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種山葯的方法視頻教程

種山葯的方法視頻教程

發布時間:2022-04-01 02:46:02

㈠ 插管種植山葯技術視頻

1、淺追肥、巧澆水:施肥時應施入淺土層以供山葯根系吸收,淺追肥或少追肥,都能確保山葯高產,山葯怕澇也不宜太旱,若太旱會嚴重影響山葯的膨大,噴施新高脂膜合理匹配水肥分配。
2、架要牢:出苗後及時搭架,架高在2米左右,正面呈「人」字型,側面斜向交叉,隔7~8米用粗竹竿或木棒加固,總之一定搭牢,以防歪倒。
3、防病蟲害:病蟲害防治要跟上,病蟲害在重茬地塊發病較重,頭一年種植的地塊發病較輕,在山葯蔓上架後,噴施農葯的同時加新高脂膜在植物表面,提高葯效,防止病菌侵染,驅逐蟲害。
4、成長期:山葯追肥主要在生長的中後期,前期需肥較少。地下塊莖進入旺盛生長盛期時,應重施1次追肥,葉面噴施葯材根大靈,可促使葉面光合作用產物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轉換率和鬆土能力,確保塊莖伸長和膨大有充足的養分,有效物質含量大大提高,達到大豐收的目的。

㈡ 山葯如何種植的相關視頻

說起山葯,相信大傢伙都會不以為奇,現如今市場上的山葯品種也是多種多樣。細的、粗的,長的短的,直的彎的。但是大多數都是黃皮白肉的。記者最近聽說在四川省岳池縣,當地的種植戶種植了一個新品種,叫做紫玉淮山葯。據說是紫皮茲肉,別說這還真算是個新鮮事兒。
記者來到岳池縣的紫玉淮山葯種植基地,發現這紫皮紫肉的山葯還真是真事兒,不僅如此,人家種植山葯的方式也很獨特,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人家在種植時不是像傳統的種植方式那樣挖深坑,而是只挖開二十公分左右的淺表土層,然後放入一個塑料盒,再進行栽種。這種植方式比較新奇,但對於種植山葯有什麼好處呢?
人家告訴記者,這樣種植的好處就在於山葯會順著一個方向進行生長,體型會保持筆直,而且在採挖時也不容易挖斷,從而是既增強了山葯的賣相,又降低採挖山葯時的損失。實現了價高量漲。

怎麼種山葯

(1)播種期 播種期的確定主要依據兩個因素,一個是塊莖的萌芽期,一個是外界的溫度條件。塊莖收獲後很快進入休眠,當春天氣溫達到13~14℃時,塊莖即會萌動,新的植物體開始生長,這時就是播種適期。播種過早不會發芽,或是發芽時間過長;播種過晚,芽子太大,播種困難,而且晚種晚收,影響塊莖肥大,降低品質。
各地條件不同,有些地區平均氣溫12℃時就可播種,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提前到11℃時播種。華中地區一般在4月中旬播種。
(2)播種方法
播種深度
圓山葯生長在淺層土壤,不宜播種過深。穴深7~8厘米即可。穴中土壤一定要細碎,播種時切塊斷面向上,讓塊薯表皮層盡量接觸土壤。這樣不僅利於生根發芽,還可以避免乾旱。但根據科學試驗,皮層向下接觸土壤,有利於造成生長萌發所需的溫度條件,不會影響向上出芽。因此,還是提倡切口向上,皮層向下的播種方法。
擺好薯塊後,輕輕覆土1厘米,再在上面撒上腐熟的堆廄肥。覆土厚了發芽不整齊,且易造成腐爛。覆土1厘米,加上堆肥坑土等,足有2~3厘米厚,這是較為理想的播種深度。
栽植密度
圓山葯分為支架栽培和爬地栽培,分別有不同的栽植距離。從各地現行的栽植密度來看,一般每667米2栽植3000~4000株為宜。1.5米的畦子栽兩行,1米的畦子栽1行,株距30厘米。同時,要掌握以下原則:支架栽培較密,爬地栽培宜稀;肥沃土壤宜密,瘠薄地宜疏;留種栽培宜稀。

㈣ 山葯是怎麼種植的視頻

山葯的基本理論和無公害標准化栽培技術。內容包括:山葯的起源和分類、山葯的品種和選育、山葯的植物學特性、山葯的生長周期等。

㈤ 塑料管山葯種植視頻教程

一、種植前的准備
1、選地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和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沙壤土地塊栽培山葯。
2、選擇適宜品種 選擇豐產抗病、形狀和表皮特徵優良的長柱形山葯品種,其塊莖長度在1米以上。常用的品種有:細毛長山葯、嘉祥長山葯、沛縣長山葯等。
3、加工塑料套管 選用內徑6~7厘米的硬塑料管,用手鋸鋸成長1米的小段,並縱剖一刀,將管分為兩半,然後在塑料管的一端距埠20厘米處向埠斜切,將埠切成半圓形。再於塑料管的另一端至中間部位,用手鑽或電鑽打孔,孔徑為1厘米,間距3厘米,每排6個孔,共4排。這樣加工成的塑料套管可以使用6~8年。
4、挖溝埋套管 一般在4月份土壤解凍後,挖山葯溝,溝寬30~40厘米,深50~60厘米,間距60厘米。挖時要分層取土,以便回填。填平溝底,將塑料套管按30厘米間距均勻擺放,使切口一端向上,再回填土層15厘米厚,邊踏實,邊把塑料套管按60°角的斜度排成一排,上端平齊,高出地面10厘米。然後再回填土層10~15厘米,踏實後填入一半熟土不要踏踩,之後每667米2施入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4000公斤,把施入的有機肥和土混勻後,再用熟土把山葯溝填平。
5、整畦做標記 每兩行山葯做一個平畦,畦寬1.4~1.5米。做畦前,每667米2施入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2000公斤,深翻後整平畦面。在畦的兩端、塑料套管的行線上做標記,以便播種時查找塑料套管。
二、制備種薯
1、山葯種薯制備首先使用山葯豆制備一次種薯,然後連續3年左右使用山葯段子作為種薯,可有效防止山葯種薯的退化。
2、使用秋季收獲的山葯豆氣生莖,按株距3厘米播種,翌年秋天可收獲長20~30厘米的山葯塊莖,用整個塊莖做種薯。
3、山葯段子是山葯塊莖上端有芽的節,是在收獲山葯時從塊莖上截取的,長20厘米,重50克左右。播前曬晾,以便使傷口癒合,然後層積存放,存放時要注意防凍。
三、適期播種
1、選種 要求種薯色澤鮮艷,頂芽飽滿,塊莖粗壯,瘤稀,根少,無病蟲害,不腐爛,未受凍,重150克左右。用山葯段子播種要求其直徑在3厘米以上,長度為15~20厘米。
2、催芽 播種前15~20天,取出層積存放的山葯段子,放在25~28℃的環境中培沙3~5厘米催芽。催芽時可使用陽畦或小拱棚,陽畦或小拱棚要始終密閉保溫。當山葯幼芽從沙中露出時即可播種。
3、播期 山葯不耐霜凍,因此播種時期要以終霜後為宜,山東地區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種。
4、播種 先用鋤頭沿標記行開溝,溝深8~10厘米,找到塑料套管,再將種薯水平擺放在塑料套管切口的上方,然後澆水,水滲完後,先把濕土覆蓋在種薯上,再覆蓋一層干土,等水浸潤透干土後,再用干土把種植溝覆平。
四、種植後的管理要點
l、中耕 中耕不僅可以保墒,同時可以提高地溫,促進山葯出土。播種後要及時中耕1~2次,出土後為防止滋生雜草,仍要進行2~3次淺中耕。中耕時,距離山葯近的地方要淺,離山葯遠的地方要深。隨著山葯的長大,中耕時宜遠離山葯。
2、搭架 當山葯莖蔓長至30厘米長時,要搭「人」字架,架高1.5~2.0米,並且要牢固,以防被風吹倒。要及時引蔓上架,一般不摘除側枝,但要及時摘除不作留種用的氣生莖,因為氣生莖數量過多會影響山葯塊莖的膨大。
3、澆水 當山葯莖蔓長到1米左右時澆第一次水。此次澆水不宜過早,否則會延緩根系生長。水量宜小,不宜大水漫灌。7~10天後澆第二次水,水量可大些。以後的澆水要保持土壤見干見濕。當主蔓長到架頂,植株底部開始產生側枝時,要保持土壤濕潤。
4、追肥 一般在第二次或第三次澆水時進行第一次追肥,每667米2追施尿素10公斤。在山葯豆開始膨大時進行第二次追肥,每667米2追施硫酸鉀復合肥30公斤。在山葯豆長成,有的山葯豆開始脫落時進行第三次追肥,每667米2追施硫酸鉀復合肥20公斤。
5、防病治蟲 山葯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葉斑病、莖腐病和根結線蟲病。防治炭疽病和葉斑病可選用70%代森錳鋅600倍液、80%炭疽福美500倍液;用75%百菌清600倍液灌根防治莖腐病;防治根結線蟲病時,可以使用30%克菌丹,每667米2用量為1公斤,播種前混入土壤中消毒。蟲害主要有菜葉蜂和溝金針蟲等,防治菜葉蜂用90%敵百蟲1000倍液噴霧,防治溝金針蟲用辛硫磷800倍液灌根。
五、及時收獲
10月下旬,地上部莖葉枯死時採收。收獲時,先清除支架和莖蔓,自山葯溝的一側挖土,直到塑料套管全部露出,把山葯和塑料套管一起取下,打開塑料套管取出山葯即可。

㈥ 種山葯怎麼種

山葯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各地因土壤和氣候條件不同,栽培的種類也不同,具體栽培管理亦各有特點。下面以黃淮地區淮山葯的栽培為主介紹山葯的主要高產優質栽培管理措施。詳情如下:

一、栽培季節和茬口
山葯的生育期較長,一般一年只種一茬,3月下旬開始催芽育苗,5月底至6月上旬定植,10月至12月份採收。忌連作,宜2年~3年輪作,可減少病害,提高產量。前茬接小麥、越冬菠菜、越冬白菜等,山葯行間早期可套種早茄子、早辣椒、春蘿卜、春菠菜和白萊類等作物,也可與瓜豆間套作。

二、育苗
常用的山葯繁殖方法有三種。

2.1 零餘子繁殖法

山葯大部分品種均可產生大量零餘子,零餘子可用作繁殖材料。常於3下旬至5月上旬,按10厘米~15厘米見方將零餘子一粒一粒播下,覆土3厘米左右,畝施氮肥15公斤,磷肥10公斤,鉀肥15公斤。一年後塊根可長至10厘米~30厘米長,第二年則可用作生產。用零餘子繁殖具有繁殖系數高的特點,但當年不能形成商品,一般要2年~3年才能收獲大的產品。

2.2 頂芽繁殖法

淮山葯類塊根上端有一段較細而肉質粗硬的部分,稱為山葯尾子或芽嘴子,品質不好,不宜食用。其頂有一頂芽,如頂芽受損傷也能萌發不定芽,用來作繁殖材料,具有萌發快,萌芽多的特點。前年採收後,將其切下,長20厘米~25厘米,重約100克左右。切口粘一點草木灰或生石灰,於通風朝陽處晾曬一天,傷口乾固後,放入一窯中貯藏,也可埋室內沙藏。但溫度盡量保持0C以上。頂芽繁殖法的缺點是每個塊根只能切1個,不能大量繁殖。

2.3塊根切塊繁殖法

山葯塊根各部位均可很容易地產生不定根,將其切成薯塊可以加快繁殖,同時薯塊所貯藏的養分可在出苗後較長時間內供應幼苗生長的需要,加快幼苗生長,當年即可形成較大的塊根,是山葯的主要繁殖方式。選根形較正而粗壯的塊根,切成100克大小的薯塊,切口塗上草木灰,晾曬1天~2天,待切面癒合後,即可下種。不定根的萌發和生長以近頂部切塊的較旺。山葯可用薯塊直接栽植。在3月下旬,將切口癒合的切塊,直接埋入大田,在種植行上設高20厘米,底寬30厘米的微型塑料薄膜小拱棚,5月底至6月上旬可以出苗。溫床催芽可提早出芽。在於3月下旬將薯塊置溫床內,覆砂土保濕,保持15℃以上床溫,一般可提前20天~30天出苗。出苗後注意苗的綠化和抗逆鍛練,斷霜後即移栽大田。

三、整地和定植
山葯吸收根淺而塊根入土深,須選擇土層深厚、疏鬆,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或壤土。最好年前冬耕,深耕30厘米以上。開春後作高畦或溝壟栽植。種植大型長型品種的菜山葯,以疏鬆的砂土為佳。在種植前開定植穴或溝,穴深1米~1.4米左右。以干糞、草木慶或土雜肥作基肥,淺施於上層土中。如用糞肥作基肥,應先行腐熟,並在定植前2天~3天施放,與土壤混和,否則易引起種薯腐爛。採用高壟栽培,壟寬50厘米,壟高16厘米,單行種植,株距30厘米,每畝2000株~2200株。

㈦ 用pvc管種植山葯視頻

1、品種選擇

目前主要種植的山葯品種有細毛長山葯、二毛山葯和日本山葯3個品種。細毛長山葯和二毛山葯都屬於普通山葯長柱變種。日本山葯是一個適應性強、品質好、產量高、有發展前途的品種。

2、土壤選擇和挖溝

種植山葯,應該選擇肥沃、疏鬆、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輕壤土,忌鹽鹼和粘土地,而且土體構型要均勻一致,至少1~1. 2m土層內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夾層。否則會影響塊莖的外觀,對品質也有影響。挖溝應該在冬春農閑季節進行,按100cm等行距或60~80cm的大小行的方法。溝深要達到l00~120cm,有條件的可採取機械挖溝。

3、種苗的制備

種苗制備方法有3種:一是使用山葯頭,取塊莖有芽的一節,長約20~40cm;二是使用山葯截段,將塊莖按8~lOcm分切成段;三是使用山葯零餘子。選用種苗以零餘子育苗較好,其次是栽種1-2年的山葯頭,超過3年的不能用。用山葯塊莖作種苗是比較先進的栽培方法,既解決山葯塊莖數量不夠,且產量高,又能防治品種退化。分切山葯段子,一般栽種時邊切邊種,用300倍液多菌靈葯液浸泡1-2分鍾,晾乾後即可播種。細毛長山葯和二毛山葯可提前30天切段,兩端切口處粘一屢草木灰和石灰,以減少病菌的侵染。

4、整畦,灌墒

把山葯溝挖出的土分層搗碎,撿除磚頭石塊,然後回填,做成低於地表lOcm的溝畦,只留耕層的熟化土,以備栽種時覆土用。溝畦做好後,應該先趟平後灌水,水下滲後,即可栽種。

5、種植方法

山葯的種植,因各地氣候條件而有差異,一般要求地表5cm地溫穩定超過9~10℃即可種植。有條件的也可使用地膜覆蓋。一般的方法是:山葯溝澆透水後,將種苗縱向平放在預先准備好的lOcm深的深畦中央,株距25cm左右,密度為4000~4500株/667平方米,然後覆土5cm,在山葯的兩側20cm處施肥。一般施土雜肥3000kg/667平方米以上,尿素10 -15kg/667平方米,硫酸鉀40--50kg/667平方米,過磷酸鈣60--75kg/667平方米,施肥後,上面再覆土5cm,使之成一小高壟。

6科學管理

6.1、高架栽培

山葯出苗後幾天就甩條,不能直立生長,因此需要支架扶蔓。一般選用2m左右的小桿作支架最好。

6.2、澆水、排水

山葯性喜晴朗的天氣、較低的空氣濕度和較高的土壤溫度,一生需澆水5--7次。在澆足底墒水的情況下,第一水一般於基本齊苗時澆灌,以促進出苗和發根,第二水寧早勿晚,不等頭水見干即澆,以後根據降雨情況,每隔15天澆水1次。雨水季節,每次大的降雨後,應及時排出積水,目的是為了降低地溫,補充土壤空氣,防治發病和死苗。

6.3、施肥

山葯需肥量大,一般山葯產量為2000--2500kg/667平方米,需純Nllkg、P2058kg、K209kg,其比例為1.5:1.O:1.2。據有關研究數據表明,氮磷鉀比例以1.5:1.0:3.0的產量最高,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可在開花期進行1次追肥,此時即將進入塊莖膨大期,可結合澆水追施尿素15kg、硫酸鉀15--20kg,生長後期可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和1%尿素,防早衰。

6.4、中耕除草

山葯發芽出苗期遇雨,易造成土壤板結,影響出苗,應立即鬆土破板。每次澆水和降水後,都應進行淺耕,以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促進塊莖膨大。在山葯的生嚴過程中,應及時除草。出苗前,可用乙草胺進行土壤封閉性除草。出苗前,可用蓋草能或威霸防除各種雜草。

6.5、防治病蟲

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和炭疽病。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防治方法主要是避免行間郁閉高溫,注意排澇,發病初期噴灑70%甲基托布津和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天噴灑1次,連續噴灑2次。炭疽病主要危害葉片及藤莖,防治方法是實行輪作,及時消除病殘體,發病初期噴灑50%的甲基托布津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0天噴灑1次,連續噴灑2--3次。

蟲害主要有山葯葉蜂,主要啃食葉肉,把葉片吃成網狀,造成嚴重減產。防治方法是用高效低毒的菊酯類農葯(如敵殺死、百樹得等)噴霧。

6.6、收獲

山葯的莖葉遇霜就會枯死,一般正常收獲期是在霜降節前後,零餘子的收獲一般比塊莖早收30天。

㈧ 山葯的種植方法

1、選種

要求種薯色澤鮮艷,頂芽飽滿,塊莖粗壯,瘤稀,根少,無病害,不腐爛,未受凍,重150克左右。用山葯段子播種要求其直徑在3厘米以上,長度為15~20厘米。

2、催芽

播種前15~20天,取出層積存放的山葯段子,放在25~28℃的環境中培沙3~5厘米催芽。催芽時可使用陽畦或小拱棚,陽畦或小拱棚要始終密閉保溫。當山葯幼芽從沙中露出時即可播種。

3、播期

播種時期要以終霜後為宜,山東地區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種。

4、播種

先用鋤頭沿標記行開溝,溝深8~10厘米,找到塑料套管再將種薯水平擺放在塑料套管切口的上方,然後澆水,水滲完後,先把濕土覆蓋在種薯上,再覆蓋一層干土,等水浸潤透干土後,再用干土把種植溝覆平。

(8)種山葯的方法視頻教程擴展閱讀:

山葯栽培的注意事項

1、土壤要求:應選擇地面平坦、土壤疏鬆、土層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強,易於排水的地塊,土壤以沙壤土、輕壤土、壤土最適宜。

2、品種及種苗選擇:應選用健壯、高產優質、抗病的品種,目前我縣栽培較多的品種有棒葯和小白嘴。做種山葯應選擇均勻、整齊、無病的塊莖,而且需經4~5年換1次,以減少因連年種植品種退化現象的發生。

3、播種:以5厘米地溫達到10℃為標准。我縣一般在4月下旬。

4、施肥:雞糞做底肥本來是利於山葯生長的,但如果施用的雞糞未完全腐熟,會在其腐熟過程中與山葯爭肥、爭水,且造成地下害蟲數量增加,反倒對山葯生長造成不利的影響。

5、用葯:切忌噴葯時多加葯少加水及盲目用葯。正確的用葯方法是:發病後確定是何種病蟲害,然後對症開方。用葯濃度要適宜,做到不同農葯交替輪換使用。

㈨ 種山葯的方法視頻,該如何獲取

種山葯的方法視頻可以在各大視頻網站尋找,或者去山葯種植基地去現場錄。

山葯不僅可以食用而且它的葯用價值也很高,比如它的根具有溫、甘等特性還能除寒氣等。在小時候大人經常會用山葯燉肉,據說可以補氣,因此它在市場上還是蠻熱銷的。那麼山葯的生長條件是怎樣的呢?往下看。

綜上所述:山葯種植首先要注意土壤的選擇,如土質太硬那麼它日後的生長就會受限,同時還應注意水分和光照,土壤要見干見濕,陽光要充足,在這種環境下長出的山葯其質量和產量才高。

閱讀全文

與種山葯的方法視頻教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研究課題具體研究方法 瀏覽:144
電腦電源串聯的方法 瀏覽:781
肛瘺治療有什麼新方法 瀏覽:431
水培生根粉的使用方法 瀏覽:664
如何選擇測氡儀產品的辨別方法 瀏覽:145
如何治療頸椎病有哪些方法治 瀏覽:864
教資的教學方法 瀏覽:408
安全監控與檢測濕度檢測方法 瀏覽:163
自卑解決方法大全 瀏覽:651
上樓漏水最簡單方法 瀏覽:475
抽煙過肺的正確方法 瀏覽:849
ckeditor使用方法 瀏覽:400
浙江個人英語翻譯方法技巧簡介 瀏覽:632
單孔艾灸盒的使用方法 瀏覽:691
業余愛好者鍛煉方法 瀏覽:772
水晶糕的簡單製作方法 瀏覽:535
蛋黃包檢測方法 瀏覽:328
不同調節後視鏡方法的種類圖片 瀏覽:368
睡眠淺怎麼解決方法 瀏覽:589
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通常採用的計算方法有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