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打通帶脈督脈
電視上說,要打通任督二脈就要舌頭往上提,頂住上顎,提肛,任督二脈就是這樣接上的,但此時還沒有打通,要打通就要站樁,中樁就好了。只要心神體合一,就可以打通任督二脈了。
B. 如何敲打帶脈視頻
如何走罐
1.術前准備
(1)定位。對患者進行辨證診斷後,按走罐時的體位要求,安排病人合適坐位或卧位,暴露局部皮膚,取穴定位,常規消毒後塗少許液狀石蠟油潤滑皮膚。
(2)拔罐。按走罐需要,選擇大小合適、罐口光滑的罐具(以透明玻璃罐為佳)消毒後拔罐。
2.辨證施術
(1)掌握拔罐吸力。輕吸:拔罐後,罐內皮膚被負壓吸收突起約3毫米左右,或採用「中、小號(面積)」火罐吸拔;重吸:罐內皮膚約吸收突起4毫米左右,或採用「大號(面積)」火罐吸拔。
(2)啟動走罐術。術者一手(左)按住罐旁近端皮膚,另一手(右)握住罐具,用力向遠端推移,並折返重復移動數次。
(3)控制走罐頻率。緩走:約每秒鍾將火罐來回推移1次;快走:約每秒鍾將火罐來回推移2次。
(4)吸力與頻度組合。按臨床需要,選擇輕吸緩走、輕吸快走、重吸緩走、重吸快走等方法。
(5)掌握走罐時間。每一組穴位一般按需分別走罐約5~10秒鍾。
(6)密切觀察罐痕。按需走罐至局部皮膚出現淡紅色、紅色、深紅、微紫。
(7)治則治法。一般以重吸、快走、較長時間、膚色出現深紅或微紫程度為強刺激,適用於實證病例,或背腰、四肢部位的走罐;以輕吸、緩走、較短時間、膚色出現淡紅或紅色為輕刺激,可用於虛證病例,或胸、腹部位的走罐。
(8)治程安排。急性病症,第一次走罐後,視病情和局部罐痕吸收情況,必要時,可隔12~24小時,或異位另選穴位再行走罐;慢性病症、康復病例,一般須間隔3天左右施走罐術一次,3~5天為一療程,休息兩周後可繼續施行走罐術。
(9)注意事項。走罐術一般以背部肌肉豐厚部位為宜。胸部(僅限任脈經)走罐時,以「輕吸緩走」法度為主,火罐應稍微上提,不宜用力往下撳按,以免損傷胸脅軟骨。腹部(任脈經及兩側)走罐時,同樣以平推略帶上提為法,防止損傷內臟。腰背部走罐,亦應避免暴力和不必要的大面積、長時間的「拔走」,或「罐痕」未吸收而反復「拔罐與走罐」,引起不必要的損傷和意外發生。對凝血機制較差的病人,或局部皮膚有潰瘍、炎症等病灶者,孕婦等,均禁忌走罐。
中醫走罐的臨床應用
走罐術在社區衛生服務中治療常見病、多發病效果明顯。
1.軀體病症:如脊柱骨關節、軟組織勞損、腰腿痛。走罐部位,「以痛為腧」根據局部病損部位,結合臨近取穴後,施行走罐術。如腰腿痛,取局部:①腰←→骶段夾脊穴;②足太陽經:志室←→秩邊;③環跳←→承扶←→殷門←→委中(分段)走罐。
2.外感表證:如感冒初起,背凜畏寒,頭項強痛。背部取足太陽經:①大杼←→膈俞←→三焦俞;②肩外俞←→膈關←→育門(分段)走罐。
3.臟腑疾病:(1)肺系病。如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氣喘,哮喘的康復。取任脈、足太陽經:①璇璣←→膻中;②肺俞←→膈俞;③肝俞←→氣海俞,走罐。
(2)脾胃腸病。如胃脘痛、消化不良。取任脈經、足陽明經、足太陽經,①巨闕穴←→下脘;②梁門←→天樞;③膈俞←→三焦俞;④相應節段夾脊穴(交替使用)走罐。
中醫走罐的臨床療效
以走罐術防治軀體疼痛症狀疾病、急性腰扭傷12例,慢性腰肌勞損26例,腰腿痛、腰椎間盤突出症康復治療9例,均能緩解疼痛,改善體征。外感表證,感冒9例,均解除症狀獲效。臟腑病證、胃脘痛6例,消化不良8例,慢性肺阻塞性肺疾患10例、哮喘緩解期康復治療各8例,腸道易激綜合征康復10例,均能取得不同程度的症狀減輕,日漸康復。
C. 怎麼打通帶脈
你好,帶脈循行起於季脅,斜向下行到帶脈穴,繞身一周。並於帶脈穴處再向前下方沿髖骨上緣斜行到少腹。可以拔罐,沿經脈的走行方向排罐即可。不建議天天都拔罐,太長時間的拔罐很容易造成氣耗,且每次的拔罐時間也不宜過長,一般的火罐使用95%的酒精,每次的時間控制在一個罐在5分鍾的時間,太長時間容易起泡。
D. 拍打帶脈真會打通嗎
敲帶脈
敲帶脈就是指敲身體兩側、腰邊的贅肉,也就是「救生圈」。
做法:
每天晚上睡覺前,躺在床上,用手來回敲打帶脈(即身體兩側、腰邊的贅肉),用力適中,大概100-300下即可。
效果:
1,提高排毒能力,改善便秘。
2,可以自然減少食慾,口味會慢慢偏向清淡,食量也會自然減少。具有一定的瘦身效果
3,有調經止帶及疏肝行滯的作用,最善消除諸經在此處的血淤積熱,同時也是治療各種疝氣疾患的必選經脈。
4,去除痘痘、減淡痘印。
敲帶脈養生保健的原理:
取「帶脈」為名,有兩層含義,一是此經脈像是一條帶子纏在腰間,二是因為與婦女的經帶關系密切,按現代的話說,是專管調理月經及婦科各器官功能的重要經絡。帶脈是奇經八脈之一,有「總束諸脈」的作用。人體其他的經脈都是上下縱向而行,唯有「帶脈」,橫向環繞一圈,好像把縱向的經脈用一根繩子系住一樣,所以哪條經脈在腰腹處出現問題,如:郁結氣滯,淤血堵塞,都可通過針灸帶脈來進行調節和疏通。敲帶脈的疏通效果是提高排毒能力,最明顯的就是改善便秘。
注意事項:
敲帶脈下手不可太重,另外需要長期堅持。不需要特意節食、鍛煉或者忌口,但是最好吃清淡的飲食。
敲帶脈主要的功效就是減肥,尤其是減肚子兩旁的贅肉。帶脈是一個范圍,就是腰的兩側,通常我們在睡覺的時候,如果是胖人的話,會在腰部露出一個游泳圈,就要敲這個游泳圈。當然,坐著的時候,也可以敲,有益無損。
敲帶脈還有什麼功效呢?它可以疏肝利膽,同時它可以通便,對於有些人老覺得肚子餓,還可以降低食慾,所以說敲帶脈的好處還是很多的。
敲帶脈的方法非常簡單,手握空拳敲打腹部兩側就可以了。平躺著的時候敲感覺更好,更舒服一些。在敲帶脈的同時把肋骨邊緣的章門穴、和肋骨兩側的京門穴也敲一敲,章門穴疏肝健脾,京門穴利膽補腎,都是很好的。還可以預防乳腺增生,調理女性特有的一些疾病。
只要每天敲300——500下就可以了。有的人一看這個數字,都覺得手酸了,可能想,那得要多長時間啊?其實,敲的過程可能只用四——五分鍾,而且躺著敲的時候,胳膊肘支在床上,不會覺得很酸。
E. 帶脈、督脈如何打通
拔罐捏脊貌似都不能長高誒····
還是應該運動加營養
F. 什麼方法打通帶脈最快
1、找中醫用拔罐中走罐的手法能快速打通帶脈。
2、帶脈是人體奇經八脈之一。帶脈在人體的腰部圍一圈,是一條橫向的經脈。人體上其他的經脈都是縱向的,這條經脈就好像一條繩子將所有的經脈系在一起,所以稱為帶脈。[1]帶脈能約束縱行之脈,足三陰、三陽以及陰陽二蹻脈皆受帶脈之約束,以加強經脈之間的聯系。帶脈還有固護胎兒和主司婦女帶下的作用。帶脈穴處再向前下方沿髖骨上緣斜行到少腹。帶脈病候主要表現為「帶脈不引」,即約束無力所致各種弛緩、痿廢諸證。
3、位置:在側腹部,章門下1.8寸,當第十一肋游離端下方垂線與臍水平線的交點上。
4、帶脈在人體的腰部圍一圈,是一條橫向的經脈。人體上其他的經脈都是縱向的,這條經脈就好像一條繩子將所有的經脈系在一起,所以稱為帶脈。帶脈循行起於季脅,斜向下行到帶脈穴,繞身一周。並於帶脈穴處再向前下方沿髖骨上緣斜行到少腹。我們的帶脈穴在側腹部,章門下1.8寸,正好是帶脈經過的地方,是膽經與帶脈交匯的穴。
想要讓堵塞的「帶脈」恢復通暢,跟肚子上的贅肉說拜拜,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經常按摩和艾灸帶脈所在的位置。
除此之外,由於「帶脈」上的三個穴位「帶脈」(與經同名也叫「帶脈」)、五樞、維道,又全都壓在膽經上,所以按摩和艾灸「帶脈」又有同於疏通膽經,能夠起到排除體內毒素的作用,經常按摩、艾灸還可以祛除臉上的痘痘和痘印。
雙手輕輕握拳,從背後腰中部開始,向兩側沿著帶脈橫向敲擊,至肚臍為一圈。每晚睡覺前敲擊30-50圈,並重點在腰部兩側的「帶脈穴」上敲擊50-100下,對於恢復帶脈的約束能力、減除腰腹部的脂肪,有非常好的作用,堅持一個月左右,就能看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