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殖羊的方法
(一)農戶養羊以半放牧半舍飼為宜
農戶養羊,不能只依靠放牧,應在庭院閑地建造能防風避雨的簡易圈舍,單純依靠放牧,生產力不穩定,夏秋抓膘階段體重上升,冬春保膘階段生長發育緩慢。要隨四季變化,夏秋不補料,入冬,晝短夜長,需補充優良飼料,冬春實行牧舍結合,防止「冬瘦、春乏」。另外山區由於退耕還林禁止放牧,平原地區農民開荒種地,可供放牧的范圍愈來愈小,因而農戶養羊採取半牧半舍飼最為適合。
半牧半舍飼的優點:青草季節,羊能採食各種營養物質的青飼料,不僅能滿足生理需要,加上遊走放牧,鍛煉了體質,達到了促進健康之目的。放牧時間達到6小時以上,除飲羊用淡鹽水外,可以不補料,降低投入。舍飼在陰雨季節,冬春之季充分發揮作用,按時加草補料,使羊的生活有規律,防止飢一頓飽一頓,影響羊只健康。
(二)農戶養羊應注意的問題
1.養羊戶之間的合作。
農村零星養羊戶,應組織聯合,成立養羊聯合體。首先是種公羊問題,聯合體中抽出3~5戶各養殖一隻品性好的公羊,為其他農戶成員提供有償服務;聯合體也可與附近羊場建立關系,除學習養羊技術外,聯合體成員的羊只發情時,可到羊場接受人工授精,這樣避免每一戶都養公羊而造成的損耗,從而降低生產成 本;再就是疫病防治問題:農戶零星 養羊,也應注重疫病防治,根據本地區的養殖經驗,按時注射三聯四防、口蹄疫等疫苗。農戶養羊覺得羊少,不值得免疫,加上疫苗一經開啟用不完得扔掉造成浪費,而聯合體可統一購進質量好的疫苗,統一注射防疫,統一購買驅蟲葯,統一注射,這樣既降低消耗,又保證羊只健康成長。另外,農戶養羊聯合體,在購葯、出售羊只、學習成功的養殖經驗等方面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充分發揮養羊聯合體的作用,從而提高農戶養羊的效益。
2.更新觀念與技術。
農戶養羊最大的缺點就是飼養管理水平低,從不注重羊的營養及疾病的預防。放牧季節可以不考慮羊的營養缺乏,而在春冬飼草缺乏季節,要特別注重羊的營養問題,每年春冬因營養不良、貧血而死亡的羊只逐漸增多。
預防措施:
(1)青草茂盛季節,收割晾乾,堆垛保存,注意防雨防霉,秋季可貯存玉米秸稈等,切不可貪多而不注意保存的質量。到春冬季節鍘碎後,用1米寬2米長的塑料袋加EM原露發酵草料,4~6個塑料袋分兩組交替發酵草料就可滿足農戶養羊的需要。
(2)適時補料。春冬季節應適時補料,空懷母羊補料100~150克,孕羊補料200~450克,配料充分利用麩皮、紅薯渣、豆腐渣、玉米皮、玉米面等,料中添加含鐵添加劑0.05克/千克、氯化鈉 0.5% 左右,磷酸氫鈣2%,亞硒酸鈉維生素E0.8克/千克,氯化膽鹼0.6克/千克,含鋅添加劑0.03克/千克,維生素D30.8 克/千克,並適當添加賴氨酸和含銅氨基酸。每月用 2 次B12 粉、復合維生素各0.8克/千克,每次飼喂1周,用於預防營養不良及貧血症。
(三)注重飼養管理及營養保健科學化
(1)按時驅蟲。每季度驅蟲1次,用阿維菌素連續驅蟲2遍為1次,中間間隔7~10天,用法用量照使用說明。
(2)按照季節變化,適時添加健脾開胃、清熱解毒、預防感冒、肺熱咳嗽等疾病的中葯制劑 。
B. 養綿羊怎麼養好
(1)合群性強,飼料利用范圍廣
綿羊的合群性比其他家畜強,但綿羊的群居性有品種間的差異,地方品種比培育品種的合群性強,毛用品種比肉用品種的合群性強。羊的飼料利用和牧草種類很廣。各種牧草、灌木和農副產品,均可作為羊的飼料。在荒漠草原、灌叢草地、田畔路旁、低短雜草,羊都可牧食利用。
(2)羊忍受艱苦的能力強
羊能忍受自然環境和營養狀況的劇烈變化而生存。當夏秋牧草茂盛,營養豐富時,能在較短時間內迅速增膘,積蓄大量脂肪。而在冬春枯草季節營養缺乏時,再重新轉化成糖元,供機體維持和繁殖生產之用,因而羊對飢餓的忍受力較強。例如山西一般羊群全年膘情升降幅度達20%~35%。降膘20%可視為正常,而降膘40%時,即為死亡臨界限,此時機體受損不能恢復,導致死亡。一般綿羊對環境溫度的要求是,10~20℃適合繁殖配種,20~30℃適合生長,-5℃~35℃可以維持。
(3)性情溫順,喜干厭濕
綿羊性情溫順,膽小懦弱,突然的驚嚇容易發生「炸群」而四處亂跑、亂擠,所以圈門不能太小,以免撞傷。
綿羊宜在乾燥通風的地方採食和卧息。濕熱、濕冷的圈舍對綿羊生長發育不利。所以,應遮蔭,防止曝曬。在夏季炎熱天氣放牧,常常發生低頭擁擠、呼吸急喘、驅趕不散的「扎窩子」現象,細毛羊更為明顯。高溫高濕的環境尤其不利於綿羊生存,容易感染各種疾病,生殖能力明顯降低。
(4)母子相識
綿羊的母子即使在大群的情況下也可以准確相識,其中嗅覺起主要作用,聽覺和視覺也起一定的輔助作用。綿羊具有趾腺、眶下腺和腹股溝腺,是與其他羊屬動物區別的特徵。腹股溝的分泌物也是羔羊識別母羊的主要依據。
(5)其他生活習性
綿羊除上述幾個習性外,在舍飼綿羊時,要設置足夠的運動場。另外,綿羊還有黎明或早晨交配的習性,研究表明:在繁殖季節,綿羊在中午、傍晚和夜間很少活動,在6∶30~7∶30期間交配比例最高,下午和黃昏是次之。因此,在採用人工輸精時,為獲得較好的受胎率,輸精時間最好選擇在早晨。
C. 綿羊的飼養技術
綿羊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好飼養。綿羊飼料來源廣,對各種青、粗飼料利用率較高,可放牧可舍飼。二是投資少。與養牛等項目比,養養投入較低,可根據農戶投資能力買多買少,羊群可大可小,同時飼料投入也低。三是周轉快。養羊周期較短,羔羊當年即可出欄,見效快。四是疾病少。與豬雞等比發病率較低。
要養好綿羊,重點掌握好九個環節。
一、選好種
要選擇產肉、產毛、產羔性能都比較好的品種進行飼養,以獲得更高的養殖效益。這里推薦幾個適於我市農戶飼養的綿羊品種。
1、東北細毛羊 我市大部分本地綿羊都屬於東北細毛羊。該品種屬毛肉兼用型,耐寒、適應性強,毛質好,可做為主選產毛產肉和肉羊改良的母本。
2、小尾寒羊 主產於山東、河北一帶。近年我市許多鄉鎮農戶引進了大批該品種羊。小尾寒羊具有成熟早、早期生長快,體格高大,四季發情、繁殖率高等特性,可一年二產或二年三產,雙羔或三羔,產羔率為270%,是肉羊改良的理想母本。
3、特克賽爾 引進品種,原產荷蘭,具有多胎、羔羊生長快、體大、毛肉性能好等特點.產羔率200%,屠宰率在55—60%.成年公羊可達200多斤體重.是理想的肉羊改良父本。該品種我市近年有引進。
4、無角道賽特 引進品種、原產澳大利亞、紐西蘭。具有早熟、生長發育快、全年發情、繁殖率高等特點,產肉性能好,成年公羊體重可達200斤。是肉羊改良的理想父本。該品種我市近年有引進。
此外,還有德肉美、夏洛來等品種綿羊也是優秀的毛肉型品種,可用來改良本地綿羊。
二、建好舍
建好羊舍是養羊生產的基礎。建羊舍首先要選好地址,要選擇地勢高、通風、排水良好、水源方便的地方建舍。可根據自家實際情況建全封閉式或半封閉式羊舍,如建半封閉式舍要准備羊舍與舍前運動場便於冬季扣罩塑料膜暖棚,又向陽又保暖。
1、羊舍面積 羊舍面積大小,要根據養羊數量而定。羊舍高度一般為2.5—3.0米,寬7—8米,長度按羊數而定。一般成羊每隻佔面積為0.8—1.2平方米;育成羊為0.7—0.8平方米;羔羊為0.5—0.6平方米;妊娠後期或哺乳前期母羊及羔羊約需求2.2—2.5平方米。
在建羊舍同時要考慮備有產羔室。產羔室可按基礎母羊總數的20—25%計算,每隻產羔母羊占面積為2—2.5平方米。
羊舍門要寬些,一般2.0—2.5米,高2.0米。
2、羊舍衛生
羊舍要採光充足,通風良好,保持空氣新鮮,冬季溫度保持在1—5℃,夏季每天打掃二次,冬天羊舍要適當墊草,定期更換。
3、運動場
在羊舍前面應設運動場,長度和羊舍相同,面積應是羊舍面積的三倍,如羊舍是半封閉的,運動場可小些。運動場地面要有一定的坡度,下雨不積水。圍欄或牆高1.2—1.5米,夏天除雨天外,在夜間羊在運動場卧息。
三、配上種
養羊能否獲得良好效益,首先要看繁殖。綿羊一般在10—12月齡便可配種。為了獲得產毛、產肉性能好的羊羔,要選擇好的品種種公羊為母羊配種。配種方法可採取人工授精或本交改良配種。如本交配種,要掌握種公羊與大母羊的比例,一般每百隻母羊需要至少3隻種公羊,如少於3隻,則可能造成有的母羊空懷。
無論是人工授精還是本交配種,在母羊集中發情季節(一般為7—9月)都要將群中非種用公羊去勢或戴上試情布,防止其雜交亂配。
如採取人工授精方法,則要備好采精、輸精、精液稀釋等器材,由掌握羊人工授精技術的人員實施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可大大提高優質種公羊的利用率,一般每隻種公羊在一個繁殖季節可配羊200—500隻。
如想獲得更優質的羔羊後代,也可選擇冷凍精液配種,與配種技術人員聯系,購買德肉美、特克塞爾、無角道賽特等品種羊凍精給母羊輸精。
不管採取什麼方法配種,都要注意做好每隻母羊配種記錄,記好每隻羊的配種日期,以計算其預產期。一般綿羊的妊娠期為150天左右,個別的有所提前和遲延。如果母羊在一個發情期未配上種,一般在17天左右便會再次發情。
為了確保全群母羊配上種、配好種,在母羊發情集中季節,要特別注意為種公羊補飼優質青、精飼料以及含多種維生素的胡蘿卜等飼料。
四、保住羔
在一定意義上講,養羊只要得了羔也就得到了效益。因此說,保住羔十分重要。
1、防止母羊流產 要注意妊娠母羊的飼養管理,放牧時要穩走、慢趕、不追、不打、不驚嚇,不跳壕溝,不走冰滑路,不飲冰碴水,進出圈不要擁擠,防止各種因素引起流產。
2、做好預產期母羊看護 要按母羊配種期預算出預產期,提前幾天將預產母羊留在家中待產。同時可根據臨產母羊的一些症狀判斷其臨產期。如母羊臨產前幾天會出現陰門腫脹潮紅,有時流出濃稠粘液,母羊不安,時而回顧腹部,常好靠牆卧地,有時四肢刨地或伸直努責,臁窩下陷等。要根據情況,把臨產母羊留在家中產羔室看護好待產。以防把羔產在野外或大圈舍。
3、為母羊產羔創造良好的環境 要設有清潔乾燥、保溫的產羔室。室內鋪有干凈墊草,室溫不低於5℃。同時要備有接羔用具和必備葯品,如毛中、水盆、暖水瓶和碘酒等。
4、精心護理產後羔羊 母羊產羔一般都能正常產出。正常分娩母羊,在羊膜破後10—30分鍾即可產出,如出現難產可找獸醫或有經驗的養羊戶助產。羔羊產出後,用消毒過的毛巾清除其口腔及鼻腔粘液,而後把羔羊放在母羊頭處,讓母羊把羔羊身上粘液舐干即可。而後在1小時內扶助羔羊吃到初乳。如出現羔羊不帶羔,可找泌乳量多的母羊代哺或用牛、羊奶、豆汁、小米粥等進行人工哺乳。
總之,要想方設法護理好臨產母羊和產後羔羊,使羔羊健康生長。
五、舍飼好
舍飼養羊是養羊生產中的一大變革,也是今後養羊業的發展方向。目前我們在全面實行草原休牧禁牧的情況下,應採取種植牧草舍飼養羊和羊群放牧運動加舍內補飼的方式養羊。
1、種草養羊 可試種一些如紫花苜蓿草、秣食豆、大麥、燕麥、谷稗、御谷等飼草飼料青割餵羊。在青割苜蓿、秣食豆等豆科餵羊時,要注意一次不要喂太多,防止膨脹和腹瀉。
2、放牧加舍內補飼 在入冬到春末的6個多月中,對羊群進行補飼。每天羊群放牧運動6小時左右,在早出牧前和晚收牧後進行補喂飼草飼料。
3、補飼的飼料種類 粗飼料以禾本科和豆科乾草為主,如羊草、苜蓿、秣食豆等;也可喂給玉米秸、大豆皮、豆技葉等。有條件的要貯備青貯飼料和胡蘿卜、甜菜、飼用南瓜等。
4、補飼方法 精料、塊根類飼料、青貯飼料等都要按量一次投放在飼槽里,乾草可投放在草架里。喂料順序應先喂精料,次喂多汁塊根飼料,再喂青貯,後喂乾草及干玉米秸桿。塊根類要切成小塊狀喂給,干玉米秸應粉碎、切碎或揉碎後喂給。
5、補飼次數和給量 一般大母羊每天補飼兩次,上午出牧前和下午收牧後各一次。精飼料每天每隻補給半斤左右,以玉米為主、豆餅、麩子佔20%。乾草及玉米秸桿飼料適量供給。
六、肥育羔
比較簡便的羔羊育肥方法,就是羔羊生後全舍飼。即在羔羊出生10天左右即進行開飼,訓練其吃草料,開始可酌量,一般兩周齡日補料量在50克左右,三周增到75克,到二月齡時可增至300克左右,四、五個月時可增到500克。精料以玉米、豆餅、麩子為主。配方為玉米佔50%,豆餅30%,麩子20%。在補精料同時,還要加喂適量的牧草和玉米秸粉碎或揉碎飼料。早晚兩次喂給。在給精料時還要注意加入少量的礦物質和多維生素飼料,配合一定的塊根飼料。這樣舍飼五、六個月即可出欄。
七、飲足水
飲水是養羊的一個重要環節,尤其是冬季羊吃的是乾草,環境也乾燥,更要飲足水。
飲水必須清潔,現打現飲,禁止飲用泡溝死水。水槽要經常刷洗,冬季不要飲冰碴水,秋季要注意從豆科牧地或豆茬地歸牧後,不要立即飲水,防止發生膨脹。
飲水次數可掌握在夏季每日飲3—4次,冬季2—3次,春秋3次即可。
八、勤補鹽
常給羊啖鹽也是一個重要環節。給羊啖鹽最好用粗製鹽。給羊啖鹽的數量可根據季節多喂少喂。夏天,羊排泄快需多給鹽,冬天羊吃劣質草也需多補鹽。一般冬季舍飼要每三天補一次鹽,可拌在補飼的精料中,要拌勻,給量一般是100隻羊補0.5公斤。平時也可利用玉米秸鹽化補鹽。
九、防疫病
1、要在春秋兩季注射四聯五防疫苗,防止羊快疫、羔羊痢疾、猝殂、腸毒血症和黑疫。
2、每年免疫注射一次羊痘弱毒疫苗,防止綿羊痘。
3、每年注射二次口蹄疫苗,防止口蹄疫。
4、要在春秋用驅蟲葯驅蟲防止羊肝蛭等,可用葯物丙硫咪唑、硝氯酚、硫雙二氯酚等。
5、葯浴防癩 要在每年羊剪毛後10—15天,剪口愈後對羊進行葯浴。可根據羊多少選擇用池、大鍋還是大木槽等。葯浴所用葯可選擇配製0.025%的林丹乳油水溶液,0.05%的辛硫磷乳油水溶液,0.5%敵百蟲水溶液等。葯浴時要注意掌握好葯液濃度;葯浴前飲足水,不放、不喂;葯浴後羊趕到通風蔭涼處休息,不能放在太陽下暴曬。要確保羊只安全。
D. 怎樣養羊視頻
在長期的生產初中中不斷探索總結飼養管理、選種選配、哺幼育肥、疫病防治等多方面的經驗,概括為「管、選、配、育、防」五字。
管即科學的飼養管理方法。經濟效益較好的養羊戶,多數採用了舍飼養羊,合理配合飼草、飼料進行舍飼,這種方法可以節省牧工,加大技術力度。採用放牧補飼相結合的方法,除抓好青草期放牧外,一是大量種植苜蓿等優質牧草;二是大量貯備和青貯秸稈等;三是強化羔羊和田羊的補飼。採用靈活的放牧方式,一是分群放牧,將羊群按年齡、性別、大小分成小群,每群數量50隻-100隻不等,育肥羊、育成羊青草期組群放牧,繁殖母羊和種公羊在當地放牧;二是根據羊的採食特點,採取分片輪回放牧的方法即每日出牧後先讓羊在往日放牧的地方吃草,待羊吃到半飽時,再到新鮮草場放牧,等看到羊不大啃吃時再放開手,採用「滿天星」方式讓羊吃飽為止。這種「先生後熟,先緊後松,一日三飽」配合兩季慢(春秋兩季放牧要慢)和三堅持(堅持跟群放牧、早出晚歸、二次飲水)與三穩(放牧、飲水、出入要穩)以及四防(防跑青、防扎窩子、防害和防病)的方法有利於放牧羊群的增膘和保胎育羔。
選即優化羊群結構。通過存優去劣,逐年及時淘汰老羊及生產性能差的羊只,多次選擇,分類分段培育,堅持因時(時間)、因市(市場情況)制宜,循序漸進的原則,使羊群結構不斷優化,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由於各戶飼養品種不同,數量不同,發展不同,因此選擇方法不同,選擇比例也不同。但都要注重初生、斷奶、周歲三個階段和繁殖性能及後代生長速度多個環節的進行。母羊選擇的比例為:淘汰率15%-20%,選留率35%-40%。公羊根據情況引入薩福克、多賽特、波爾山羊、小尾寒羊等優良品種,一般不自行選育。經不斷的選擇,其年齡結構保持在青年羊(0.5歲-1.5歲)佔15%-20%,壯年羊(1.5歲-4歲(佔65%-75%,5歲半佔10%-20%比例。母羊比重達到65%-70%,其中能繁母羊45%-50%。母羊比重越大,出欄率越高,經濟效益越好。
配即選配和配種方式。就是通過對公母羊配偶個體的合理選擇,採用科學的配種方式,實現以優配優、全配滿懷的目的。既可充分有效地利用優種公羊,又能人為控制產羔季節、配種頻率。也可採用同期發情等發情控制技術,使母羊適時集中發情,在較短時間內配種,受胎率、受配率較高,使適齡母羊全配滿懷,同時也提高了羔羊質量。
育即對羊只的培育措施。在母羊懷孕後期及哺乳前期,給予合理的補飼,同時搞好飲水、補鹽和棚舍衛生。補料根據各地牧草及季節、母羊狀況而異精料組成為玉米51%、麩皮8%、餅類23%、苜蓿草粉 10%、骨粉3%、食鹽2%、磷酸氫鈣3%,補量一般每日每隻0.5kg-0.7kg,分早晚兩次補飼,並給以適量的優質飼草。臨產前細心觀察母羊狀況,晚上專人值班,隨產隨接。羔羊出生後,加強培育,保證多胎羔羊的哺乳。羔羊出生後10天-14天開始補給優質飼草和配合飼料,補飼飼料及數量因地因羊而定,大多數羔羊配合料補量為:兩周齡日補50g-70g,1月齡-2月齡100g-150g,2月齡-3月齡200g,3月齡-4月齡250g,4月齡 -6月齡300g-500g。精料組成為玉米40%,餅類25%,苜蓿草料25%,麩皮8%,骨粉2%,食鹽適量。
防即預防疾病。除進行常規的疫苗注射外,在剪毛後進行葯浴,每年春秋兩季用蟲剋星等進行驅蟲。同時在活動場所圈舍門口灑以草木灰等消毒,對異常或發病羊進行隔離治療,以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
E. 養羊技術及羊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一、養羊技術及羊的養殖方法
1、選址:如果生長環境較窄的話,會影響羊的生長,所以應在地勢較為開闊的地方建立羊舍;同時,羊舍所在位置的通風性以及排水性要好;在羊舍的周圍要有豐富的牧草資源以及水資源;羊舍所在的位置交通也需便利。
2、建立羊舍:羊舍需要有良好的通風性以及採光性;需要對羊舍進行劃分,母羊、公羊和羔羊都應有專屬的羊舍;還需要做好羊舍的保暖工作。
3、合理選種:目前有許多不同種類的羊,以育肥羊為例,在選擇幼羊時,應選擇安靜溫順的羊,而不應該選擇活力大,經常跑動的幼羊。
4、飼養管理:要合理搭配飼料,應以粗飼為主,精飼為輔;應選擇在每天早晚溫度不高的時候對羊進行補飼;同時,還應該保證羊每日飲入了充足的水量。
5、科學養殖:當育肥羊在幼羊期的時候要提高草料的比例,而當它成年後則要多喂飼料;若想要提高育肥效果,可以對羊進行圈養。
6、日常管理:對於一些進食較小的羊,可以飼喂一些促進消化的葯物,提高它們的食慾;若時想達到快速育肥的效果,要以精飼為主,並搭配適量草料,為羊提供充足的營養。
7、防治疫病:應定期的對羊群進行驅蟲工作;定期要打掃羊舍,讓羊舍保持干凈溫暖的狀態;需要及時清理掉羊的排泄物,以免讓排泄物污染了羊舍。
二、羊冬天沒草吃怎麼過冬
1、冬天沒草吃羊應該如何過冬
冬天沒草吃的時候,可以給羊喂入稼秸稈、糧食等食物。一般情況下,養殖戶都會在秋天就為羊群准備好過冬的飼料。
2、在冬季如何管理羊群
(1)當冬季到來的時候,應檢查羊舍有無漏風漏水等情況,如果有,應及時補好羊舍,讓羊群安全過冬。
(2)冬季時,應給羊群適量的補飼精料,比如玉米、稻穀粉、細糠等。
(3)冬季時,大部分的母山羊都處於妊娠期,所以不可驚嚇已經懷孕的母羊,而且不可給母羊喂入已經發霉的飼料。
(4)在冬季時,應給羊喂入溫鹽水,不可讓羊群飲用冷水和帶冰渣的水。
(5)冬季是多種動物疫病的高發季,所以需要給羊提前做好冬季多發疾病的預防,提高羊免疫力。
F. 羊的養殖方法
養羊的方法
一、羊舍建設:養羊舍應選擇在地勢高燥、向陽背風的地方,羊舍前留10-20平方米的飼養區,安裝固定飼槽和飲水器具。舍外要有排水溝,舍內要鋪竹墊子或水泥地。在冬季,寒冷地區要用塑料薄膜扣棚,可以提高羊舍溫度4-7℃,利於羊只生長。
二、肉羊分舍:舍飼養羊應按照工廠化生產模式,把不同年齡、不同品種、不同體況的羊分舍飼養,設立專門的產房和羔羊舍、肉羊舍、母羊舍、公羊舍、病羊隔離舍等,並配以相應的飼養管理措施。
三、選種肉羊:因地制宜選擇體型大、生長快、繁殖率高、適應性強、肉質好、效益高的優良品種。父本的選擇首推南非波爾山羊,母本選當地母山羊即可等。
四、山羊交配:定期從外地調換種公羊,給種用的公、母羊戴耳號和編制配種檔案,詳細記錄配種羊的編號、配種時間、配種方式和產羔情況,有計劃地控制公、母羊本交,避免羊近親繁殖引起的品種退化。
五、養羊規模:養羊規模要適宜,可根據家庭現有耕地多少、飼草飼料數量、勞力及投入的資金數量等條件決定。一般以養能繁殖的母羊30-50隻左右為宜,養殖100隻育肥羊為宜。在剛開始養殖的時候不要貪圖規模,要不斷摸索總結養殖經驗,採取滾雪球的方式來發展。
六、養羊密度:羊屬反芻動物,一天中要有較長時間用來採食飼草和反芻。所以,羊的圈舍中要有足夠的槽位和活動空間,每隻羊應有1.5平方米的活動場地。
七、養羊飼料:羊是以吃粗料為主,精料為輔的牲畜。規模飼養最好是「種草養羊」,這樣一年四季均可吃上鮮青草。養羊戶應開辟青綠飼料專用地,人工種植紫花苜蓿、黑麥草等牧草。除夏、秋兩季飼喂青草外,青草秋季收割後還可以曬制青乾草或製成青貯飼料餵羊。也可種植玉米進行青貯,供羊只常年飼用。配製精飼料時除要有一定量的玉米外,還要按比例搭配豆粕、麩皮、魚粉、骨粉等蛋白質飼料。此外,若加入適量瘤胃代謝調節劑、尿素緩釋劑等復合飼料添加劑,效益更好。
八、防病:群養山羊易發病,主要有羔羊痢疾、鏈球菌病、傳染性膿皰、線蟲、羊虱等。要貫徹「防重於治」的方針,還應做好重點疾病的預防接種和綜合防治工作。
九、管理:規模養羊要立足自繁自養,合理組群。若放牧,要劃區輪牧。並注意抓好刷拭、修蹄等管理工作。
十、去勢:用於育肥的羔羊,最好在出生後7-21天內去勢。此時去勢有利於提高肉的品質,並使之性情溫順,便於管理,快速育肥。在我場購買的羔羊已經去勢,養羊戶可直接拉回飼養。
G. 如何養殖普通羊
1.選址,羊圈要與其他養殖場有1 000m左右的距離,且附近沒有工廠和居民,選擇遠離城市,工業,礦區,公路,沒有污染的地方,尋一處生態環境優美山清水秀的地方,承包一片養殖生態羊的地址,之後把你承包的地方外圍用柵欄或者牆圍上。裡面養生態羊,承包以外的地方,不影響外人生活。建羊圈,羊圈必須遮風避雨,一定要建造的結實一些,因為羊不定期會攻擊羊圈,不結實,很容易就壞掉了。
2 .要建立一個沼氣池,找一個專業建築隊伍建沼氣池,建池技工應經過沼氣技術培訓,須持有沼氣行政部門頒發的上崗證,並要按國家標准進行施工與驗收。之後保證保持羊圈衛生干凈,原生態羊大部分時間都在山林裡面自由散養,所以要對糞便進行及時的清理回收,通過過沼氣池進行無害化發酵分解,山羊一般不太愛干凈,羊舍裡面是會很臟的,我們要定期清理打掃,避免滋生細菌,導致山羊生病。
3.必須嚴格管理控制羊飼料的質量,建立有機農業生產體系。其中包含了種植喂養生態羊的天然綠色食物,讓羊提高自身的營養健康價值。原生態羊飼料配方中應當添加適量維生素,來提高原生態羊的抗病力和原生態羊的免疫力。
4.羊也是會得病的,羊場出現疾病就會降低原生態豬的自身價值,損害羊場經濟利益,所以,原生態羊場需要做好預防疾病的相關防治工作。當發現有羊患病了或者狀態異常異樣時,應該及時聯系獸醫進行診斷,並做好發病羊隔離處理的相關工作。還需要定期去給山羊清理身體,山羊不是特別喜歡干凈,有的時候身上毛發會非常臟,我們就需要給山羊進行清理,從而避免山羊生病。
5。除了惡劣天氣,我們還需要天天去放羊,山羊是非常不喜歡一直待在一個地方,需要天天出去溜達溜達,在外面吃到的食物純天然,加上大量的運動,有利於山羊的健康成長。
H. 養殖羊的方法,能完全圈養嗎
可以。
在圈舍內均勻鋪撒發酵劑與鋸末混勻墊料,總厚度約50厘米(冬天墊料適度厚些,,夏季可薄一些,如40公分),放羊入床拉下糞尿後,一般從第2--3天開始啟動升溫,3--7天,功能微生物經過活化定殖後,呈幾何級數大量繁殖,利用羊糞尿等作營養源,將墊料混和物逐漸升溫發酵,中心發酵層溫度可達35-50℃或更高,表層溫度無論冬夏,長期穩定在20幾度,基本形成恆溫床。
下層發酵完成後,鋸末等墊料物會因發酵碳化顏色逐漸變深變黑,發酵產物能作肥料或粗飼料,可分批清運出舍。如不需使用,則可長期不清運,時間一長墊料會逐漸變少,因此還應定期補充墊料。
合理放牧飼養
早春季節是母羊產羔和哺乳的重要時期,放牧處理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到全年的生產。初春牧草枯黃且缺乏多汁飼料,營養價值較低,此時光靠放牧,很難滿足羊的營養需要。此時放牧的主要任務是加強運動,恢復膘情。
放牧時一般應選擇避風向陽、地勢高燥、水源較好的陽坡低凹處。春季風大,羊只瘦弱,應採取頂風出牧,順風歸牧的放牧方式,盡量縮短放牧距離,防止體力消耗。
注意抓住晴天中午暖和的時間放牧,放牧時不要一次性放牧過量的草料,不要讓山羊吃到霜凍的草和喝冰水。出牧前先給羊喂半飽的乾草,經過15-20天的時間,待羊的胃腸功能適應了青草的消化特點後再轉入全天放牧,全天放牧時也應在出牧前適當補料。
一般對羊的飼喂順序是:先飲水,然後喂草,待羊吃到5-6成飽後,喂給混合精料,然後給羊喂飲淡鹽水,待羊休息15-20分鍾後出牧。這樣既能防止羊群因「跑青」掉膘,又能防止羊只採食過量嫩草引起瘤胃脹氣或中毒,造成羊只死亡。
注意防寒保暖
春季天氣變化不定,夜間氣溫仍然很低,而且羊只在晚上活動量小,特別是初春,一定要做好羊群的防寒工作,設法提高羊舍溫度。羊舍在晚上仍需遮掩好門窗,盡量少用消毒液消毒羊舍,保持羊舍乾燥,避免潮濕。
舍內的羊糞有良好的保暖作用,在天氣不好時不要清除。初產羔羊要增鋪墊草,羊只飲水要少量勤添,最好是添加溫水,羊只白天飲足後,要把剩下的水倒掉,防止懷孕母羊和羔羊飲冰渣水,導致生病甚至流產。
I. 綿羊怎麼養最好
綿羊是人們常見的一種飼養動物。綿羊身體非常豐滿,體毛也非常綿密。但是綿羊頭非常短。因為綿羊的肉質非常的鮮嫩,非常的好吃,所以深受美食家們的喜愛,成為餐桌上面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除此之外,綿羊的皮毛也可以製成很多的東西,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都開始飼養綿羊。
綿羊的性格非常的溫順,又容易被人們馴化,綿羊的毛有隔熱和抗寒的作用,所以一般的綿羊都非常的耐寒,耐熱,最重要的一點是綿羊不能被雨淋到,因為這樣很容易被感冒。這些你都記住了嗎?
分享或轉發請註明內容出處:鳥基地博客 讓更多的小夥伴一起學習吧!
本文鏈接地址:http://b.niaojidi.com/yz/1632.html
J. 如何養殖綿羊
綿羊的價值一直很高,它的毛一年可以剪兩次,它的毛可以用來做衣服褲子襪子什麼的。
養綿羊須防三病:
夏季氣溫高,多雨,濕度大,在綿羊養殖上,由於飼養管理和防疫措施不到位,極易引發綿羊傳染性膿皰、藍舌病和羊腸毒血症三種病的發生和流行,給綿羊養殖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必須認真加以防治。下面,將三種病的防治方法簡要介紹如下:1.綿羊傳染性膿皰:俗稱「羊口瘡」,病原體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屬中的傳染性膿皰病毒,以3—6月齡的幼羊最易感,主要通過圈舍、用具和皮膚擦傷傳播,一旦發生可危害多年。臨床特徵:潛伏期4—7天,通常在口唇部皮膚和粘膜見到丘疹、膿皰、潰瘍和結成的疣狀厚痂,肉芽組織增生,使口唇腫大,影響採食,病羊往往因衰弱而亡,病程為2—3周。防治措施:嚴禁從疫區引進綿羊,並建立綿羊引進隔離觀察制度;可在每年3月或9月用口瘡弱毒細胞凍干苗在羊只口腔粘膜內接種免疫;幼、羔羊口腔粘膜嬌嫩,易引起外傷,應避免飼喂粗硬飼料,防止感染;發病後,用2%的火鹼對羊舍及用具進行徹底消毒,並對病羊進行隔離治療,可用食醋或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創面,再塗以碘甘油或抗生素軟膏,每天兩次。2.綿羊藍舌病:病原體為呼腸孤病毒科的藍舌病病毒,因患病羊只舌呈藍紫色而得名。庫蠓是主要的傳播媒介,病毒可經胎盤侵害胎兒。臨床特徵:潛伏期3—8天,病羊發熱高達42,精神沉鬱,食慾廢絕,口腔粘膜充血,舌呈藍紫色,數日後口、舌上皮粘膜糜爛,頭、耳和喉部可發生水腫,有的見咳嗽、血樣下痢症狀;妊娠綿羊可出現流產、死胎或胎兒先天異常。病程為6—14天,病死率達2%—30%。注意與傳染性膿皰的鑒別:藍舌病除病羊舌見藍紫色外,體溫升高等全身症狀明顯,而傳染性膿皰主要侵害幼羊,一般不出現體溫升高及全身症狀,病變只發生在口唇部。防治措施:防重於治,從外地引進綿羊時,要嚴格檢疫;夏季做好消滅庫蠓工作,保持綿羊圈舍清潔衛生,防止庫蠓叮咬;患病羊只用0.1%—0.2%的高錳酸鉀溶液等對患部進行沖洗,潰瘍面塗抹碘甘油或冰硼散,每天2—3次,並用磺胺類或抗生素類葯物防止繼發感染,同時做好病羊的防曬,保證營養均衡。3.羊腸毒血症:病原體D型魏氏梭菌在羊只腸道內大量繁殖,產生毒素可引發本病,主要侵害1歲左右、膘情好的綿羊。雨季、氣候驟變及過食大量青綠多汁飼料常可誘發本病,呈散發性。臨床特徵:突然發作,很少能見到症狀,或在看出症狀後突然倒地死亡;有症狀的以抽搐為主,見四肢強烈劃動,肌肉抽搐,眼球轉動,磨牙,口鼻出沫,常於2—4小時內死亡;有的呈昏睡狀,有的伴有腹瀉,排黑色或深綠色糞便,3—4小時內靜靜地死去。病理剖檢:腎臟表面充血,實質松軟如泥,稍壓即碎爛;小腸充血、出血,整個腸道呈血紅色。防治措施:嚴格執行禁牧圈養制度,不要將羊只趕到戶外,特別是草坡地上去放牧;每年春季接種羊三聯(羊快疫、羊猝阻、羊腸毒血症)或羊四聯(除前三聯外,另加羔羊痢疾);科學調整綿羊的飼料結構,切實防止過食青綠多汁飼料,加強運動,增強綿羊的體質;病程稍長的,可嘗試用磺胺脒10—25克,並用青黴素160萬單位、鏈黴素500毫克混合肌注,一日三次,有一定療效冬天,綿羊不好養,羔羊,常常出現,口吐抹,抽搐,多胎,不好怎麼弄
綿羊的飼養方法:
養羊雖主要依靠放牧,但當冬季草枯、牧草倚養下降或羊群放牧採食不足時,必須進行補飼,特別是對正在發育的幼齡羊,懷孕期和哺乳期的成年母羊補飼尤其重要。種公羊如平時僅靠放牧,營養需要難以滿足,而在配種期則更需要保證良好的營養水平。因此,種公羊多採取捨飼方式並按飼養標准飼養。
母羊群的朴飼
為保持母羊正常生產力和順利完成配種.懷孕、哺乳等項繁殖任務,要保證全年較好的營養水平.首先是加強關鍵時期的補飼工作。在母羊懷孕後期和哺乳前期,以補飼定量乾草和部分混合精料為適宜。補飼量要看母羊本身的營養水平,不一定要很多精料,如有品質較好的乾草,則精料補飼量更可減少。
(一)懷孕母羊懷孕前期(懷孕期的前3個月).因為胎兒生長緩慢,需要的營養並不太多,除放牧外,視條件進行少量補飼或不補飼均可。懷孕後期,胎兒生長變快。在懷孕期的後兩個月,母羊(含單胎羔羊)共增重7?8公斤,其代謝比不懷孕的母羊高20?75嚦。為了滿足懷孕母羊的生理需要,僅靠放牧是不夠的。新疆鞏乃斯羊場的育種群母羊,在懷孕後期除抓緊放牧外,每隻羊每天補飼精料o.45公斤、野乾草l?l5公斤,野草青貯1.5公斤,食鹽和骨粉15克。一般繁殖群和雜種母羊可酌減。給懷孕母羊補飼的草料,其品質必須是較好的:發霉.腐敗.變質,冰凍的飼料不能飼喂。懷孕母羊在臀理上要多加註意.出牧、歸牧、飲水、補飼都要慢、穩.防止擁擠、滑跌,嚴防跳崖、跳溝,最好在較平坦的牧地.上坡牧。禁止無故捕捉,驚擾羊群,以防造成流產.懷孕母羊的圈舍要求保暖、乾燥、通風良好。(二)哺乳母羊母乳是,羔羊生長發育所需營養的主要來源,特刖是生後的頭20?30天。母羊奶多,羔羊發育好,抗病,)強、成活率高。如果母羊養得不好,不但大羊消瘦,產奶量少,而且必然影響羔羊的生長發育。產春羔時,放牧場要好.母羊吃到好青草,能增加乳汁分泌,如場差,應給予適量補飼。產冬羔時,除放牧外,應補飼優質千草和多汁料。新疆鞏乃斯羊場的育種群母羊,在哺乳前期每頭羊(單羔1每天補飼混合精料o.5公斤,苜蓿乾草3?3。5公斤;哺乳中期減至精料o.3?o.45公斤,乾草1?2公斤。哺乳母羊及其羔羊放牧時間由短到長,距離由近到遠,要特別注意天氣變化,若有大風雪應提前趕羊迴圈。羔羊斷奶前幾天,就要減少母羊的多汁料。青貯料和精料喂量,以預防乳房炎的發生。哺乳母羊的圈舍應經常打掃,保持清潔乾燥。胎衣,毛團等污物要及時清除,以防羔羊吞食生病。
種公羊的補飼和管理
由於種公羊在改良羊群中的重大作用和繁殖利用上的許多特點,它對飼養管理的要求比母羊要高,除放牧外。需要有較母羊為好的補飼。(一)種公羊應有的營養狀況種公羊是改良羊群品質的保證。因為它數量小、作用大,所以不論在羊場或專業戶,對公羊的何養管理都遠較母羊細致和周到,這是十分合理和必要的。乾草用草架飼喂,精料和多汁料應在料槽里飼喂。補飼時問,精料可在出牧前,乾草、多汁料可在歸牧後。補飼乾草和精料要及時,照顧到營養的好壞必要時可把營養差的羊只挑出來先補,營養好轉後再與大群合喂。
綿羊的飲水和喂鹽
飲水對綿羊是很重要的,如果飲水不能保證,對羊體健康、泌乳量和剪毛量都有不良影響。綿羊飲水量的多少,與天氣冷熱、牧草千濕都有關系。夏季每天可飲水兩次,其它季節每天至少飲水一次。綿羊飲水以河水、井水或泉水為最好,死水易使羊感染寄生蟲病,不宜飲用。飲河水時應把羊群散開避免擁擠,飲井水時應安裝適當長度的飲水槽。每頭綿羊每日約需食鹽5?lo克,哺乳母羊宜再多給』些。為了減少補白d食鹽的麻煩,可隔數日給食鹽一次,把鹽放在料槽里或搗碎摻在精料里喂均可。鹼灘或鹽湖附近的牧草含鹽分較多,在這里放牧的羊群,可不再補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