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一些計算雪的壓強的物理題~!
不得不說,有關雪災的問題一般出在熱學。給你一些有關雪災的題目吧,希望你滿意呦!
1.是南方雪災中見到的霧淞現象它是 ;南方雪災中見到的電線結起的冰柱現象它是 。
A.由水蒸氣液化而成的
B.由水蒸氣凝華而成的
C.由水凝固而成的
D.由水汽化而成的
2.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玻璃窗上會「出汗」或結「冰花」。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窗上的「汗」是水蒸氣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氣凝華生成的
C.「冰花」結在玻璃窗的內表面
D.「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3.人們正在向冰雪的路面拋撒沙子,這樣做的目的是
4.我國民間有句諺語;「霜前冷、雪後寒」,霜是由於氣溫較低而使空氣中的水蒸氣發生________現象形成的;雪在融化時要_________因而氣溫較低,使人感到寒冷。
5.如圖為南方雪災中的一個場景。汽車在緊急剎車時,總是滑行一段距離才能停下來,這是由於汽車具有_________;當路面有冰雪時,輪胎與地面間的摩擦會變_______,汽車在緊急剎車後滑行的距離將比路面沒有冰雪時 。給司機師傅駕車時提一個建議: 。
6.積雪對公路行車的危害主要表現在路況的改變。路面積雪經車輛壓實後,車輪與路面的摩擦力減小,汽車易左右滑擺。同時,汽車的制動距離也難以控制,一旦車速過快、轉彎太急,都可能發生交通事故。專家研究表明,氣溫不同,積雪的厚薄不同,對汽車的危害也不一樣。當積雪厚度在5~5cm,氣溫在0℃左右時,汽車最容易發生事故。因為在這種條件下,路面上的冰雪常會呈「夜凍晝化」狀態。此時,護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鹽,以避免「夜凍晝化」現象,即在相同氣溫條件下,融化了的冰雪不再結冰,從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提出問題:在相同氣溫條件下,為什麼水不再結冰了?
猜想與假設:請你用學過的物理知識,針對這一現象產生原因提出一個合理的猜想,並說出你猜想的理由。
猜想:
理由:
設計實驗方案:針對你的猜想,設計一個實驗方案驗證猜想的正確性。
實驗方案及主要步驟:
分析與交流;除了在路面上撒鹽外,你還有什麼常用的辦法,可以避免減少交通事故,這樣做的道理是什麼?
方法:
道理:
7.車輛在路面上滑行時受到的摩擦力屬於滑動摩擦力,要探究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1)寫出你的兩個猜想
(2)現要求驗證其中一個猜想,你要驗證其中的哪一個猜想?
現有器材:a.一塊一端帶有小鉤的長方體木塊;b.一塊鐵板;c.一塊長木板;d.棉布;e.毛巾;f.彈簧測力計,你應從這些器材中選擇哪些必要的器材做實驗?(寫器材的英文字母代號)
(3)寫出驗證第(2)問中猜想的主要實驗步驟及分析。
參考答案
1.B C
2.D
3.凝化 吸收熱量
4.增加路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從而防止行人和車輛打滑。
5.慣性
小
大
雪天路滑,小心慢行(或冰雪路面車輛應加防滑鏈或禁止車輛超載等)
6.猜想:水中雜質越多,水的凝固點越低或混合物的凝固點降低。
理由:護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鹽,以避免「夜凍晝化」現象,即在相同氣溫條件下,融化了的冰雪不再結冰。
實驗方案及主要步驟:取相同的三個杯子,盛相同體積的清水、淡鹽水、濃鹽水,放入冰箱里,每隔5分鍾用溫度計測一次溫度,並觀察是否有結冰現象,若結冰,結冰的順序是否為清水、淡鹽水、濃鹽水。
方法:在車輪上裝防滑鏈。
道理: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7.(1)①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②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猜想合理就給分,如:摩擦力大小與物體大小有關,摩擦力大小與拉力大小有關等。
(2)驗證物體所受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所需器材是a、c、d、e、f。
(3)實驗步驟:水平放置、勻速拉動、讀出示數、改變接觸面材料(或改變壓力大小或改變放置方法)
分析:若F1=F2說明摩擦力大小與該因素無關,若F1≠F2說明摩擦力大小與該因素有關
『貳』 壓強計算公式
p=f/s
『叄』 降雪量是怎麼計算的
降雪量,在氣象上是有嚴格的規定的,它與降雨量的標准截然不同。雪量是根據氣象觀測者,用一定標準的容器,將收集到的雪融化後測量出的量度。氣象上對於雪量有嚴格的規范。如同降雨量一樣,是指一定時間內所降的雪量,有24小時和12小時的不同標准。在天氣預報中通常是預報白天或夜間的天氣,這主要是指12小時的降水量,各等基降雪量的標准: 零星小雪是指有量降雪量但小於0.1毫米; 小雪:大於等於0.1毫米,小於0.25毫米; 中雪:大於等於0.25毫米,小於3.0毫米; 大雪:大於等於3.0毫米,小於5.0毫米; 暴雪:降雪量大於等於5.0毫米。 降雪量是指將雪轉化成等量的水的深度,與積雪厚度可按照1:15的比例換算。如此計算,97.7毫米降雪量約為1.5米厚的積雪
『肆』 降雪量是怎麼計算的
測定降雪量的兩種方法:
1、用雨量筒接雪,然後將筒中的雪融化成水,用雨量杯測量,以毫米為單位。
2、用專用儀器稱重,然後換算成毫米單位。
降雪量是氣象觀測人員用標准容器將12小時或24小時內採集到的雪化成水後,測量得到的數值,以毫米為單位。
拓展資料:
降雪量等級分類:
小雪:12小時內降雪量小於1.0mm。
中雪:12小時內降雪量1.0~3.0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2.5~5.0mm。
大雪:12小時內降雪量3.0~6.0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5.0~10.0mm。
暴雪:12小時內降雪量大於6.0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大於10.0mm。
大暴雪:24小時內降雪量20.0~30.0mm
特大暴雪:24小時內降雪量30mm以上
『伍』 積雪深度怎麼計算
降雪量是指將雪轉化成等量的水的深度,與積雪厚度可按照1:15的比例換算.
『陸』 壓強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p=F/S,其中p代表壓強,F代表垂直作用力(壓力),S代表受力面積。
壓力(F)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
壓強(P)是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
壓強也就是發生在兩個物體的接觸表面,垂直於該表面的作用力。雖然壓強可用任意之力單位與面積單位進行測量,但是壓強的國際標准單位(每單位平方米的牛頓)也被稱作帕斯卡。
其次,液柱的壓強公式還有P=ρgh,其中,ρ表示液體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體的深度。
(6)積雪壓強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壓強的計算公式寫成微分形式: P=-dF/dS
在國際單位制中,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國際代號是 Pa,中文代號是帕。1帕就是1平方米的面積上作用1牛頓的力,即1帕=1牛頓/平方米。
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大,壓強就越小;受力面積越 小,壓強就越大。由此可知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就可以改 變壓力產生的效果。 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強隨著壓力的增大而增大。
『柒』 物理題求壓強只告了積雪的厚度不告面積怎麼求
1.F=PS=ρghS=200*10*0.1*1=200N
2.p=ρgh=200*10*0.1=200Pa
積雪對100m^2房頂所產生的壓力
F『=pS'=200*100=20000N
『捌』 厚2米的積雪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
最小壓強為1225Pa
最大壓強為4900Pa
同一物體
受力面積越小 壓強越大
受力面積越大 壓強越小
『玖』 壓強計算公式是什麼
物體所受的壓力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壓強用來比較壓力產生的效果,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壓強的計算公式是:p=F/S,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符號是Pa。p代表壓力,F代表垂直作用力,S代表受力面積。
(9)積雪壓強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液體對容器內部的側壁和底部都有壓強,壓強隨液體深度增加而增大。
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是:液體由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液體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液體密度越大,壓強也越大。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可以用壓強計來測量。
增大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受力面積。減小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受力面積。
『拾』 壓強計算方法是什麼
物體所受的壓力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壓強用來比較壓力產生的效果,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壓強的計算公式是:p=F/S,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符號是Pa。p代表壓力,F代表垂直作用力,S代表受力面積。
單位換算
1、 1atm=0.1MPa=100kPa=1bar=10米水柱=14.5PSI=1kg/cm²為方便記憶,可以簡化為如下規律:
2、1kPa=0.01bar=10mbar=7.5mmHg=0.3inHg=7.5torr=100mmH2O=4inH2
1GPa=1000MPa
1MPa=1000000Pa
1Pa=1N/m²
在中子星的形成條件中是能量密度達到臨界壓力,表示壓力的單位與能量體積密度的單位相同。這個關系可以在統計物理學中推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壓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