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葉綠素計算方法

葉綠素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3 05:09:34

㈠ 葉綠素分離紙層析法計算Rf

Rf值就是比移值,計算方法是用你樣品點的中心處與點樣處的距離除以展開劑前沿與點樣處的垂直距離。
因此,Rf值是大於0小於1的。
葉綠素分離的話,你跑出來應該不止一種物質,因此應不止一個點,每一個點(即每一種葉綠素)均能計算出一個Rf值。

如何計算葉綠素的化學式

如何計算葉綠素的化學式
①單質化學式書寫一般用元素符號表示,但像氫氣、氧氣、氮氣、氯氣等非金屬單質是雙原子分子,要在其元素符號的右下角加2;
②化合物化學式書寫時,正價元素寫在左邊,負價元素寫在右邊;正負價總數的代數和為0;
③含有原子團的物質,可將原子團看成是一個原子來書寫化學式,如氫氧化鎂Mg(OH)2.
1.寫化學式的最簡單方法是:
十字交叉法:正價左負價右,十字交叉約簡定個數,寫右下驗對錯.
2.例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2H8 N2+2X = 2CO2+4H2O+3N2,生成的2個CO2分子、4個H2O分子和3個N2分子中共含有C、O、H、N四種原子的個數依次為2、8、8、6,而反應前1個C2H8 N2分子中所含有C、O、H、N四種原子的個數依次為2、0、8、2,根據化學變化前後原子種類、個數不變的原則,可判斷2個X分子中共含有4個N原子和8個O原子,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N204;

㈢ 怎樣測葉綠素a 以及怎樣進行藍藻計數

欲知封閉水域會否出現藻類瘋長,如藍藻爆發等現象,應監測水域中的藻類數量以及水質,由於對藻類等浮游植物採用計數的方法測定誤差較大,耗時費力,對檢測人員的工作經驗要求相對較高,一般可測定水中的葉綠素a含量代替藻類測定。當水中的葉綠素a含量突然增高,而且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等營養物質,加上陽光照射強烈,氣候炎熱等因素,該水域極有可能發生藻類瘋長,可通知各有關部門盡早採取應對措施。

因為藻類是一類含葉綠素的、光合自養的、無胚的原植體植物,在浮游藻類里葉綠素a的含量大約佔有機物比重的1~2%,是估算藻類生物量的較好指標。可預先測定藻類計數和葉綠素含量的相關關系,以葉綠素a的含量來推算藻類的數量,即通過測定水中的葉綠素來快速了解藻類的大致數量。

測定葉綠素a的儀器和方法有許多種,分光光度法測定葉綠素a是一簡便易行的測定方法,水樣經離心或過濾濃縮、研磨、丙酮提取後,定容,取上清液分別測量750nm、645nm、663nm、652nm等幾個波長下的吸光度值,根據經驗公式可分別計算出葉綠素a、葉綠素b和總葉綠素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測定葉綠素a,與測定其他物質稍有不同,如:測磷只需測定單一波長的吸光度值,再以該吸光度值代入由標准溶液測得的校準曲線計算含磷量。而葉綠素a無法使用校準曲線,需用幾個波長下的吸光度值,根據經驗公式來分別計算出各項指標的含量。因為葉綠體色素由葉綠素a、葉綠素b等物質組成,試液是多組分的混合溶液,在試液中分離這幾類物質的難度較大,且無必要。葉綠素a在645nm和663nm 處均有吸收,在645nm處吸光系數較小,為16.75,在663nm 處較大,為82.04;葉綠素b 在645nm和663nm 處亦都有吸收,但在645nm處吸光系數較大,為45.60,在663nm 處較小,為9.27。由此可知:葉綠素a的吸收峰值出現在663nm 處,該吸收曲線延伸到645nm處,在此波長處的吸收系數不如在663 nm 處大,因此在計算公式中求算葉綠素a的含量時,需扣除葉綠素b在663nm和645nm 處的吸光度值,再進行計算。

標准分析方法要求,葉綠體色素提取液不可渾濁,在710nm或750nm波長下測量吸光度,其值應小於葉綠素a吸收峰的吸光度值的5%,否則應重新過濾。假定樣品在663nm處的吸光度值為0.03,則在750nm處的吸光度值不得大於0.0015,對試液的清澈程度要求很高,測量710nm或750nm的目的是避免懸浮物質的干擾,一般測量水中的渾濁度所採用的波長為680nm,為避免在680nm處仍有葉綠素a產生的吸收值,故將測量渾濁度的波長選在710nm以上。在計算公式中,凡參與計算的各吸光度值都應減去710nm處的吸光度值,以扣除懸浮物質的干擾。

採用分光光度法測定葉綠素含量,對測量儀器分光光度計的波長精確度要求較高。如果波長與原吸收峰波長相差1nm,則葉綠素a的測定誤差為2%,葉綠素b為19%,使用前必須對分光光度計的波長進行校正。校正方法除按儀器說明書外,還應以純的葉綠素a和b來校正。

㈣ 葉綠素計算方法

[Chla]=12.21*E663-2.81*E646
[Chlb]=20.13*E646-5.03*E663
[Chla+b]=7.18*E663+17.32*E646

㈤ 葉片中葉綠素a的含量是多少,假如有了吸光度應該如何計算

葉綠體色素在不同溶劑中的吸光光譜有差異

1.如果是80%的丙酮提取液,葉綠素a和葉綠素b在紅光區的最大吸收峰分別為663nm和645nm;
在663nm下葉綠素a和葉綠素b在溶液中的吸光系數分別為82.04和9.27,在645nm下下葉綠素a和葉綠素b在溶液中的吸光系數分別為16.75和45.6;
由加和性原則有
(1)A663=82.04×Ca+9.27×Cb; (2)A645=16.75×Ca+45.60×Cb
(A663和A645為葉綠素溶液在波長663nm和645nm時的吸光度,Ca和Cb為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濃度,單位:mg/L,以下同理類推)
解得上方程組知:
Ca=12.72×A663-2.59×A645; Cb=22.88×A645-4.67×A663
(注意:還有修正的式子波長646nm下Ca=12.21×A663-2.81×A646)

2.如果是95%乙醇提取液,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最大吸收峰波長分別為665nm和649nm; 同理可以得到一下關系式 :
Ca=13.95×A665-6.88×A649; Cb=24.96×A649-7.32×A665

注(知識點來源):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學奎 主編;《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和技術》(第二版)

㈥ 如何根據海水中葉綠素的含量計算初級生產力

根據葉綠素的含量可以計算出氧氣的產量,扣除進入大氣的氧氣得到水的含氧量,進而可以估算魚群的總量.這種演算法誤差很大的,受氣溫的變化影響很大,最好多留些保險系數.

㈦ 葉綠素a和 b的含量測定時,在一個波長不同濃度怎麼計算

葉綠素a與葉綠素b含量的測定
實驗目的和意義
葉綠素a與葉綠素b是高等植物葉綠體色素的重要組分,約佔到葉綠體色素總量的75%左右。葉綠素在光合作用中起到吸收光能、傳遞光能的作用(少量的葉綠素a還具有光能轉換的作用),因此葉綠素的含量與植物的光合速率密切相關,在一定范圍內,光合速率隨葉綠素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另外,葉綠素的含量是植物生長狀態的一個反映,一些環境因素如乾旱、鹽漬、低溫、大氣污染、元素缺乏都可以影響葉綠素的含量與組成,並因之影響植物的光合速率。因此葉綠素含量a與葉綠素b含量的測定對植物的光合生理與逆境生理具有重要意義。
實驗原理
葉綠素提取液中同時含有葉綠素a和葉綠素b,二者的吸收光譜雖有不同,但又存在著明顯的重疊,在不分離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情況下同時測定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濃度,可分別測定在663nm和645nm(分別是葉綠素a和葉綠素b在紅光區的吸收峰)的光吸收,然後根據Lambert-Beer定律,計算出提取液中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濃度。
A663=82.04Ca+9.27Cb(1)
A645=16.75Ca+45.60Cb (2)

公式中Ca為葉綠素a的濃度,Cb為葉綠素b濃度(單位為g/L),82.04和9.27分別是葉綠素a和葉綠素b在663nm下的比吸收系數(濃度為1g/L,光路寬度為1cm時的吸光度值);16.75和45.60分別是葉綠素a和葉綠素b在645nm下的比吸收系數。即混合液在某一波長下的光吸收等於各組分在此波長下的光吸收之和。

將上式整理,可以得到下式:
Ca=0.0127A663-0.00269A645(3)
Cb=0.0229A645-0.00468A663(4)
將葉綠素的濃度改為mg/L,則上式變為:
Ca=12.7A663-2.69A645(5)
Cb=22.9A645-4.68A663(6)
CT=Ca+Cb=8.02A663+20.21A645(7)
CT為葉綠素的總濃度

實驗儀器及材料
實驗材料:
菠菜或其它綠色植物
實驗儀器及試劑:
UV-1700分光光度計;天平;剪刀;打孔器;研缽;移液管;漏斗;量筒;培養皿;濾紙;丙酮;石英砂;CaCO3;

實驗步驟
提取葉綠素
選取有代表性的菠菜葉片數張,於天平上稱取0.5g,(也可用打孔器打取一定數量的葉圓片,計算總的葉面積),剪碎後置於研體中,加入5ml 80%丙酮,少許CaCO3和石英砂。仔細研磨成勻漿,用濾斗過濾到10ml量筒中,注意在研缽中加入少量80%丙酮將研缽洗凈,一並轉入研缽中過濾到量筒內,並定容至10ml。將量筒內的提取液混勻,用移液管小心抽取5ml轉入25ml量筒中,再加入80%丙酮定容至25ml(最終植物材料與提取液的比例為W:V=0.5:50=1:100,葉色深的植物材料比例要稀釋到1:200)。

測量光吸收
利用722分光光度計或UV1700分光光度計,分別測定葉綠素提取液在645nm和663nm下的吸光度。

結果分析
將測得的數值代入到公式(5)(6)(7)中,計算出葉綠素a、葉綠素b和總葉綠素的濃度。最後要計算出單位葉片鮮重中葉綠素的含量:
葉綠素a含量(mg/g鮮重)=Ca×50ml(總體積數)×1ml/1000ml/L ÷0.5g=0.1Ca
葉綠素b含量(mg/g鮮重)=0.1Cb
總葉綠素含量(mg/g鮮重)=0.1CT
討論:
1. 葉綠素在蘭光區的吸收峰高於紅光區的吸收峰,為何不用蘭光區的光吸收來測定葉綠素的含量。
2. 計算葉綠素a與葉綠素b含量的比值,可以得到什麼結論?
3. 比較陽生植物和陰生植物的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含量以及比例,可以得到什麼結論

㈧ 葉綠素測定公式里的葉綠素稀釋倍數如何計算

葉綠素測定公式里的葉綠素稀釋倍數如何計算
一、原理
根據葉綠體色素提取液對可見光譜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計在某一特定波長測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計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根據朗伯—比爾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與其中溶質濃度C和液層厚度L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數.當溶液濃度以百分濃度為單位,液層厚度為1cm時,α為該物質的吸光系數.各種有色物質溶液在不同波長下的吸光系數可通過測定已知濃度的純物質在不同波長下的吸光度而求得.如果溶液中有數種吸光物質,則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長下的總吸光度等於各組分在相應波長下吸光度的總和.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今欲測定葉綠體色素混合提取液中葉綠素a、b和類胡蘿卜素的含量,只需測定該提取液在三個特定波長下的吸光度A,並根據葉綠素a、b及類胡蘿卜素在該波長下的吸光系數即可求出其濃度.在測定葉綠素a、b時為了排除類胡蘿卜素的干擾,所用單色光的波長選擇葉綠素在紅光區的最大吸收峰.
二、材料、儀器設備及試劑
(一)材料:新鮮(或烘乾)的植物葉片
(二)儀器設備:1.分光光度計;2.電子頂載天平(感量0.01g);3.研缽;4.棕色容量瓶;5.小漏斗;6.定量濾紙;7.吸水紙;8.擦境紙;9.滴管.
(三)試劑:96%乙醇(或80%丙酮);石英砂;碳酸鈣粉.
三、實驗步驟
1.取新鮮植物葉片(或其它綠色組織)或乾材料,擦凈組織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脈),混勻.
2.稱取剪碎的新鮮樣品0.2g,共3份,分別放入研缽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鈣粉及2~3ml95%乙醇,研成均漿,再加乙醇10ml,繼續研磨至組織變白.靜置3~5min.
3.取濾紙1張,置漏斗中,用乙醇濕潤,沿玻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中,過濾到25ml棕色容量瓶中,用少量乙醇沖洗研缽、研棒及殘渣數次,最後連同殘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4.用滴管吸取乙醇,將濾紙上的葉綠體色素全部洗入容量瓶中.直至濾紙和殘渣中無綠色為止.最後用乙醇定容至25ml,搖勻.5.把葉綠體色素提取液倒入光徑1cm的比色杯內.以95%乙醇為空白,在波長665nm、649nm下測定吸光度.
四、實驗結果計算:將測定得到的吸光值代入下面的式子:Ca=13.95A665-6.88A649;Cb=24.96A649-7.32A665.據此即可得到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濃度(Ca、Cb:mg/L),二者之和為總葉綠素的濃度.最後根據下式可進一步求出植物組織中葉綠素的含量:
葉綠素的含量(mg/g)=[葉綠素的濃度×提取液體積×稀釋倍數]/樣品鮮重(或乾重).

㈨ 關於葉綠素含量的計算

這個過程中實際上只稀釋了4倍。把通過吸光值推算出的 葉綠素的量mg×4÷0.2即可。

閱讀全文

與葉綠素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塑料瓶微生物檢測方法國標法 瀏覽:481
ahc眼膜使用方法 瀏覽:329
最簡單的補腎治早泄方法 瀏覽:518
靜電手環的使用方法 瀏覽:995
開賬的步驟與方法 瀏覽:280
養金魚簡單方法 瀏覽:827
手機遙控長虹電視方法 瀏覽:36
蒸芋頭粉中間夾生有什麼補救方法 瀏覽:503
非瘟治療土方法 瀏覽:662
列印位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85
乘法帶零的簡便方法 瀏覽:385
咖啡機的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976
微生物遺傳型的鑒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428
怕丟人怎麼辦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908
怎麼判斷浮漂的准確方法 瀏覽:602
階段性鼻炎治療方法 瀏覽:133
具體研究方法及研究計劃 瀏覽:260
什麼方法可以最快消腫 瀏覽:776
心房顫動有什麼非葯物治療方法 瀏覽:802
拆千紙鶴方法視頻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