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雙腳跳繩動作要領是什麼
1、模仿滑雪者繞過障礙物時的動作,雙腿並攏,跳躍時先向左邊或右邊跳30-40厘米的距離,下一跳時再向相反方向跳相當的距離。如此循環往復。
2、雙腿並攏,在第一個周期里擺繩先向前跳出一步,在第二個周期里再向後跳回一步,如此循環往復。
3、雙腿在空中橫向分開落回地面,在下一次擺繩周期中,雙腿跳起後在空中並攏落回地面。如此循環往復。
4、將跳繩對折,雙手握住兩端將繩拉緊,寬度略寬於肩,手臂向上舉過頭頂。腰向身體一側彎曲,保持10秒,然後向相反方向重復以上動作。
5、字形擺繩動作。同時做屈膝下蹲和還原動作。動作協調後可以把下蹲改為跳躍。
『貳』 換腳跳繩的正確方法與技巧
雙腿並攏直立,手握跳繩柄,兩手臂關節微微彎曲,自然彎曲手臂關節置於腰兩側呈倒八字狀,跳繩至於腳後跟方。起跳動作 起跳時兩手腕帶動跳繩柄順時針發力,跳繩由腳後跟跨過頭部至腳前方同時右腳微微抬起,左腳尖起跳。換跳動作 換跳時,由上一個步驟起跳後繼續換右腳尖跳繩,不斷重復換腳動作,呈小碎步跑步跳繩狀態。
『叄』 雙腳跳繩動作要領口訣
中考體育跳繩想要跳的更多,要注重跳繩的節奏和動作的規范性。在力量方面,要注意練習手臂力量和腿部力量。
在技術方麵包括:跳繩的節奏、動作的規范性等。
用繩的長短:繩子短能使繩的轉速快,繩子的長短因人而異,一般來說繩的長度相當於身高的一半稍長2~3厘米為宜。
抓繩方法:抓繩方法也很講究,如果抓繩時離繩柄越遠,在跳繩速度越來越快時,產生的離心力就越大,繩對手的拉力就越大,這樣手臂就越容易疲勞。因此,抓繩時應靠近繩柄,越近越省力。
力量耐力方麵包括:手臂其上臂抗疲勞能力、腿部力量等。
手臂力量:有些學生跳多了上臂會酸痛,那是因為在跳繩時手臂張得太大,小臂在隨著繩子甩動時,小臂的肌肉容易疲勞。為了減少疲勞,在跳繩時手臂盡量貼近身體,用手腕用力。再者兩手心不可朝上,盡量向下或者相對,手心朝下更能發力, 這樣能節省體力,跳得再多也不會累。
鍛煉腿部力量:在跳繩時,雙腿要承受身體的體重反復跳躍,一定時間後雙腳無力,有的學生就會因此減慢跳速,最終導致跳繩不能過關。為了克服這現象必須進行腿部肌肉的鍛煉,如:收腹跳練習,就是從原地直力開始起跳,空中做屈腿抱膝動作或雙手在腿前擊掌,落地時一定要屈膝緩沖。還可以做單腳跳、雙腳跳台階等練習。
『肆』 跳繩的腳正確方法與技巧
只用腳尖落地,腳後跟不落地
『伍』 跳繩的方法和技巧
跳繩的方法和技巧,跳繩方法就是兩手握住繩往前搖,兩腳抬起輕盈的跳,這樣也不會很累
『陸』 跳繩訓練方法與技巧
跳繩的正確方法:
大臂貼近身體兩側,小臂外展,手腕兒搖繩,雙腳並攏,進行彈跳練習2至3分鍾(彈跳高度為3至5厘米)。開始跳繩,注意手腕做弧形擺動。落地時稍有屈膝緩沖動作。跳起的雙腳膝蓋一般都是直的。小腿更不能有明顯屈膝。呼吸要有節奏,全身要放鬆。
初學者先跳10至20次,休息1分鍾後,重復跳10至20次。非初學者可先跳30次,休息1分鍾後,再跳30次。
跳繩是一項有氧運動,堅持跳繩是可以減肥的。跳繩的注意點:
1、跳繩時應穿質地軟、重量輕的高幫鞋,以避免腳踝受傷。
2、跳繩時需放鬆肌肉和關節,腳尖和腳跟需用力協調,以防止扭傷。
3、繩子軟硬、粗細適中。初學者通常宜用硬繩,熟練後可改為軟繩。
4、體重比較大的話,一定要雙腳同時起落,上躍不要太高,以免關節因過於負重而受傷。
5、跳繩要循序漸進,不要一次跳幾千次,對膝蓋損傷太大。
6、跳完繩以後要做十分鍾左右腿部拉伸,有助於減少運動後的肌肉酸痛,更能拉伸腿部線條,腿型更好看。
7、女生跳繩一定要穿著運動內衣,防止對胸部造成傷害。
(6)雙腿跳繩的方法和技巧視頻擴展閱讀
跳繩是一種最佳的減肥瘦身操,有測試顯示,跳10分鍾,每分鍾跳140次的運動效果就相當於慢跑半小時。跳繩不但可以幫你減肥瘦身,還可以讓全身肌肉勻稱有力,同時會讓你的呼吸系統、心臟、心血管系統得到充分的鍛煉。
這種減肥瘦身方法簡單,有趣,不受氣候的影響,而且是一種男女老少皆宜的運動,只需要一根繩子就可以達到減肥瘦身的目的,而且對女性尤為適宜。跳繩是一種有氧運動,能夠消耗身體內多餘的脂肪,使肌肉變得富有彈性,但是一定要切記,跳繩結束後,一定要做做拉伸動作。拉伸動作能使肌肉分布均勻,防止出現蘿卜腿的現象。跳繩之前做做熱身和跳繩之後做做拉伸,就算長期堅持跳繩運動小腿肌肉也不會過分膨脹,只會適當變結實緊綳,曲線優美好看。
『柒』 跳繩的動作要領與技巧
學習跳繩方法及技巧
1、練跳繩前先把跳繩擺放好。要把跳繩放在兩個膝蓋彎里,或者自然的垂到腳後跟處。
2、選擇合適的跳繩長度。跳繩太長太多都不好,不利於順暢的練跳繩。可以根據身高選擇適合的跳繩長度。跳繩之前可以把跳繩兩端拽到最長,跳繩卡在膝蓋彎里,胳膊正好伸直了,說明跳繩的長度適合。
3、跳繩時用手腕帶動跳繩,而不是手臂。跳繩時手臂盡量避免大幅度晃動,而是手腕在靈活的轉動跳繩,這樣跳的時間長,也不容易累。
4、把握好跳繩下落的時機再起跳。這時練跳繩最重要的,跳繩要在雙腳跳起時從下而過,這要求手、眼、腳、腦子協調一致。當跳繩即將到達膝蓋部位時,雙腳就要跳起了,過快或過慢都容易讓跳繩絆到腳。跳的不要太高,要不然時間長了體力不支,很快就跳不動了。
5、掌握好跳繩甩起來的高度。如果把跳繩甩的過高,跳繩基本上不接觸地面;甩的過低,跳繩很長一段砸到地面上,都會增加失誤。比較理想的是跳繩只有20裡面左右的長度接觸地面。
6、練兩手交叉等花式跳繩要掌握好節奏。當跳繩基本功練到一定程度,想嘗試交叉或從後往前跳等花式跳繩時,一定要把握好節奏。不要甩的太快,兩手交叉要深一些,以保證跳繩的「8」字形擺的大一些,這樣跳的時間長。
『捌』 跳繩並腳跳的動作要領
1、准備動作
雙腳並攏直立,兩臂稍稍自然彎曲,手握跳繩柄,自然彎曲手臂關節置腰兩側呈倒八字狀,跳繩至腳後跟後方。
2、起跳動作
雙腿微微彎曲,由手腕帶動跳繩柄,順時針轉圈發力,同時跳繩由腳後跟,跨過頭部至前腳趾頭,此時用兩腳尖微微用力跳起,讓跳繩往腳底通過,大約跳起3-5厘米高。
3、結束動作
當跳繩從腳底至腳跟後方,即停止手腕發力,防止絆腳。停止後跳繩會隨著慣性停至兩腳前。
(8)雙腿跳繩的方法和技巧視頻擴展閱讀
發展
明代
明代的跳索漸漸成為一種民俗,每逢佳節,民間都有跳繩活動。而且出現了多人輪跳的游戲方式。據沈榜《宛署雜記·民風一》載:「跳百索:(正月)十六日,兒以一繩長丈許,兩兒對牽,飛擺不定,令難凝視,似乎百索,其實一也。
群兒乘其動時,輪跳其上,以能過者為勝,否則為索所絆,聽掌繩者繩擊為罰。」而《帝京景物略·燈市》中記載:「元夕(正月初一晚上),二童子引索略地,如白光輪。一童子跳光中,曰跳白索。」這些都是雙人搖繩、多人輪跳的游戲方式。
明代婦女中間也很流行。據成書於明代的《金瓶梅》第18回這樣描寫到,西門慶由外面回家,「剛下馬進儀門,只見吳月娘、孟玉樓、潘金蓮並西門大姐四個,在前廳天井內月下跳馬索兒耍子。見西門慶來家,月娘、玉樓、大姐三個都往後走了,只有金蓮不去,且扶著庭柱兜鞋,被西門慶帶酒罵道:『淫婦們閑得聲喚,平白跳得什麼百索兒』」。
後來,潘金蓮在西門慶跟前挑唆:「你前日吃了酒來家,一般的三個人在院子里跳百索兒,只拿我煞氣」。由此看來,不僅西門慶家的女子曾以跳繩游戲消閑,而且當時的跳繩還有一個新的名稱「跳馬索」。
清代
跳繩在清代是一項冬季的戶外活動,深受兒童喜愛。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歲時雜戲》記錄了清代北京元宵節民間的娛樂活動,其中有:「博戲則騎竹馬,撲蝴蝶,跳白索,藏蒙兒。」 阿英 《燈市》:「二童子引索略地,如白光輪,一童子跳光中,叫『跳白索』」。
清道光二十年由濟南府知府王贈芳、王鎮主修,成爟、冷炬編纂的《濟南府志·風俗》中也載:「每年孟春正月元旦……兒女以繩跳為戲,名曰『跳百索』。」清代的《松鳳閣詩鈔》中也有記錄,說:「太平鼓,聲咚咚,白光如輪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輪中。」
清代晚期的《燕台口號一百首》中記載了一首輪跳白索的詩:「輪跳百索鬧城闔,元夕燒香柏作薪。絡索連環聲響應,太平鼓打送年人」。可見,清代兒童經常在過年時跳百索,一邊敲著「太平鼓」,一邊用有節奏的歌謠加以伴唱,為新年增添了很多喜慶的節日氣氛。
清代民間也有女子跳百索活動的記載,如清代《樂陵縣志·經制·風俗》載:「元宵期間,女子以跳繩為戲,名曰『跳百索』。」
清代晚期出版的《有益游戲圖說》中說:「用六尺許麻繩,手執兩端,使由頭上回轉於足下,且轉且躍,以為游戲,是謂繩飛」。這里稱跳繩為「繩飛」。無論從跳繩的方法上或是名稱上,都有些繼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