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家法定節假日工資怎麼算
國家法定節假日工資不低於平時工資的百分之三百。在國家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第四十五條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⑵ 國家法定節假日工資計算天數
法律分析:用人單位在法定節假日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應當支付三倍的工資。
法律依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第二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⑶ 法定節假日的工資如何計算
國家法定假日工資計算如下: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200%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延長工時的報酬支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⑷ 法定節假日工資怎麼算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綜合工資=法定節假日日常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
其中:
1、法定節假日日常工資:
是指依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之規定。員工在國家法定節假日,依法享受帶薪休假,即在法定節假日中,即使員工不上班,企業也應按其正常上班情形一樣,正常支付其日工資。
2、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
是指依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三)款規定。即企業如在法定節假日,如五一節,安排員工加班的,應當支付給員工的加班工資為不低於其日工資的300%.即其加班工資≥日工資*300%.即不低於三倍工資。
所以綜上所述,按標准工時制的員工,在法定節假日加班,企業應付工資為:法定節假日綜合工資=應付法定節日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按通俗的說法,即不低於"四倍工資"。
那麼這里的四倍工資主要是針對國家哪些法定節假日呢?
我國的法定節假日合計有11天。分別是:
元旦:在1月1日放假1天;
春節:在陰歷除夕(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至正月初二放假3天;
清明節:在清明當日放假1天;
勞動節:在5月1日當日放假1天。
端午節:在端午當日放假1天;
中秋節:在中秋當日放假1天;
國慶節:在10月1日至3日放假3天。
也就是說,我們實際享受的假日裡面,有很多是進行了周末的調換,達到連續小長假,但是只有以上規定的假日日期部分是四倍工資。
除開以上的日期外,勞動部發布的《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明確規定,凡是安排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日延長工作時間或者安排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補休的,應該支付給勞動者不低於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或日工資標准150%、200%的工資。
但是法律是死的,人是活動,在實際執行中因為工種的不同,企業行業性質不同,也並非所有人都真正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拿到了規定的節假日工資。也有很多企業用換休,補休等方式對加班期間的工資進行補償。
所以如果是勞動者與企業達成了一致的協議,企業也是可以按照約定的形式進行補償的,並不一定必須是發放加班工資的形式。
⑸ 法定節假日工資怎麼算的
法定節假日工資計算方法
鏈接:https://pan..com/s/1W-msQrC6YBHRjWKhPPGA3Q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⑹ 國家法定節假日如何去計算工資呢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延長工時的報酬支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⑺ 春節法定節假日工資怎麼算
春節法定節假日工資不低於應得報酬的300%計算。春節是法定假日,初一、初二、初三是春節法定假期,也是帶薪假期。這3天加班工資按不低於應得報酬的300%計算。而春節放假安排一般有七天,所以其他的四天是調休放假,這4天加班工資按不低於應得報酬200%的計算。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⑻ 法定節假日工資怎麼算
依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三)款規定。即企業如在法定節假日,法定節假日期間安排勞動者加班,應當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日工資按平均每月計薪天數21.75天折算,小時工資在日工資基礎上除以8小時。
例:春節長假期間每日的加班工資計算方法為:節假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300%;休息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200%。
資料擴展
適用范圍是經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度的勞動者,在綜合計算工時周期內實際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作時間的部分,應當視為加班,用人單位按不低於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加班工資。
如果用人單位是在法定節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資。此外,實行不定時工時制的人員,用人單位在法定節假日安排其工作的,也要按照不低於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資。
法定節假日是根據各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或者是紀念要求,由國家法律統一規定的用以進行慶祝及度假的休息時間。
⑼ 法定節假日工資計算公式
法定節假日工資計算公式是法定節假日日常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的總和。
企業在法定節假日安排員工加班的,應當支付給員工的加班工資為不低於其日工資的300%,即不低於三倍工資。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相關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相關規定的限制:
1、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2、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