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牆梁計算方法

牆梁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03 21:56:54

Ⅰ 牆梁計算托梁剪力時是用的凈跨還是計算跨度彎矩應該是計算跨度吧求大神回復

是凈跨度,彎矩是計算跨度

Ⅱ 為什麼牆梁計算方法要求牆梁符合一定的規定

剪力牆連梁,計算跨高比的時候,計算跨度取凈跨ln,有書為證(但權威與否則見仁見智了): 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算例》第十節 連梁設計要點 2.《多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中疑難問題的處理及算例》中連梁的跨高比用的也是ln/h。

如何計算輕鋼牆梁工程量

輕鋼牆梁工程量計算:長度*該規格理論重量[註:如牆梁為C型鋼時其理論重量(kg/m)=(h+2b+2c- 4t)*t*0.00785]備註:
1、根據牆梁節點詳圖計算節點板工程量(板面積*該規格的理論重量),工程量計入鋼柱中。
2、如牆梁遇門窗洞口時,長度應減去門窗洞口尺寸;最兩側的末端牆梁伸出鋼柱一段距離(圖紙中有標注)。
3、總重:單根牆梁重量*牆梁根數(參照牆梁布置圖)

Ⅳ 簡述承重牆梁設計時應計算哪些內容

般說原設計沒考慮面作用承重牆輕易加承重牆 必須加應請設計員該梁其承重牆砌體進行結構計算復核必要(般都需要)梁進行加固(幾種都麻煩或需專業隊伍施工) 梁沒澆築請設計員具設計變更重新設計根承牆梁(視由梁其承重牆共同工作組合構件)

Ⅳ 建築中在計算外牆面時要加附牆梁底,附牆梁底是那裡怎麼算附牆梁底

附牆梁底就是指梁伸出(或者說梁比牆寬,梁寬出牆的這一部分)牆面部分,按面積算就是用梁長乘以寬出來的寬度就是了

Ⅵ 牆梁用PKPM計算時牆梁單側牆板自重怎麼算

牆梁由鋼筋混凝土托梁和樑上計算高度范圍內的砌體牆組成的組合構件。現在的設計中幾乎不考慮。包括簡支牆梁、連續牆梁和框支牆梁。

牆梁是由托梁與其上部計算范圍內的牆體的組成體。在計算中,牆梁要考慮到托梁以上牆體對結構的影響,要計算牆體對托梁剛度的有利影響。所以,在實際工程中。按牆梁計算的托梁配筋比沒有考慮牆梁作用的托梁配筋要少。不過牆梁的計算比較繁瑣,所用規范比較復雜,在現在的設計里,多不按牆梁計算。


牆梁的形式與布置

在當前的工業與民用建築中,為了減輕結構自重,滿足使用要求和縮短施工周期,加快建設進度,輕型牆體如壓型鋼板、EPS夾心牆面板、塑料瓦楞板等應用越來越廣泛。支承輕型牆體的牆梁多採用冷彎薄壁槽鋼、卷邊槽鋼、卷邊Z型鋼等。牆梁通常支承於建築物的承重柱或牆架柱上,牆體荷載通過牆梁傳給柱。牆梁跨度可為一個柱距的簡支梁或兩個柱距的連續梁,從牆梁的受力性能、材料的充分利用來看,後者更合理。但考慮到節點構造、材料供應、運輸和安裝等方面的因素,現有牆梁大都設計成跨度為兩個柱跨的單跨簡支梁。

輕型牆體的牆梁多採用輕型槽鋼或卷邊槽鋼。通常牆梁的最大剛度平面在水平方向,以承擔水平風荷載。槽口的朝向應視具體情況而定:槽口向上,便於連接,但容易積灰積水,鋼材易銹蝕;槽口向下,不易積灰積水,但連接不便。牆梁的間距取決於牆板的材料強度、尺寸、所受荷載的大小等,如壓型鋼板較長、強度較高時,牆梁間距可達3m以上;而瓦楞鐵、石棉瓦及塑料板或因規格尺寸所限制,或因材料強度所限,牆梁的間距一般不超過2. 5m。

為了減小牆梁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的計算跨度,提高牆梁穩定性,常在牆樑上設置拉條。當牆梁的跨度l=4~6m時,可在跨中設置一道拉條,當l> 6m時,可在跨間三分點處設置兩道拉條。拉條作為牆梁的豎向支承,利用斜拉條將拉力傳給柱(圖6-7)。當斜拉條所懸掛的牆梁數超過5個時,宜在中間加設一道斜拉條,這樣可將拉力分段傳給柱。

(a)連接方法一;(b)連接方法二

端部牆梁在牆角處的連接,當端部牆板突出不大時,通常在牆角處不設牆架柱,可將端部牆梁支承於縱向牆樑上,如圖6-10 (a)所示。當端部牆板突出較大時,端部牆梁應支承在加設的牆架柱上,如圖6-10(b)所示。

Ⅶ 我是學建築的 請問各位前輩 在設計中 梁高度 和寬度是怎麼確定的 請給出計算公式

鋼筋抽樣常用公式鋼筋抽樣常用公式及一點心得,以下是我對鋼筋計算的一些小總結,對應圖型可以參照相應圖集,不正之處請各位高手指出。鋼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結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鋼筋的計算1、上部貫通筋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2、端支座負筋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3、下部鋼筋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4、腰筋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5、拉筋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6、箍筋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7、吊筋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夾角=60°≤800mm夾角=45°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1、中間支座負筋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二、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1、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2、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3、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7、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二、剪力牆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牆是最難計算的構件,具體體現在:1、剪力牆包括牆身、牆梁、牆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系;2、剪力牆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角形式;3、剪力牆在立面上有各種洞口;4、牆身鋼筋可能有單排、雙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鋼筋不同;5、牆柱有各種箍筋組合;6、連梁要區分頂層與中間層,依據洞口的位置不同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1)剪力牆牆身一、剪力牆牆身水平鋼筋1、牆端為暗柱時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內側鋼筋=牆長-保護層+彎折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內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彎折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2、牆端為端柱時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內側鋼筋=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內側鋼筋長度=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注意:如果剪力牆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鋼筋時,其中間水平鋼筋在拐角處的錨固措施同該牆的內側水平筋的錨固構造。3、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當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兩邊截斷,分別向下彎折15d。二、剪力牆牆身豎向鋼筋1、首層牆身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2、中間層牆身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3、頂層牆身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牆身豎向鋼筋根數=牆凈長/間距+1(牆身豎向鋼筋從暗柱、端柱邊50mm開始布置)4、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豎向筋在洞口上下兩邊截斷,分別橫向彎折15d。三、牆身拉筋1、長度=牆厚-保護層+彎鉤(彎鉤長度=11.9+2*D)2、根數=牆凈面積/拉筋的布置面積註:牆凈面積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連)梁,即牆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剖面積-暗梁面積;拉筋的麵筋面積是指其橫向間距×豎向間距。例:(8000*3840)/(600*600)(二)剪力牆牆柱一、縱筋1、首層牆柱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2、中間層牆柱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3、頂層牆柱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頂層錨固要區分邊、中、角柱,要區分外側鋼筋和內側鋼筋。因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錨固也同框架柱相同。二、箍筋:依據設計圖紙自由組合計算。(三)剪力牆牆梁一、連梁1、受力主筋頂層連梁主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中間層連梁縱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2、箍筋頂層連梁,縱筋長度范圍內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寬-50*2)/間距+1(頂層)中間層連梁,洞口范圍內布置箍筋,洞口兩邊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寬-50*2)/間距+1(中間層)二、暗梁1、主筋長度=暗梁凈長+錨固三、柱(一)、基礎層一、柱主筋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二、基礎內箍筋基礎內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體中是按三根)。(二)、中間層一、柱縱筋1、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03G101-1中,關於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Ⅷ 牆樑上的荷載如何計算

樑上有牆的情況可能會出現漏荷,自動倒算的話就不準了,最好簡單的按照過梁荷載的取法計算,當然按照恆載取.

Ⅸ 鋼結構中,門窗洞口很寬時,牆梁和牆柱怎麼計算

ps:那現在就要考慮你的荷載受力方式了!
是北方?還是南方?是季風區,還是非季風區!是上人桁架屋面,還是非上人桁架!
荷載考慮完之後考慮鏈接方式,是焊接還是,錨栓連接?
本人建議主要結構採用錨栓連接,次要結構採用焊接!

閱讀全文

與牆梁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下水高錳酸鉀指數測量方法 瀏覽:338
纖維樁使用方法 瀏覽:692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14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497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64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44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10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79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25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32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59
怎麼選擇樁的施工方法 瀏覽:598
聯想筆記本限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93
怎樣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瀏覽:60
子宮肌層2mm治療方法 瀏覽:800
波紋排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258
華為網路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12
含羞草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359
小米note微信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3
在家製作紅棗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