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熱負荷計算方法
你好,簡要回答下:
規范明確說明,相鄰房間溫差大於或等於5℃,或通過隔牆和樓板的傳熱量大於該房間熱負荷的10%時,應計算通過隔牆或樓板的傳熱量,傳熱量計算公式參考維護結構耗熱量計算。 規范上說朝向修正率,應考慮當地冬季日照率、建築使用和唄遮擋等情況。對於冬季日照率小於35%的地區,東南、西南和南向修正率,宜採用-10%~0,東、西向可不修正。故若你所描述,日照被遮擋,則參考上述描述即可。規范修正並沒有隻說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建議細看。
電梯井道需要採暖?需要進行熱負荷計算?第一次聽說。
B. 如何計算製冷系統冷負荷
現在的控制系統應該可以做到每15秒提取數據的吧?
因為主要設備的關鍵節點上都安裝了相關感應器,冷凍機組上的控制系統也會有相應記錄,將其送到中央控制機房,會得到當日的負荷曲線和累積負荷.同時判斷系統是否運行正常.
C. 熱負荷的計算公式
熱負荷的計算公式是Q1+Q2+Q3=Q4+Q5+Q6。
當內能、動能、勢能的變化量可以忽略且無軸功時,輸入系統的熱量與離開系統的熱量應平衡,由此可得出傳熱設備的熱量平衡方程式為:Q1+Q2+Q3=Q4+Q5+Q6。
式中Q1—物料帶入設備的熱量,kJ;Q2—加熱劑或冷卻劑傳給設備及所處理物料的熱量,kJ;Q3—過程的熱效應,kJ;Q4—物料帶出設備的熱量,kJ;Q5—加熱或冷卻設備所消耗的熱量或冷量,kJ;Q6—設備向環境散失的熱量,kJ。
熱負荷的分類
1、通風熱負荷
在某些民用建築以及工廠車間中,經常排出污濁的空氣,並引進室外新鮮空氣。在採暖季節,為了加熱新鮮空氣而消耗的熱量,稱為通風熱負荷。
2、生產工藝熱負荷
主要用於生產過程的加熱、烘乾、蒸煮、清洗等工藝,或用於拖動機械的動力設備。由於用熱設備和用熱方式繁多,生產工藝熱負荷一般按實測數據,或用單位產量的耗熱概算指標估算。如無實測資料,可參考工廠以往的燃料耗量、鍋爐效率等因素估算熱負荷。
3、採暖熱負荷
在冬季某一室外溫度下,為達到要求的室內溫度,供熱系統在單位時間內向建築物供給的熱量。採暖設計熱負荷是指當室外溫度為採暖室外計算溫度時,為了達到上述所要求的室內溫度,供熱系統在單位時間內向建築物供給的熱量。
D. 水暖設計計算書都有什麼,我知道的有水力計算,暖有熱負荷計算,別的還有什麼需要計算的
暖:冷熱負荷計算書,水力計算書
通風計算書,防排煙計算書
水:給水,排水水量、水力計算書,消火栓計算書,噴淋計算書,熱水計算書
大致就這么多
鴻業或者天正
E. 空調冷負荷計算方法
空調冷熱負荷計算
1、冷負荷計算
(一)外牆的冷負荷計算
通過牆體、天棚的得熱量形成的冷負荷,可按下式計算:
CLQτ=KF⊿tτ-εW
式中 K——圍護結構傳熱系數,W/m2•K;
F——牆體的面積,m2;
β——衰減系數;
ν——圍護結構外側綜合溫度的波幅與內表面溫度波幅的比值為該牆體的傳熱衰減度;
τ——計算時間,h;
ε——圍護結構表面受到周期為24小時諧性溫度波作用,溫度波傳到內表面的時間延遲,h;
τ-ε——溫度波的作用時間,即溫度波作用於圍護結構內表面的時間,h;
⊿tε-τ——作用時刻下,圍護結構的冷負荷計算溫差,簡稱負荷溫差。
(二)窗戶的冷負荷計算
通過窗戶進入室內的得熱量有瞬變傳熱得熱和日射得熱量兩部分,日射得熱量又分成兩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內的太陽輻射熱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陽輻射熱傳向室內的熱量qα。
(a)窗戶瞬變傳熱得形成的冷負荷
本次工程窗戶為一個框二層3.0mm厚玻璃,主要計算參數K=3.5 W/m2•K。工程中用下式計算:
CLQτ=KF⊿tτW
式中 K——窗戶傳熱系數,W/m2•K;
F——窗戶的面積,m2;
⊿tτ——計算時刻的負荷溫差,℃。
(b)窗戶日射得熱形成的冷負荷
日射得熱取決於很多因素,從太陽輻射方面來說,輻射強度、入射角均依緯度、月份、日期、時間的不同而不同。從窗戶本身來說,它隨玻璃的光學性能,是否有遮陽裝置以及窗戶結構(鋼、木窗,單、雙層玻璃)而
F. 如何計算冷負荷
1、冷負荷計算
(一)外牆的冷負荷計算
通過牆體、天棚的得熱量形成的冷負荷,可按下式計算:
CLQτ=KF⊿tτ-ε W
式中 K——圍護結構傳熱系數,W/m2•K;
F——牆體的面積,m2;
β——衰減系數;
ν——圍護結構外側綜合溫度的波幅與內表面溫度波幅的比值為該牆體的傳熱衰減度;
τ——計算時間,h;
ε——圍護結構表面受到周期為24小時諧性溫度波作用,溫度波傳到內表面的時間延遲,h;
τ-ε——溫度波的作用時間,即溫度波作用於圍護結構內表面的時間,h;
⊿tε-τ——作用時刻下,圍護結構的冷負荷計算溫差,簡稱負荷溫差。
(二)窗戶的冷負荷計算
通過窗戶進入室內的得熱量有瞬變傳熱得熱和日射得熱量兩部分,日射得熱量又分成兩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內的太陽輻射熱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陽輻射熱傳向室內的熱量qα。
(a)窗戶瞬變傳熱得形成的冷負荷
本次工程窗戶為一個框二層3.0mm厚玻璃,主要計算參數K=3.5 W/m2•K。工程中用下式計算:
CLQτ=KF⊿tτ W
式中 K——窗戶傳熱系數,W/m2•K;
F——窗戶的面積,m2;
⊿tτ——計算時刻的負荷溫差,℃。
(b)窗戶日射得熱形成的冷負荷
日射得熱取決於很多因素,從太陽輻射方面來說,輻射強度、入射角均依緯度、月份、日期、時間的不同而不同。從窗戶本身來說,它隨玻璃的光學性能,是否有遮陽裝置以及窗戶結構(鋼、木窗,單、雙層玻璃)而異。此外,還與內外放熱系數有關。工程中用下式計算:
CLQj•τ= xg xd Cs Cn Jj•τ W
式中 xg——窗戶的有效面積系數;
xd——地點修正系數;
Jj•τ——計算時刻時,透過單位窗口面積的太陽總輻射熱形成的冷負荷,簡稱負荷,W/m2;
Cs——窗玻璃的遮擋系數;
Cn——窗內遮陽設施的遮陽系數。
(三)外門的冷負荷計算
當房間送風兩大於回風量而保持相當的正壓時,如形成正壓的風量大於無正壓時滲入室內的空氣量,則可不計算由於門、窗縫隙滲入空氣的熱、濕量。如正壓風量較小,則應計算一部分滲入空氣帶來的熱、濕量或提高正壓風量的數值。
(a)外門瞬變傳熱得形成的冷負荷
計算方法同窗戶瞬變傳熱得形成的冷負荷。
(b)外門日射得熱形成的冷負荷
計算方法同窗戶日射得熱形成的冷負荷,但一層大門一般有遮陽。
(c)熱風侵入形成的冷負荷
由於外門開啟而滲入的空氣量G按下式計算:
G=nVmγw kg/h
式中 Vm——外門開啟一次(包括出入各一次)的空氣滲入量(m2/人次•h),按下表3—9選用;
n——每小時的人流量(人次/h);
γw——室外空氣比重(kg/m2)。
表3—9 Vm值(m2/人次•h)
每小時通過
的人數 普通門 帶門斗的門 轉門
單扇 一扇以上 單扇 一扇以上 單扇 一扇以上
100 3.0 4.75 2.50 3.50 0.80 1.00
100~700 3.0 4.75 2.50 3.50 0.70 0.90
700~1400 3.0 4.75 2.25 3.50 0.50 0.60
1400~2100 2.75 4.0 2.25 3.25 0.30 0.30
因室外空氣進入室內而獲得的熱量,可按下式計算:
Q=G•0.24(tw-tn) kcal/h
(四)地面的冷負荷計算
舒適性空氣調節區,夏季可不計算通過地面傳熱形成的冷負荷。工藝性空氣調節區,有外牆時,宜計算距外牆2m范圍內的地面傳熱形成的冷負荷,地面冷計算採用地帶法(同採暖)。
(五)內牆、內窗、樓板、地面的冷負荷
內牆、內窗、樓板等圍護結構,當鄰室為非空氣調節房間時,其室溫基數大於3℃時,鄰室溫度採用平均溫度,其冷負荷按下式計算:
Q=KF(twp+⊿tls-tn) W
式中 Q——內牆或樓板的冷負荷,W;
K——內牆或樓板的傳熱系數,W/m2•℃;
F——內牆或樓板的傳熱面積,m2;
tls——鄰室計算平均溫度與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日平均溫度的差值,℃。
內牆、內窗、樓板等其鄰室為空氣調節房間時,其室溫基數小於3℃時,不計算。
(六)室內得熱冷負荷計算
(a)電子設備的冷負荷
電子設備發熱量按下式計算:
Q=1000n1n2n3N W
式中 Q——電子設備散熱量,W;
N——電子設備的安裝功率,kW;
n1——安裝系數。電子設備設計軸功率與安裝功率之比,一般可取0.7~0.9;
n2——負荷功率。電子設備小時的平均實耗功率與設計軸功率之比,根據設備運轉的實際情況而定。
n3——同時使用系數。房間內電子設備同時使用的安裝功率與總功率之比。根據工藝過程的設備使用情況而定。
對於電子計算機,國外產品一般都給出設備發熱,可按其給出的數字計算。本次設計每台計算機Qs=150W。
(b)照明設備
照明設備散熱量屬於穩定得熱,一般得熱量是不隨時間變化的。
根據照明燈具的類型和安裝方式的不同,其得熱量為:
白熾燈 Q=1000N W
熒光燈 Q=1000 n1n2N W
式中 N——照明燈具所需功率,kW;
n1——鎮流器消耗功率系數,當明裝熒光燈的鎮流器裝在空調房間內時,取n1=1.2;當暗裝熒光燈鎮流器設在頂棚內時,可取n1=1.0;
n2——燈罩隔熱系數,當熒光燈罩上部有小孔(下部為玻璃板),可利用自然通風散熱與熒光燈頂棚內時,取n2=0.5~0.6;而熒光燈罩無通風孔者,則視頂棚內通風情況,n2=0.6~0.8。
(c)人體散熱
人體散熱與性別、年齡、衣著、勞動強度及周圍環境條件等多種因素有關。人體散發的潛熱量和對流熱直接形成瞬時冷負荷,而輻射散發的熱量將會形成滯後的冷負荷。實際計算中,人體散熱可以以成年男子為基礎,成以考慮了各類人員組成比例的系數,稱群集系數。對於不同功能的建築物中的各類人員(成年男子、女子、兒童等)不同的組成進行修正,下表給出了一些建築物中的群集系數,作為參考。於是人體散熱量為:
Q=qnn′ W
式中 q——不同室溫和勞動性質時成年男子散熱量,W;
n——室內全部人數;
n′——群集系數。
表3—11 某些空調建築物內的群集系數
工作場所 影劇院 百貨商店 旅店 體育館 圖書閱覽室 工廠輕勞動
群集系數 0.89 0.89 0.93 0.92 0.96 0.90
設備、照明和人體散熱得熱形成的冷負荷,在工程上可用下式簡化計算:
CLQτ=QJXε-T W
式中 Q——設備、照明和人體的得熱,W;
T——設備投入使用時刻或開燈時刻或人員進入房間時刻,h;
τ-T——從設備投入使用時刻或開燈時刻或人員進入房間時刻到計算時間的時間,h;
JXε-T(JEε-T、JLε-T、JPε-T)——τ-T時間的設備負荷強度系數,照明負荷強度系數、人體強度負荷系數。
表3—12 設備器具散熱的負荷系數JEτ-T
房間類 型 連續使用總時數 投入使用後的小時數τ-T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重 6
8
12
16 0.77 0.81 0.84 0.86 0.32 0.18 0.15 0.12 0.10 0.09 0.07 0.06 0.06 0.05
0.78 0.81 0.84 0.86 0.88 0.90 0.36 0.21 0.17 0.14 0.12 0.10 0.09 0.08
0.80 0.83 0.86 0.88 0.89 0.91 0.92 0.93 0.94 0.95 0.40 0.25 0.20 0.17
0.83 0.86 0.88 0.90 0.91 0.92 0.93 0.94 0.95 0.96 0.96 0.97 0.97 0.98
表3—13 照明散熱的負荷系數JLτ-T
房間類 型 連續使用總時數 投入使用後的小時數τ-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重 3
4
6
8
12
16 0.42 0.60 0.65 0.29 0.14 0.12 0.11 0.09 0.08 0.07 0.06 0.05 0.05 0.04 0.04 0.03
0.42 0.61 0.66 0.70 0.33 0.18 0.15 0.13 0.12 0.10 0.09 0.08 0.07 0.06 0.05 0.05
0.43 0.61 0.67 0.71 0.74 0.78 0.39 0.24 0.20 0.18 0.16 0.14 0.12 0.10 0.09 0.08
0.45 0.63 0.68 0.72 0.75 0.78 0.81 0.83 0.45 0.28 0.24 0.21 0.19 0.16 0.14 0.12
0.49 0.66 0.71 0.74 0.77 0.80 0.83 0.85 0.87 0.89 0.90 0.91 0.51 0.34 0.29 0.26
0.55 0.72 0.76 0.79 0.81 0.84 0.86 0.88 0.89 0.91 0.92 0.93 0.94 0.95 0.95 0.96
表3—14 人體顯熱散熱的負荷系數JPτ-T
房間類 型 連續使用總時數 投入使用後的小時數τ-T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重 6
8
12
16 0.73 0.77 0.80 0.83 0.34 0.20 0.17 0.14 0.12 0.11 0.09 0.08 0.07 0.06
0.74 0.78 0.81 0.83 0.85 0.87 0.38 0.23 0.20 0.17 0.15 0.13 0.11 0.10
0.76 0.80 0.82 0.85 0.87 0.88 0.90 0.91 0.92 0.93 0.43 0.28 0.24 0.20
0.80 0.83 0.85 0.87 0.89 0.90 0.92 0.93 0.94 0.95 0.95 0.96 0.96 0.97
(d)食物散熱量形成冷負荷
計算餐廳負荷時,食物散熱量形成的顯熱冷負荷,可按每位就餐人員9W考慮。計算過程如下:
已確定餐廳人數為200人。則Q=9×200=1800W
(八)濕負荷計算
(a)人體散濕量
人體散濕量應同人體散熱量一樣考慮。計算過程如下:
查資料得,成年男子散熱散濕量為:顯熱61W/人,潛熱73W/人,109g/h•人;房間人數為20人。
Q=qnn′=109×20×0.77=0.00047kg/s
(b)水面散濕量
W=β(Pq•b-Pq)F kg/s
式中 Pq•b——相應於水表面溫度下的飽和空氣的水蒸汽分壓力,Pa;
Pq——空氣中水蒸汽分壓力Pa;
F——蒸發水槽表面積,m2;
β——蒸發系數,kg/(N•s),β按下式確定:
β=(α+0.00363v)10-5;
B——標准大氣壓力,其值為101325Pa;
B′——當地實際大氣壓力,Pa;
α——周圍空氣溫度為15~30℃,不同水溫下的擴散系數,kg/(N•s);
v——水面上周圍空氣流速,m/s。
表3—11 不同水溫下的擴散系數α
水溫(℃)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α kg/(N•s) 0.0043 0.0058 0.0069 0.0077 0.0088 0.0096 0.0106 0.0125
(c)食品的散濕量
餐廳的食品的散濕量可按就餐總人數每人10g/h考慮。
以207餐廳為例,計算過程如下:
已確定餐廳人數為200人。則Q=10×200=2000g/h=0.00056kg/s
熱負荷的計算和供熱基本相同 只是採用了平均溫度的計算方法
G. 空調冷負荷如何計算
方便的辦法就是查看暖通設計手冊;找到相應的地理位置,根據不同類型的建築應用,查看單位面積的參考冷負荷,在乘以總空調面積即可。
H. 採暖設計熱負荷指標的計算方法
在採暖室外計算溫度條件下,為保持室內計算溫度;單位建築面積在單位時間內需由鍋爐房或其他供熱設施供給的熱量
採暖設計熱負荷指標q計算公式如下:
q=Q/Ao(1)
式中Q,Ao分別為冬季採暖通風系統的熱負荷(W)和建築面積(m2),且Q值應根據建築物下列散失的獲得的熱量確定:
1) 圍護結構的耗熱量,包括基本耗熱量和附加耗熱量,且基本耗熱量計算公式為
Q1=Afk(tn-twn)(2)
式中Q1、F、K、a、tn、twn分別表示圍護結構的基本耗熱量(W)、面積(m2)、傳熱系數[W/(m2?
K)]、溫差修正系數及冬季室內計算溫度(℃)、採暖室外(℃)。圍護結構附加耗熱量,包括朝向附加、風力附加、外門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項附加應按其占基本耗熱量的百分比確定。
2) 加熱由門窗隙滲入室內的冷空氣的耗熱量舊設計規范中的計算公式為:
Q2=acpρwnLlm(tn-twn)(3)
式中Q2表示由門窗縫隙滲入室內的冷空氣的耗熱量(W)、a表示單位換算系數、cp表示空氣的定壓比熱容[kJ/(kg/K)]、L表示在基準高度(10m)風壓的單獨作用一,通過每米門縫進入室內的空氣量[m3/(m?h)]、l表示門窗縫隙的計算長度(m)、tn和twn與上同、ρwn表示採暖室外計算溫度下的空氣溫度(kg/m3)、m表示綜合修正系數。
新設計規范中的計算公式為:
Q2=0.28cpρwnL(tn-twn)(4)
式中tn和twn、ρwn與上同,L表示滲透空氣量(m3/h)、其計算公式如下:
L=L0lmb(5)
式中L0表示在基準高度(10m)風壓的單獨作用下,通過每米門縫進入室內的空氣量[m3/(m/h)] 、表示門窗縫隙的計算長度(m)、m表示冷風滲透壓差綜合修正系數,b表示門窗縫滲風指數,b=0.56~0.78。
由式(4)和式(5)可知,新設計規范對公式的形式及有關參數的確定上都進行了較大的修訂,加熱由門窗縫隙滲入室內的冷空氣的耗熱量的計算將更加合理和精確。
3)加熱由門、孔沿及相鄰房間浸入的冷空氣的耗熱量;
4)建築內部設備得熱;
5)通過其他途徑散失或獲得的熱量。
I. 冷負荷如何計算
所謂冷負荷就是放冷的設備,如冷水機組,空調機,。。。。。。
其計算,按照銘牌看一下就知道了
J. 供暖熱負荷計算步驟
用公式G=0.86Q/ΔT計算一下。但是,不是通過建築圍護結構計算出熱負荷,然後再去計算管道流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