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大班看圖列式並計算教案怎麼寫
大班計算教案:看圖列算式 活動目標: 1、幼兒會根據實物圖片用三句話講出圖意。 2、幼兒會根據各種實物圖片的內容列出算式。 3、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准備:實物圖片若干張;分組活動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復習順數,按要求數數。(從4—13、17—29、56—65) 2、碰球游戲,復習9的分解組成。 二、基本部分: 1、依次出示實物圖片,教師啟發幼兒逐幅觀察圖片,並用自己的語言講出圖意。(用三句話講述)例:樹上有5個蘋果,掉下來3個,樹上還剩下幾個? 2、請幼兒列出算式,並把算式讀兩遍。 3、分組活動: 第一組:看花瓣顏色記錄。第二組、第五組:看算式寫答案。
② 9或10或12列算式怎麼列幼兒園
幼兒園的列算式都是簡單的個位數加減。
9或10或12這三個數可以列出好多式子,舉幾個例子供參考。
1+8=9
2+7=9
3+6=9
4+5=9.
1+9=10等等,2+10=12.
另外可以列一些減法的式子,比如10-1=9等等。
③ 幼兒園算術題列出不同的算式是什麼意思
就是列出不相同的算式,比如5+4=9,也可以4+5=9。幼兒園一般都是10以內的分成算式
④ 幼兒園學前班20以內口算應用題列算式教案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已經掌握了10 以內加減法的運算和看圖列算式,為了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幼兒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設計了一節口編10以內數的應用題的活動。首先以游戲性形式引起興趣,第二則運用幻燈片讓幼兒學習與掌握口編應用題的方法, 最後讓幼兒結合教師提供的圖片編題、說題、寫題由淺入深,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中獲得知識 活動目標: 1、加深對加法含義的理解。 2、掌握加法應用題的結構,發展思維能力。 3、初步學習自編加法應用題。 活動重點: 學習編應用題的方法。 活動難點: 理解應用題中各要素的關系。 活動准備: 找朋友的音樂、課件、圖片、算式卡片。 活動過程: 一、師生合作、共同游戲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找朋友》的游戲,我會邀請我的好朋友到前面來。 師:老師請了幾個小美女? 師:4個小美女(同時出示圖卡)這個游戲真好玩,我們再來玩一次。 師:老師請了幾個小帥哥? 師:3個小帥哥(同時出示圖卡) 師:現在我來提一個問題:一共請來了幾個小朋友?出示圖卡(一共?) 師:我剛才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我剛才說到的兩個數字代表什麼? 師:剛才我們說了一件找朋友的事情,出現了2個數字,提出了一個問題,是用"一共"來提問的,這就是加法應用題。現在我請**來完整的編一下(圖文結合) (編應用題的模式) 二、看圖編應用題 師:你們真棒,給自己鼓鼓掌,我們再來編一編 師:你看到了什麼?(強調完整)出示數字1 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出示數字2 誰來提一個問題?出示加號 他們三個合起來就是一道完整的應用題。 誰能把剛才的事情編成一道完整的應用題? 引導幼兒理解問題中不能出現數字 師:我們再來看下一副圖 師:你看到了什麼?出示數字3 師:你又看到了什麼?出示數字3 師:誰來提一個問題 師:你們真聰明,那我要出一道難得,考考你們了 出示5+3,誰來編編? 誰來自己編一道,請另一名幼兒列算式 (引導幼兒拓開思維) 三、幼兒分組編應用題 師:你們都很棒。老師帶來了許多的圖片和算式,請聰明寶貝發揮你的聰明才智編一編。我這里有兩個要求: 1、請兩個小朋友選一張圖片,相互編一編,看誰編的好。 2、編完一張可以再換一張編。 3、合作完以後可以自選一張也可以去給客人老師講一講你編的。小精靈兒童網站 活動反思 在進行數學活動《自編10以內數的應用題》中,幼兒至始至終都保持著很高的興趣,喜歡將自已編的應用題說給同伴聽,與小夥伴之間進行積極的交流、合作、評價,活動在材料的投放上還考慮到操作性、層次性、趣味性,適合不同發展水平幼兒需要。幼兒通過創造性地操作運用學具,從不同角度加以想像創編,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教學方法、手段的應用上也能做到循序漸進,從描述到模仿再自編,遵循了幼兒的認知規律,將數學活動與生活緊蜜結合,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發展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小精靈
⑤ 幼兒園看圖列算式
5-3=2,5-2=3
⑥ 幼兒園列豎式計算題19-7+2應該怎麼列式計算
⑦ 幼兒園加2的算式方法
幼兒園加2的方法,如果我們要是嗯超過10了,我們就要用湊10法,把二分成1和1用,1+9=10 10+1=11。
⑧ 幼兒園大班列豎式計算退位減法教案
1.十幾減9 教學內容: P12例1和做一做,練習一第1、2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加法和減法的關系計算十幾減9的題目,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具、學具准備: 關於例1的投影片,小棒20根。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9+3 9+7 9+4 9+8 9+5 9+9 9+6 9+2 2.填未知數。 9+( )=11 9+( )=15 9+( )= 12 9+( )= 16 9+( )=13 9+( )=17 9+( )=14 9+( )=18 二、新課: 1.教學例1。 ①出示例1左圖。 請一名同學說一說圖意。列式計算。 板書:9+2=11 ②出示右圖。 比較左右兩圖的不同。然後說一說圖意。請一名同學到黑板前列式。 板書:11-9= 請一名同學說一說得幾,怎樣計算? 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演算法。 ③比較左右兩圖以及它們的算式有何異同點。 聯系左右圖,說一說,哪一種方法更快。 ④歸納指出:9加2得11,11減9等於2,所以計算11減9時,先想9加幾等於11。因為9加2得11,所以11減9等於2。這樣,比較快。 請一名同學說一說演算法。 齊讀:9+2=11 11-9=2 2.教學例2。 (1)讓學生擺出12個小棒。 問: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把9根小棒捆成一捆,並且把它拿走,說一說意思。 根據意思列出算式。 板書:12-9= 問:要算12減9得多少,如何想? 學生說出演算法後,寫出得數。 然後再請幾名同學說一說是如何想的。 (2)教學14-9=5,方法同上。 課間活動。 3。教學例3。 方法同例2。 4.教學例4。 學生試著完成題目。 5.小結: 「想加算減」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的第1、2題。 2.練習一的第1、2題。 十幾減9的鞏固練習 教學內容:課本P12——15頁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幾減9的口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教具准備: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9+( )=13 9+( )=16 9+( )=15 13-( )=9 16-9=( ) 15-9=( ) 9+( )=18 9+( )=14 9+( )=17 18-9=( ) 14-( )=9 17-( )=9 (2)12-9=( ) 11-9=( ) 27-9=( ) (3)聽算練習 (4)看圖列式 請生上黑板板演,做完後口述計算過程。 二、練習: 1、觀察圖先說一說在完成練習二第1題。 2、完成第3題。 每人自己寫一張十幾減9的算式,然後作投遞員放到答案正確的箱子里。 可以交換幾次紙條活動幾次,擴大練習量。 3、第5題: (1)從11-9開始,先按順時針方向指定學生說出得數。再按逆時針方向,指定學生讀算式並計算。 (2)不按順序,任意指題,指定學生說出得數。還可以指定兩個學生搶答,看誰說得又對又快。 (3)讓學生按順時針的方向把算式寫在本子上,再計算。
⑨ 幼兒園大班例豎式格式
什麼是列豎式計算? 豎式是指在計算過程中列一道豎著的式子,使計算簡便。 列式計算: 在數學中,算式是指在進行數(或代數式)的計算時所列出的式子,包括數(或代替數的字母)和運算符號(四則運算、乘方、開方、階乘、排列組合等)兩部分。按照計算方法的不同,算式一般分為橫式和豎式兩種。
⑩ 幼兒園大班加法算式用何種方法計算
活動目標: 1、根據圖中物體的不同點來列出算式,鞏固對加法含義的理解。 2、初步懂得交換加號前後兩數位置得數不變的規律。活動重點:根據圖中物體的不同點來列出算式,鞏固對加法含義的理解。 活動難點: 懂得交換加號前後兩數位置得數不變的規律。 活動准備: 教具:聖誕老人一幅、禮物袋. 學具:作業紙、鉛筆。 活動過程: 一、復習5的組成 聖誕節到了,聖誕老爺爺要到我們大二班來做客,我們來做個碰球游戲歡迎它。 二、 學習5的加法 你們看,聖誕老人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禮物。你們想看嗎?聖誕老人要變了,變變變。 (一)聖誕老人變出了1本大書,又變出了4本小書,聖誕老人一共變出了幾本書? 提問: (1)這道題先告訴我們什麼?後告訴我們什麼?要我們算什麼?用什麼方法算?為什麼?請幼兒列式:1+4=5你是根據什麼來列的?各數表示什麼?根據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還可以列出另一題:4+1=5 (2) 剛才我們根據書本大小不同來列式的,書本的其它不同點還可以列出哪些算式題(2+3=5),你是根據什麼不同來列式的?(顏色)2、3、5個表示什麼?根據顏色不同還可以列出另一題:3+2=5 (3) 除了這4道5的加法算式題,還有沒有得數也是5的加法算式題5+0=5 0+5=5 (4) 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把5的加法算式題念一遍。 (5) 比一比1+4=5 4+1=5兩道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發現交換加號前後兩個數的位置,得數不變的規律。(加法交換律) 三、幼兒作業 1、現在聖誕老人又要來變禮物了,小朋友看看聖誕老人變出了什麼並列出算式,誰的算式列得又快又對,聖誕老人就把禮物送給他。 2、幼兒動手作業,教師巡迴指導。 3、檢查幼兒作業,發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