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氣功怎樣練
你要練的話,我給你套功法,這個功法不出偏,比較適合初學者。
武當鐵布衫功法
武當鐵布衫功法氣功是我國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武當鐵布衫為武當道教內家傳統的上乘功法秘技之一,被歷代高人聖道所珍練,視為秘中之秘,從不肯輕易授人。
武當鐵布衫將武術、氣功融為一體,以呼吸吐納、動作導引、修煉內氣為基礎,是內達於外的高級功法。旨在鍛煉人的筋骨肌肉強壯,靈活關節樞紐,流通經絡血脈,調攝氣機順楊,內實臟腑器官,新陳代謝旺盛。該功功法獨持,功效神速,練習三個月即見成效。久練此功,人休內在的阻力和搖能會逐步被調動起來,真氣也隨之日漸充盈。
不但可以達到增強全身爆發力,祛病延年,強身健體之功效,還能使全身堅硬如鐵而不畏拳打腳踢,棒擊不損皮肉筋骨,練時武林界盛傳的「金剛下壞之軀」,而且對培養習練者勇敢進取的精神和武術技擊水平皆起著一定程度的報名作用。在練習此功的同時,還可以並練出鐵頭功、鐵臂功、大力功等,可謂:一功多能。用在氣功表演上,能進行頭頂開磚碎石、臂斷頑鐵、銀槍刺喉、滾卧釘床、氣綳鋼絲和金剛銅體等。
本功以「內筋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為主,用意引氣,直到氣至,氣到力達,漸步練至陰平陽秘、意氣通神,使氣內行五勝六腑,外及四肢百骸,最終達到渾元一體、天人合一的地步。
預備式
兩腳左右自然開立,與肩同寬,腳尖朝向正前方,膝部挺直。雙手自然垂臂於身體兩側,雙肩放鬆,手心朝里,手背向外。雙目上下輕閉,舌尖抵住上齶,全身放鬆。神態安詳,排除一切雜念,集中思想,呼吸自然,意守丹田半分鍾。
一、降龍伏虎
兩腳向兩側微微移動,中間距離對比肩寬,腳尖朝前。兩手由兩側向身前直臂緩緩上抬,雙手指呈自始爪形,與肩同寬;同時,用口吸氣,吸氣時舌尖輕抵上齶,用口齒縫吸氣,全身須放鬆(每式吸氣均同〕,當雙手拍起至肩平時,氣也正好吸滿。然後用鼻將氣呼出,雙腿漸慢屈膝微蹲成高馬步姿勢,同時雙手屈肘漸慢下落按至小腹前,手心朝下,此刻氣正好呼出一半。用停半種鍾後,迅速閉氣。閉氣時不能呼吸氣。全身綳緊用力,十趾用力抓地,雙腿用勁力內扣,緊收肛門(象忍大使狀),沉肩,同時雙手向左、右兩側並稍向下分別用勁力慢慢外分,好象有千斤重物在往兩邊枯似的,分至與兩腳相寬時,恰好閉不住氣(閉氣時間5至7秒左右)。緊接著一下子把閉住之氣從鼻中故出,同時全身放鬆站起,意守丹田,自然呼吸二口,不必再做預備式半分鍾,接做第二次,如此反復練習下去。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後練至以做49次為宜。
二、雙鷹齊飛
一切向身體前方邁出一堆踏實,前腿屈膝前弓,後膝挺膝伸直,成高弓步;兩臂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全身自然放鬆,舌尖輕抵上齶,雙目輕輕閉合,神態安詳,排除一切雜念,意守丹田。雙手朝身前緩慢抬起,手指成自然爪形,與肩相寬,同時用口吸氣,雙手抬至與肩用平時,再向下徐臍放落、落至腹前時手心翻轉向上,再向上抬至與肩同志時,翻轉手心朝下,遂慢下落至丹田前時,正好氣吸滿,稍停半秒鍾,迅速閉氣,全身綳緊,雙手用力下按,雙日用曲,同時十趾用力抓地,緊收肛門,收胸腹、沉肩、雙上臂夾緊兩肋,雙手用力向身後慢慢接按至胯部兩側,兩腿前後用力內扣,閉下住氣時,從鼻將氣放出三分之一,然後雙手再用力慢慢向後拉五厘米左右,閉氣二至四秒鍾,從鼻放氣三分之一,然後再雙手用力慢慢往後拉至五厘米左右,閉氣二至四秒鍾,從鼻將剩下三分之一的氣全部放出,同時全身放鬆(閉住的一口氣要分三次均順放出)。最後恢復成預備式,自然呼吸兩口,開始接著做第二次,如此反復練習,左右弓步式互換。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後左右弓步式要各作25次為宜。
5、霸王敬酒
兩腳左右開立比肩用寬,兩掌在腹前交叉,上下相互,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吸氣,雙手直臂由下向身前上方交叉劃弧,劃至與頭相高時,翻轉手心朝前,手背離頭約25厘米;雙手不停,繼續向上、向左右兩側劃弧分開,分至與肩平時,兩手心略向下;上勢不停,雙手直臂繼續向身體兩側下落劃弧,雙小臂朝里劃至於腹前,肘部彎屈成直角90度,肘尖放至腹部兩側,雙手手心相對,十指尖向前,同時兩腿隨雙手劃弧下落而屈腰半蹲成四平馬步式,此刻正好吸氣滿;稍停半秒鍾,迅速閉氣,同時括輔轉手心朝上,雙日用力向內夾緊肋部,兩手相距16厘米左右;思想高度集中意守丹田,雙手好象如同托著千斤重物緩慢直膝站起,兩腳十趾用力抓地緊扣,提肛、收腹收胸,全身綳緊,雙腿用力往上使勁;兩腿快站直時,雙手正好上托至與肩相平高度;兩手小臂慢慢內旋轉動,學心朝上漸轉至掌心向前,此時正好閉不住氣,從鼻一下將氣迅速放出,全身放鬆。雙手向下垂臂自然收於兩胯處,接著開始做第二次,如此反復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逐漸增至49次為宜。
四、青龍擺尾
先進行預備式意守丹田半分鍾,然後身體側卧,左臂屈肘用前臂尺骨一側撐地,左手成拳,拳眼朝上;兩腿成交的狀伸直膝部以腳靠在地上,右腿在上,左腿在下;全身保持平直呈一斜向直線,右手伸直置於右胯處,身體僅以左臂和雙腳著地支撐體重,舌尖輕抵上齶,排除一切雜念。開始吸氣,同時身體上下一起由右向左下緩緩轉動,至右肩將要與左拳相互接觸時,吸氣滿,成俯卧式。然後身體猛然向右上方轉動恢復成側卧式,同時配合從鼻迅速將氣一下項出;噴氣時,意守丹田,提肛縮陰,全身用力,噴氣須短促有力,有氣有聲,身體始終保持平直。接著做第二次,如此反復練習,左側練完換右側練習,隨著功力的逐漸長進,以後須左、右兩臂各做25次為宜。
五、野馬抖
身體面對牆壁站立,兩腳左右分開並距牆二尺左右遠近,兩手在身體背後相疊,手心朝後,右手抓握左手腕部;然後上身直背向前彎腰屈體成90度,以頭頂正中百會穴前一寸部位為中心抵在牆壁上(百會穴:後發際正中直上7寸,耳尖直上,頭頂正中的部),臉面朝地;二目輕輕閉合,舌尖抵住上齶,全身放鬆,排除一切雜念,用口齒縫吸氣,吸氣時要意守百會穴。吸氣滿後用停半秒鍾,然後以腰頸為軸用力向左轉動90度,頭不可以離開牆壁,下肢動作保持下變,臉面向左轉動時迅速用鼻噴氣,並且提肛內收,意念集中至丹田部位。全身上下保持原姿勢固定不動,用口吸氣滿後,意守百會;以腰頸為軸用力向右擰轉180度,使臉面朝右,同時全身用力以鼻向外噴氣,且提肛、意守丹田。接著再吸氣後向左轉動180度嚙氣,如此左右轉動腰頸上身反復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後要練至左右各轉25次為宜。
六、老君登位
身體後背對牆直膝站立,距牆以用下四平馬步為准。兩手相互交叉相疊於腹前,左手在內,右手在外,手心朝里;身體正直,二目輕閉,舌尖抵住上齶,意守丹田,全身放鬆。開始以口吸氣,兩手由腹前向上屈臂劃弧,當劃至與頭齊高時手心翻轉朝外向前;上勢不停。兩手繼續向上、向左右兩側直臂劃弧外分,至於肩平時兩手手心轉向朝下,兩腿隨雙手向下動作微屈膝略蹲;雙手繼續向下、向身前劃弧屈肘成交叉狀,雙掌變成拳。拳眼朝里,同時兩腿彎屈下蹲成四平馬步,此刻氣正好吸滿。緊接著,兩腿用力蹬勁,雙日曲肘向兩側後帶,以整個背部向牆壁後撞;同時用鼻迅速朝外噴氣,全身用力、勾頭屈預、收肛提陰。噴氣後,要及時利用撞擊牆壁的反彈力將身體推離牆面,雙手下垂於胯部兩側,身體正直站立,成預備勢,接做第二次。整個動作過程中,必須要注意有念緊緊守住丹田的位,不可分心。如此反復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後漸增至能做50次為宜。
七、仙客撣塵
兩腳左右自然開立,稍比肩寬;兩手由體側直臂上托至肩乎,掌心朝上,開始以口吸氣。身體以極為軸,上身由右向左擰轉90度,臉面朝左,鼻尖與左腿外側褲縫對直,此刻氣正好吸滿。緊接著,右手屈臂以掌心一面拍打左腋,左臂保持不變;同時猛然配合以鼻噴氣,全身用力,提肛內收。然後全身放鬆,以口齒縫向內吸氣,雙手左右平托,以腰為軸向右擰轉180度,同時以鼻噴氣,收肛,左手屈肘拍打右腋,右手保持托物狀不變。呼吸始終意守丹田,接著再吸氣向左轉噴氣拍打左腋下一掌位置,再吸氣向右轉成氣拍打右腋下一掌位置,如此練習五次,從腋下一掌一掌往下拍打5次至軟肋部,左右一樣;再按同樣的吸、囚方法從小腹兩側由下一掌一掌往上拍打5次至乳上,然後再按同樣的吸、噴方法從雙乳中間上邊兩手交替互換由上往下拍打至丹田,左右手共5次。如此是一遍共25次,以後要做兩遍拍打50次為宜。
註:練功一月後,兩手要套上裝有細沙或綠豆砂袋(沙袋長短按自己的手掌大小和力量來決定,沙袋中間橫縫一條小帶以防貸脫手);二月後。袋內換裝半沙半小石子(要圓且沒有鋒利帶棱的小石於);三月後,袋內應全裝小石子或不帶鋒榜的小鐵砂;練至能托石子袋用力擊打身上而不覺痛,則初有火候。
八、蜻蜓點水
兩腿伸直站立,自然靠膝並攏;兩手下垂於體側左、右兩胯處,指尖朝下,手心向里;全身放鬆,舌尖輕抵上齶,排除一切雜念,然後雙腳腳後踉抬起,以前腳掌著地,雙腿盡量保持直膝,腳掌用力用地使身體向上彈跳,同時吸氣,隨彈跳時向左轉身擰動彈跳三至五下旋轉一田,正好轉回原來的位置,此時氣吸滿;雙腳同時落地,腳尖先著地,同時全身用力猛噴氣。接著做第二次,如此練下去,左右相互交替轉動,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後要左右轉身彈跳各25因為宜。
九、員貓捕鼠
兩腿並攏,兩手左右伸直肘臂,趴在地上,腳尖、手心、臉面朝地;全身放鬆,舌尖輕抵上齶,排除一切雜念,意守丹田,然後從口齒縫處往裡吸氣。吸氣將滿時,雙手和兩臂直肘用力向內攏回收,使腰胸上挺離開地面,全身要直,身體離地切勿大局,約5寸左右。此刻氣已吸滿,然後雙手、雙日向兩側松(滑)開,胸腹部向地上撞壓;同時迅速以鼻向外噴氣,噴氣時全身用力,收肛上提。噴氣後全身自然放鬆,接做第二次,如此反復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後要做至56次為宜。在整個動作過程中,要始終注意意念集中守在丹田部位。
十、威虎尋食
兩腳左右開立,屈膝下蹲成馬步式;雙手屈臂抱拳收於腰間左、右兩側,拳心朝上,肘尖向後。雙腳大拇趾抬起上翹,其餘八趾抓地;吸氣時全身放鬆,吸氣滿後全身用力以鼻猛噴氣,噴氣的同時雙拳要用勁緊握,八趾用力抓地,提肛,整個動作過程始終意守丹田。如此反復練習,以後能練50次為宜。
十一、兩儀雙峰
兩腿屈膝下坐成雙盤式、單盤式或散盤式均可;雙手屈肘抱於腹前,雙手十指相互交叉插入,手心朝上;全身自然放鬆,舌尖輕抵上齶,雙目輕閉,排除一切雜念,意守丹田。然後用口吸氣,意守頭頂百會大;吸氣滿後雙手猛扣屈肘上抬於面前,手心相帖,手指相互抓緊手背,大拇指與鼻尖同高,離鼻三寸遠左右,雙臂內夾,同時全身用力以鼻猛然向外噴氣,提肛,意守腹部中央的丹田處。接著噴氣完後,全身及時放鬆,開始吸氣,意守百會;氣吸滿後快速以鼻噴氣,雙手小臂同時用力向兩側開撐上抬,雙掌下落至胸前乳平處,掌心朝外,拇指一側朝下。然後雙手慢慢向下落至腹前,同時意念將氣往下循行於丹田,全會放鬆自然。如此反復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後動作能做50次為宜。
二、懷中抱月
兩腳左右開立比肩略寬,膝部伸直,兩手自然垂臂於身體兩側,手心朝里;全身正直,百會穴與會陰大成一豎直線,呼吸自然,排除一切雜念,舌尖輕抵上齶。兩手隨吸氣交叉至腹前,接著向上直日劃弧,劃至與頭同高時手心翻轉朝前;上勢不停,兩臂向左右分開至肩平處時,手心向下。兩掌由兩側向身前擺臂劃弧屈肘環抱,雙掌掌心朝內,對准丹田,十指指尖相對,兩臂成抱球狀,手心距丹田約人寸遠左右;同時。兩腿隨雙臂劃弧環抱之勢緩慢屈膝微蹲成高烏步姿?勢,腳尖朝前。此刻氣已吸滿,停止呼吸(不呼不吸)且全身放鬆,雙手往裡合攏,攏至接近小腹時翻轉手心朝上,十指指尖保持相對狀態。雙掌動作繼續曲臂上托至心窩,肘尖朝向左右;兩腿慢慢站直,不呼不吸。然後,翻轉手心朝下,進行吞氣,連口水唾液一塊送下;吞氣時,十趾緊抓地,提肛內收。氣吞下喉嚨後,即刻全身放鬆展開,呼氣,雙掌隨呼氣緩緩由心窩處下落按至體前,接做第二次。如此反復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後能練50次為宜。
注意事項
練此功必須技練功要求和嚴禁注意事項去練,否則不但達不到目的,還易出偏差。
1、練功以早三點至六點,晚五點至八點為最好,每天早晚各練一次,也可根據個人的工作時間自己安排。
2、飯後1小時後再練功,練功前要排除大小便,過飢過飽均不可練功。
3、在練功中思想不要緊張,或急於求成情緒,不要垂頭伸頸,使內氣通不過去,容易造成頭暈。
4、練功中不允許練別種氣功。因為每種氣功都有自己的經絡路線,同練幾種功法會使內氣在體內互相干擾易出偏差,但是靜功可以練。
5、練功時一定要心專意靜,不要受外界的干擾影響而散心,切忌心猿意馬,雜念叢生。
6、練功一定要精力充沛旺盛,禁忌色情房事後練功,煉精化氣,挖為氣母,傷精則傷氣。
7、禁忌酒後練功(酒使氣灑),此時練功,必然傷身和出偏差。
8、子、午時辰勿練功。午時指中午ll點至1點,子時指晚上ll點至1點。
9、禁止在風雨中和雷鳴電閃時或穿濕衣練功。
10、練功時必須嚴格按照練功功法要求去做,不準隨便增加或減少練功次數,思想要高度集中,內外兼修,將丹田之氣引向雙手沖出時,不要意想從經絡穴位經過,快速自然地用意領氣就行。
ll、練本功結束後,不宜用冷水及冷毛巾擦汗、擦身,必須用於毛巾或熱水擦身,一小時內不許洗冷水澡、游泳。
⑵ 怎樣練習硃砂掌視頻
硃砂掌,為軟功內壯陰手之一,又名梅花掌、紅砂掌。然又有稱黑砂手者,實屬舛誤。蓋黑砂手者,有葯功內壯之助。
練習方法
練習之法[1],先用一沙盤,滿盛細沙,手入沙中,用力搓摩之,不限次數,力盡為止。如是按日行之,至能以手在離沙盤尺許處,憑空搓摩,而盤中之細沙,亦能應手而動為度。至此,則 硃砂掌
第一步功夫成。即所謂精神貫注,斂神聚氣之意。如擊人以掌,稍著其身,外部不損毫發,而五臟已受重創,不可救葯。 如再繼續練習,易細沙為砂子,易砂子為鐵砂,再易重四五兩之鐵球而後已,亦能手不著盤,鐵球應手躍出,則硃砂掌全功告成。至此,手不必著人肌膚,但遙遙以手示意,作撫摩或掌擊狀,受者即應手而傷,且無法醫治,越十日或半月而死,甚至有數時而歿者。 練此掌,至少亦須十五年苦功。惟技成後,除非萬不得已而保全己之性命者,切不可濫用。蓋遙遙擊人,死而不知,殊屬陰毒。如無故施以殺手,於道德有損,亦為技擊家所不取。
編輯本段朱沙掌功療效
不傳之秘的硃砂掌功法,硃砂掌是江湖談掌色變的掌法,練習日久暗勁大增,打上身人當時表面沒有明顯變化而內在卻已造成內傷,被打處數日後呈現硃砂色掌印面名之但現在練習該功主要是為了強身健體,增慧開智,防病治病,益壽延年,由於吸收了道 儒 釋 等功,所以還有采氣,煉氣的功法以及金身玉體,光環,靈活,恬淡,虛空,修性煉意的內涵,使該功在祛病,強身回春,自衛,醫療,等以下五個方面效果。 (1) 對頸椎、腰椎、肩周炎、類風濕、腱鞘炎、關節炎、痔瘡、糖尿病、神經衰弱、胃病、肝病、前列腺肥大。近視、遠視,飛蚊病,高血壓、低血糖、心臟病,各種婦科病、陽痿、早泄、甚至癌症等有神奇效果。 (2)練此功,可迅速達到筋柔骨健,活筋健髓,內強外壯,全面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調理肌體平衡。 (3)練此功,老年人可推遲或延緩衰老,使耳聰目明頭腦清醒,反應敏捷。恢復和增強記憶力,神采飄逸,並使內分泌旺盛,保持耳聰目明頭腦敏銳 固腎回春。 (4)練此功 即可承受排打,又可技擊出掌,且勁大力整,變化快捷,提高和增強防身自衛能力。
編輯本段硃砂掌功三部十五式
第一部 虎部
其中有五個基本動作,由於其修煉的主要目的不同,因之主要方法也不一樣,所取得的效果也有差別,分為《築基圖》、《煉意圖》、《采氣圖》,均可分別修煉。 《築基圖》也可說是「煉形圖」、「煉身圖」、「煉力圖」。此練法能強筋健骨,使氣血周流,提高臟腑功能,內練三寶精、氣、神,外練三寶筋、骨、皮。達到精神充沛,內氣充盈,肌肉發達,勁大力整,使之有金剛之體、羅漢之身,能祛病延年,使膚色健美,耳聰目明。 預備式 身直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平行向前,腿微屈;頭頂百會,下身會陰和兩足湧泉之中點(兩足湧泉穴連一直線取中點),三點上中下相對,雙肩自然下垂,手指自然伸展;舌頂上齶,口微閉,自然呼吸,鼻吸鼻呼,全身放鬆,不加意念,也就是什麼也不想。如此3分鍾。 第一式 虎掌踏地 吸氣時全身放鬆,兩掌心朝下成俯掌,十指朝前。呼氣時頭微頂,雙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第二式 虎掌前推 吸氣時全身放鬆,雙臂抬起向前平伸,立腕,掌心向前,十指向上。呼氣時頭微頂,雙掌用力前推;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第三式 虎掌托天 吸氣時全身放鬆,兩臂直上舉,掌心朝天,十指向後。呼氣時頭微頂,雙掌用力上托;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第四式 虎掌分壁 吸氣時全身放鬆,兩臂向下左右平伸,成立掌。呼氣時頭微頂,雙掌用力向外推出;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第五式 虎掌摸蒼穹 兩臂下垂如預備式,吸氣時全身放鬆,腳不動,上身以腰為軸向左扭轉;雙手掌心向里交*,左外右內。繼之,雙掌上舉,掌心向外向上翻,當到達頭頂上方時,左掌在下,上身正面向左。 呼氣時頭微頂,雙手逐漸分開,立腕,直臂劃弧,徐徐下落,雙掌用力摸掌;相扣,瞪目遠視。當雙臂下落將貼於自身兩側時,上身回轉向前成初動姿勢。身體右轉,右勢動作、呼吸及要領同左勢,右、左勢各做一次為一完整動作。 以上五式練習次數、用力大小可依身體狀況而定,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可在開始練習時每個式子做5次,逐漸加到7次、12次......多可到49次。用力也是先小力,逐漸加大力量。如此練習日久,自會感到:吸氣時氣入丹田,呼氣時意領氣走,氣自丹田貫達雙掌。在開始練習時,不必想著吸氣如何走到丹田,呼氣時,氣如何自丹田貫達雙掌。只要吸氣時全身放鬆,呼氣時雙掌分別按一至五式動作要求下按、前推、上托、分推、摸掌及十趾抓地就行了。 《煉意圖》「虎部」的煉意仍是這五個基本動作,但須將一式、二式、三式、四式連起來做,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動作。第五式向左的是一個完整動作,向右的是一個完整的動作,成為三頭六臂之法。 正面的從預備式即雙手從下往前上慢慢抬起。循二、三式動作路線到達頭頂,再左右分開循第三式、第四式路線徐徐下落,歸返預備式。如此循環往復。左側面的:即第五式的左勢。右側面的:即第五式的右勢。為了不遐思,不受干擾,加強練功效果,須遵循松、慢、勻、大、空、虛、靈、靜八字要訣。 前三個字是動作上的要求。 松:即全身放鬆。 慢:即動作要徐緩、漸進。 勻:即動作速度要均勻。 後五個字是意念上要遵循的,要充分發揮意念的作用,也就是說要發揮想像力。佛華嚴曷雲:「虛觀法界情,一切唯心造。」又雲:「心如工畫師......」。愣嚴雲:「萬法所生,唯心所現。」 大:即自身高大無比,有頂天立地使意境。如《大佛頂首愣嚴神咒約義》中所講:「大具三義:法身體大,心情周圓故,般若相大,智慧徹照故,解脫用大,偏照無礙故。」也就是說自己就是法身,頂天立地,智慧徹照,擺脫所有障礙。 空:即宇宙空寂無物,唯我一人之意境。佛經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念繞動,白雲萬里」,「一空一切空」。 虛:即冥冥緲緲,虛虛實實,我即神佛,神佛即我,神我一體,又好似神,又好似我,似有似無,似存非存,似是非是之意境。 靈:即自己遍體金身靈光四射。雙手向外分開劃弧時,意念上是雙手描繪著自己全身放射出的立體光環。 靜:即意念集中,侵沉在大、空、虛、靈的意境中,不為外物所誘,不為外聲所擾,不為外情所動。 如此正面做5次或多些,再轉向右及右各5次或多些。也可只做正面的。可多練,也可少練。 《采氣圖》 動作仍是《築基圖》五式,只不過不用力,加強采氣意念。意念通過勞宮穴采氣,攝采大自然的好氣或日月之精華。 第一式「虎掌踏地」是采地氣。吸氣時意念從雙手勞宮采地氣入丹田。為了加強意念和效能,雙掌可慢慢稍加上提,呼氣時可不加意念,只是慢慢伸臂,准備再回收采氣。 第二式「虎掌前推」是采前方之氣。如早晨練功可面向東方,采東方之生氣。中午練功可面向南方,采日之精。晚間練功可對月采月之華。動作意念如第一式。 第三式「虎掌托天」是采天氣,攝取太空霄漢之氣,動作意念同前。 第四式「虎掌分壁」是采自身兩側原野之氣,沒有距離限制,沒有物質障礙,任意攝取,動作意念同前。 第五式「虎掌摸蒼穹」,是采整個大自然之氣。也就是說廣泛地攝取宇宙空間、曠野山林大自然之氣。動作意念同前。 每式動作次數可多可少。也可每天輪換練一種采氣方法。熟練後可採取任意姿勢攝取,根據需要來練。
第二部 龍部
也是五個基本動作。也就是因修煉的主要目的不同,因之方法亦異,取得的效應也有差別,分為《築基圖》、《練意圖》、《采氣圖》。 《築基圖》 也主要是煉身、煉形、煉力。它與「虎部」的《築基圖》相比,加大了難度,加深了層次,增多了軀乾的扭轉屈伸,關節的活動松展,姿勢的高低起伏,兩手的相互襯力,以及腰腎部位的鍛煉。因此除能收到「虎部」《築基圖》的效應外,對體形、體質、體力、臟腑、內分泌等更有著特殊的鍛煉作用。 預備式:同「虎部」《築基圖》的預備式。如接下來練則不必練預備式。 第一式 青龍舒肢 吸氣時雙掌上提,掌心向里,先右掌在里,交於胸前。 不停頓,右小臂內旋上舉至頭頂右上方,當臂將伸直時翻手,掌心向上成仰掌;同時左小臂內旋變俯掌下落。伸直在左胯外側。這時轉入呼氣,右掌用力上撐,左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頭微頂,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再轉入吸氣時,右臂外旋徐徐下落;同時左臂外旋漸漸上提,左掌在里,掌心向里,交於胸前。不停頓,左小臂內旋上撐至頭頂左上方,當臂將伸直時手掌上翻成仰掌,掌心向上;同時右小臂則內旋下落,當臂將伸直時手掌在右胯外側成俯掌。這時轉入呼氣,左掌用力上撐,右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頭微頂,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如此左右各一次為一個完整動作。 第二式 青龍望海 吸氣時腳不動,雙掌上提,上身以腰為軸向左轉,先右掌在里,掌心向里,交於胸前,恰好上身轉向左方。右小臂內旋上舉至頭頂右上方,掌隨之上翻成仰掌;同時左小臂逐漸內旋變俯掌下落至右臀部後方,上身盡力向左扭轉。當左右臂將伸直時轉入呼氣,右掌用力上撐,左掌用力下按;頭微低,雙眼向下注看右腳後方1米處,如回望海底狀;同時,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再吸氣時,右小臂外旋帶動右掌徐徐下落,而左小臂也外旋帶動左掌徐徐上提,身體逐漸右轉;當成正面時,雙手交於胸前,左掌在里,掌心向里。不停頓,左小臂內旋上舉至頭頂上方,掌隨之上翻成仰掌;同時右小臂內旋變俯掌下落至左臀部後方,上身盡力向右後方扭轉。當左右臂將伸直時呼氣,雙掌用力上撐下按;頭微低,雙眼向下注看左腳後方1米處,如回望海底狀;同時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 如此左右各一次為一個完整動作。 第三式 青龍尋珠 基本動作同第二式,只是頭往後仰,雙眼向左或向右上方看,如舞龍時,珠球高舉在上,而龍左右扭轉仰頭注視至少要看後上方7米遠以外處,找一個固定目標,以綠、藍色為宜。 如此左右各一次為一個完整動作。 第四式 青龍探爪 吸氣時,左掌手心向里上提,右手掌心向上從右前方抬起伸出,當掌與肩相平時,掌向左平抹。以腰為軸,隨掌左抹,上身向左旋轉,當轉向左方時,雙手交於胸前,左手在里,掌心均向里。繼之,左手從口下成仰掌向後方伸出,當臂快伸直時,臂內旋成立掌使掌心朝外;同時右小臂內旋帶動手掌成俯掌並後拉,屈肘沉肩,肘尖微上翹。這時轉入呼氣,左掌用力前推,右掌用力後撐;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再吸氣時上提向右轉向前,左小臂外旋成仰掌向右平抹,右小臂外旋使肘尖下落,掌心向里。當上身轉向右方時,雙掌交於胸前,掌心向里,左手在外。 繼之,右手從口下成仰掌向後方伸出,當臂快伸直時,臂內旋成立掌使掌心朝外;同時左小臂內旋帶動手掌成俯掌並後拉,屈肘沉肩,肘尖微上翹。這時轉入呼氣,右掌用力前推,左掌用力後撐;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如此左右各一次為一個完整動作。 第五式 青龍騰雲潛海 此動作之呼吸隨動作收放、開合而變化。也就是說,一般動作收攏時為吸,放開時為呼,要自然些。在動作變化過程中,可自由換氣,只是最後前推後按時是呼氣。動作開始,右腳向右方跨出一步,上身右轉成右弓步;同時兩臂相抱,左臂在下。 然後左右臂向下再向上分開伸直。 兩臂再向上劃弧,雙手交*於頭頂,左手在下。一般雙手向上交*時為吸。 身體前俯,左手壓右手從前方下落,雙掌置於右小腿前成左仆步。繼之左小臂內旋,帶動左手反臂成仰掌向左方穿出達於左腳處;同時右臂亦內旋,帶動右手反臂成仰掌,向右方伸出上抬。當左掌穿至左腳處,右腿蹬直變左弓步;同時兩臂均外旋伸直成八字掌,掌心均朝外。此時左掌用力前推,右掌用力後按成騎龍步,呼氣;同時十趾抓地,牙齒相扣,收肛實腹,瞪目遠視。在動式中眼睛追隨左手。 再做一次上述動作,唯左右相反。如此左右各一次為一完整動作。 練此式時要掌握七個字,即:抱、分、交、壓、穿、轉、推。開始雙手相抱,繼之分開向上,交於頭頂;然後左手壓右手或右手壓左手向下,各壓至膝下時,一手前穿,一手後摟;兩臂將伸直時,兩手轉動,成八字掌,掌心朝外,雙掌再分別向前後推出。動作變化過程中,可自由換氣,最後雙掌前後推出時是呼氣就可以。 而步型則是三種:先弓步,後仆步,再騎龍步。 以上五式練習次數,用力大小,同「虎部」《築基圖》。同樣,如此練習日久,自會感到,吸氣時氣入丹田,呼氣時意領氣走,氣自丹田貫達雙掌。 《煉意圖》 煉意也是《築基圖》的五個動作,只不過均不用力,而加強意的鍛煉,仍遵循松、慢、勻、大、空、虛、靈、靜八字要訣。 這里著重講兩點: 1、在「虎部」煉意中講到,我即是佛,佛即是我。在這里的佛不是遍體金光,而是玉佛,玲瓏剔透,潔白無瑕,光澤柔潤,心胸坦盪,怡然自得。也可把自己化為菩薩,菩薩即我,我即菩薩。 2、要有在太空中遨遊之意境。這個佛雖頂天立地,但不是腳踏在地上,而是整個佛身飄在空中,如第一式不僅在動時有這種意境,當成定式時仍要有飄在空中擺動之感。可不管呼吸,沉浸在這種意境,達到適度則再做下式。第二式要有身在空中向下望海之感,看到藍色的海水,水底之龍宮,達到適度則止。第三式要有身在太空,仰首斜望月宮之感,不僅看到柔和的月華,而且看到月宮的桂樹、玉兔,達到適度則止。第四式要有身在太空,前手可探到東海,或摸到西陲之意境,達到適度則止。第五式當雙手在上邊相交舞動時,意念上是飛騰之中,遨遊霄漢,當下勢時猶如潛入海低,所到之處海水讓路。如此反復數次,達到適度而止。 《采氣圖》 動作仍是《築基圖》五式,只不過不用力,加強采氣意念,意念通過勞宮采氣。 由於「龍部」五式均系身、腰、臂、手及下脘的旋轉纏繞動作,方位經常變化,所以每式所采之氣均系在前後、左右、天地、上下、四面八方--整個宇宙大自然界的精氣、生氣、益氣、好氣。而且每當定勢時,也就是說當手、臂伸展到定位時,即《築基圖》中五式從吸氣變為呼氣時,姿勢停頓不動,可連續在吸氣時采氣3、5或7次,再轉做下式。同時還可以逐漸通過天目、膻中、百會,以至全身采氣。
第三部 龍虎部
此部功法主要是為發放外氣所練之功。 預備式:同前,兩腿分開稍寬於肩。 第一式 降龍伏虎 全身放鬆,兩臂上抬稍低於肩,圈成環狀,十指伸展相對,雙臂緩緩拉開和相合,使十指尖、掌、臂有氣感。拉開時也要十指相對,其距離以有氣感為度;相合時,也是十指相對,一般以10厘米為宜。 第二式 坎離相對 全身放鬆,兩臂上抬稍低於肩,肘微屈,使兩掌心相對;雙臂緩緩拉開和合攏,使兩掌、臂有氣感為度,合攏時一般相距三四厘米許。 第三式 太極運轉 全身放鬆,兩掌合抱,一手在中丹田上成俯掌向下,一手在下丹田處成仰掌向上,兩掌相對如抱球狀,這時會感到兩手掌間抱著個輕輕地、皮薄薄的球體。 雙腳不動,以腰為軸,抱球左右轉動。動作可大可小。兩手距離寬,意氣中的球體則大,反之則小;腰的轉動幅度應與之相應。無論如何轉動,兩掌心始終相對。具體做法是: 身轉緩緩左轉;同時左手劃弧轉向下方成掌心向上,右手劃弧向上成掌心向下。 身體緩緩右轉;同時右手劃弧轉向下成掌心向上,左手劃弧轉向上成掌心向下。 如此左右運轉為一次,可重復12、24或36次。 第四式 乾坤交泰 全身放鬆,兩腳稍大開,身前俯,兩臂下垂。 吸氣以勞宮對天采天氣,以腰為軸,先向左轉動。 然後上體後仰,兩臂隨之轉動向上。直至上身和雙手轉向右側時變呼氣。上體再前俯,兩臂隨之垂下,手指對地。呼氣時意念是從手指往外排濁氣。 如此循環5、7或12次,再反過來從右向左轉,同樣循環5、7或12次。 第五式 陰平陽秘 開始時同預備式,然後手掌朝地,兩臂緩緩提起、下落,使兩掌、兩臂有氣感。 收功 成預備式。兩臂外旋從身體兩側成仰掌上抬至頭頂處。雙掌從面前下落至丹田處。 如此兩遍,然後兩手相疊,左掌在內,右掌在外,先順時針摩腹12次,再逆時針摩腹12次。 然後雙手從左右後伸,兩掌分別貼於「腎俞」,上下摩擦12次。然後兩掌心對兩眼貫氣十二次。 此功我每日習練效果驚人,骨骼變得極硬,肌肉練的很硬,抗擊打能力與反應能力均大大提高。而且不會得感冒,有慢性病也慢慢治好了。 與少林的易筋經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練習的時候心不能太急,太急火氣也會很大。
編輯本段相關少林七十二藝
根據《少林拳譜》記載,少林寺原有三十六種硬功、三十六種柔功,又稱三十六外功,三十六內功,均在少林寺秘傳,但無詳細文字記載。現在所說的「少林七十二藝」通常被認為是少林功夫的總稱。常在傳說和近代的武俠小說中被稱作神功。 少林七十二藝的名稱分別是鐵臂功、排打功、鐵掃帚功、足射功、腿踢功、銅砂掌(竹葉手)、蛇形術(蜈蚣跳)、提千斤、羅漢功、鐵頭功、四段功、鐵布衫功、雙鎖功、上罐功、石鎖功、鐵珠袋、千斤閘、鞭勁功、分水功、玉帶功、鷹翼功、跳躍法(登高超遠法)、霸王肘、一指金剛法、拔釘功、一指禪功、石椿功、金鍾罩、鐵牛功、旋風掌、卧壺功、拔山功、金龍手、推山掌、踢椿功、鷹爪功、斬魔劍、玄空拳、金砂掌(摩擦術)、鐵砂掌、飛行功、槍刀不入法、五毒追砂掌(五毒手)、飛檐走壁法、一線穿、躥縱術、金鏟指、揭諦功、梅花椿、拈花功、螳螂爪、跑板功、閃戰法、金刀換掌功、輕身術、鐵膝功、陸地飛行術、穿廉功、浪裹功(泅水術)、點石功、琵琶功、柔骨功、壁虎游牆術、門襠功、翻騰術、布袋功、蛤蟆功、千層紙功、彈子功、鎖指功、追風掌功、軟玄功。
⑶ 請問怎麼練習硬功 比如鐵臂功 鐵肘功 鐵膝功 之類的 詳細具體怎麼入手 我想學習泰拳 謝謝
倒,我是專業的散打教練...
泰拳了解一點,但是不是十分了解...
泰拳是以膝關節為攻擊的武器...
古代人就說:遠不發肘,近不發手.
不要讓電影把你迷住了...
在強的人,面對著3把刀,都轉頭跑...!
⑷ 硬氣功的修煉方法
各派硬氣功的修煉方法或簡或異,千姿百態,千變萬化,但功效大多差不多,而且都不外乎呼吸、導引、排打、發聲、發力等,其秘密就在於呼吸的方法,硬氣功的呼吸方法是比較特殊的,而運氣固氣的方法則是屬於秘中之秘了 。 本文介紹的內功是專指有利於練成硬氣功功能的內功
一.呼吸方法
(1)自然呼吸:又稱胸腹式呼吸,與人們平常的呼吸法相同。
(2)順腹式呼吸法:與自然呼吸法略異,即吸氣時略鼓腹,呼氣時略收腹 。
(3)逆腹式呼吸法:又稱胸式呼吸法,即吸氣時收腹擴胸,呼氣時松腹。
(4)吃氣:即用嘴吸氣。一般是齒虛合,從齒縫吸氣,特別是冬天,由於不能一直子吸入大量冷氣,吃氣應慢。
(5)吞氣:在吃氣後將氣和口水一起象吞硬物一般吞下喉去。
(6)噴氣:口齒緊閉,將氣從鼻內短而快地有力呼出。
(7)閉氣:吸滿氣後,立即屏住呼吸,不吸又不呼即為閉氣。以上是練功中要運用的幾種呼吸方法,欲練此功應先熟悉之。
二.養氣
姿勢以盤坐、站立、仰卧均可,自然舒適為度,以盤坐為佳。全身放鬆入靜,兩眼微閉,舌抵上齶,雙手相疊掌心向內蓋於小腹之上,男左手在內女右手在內,內視意守小腹之內。呼吸由自然呼吸逐漸過渡到慢、細、勻、長的呼吸。練功時間視各人情況而定,關鍵應自然,意守要似有似無,只要精神集中,想著有那麼回事就行了。此謂之溫養,旨在於培養後天真元之氣。人的精氣神是否飽滿決定硬氣功的功力大小,溫養之功的培養精氣神之要法。此功可單獨練也可一起練,隨時有空均可練習。
收功:叩齒36下,口中鼓漱幾下唾液,然後分三口吞入腹中,雙手掌搓熱浴面,睜眼緩行一會兒即可。
三.煉氣
(1)羅漢抱肚:自然站立,寬衣松帶,全身放鬆。吃氣,同時雙手掌貼胸輕摩按至小腹 ,意想氣歸丹田。吃氣後吞氣,意想將氣直吞入小腹
丹田內,同時雙手相疊(男左手在內、女右手在內)貼於小腹上。吞氣後閉氣8—10秒,並意守小腹丹田。然後用鼻將氣慢慢呼出。重復49次呼吸。此式注意用意不用力,意念集中,身體自然放鬆。
(2)大鵬展翅:用腰帶(綢布或練功帶)扎緊腰部平臍一線,緊度以能用力插進兩根指頭為度,下同。馬步站立,高低視各人情況而定。以鼻作逆腹式吸氣,同時雙手掌心向上從前面平舉至兩側與肩平。吸氣滿,以鼻用力噴氣,小腹外鼓振盪丹田,同時雙掌用力平砍於胸前,腳趾抓地,牙關緊咬,收肛提陰,全身用力。此式重在噴氣與震小腹、手砍擊、趾抓地、咬牙關等全身用力協調配合。然後全身放鬆,以鼻呼出余氣。姿勢不變,重復以上動作和呼吸49次。注意噴氣時要快要猛,但用力應循序漸進,以防迸傷。另外,吸氣時盡量放鬆,噴氣時全身用力,一松一緊,要松緊分明。
(3)金剛怒目:姿勢同上。左手握拳置於左腰際,右手呈掌掌根貼於右腰際。逆腹式慢吃氣,同時全身緊綳用力,扣趾,咬牙、收肛提陰,右手貼右腰際推至腹前不停,掌心向內掌指向上豎直慢慢向頭頂插,插至胸前時緊咬牙關,頸項強直,雙目怒睜,頭部用力微顫,待指端上插至額前時剛好吃氣滿,上插亦停。略用力閉2秒種,全身突然放鬆,以鼻慢慢呼氣,重復49次。
此式旨在頃氣上頭,注意吃氣時用力,呼氣時放鬆。大鵬展翅和金剛怒目二式隨便先練哪式均可。由於均需用力,消耗體力較大,二式之間可自然呼吸幾次,也可休息一下,但不能超過1分鍾。
以上為煉氣這法,旨在激發人體潛力,是提高硬氣功功能的關鍵環節。養煉結合,才是氣功之真義,二者相輔上成,不可偏廢。但二者不必每次同時修煉,煉氣法最好每日早晚定時多煉一次,每次約30—45分鍾,養氣功則隨時可練。
四.注意事項
(1)初練可能出現功中耳鳴、面紅耳赤、流淚等現象,功後乏力、疲倦等,這是正常的病灶反應或功理反應,應任其自然,一般半月後消失,以後則越練越有勁,不練反而不舒服。
(2)一般練功一個月即感丹田發感甚至有氣團感,或出現局部癢、麻、脹、跳等八觸現象,均任其自然,練功60—100天即感精神飽滿,力量巨增、氣血充盈,並能初步意領氣走。
(3)本功練成約需270天,固氣之前應盡量不間斷。
(4)如遇有遺精滑精和性生活,第二天停練煉氣功和羅漢抱肚,以免傷身。
(5)已婚者練一段時間後精力棄沛,不僅不能縱欲,還應盡量節制。
(6)本功消耗體力較大,應注意營養和充足的睡眠。
(7)由於要吞氣,應盡量在空氣清新的地方練功。
(8)飯前半小時和飯後一小時應盡量不練功。
(9)切記要節身自愛,不能過度房事,在練功前,要閉精百天,要有惜精如命的意識。 本功堅持練習,不須排打也能產生很強的硬氣功功能,諸如抗打受擊、掌劈頭擊斷磚石等,排打只是為了速成和強化抗堅受銳的功能,增強技擊和表演的信心。練本功150天至200天,即感氣血充盈,力量充沛,並能意領氣走,就可以加練排打,即是說,通過運氣排打並練所謂的鐵頭功、鐵喉功、鐵皮桶子功、鐵拳鐵臂功、鐵腿功等,並可以起到舒筋活血、打通氣脈的輔助作用,現分述如下:
一.排打腹部
順呼吸法以齒縫吸氣,氣沉腹部,用拳掌拍打上、下、左、右腹部各24下,同時口發「哈」聲噴氣,緊收腹肌並外項,意想腹部抗擊外力。吸一口氣可以噴幾口氣,噴幾口氣則拍打幾下。(下同)
二.排打胸部
逆腹式呼吸法以齒縫吸氣,同時意想提氣上胸,胸肌緊收,如法先拍打左胸24次,再拍打右胸24次,打時口發「哼」聲。
三.排打腰部
身體前傾,吸氣同拍打腹部,氣注於腰,如法拍打腰部及兩旁各24次,打時口發「嗨」聲。注意拍打腎區時應輕些。
四.排打背部
逆呼吸法以齒縫吸氣,意想丹田內氣過會陰上提背部,兩臂向前用力收緊背肌,以背撞牆,撞時口發「哼」聲,一口氣撞一下。或請人拍打背部24下,打時口發「哼」聲。
五.排打兩肋
呼吸同排打腹部,氣注兩肋,先打左肋24下,再打右肋24下,打時口發「嗨」聲。
六.鐵頭法
腳離牆約一尺五站立,以頭頂抵牆,逆呼吸法以齒縫吸氣提氣沿身體中線上頭頂,聽氣滿閉氣,牙關緊咬,頸項強直,以頭頂在牆上左右磨動。閉不住氣以鼻噴氣,意想頭頂爆發外力將牆頂穿,同時雙手用力下插。隨即全身放鬆,呼出余氣。頭不離牆,如法反復練5—10分鍾。站立,呼吸用氣同上,拍打頭頂24次,中發「哼」聲。
七.鐵喉法
呼吸用氣法同頭功,吸氣滿即閉氣,緊咬牙關,頸喉用力,中指頂刺喉頭下之天突穴(凹陷處)。半月後用筷子頂刺,一手扶筷,一手用掌拍擊筷頭,至能拍斷竹筷而不傷則改為用尖棍頂刺。
八.鐵拳鐵臂法
以拳面拄地做俯卧撐,屈肘時用鼻慢吸氣,撐起時以鼻噴氣,同時意想內氣沖向小臂及拳面。注意屈肘下沉宜慢,撐起時宜快。然後站立,以逆腹式呼吸法運氣於臂,以前臂鞭擊樹,門框或重沙袋,同時口發「嘿」聲。
九.鐵腿練法
以順呼吸法運氣於腿,先拍打左腿再拍打右腿,先打內側而後打外側,打時口發「嘿」聲。再以腳掌外沿部踹擊大樹、牆或重沙袋,擊時口發「嘿」聲。
以上為排打法,是硬氣功鍛煉的重要部分。本門排打配合發聲發力,勁力大,發功力強,嚴防傷內,又不會將勁力練「死」,對技擊爆發力的提高和殺傷力的加強有重要作用。
注意
(1)每次排打順序可按以上順序安排。(2)可以根據興趣和各自特點選練其中一部分或幾部分。(3)排打力度一定由輕至重。(4)排打先用拳掌,能忍受時再用一斤重的河沙袋,逐漸依次用竹把、木棒、最後用10斤重的鐵砂袋和鐵棒排打。如無條件和只是為了興趣,可先用拳掌,再用河沙袋、竹把,最後用木棒。竹把:將筷子粗細、一米長的竹條一把捆成7、8公分粗的一束即成。木棒:粗細在5公分以上,細了反而不好。(5)排打時應解開腰帶,表演時應扎緊腰帶。 待本功內功(煉氣法)練滿270天,一般都能意領氣走,經脈通暢,就可以練封口固氣了。封口固氣又叫「扎桶子」、「封桶口」等,封口固氣後就可以運用和表演了。需要說明的是,封口固氣功在功家是有一定保密程度的,過去的師父從不輕易傳授,但現今有的人利用這一點故弄玄虛,甚至說封口固氣後幾十年也不減失功力,那也是不切實際的。封口固氣旨在強化鞏固功效,對提高功力作用很大,能夠使練功者功力上一個新台階,但欲使功力高深,仍需長年堅持練功。
用具
備一個石擔,體育上用的扛鈴也可以。其重量為本人剛好能雙手提起,再重一點就提不起了那麼重。
方法
每日早晨約6時許,扎緊腰帶,雙腳分開如肩寬,平心靜氣站於石提前。以鼻吸氣滿,然後閉氣,彎腰掌腕向上,方便用力為原則握緊石提,將石擔慢慢提起呈肘平(小臂與肘部等高)的位置,同時收肛提陰,扣趾,牙關緊咬,全身用力,上身挺直,慢慢放下石擔,然後站立放鬆呼氣。重復以上動作,49次。練功的關鍵是閉氣舉放石擔,動作宜慢,但快慢程度以自己能忍受為度。如果不能連續完成49次,中間可歇息幾次,每次自然呼吸幾口氣,但歇息間隙不能超過1分鍾。另外,如果飢渴難耐,可以事先喝一小杯奶液,隔幾分鍾才開始練習,或者早點起來吃東西,隔一個小時再練。總之,視各人情況靈活要排,但練功要求不變。
注意事項
(1)每日早晨練功一次,連續練18天,其餘停練,但可以多練養氣功。(2)18天內不能有性生活和遺精等現象,否則無效,又重新練過。(3)練功期間應心平氣和,少生雜念,為防走失精寶,晚間睡覺可側向盡量蜷曲而卧。(4)初練一周可能有疲乏無力,眼膜充血等現象,均屬正常,一般一周後消失,此後即感力量巨增,其滿精力體力旺盛,舉手投足似有使不完的力氣,常有一式身手的願望。(5)練功期間應保證睡眠和營養。(6)練此功最易損傷腰部即「閃腰」,練功時一定要小心,不要一下子用猛力。
⑸ 男人怎樣才能練出孔武有力的金剛鐵臂
手臂力量是每一個健身都必須要加強訓練的一個主要部位,在健身健美中,如果手臂沒有力量,將會直接影響訓練進程,甚至還會給訓練造成一些意外後果,因為在進行所有的上半身器械訓練時都需要強大的手臂力量作為訓練基礎,如果手臂力量弱,如在做卧推,彎曲,硬拉,等訓練動作時手臂力量很容易力竭出現器械脫手等意外。
動作2,坐姿利用一個啞鈴做肱三頭肌頸後屈伸,利用超級遞減組完成這個動作
動作3,利用雙杠做臂屈伸,動作和練習下胸肌不同,主要體現在動作,詳細可以見動圖,可以選擇自重/負重來完成
動作4,站立俯身利用繩索+V繩拉伸肱三頭肌,身體平行與地面,盡量不要晃動身體和大臂,使用的重量逐漸的遞增
⑹ 怎麼樣訓練肘啊 讓他並的很硬度和很有力度
有一種稱為"少林鐵臂功"的練習,估計對你有點用,不過這種功夫是練整個胳臂的,不是只有肘部
⑺ 求2003版鐵臂阿童木視頻下載地址
這是阿童木下載站,很全的
http://hi..com/abdown/blog/item/6454f0fd0c121314d9f9fdeb.html
⑻ 鐵壁戰甲有哪幾種連得方法
別人一般都用未來或鐵甲人帶鐵鐵臂戰甲,而我是用間諜或武術用,可以連5招..
首先間諜跑動按x後在一定時間按z+c後盡快按c。
打中後就按3下c
就可以連5招..有時..會沒把他打正..就只能連3招...只要找的機會下手憑技巧就可以連得起來的....我每次連的幾率是80%才可以連5招....希望大家能學會..
機甲一般都是先膠水,看那人不跑還在防就來個ZXC,但後面只有經典的+ZC,+跑X+XX+X和X沒有超爆強的連機性,"看完這貼受益非淺",看完再說把.
機甲8連抓訣竅:(ZXC是先抓住對方再上升再下拋,和地球上拋一樣,...)跑題了,看準你的下地的時候(將對手砸到地面的那一剎那),也就是放ZXC的時刻.注意:如果沒抓到,那是按太慢;如果穿到那人後面去,就是抓快了,8連抓的時間是很微妙的,很難控制,本人也只6連抓.
正題:機甲"神"兵+鐵臂戰甲最高技巧連
CC(膠水)+ZXC+ZX(ZX的時間非常的重要,不能連著ZXC馬上按,要頓上一點點點點點點時間,這是決定能否連成的一計)+跑X(這有是很重要的一處,如果沒打到或打成{穿疊身}那就完了,沒法再連下去了)
注:穿疊身就是在出招是擊中對方卻過頭,把對方擠到傍邊後面去了.
+XX(放心按,要連按,只有10%只能連到一下X,還有40%是沒連到.50%的幾率應該沒問題)+ZX+ZC+CCC(前3招要看準時機,狂按是會打亂連擊的,所以決不能沒控制訣竅就去試..
建議別去用那豬3尼亞去試,據說特種兵的落地速度比一般職業要快.
如果連不成,那就是你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