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會計准則里關於福利費計提是怎麼規定的
目前我國企業每期應當按照工資總額的14%計算確定職工福利費,並按照職工提供服務的受益對象,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確認為當期費用。
以提問中的例子來說,6個人應該分別計提的金額為
2500*14%=350
2000*14%=280
1600*14%=224
1200*14%=168
800*14%=112
600*14%=84
(1)職工福利支出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工資附加在計提時應根據發生的性質計入生產成本或期間費用。
1.按照工資總額的14%計算確定職工福利費,提取職工福利費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生產成本
營業費用
管理費用
貸:應付福利費
2.工會經費
工會經費以工資總額為基數,其計提取比例為2%,在提取時應計入管理費用。提取時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管理費用
貸:其他應付款——應付工會經費
3.職工教育經費
職工教育經費是指企業為職工學習先進技術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費用。
職工教育經費以工資總額為基數,其計提比例為1.5%,在提取時應計入管理費用。提取時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管理費用
貸:其他應付款——職工教育經費
⑵ 職工福利費如何確定計算基數
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現在企業在年底會根據企業當年的效益情況匡算年度績效花紅(成本已經列支,但沒有發放),根據目前大連市規定,該部分花紅只要在年度匯算清繳前支付出去,則允許在稅前列支,不需要進行納稅調整,那麼本年在計算福利費、教育經費和工會經費時是否也是按照成本列支數做為計算基數?【解答】1、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及其實施條例規定,企業計算職工福利費時的工資薪金總額,是指企業在每一納稅年度實際發放的允許稅前扣除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 2、根據《 大連市地方稅務局關於印發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 》(大地稅函[2009]18號)規定,對你單位按規范的工資分配製度規定,確屬應計入並已計入到當期成本費用的與經營業績、考核指標等相關聯的工資薪金,在匯算清繳期內發放的,可在所屬年度稅前扣除。如果你單位工資薪金的提取,以減少或逃避當期稅款為目的,工資薪金支出不允許在提取年度稅前扣除。你單位符合上述規定發放的與經營業績、考核指標等相關聯的工資薪金,可以作為所屬年度職工福利費計算基數。
⑶ 職工福利匯總表,本月發生的福利費支出怎麼算
摘要 親,您好!這邊正在幫你查詢最精準的答案,請您稍等片刻,馬上回復您
⑷ 職工福利費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是按照提取數扣除還是按照實際發放或支出數扣除
從08年開始已不在計提福利費了,如果福利費還有貸方余額,可繼續使用,
福利費按發生額據實在管理費用里列支,最高不得超過工資總額的14%,可在稅前扣除。
⑸ 工資福利支出的計算方法
誤工費日平均工資的計算方法:1.參照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現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08年1月3日發布的《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8〕3號文)規定,全體公民的節日假期由原來的10天增設為11天。2.職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和工資折算辦法分別予以調整。按照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11天法定節假日。3.日工資折算方法為,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而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個月21.75天,即日平均工資(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12個月÷21.75天。4.此種計算方法,以法定工作日折算為基礎,有法律依據,合乎法律邏輯,也體現了法律的社會屬性,能夠充分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⑹ 企業職工的福利費怎麼進行扣除
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在年度匯算清繳結束前,向員工實際支付的已預提匯繳年度工資薪金,准予在匯繳年度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屬於工資薪金支出的費用,准予計入企業工資薪金總額的基數,作為計算其他各項相關費用扣除的依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前款所稱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員工的所有現金形式或者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員工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第四十條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准予扣除。
⑺ 新會計准則福利費發放如何計算
提供一個標准答案:
發生福利支出的時候
借: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貸:現金、銀行
月終結轉
借:管理費用-職工薪酬(製造費用、銷售費用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會計上福利費沒有金額限制,稅務上不超過14%,超過交所得稅
⑻ 職工福利費扣除限額如何計算
職工福利費扣除額是工資總額的14%,按當年職工薪酬中實際發生額14%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