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重力重力計算公式和方向分別是什麼
1、重力:
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心。重力作用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2、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3、計算公式:
G=mg(g為比例系數,重力大小約為9.8N/kg,重力隨著緯度大小改變而改變,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N。)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
重力定義是在重力與支持力平衡的前提下建立起來的。沒有支持力,重力就消失了。例如空殼拋體、關閉發動機的航天器、人造衛星等,在其內部的物體沒有辦法得到支持力,重力也沒有辦法出現,物體處在完全失重狀態。要重視的是,重力雖然消失,萬有引力依然存在。
Ⅱ 什麼叫重力重力計算公式是
由於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力,叫做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地面上同一點處物體受到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m成正比,用關系式G=mg表示。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取值為9.8牛每千克,表示質量是1千克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牛。(9.8牛是一個平均值)
物體的各個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
Ⅲ 1物體受到重力跟他的 成 重力的計算公式 其中g= 讀作 它表示
物體受到重力跟他的【質量】成【正比】重力的計算公式【f=mg】,其中g=【f/m】讀做【重力加速度】,它表示【每千克物體受到重力使物體產生的加速度。
Ⅳ 重力如何計算
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gravity),生活中常把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簡稱為物重。重力的單位是N,但是表示符號為
G.公式為:G=mg。m是物體的質量,g一般取9.8N/kg。在一般使用上,常把重力近似看作等於萬有引力。但實際上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重力之所以是一個分力,是因為我們在地球上與地球一起運動,這個運動可以近似看成勻速圓周運動。我們作勻速圓周運動需要向心力,在地球上,這個力由萬有引力的一個指向地軸的一個分力提供,而萬有引力的另一個分力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重力了。
Ⅳ 計算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公式是______,g的物理意義是______
1、物體重力計算公式是:G=mg
其中,m是物體的質量,單位是千克;g取9.8牛每千克
2、g的意義。
g是重力與質量的比值,這個比值大約是9.8N/kg.
其物理意義是:質量是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N.
在地球的不同地方,g值會不同,所以不同質量的物體所受的重力不同.
3、重力的意義。
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心。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重力隨著緯度大小改變而改變,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N。重力作用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Ⅵ 怎樣計算物體所受重力
從前,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商人在荷蘭向漁民買進5000噸青魚,裝上船從荷蘭運往靠近赤道的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到了那裡,用彈簧秤一稱,青魚竟一下少了三十多噸。奇怪,到哪裡去了呢?被偷是不可能的,因為輪船沿途並沒有靠過岸。裝卸中的損耗也不可能有這樣大。大家議論紛紛,誰也沒法揭開這一秘密。
直到後來,才真相大白。魚既沒有被偷,也不是裝卸造成的損耗,而是地球自轉和地球引力開的玩笑。
原來,一個物體的重量,就是物體所受的重力,是由地球對物體的吸引所造成的。但地球不停地轉動,會產生一種慣性離心力。因此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等於地心引力和慣性離心力的合力。又因為地球是個稍扁的橢球體,越近赤道,地面與地心的距離越遠,地心引力也就小一點。所以,物體的實際重力,應當是地心引力減去慣性離心力在垂直方向的分量。5000噸重的青魚,從地球中緯度的荷蘭運到赤道附近的索馬里,重量必然逐漸減小,難怪過秤時就短少了三十多噸。
如果登山運動員從珠穆朗瑪峰採集到一塊岩石標本,把它送到北京時,它會變得重一點;要是請宇航員把它帶到地球引力所達不到的太空,它又會變得沒有重量了。它們的道理也一樣。但是,不論物體的重量怎樣變化,它們的質量卻是不變的。我們還應注意,物體重量的變化,只有用彈簧秤才能稱量出來,借用天平或桿秤是看不出來的。
Ⅶ 重力計算公式G= mg中m、g是什麼意思
【答案】分析:重力大小跟質量的關系是: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關系式:G=mg,再利用對公式G=mg的識記分析.
解答:解:已知物體的質量,可利用公式G=mg計算重力,
其中G表示物體的重力,它的單位要用牛頓,
m表示物體的質量,它的單位要用千克,
g=9.8N/kg,讀作9.8牛頓每千克,其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是9.8N.
故答案為:物重;質量;9.8N/kg;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為9.8N.
點評:本題考查重力和質量的關系及g的物理意義,屬於基礎題型.
分析:理解重力公式各量的含義,知道g的大小及表示的物理意義.
解答:解:物體所受重力跟質量的關系式:G=mg,其中G代表物體所受到的重力,m代表物體的質量,g=9.8N/kg,讀作9.8牛每千克,它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N.
故答案為:G=mg,重力,質量,9.8N/kg,9.8牛每千克,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N.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重力公式的認識,特別對g的理解
分析:重力大小跟質量的關系是: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關系式:G=mg,再利用對公式G=mg的識記分析.
解答:解:已知物體的質量,可利用公式G=mg計算重力,
其中G表示物體的重力,它的單位要用牛頓,m表示物體的質量,它的單位要用千克,
公式表示的物理意義是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故答案為:G=mg,重力,牛頓,質量,千克,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點評:本題考查了重力的計算公式,重點是學生對公式G=mg的理解和應用
g=mg的正確寫法是G=mg,其中G表示重力,g表示重力加速度,m表示質量。重力是指物體由於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計算公式為G=mg,g是一個比例系數,也叫重力加速度,取值為9.8N/kg。
Ⅷ 重力的計算公式是多少
重力的計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9.8 牛頓/千克,在粗略計算時也可取g=10牛頓/千克);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重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下,不一定是指向地心的(只有在赤道和兩極指向地心)。地面上同一點處物體受到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m成正比,同樣,當m一定時,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重力加速度g成正比,用關系式G=mg表示
(8)物體受重力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在地面附近的范圍內,重力的研究和應用採用了近似的方法。近似方法忽略了地球的自轉,重力近似等於萬有引力,同一物體在各處受的萬有引力相同。這樣重力就近似為恆力。在這樣的前提下,建立起中學階段的重力概念。運用近似方法,在地面附近可以順利地進行有重力參與的動力學問題的研究,尤其是對拋體運動的研究。為了順從難度的要求,在中學階段近似的方法是研究和應用重力的獨一選擇。但是這里所採用的重力定義存在實質性的問題,這將在【問題分析】一段第4條詳細敘述。
在近似研究中展現到面前的是披著重力外衣的萬有引力,實際上不是在研究重力而是在研究萬有引力。讓萬有引力脫掉虛幻莫測的外衣,與彈力、摩擦力組合成中學力學中三個基礎的力(萬有引力的測量會因地球自轉存在微小的系統誤差,是近似研究所允許的),是編寫中學力學教材的科學合理的方法。至於重力,經過深入挖掘得出科學的重力概念,並把它引入大學教材。
Ⅸ 20kg物體所受重力的計算過程
A、「10×9.8 N/kg」的結果是98N/kg≠98N.此過程錯誤; B、計算過程和進率正確.此過程正確; C、「10kg×9.8N」的結果是98kg?N≠98N.此過程錯誤; D、「10kg×9.8」的結果是98kg≠98N.此過程錯誤. 故選B.
Ⅹ 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___成正比,計算公式是:G=mg,其中g=___.
物體受到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其g=9.8N/kg,g是指1kg的物體所受重力為9.8N.
故答案為;質量;9.8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