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少林武術基本功練習
少林功夫多屬外家拳,你的想法不是很正確,功夫並不在於招式,武術講究循序漸進,老話說「三年基本功」這期間基本上是沒有招式可說的。1.壓腿:正壓腿,側壓腿,劈叉,撕腿。(拉伸韌帶)2.踢腿:正踢,側踢,里合,外擺。3.站樁:俗稱扎馬步,循序漸進,時間越久越好,但姿勢要正確。(鍛煉腿部肌肉)4.蛙跳:循序漸進,每日增加,多多益善。(增加腿部爆發力和協調能力)5.俯卧撐:循序漸進,每日增加,多多益善。(增加上臂肌肉力量)6.輪鐵錘:二,三十斤的鐵錘,從後掄起砸向前方輪胎。循序漸進,每日增加,多多益善(鍛煉腰部力量)7.扎馬步的同時雙手抓磚出拳:至少每天日半小時。(鍛煉手指力量,協調能力,上臂力量)8.擊打沙袋:建議開始時對手部做好防護。每日一小時。9.跑步:五千米。(鍛煉體力)10.腿部綁沙袋起跳:循序漸進,高度逐漸增加 以上向你介紹的是一些基本功的練法,如果依此辦法鍛煉一年之後在學習招式以及拳腳,可事半功倍。否則直接學習招式及套路,只是花拳入門,誤了一生。
❷ 怎麼自學功夫
扎馬步,練完扎馬步後,可以跑步、壓腿、彎腰、復合撐等一系列的動作。
❸ 怎麼自己學功夫
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功夫是無法自學的。套路練的再精也是花架子,和廣播體操效果完全相同。練功夫一定不能自己練,在山裡自己呆著練點秘籍,出來後就天下無敵,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方法就是找個老師,找不到老師也要找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練,彼此經常對打,這樣比你練套路有效100倍。自己再有意識的加強一些身體方面的訓練,身體素質好了,速度快了,力量大了,這樣你才能慢慢變強。
❹ 武術基本功訓練圖畫,視頻講解
武術基本功訓練分為柔韌、基本腿法、手法、腰功。
正壓腿
❺ 100分!!!求免費武術指導教程,或視屏教學,主要是想學點功夫,防身自衛。不被人欺負。
我的前言:是啊..練習點功夫不僅可以強身..還可以防身..不會被人欺負..我以前學習功夫的出發點和你一樣..
在網路視頻里有很多拳術的視頻教學..我建議你不要練的太多..只練習一種拳術就夠用..練習種類多了怕老兄沒時間或者精力..「武術不在於多,在於精」找到適合自己練習的功夫,就練下去,但不要「苦練」要循序漸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以下就是我給你推薦的實用簡單的拳術..供老兄參考..呵呵就是截拳道或者散打以下是我多年的練習方法希望老兄你也參考一下.
截拳道和散打和別的武術一樣..萬變不離其宗..首先要排除練習中的急躁心理..循序漸進,要知道練得一身好功夫可不是一天兩天能練就的..最關鍵的就是基本功。正所謂「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散打的基本功基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扎馬:就是扎馬步...扎馬很重要,不扎馬就會在出招時下盤不穩,不靈活..很被動..沒有爆發力等.記得要循序漸進,第一次可以少扎幾分鍾..就是堅持到你難受的時候就要放鬆一下.要不然第二天你的腿肌就會酸痛的很..以後慢慢的延長時間...一般一天早晚2次時間長短因人的功底大小而定...
第二就是柔韌:柔韌也很重要,柔韌練不好就會出拳出腿時,准確性(踢打的位置)速度和爆發力不到位..有局限性..從而不能有效的,自如的搏擊..正所謂「筋長一寸,力大無窮!」柔韌練得好,拳打腳踢就會有速度,爆發力,(穿透力)而不是「摧力」..可以壓腿,包括正壓腿,側壓腿,劈腿,舉腿,做廣播體操等...
第三就是速度:有速度就會有力量..可以空打,就是在出拳踢腿時放鬆自己,不要用僵勁..也可以打速度球..或者把一張紙吊在空中,要求你放鬆並快速的擊打它..意念打穿紙張..
第四就是力量:可以做臂部可以做啞鈴屈伸,臂力棒.俯卧撐..倒立..腿部可以做蛙跳,負重屈伸,跑步..腰部可以做仰卧起坐..手腕可以用臂力棒,握棒用力扭動..
第五耐力也很重要,最有效的練習法就是跑步
另外,你再配合一下網路視頻里的招法和教學..進行綜合訓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5OTkyNTY=.html
其實,我個人認為截拳道跟散打差不多,差距只在於截拳道更富有哲理問題,換句話說就是慘進了「個人的技擊思想」跟散打的練習方法差不多..前提是基本功好壞,他沒有套路,截拳道就像「水」一樣,流到哪裡都是自然的流淌..不會逆流..流在杯里就是杯子的形狀..流在碗里就是碗的形狀..無拘無束..從而他的截拳道沒有固定招式和套路,隨自己而自然的出招防守..才能無拘無束,順其自然的「表達」著自己...以及他的「陰陽學說」即道家的「八卦」陰與陽可以隨時轉換..陰(防守)在瞬間可以轉換成陽(進攻)..陽在瞬間也可以轉換成陰.虛虛實實..真真假假..防打同時..在當時激烈的搏鬥中快速准確的轉換..令對手防不勝防..這就是說除了基本功的練習外,還要注重「心理練習」包括你反應的速度,在敵人將要出招時你的的判斷力..比如說對方突然往後抽拉手臂很有可能會先出拳,比如說對方肩膀突然傾斜就有可能出腿,當然高手的「佯攻」除外..
我建議樓主在練習基本功的基礎上,在注重一下心理練習,比如說你在練習時能領悟一些什麼,就是所謂的「心得」...還有就是練習中發現自己,比如說你在進攻和防守的練習時,能改進一點,能適應你,也就是說:找到適合自己的,實用的,拋棄一些對實戰不實際的..精簡一下,練久了,就會順其自然,在實戰中,不用多想,出於本能的出招,擊垮對手...這就是你自己的截拳道!截拳道不是一種死板的功夫,李小龍就說過「我的截拳道(思想)只適合我自己,你們都可以在我截拳道的基礎上,改進屬於和適合你自己的截拳道...
再一個就是說:武術在於精,不在於多..比如郭雲深老前輩的「半步崩拳」素有「一拳震天下」的美譽..
另外,我再補充一下啦,就是記得一定要循序漸進,不可在練習中產生急躁心理,練拳可不是一天兩天能夠練好的..慢慢來,時間長短因你自身的情況而定,苦練不是很好的方法,OK!祝你成功!
最好老兄加我為好友..有不懂的可以問我啦,咱們一起交流..呵呵希望我不是在」班門弄斧「呵呵
❻ 初學武術者的基本功怎麼練
武術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樁功等主要內容。腿功表現的是腿部的柔韌性、靈活性和力量等功夫;腰功表現的是腰部靈活性、協調控制上下肢運動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肩功表現的是肩關節柔韌性、活動范圍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樁功表現的是腿部力量和呼吸內息的功夫。
武術的基本功有手法、腿法、步法、眼法等,配以踢、打、摔、拿、擊、刺等技巧連貫而成套路。不同的套路和拳法有一些獨特的基本功要求。 手法分為掌、拳、爪、勾、指等;腿法有踢腿、彈腿、鞭腿、踹等;步法有馬步、弓步 、虛步、歇步、仆步等。
基本身體素質訓練:
一.耐力訓練
1.有氧訓練 3000米/14分鍾 2400米/9分30秒
2.無氧訓練 400米/1分20(3組) 800米/3分(2組)
二.柔韌訓練
正壓 側壓 壓胯 (將腿搭在高於跨的地方)
三.力量訓練
俯卧撐 30/3-5組 蹲起 50/3-5組 引體向上 15-25個/3-5組 蛙跳5個/8米-11米/5組
四.協調訓練
跳繩 1分鍾/50個以上/2-3分鍾 高抬腿30次/3組
你可在網路中搜索一下「武術基本功或武術基本功教學」即可找到相應的許多視頻和練習方法。
❼ 有實用功夫軟劍教學視頻嗎
軟劍不是常規兵器,古人往往把它製成腰帶的形式,帶到一般不允許帶刀劍的地方,起到防備萬一的作用。既然是不得已的做法,必定會損失一定的功能,使用起來也不會有常規劍的便利。武俠小說中說是使用它必須要有高深的內功,可以把軟劍使得像硬劍一樣。
我不相信這種說法,但是經過練習,相信可以將軟劍發揮出硬劍60%的功效,再加上出其不意的效果,就很讓人期待了。
首先,最適合軟劍發揮的基本劍法是撩劍。軟劍所有的招式練習都應該從撩劍開始。順著軟劍的性子從撩劍延伸到掛劍、掃劍、劈劍、削劍、抹劍等。劍法上必須拋棄工架劍,使用行劍。崩劍和架劍等硬磕碰的招式基本上要舍棄。雲劍這樣的招式也很危險,練不成就舍棄。
軟鞭、紅綢舞可以作為輔助練習。
軟劍應用不廣,使用者也都是出於實用自己練習,練成幾招就是幾招。估計沒有什麼漂亮的套路。平時可以用軟劍的練習發現一些基礎劍法練習中粗糙的地方。
現在市面上售賣的軟劍基本上劍身質量都很差,用來騙外行還行,不適合裝模作樣地戴在身上。如果是練慣用,不需要按照武術比賽要求的長度挑選,可以買短一點的。平時要把它掛起來保持劍身平直。抽出時彎曲的軟劍不用說傷敵,不傷己就是好事。
我認為軟劍的最大作用就是提升對劍術的認識,用運使軟劍的方法運用硬劍,會讓劍法更加精細。
❽ 中國 武術步法
各門各派的步型、步法多若繁星,至於應用,也各有精妙之處。下面,我們就在步型、步法及其訓練方法:步型、步法的連結與轉換等兒個方面,就筆者的粗淺體會來談一淡。僅供初學者參考,不免貽笑方家。(一)步型步型是指兩腳落地後,下肢相對靜止的形狀。歷來各門各派步型各有不同。下面我們就長拳、南拳的步型作一簡單介紹。 一、長拳中的步型。 長拳屬於少林北派一枝。講究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其中的步,就是指步型、步法而言。其步型有以下幾種: (1)騎馬步(簡稱馬步),兩腳開立,距離約為本人三腳之長,大腿屈膝,平蹲、腳尖里扣、膝部外擺,正對前方,挺胸塌腰,落臀, 身體重心落於兩腳中間。 (2)弓箭步(簡稱弓步),前面腿大腿屈膝蹲平,膝部稍微向前與腳尖垂直,但不得超過腳尖,腳跟落地,髖部不準向外凸;後面褪伸直,腳尖稍微里扣斜向前方,腳跟或腳板外側均不得離地(腳跟離地叫「拔跟』』),上體稍向前傾,挺胸塌腰,落臀。如兩臂同時前舉,兩戶必須橫成直線;做拗勢弓步時(左腳在前,右拳前沖,或右腳在前,左拳前沖的弓步,稱作拗步沖拳),沖拳之肩須向前順山,抱拳之肩向後牽引,腰部向前擰轉。 (3)虛步。虛步應虛實分明,踏地落實之腿屈膝成半蹲,腳跟不得離地,同時挺胸塌腰,落臀,前面虛點腳應以大拇趾輕點地面。身體重心完全落與後面腿上。(高虛步是兩腿伸直,前面虛點腳大拇趾落地)。 (4)仆步。一腿全蹲,腳尖外展,腿平鋪於身前,腳尖里扣,全蹲腿必須和小退靠緊,使臀部接近小腿,腳跟不得離地,髖部外側下沉,使內側向地面接近,同時挺胸塌腰。胸部向前擰轉,正對前方。 (5)歇步。兩腳前後分開,距離約半步左右,兩腿靠近迭攏,後面腳前腳掌落地,膝部點地,臀部與後面腳跟貼近。 (6)坐盤。兩腳左右交叉站立,距離約半步左右,兩腿迭攏,後面腿的大小腿接地,前面腿的大腿、膝部靠緊胸前。 (7)丁步。兩腿半蹲,襠間並攏,一腳腳尖點地,一腳全腳掌著地,同時挺胸、塌腰、落臀,(開步丁步時,則兩腳開立,兩腳之間距離二十五公分左右。)兩腿半蹲。 (8)獨立。 —腳落地, —腳提起,提起的前腳掌,護於落地腳之膝蓋部,高時則護於襠部。 (9)其它還有並步、 八字並步、錯步、丁字步(不同於丁步)、開步、八字開步、交叉步、擺步、扣步、翹腳步、戳腳步、前點步、後點步、側點步、半馬步、橫襠步等。
二、南拳中的步型。 南拳是以福建南少林寺為正宗的南派少林拳法。講究「心、神、意、氣、力;手、眼、身、腰、馬」。其中「馬」就是指步型、步法而言。其步型如下; (1)馬步。兩腳分開,距離約三腳長,腳尖正對前方,膝部與腳尖垂直,上身正直,臀部內斂。 (2)一字馬步。兩腿分開,距離三腳長,兩腳尖外展成一橫直線,身正直,臀部收斂。 (3)二字馬步。兩腳分開,距離約兩腳長,腳尖朝前,兩膝向里扣緊,上身正直,臀部收斂。 (4)半馬步。兩腳分開,距離約兩腳長,兩腿稍屈, 上身正直,臀部收斂。 (5)弓箭步。前面腳尖里扣,斜向前方,後面腳尖里扣,直對前方或斜對前方, 前面腿屈膝,後面腿伸直,兩腳跟不離地。 (6)丁字弓步。前面腳尖里扣成橫形,後面腳尖朝正前方,前面腿屈膝,後面腿伸直,兩腳跟不離地。 (7)七字弓箭步。前面腳尖里扣斜向前方,後面腳尖外展成橫步,這種步法只用於向前方沖拳、推掌。 (8)雙弓步。前面腳尖衛扣斜向前方,後面腳尖里扣直對前方,前面腿屈膝,小腿垂直,後面腿屈膝,大腿垂直,兩腳跟不離地。 (9)虛步。業稱吊馬或寒雞步,虛實分明,體重落於一腿之上。 (10)護襠步。兩腳分開約與兩肩同寬,腳尖里扣,兩膝向里扣攏,兩膝中間距離不得超過一拳寬。 上身正直,臀部收斂。 (11)橫襠步。 一腿屈膝,腳尖正對身前,一腿伸直。腳尖里扣,斜向身前。 (12)雙蝶步。兩膝靠攏,大小腿內側都貼於地面。 (13)單蝶步。一腿屈膝下蹲,一腿跪地,跪地腿的小腿內側貼於地面。 (14)跪步。 —腿下蹲,一腿跪地,使膝部接近地面而不貼於地面。以前腳掌落地,腳跟離地,臀部坐於跪地腿的小腿上面。 (15)拐步。兩腿前後交叉,前面腿屈膝下蹲。腳尖外展成擺步,後腿跪地使膝部接近地面而不貼於地面,小腿與地面成水;前腳掌落地,腳跟掀起,腳尖與擺步腳的腳跟成直線。 (16)坐蓮步。兩小腿在身後交叉,兩膝跪地成一橫直線,臀部坐於小腿部。 (17)騎龍步。一腿屈膝下蹲,一腿跪地接近地面而不貼地面,兩腳距約兩腳長 (18)三七步(四六步)。身體重量大部分落在後面腿上,小部分落在前面腿上 (19)獨立。一腳抬起,一腳支撐,支撐腿稍有彎曲。
(二)步 法 二、南拳中的步型。 南拳是以福建南少林寺為正宗的南派少林拳法。講究「心、神、意、氣、力;手、眼、身、腰、馬」。其中「馬」就是指步型、步法而言。其步型如下; (1)馬步。兩腳分開,距離約三腳長,腳尖正對前方,膝部與腳尖垂直,上身正直,臀部內斂。 (2)一字馬步。兩腿分開,距離三腳長,兩腳尖外展成一橫直線,身正直,臀部收斂。 (3)二字馬步。兩腳分開,距離約兩腳長,腳尖朝前,兩膝向里扣緊,上身正直,臀部收斂。 (4)半馬步。兩腳分開,距離約兩腳長,兩腿稍屈, 上身正直,臀部收斂。 (5)弓箭步。前面腳尖里扣,斜向前方,後面腳尖里扣,直對前方或斜對前方, 前面腿屈膝,後面腿伸直,兩腳跟不離地。 (6)丁字弓步。前面腳尖里扣成橫形,後面腳尖朝正前方,前面腿屈膝,後面腿伸直,兩腳跟不離地。 (7)七字弓箭步。前面腳尖里扣斜向前方,後面腳尖外展成橫步,這種步法只用於向前方沖拳、推掌。 (8)雙弓步。前面腳尖衛扣斜向前方,後面腳尖里扣直對前方,前面腿屈膝,小腿垂直,後面腿屈膝,大腿垂直,兩腳跟不離地。 (9)虛步。業稱吊馬或寒雞步,虛實分明,體重落於一腿之上。 (10)護襠步。兩腳分開約與兩肩同寬,腳尖里扣,兩膝向里扣攏,兩膝中間距離不得超過一拳寬。 上身正直,臀部收斂。 (11)橫襠步。 一腿屈膝,腳尖正對身前,一腿伸直。腳尖里扣,斜向身前。 (12)雙蝶步。兩膝靠攏,大小腿內側都貼於地面。 (13)單蝶步。一腿屈膝下蹲,一腿跪地,跪地腿的小腿內側貼於地面。 (14)跪步。 —腿下蹲,一腿跪地,使膝部接近地面而不貼於地面。以前腳掌落地,腳跟離地,臀部坐於跪地腿的小腿上面。 (15)拐步。兩腿前後交叉,前面腿屈膝下蹲。腳尖外展成擺步,後腿跪地使膝部接近地面而不貼於地面,小腿與地面成水;前腳掌落地,腳跟掀起,腳尖與擺步腳的腳跟成直線。 (16)坐蓮步。兩小腿在身後交叉,兩膝跪地成一橫直線,臀部坐於小腿部。 (17)騎龍步。一腿屈膝下蹲,一腿跪地接近地面而不貼地面,兩腳距約兩腳長 (18)三七步(四六步)。身體重量大部分落在後面腿上,小部分落在前面腿上 (19)獨立。一腳抬起,一腳支撐,支撐腿稍有彎曲。 (20)其它步法。其它步法還有提步、落步、卸步、縱步、撤步、綳步、跨步、擦步、跟步等等。 南拳步法與長拳步法相同的有:提步、落步、進步、撤步、上步、退步、蓋步、後插步、跨步、卸步、縱步、蹦步、跳步 躍步、墊步、嗤步、也稱沖步、擦步等)。有些步法的稱謂與長拳不同,如上步也稱逼步,進步也稱忖步,側跳步也稱絞花步,擦地步也稱追步或跟步等等。 南拳步法與長拳步法不同的有: (1)麒麟步。—腳在前一腳在後,前面腳前進一步,後面腳跟上,也稱跟步。 (2)變身步。一腳略抬內扣落地,身體向左(右)轉180度范圍內。另一腳略抬外展落步。 (3)走馬步。保持步形態,前進、後退或側轉。 (4)鶴步。以很小的步幅前進,也稱碎步。 (5)其他還有雀躍步,猿步,鴨形步,蛇步,拖步等等。
(三)步型、步法的訓練 知道了步型步法的標准和要求,就可以開始訓練了。訓練的方法,各門各派各有不同。不過大體上都是從簡到繁,由易到難。下面我們就一般的訓練方法談一談。 (1)陰陽步(或稱兩儀步)訓練法。這種訓練法就是將兩腳站立在兩點上,或左右、或前後、或高跳相互轉換步型。兩點間的距離,以自身步型距離為標准。 (2)三角步(或稱三才步)訓練法。這種訓練法就是以自身步型距離為邊長,畫一個等腰三角形,兩腳可以在三點上任意進行步行的轉換。 (3)四門步訓練法。既以自身步型距離為邊長畫一個正方形,取角上四點為落腳點,使步型、步法在四點上任意進行轉換。 (4)五行步(或稱梅花步)訓練法。既在四門步正中間再加—點,使步型、步法可以更多的參加訓練。 (5)七星步(或稱天罡步)訓練法。就是以自身步型距離為長度,以北斗七星所排列的位置為落腳點,使步型、步法在其上任意進行轉換。 (6)八卦步訓練法。按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個方位(即東、西、南、北、西南、西北、東南、東北),以自身步型距離為兩點之間的長度,取八點,圍成一個圓形。將步型、步法在八點上任意進行轉換。 (7)九宮步訓練法。既在八卦之中再加一個落腳點。 (8)十面埋伏訓練法。既在八卦之中再加兩個落腳點。
❾ 武術基本功怎麼練
任何一個習武者都應從基本功開始學起,真正熟練掌握了基本功,才有可能步入功夫的上乘境界。
但眾多習武者卻痴迷於功夫的花巧,盲目追求與摹仿,最終不堪一擊。因為他們忽視了功夫訓練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基本功訓練。
功夫高手無一不是從苦練苦修基本功開始,而且是終生不離此道。這猶如中國的漢字,七千多個漢字卻能夠組成無數個句子,其道理就在於對文字運用的熟練。同樣,一個簡單的基本功動作也會演繹出精湛的技藝。每一位功成名就的功夫大師都會經常練習基本功,因為高超的技藝也會隨著體能的下降而減退,而基本功訓練是保持體能的最好途徑。如果每位功夫愛好者明白並堅持了這一習武原則,就會在功夫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基本功訓練是一個復雜的、枯燥的訓練過程,需要頑強的毅力與堅定的信心,如能堅持基本功訓練,就會在磨煉中明白武術到底是怎麼練出來的,而且在這一過程中會樹立起無畏的精神,理想與理念也會更加明晰與堅定,逐漸成為強者。在這里奉勸習武者:「基本功訓練是功夫訓練的最好導師。」無論哪一位名師,基本功訓練都會是他所教功夫教程的第一課。
以下僅例舉幾項日常基本功訓練方法及要求與標准。
1.跑步。
練習方法:①速跑,全力以赴跑步5分鍾。快速跑屬無氧運動,可提高肺活量,鍛煉腳的快速移動。②節奏跑,配合呼吸有節奏慢跑30分鍾,提高呼吸與身體的配合能力。③耐力跑,全程5公里,快慢相應,以鍛煉身體的耐力。
2.俯卧撐。
練習方法:①快速推撐60次,以提高上肢快速沖拳能力。②耐力推,堅持100次,提高手臂與肩部的力量。
3.仰卧起坐。
練習方法:①快速仰卧起坐,50次/分鍾,鍛煉腹部肌肉力量與抗擊打能力。②耐力仰卧起坐,堅持200次以上,以提高耐力。
4.腿部柔韌練習。
練習方法:按照先壓後踢的順序,以腿部肌肉與韌帶感覺到綳緊為宜,然後配合各種踢法,每次至少1小時,以提高腿法的靈活性與速度。每次壓腿後必須踢腿,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5.快速空擊。
練習方法:以自身的習慣攻擊動作進行快速的擊打,包括手法與腳法。配合呼吸,連續進行5~10分鍾。此訓練屬無氧運動,能使人體在快速、緊張的運動狀態中保持良好的體能。
6.全身抗擊打訓練。
練習方法:以拳頭對自身做無規則的擊打,力量以自身能承受為宜。配合呼吸,由快到慢。以提高自身肌肉的抗擊能力,並能夠放鬆肌肉,不致使肌肉僵硬。
以上幾項基本功訓練僅僅是武術基本功的一小部分,卻是習武者入門的初級功夫。切記基本本功訓練如同功夫技巧訓練一樣,宜精不宜多。基本功沒有速成,只有靠日積月累,當你具備強壯的身體與超常的素質時,就能將各種動作技巧自然、巧妙的連在一起,真正達到將技巧隱於無形,以最簡單的動作去對付復雜的招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