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正確使用膠卷相機
打開相機後蓋,有AB兩個軸一般A軸在左,打開膠卷包裝,將膠卷盒放入A軸,將膠卷露出的片頭拉出至B軸,注意齒輪契合,關上後蓋,自動相機按自動卷片按鈕,手動相機扳動卷片扳手,直至觀察窗出現數字1,就是第一張,開始拍照,自動或手動卷片,於是膠卷逐漸卷向B軸,拍完後要倒卷自動或手動,倒回A軸,觀察窗數字倒數,完成後,打開後蓋,取出膠卷盒,避光送到照相館沖印。
2. 膠片相機可以錄視頻嗎
從實用的層面來看,數碼相機完全可以取代膠片相機。不過膠片相機也有其獨特的韻味和感覺,因此大概也會作為少數派而長期的存在。
3. 膠片相機入門
淘寶有不少全新的膠片相機,不多99%都是庫存的傻瓜機,對你學習攝影沒有太大幫助。
如果想簡單方便,推薦奧林巴斯的μ2,雖然是傻瓜機,但攝影出片非常贊,你可以網路一下看看μ2的出片,適合不用太多專業攝影知識,抬手就拍。沒有全新的,2手品相好的大約400~600左右。
如果要學習拍攝膠片,最好還是買一台2手的膠片單反相機,美能達的X700是目前小清新攝影的主流相機,一般品相、功能、成色相當不錯的X700大約是6、700左右,包含機身+50鏡頭的價格了。好一點可以選擇尼康的FM2,不過就小貴了不少,單機身2000多,加上鏡頭小3000左右。
4. 膠片機如何上卷>
1.先將膠卷的底部裝在相機的那個黃的上;再將膠卷上部按進相機內。膠卷的膠片頭向右側!
2.再將膠卷頭拉出一點,將膠片頭放在左側的那個軸上(膠片頭要超過那個軸)
3.在相機有電的情況下,和上相機後被!
聽到電機轉動停止時,上面有數字顯示,這就可以了!
5. 有誰可以教我膠卷相機的用法呀怎麼照得好啊
選擇合適的焦距」 在進行拍攝之前,我們要選擇一款合適的鏡頭,那麼什麼樣的焦距是最適合用來拍攝人像的呢?以常見的半身像或特寫照為例,最適合的焦距段是80-105mm的中焦段,比較接近於人眼所看出去的效果。擁有這一焦段的鏡頭常被稱為「人像鏡頭」,採用此類鏡頭拍攝,可以很方便地獲得淺景深以虛化背景,也可以保持與被攝者之間適度的距離。如果焦距太短,拍攝半身像時就要貼近被攝者,由於透視原理,往往會產生類似大鼻子的變形;反之,若焦距太長,要在畫面中容納完整的半身像,就要遠離被攝者,不僅不利於與模特的交流,也會使人物臉部缺乏立體感。 拍攝全身像的場合,可以選擇標准鏡頭或廣角鏡頭。如果對背景的虛化處理非常在意,最好使用定焦鏡頭;若是沒有此項顧慮,那麼變焦鏡頭就可以滿足要求了。 當然,這里所說的只是一個普遍規則,您完全可以根據您個人的創作要求靈活選擇。例如使用廣角鏡頭拍攝特寫,創造誇張的藝術效果,或者使用長焦鏡頭進行抓拍等等。 「精確對焦和曝光」 拍攝時要確保精確的對焦和曝光。 人們在欣賞一幅人像作品時,會很自然地先去關注人物的眼睛,因此讓焦點精確聚焦於人物的眼睛也是人像攝影的鐵則。進行正面拍攝時,可以同時對焦於兩隻眼睛;若是採用側面拍攝,原則上對焦於靠近相機一側的眼睛。一般在進行人像攝影時都會虛化背景以突出主體,因此景深都較淺,可以採用手動對焦方式對人物眼睛進行精確對焦。此外,在一些特殊場合,例如陰雨天、室內、夜晚進行拍攝時,可以使用三腳架以避免影像模糊。 同樣的,相機的測光也應以被攝者臉部曝光准確為基準來進行。在進行逆光拍攝時,背景光往往會影響到測光,使得人物臉部過暗或過亮,此時建議使用點測光模式對人物的臉部精確測光,確保人物臉部曝光准確。 「注意背景的選擇」 另一個要注意的是對背景部分的處理,尤其是在室外拍攝時,要充分考慮拍攝現場的環境、天氣等不同因素。合適的背景可以襯托出人物性格及其內心世界,而不恰當的背景則會破壞人物的存在感,使作品大打折扣,在拍攝時要盡量避免。 如果沒有合適的背景搭配,可以選擇一些較單純的景物,利用較淺的景深來虛化背景,使主體突出。您可以在拍攝時盡量靠近被攝者,或者開大光圈,選擇較長焦距的鏡頭來進行拍攝,這也是半身像及特寫照最基本的一種拍攝手法。例如右圖,以簡單的線條作為背景,突出了前方的人物。 「嘗試不同的構圖」 很多攝影初學者在拍攝人像時習慣將人物置於畫面中央,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往往會顯得呆板。您可以嘗試著將畫面以「井」字形平均分割成九塊,在拍攝時有意識地讓主體位於交點位置上,就可以使畫面和諧,帶來舒適的視覺效果。如果是拍攝特寫照,則可以選擇讓人物的眼睛位於交點位置上。此外,要注意畫面的平衡。通常我們會在人物眼睛面對的方向留出部分空間,為其視線帶來延伸感,讓畫面不至於顯得很局促。例如左圖所示。 至於橫拍還是豎拍,俯拍還是仰拍,並沒有什麼特殊限制,拍攝者可以根據現場的環境或是被攝者的姿態來選擇。如果吃不準哪一種更合適,大可以變換不同的拍攝角度多嘗試一下。一般性來 說,豎拍適合用來表現人物本身,橫拍則適合用來交待現場環境。當然,這都不是絕對的,當您對取景及構圖有了更深的體會時,完全可以打破既有常規,拍攝出具有獨特個性的作品來。 採用從前側方照射的自然光,臉部光線過渡均勻,簡單的黑色背景突出了人物,是一幅很不錯的人像作品。 採用獨特的視角,透過樹葉進行拍攝,並把前方的樹葉虛化,表現出神秘的意境。 採用仰拍視角,並以大片天空作為背景,讓畫面充滿沖擊力。 「注意光與影的變化」 用光一直是攝影技術最難的一環。在這里,我們僅僅針對攝影初學者談一下普通的用光規則。 首先,光線在人物臉部應有明暗的變化,且過渡均勻,這樣可以使人物臉部顯得立體豐滿。但要注意暗部不宜太多,高光部不宜太強,以避免丟失細節。其次,要注意光線的照射角度。垂直照射的光線容易在模特眼睛及鼻子下方產生陰影,造成眼袋加重。因此,大晴天直射陽光下一般不適合拍攝人像,應選擇多雲或陰天場合,或者利用閃光燈或反光板進行補光。 顆粒的大小於ISO感光的大小而決定!
6. 膠卷相機怎麼使用
膠卷相機分為自動(傻瓜)和手動(機械)兩種。按說明書打開相機後蓋,有A、B兩個軸(一般A軸在左),打開膠卷包裝,將膠卷放入A軸,將膠卷露出的片頭拉出至B軸,關上後蓋。
因為膠卷是用來記錄光的,因此它們是見不得光的!而相 本身,就是一個「暗盒」。膠卷在其中是一點光都見不到的。當我們需要拍東西時,我讓膠捲去見光,這就是「拍照」最基本的原理。因此,相機就是「捕捉光的機器」。
那麼相機要如何捕捉光呢?這就需要兩個東西:鏡頭和快門。這也涉及到傳統相機的兩大核心技術:光學和機械。鏡頭把我們需要捕捉的光,投射到機器里,這個過程就叫做「對焦」,這涉及很復雜的光學知識,以後再說。簡單來說,鏡頭讓圖像呈現到相機里。
接下來就是捕捉了,相機打開快門,讓膠卷感受到光,然後關上。由鏡頭捕捉到的光就在電光火石之間,記錄在膠卷上了。 這樣,一張照片就拍好了。
我們上面說的這一系列過程,就叫做「曝光」,也就是讓膠片感受光,記錄光。但是,並不是曝光我們就能得到滿意的照片,因為光是有數量的,有多少的。如果我們捕捉得太多,那麼照片就亮了,而如果我們捕捉得太少,照片又會變暗。
快門轉盤示意圖(自動相機的快門由電子控制,大多沒有這個轉盤。
有的膠卷相機自帶測光功能,而有些則沒有這個功能,比如徠卡M3之類的。這時,就需要測光表來輔助測光了。當然,你也可以用數碼相機,或者有測光功能的相機來測光。 機械相機的光圈,快門速度需要自己調節,全手動。
7. 如何正確使用膠卷相機
1、首先我們找到傻瓜相機的片艙開關並且把它給打開,如下圖所示。
(7)膠片機訓練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膠卷相機的注意事項
1、膠卷期限,第個膠卷都有使用年限,過期的膠卷,在感光,感色方面就會逐漸減退,灰霧度會增加,畫面層次會減少,反差降低膠膜容易脫落,一般來說如果保存得當,1~2年是沒有問題的。
2、防止漏光,將膠卷裝近相機時最好不要在陽光直射地方。120膠卷拍攝完一定要卷緊,否則兩邊會有漏光。135膠卷拍完,不要將片頭全部卷進,這樣也容易漏光。裝在相機的膠卷一定要在短時間里拍完,最重要的是夏季時間久了,膠卷也會發灰。
3、防潮防熱,潮和熱都會使膠片感光減退,增加灰霧。所以存放膠卷最好的地方應該是乾燥、黑暗和空氣流通的。
8. 膠卷相機怎麼使用圖解
膠片相機取膠卷為例:
1、倒回膠卷。
先看看下面這張圖片。之前小編為大家介紹過膠片相機怎麼安膠卷,也就是把膠卷插入相機的另一個軸上(紅箭頭)。那麼膠卷拍照完後,整個膠卷就會卷到另一個軸上,如果想要取出膠卷,必須先把膠卷再倒回來。
9. 如何裝膠卷(傻瓜照相機)
1. 首先我們找到傻瓜相機的片艙開關並且把它給打開。
10. 初學攝影從膠片相機入門,合適與否推薦幾款相機。
說實話膠片機真的比數碼機好玩得多 也是幫助你完整體驗攝影過程的工具
現在二手膠片機市場上很多 流通量較大且價格適中的有nikon F FM系列 contax T G系列 這些都很適合學習和實用 修理保養方便 二手鏡頭也容易找 比如Nikon FM系列配蔡司ZF卡口鏡頭就是很好的選擇
膠片機中 也多是新的比舊款好 比如FM3A之於FM2 T3之於T2 F6之於F3
但是很多商家把二手膠片機炒成收藏品...價格水分很大 這個要小心 沒有把握的話其實買數碼單反或者單電也挺好 不是非常有錢沒必要去追求經典型號畢竟是學習不是純粹把玩亮騷
反正攝影器材這個東西 量力而行並且選擇自己喜歡的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