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回收率的計算公式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
正確答案:A 解析:回收率的計算公式為(回收量/加入量)×100% 。
❷ 選礦產率和回收率的計算公式
在選礦中,得到的某一產品的重量與原礦重量的百分比,稱為該產品的產率;
在選礦流程中,也可以通過產品的品位計算精礦產率:
精礦產率=(原礦品位α-尾礦品位θ)÷(精礦品位β-尾礦品位θ)
選礦回收率有實際回收率與理論回收率兩種:
實際回收率=[(實際精礦數量(噸)×精礦品位)÷(原礦處理量(噸)×原礦品位)]×100%
理論回收率=[β(α-θ)÷α(β-θ) ]×100% 式中符號同前
一般理論回收率要高於實際回收率,但不會差別太大。選礦廠兩種回收率都用,根據二者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掌握選礦中的不正常情況。
回收率包括絕對回收率和相對回收率。絕對回收率考察的是經過樣品處理後能用於分析的葯物的比例。因為不論是生物基質還是制劑輔料中的葯物,經過樣品處理都有一定的損失。
相對回收率嚴格來說有兩種。一種是回收試驗法,另一種是加樣回收試驗法。前者是在空白基質中加入葯品,標准曲線也是同此,這種測定用得較多,但有標准曲線重復測定的嫌疑。第二種是在已知濃度樣品中加入葯物,來和標准曲線比,標准曲線也是在基質中加葯物。
則精礦產率可由它們的品位計算:=(α-δ)/(β-δ)×100%;α、β和δ分別代表給礦、精礦和尾礦的品位(%)。這種由產品品位計得的產率,又稱為理論產率。
(2)兩個回收率公式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根據站內的工藝設備以及管道情況,與儲罐連接的共3條管道,一條為氣相管道,一條為槽車輸送天然氣至儲罐進液的管道,還有一條為儲罐輸出天然氣的出液管道 。
按照儲罐的內部結構,槽車輸送天然氣的進液管道是從儲罐的頂部進入,而儲罐輸送液化天然氣的出液管道是從儲罐底部輸出。
因此,為可將槽車內的天然氣與儲罐內的液化天然氣直接相通,在進液管與出液管之間增加一處旁通管道及閥門,為此可根據操作情況需要,適時開啟旁通閥門,即可將出液管與進液管相通。旁通管道及閥門增加後,工藝操作步驟也相對進行調整,調整如下 :
1、改進前
(1)槽車開始卸車時,開啟儲罐進液管道閥門和槽車出液閥門,將槽車內的液化天然氣輸送至儲罐內。
(2)卸車末段時,槽車內壓力緩慢降低,達到與槽車內基本一致時(約為0.4 Mpa),卸車完成。
2、改進後
(1)槽車開始卸車時,開啟儲罐進液管道閥門和槽車出液閥門,將槽車內的液化天然氣輸送至儲罐內。
(2)卸車末段時,槽車內壓力緩慢降低,達到與槽車內基本一致時,關閉儲罐進液閥門,同時開啟旁通管道閥門以及儲罐出液閥門,使槽車輸送的天然氣從儲罐底部進入,將槽車剩餘的氣態天然氣與儲罐內液化天然氣直接接觸,從而達到氣態轉換液態的目的。
(3)直至槽車內壓力降至0.2 Mpa時(按要求槽車內必須保持一點壓力),關閉槽車與儲罐閥門,卸車完成。改進工藝操作後,通過幾個月的數據統計,回收率明顯提高。
回收率就是說原煤洗選後能得到多少精煤(百分數),這個百分數就是回收率,一般情況下,泛泛的說回收率時,是指-1.4的上浮產率。
❹ 回收率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加入已知濃度A的待測物質,用該方法測定其濃度值B,回收率=(A/B)×100%.註:已知濃度A應在該檢測方法的可以檢測濃度范圍內。
加標回收率,一般是測定樣品中待測物質的濃度為C;再取另一份樣品,加入定量待測物質(定量加入待測物質的理論濃度為E)(加入待測物質的量最好與樣品中待測物質的量一樣)測定其濃度為D,加標回收率=((D-C)/E)×100%
(4)兩個回收率公式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絕對回收率因為不論是生物基質還是制劑輔料中的葯物,經過樣品處理都有一定的損失。作為一個分析方法,絕對回收率一般要求大於50%才行。它是在空白基質中定量加入葯物,經處理後與標准品的比值。標准品為流動相直接稀釋而來,而不是同樣品一樣處理。
❺ 投資回收率計算
投資回報率(ROI)=年利潤或年均利潤/投資總額×100%
投資回報率(ROI。return on investment),是指達產期正常年度利潤或年均利潤占投資總額的百分比。
拓展資料:
原始投資回收率是指投資項目一個正常經營年度的凈現金流量(或年均經營凈現金流量)與原始投資的比率。
其計算公式為:原始投資回收率=年經營凈現金流量或年均經營凈現金流量/原始投資額
特點:
第一,可以直接利用凈現金流量信息,便於計算。
第二,沒有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因素,不能正確反映建設期長短及投資方式不同對項目的影響。
第三,計算公式分子分母的時間特徵不一致。
❻ 選礦回收率怎麼計算
1.選礦回收率是指精礦中的金屬或有用組分的數量與原礦中金屬的數量的百分比。這是一項重要的選礦指標,它反映了選礦過程中金屬的回收程度、選礦技術水平以及選礦工作質量。選礦過程要在保證精礦品位的前提下,盡量地提高選礦回收率。其計算方法如下:實際回收率=[實際的精礦數量(噸)×精礦品位]÷[原礦處理量(噸)×原礦品位]×100% (1-2),理論回收率=[(β(α-ν))÷(α(β-ν))]×100% (1-3)
2.在選廠生產過程中,每個生產班都需要取樣化驗原礦品位(α)、精礦品位(β)和尾礦品位(ν)。這時理論回收率可由公式(1-3)計算得出結果。
選礦技術監督部門一般通過實際回收率的計算編制實際金屬平衡表,通過理論回收率的計算編制理論金屬平衡表。兩者進行對比分析,能夠揭露出選礦過程機械損失,查明選礦工作中的不正常情況以及在取樣、計量、分析與測量中的誤差。選礦後的精礦中所含被回收有用成分的重量占入選礦石中該有用成分重量的百分數。選礦回收率是評價礦山企業選礦技術、選礦工藝流程、管理水平和入選礦石中有用成分回收程度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3.一般在保證精礦質量要求的前提下,精礦中有用成分的選礦回收率愈高,說明此種有用成分被回收得愈完全,若選礦回收率低,說明資源利用率低。所以《礦產資源法》中規定這個指標必須達到或超過設計選礦回收率指標。在保證精礦質量的前提下,不斷提高選礦回收率,不僅能充分回收礦產資源,而且能提高礦山經濟效益。
損失部分包括:浮選機的跑槽及出現故障時的溢出物、濃縮機的溢流「跑渾」、皮帶機的掉礦、球磨給礦處的漏礦、精礦運輸車輛漏礦等等。在操作過程中力求減少損失,以提高精礦的實際回收率。
❼ 回收率怎麼算
回收率的計算方式是有一定技巧了的。
回收率包括絕對回收率和相對回收率。絕對回收率考察的是經過樣品處理後能用於分析的葯物的比例。因為不論是生物基質還是制劑輔料中的葯物,經過樣品處理都有一定的損失。
相對回收率嚴格來說有兩種。一種是回收試驗法,另一種是加樣回收試驗法。前者是在空白基質中加入葯品,標准曲線也是同此,這種測定用得較多,但有標准曲線重復測定的嫌疑。第二種是在已知濃度樣品中加入葯物,來和標准曲線比,標准曲線也是在基質中加葯物。
回收率的術語解釋:
絕對回收率因為不論是生物基質還是制劑輔料中的葯物,經過樣品處理都有一定的損失。作為一個分析方法,絕對回收率一般要求大於50%才行。
它是在空白基質中定量加入葯物,經處理後與標准品的比值。標准品為流動相直接稀釋而來,而不是同樣品一樣處理。若一樣,只是不加基質來處理,可能會有很多影響因素被此屏蔽掉。如全部轉移有機相時只轉移了98%等,也就因此失去了絕對回收率的考察初衷。
相對回收率主要考察准確度。准確度系指用該方法測定的結果與真實值或認可的參考值之間接近的程度。有時也稱真實度,一定的准確度為定量測定的必要條件,因此涉及到定量測定的檢測項目均需要驗證准確度。
❽ 材料回收率怎麼計算
同的材料,不同的用料性質,不同的加工方法,不同的統計口徑,其計算方法是不一樣的。
就拿用一整塊的鋼板A製作沖件為例,加工後,原材料A變成了3個部分,A1成了零件,A2成了不可再直接利用的廢料,還有餘料A3。在沖制加工方法的前提下當然A=A1+A2+A3,其中A2和A3是可以回收的材料,如果統計口徑定為廢料和余料均為應回收材料,則,回收率=(A2'+A3')/(A2+A3),其中A2'+A3'為實際回收的廢料和余料,A2+A3為廢料和余余料的理論值,為方便計算,計量單位可取重量單位。如果統計口徑定為不計廢料,則計算時可排除廢料的重量。
如加工方法為氣割,因為存在割縫的的材料的損失,這一損失的材料是無法回收的,在計算應回收材料數量時應予剔除。
總之,回收率=實際回收的材料/應回收的材料×100%
❾ 酶的回收率計算公式
回收率=(A/B)×100%
回收率是純化後的總活力除以純化前的總活力。
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對其底物具有高度特異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質或RNA。酶的催化作用有賴於酶分子的一級結構及空間結構的完整。若酶分子變性或亞基解聚均可導致酶活性喪失。酶屬生物大分子,分子質量至少在1萬以上,大的可達百萬。
酶的化學本質
是蛋白質(protein)或RNA(Ribonucleic Acid),因此它也具有一級、二級、三級,乃至四級結構。按其分子組成的不同,可分為單純酶和結合酶。僅含有蛋白質的稱為單純酶;結合酶則由酶蛋白和輔助因子組成。
例如,大多數水解酶單純由蛋白質組成;黃素單核苷酸酶則由酶蛋白和輔助因子組成。結合酶中的酶蛋白為蛋白質部分,輔助因子為非蛋白質部分,只有兩者結合成全酶才具有催化活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