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釣魚技巧 釣魚視頻 拋竿方法 如何拋的遠 准
鉛太輕不易拋竿,特別是頂風釣魚時,輕鉛就很難把餌拋在釣點,我們可以換成吃鉛大的魚漂,加大鉛皮的重量,這樣就榮譽把餌拋在釣點了,台釣不像長竿短線釣草洞,台釣一般都不打窩,全靠拋出的餌霧化後誘魚,如果不能准確的拋在同一位置,很難起到誘魚效果。
㈡ 釣鯽魚技巧視頻
那麼費勁幹嘛
鯽魚魚餌配料
50克阿魏研細(去中葯店買)配100克麵粉,活成丸,魚聞味後,即來搶吃.
鯉魚覓食,主要靠觸覺,其次是視覺和嗅覺。葷素皆可。紅蚯蚓、捆綁的紅蟲束皆是它的喜愛。深秋為了儲存足夠越冬蛋白質,小蝦常是好的釣餌。素食則麵食(最好是70%細玉米面+30%白面用水加B12維生素拌勻後上鍋蒸熟,用手揉軟使用)、紅薯、鮮玉米、酒糟麥子粒都是好釣餌。隨著不同水域、不同地域、不同季節,愛好也不盡相同。在養魚池垂釣,用該處喂魚的合成餌料,水泡散後與自己准備的麵食揉勻,常是最好的餌料。此外,泡泡糖也是好釣餌。如釣海竿用糟食最好。
草魚餌 台釣餌配製以素為主。主要原料為草乾粉30%、小麥粉15%、玉米粉20%、土豆粉25%,再加入10%的海藻類粉料。這種餌入水即開始化散,草香、藻味隨波漂流,可很快誘集成群草魚匯集釣點。
打窩誘魚技術,是整個台釣技術中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並非像一些釣友理解的那樣,僅僅是「誘釣合一」。�
台釣常見的誘魚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動態誘魚�
很多種魚都愛吃「活食」,台釣就利用魚的這一特點,把餌操作成不停地動著的狀態,藉以誘魚。投餌時,把釣餌投到竿加線的最遠點,釣餌入水後便像小蟲一樣悠悠晃晃在水中「游泳」,從入水點游到垂釣點。然後餌坨開裂,散開、霧化。霧化後,粉末像無數小蟲在釣點的「窩子」里「飛舞」,引魚吃餌。�
二、以釣餌為誘餌�
如果水中的魚很稠密,而且食慾非常旺盛,垂釣時就不必打大窩,僅以釣餌代誘餌就行了。「釣餌代誘餌」的方法是:每次投釣餌都准確地落在入水點和釣點上,過一兩分鍾便提竿起鉤(不管是否有魚吃鉤),有意識地把釣餌抖落在釣點上,讓其霧化作為誘餌。這樣投餌次數越多、釣點積餌越來越多,窩子越來越大(當然魚也要吃掉一部分餌)。如果經常雙魚吞鉤釣起雙魚,說明窩中魚非常多,可以不必急於大量投餌,還可把釣餌減小至綠豆般或大米般大小。但此時也應高度警惕由於餌太小魚會「散夥」而游往他處。
要注意添餌「留魚」。�
「以釣餌代誘餌」的打窩法是在養魚塘最常用的釣法。其難點有二:1.餌料摻水量要適度,若太濕,投餌時餌坨容易在半路脫落;若太干,入水後不易霧化、浪費時間。初學者應「寧干勿濕」。2.投餌落水點一定要准確,每次必須投落在同一個點上。最忌東幾坨西幾坨。初學者必須勤學苦練。�
三、重餌打窩�
一般釣魚比賽禁止重餌打窩,更不允許把餌捏成大坨用手投入水中,因為這樣會影響他人。但實際上,在上魚情況不太好的情況下,打重餌大窩在比賽中是經常出現的。因為餌坨較大、較松、易散,投餌時可以不必從「最遠的入水點」入水。可以輕輕地從釣點的垂直點入水。落水底後,便立即抖散使其霧化。每次垂釣開始前,可以投上幾坨成窩,垂釣途中,可視魚情隨時「補窩」。一般情況下是魚少時多用餌,魚多時少用餌。當上魚率明顯減少時,表明窩中餌太少,便應及時補餌留住魚;保持繼續上魚。�
投餌量的多少、投餌的勤與怠,是「打大窩」的關鍵也是難點。投少了、怠慢了,誘不來魚,留不住魚,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和機遇;投多了,太勤了,餌料過剩,誘餌淹沒了釣餌,魚只吃誘餌不吃釣餌,搞成了白白浪費餌料,自己給自己「幫倒忙」。「重餌打窩」餌的用量必須根據魚情慎重揣摩,千萬不可盲目濫用,必須掌握好分寸。�
四、逗誘�
當窩里的魚已經很多,然而魚的注意力卻集中在誘餌上,熱衷於誘餌而釣餌受到冷落時,——魚星泛濫卻無魚吃鉤時,或者由於水底淤泥較多常把釣餌淹沒時,便可用「逗誘法」對付。其具體操作方法是:釣餌落入水底後過幾秒鍾,將竿提起,後拉十幾厘米,
使浮漂上升一二目,然後放下還原。再過幾秒鍾,又將竿提起,過一會再放下……反復進行。使釣餌像小蟲在水底跳動。魚必然容易發現,一旦發現,以為是活食,便會猛追搶吞。�
五、跟蹤打窩�
我們釣魚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在水底打好窩後等了很久都無魚問津;我們也常遇到這樣的現象:上午某釣點打窩釣魚,效果頗佳,魚連連上鉤,可到了中午魚越來越小,直到完全銷聲匿跡。用大量的好的誘餌也不能將魚喚回窩中。魚到哪裡去了?�天氣的變化、水溫的變化、溶氧的變化等等自然因素經常影響著魚情的變化。魚在水底,絕非一成不變。哪裡的條件最適合自己的生活,就往什麼地方跑。魚若不在底層,很可能是到中層、上層或其他安樂窩去了。當魚已離開了底層老窩時,無經驗的釣者茫然不知,卻固守陣地老等,白白浪費時光,實在可惜。而有經驗的高手就能迅速敏銳地判斷出魚的去向,比較准確地知道魚遷徙的層次或處所。
於是便迅速使出「追蹤打窩」的技巧。例如,如果發現了魚在水的中層,便立即把浮漂往下拉,使釣鉤往上提,並在中層抖幾團誘餌,把魚聚集於窩中,然後在中層釣之。�
在中層或上層打窩的餌料,應選擇比重較輕的粉料。這樣的餌料在水的中、上層停留的時間要長些。�
六、調魚遷窩�
釣魚比賽追求速度,因此,只要有可能,釣手會盡量將魚「調動」至水的中層甚至上層來釣,以節約時間。具體作法是:在底窩的上邊、水的中層,用較輕的餌料打好窩並停止底層的餌料,魚便會上升到中層。這時,釣手就會抓緊時間把這些魚釣上來,以奪取勝利。�
我們說打窩誘魚是台釣的一個技術難點,其原因有三:1.誘餌的選擇與調配以及它的輕、重、干、濕、黏、散、大、小等方面都應盡量恰當適度,幾乎達到精雕細刻的程度;2.要善於根據天情、水情、魚情確定誘餌及誘釣方法;3.誘、釣技術必須准確而熟練.
其它的釣魚的問題你可以看看遼寧漁友之家釣魚網,這是的你同一個地方的。
㈢ 釣魚正確拋桿方法
不知道樓主說的是海竿還是手桿?
海竿拋法:1.彈投法:只可拋鉤在30米以內。釣手坐或站均可,面對釣點,右手握竿並用食指將線壓在竿上,將竿斜指向釣點(70度左右)。用左手捏住餌及墜,將線向後拉,使魚竿彎曲到最大限度,再松開左手,當魚墜飛到空中最高點之前一剎那,松開右手壓線的手指,使線隨墜飛出。此法容易拋准,而且不需大空間。
2.劈刀投法:此法動作如同舉刀自空中劈下,故名。身體朝向釣點,兩足一前一後,將竿舉於頭頂上方(也可稍壓向後),然後輕輕開始向前掄竿,經過頭頂向前下方劈去(逐漸加速),當魚竿與水面呈45度時,松開壓線的手指使線飛出。此法適於上空沒有障礙物的地方(左右不受影響),如上空有障礙物,還可降低起竿時的高度,如將竿扛在右肩上起勞,甚至可單跪或坐在地上起劈。
手竿拋法:1.拉彈法:是利用魚竿彈力將鉤拋出。這時魚線不可過長或過短,否則無法操作。釣手一手握住竿柄(如竿長太重,也可靠前握竿),左手捏住墜鉤,面向釣點伸出釣竿上舉到約左右,用左手向後拉線,使竿彎曲,然後抬左手使魚鉤向釣點彈出。
2.大回環法:四周空礦時可用此法。可拋得遠,但准確度不易掌握。釣手站或坐面對釣點,右手握住竿柄,左手捏住墜物,將線向後拉直,竿斜著指向正前方。右手將竿向左方掄去,左手應適時松開,使魚墜帶著魚線在頭頂上掄一圈,飛向釣點。
㈣ 釣魚怎麼拉方法才正確
新手釣魚提竿技巧一:提竿要找准時機
1、如果魚餌為素餌,則有魚咬食時提竿要快,否則魚很快吃完就會跑掉。如果為葷餌,則等魚咬食一會兒再提竿。
2、事先掌握好水深,在1.5米以內的淺水垂釣時,漂與鉤、墜的距離短,漂反應靈活,魚一吞鉤,漂立即上送或下托,因此淺水域提竿要稍晚,在2米以上深水垂釣時漂上送或下移應立即提竿。
3、掌握對象魚來提竿。比如個頭小的魚身手敏捷提竿要快。其次也要根據不同魚的咬鉤習性來提竿,鯽魚攝食時俯頭翹尾,吸入口內抬頭上游,漂反應是輕微拌動,明顯上浮。釣鯽宜在漂緩緩上浮時提竿。草魚(屬中下層魚)攝食先緩後急,開始慢慢品嘗,隨後將餌吞入口中拉著走,漂的反應沉多於浮。等漂全部沒入水中一兩秒提竿為適合。
新手釣魚提竿技巧二:掌握好提竿的力度
很多新手提竿時因為過於心急會用力提竿,不僅會使魚兒大力掙脫跑掉還可能把竿子弄斷。提竿越重魚越是會用力掙脫,魚兒跑掉的幾率很大,提竿力度太小釣鉤並沒有刺入魚兒身體。在提竿時要等待魚咬食之後順勢慢慢往岸邊牽引,魚感覺不到危險時就已經拉上岸。
新手釣魚提竿技巧三:提竿的方向
很多人認為魚類逃跑的一定是往深水區,其實不然,魚會順著提竿的反方向逃竄。我們可以作一個很簡單的試驗:你把釣點不要選擇在竿身的延長線上,而是前方偏左一點,你今天提竿後魚的第一反應都是向左前方跑。因為你的釣點偏左,提竿力的方向就偏右,魚肯定就向偏左的方向跑,左撇子則剛好相反。你往左面提竿,魚就往右面跑;你往右面提竿,魚就往左面跑;我們經常是向正後方提竿,魚也是經常向正前方跑。如果你能垂直的向上挑竿,魚就原地打轉。
提竿不同於釣具、釣點的選擇,它更多的偏向實踐性,因此每一次的提竿都要學會總結和學習。為何提竿沒找准時機,為何魚就要到了岸邊還是掙脫跑了。在提竿的學習和實踐中需要不斷的向其他釣友進行取經,希望所有釣友都能百發百中。
㈤ 釣魚有哪些方法和技巧是什麼啊
在釣魚前應該做好各項准備工作,檢查漁具和攜帶的用品(食品,雨具,飲水)是否齊全。到達垂釣地點後,不要急於撒窩垂釣,而要先觀察地形,選擇一個較好的釣點。如果是湖泊,水庫,一般應選擇港汊,狹窄地帶,有水草的地段或回水灣內。如果是塘口,應選在進水處。看看水面水中有無雜草和藻類植物;水中是否有氣泡冒出;水草,荷葉,菱角葉是否被魚咬食而殘缺等等現象。此外,還要站在下風處,聞聞水上吹來的氣味,從魚腥味濃淡有無來判斷塘中魚類的多少。根據觀察所得來判斷,選擇好的釣點。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打窩:選擇好釣點後就要下誘餌打窩。一般水面大的,窩子打遠些,水面小的,窩子打近些。春天宜打在近岸的淺水區,夏天應打在蔭涼的深水區,秋天可打在較遠的深水區,冬天則要打在向陽背風的地方。
投餌:一般來講,投餌多少要看誘餌質量,水面大小和深淺而定,質量好的要少投些,質量差的要多投些。水深水面寬的宜多投,水淺水面小的可少投。誘餌投放要適量,過多則魚只吃誘餌,咬鉤率差,過少則魚聚集的時間太短。
裝餌:釣餌有葷素之分,以蚯蚓為例,正確的裝鉤方法有二:一是用鉤尖從其一端穿入,剩下約0.5-1cm長的部位不穿到,使其能擺動,以引魚搶食;二是用鉤尖從背部中間穿入留頭尾不穿,在外擺動,這樣更顯活蹦亂跳的效果。特別應該注意的是,鉤尖都不能外露。
下鉤:正確下鉤要注意四個字:「輕,准,動,避」。輕就是不要有太大的聲響,否則不但驚跑魚群,而且容易使餌脫鉤。准就是要把釣鉤拋在窩點上,不要偏離。動就是要輕輕抖動釣線,引起魚兒的注意。避就是要避開小魚的干擾(強食)。
看鉤:魚的咬鉤動作因魚的種類而異。例如鯽魚吞餌一般是頭朝上,尾朝下,這時浮子的現象是先下沉1-2cm,然後浮子上送。青魚,草魚游動快,吞餌也快,浮子浮沉1-2次後就出現「拖漂」現象。黑魚吞餌兇猛,咬鉤拖勁奇大……
提桿:魚咬鉤後應該及時提桿,提桿有很多技巧,是垂釣中的硬功夫,這也是能否釣到魚的最關鍵一環。提桿首先應該掌握正確的姿勢:一般是桿透出肘後30-40cm,提桿時;提桿時,手腕向上一翹,同時肘部往下一壓。既要用力,又不能大翹大壓。在魚桿處只需上翹5cm左右,就能使魚鉤鉤住魚嘴內的軟肉。提桿要順著魚浮拖的方向提或斜向提,不可向後提。提桿時還須注意的問題是:提桿時不能用力過猛,不能死拉硬曳,用手提魚線想強行使魚上岸。這樣做,會把魚嘴拉裂或只鉤了個魚唇上來,或者造成線斷,鉤斷,魚逃走的後果。
㈥ 釣魚怎麼調漂視頻
釣魚如何調漂
|
標簽: 釣魚
經驗豐富的釣魚人都知道,在釣魚的時候,魚漂就像釣魚人的眼睛,所以魚漂的重要性是非同一般的,釣魚人想要有好的收獲,需掌握以下調漂技巧。
1.調漂:
指通過加減線組中的鉛墜重量來設定浮漂與水面相交的平衡點。受垂釣者不同的垂釣理念以及對浮漂的不同理解,調漂方法有很多種,而且各有各的道理,很難說哪種方法對,哪種方法錯。不過在不同條件的水域垂釣或釣的魚種不同時,如果自己習慣使用的調漂方法不靈時,及時應變為上策。
2.帶餌調漂:
調漂時雙鉤掛餌,水線長度控制在餌球不觸底、雙餌懸浮。懸浮在水中的雙餌,其自重已被浮漂的浮力平衡掉,自重為零,在水中飄飄忽忽的。魚游近釣餌時,一吸一吐的水流都能帶動釣餌移動並導致浮漂產生位移。採用這種方法調漂的人,從思想上來說,是在追求-種絕對靈敏,總是希望在魚吃餌的第-動作中將其捕獲。不過靈敏過度也帶來了一定的副作用--浮漂的虛假信號明顯增多,翩翩起舞的浮漂,會搞得你頭昏腦脹,無所適從。
雖說帶餌調漂會造成浮漂假動作增多,但也不是沒有應對之策,採用調靈釣鈍之術即可化解假動作的煩惱。比如說掛雙餌調一目,可以釣二目、釣三目,甚至可以釣五目、釣六目,只要浮漂有信號,大膽釣鈍無妨。對釣者而言不怕浮漂亂動,就怕浮漂不動。
3.不帶餌調漂:
不帶餌調漂也可以說成空鉤調漂。調漂時除雙鉤不掛餌外,其他地方同帶餌調漂相同。這種調漂的指導思想是忽略餌重不計,垂釣時至少讓一個餌球落底。這種調漂方法競技釣愛好者們普遍使用。它的優點是靈鈍共存,攻守兼備,對付滑口魚有一定的作用。當然這種調漂方法只是在競技魚池中釣鯽魚時無往而不勝,在自然水域中釣其他魚種則是勝敗參半,並無絕對優勢。無論是帶餌調漂,還是不帶餌調漂,都必須在雙鉤不觸底的前提下進行,鉤一觸底,調出來的漂是不準確的,初學者在這一點上必須格外注意。
4.單鉤調漂:
調漂之前將底鉤剪去,只保留一個鉤子。喜歡採用這種方法調漂的人,強調的是在垂釣時一定要讓一隻鉤子卧在水底,另一隻鉤子觸底,而且調釣之間不用那麼繞腦子。此方法簡單實用,為多數中老年人採用。
比如說,你習慣釣三目,那就單鉤半水調到三目,忽略一隻鉤的重量,調好後再換上一副相同的子線。釣的時候讓浮漂露出水面三目,此時底鉤肯定卧底,上鉤也觸底。
5.實釣狀態調漂:
調漂的全過程一定要在實際垂釣的狀態下完成。
(1)在確定釣點後在釣點內調漂;
(2)用確定要使用的線組調漂;
(3)實釣時大線入水,調漂時也要大線入水。實釣時端著竿子釣,大線不入水的,調漂時大線也不要入水;
(4)一定要在浮漂和線組充分吃水後(浸水半個小時之後)再調漂,否則對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來講,可能會出現一兩目的差距。
6.半水調漂:
指調漂時雙鉤一定要處於懸浮狀態,並非指水線是水深的一半。比如說在水深兩米處調漂,並不是讓你用一米長的水線來調漂,要真是這樣調的漂,可能反倒不準了。因為在你調漂時,有一米長的水線自重沒被算在配重之內,對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來說,可能會相差一目以上。
7.粗調:
指在正式調浮漂之前,先粗略地調整一下,然後邊拋竿打窩子,邊泡漂泡線,過半個小時之後再正式調漂;因為浮漂和釣線都有微孔,入水後會吸一定量的水,這種粗調的方法就是讓干漂、干線充分吸水後再精調,確保調漂准確。
8.微調:
微調一般都是在調漂之後,實際垂釣中發現浮漂語言不太准確,而加減極少量的鉛皮或上下微量移動浮漂。比如說,當你發現浮漂有信號,提竿卻不能中魚或經常發生一提竿就水底跑魚現象時,你可以不調整鉛重,只是向上移動三分之一目浮漂,即可起到微調的作用。也可以不動浮漂,只往鉛墜里加一點鉛皮,使釣目向上移動一點;如果開始時是調五釣三,加上小鉛皮後變成調五釣二目半。這些方法都屬於微調。
㈦ 誰教我用路亞竿啊一點都不會,求圖解
直柄竿+紡車輪拋投
一、正確的拋投方法應該是呈現出近乎平行於水面的出線。
下面以直柄竿+紡車輪,上手拋投手法:以右手握竿,左手卷為例:
1、右手握竿,中指在紡車輪前,無名指在後,用拾指勾線,左手打開紡車擋線圈.
2、將路亞舉過頭頂,略微在肩膀後面,可以在頭頂上作前後來回甩,不要鬆手,找到路亞的慣性以及發揮路亞竿的彈性。
3、路亞竿向前發力,在10點釧方向時路亞竿剎車停住,松開線,讓路亞瞬間平行飛出,並注意路亞的飛行方向和距離。
4、最後合上紡車輪擋線圈,收緊余線
二、以下的內容是針對已熟悉玩拋竿,但少玩路亞的人的手法練習。
1:右手握竿{如用左手的同理};手尾指與無名指的中間夾輪柱,以能用中指伸直能頂到線杯為度;
2;食指勾住母線,要求勾住時母線與輪線的角度成直角,
3:上臂與身體幾乎是夾住的,也就是不用舉起手上臂,手肘是向下的,單純是手肘手腕的用力,[這點就是與海竿拋投的最大分別!]
4:先不急於拋投,先向後,向前揮舞釣竿,感受一下路亞的重量以及竿子的腰力的關系,揮舞幾下後用爆發力以及竿子的腰力把路亞彈出去。這個過程中要用心去感受幾點,a:要向後揮舞釣竿時,感覺路亞向後的力剛盡,而路亞帶動竿向後彎快到盡時,才爆發力向前揮竿;b:當竿剛在耳後時放食指;c:揮出後手握竿子向前伸直,讓飛出去的線與竿的導環成直線,減少線與導環的磨擦力;d:路亞快接近目標時{約五十公分}用中指伸直頂住線杯,不讓出線,那麼,加上余線剛好打入目標。e:用中指頂線杯是個非常有用的手法,就算在漫無目標的拋投時,他可以減少多餘的風線,使拋出去的線是剛剛好的。那麼收回來的每一手,都是帶著路亞重量的,因此杜絕了炒粉!炒粉的原因之一是經常風線太多,收風線時因沒有重量,線繞入輪子很松,那麼下次拋投時出線太輕太多了,且一堆的出;
5:如想拋遠,則注意留線的長度,一般留20公分,另外要手向右斜斜地揮舞竿,{約與人身成10至12度夾角}而不是在頭頂正中拋;但絕對不是橫拋,主要是斜一點點好發力,這個或者與個人有關。
有人說;紡車沒可能達到水滴的准確度,這個說法在於拋投三十米內是正確的,我很自信地說,在三十米到八十米這個距離的拋准方面,紡車不比水滴差!差的只是個人手法的純熟度
槍柄竿+水滴輪拋投
一,水滴輪以常見來分,主要分兩種:1,磁性剎車輪。2,離心剎車輪。
1,磁性剎車輪,它的主要特徵,外部有一個磁力調節的旋鈕,0-10級可調,10為最大剎車力。
2,離心剎車輪,它的主要特徵,側蓋很方便打開,主要調節剎車豆位置控制剎車力,剎車豆全部往最外層推出是最大剎車力。
二,常用的部件名稱:1,星形板(調節搖線時的卸力)2,主軸調節螺絲(這螺絲在星形板旁邊,調節出線的順滑度)
3,出線按鈕(按下時,線輪可以出線,搖動一下搖把就可以復位)4,磁力調節旋鈕(標有0-10級剎車力)
三,調節方法(以磁性剎車輪為例)
1,首先將磁力調節旋鈕,指向刻度10。讓輪子擁有最大的剎車力。
2,舉桿45度,調「主軸調節螺絲」,讓假餌可以迅速順滑地下落,假餌落水後,線軸仍然繼續轉動為佳,只有這樣,你才可以獲得最佳拋投距離。
3,星形板,可以調到最緊,或者有收線卸力的狀態。
調節完成!!!
四,拋投方法
水滴輪的投拋要特別注意!首先,把假鉺控制在離桿尖約10CM的位置上,然後把桿尖指向4點的位置向10點的方向揮桿拋餌。
注意桿尖運動的點數軌跡4,5,6,7,8,9,10。正如打高爾夫球揮桿一樣。
力度:剛開始時,可以使用中度的力,多練幾次以後就可以使用大力揮桿。
技術重點:在拋餌後,你的眼睛就要開始看著假餌運動,在假餌落水前10CM-20CM的距離,你要用大拇指按住線輪,讓線輪不再轉動,不再出線,不會炒粉。
有人會問:如果來不急按住線輪,情況會怎樣?
如果真的來不急按住線輪,炒粉的情況就會出現,有時嚴重一點,有時只是很輕微的小炒,只要用手拉線40-50CM左右就輕易解決了。
如果你的拇指控制好,水滴輪是很好玩的。
五,注意事項及補充
1,新手在練習時,請使用平價的尼龍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2,建議使用尼龍線的號數為2-3號。
3,近距離拋准時,用的是台釣式的下鉤方法,把假餌盪出去,到達所希望的點上面去。
4,為追求更遠的距離,請根據餌的重量而調節「磁力調節旋鈕」向更小的剎車力邁進,在炒粉與遠距離之間找出平衡點,把你的水滴輪發揮到最大的極限。
5,請用較重較大的假餌做練習拋投,不適宜用重鉛代替。(重鉛不利於目測它落水前的一刻)
6,為求拋投更遠的距離,建議使用超硬桿!
7,不建議用水滴輪拋投4克以下假餌,雖然本人能把2克的鉛頭鉤+小軟蟲拋到7-8米,但是拋輕餌始終還是紡車輪的優點。
槍柄竿+鼓輪拋投跟水滴拋投差不多
路亞拋投的基本動作要領
Cast或 Casting 是指揮動魚竿,把路亞拋投到目標中的釣點。事實上,對Lure Fishing (路亞釣魚法) 來說,甩竿真的相當重要。吹噓「甩竿十分簡單」的你如果可以拋投正中目標嗎?不可以的話,還是從基本學起吧!
如果不能把路亞拋投到有魚的釣點,怎樣釣也是白費功夫。初學?固之然,技術不佳的中級是再次依靠這兒所講的甩竿技巧去做吧!練習得來的成果會表現在你的漁獲上。
Overhead Cast
把魚竿向後拉,將路亞越過自己頭部的拋放出去,這是所有甩竿的基本姿勢。這種甩竿方法安全高,控制容易,只要確定後方的安全就可以了。甩竿時,只要以碗力揮動魚竿並不能把路亞投放出去。如果利用路亞的重量和魚竿的回彈力,把魚竿從後面揮向前,路亞應該會飛得遠遠的。如果沒有,就要多練習數次。
姿勢是決定性的關鍵
Overhead Cast 最重要是姿勢。一定莒要向著目標中的釣場站立,持著魚竿的手不要把腋下張開.如果把腋下張開,就會失去准頭。
甩竿的步驟
1) 紡車輪以食指勾住線,拉下卷輪的把手。單軸卷輪型以母指輕按?線輪,按下出線制。
2) 把魚竿向後倫起。
3) 把魚竿揮向頭上的後方,魚竿會因路亞的重量而彎曲,在感覺到忽然變輕了的一剎那間猛地把竿揮前(把魚竿揮向前)。感覺好像在魚竿越過頭上移後方時,開始翻轉手腕。
4) 把魚竿推向前方。這時候,可以感覺到魚竿因路亞的重量彎曲,向前飛去。
5) 當魚竿在2時位置,勾住或按住的手指感覺到線的力量時,把手指放開。另外,如果路亞好像會在比目標還要前的地方著水,那就以手指按?線管,調整投放的情況。
Side Hand Cast
這是魚竿不能揮向頭上和後方時使用的橫投甩竿法,由握?魚竿的手?的那邊揮起,稱為Side Hand Casting。
1) 紡車輪以食指勾住線,拉下卷輪的把手。單軸卷輪型以母指輕按?線輪,按下出線制。
2) 以手肘至手腕的力把魚竿揮向後面。
3) 在感覺到路亞的重量忽然變輕弓的?間,把魚竿向前揮。
4) 翻轉手腕,把魚竿向前推押。
5) 當勾住或按住的手指感覺到線的力量時,把手指放開。在路亞飛出的時間,以手指輕輕按線管,調整魚絲飛出的情況。
Back Hand Cast
這是Side Hand Cast 的一種,但卻是當握著魚竿的那邊不能把魚竿揮向頭上和後方時使用。
「雖然釣場的地點很好,但只能以Back Hand Cast的方法把路亞投放出去」。這種情況經常都會碰到,所以要好好練習,何?這並不是一種突然間絕對成功的拋投法。
1) 紡車輪以食指勾住線,拉下卷輪的把手。單軸卷輪型以母指輕按?線輪,按下出線制。
2) 把魚竿拉向沒有手持魚竿的斜後方。
3) 進一步把魚竿向後方拉去。
4) 在感覺到路亞的重量變輕的一剎那,反轉手腕,把魚竿揮向前。
5) 當勾住或按住的手指感覺到線的力量時,把手指放開。為了讓路亞能夠落在目標的釣點,以手指輕輕按?線管,調整投放的情況。
Pitching Cast
這個方法可以輕輕的把路亞送進近距離的釣點,例如碼頭和防波堤等等。當紡釣場地點距離自己身處的地方不足10米時,就可以使用這個方法。大家可以在目標釣點的5米范圍內練習正確扔出路亞。
1) 拉出魚絲,長度比魚竿略短,手拿著路亞的魚?部份。這時候,握著魚竿的手成一水平線,只是放下手碗,魚竿的前端朝上。重點是讓魚竿略為彎曲。
2) 在放開路亞的同時,迅速反轉手碗,利用這股力量和魚竿的反彈力使路亞向前飛出,以反轉手碗的速度控制飛出的距離。
3) 在路亞著水前,以手指輕按線管,止住魚絲飛出的勁頭。由始至終都以手碗的按扣甩出魚絲,不要上下擺動手碗。
Flipping Cast
與Pitching Cast一樣,Flipping Cast都是以更快的速度把魚絲拋投到目標釣點。由於只是利用魚竿的彎曲程度把路亞拋投出去,所以投出的距離不會太遠。這種方法比Pitching Cast還要困難,所以初時不會知道路亞會落在何處。大家可以練習放開路亞上的魚?或使用練慣用的器材,但要小心注意安全。
1) 魚竿放平,預先把路亞垂下適當的長度。如果習慣了,即使垂下路亞,亦能控制拋投的距離。
2) 籍著手碗向上反轉的力量把魚竿向上揮。
3) 在感覺到路亞的重量突然變輕的一剎那,把手碗向下反轉,垂下魚竿。
4) 再次感覺到路亞的重量突然變輕了的瞬間,把手碗向上反轉,提高魚竿,讓路亞乘著魚竿的反彈力向前飛出。
Pushing Cast
這是一種只是在特殊的情況下使用的拋投法,例如一定要使用超過魚竿容許范圍的重型路亞。
1) 姿勢好像是扛著魚竿一樣,把左手搭在竿尾,方便揮動。個人的體重向後移。
2) 最初慢慢的,逐漸加快速度,把魚竿向前推押。隨著魚竿的郁動同時移動體重中心。
3) 當魚竿來到2?的位置時,放開手指,讓路亞拋投出去。
4) 沿著魚絲伸出魚竿。
㈧ 釣魚技巧視頻教學之如何釣小鯽魚的基本功
冬季釣鯽魚的時候,不知道其他釣魚的朋友有沒有發現,冬天釣鯽魚和夏天釣鯉魚的方法截然不同,在冬季釣魚的時候,有可能我們辛辛苦苦來大窩,打窩用了兩個小時,也不見得會有一條鯽魚來咬鉤,當然這真的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原因在於冬季魚類活性低,很少有外出遊盪找食物,特別是在元旦過後,那就更難釣了,這時候釣友們就會改變思路,從打窩進行守釣,然後再主動出擊,主動尋找鯽魚的窩點,然後在鯽魚窩附近打窩誘魚,就會有一個不錯的魚獲!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冬季如何釣鯽魚的方法。
1.選好釣位打游擊戰
在水草枯枝旁,會很容易掛低,但是魚兒很多。如果是看到水中間伸出水面的水草,或者是一塊水域中出現的水草,這些都是好的釣點。在冬季垂釣的時候,應根據冬季魚兒的基本特點,來精心的挑選釣位。魚不愛動,所以我們就要動。在定位投釣前多選幾點,探測水位,一般冬季魚多在溫度較高的深水區聚集。所以在正式垂釣前不要著急的去投鉤,要知道磨刀不誤砍柴工。當然在深水區也不都是魚群聚集之地,投鉤後如果長時間都不見魚來吞餌,那就應當果斷換位,不能死守在一處。
2.耐住性子穩提竿
釣餌一般選用多頭蠕動的團型蚯蚓,這樣就很容易先將比較活躍的小雜魚誘來吸食,造成鬧鉤。在這個時候,釣友們不用驚慌,要冷靜下來進行判斷,就是浮漂下沉較多,變化較大時,也不要輕易的提竿,因為釣餌量比較大,小魚暫時也不會將餌料食完,更不能一次吞進口中,所以不要擔心鉤空。鯽魚本來吞食就是慢而輕的,在冬季的時候也是如此,所以千萬要耐住性子,等待最合適的時機,等魚漂或漂向左右大幅移動時,就及時提竿,肯定會百發百中的。
3.冬釣選用釣餌最關鍵
在冬季的時候,鯽魚都是依靠自身儲備的營養,開始進入到了半冬眠的狀態,准備越冬所以就會很少攝食,游動范圍也會縮小、冬釣板鯽,應該在素餌方面做改變,要選用蚯蚓做餌,它的效果非常的好。用手竿釣,每鉤穿掛2-3條的蚯蚓,形成4-6個活的團型餌,這樣蚯蚓會在水中多頭蠕動,也增強對魚的引誘力,促動它們游動過來吞鉤。從而就會輕松的釣上魚!
㈨ 釣魚的步驟與方法
1、准備好誘餌,魚線和魚鉤。
(9)釣點的正確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釣魚小訣竅
1、勤提勤動,誘魚上鉤
魚鉤下沉至水底,並不是完全處於理想的位置。由於水體下地質比較復雜,有時恰好沉在岩石縫隙、水草上或枯葉底下,有時被木柱所遮蓋、雜物所隱蔽、小坑或淤泥所埋沒,魚看不到釣餌便不合攝食。
因此,在釣魚活動中,一經發現魚漂久無動靜,就該勤提釣竿,不斷變化魚鉤位置,增加魚的視覺機會,誘魚上鉤。
2、機動靈活,聲東擊西
一般地說,釣魚目標不可死守。即使魚的數量稀少,或等候大全的時候,也不能固守不動。一個窩點釣上幾條魚,就該在另一個窩點上下鉤;而且在一個窩點上還要照顧到前後左右的位置。
如果幾個喂窩點暫時都不出魚,應在喂窩點近處、遠處或其它草叢里試釣游動的魚,不斷變換釣魚地點。釣魚流傳著「打一槍換個地方」,「東一鋃頭,西一棒子」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3、勇於探索,大膽實踐
許多釣魚者勇於開拓,善於歷險,他們攀登懸崖峭壁,穿過茂密森林,淌過荒漠河灘,大膽實踐,敢於試釣別人不敢觸及的「禁區」;荷葉密匝的空隙,蘆葦叢生的地帶,水草蔓生的地方,倒樹斜枝的旁邊,往往收獲較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釣魚
㈩ 釣魚時正確的調漂方法,越詳細越好
常規調漂法也可稱為「基礎調漂法」 (以台釣引入時的「調 4釣 2」為例說明 )。調整時要先兌好「調目」 ,然後再兌「釣目」 ,程序可分以下 4步。
第一步 ,把估計超過浮漂浮力的鉛皮卷在鉛皮座上 ,浮漂移至比水深淺一些靠近鉛墜的位置 ,投向釣點 ,浮漂受重 ,全都沉下水面。
第二步 ,把超重的鉛皮逐步剪去 ,讓標尖慢慢露出水面直到穩定在露水 4目為止 (此時的鉤墜均懸於半水、不應著底 )。
進行操作時要特別注意兩點 :一是鉛皮要一點一點兒剪 ,二要把主線全壓入水中 ,因飄浮在水面上的主線將影響浮漂調整目數的精確性。
第三步 ,將餌團裝到鉤上 (比垂釣時使用的餌團要大些 ) ,使鉤下沉到底 ,這時浮漂將再一次受重 ,沒入水中。
第四步 ,按傳統調整立標的方法 ,逐步把浮漂向上移 ,直到雙鉤裝餌拋到釣點 ,主線壓入水中時 ,標尖在水面外露 2目為止。最後一步一般都要反復多次才能完成 ,一次次地提竿拋鉤 ,餌團難免要掉落 ,需多次裝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