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ph為8.5的廢水與ph為4.5的廢水混合後ph為多少
燒杯1: 50ml 廢水,用PH計 測量,加酸或者鹼調PH至8.5。。。。
燒杯2: 50ml相同的廢水,用PH計測量,加酸或者鹼調PH至4.5.。。。。。
然後兩者混合泳PH計測量其pH值即可。
如果是不同的廢水,那你也可以同上混合一下測量即可。
Ⅱ 廢水處理中怎樣計算各池的大小和水的停留時間啊
池大小根據負荷和流量來計算的。如預沉池根據表面負荷,接觸氧化池、A/O池、濾池等等都是根據有機負荷計算。
時間:是池體的容積,除以平均進水流量(m3/h)。譬如污水廠處理水量100m3/h(2400m3/d),一個調節池為800m3,HRT就是8小時。
而泥的停留時間一般叫SRT。
(2)廢水混合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電鍍和金屬加工業廢水中鋅的主要來源是電鍍或酸洗的拖帶液。污染物經金屬漂洗過程又轉移到漂洗水中。酸洗工序包括將金屬(鋅或銅)先浸在強酸中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隨後再浸入含強鉻酸的光亮劑中進行增光處理。
該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鹽酸和鋅、銅等重金屬離子及有機光亮劑等,毒性較大,有些還含致癌、致畸、致突變的劇毒物質,對人類危害極大。因此,對電鍍廢水必須認真進行回收處理,做到消除或減少其對環境的污染。
電鍍混合廢水處理設備由調節池、加葯箱、還原池、中和反應池、pH調節池、絮凝池、斜管沉澱池、廂式壓濾機、清水池、氣浮反應,活性炭過濾器等組成。
Ⅲ 廢水處理工藝的迴流比是怎麼計算的
計算公式:
R·Q·Xr = (R·Q + Q)·X
式中:Xr——迴流污泥的懸浮固體濃度,mg/L。
R——污泥迴流比。
X——混合液污泥濃度,mg/L。
Q——流量
為了實現污泥迴流濃度及曝氣池混合液污泥濃度的相對穩定和操作管理方便,控制污泥迴流的方式有三種:
1、保持迴流量恆定。
2、保持剩餘污泥排放量恆定。
3、迴流比和迴流量均隨時調整。
(3)廢水混合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一、當迴流水質水量變化時,希望能隨時調整迴流比。污水在活性污泥中一般要停留8h以上,以迴流比進行某種調節後,其效果往往不能立即顯現,需要在幾小時之後才能反應出來。
因此,通過調節迴流比,無法適應污水水質水量的隨時變化,一般保持迴流比恆定。但在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通過調整迴流比作為應付突發情況是一種有效的應急手段。
Ⅳ 員工生活廢水與餐飲廢水混合後的主要污染物濃度怎樣計算
混合濃度=(生活廢水水量×污染物濃度+餐飲廢水水量×污染物濃度)/混合後水量
Ⅳ 污水處理中MLSS如何計算
污泥齡=1/aF-b,其中a、b可以取值,分別為污泥的增值系數和自生氧化率,F為污泥負荷。
MLSS,混合液污泥濃度,它表示的是在曝氣池單位容積混合液內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體物的總重量(mg/L)。由於測定方法比較簡便易行,此項指標應用較為普遍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MLSS是活性污泥處理系統重要的設計運行參數。
MLSS太高則說明生化池中的活性污泥過剩,超出生化處理的需求,在反應池後面的沉澱池中進行固液分離時過剩的污泥會影響出水水質,所以MLSS不能太高。
MLSS太低,說明生化池中的污泥負荷不夠,對於污水中的污染物的處理強度就會差了些,出水水質中的各項標准也會不達標,所以MLSS不能太低。而一般設計時不用純MLSS的值去衡量,而是MLVSS/MLSS的值。
(5)廢水混合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混合液懸浮固體中的有機物量稱為混合液體揮發性懸浮固體以MLVSS(mg/l)表示,對一定的廢水而言,MLVSS與MLSS有一定的比值,例如生活污水的比值為0.7左右。
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也稱混合液污泥濃度,是計量曝氣池中活性污泥數量的指標。MLSS是具有活性的微生物(Ma)、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殘留物(Me)、吸附在污泥上不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機物(Mi)和無機物(Mii)四者的總量。
MLSS:單位容積混合液內含活性污泥固體物質的總量(mg/L),MLVSS指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生活污水一般MLVSS/MLSS=0.7。測MLSS需要定量濾紙(不能用定性的)、電子分析天平、烘箱、乾燥器等。
取100ml混合液用濾紙過濾,待烘箱中溫度升到103-105之間的設定值後,將濾干後的濾紙放入烘箱烘2小時,取出置於乾燥器中放置半小操作時。稱量後減去濾紙重量,並且測濾紙的重量也要採用上述同樣的步驟。該實驗必須嚴格按照上述操作,否則會入偏差。
Ⅵ 工業排放的混合廢水中污染物濃度均值的計算,提出用各工序的污染物濃度,按廢水量進行加權的平均值作為計算
就是一個比例問題:比如三種不同廢水,廢水1流量為10,COD濃度為1 ; 廢水2流量為5;COD濃度為4;廢水3流量為20,COD濃度為3.
總的COD量為10*1+5*4+20*3=90
總水量為10+5+20=35
混合廢水COD濃度為90/35
另外一種方法:
廢水1占總廢水比例為10/35
廢水2占總廢水量比例為5/35
廢水3占總廢水量比例為20/35
總COD為1*(10/35)+4*(5/35)+3*(20/35) 用excel很容易拉出來
Ⅶ 工業廢水排放量的計算公式
廢水排放量及廢水中污染物排放濃度常用計算公式
重復用水量
統計用水、排水等有關指標,必須首先對給水系統有個概略了解。在工業生產中按給水的路線和利用程度,分為直流、循環和循序三種給水系統。
1、直流給水系統指工業生產用水由就近水源取消,水經過一次使用後便以廢水形式全部或大部分排走。其生產用水量等於企業從地下水源和地面水源取用的新鮮水量。
2、循環給水系統指使用過後的水經適當處理重新回用,不再排走。在循環過程中所損耗的水量,須從水源取水加以補充。
3、循序給水系統是根據各車間對水質的要求,將水重復利用,將水源送來的水先供甲車間使用,甲車間使用後的水或直接送乙車間使用,或經適當處理(冷卻、沉澱等)後加壓送乙車間或丙車間使用,然後排放。這種系統也叫串級給水系統。
例:甲、乙、丙車間耗新鮮水量為80噸/天
丁車間耗新鮮水量為120噸/天
戊車間由於採取了循環用水措施,每日僅需補充新鮮水100噸,原耗新鮮水量為1000噸/天,求該廠的重復用水量和重復用水率。
解:分別計算採取重復用水措施前後所用的新鮮水量
W前=80×3+120+1000=1360(噸/天)
W後=80+120+100=300(噸/天)
重復用水量:W重=W前-W後=1360-300=1060(噸/天)
另:該廠全年重復用水量=1060噸/天×全年工作日
廢水排放量
廢水排放量的計算可以使用各種流量計進行測量,如監測數據、各種流量計測得的數據和連續自動監控測得的數據等。還可以進行系數估演算法,從排污單位的新鮮用水量來估算其污水排放量。如排污單位的新鮮水量沒有進入其產品,一般其污水排放量可以估算為新鮮水量的0.8—0.9倍,如有相當部分變成產品(如啤酒、飲料行業),則其污水排放量應以新鮮水量減去轉成產品數量的0.8—0.9倍,還有部分行業水的重復利用率很高,如軋鋼、選礦等行業水的重復利用率都高達80%~90%,水經過多次使用,蒸發和流失都很大,這時用新鮮水量推算污水排放量時所用的系數就比較小,有時甚至會達到40%~50%。還可以利用產污系數進行測算。
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排放量多根據監測數據,一般使用實測法計算。
在使用物料衡演算法和經驗系數法確定排污單位的污染物的排污量時,一定要結合工業企業的生產工藝、使用的原料、生產規模、生產技術水平和污染防治設施的去除率等,才能合理反映排污量。
附:污染物排放量的計算方法
污染物排放量的計算通常採用三種方法,即實測法、物料衡演算法和經驗計演算法。這三種方法各有所長互為補充,應用時需區別情況適時選用。
實測法
含 義:實測法是通過實際測量廢水或廢氣的排放量及其所含污染物的濃度,計算其中某污染物的排放量。
公 式:G=Q×C×T
G——廢水或廢氣中某污染物的排放量,單位:千克(Kg)
Q——單位時間廢水或廢氣的排放量,單位:立方米/小時(m3/h)或標立方米/小時(Nm3/h)
C——某污染物的實測濃度,單位:毫克/升(mg/L)或毫克/標立方米(mg/Nm3)
T——污染物排放時間,單位:小時(h)
例:某廠共有兩個污水排放口。第一排放口每小時排放廢水400噸,COD平均濃度300 mg/L;第二排放口每小時排放廢水500噸,COD平均濃度120 mg/L,該廠全年連續工作,求該廠全年COD排放量。
解:該廠全年工作時間T=365×24=8760(h)
GCOD=(400t/h×300mg/L+500t/h×120mg/L)×8760h
=(400m3/h×300×10-6t /m3+500m3/h×120×10-6t /m3)×8760h
=1576.8t
註:單位說明及換算
t —— 噸
Kg —— 千克
mg/L——毫克/升
1噸水=1m3
mg/L=g/m3=10-3kg /m3=10-6t /m3
演算法:由於實測法是從實地測定中得到的數據,因而比其它方法更接近實際更比較准確,這是實測法的最主要的優點。但是實測法必須要解決好實測時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為此,常常測定時不只測定一個濃度值而是測定多次,具有多個濃度值。此時,對於污染物的實測濃度C的取值有兩種情況:
①如果廢水或廢氣流量Q只有一個測定值,而污染物的濃度C反復測定多次,污染物的濃度C取算術平均值:
②如果廢水或廢氣流量Q與污染物濃度C同時反復多次測定定,此時廢水或廢氣流量Q取算術平均值而污染物的濃度C則取加權算術平均值。
Ⅷ 廢水處理 處理率的計算公式是什麼,求解
1、在一定范圍內,停留時間越長,處理效率越高,停留時間不夠,肯定處理效率就不高了,但也不是越長越好。這是一個定性之間的關系。
2、處理效率與停留時間沒有什麼公式上的關系。
3、你說的停留時間是全稱是水力停留時間,在一個容器中(如氣浮池或者是生化池)水力停留時間等於容器體積除以流量。
4、廢水處理效率的計算公式是效率n=(原水COD濃度—出水COD濃度)/原水COD濃度,這里以COD指標微粒,其它指標亦如此。
Ⅸ 食堂廢水和生活污水混合後各污染物的濃度怎麼計算
混合後實際測定合污染物的濃度。或者先確定兩種水質的水量和污染濃度,復合疊加計算
Ⅹ 高cod廢水與低COD廢水混合後水質COD怎麼算
實際就是那麼算,高水總cod與低水cod總和除總水量。前提兩種水混合後沒有產生化學反應,產生氣體或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