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加熱片功率計算
52雙螺桿擠出機外面的加熱片就有幾千瓦。所以開機加熱前你看下要幾十千瓦的功率。
② 如何計算散熱片能耗散多大的熱量
新型暖氣在出售的時候都按「片」或「組」論價,同時又標著「W」(散熱量),許多消費者不知道自己房子到底需要買多少片或組暖氣才合適,也不知道居室到底需要多少「W」才能暖和。購買時,要具體計算後才能知道購買量。購買暖氣首先要與供暖房屋的面積相匹配,而鑒於不同品牌暖氣的散熱量又不近相同,所以,選購暖氣之前應該進行科學的計算。
下面就為您介紹暖氣計算的三種方法:即一算面積、二算瓦數(W)、三算片數。
1、算面積:分別計算自己卧室、起居室、衛生間、廚房等的面積,將其作為進一步測算的基礎數據。
2、算瓦數(W):這一過程相對復雜,以下簡要提供給消費者一組民用建築供暖單位面積熱指標測算的參考數據。一般家庭住宅可以按每平方米45~70W來計算。購買暖氣時,用居室面積乘以每平方米的「W」就是該房間需要的供熱量。一般情況下,出售的暖氣都標著「W」。由於實際生活中變化差異較大,在估算時,應考慮樓房或平房、頂層或底層、端頭或中間、北房或南房、城裡或城外、牆體保溫性等因素。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在計算出暖氣片數後,可再適當加上10~20%,作為富裕量,以免暖氣熱量不夠。
3、算片數:實際上,瓦數算出來以後就可以換算出暖氣的片數進而計算出組數,實際暖氣並不都是可以拆分組合的,尤其是衛浴型暖氣,一般都是整體造型的居多,消費者根據面積選擇其適用的款式就可以了。
③ MCH發熱片功率如何計算
P=UI=I^2R=U^2/R 就是和它兩端的電壓、電流、還有它的阻值有關
④ 加熱片電阻的計算
R=U2\P
如果是分兩小問的題,可以根據(1)中的量,用變化的電壓比上變化的電流,得出變化的電阻,然後相減.
這是我跟老師總結的,絕對沒錯
⑤ 散熱器片數計算有哪些
算面積:分別計算自己卧室、起居室、衛生間、廚房等的面積,將其作為進一步測算的基礎數據。算瓦數(W):這一過程相對復雜,
以下簡要提供給消費者一組民用建築供暖單位面積熱指標測算的參考數據。一般家庭住宅可以按每平方米45~70W來計算。購買暖氣時,「居室面積×每平方米的瓦數=該房間需要的供熱量」。一般情況下,出售的暖氣都標著「W」。
由於實際生活中變化差異較大,在估算時,應考慮樓房或平房、頂層或底層、端頭或中間、北房或南房、城裡或城外、牆體保溫性等因素。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在計算出暖氣片數後可再適,當加上10~20%,
作為富裕量,以免暖氣熱量不夠。算片數:實際上,瓦數算出來以後就可以換算出暖氣的片數進而計算出組數,實際暖氣並不都是可以拆分組合的,尤其是衛浴型暖氣,一般都是整體 造型的居多,
消費者根據面積選擇其適用的款式就可以了。
⑥ 如何計算散熱器片數
暖氣片數量與朝向及房屋保溫有關
消費誤區:室內面積決定散熱器數量
傳統的「一片暖氣帶熱多少平方米」的計算方法,其實並不能作為計算室內需要散熱器數量的單一依據。事實上,「室內面積」與「散熱片數量」並不存在某種固定的關系,散熱片數量是由房間朝向、保溫系數等綜合因素決定的。
相關專家舉例:在戶型、面積、朝向完全相同的條件下,位於一幢樓不同位置,哪怕可能是「對門兒」關系的房屋,可能由於其中一戶緊鄰建築的外牆,那麼相同的散熱片數量就會有不同的供暖效果。
走訪中,百安居的散熱片銷售人員表示,在消費者選購散熱片時,廠家會通過上門測量或參考戶型圖、原始暖氣擺放位置、數量等途徑折算房間所需散熱量,再根據散熱片的不同規格,為消費者建議合理的散熱片數量。
不少消費者在遇到房間不暖的問題時率先考慮添加散熱片,業內人士認為通過科學設計的初始散熱片數量可以保障室內供暖,不應擅自添加散熱片數量。同時專家也提醒消費者,遇到暖氣不暖的問題,先考慮管道自身的問題,例如是否因水垢沉積減少了散熱片的蓄水量。並聯系物業等相關部門進行檢修。
⑦ 電子器件的發熱功率現在最高為多少
這個是沒有定量計算的方法的,根據功耗計算也並不準確,因為功耗不等於發熱量,而且發熱會受到結構影響。
一般通用的做法是,結構上預留散熱片位置,PCB完成後組裝樣機通電高溫測試發熱溫度,對比規格書看溫度是否在正常工作范圍,如正常就不需要加散熱片。常規高溫老化實驗的溫度是55℃。
是否用風扇這個就比較容易判斷,看同類產品,別人都用你就用。
⑧ 散熱片的計算實例
一功率運算放大器PA02(APEX公司產品)作低頻功放,其電路如圖1所示。器件為8引腳TO-3金屬外殼封裝。器件工作條件
如下:工作電壓 VS為 18V;負載阻抗RL為4 ,工作頻率直流條件下可到5kHz,環境溫度設為40℃,採用自然冷卻。
查PA02器件資料可知:靜態電流IQ典型值為27mA,最大值為40mA;器件的R JC(從管芯到外殼)典型值為2.4℃/W,最大值為
2.6℃/W。
器件的功耗為PD:
PD=PDQ+PDOUT
式中PDQ為器件內部電路的功耗,PDOUT為輸出功率的功耗。PDQ=IQ(VS+|-VS|),PDOUT=V^{2}_{S}/4RL,代入上式
PD=IQ(VS+|-VS|)+V^{2}_{S}/4RL=37mA(36V)+18V2/4 4=21.6W
式中靜態電流取37mA。
散熱器熱阻R SA計算:R SA≤({T_{J}-T_{A}}over{P_{D}})-(R_{ JC}+R_{ CS}})
為留有餘量,TJ設125℃,TA設為40℃,R JC取最大值(R JC=2.6℃/W),R CS取0.2℃/W,(PA02直接安裝在散熱器上,中
間有導熱油脂)。將上述數據代入公式得
R SA≤{125℃-40℃}over{21.6W}-(2.6℃/W+0.2℃/W)≤1.135℃/WHSO4在自然對流時熱阻為0.95℃/W,可滿足散熱要求。
注意事項
1.在計算中不能取器件數據資料中的最大功耗值,而要根據實際條件來計算;數據資料中的最大結溫一般為150℃,在設
計中留有餘地取125℃,環境溫度也不能取25℃(要考慮夏天及機箱的實際溫度)。
2.散熱器的安裝要考慮利於散熱的方向,並且要在機箱或機殼上相應的位置開散熱孔(使冷空氣從底部進入,熱空氣從頂
部散出)。
3.若器件的外殼為一電極,則安裝面不絕緣(與內部電路不絕緣)。安裝時必須採用雲母墊片來絕緣,以防止短路。
4.器件的引腳要穿過散熱器,在散熱器上要鑽孔。為防止引腳與孔壁相碰,應套上聚四氟乙稀套管。
5.另外,不同型號的散熱器在不同散熱條件下有不同熱阻,可供設計時參改,即在實際應用中可參照這些散熱器的熱阻
來計算,並可採用相似的結構形狀(截面積、周長)的型材組成的散熱器來代用。
6.在上述計算中,有些參數是設定的,與實際值可能有出入,代用的型號尺寸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在批量生產時應作模
擬試驗來證實散熱器選擇是否合適,必要時做一些修正(如型材的長度尺寸或改變型材的型號等)後才能作批量生產。
IDT熱量數據
考慮到微電子器件的功率消耗問題,熱能管理對於任何電子產品能否達到最佳性能是至關重要的。微電子器
件的操作溫度決定了產品的速度和可靠性。IDT積極致力於加強其產品和封裝的研發,以達到最佳的速度和
可靠性。然而,產品性能經常受到執行情況影響,因此小心處理各項影響操作溫度的因素有助於充分發揮產
影響器件操作溫度最重要的因素包括功率消耗、空氣溫度、封裝構造和冷卻裝置等。以上這些因素共同決定
了產品的操作溫度。以下是目前計算操作溫度所採用的方程式
QJA = (TJ - TA)/PQJC = (TJ - TC)/PQCA = (TC - TA)/PQJA = QJC + QCATJ = TA + P [QJA ]
TC = TA + P [QCA ]
QJA = 管芯到周圍環境空氣的封裝熱阻力 (每瓦攝氏度)
QJC = 管芯到封裝外殼的封裝熱阻力 (每瓦攝氏度)
QCA = 封裝外殼到周圍環境空氣的封裝熱電阻 (每瓦攝氏度)
TJ = 平均管芯溫度 (攝氏度)
TC = 封裝外殼溫度 (攝氏度)
TA = 周圍環境空氣溫度 (攝氏度)
P = 功率 (瓦)
以上方程式是目前決定封裝溫度的方法。業界有時會採用更為精確和復雜的方法,但相應地需要獲得更多的

⑨ 發熱片的介紹
發熱片是一種片狀會發熱的電熱元件。發熱片利用雲母板(雲母片)良好的絕緣性能和其耐高溫性能,它以雲母板(片)為骨架和絕緣層,輔以鍍鋅板或不銹鋼板作支持保護,可做成板狀、片狀、圓柱狀、圓錐狀、筒狀、圓圈狀等各種片型狀的加熱器件。正常表面負荷2.5-3W,可耐溫500℃。

⑩ 如何計算散熱片數量
暖氣片數量與朝向及房屋保溫有關
消費誤區:室內面積決定散熱器數量
傳統的「一片暖氣帶熱多少平方米」的計算方法,其實並不能作為計算室內需要散熱器數量的單一依據。事實上,「室內面積」與「散熱片數量」並不存在某種固定的關系,散熱片數量是由房間朝向、保溫系數等綜合因素決定的。
相關專家舉例:在戶型、面積、朝向完全相同的條件下,位於一幢樓不同位置,哪怕可能是「對門兒」關系的房屋,可能由於其中一戶緊鄰建築的外牆,那麼相同的散熱片數量就會有不同的供暖效果。
走訪中,百安居的散熱片銷售人員表示,在消費者選購散熱片時,廠家會通過上門測量或參考戶型圖、原始暖氣擺放位置、數量等途徑折算房間所需散熱量,再根據散熱片的不同規格,為消費者建議合理的散熱片數量。
不少消費者在遇到房間不暖的問題時率先考慮添加散熱片,業內人士認為通過科學設計的初始散熱片數量可以保障室內供暖,不應擅自添加散熱片數量。同時專家也提醒消費者,遇到暖氣不暖的問題,先考慮管道自身的問題,例如是否因水垢沉積減少了散熱片的蓄水量。並聯系物業等相關部門進行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