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組角機的對刀視頻使用方法
下面是組角機的使用參考視頻,裡面有調刀的步驟。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g4MjE2NTI4.html?from=s1.8-1-1.2
『貳』 滾齒機怎麼對刀 對刀好後怎樣調齒輪尺寸大小
摘要 您好,下面由我為您解決您的疑慮,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叄』 銑齒輪對刀方法
還問?用高度尺在工件上畫一中心線(高度為分度頭中心高度),然後旋轉分度頭90度,刀中對線即可,但是多種原因這個中心線是有誤差的。還是那面回答的方法比較好。至於吃刀量沒有模數不知道多大齒,不過走刀速度要慢是前提。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肆』 車床對刀操作步驟
GSK928TC對刀方法按以下步驟:
一. 在車床上裝夾好試車的工件,選擇任意一把刀(一般是加工中的第一號刀);
2. 對1號刀:
啟動主軸正轉,在手動方式下按T 1 1回車鍵,移動刀具,在試車工件上車一外園,在X軸不移動的情況下沿Z正方向退到安全位置,停止主軸;測量所車外園的直徑(假設為&32㎜),此時按I鍵,屏幕顯示刀偏X,再按3 2 鍵,按回車鍵,顯示T1X,按回車鍵,此時1號刀偏X向已設置好。
啟動主軸正轉,移動刀具,在試車工件上車一端面,在Z軸不移動的情況下沿X正方向退到安全位置,停止主軸;測量所車端面的長度(編程時,程序零點一般在端面都為0),此時按K鍵,屏幕顯示刀偏Z,再按0 鍵,按回車鍵,顯示T1Z,按回車鍵,此時1號刀偏Z向已設置好。
3. 對2號刀:
啟動主軸正轉,在手動方式下按T 2 2 回車鍵,移動刀具,在試車工件上車一外園或者內孔,在X軸不移動的情況下沿Z方向退到安全位置,停止主軸;測量所車外園的直徑或者內孔直徑(假設為&18㎜),此時按I鍵,屏幕顯示刀偏X,再按1 8 鍵 ,按回車鍵,顯示T2X,按回車鍵,此時1號刀偏X向已設置好。
啟動主軸正轉,移動刀具,在試車工件上車一端面,在Z軸不移動的情況下沿X方向退到安全位置,停止主軸;測量所車端面的長度(編程時,程序零點一般在端面都為0)此時按K鍵,屏幕顯示刀偏Z,再按0 鍵,按回車鍵,顯示T2Z,按回車鍵,此時2號刀偏Z向已設置好。
4. 對3.4號刀和對2號刀方法一樣,
5. 對好所有刀具後, 按T 1 1 回車鍵,按XZ鍵, 將刀具移到安全位置,
6. 按自動鍵,方可加工零件。
注!!運行前,仔細檢查程序是否正確,對刀過程是否正確,並降低快速進給倍率,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人員和設備的傷害。
『伍』 滾齒對刀問題
一..球面渦輪滾刀的檢驗鑒於球面渦輪滾刀的專用檢查儀尚未面市,球面渦輪滾刀的生產廠大致有如下的檢測方法: 1. 樣板檢測法,通過計算機的編程運算,以滾刀定長的一端為基準,製作一系列的齒形和相關長度數據,按每一個刀齒進行透光檢驗。 2. 正弦規檢測法,將刀具放在兩端有頂針的刀架上,用正弦規,量塊,千分表進行檢測,一次可以將滾刀的相應的齒形角,位置度檢測出來,其數據要求,也必須使用計算機進行計算。 3. 製作專用的儀器進行檢測。二.滾齒對刀問題 1.說明,由於球面渦輪的切制,與其它渦輪的切制不一樣,不方便使用單齒或雙齒的簡單的對刀法,但是可以借鑒這種方法,進行粗略對刀,然後使用相應的多齒單面透光檢測法進行檢驗,這主要的是檢驗渦輪的齒形角度,因為渦輪的周節誤差是由滾齒機來保證的! 2.其齒形角的問題,通過滾齒工作中的工序檢查,及時調整滾刀於渦輪的相對位置,很容易調整為正確位置的。 3.滾齒之中的齒全高的測量,使用一般的深度尺,卡尺就可以很容易的測量准確的。 4.渦輪的齒厚的檢測,一般的用齒厚卡尺是不容易檢測的,因此推薦使用齒厚卡規進行檢測。三.渦輪的滾齒渦輪的滾齒工作,一般的使用通用滾齒機即可達到滾齒的目的,不用專用的滾齒機。四.蝸桿的車制 1.蝸桿的外形車制(1)蝸桿的有效長度,不要長於圖紙要求的有效長度,(2)蝸桿弧面的車制,可以使用相應的樣板來檢測。 2.蝸桿齒形的車制球面蝸桿由於其特殊性,其齒形要求有專用的設備來加工。設備問題在此不陳述。蝸桿在車制的過程中的對中對刀方法有如下幾種(1)大徑對刀法。(2)規范對刀法。(3)試切對刀法幾種常用的方法 <1>大徑對刀法,將車齒刀具的刀尖直徑調到大於蝸桿的外圓弧直徑,適切蝸桿,使其兩邊深度相同,如有誤差,按蝸桿的軸向方向調整其相對位置。(也可以使用千分表代替刀尖) <2>將刀尖直徑調至於蝸桿外圓弧直徑相同,適切,其餘於上同 <3>在中心眼看相差不大的情況下,直接車齒,當齒深有一定的深度的時候,用相應的樣板進行檢測調整。當對中工作完成後,將刀盤和蝸桿的相對位置固定好。 4. 齒深進刀,由於球面蝸桿的特殊情況,在車制的過程中,其進刀方法有如下情況。 1) 變中心距進刀法。(2)變齒全高進刀法兩種常用的方法 5齒厚切削,球面蝸桿的齒厚車削,由於其特殊性,大致有如下兩種常用的方法(1)平行進刀法(2)旋轉進刀法評價:平行進刀法的精度要高於旋轉進刀法切出的蝸桿齒形五.蝸桿精度的控制及檢測目前最常用的蝸桿的檢測方法是使用樣板檢測。又分為兩大方法,主要是指檢測基準而定。 1. 平行檢測法,這種檢測的方法需要公以配合,即需要留有工藝基準,其樣板有兩種(1) 齒形角度檢測樣板。(2)齒形極限齒厚樣板 2. 旋轉檢測法,這種計量方法,需要將蝸桿的弧面做得准確,其樣板有兩種。(1) 齒形角度檢測樣板(2)齒形極限齒厚樣板六.樣板的設計以及製作 <1>要求根據機床情況,排好工藝,按照工藝情況,選好基準,在進行各個工序的樣板的設計。 <2>根據需要將樣板的數據在計算機上計算 <3>在曲線磨床上按照要求將樣板磨好 <4>在萬能工具顯微鏡下檢測七.樣板的計算程序(略)八.車制蝸桿工作中容易出問題的地方 根據現有的各廠球面蝸輪副的製造過程,有如下問題提出,請製造者注意一般的問題,主要出現在蝸桿的車制上,(蝸輪在滾切過程中,一般的不出現問題) 1. 蝸桿的形成圓心的誤差 2. 蝸桿的齒厚的不一致性 3. 蝸桿的周節誤差較大 4. 蝸桿的基準圓誤差較大 5. 蝸桿的齒厚偏差加的太多 6. 蝸桿的有效長度過長九.以上問題的出現,造成相應的結果的體現 1使用「旋轉法」製造的樣板,不太容易檢驗出誤差,主要表現在蝸桿的各個齒深不一樣,各個刀齒的齒厚遞加或遞減,相應的周節不一致,造成蝸輪副不能正確的嚙合。有時可能蝸輪副的中心距是正確的,但是安裝的時候,蝸桿安裝不到位 2蝸桿齒厚不一致性,有時誤差過大的時候,使用普通的卡尺就可以檢測出來,更有甚者,用眼也可以看出來,這種齒厚的不一致性,有時很想上一種誤差。這種誤差,使用旋轉法製作的樣板,也不容易檢測出來。相應的如果使用平行法設計製作的樣板,精度要高一些。 . 周節誤差過大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取決於中心距的准確性。 4. 蝸桿的有效長度,是有一個限度的。由於嚙合包角的問題,粗略的計算,蝸桿的有效長度,不能大於蝸桿的型圓直徑d-tana*h(a可以取3-8度之間h-蝸桿的齒全高)十.終上所述,球面蝸輪副的加工過程,主要的難點有如下幾個主要部分。 1車蝸桿的機床,包括機床的剛度,工作台的間隙等等 2滾齒機的精度, 3滾刀的精度 4車蝸桿的機床,對刀刀架的可操作性 5操作者的責任心 6檢測工具的精度 7工藝過程的選擇如果將以上情況充分注意,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是很容易製造出合格的球面蝸輪副的註:球面蝸輪副與平面二次包絡蝸輪副是有區別的,但是,由於現在都如此稱呼,在此我們也一相同的名稱稱呼吧
『陸』 數控車床對刀的操作過程
數控車床對刀的操作有試切對刀和機外對刀儀這兩種對刀方法。
1、試切對刀的操作步驟:
(1)選擇機床的手動操作模式;
(2)啟動主軸,試切工件外圓,保持X方向不移動;
(3)停主軸,測量出工件的外徑值;
(4)選擇機床的MDI操作模式;
(5)按下「off set sitting」按鈕;
(6)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標系」軟鍵;
(7)游標移至「G54」;
(8)輸入X及測量的直徑值;
(9)按下屏幕下方的「測量」軟鍵;
(10)啟動主軸, 試切工件端面, 保持Z方向不移動;
(6)齒輪對刀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數控機床是數字控制機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簡稱,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機床。該控制系統能夠邏輯地處理具有控制編碼或其他符號指令規定的程序,並將其解碼,用代碼化的數字表示,通過信息載體輸入數控裝置。經運算處理由數控裝置發出各種控制信號,控制機床的動作,按圖紙要求的形狀和尺寸,自動地將零件加工出來。
數控機床較好地解決了復雜、精密、小批量、多品種的零件加工問題,是一種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動化機床,代表了現代機床控制技術的發展方向,是一種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
參考鏈接:數控工作室-數控機床網路-數控機床(自動化機床)
『柒』 加工標准齒輪與變位齒輪是如何進行對刀的
變位與不變位的齒輪加工對刀方法基本是一樣的。首先是刀具對中(有劃線對中法、切痕對刀法等),再就是使用刀具逼近工件試切來確定刀具的吃刀深度。
『捌』 滾齒機加工齒輪時對刀用的工具
沒有具體的東西可以用 唯一的就是俯身看刀和工件的介面處,盡量做的兩邊一致即可 也可以刷紅丹粉 看是否吃到以及吃到多少來看是否對到位
『玖』 fanuc加工中心機對刀方法 視頻
你先把零件的中心找正 然後用個基準刀碰零件的表面 這時在坐標 G54里 測量Z0 (在相對坐標里把Z歸零,)後面的刀都依次對零件的表面。 (沒有在相對里歸零的話 對刀的時候就看絕對坐標裡面的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