先著地 同樣左手上籃就左腳先著地 但上籃不能停下來 這你應該是知道的
淺談籃球跳步急停的應用
根據現代籃球技戰術的發展特點,將持球突破動作方法加以改進,以本校三個籃球選修班為實驗對象,分時間段以改進的和常規進行教學,對比顯示,改進的教學方法突破成功率和運用率明顯高於常規教學方法,改進的技術更易於被學生掌握和運用。
跳步急停持球突破又名速度過人,其攻擊性較強,目前人盯人的平步防守,使原地持球突破極為困難,採用跳步急停持球突破,不僅速度快、變化多,而且個人的攻擊力會大大提高。其動作方法是:進攻隊員接球前,根據同伴的傳球和自身與防守的位置,採用跳起空中接球,落地時兩腳平行同時落在防守的一側,並主動錯位靠近防守,落地後迅速降低重心,同時正確判斷防守隊員的身體的重心、防守位置與步伐的移動速度,及時選擇持球同側步、交叉步突破或快速起跳投籃,可創造一次進攻三個進攻機會的選擇。
1、同側步突破:進攻隊員落地後,由於已靠近防守隊員並主動錯位,當防守者來不及跟上時,進攻隊員應上體迅速前傾,非中樞腳用力蹬地,力爭第一步超越防守隊員半步,遠離防守者的手推放球,轉體探肩,順勢快速突破對手上籃或急停跳投。 2、交叉步突破:當進攻隊員落地時防守隊員及時快速堵位,進攻隊員趁防守隊員重心轉移的 一剎那,及時蹬地向反方向中樞腳的正前方跨步,上體前傾,雙肩內收,主動接觸對手身體的邊側部,雙手持球向遠離對手一側的前方送放球,充分利用規則允許的身體接觸,最大限度爭取時空優勢,快速突破上籃。
3、快速跳起投籃:由於進攻隊員落地時主動靠近防守並錯位,迫使防守隊員退步防守,這時進攻隊員應利用防守後退的時間差立即起跳投籃。
這三個攻擊機會幾乎同時出現,這就要求運動員判斷要正確、速度快、動作合理,才能更有效提高攻擊質量。
在標准籃球規則中,從藍球彈到手中持球開始計算,先邁一步,再跟一步,然後單腳起跳上籃,這叫做三步上籃。如果再多邁步視為走步違例,少邁步(如樓主所述只邁一步)不叫三步上籃但不違例。上籃單手雙手持球均可。
在標准籃球規則中,從藍球彈到手中持球開始計算,先邁一步,再跟一步,然後單腳起跳上籃,這叫做三步上籃。如果再多邁步視為走步違例,少邁步(如樓主所述只邁一步)不叫三步上籃但不違例。上籃單手雙手持球均可。
望採納。。。謝謝
『叄』 在籃球中,跳步的具體規則是什麼
雖然叫3步上籃
但其實只有兩步半
要在第二步躍起之後出手
開始運球,在球出手前中樞腳不得抬起。
-----
傳球或投籃,隊員可跳起中樞腳,但在球出手之前任一腳不得落回地面。
在實戰中,假設左腳為中樞腳,我們可以選擇
1,僅抬起右腳,再放下。狀態沒有改變。
2,雙腳同時跳起,「球出手之前任一腳不得落回地面」
3,帶有平移的側跳。比如我為了躲閃向右方跳——左腳先離地,右腳後離地,然後在任
一腳落地前出球。也可以右腳往前或往右先邁一步在跳。(實戰中經常被吹犯規常常是因為
隊員心急,不是邁一步,而是「跳」了一步)
4,僅抬起左腳,放下左腳前出球(傳球或投籃)。整個過程中右腳未抬起。
以上1-4越來越極端,但從規則來講是合理的。其中4很少出現只是因為無法從中得利。
下面來說三步上籃,如下的分解動作,以左腳起跳為例:
第一步
a左腳在地(右腳騰空中)
b合球
c左腳騰空(這里b、c可以互換)
第二步
d右腳落地(此為中樞腳。)
e左腳再落地(這里就是我想表達的,見注3)
第三步
f右腳抬起
g左腳騰空
h出球
註:
1,a時,三步上籃不能從雙腳都落地的狀態開始,基本都是走步
2,第一步,左腳跳起左腳落地也可以,就像三級跳的第一步。這時當然就是落地的左
腳是中樞腳。規則上不影響後面的任何動作。(比如白巧克力在比賽中就這么干過,
和手上動作配合晃人)
3,如果在d和e中間有騰空(即右腳先離地,左腳在落地),就不符合規則了。
具體解釋:
d時右腳已經成為中樞腳,這時右腳起就是中樞腳離地。在雙腳離地的情況下,任何
一腳落地前都必須出球。(這里恰好也有個例子,本版514文,就是這種情況。感謝
蹂躪提供了這么誇張的版本,呵呵。實戰中,大家三步上籃或多或少都會在第二步
騰空,動作不誇張也就過去了。畢竟不能死扣規則。但是大家要明白這個道理才行)
但是如果d和e中間無騰空,即雙腳都落地後再「f」——抬起右腳(中樞腳)往前邁,
這時就無需出球。情況和我們的「引理」相同。(這里的例子就是所謂的「慢三步」了。
很多人認為慢三步不連貫算走步。其實只要合球之前是運動且連貫的,那麼合球之後
再慢都沒關系,反而是很好的符合規則)
引申:
1,如果d和e是同步,即雙腳同時落地,就是平常說的「跳步」。
這時雙腳皆不可平移(即規則中的「雙腳皆不可作為中樞腳」),只可抬起。
抬起的情況和引理相同。當然也可以站在那裡隨便多久。
2,如果到e結束,沒有後面的fgh。那麼是正常的兩步急停。
右腳為中樞腳,左腳可以任意平移。和平時的停步沒有區別。
『肆』 籃球中跳步是有兩種吧求下具體的步驟
跳步分兩種
一是先持球再跳。一種是跳起來再持球。
第一種就是所謂的單雙的跳步,兩只腳的任何一隻腳投籃或傳球時都可以抬起但是在球出手之前不能落地,運球時雙腳任何一隻腳都不得抬起。
第二種是空中接球你雙腳落地那你的雙腳都是中樞腳,抬起一隻另外一隻就是中樞腳,注意中樞腳是可以抬起的,在投籃或傳球時中樞腳可以抬起,但是在球出手之前任何腳不得落地。如果是一前一後落地,那先落地的腳就是中樞腳和上面一樣。
但是這兩個動作在運球時作的時候別人不好區分,動作必須干凈否則走步的。你在作這樣的動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什麼時機控制球。
『伍』 籃球中急停跳步(雙腳落地)到底算幾步
跳步是突破擺脫防守的方法,是指進攻球員在最後一次運球之後,順勢起跳,持球落地。結束本次運球的行為。跳步對於突破籃下,保護球不被切掉,或者躲避封蓋頗有益處,所以是球星常用的動作。
跳步一定要與三步上籃,跳起投籃落地還不出手相區別。
(1)正常的跳步在起跳之前是可以不持球的,起跳之後在雙腳在空中時完成持球(通常是抱球或夾球),落地之後可選任意一隻腳為中樞腳。
(2)如果持球瞬間單腳在地,跳起後要麼另一隻腳先落地(這本質上屬於三步上籃的前兩步),要麼雙腳同時落地。不得右腳起跳右腳先落地,也不得左腳起跳左腳先落地。這個規則可以詳見NBA中國官方網站中的NBA視頻規則手冊,裡面用專門的視頻講解了該動作是非法性。所以以下提供的教學視頻中的一段是非法的,各位練習跳步的球迷一定注意。另外,只要持球瞬間單腳在地,落地後就沒有中樞腳,即任意一隻腳不得再跨一步。
(3)跳投是持球之後再跳起投籃,中樞腳在跳起已經選定,球必須在跳起後任意腳再次落地之前出手。所以與跳步有著本質區別。
中樞腳離地之前運球離手,中樞腳落地之前投籃離手。是走步的兩大基本規則。
判斷走步,對於持球瞬間的選擇是最重要的,走步規則在此瞬間之後開始生效。注意持球的概念:指球員抱球,翻腕,夾球,要與運球中的手觸球相區別。按照這樣的理解,跳步實際上是發生在運球中的事情。所以是合理的。
早期籃球規則限制每一步必須有至少一次運球。但是自從大個後衛出現以後,比如魔術師約翰遜,他常常兩三步才一運球,後來無論是國際籃聯還是NBA,都基本沒有了運球中走步的說法,使得比賽的流暢性得到了大幅提高,眼花繚亂的變向運球才開始大量出現。只要沒有結束運球,都基本沒有走步。當然書面上
在第一種情況下,跳步之後是可選中樞腳的,NBA大量的跳步例子證明了這一點。第二種情況本質上不是跳步,如果是三步上籃兩步停住,後面一隻腳是軸心腳,可動前面一隻腳。第三種情況是跳步,落地之後無中樞腳。
『陸』 籃球跳步規則
正常的跳步在起跳之前是可以不持球的,起跳之後在雙腳在空中時完成持球(通常是抱球或夾球),落地之後可選任意一隻腳為中樞腳;如果持球瞬間單腳在地,跳起後要麼另一隻腳先落地,要麼雙腳同時落地。不得右腳起跳右腳先落地,也不得左腳起跳左腳先落地。
跳步是突破擺脫防守的方法,是指進攻球員在最後一次運球之後,順勢起跳,持球落地。結束本次運球的行為。跳步對於突破籃下,保護球不被切掉,或者躲避封蓋頗有益處,所以是球星常用的動作。
籃球是很多人都喜愛的運動,初學者可以多了解以下這些基礎知識:
國際標準的籃球架高度是3.05米,籃板的尺寸是180厘米*105厘米,籃板下沿至地面距離為2.9米,籃球架底箱尺寸為18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籃球比賽場地是一個長方形的堅實平面,標準的籃球場地長是28米,寬15米,無障礙物。標准籃球直徑為24.6厘米,標准籃圈直徑為45厘米,籃球最大的橫切面面積只佔籃圈面積約30%,標准筐離地面3.05米。
一場籃球比賽中,通常有兩個後防球員,分別是組織後衛和得分後衛,前者的任務主要是組織全隊的防務,負責控制籃球,在適當時機有適當人物控制大局,還要組織進攻,得分後衛主要是負責進球得分,還要了解對方的攻勢,組織對手進球。
『柒』 籃球中的跳步是怎麼做的
所謂的跳步就和三步上籃一樣,不同的是三步上籃因為身體的慣性要把球投出去,要不就走步了;跳步你可以選擇跳步投籃或是跳步急停,投籃當然不會走步。
跳步急停分單腳跳步急停和雙腳跳步急停,單腳跳步急停你先落下的腳是重心腳,不能移動要不就走步;雙腳跳步急停你的腳必須是同時落地,然後你可以隨意確定重心腳。
跳步的要領一定記住要雙腳同時落地,這樣落地後可以以任意一腳為中樞腳,使跳步後的銜接動作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更加多樣化。
跳步通常都是持球前的動作,跳步之後也幾乎都是將球拿起,也就是說跳步並不是運球動作,因此不存在什麼過肩的概念。就算過肩了,跳步後你也不會再拍了,也不會吹你二次運球的
呵呵
跳步實際是一個停球動作,在運球中跳步,在跳步中完成從運球到持球的過程。
跳步急停分兩種,兩只腳先後落地和同時落地的區別。
後者起跳時可以是單腳或雙腳,前者起跳必須雙腳起跳,然後兩只腳先後落地,如果單腳起跳再先後落地就正好走了兩步而沒有形成上籃,球還在手裡,屬於走步違例。
至於在跳步中做什麼動作都無所謂,只要別把肘子故意輪到人家臉上就好
呵呵~
『捌』 打籃球怎樣跳步
跳步的步驟如下:
1,收球准備:
在進攻球員結束運球收回球時,以拿穩球(沒拿穩一般不算開始起步,但是沒拿穩卻很容易被裁判以為那是開始起步而導致被吹走步,所以最好拿穩球而不是在手上逗留)時的落腳為起始腳,這時候還不算是起步腳,形象地說這只是數軸上面的零點,它是一個開端卻不計算在內。
2,持球起跳:
當之前說的球已經在手了,並且已經無法阻止自己身體的前傾了,那麼接下來就出腳吧,此時跨出去的腳才是第一步。需要說明的是,這與三步上籃不一樣,以右撇子左腳起跳為例,三步上籃時第一步起跳腳常為右腳,第二步發力腳為左腳,起跳,上籃,結束;而這里的跳步,因為第二步才是跳步,所以第一步單腳的起跳理應用選擇力氣大一點的左腳先起跳,但是習慣性是右腳先跳,這里隨自己選擇,而之後的跳步再選擇雙腳一起跳步為宜。
3,核心跳步:
起跳之後,咱們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所以咱們只有做好下一步的跳步來完成進攻了,跳步選擇講究很多,具體事宜自己把握了,這里主要說一下避免防守球員以及落地的情況:避開防守球員,雙腳落地的時候最好是雙腳同時落地(一前一後落地時差不要很明顯,否則又是走步嫌疑),向著防守球員弱側跳去,一般人為右手習慣用手,所以你最好往右邊跳,這時防守者卻是左手防你,可以減少被蓋帽的幾率,另外盡量挑人少的地方落腳,不然踩到別人的腳自己很有可能受傷。
4,起身上籃:
在跳步之後,我們接下來做的就是出手了,此時離籃筐一般較近,採取單手上籃較為合適,此時可以左手抵住防守者,右手上籃完成進攻或者高跳起來放籃。這里需要特別說一下的就是跳步之後落地了,並不一定非要馬上上籃,可以間接短暫的停頓試探,再出手(有一點必須保證:連貫性,不能停太久,那樣就不是一套動作了)。
『玖』 籃球裡面的跳步是怎麼學成的
首先,籃球術語之中並無跳步這一說法,這只是人們總結出來的一種習慣叫法。跳步只是進攻球員為了快速擺脫防守球員,通過自己的步伐調整達到一個理想的投籃狀態而使用的進攻手段,跳步對於突破籃下,保護球不被切掉,或者躲避封蓋頗有益處。
1,收球准備:
在進攻球員結束運球收回球時,以拿穩球(沒拿穩一般不算開始起步,但是沒拿穩卻很容易被裁判以為那是開始起步而導致被吹走步,所以最好拿穩球而不是在手上逗留)時的落腳為起始腳,這時候還不算是起步腳,形象地說這只是數軸上面的零點,它是一個開端卻不計算在內。
2,持球起跳:
當之前說的球已經在手了,並且已經無法阻止自己身體的前傾了,那麼接下來就出腳吧,此時跨出去的腳才是第一步。需要說明的是,這與三步上籃不一樣,以右撇子左腳起跳為例,三步上籃時第一步起跳腳常為右腳,第二步發力腳為左腳,起跳,上籃,結束;而這里的跳步,因為第二步才是跳步,所以第一步單腳的起跳理應用選擇力氣大一點的左腳先起跳,但是習慣性是右腳先跳,這里隨自己選擇,而之後的跳步再選擇雙腳一起跳步為宜。
3,核心跳步:
起跳之後,做好下一步的跳步來完成進攻,跳步選擇講究很多,具體事宜自己把握了,這里主要說一下避免防守球員以及落地的情況:避開防守球員,雙腳落地的時候最好是雙腳同時落地(一前一後落地時差不要很明顯,否則又是走步嫌疑),向著防守球員弱側跳去,一般人為右手習慣用手,所以你最好往右邊跳,這時防守者卻是左手防你,可以減少被蓋帽的幾率,另外盡量挑人少的地方落腳,不然踩到別人的腳自己很有可能受傷。
4,起身上籃:
在跳步之後,我們接下來做的就是出手了,此時離籃筐一般較近,採取單手上籃較為合適,此時可以左手抵住防守者,右手上籃完成進攻或者高跳起來放籃。這里需要特別說一下的就是跳步之後落地了,並不一定非要馬上上籃,可以間接短暫的停頓試探,再出手(
5,投籃選擇:
假如上籃的時候有別的防守球員撲上來了,把握時間,可以打時差的在他到來之前上進,也可以做出其他的遠離協防人員動作,比如後仰投籃(上籃最後不一定非得是上籃也可以是投籃的),跳步之後身體一般是靠住了防守球員,此時後仰時可以身體借其力發力起跳再投籃,自己再發力往相反方向起跳已經幾乎不可能了,因為身子已經是前傾的趨勢了,這里只有借力起跳才是最佳選擇。
注意事項:
把握節奏,防止走步
跳步時一定要保護自己,不要亂跳而跳入人群堆里
『拾』 籃球中的跳步詳細規則是什麼
跳步是突破擺脫防守的方法,走步才是違例,也不計入犯規。 跳步這個詞彙嚴格來說並不屬於籃球的規則范疇,只是業余選手更多時候使用這個詞彙來形容控球者雙腳離地後手中球由於防守球員的成功防守或者干擾導致球沒有出手而進攻方的雙腳再度落地的行為。目前這個稱呼也慢慢出現在一些官方體育媒體的描述中。
尺度判斷
跳步的尺度判斷基本上的要點如下: (1)如果控球方雙腳離地後手中的球出手後被防守者拍到,落回控球方的手中,進攻可以持續,不因由於該次的干擾打斷比賽; (2)如果控球方雙腳離地後手中的球沒有出手而被防守者拍到,導致控球者從起跳到雙腳落地這一時段沒有球離開身體的瞬間,可以吹罰進攻方走步。 註:網上跳步視頻,可以學習。 跳步雙腳落地之後沒有中心腳,一再強調沒有中心腳,只要動就是走步違例。什麼有人說任意中心腳就給防守方帶來了很大壓力,都是錯誤的,跟本不存在這樣的 規則。所謂的突破效率提高了全是胡扯。那樣的話根本無法防守。任何一場CBA,NBA比賽中都可以見到。例如08年易建聯在一場比賽中,跳步進入籃下,有人補防,他又動了一步,裁判馬上吹走步違例.。 所謂走步就是球在手上時走兩步以上而球未出手,如果運球時出現球在手上時走兩步以上就是帶球走步。但對於跳步,已經跳過一次了,所以就不能再動了,跳步就是終結符。 所有籃球比賽,包括NBA對走步吹得都是很嚴的,但觀眾卻不清楚什麼才算走步,要看清是否走步,先要懂得什麼時候開始計算的。走步是從拿球後在腳第一次離地時開始算,如果拿球時候是凌空的,就等那腳落地再離地時開始算,但只限於突破上籃,而非突破跳步投籃或上籃。 所謂走兩步就是,每隻腳都離地一次,再落地一次。如果球在手上走完兩步後,先落地的腳再離地的話球就必須傳或投,如果繼續運球或持球的話就是走步。 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有一隻腳不停的走而另一隻腳始終在地上,他始終只算走一步,如果已經走兩步了只要先落地的那隻腳始終不離地,不論另一隻腳走幾步都只算兩步(不算超過兩步)。
如何跳步
1、單腳——雙腳。 運球或接到傳球時,並且隊員的腳步是在移動中,他結束運球時可以拿球,接著單腳起跳,最後雙腳同時落地。這就是大多數情況下的跳步。 2、單腳——單腳。 仍是運球或接到傳球的隊員並且在移動中。他結束運球時可以拿球後,單腳起跳,再單腳落地(注意:後面這個單腳可以是任一腳)。 比如,A1跑動中結束運球,他拿球左腳起跳,接著再右腳落地,最後投籃或傳球(這就是所謂的「三步上籃」,郁悶,其實就是連貫的拿球跑兩步)。 再比如,A1跑動中結束運球,他拿球左腳起跳,接著左腳落地,最後仍是左腳起跳在空中投籃或傳球。這類似於田徑比賽中的三級跳,只不過我們的規則只允許跳兩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