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步計算混凝土配合比,求大神啊~~!!!!!!!!
這個按書本的公式步驟就可以了
先算配製強度 再水膠比
水泥強度=水泥強度等級*富裕系數
水按表來查
其他按質量法算
『貳』 混凝土配合比如何計算
fcu,o= fcu,k+1.645σ
式中 fcu,o—混凝土配製強度(MPa);
fcu,k —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准值(MPa);
σ—混凝土強度標准差(MPa)。
混凝土σ 可按表6.8.1取值。
表6.8.1 混凝土σ取值
混凝土強度等級 <C20 C20~C35 >C35
σ(MPa) 4.0 5.0 6.0
2.確定水灰比(W/C)
αa 乘以fck除以(fcu加αa* αb*fck)
αa、αb----回歸系數,可按表6.8.2採用。
表6.8.2 回歸系數αa和αb選用表
定水灰比(W/C)
αa 乘以fck除以(fcu加αa* αb*fck)
αa、αb----回歸系數,可按表6.8.2採用。
表6.8.2 回歸系數αa和αb選用表
石子品種 αa αb
碎石 0.46 0.07
然後根據石子的粒徑得出用水量,根據水灰比得出水泥質量。根據石子的粒徑還可以得出砂率,於此算出砂石的質量。這樣初步配合比就出來了。具體的還要經過自己用實驗來得,實際的配合比要靠自己不斷的實驗才能得到啊,希望你可以很快得到。
『叄』 混凝土配合比計算方法
設試驗室配合比為: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現場砂子含水率為m,石子含水率為n,則施工配合比調整為: 1:(x-y*m-z*n):y*(1+m):z*(1+n)。
要求解的未知數為水泥用量、水用量、砂用量、石用量,當代混凝土由於普遍摻入礦物摻和料和高效減水劑,配合比中需要求出的未知數由傳統的4個變成5個甚至6個。
而所能夠建立的獨立方程式的數量卻還是只有bolomy公式、砂率、全部體積之和等於1立方米這兩個半,因為砂率是要從經驗數據表格中選取的,充其量算半個(全計演算法因創立了干砂漿的概念,增加一個獨立方程,但仍少於未知數的量)。
如果方程式數量少於未知數的量,從數學求解的結果只能夠是無窮多。
假如這是理論配合比:水泥290kg:砂子614.8kg;碎石1267.3kg;水179.8k。
以下是施工配合比;砂子含水率是3%,碎石含水率是1%;每方的量;水泥是290;砂子含水量614.8*3%=18.44kg,砂子用量=18.44+614.8=633.24kg;碎石含水量=1267.3*1%=12.67kg,
碎石用量=12.67+1267.3=1279.97.=179.8-18.44-12.67=148.69kg.
即;水泥:砂子:碎石:水=290:633.2:1279.97:148.69,投料數量0.345立方,水泥100kg:砂子218.34kg:碎石441.37:水51.3kg。
(3)初步配合比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1、在設計配合比時,高度關注水泥強度。在設計計算混凝土配合比時,要對標準的水泥強度等級進行應用,對種種不確定因素必須要考慮周全。
將一定的強度富裕量在設計中留設出來,在過去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此環節被稱之為強度保證系數。並且,後續的發展中應該在1.1-1.2范圍內控制其數值。
2、在提升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質量的基礎上,也應該確保實現一定的經濟效益,一些單位在開展此項工作時,都是為滿足設計強度而工作。
按照傳統的經驗或者一定的要求完成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砼強度在試配後只要滿足要求計算通過了,這樣就會提升水泥用量,會導致混凝土徐變增大與收縮裂縫出現,這樣就會將成本增加。
很多工程建設單位在設計混凝土配比的過程中,只是為了實現某種設計強度,根據傳統的經驗或者規范要求完成相應的配合比設計,達到了試配強度要求之後就以為成功了。
其實,這樣做是完全不正確的,所以,應該在相關標准許可的基礎上,將不同的配合比在實驗室內配製出來,以工作性能、質量和經濟等方面出發進行合理的控制與選擇,而且按照不同的評定方法、施工部位進行相應的調整。
努力防止用一個配合比方式完成相同強度的混凝土配製,只有確保混凝土配合比的正確,才能夠更好地促進我國建築行業發展。
『肆』 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計算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例題(體積法)http://wenku..com/view/e8407b12866fb84ae45c8d3e.html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書
http://wenku..com/view/dee710fe770bf78a652954cd.html
我寫的你看有幫助嗎?
『伍』 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計算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例題(體積法)http://wenku..com/view/e8407b12866fb84ae45c8d3e.html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書
http://wenku..com/view/dee710fe770bf78a652954cd.html
我寫的你看有幫助嗎?
請採納。
『陸』 初步配合比的配合比計算
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的計算步驟:
一、計算混凝土配製強度 fcu,0
fcu,0= fcu,k+1.645 σ
式中: fcu,0——混凝土配製強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准值,即混凝土強度等級值,MPa;
σ——混凝土強度標准差,MPa。
注意:計算時,強度試件組數不應少於25組;
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和C25級,其強度標准差計算值σ<2.5MPa時,取σ=2.5MPa;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等於或大於C30級,其強度標准差計算值σ< 3.0MPa時,取σ=3.0MPa;
當無統計資料計算混凝土強度標准差時,其值按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的規定取用。
二、確定水灰比mw/mc
(1)按混凝土強度要求計算水灰比
式中: αa、αb——回歸系數;應根據工程所用的水泥、集料,通過試驗由建立的水灰比與混凝土強度關系式確定;當不具備上述試驗統計資料時,可取碎石混凝土 αa = 0.46,
αb=0.07;卵石混凝土αa=0.48,αb=0.33
fce——水泥28d抗壓強度實測值(Mpa)
(2)復核耐久性
為了使混凝土耐久性符合要求,按強度要求計算的水灰比值不得超過規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否則混凝土耐久性不合格,此時取規定的最大水灰比值作為混凝土的水灰比值。
三、確定單位用水量mw
(1)水灰比在0.40~0.80范圍內時,根據粗集料的品種、粒徑及施工要求的坍落度,按下表選取。
(2)水灰比小於0.40的混凝土以及採用特殊成型工藝的混凝土單位用水量應通過試驗確定。
(3)摻外加劑時混凝土的單位用水量可按下式計算:
mw0=mw0(1-β)
式中: mwa——摻外加劑時混凝土的單位用水量,kg;
mw0——未摻外加劑時混凝土的單位用水量,kg;
β——外加劑的減水率,應經試驗確定。
四、計算水泥用量mc
(1)計算:
(2)復核耐久性
將計算出的水泥用量與規定的最小水泥用量比較:如計算水泥用量不低於規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則耐久性合格;否則耐久性不合格,此時應取規定的最小水泥用量。
五、確定砂率βs :
主要從滿足工作性和節約水泥考慮。
(1)坍落度為10~60mm的混凝土砂率,可根據粗骨料品種、粒徑及水灰比按下表選取。
(2)坍落度大於60mm的混凝土砂率,可經試驗確定;也可在下表基礎上,坍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確定。
(3)坍落度小於10mm的混凝土,其砂率應經試驗確定。
六、計算砂、石子用量ms0、mg0
(1)體積法
又稱絕對體積法。 1m3混凝土中的組成材料——水泥、砂、石子、水經過拌合均勻、成型密實後,混凝土的體積為1m3,即:
Vc + Vs + Vg + Vw + Va =1
(2)質量法
質量法又稱為假定體積密度法。解方程組,可得ms0、mg0 。
解方程組可得ms0、mg0。
『柒』 求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計算
JJ55-2011配合比設計規程:1 fcu,o(配置強度)≥fcu,k(設計值)+1.645×標准差,標准差無統計資料差表取5. 2 水膠比 =粗骨料系數(aa)*膠材實際強度÷配置強度+粗骨料系數(aa*ab)*膠材實際強度(碎石系數aa0.53 ab0.20)(膠材實際強度42.5*1.1)3 用水量查表取185kg 4 膠材=水/水膠比 5 砂率=(計算用砂量/計算用石量+計算用砂量)*100% 6 粗細骨料用量=(水泥用量/水泥密度)+(粗骨料用量/粗骨料密度)+(細骨料用量/細骨料密度)+(水用量/水密度)=1
『捌』 如何計算初步配合比按乾燥材料用體積法
摘要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基本參數確定的原則
『玖』 水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怎麼計算
水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怎麼計算詳見:網頁鏈接
『拾』 混凝土配合比計算
灌注樁配合比計算驗證
強度等級:C25 試配強度:38.2Mpa
坍落度要求:180-200mm
確定W/C:0.52 用水量:182kg 砂率:44.5%
配合比計算
1, 膠凝材料用量:182÷0.52=350kg
2,水泥用量: 350-31=319kg
粉煤灰用量:31×1.6=50 kg
3,外加劑用量: 369×1.6%=5.90 kg
4,砂石用量: 2390-182-319-50-5.9=1834kg
砂用量: 1834×44.5%=816kg (中砂)
碎石用量:1834-816=1018 kg (5-31.5mm)
試配強度:3d: 21.8Mpa;
7d: 33.0Mpa;
28d: 47.0Mpa;
試拌坍落度:220×560mm,一小時後坍落度190×460mm
外加劑的使用要看它做出來試驗以後的各項數據決定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它的損失情況,這個和外加劑的摻量有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