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液體粘度的測定
如果只是因為量少不能浸沒圓柱的話, 你大可改變型號測試這個樣品 粘度計有針對少量珍貴樣品的型號啊 如 加個小量樣品適配器,或者用錐板型號粘度計 都可以 只要樣品好測就可以!
㈡ 測量液體的粘滯系數還有什麼方法
比較法測量。
以往都是利用(1)式,測出Rt、、ΔP、L、V等量,代公式求解,誤差比較大。η=πR4ΔPt8VL(1)(其中R為細管子的半徑;L為管長;ΔP為管兩端的壓強差;若流過細管的流體體積為V。η為流體的粘滯系數,在流速接近穩定的條件下,流過細管的流體體積為V,經過的時間為t。)採用間接比較法:即控制不同的流體在某些相同的條件進行實驗測量(比如:讓不同的流體的相同的體積通過同一根細管),利用公式進行比較,消去相同的物理量。這樣,只要測量少數的物理量即可計算出實驗結果來。
㈢ 落球法測量液體的粘滯系數誤差產生的原因
落球法測量液體的粘滯系數誤差產生的原因:
(1)粘滯系數實驗通過實驗者憑經驗釋放實現,很難保證小球恰好沿容器的中心軸線下落.
(2)落球法實驗要求測出小球勻速通過某段距離的時間,而傳統的粘滯系數實驗僅僅通過實驗者的秒錶計時來實現,由於人工秒錶計時存在著視差和反應時間,實驗時很難精確的測出小球下落的時間。
改進:
用光電門和數字毫秒計代替人工秒錶計時,有效降低了人工秒錶計時帶來的視差和反應誤差;在容器頂部加裝中心帶磁鐵拉桿的蓋子,通過磁力控制保證小球沿容器的中心軸線下落,降低了小球下落時間的測量誤差。
(3)液體粘度系數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液體粘滯系數的測量方法:
粘滯系數的測量方法很多,有落球法、毛細管法、轉筒法等,其中落球法是最基本的一種方法,用落球法測定液體的粘滯系數只適用於測量粘滯系數較大的透明或半透明液體,如蓖麻油、甘油等。
但由於該方法物理現象明顯、原理直觀、實驗操作和訓練內容較多,仍被廣泛地應用於理工科大學的大學物理實驗和物理相關專業的低年級基礎物理實驗。
液體粘滯系數是表徵液體反抗形變能力的重要參數,在生產、生活、工程技術及醫學方面有著重要的應用。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粘滯系數
㈣ 落球法測量液體的粘滯系數的數據處理
質量換成千克,其他長度,直徑都是米,粘滯系數單位是pa.s。
η=ν. ρ
η:試樣動力粘度(mPa.s)
ν:試樣運動粘度(mm2/s)
ρ:與測量運動粘度相同溫度下試樣的密度(g/cm3)
例如:
由於實驗中小球並非實在無線寬廣的液體中下落的,因此直徑與下落速度有關,
關系為v0=v(1kd/D)式中回D是管子直徑,答k是與實驗條件無關的修正系數粘滯系數η=(ρ-ρ0)gd^2/18v0,看似是有關系的,不過密度和v0可能能消掉既然是實驗,還是以做出來的結果為准。
(4)液體粘度系數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液體粘滯系數是表徵液體反抗形變能力的重要參數,在生產、生活、工程技術及醫學方面有著重要的應用。
粘滯系數的測量方法很多,有落球法、毛細管法、轉筒法等,其中落球法是最基本的一種方法,用落球法測定液體的粘滯系數只適用於測量粘滯系數較大的透明或半透明液體,如蓖麻油、甘油等,但由於該方法物理現象明顯、原理直觀、實驗操作和訓練內容較多,仍被廣泛地應用於理工科大學的大學物理實驗和物理相關專業的低年級基礎物理實驗。
㈤ 液體粘滯系數的測定 求解n需要保證哪些實驗條件
1.須保證在同一實驗條件下進行,各自值不變的r、l由同一儀器本身滿足
2.在每次測量時液面要盡量從同一位置開始靜止下降,以保證經過初位置N1,時的速度不變
3.液面經過N,時應及時計時,以保證同一個體積V。
4.液體的體積應相等
㈥ 為什麼用比較法測量粘度系數很大的液體
:如果液體粘度系數較小,則球的穩定速度將會比較大,這意味著在達到穩定速度之前,球將會運動比較大的距離,在實驗中你可以知道,液體的長度是有限的,所以就壓縮了你的測量距離,導致實驗精度不準確。
㈦ 液體粘滯系數的測定
本實驗採用自行設計的FN10-Ⅱ型液體粘滯系數測定儀進行測量,如圖2所示。該測定儀具有下列優點:(1)用電磁鐵吸持和釋放小鋼球,保證使小球沿油筒中心軸線下落,測量誤差小、重復性好;(2)圓筒的底部設計成斜坡狀,小球下落後會自動滑落到圓筒一側的底部,用鋼球吸拾器從油筒外壁將球引導到電磁鐵下端並被電磁鐵吸住,一種直徑的小鋼球只需一粒就可反復做實驗,因此油筒內不會出現小鋼球堆積;(3)用激光光電門計時,提高了計時的准確性。
㈧ 液體粘滯系數的測定要求對兩種不同的液體所加體積相等
實驗過程採用比較法來測量液體的黏滯系數,由黏滯系數公式可知只有當體積相等時,兩種液體流過毛細血管有相同的過程,也就可以通過一種液體的黏滯系數求出另一種液體的黏滯系數
㈨ 液體粘滯系數的測定實驗
實驗二 液體粘滯系數的測定
【實驗目的】
1.學會使用Ostwald粘滯計測定液體的粘滯系數。
2.學會正確使用溫度計、秒錶。
【儀器與器材】
Ostwald粘滯計1支,溫度計1支,秒錶1塊,粘滯計架1個,注射器1支(或量筒1個),橡皮球1個,橡皮管1截,蒸餾水和純酒精各200ml。
【原理與說明】
當液體在毛細管中作穩定流動時,如果管半徑為R,管長為L,管兩邊的壓強差為 ,在t秒內通過的液體的體積為V,則根據泊肅葉公式(Poiseuille's law), 可以求出該液體的粘滯系數 為
(2-1)
在國際單位制中, 的單位是 。
從式(2-1)可知,同樣體積的兩種不同液體在同樣條件下,流過同一細管,如果第一種液體流過的時間為 ,其密度為 ;第二種液體流過的時間為 ,其密度為 ,則從式(2-1)可以得到
(2-2)
(2-3)
用式(2-3)除以式(2-2),得到
(2-4)
假定 、 、 、 和 為已知,用這種比較測量法,無需知道R、L和V值就可以方便地求出 。
本實驗所採用的 Ostwald粘滯計,簡稱奧氏粘滯計,如圖2-1所示,它是一個U型玻璃管,一邊較粗,另一邊較細。細的一側上有一毛細管C,毛細管的上邊有一小玻璃泡B,B的上、下有刻痕m和n。利用橡皮球使一定體積的液體表面升高到B泡上刻痕m 的上邊為止。因兩邊液面高度不同,B泡內的液體將經毛細管C流回A管,液面由m降至n刻痕的時間t可用秒錶測得。
實驗時,將奧氏粘滯計放入盛水的水槽中,以保持測量時溫度的恆定。溫度可由插入水槽內的溫度計T讀出 , 粘滯計可用附在支架上的夾子K固定, 使其保持豎直。
【實驗步驟】
1. 用蒸餾水洗滌粘滯計,特別要把毛細管洗凈,弄乾;
2. 將粘滯計用夾子K固定,放入盛水的水槽中並使之豎直;
3.用注射器或量筒將5ml的蒸餾水自A管注入,然後用橡皮球從B泡開口處橡皮管向上吸管中的液體,直至液面超過刻痕m,注意不可使液體吸入橡皮球內(為什麼?);
4.松開橡皮球,使液面下降,當液面經過m時開動秒錶,液面繼續下降,當它通過n時將秒錶停住;
5.重復上述步驟3、4,共做3-5次。將時間 記錄在表2-1中,並求出 的平均值;
6.將水倒出,用酒精洗凈粘滯計(為什麼?),弄乾。並將用過的廢酒精倒入另一個瓶子里以回收;
7. 將5ml 純酒精注入粘滯計,重復上述步驟3、4,共做3-5次。
將時間 記錄在表2-1中,並求出 的平均值;
8. 將酒精倒出回收,用蒸餾水洗凈粘滯計並放好;
9. 利用式(2-4)計算 ;
10.要求相對誤差N < 5%,否則重做。
【數據記錄與處理】
溫度T ;水的密度 ;酒精的密度 ;
水的粘滯系數 。
表2-1
次數 水流過m 、n所用時間
酒精流過m、n所用時間
1
2
3
4
5
平均
酒精粘滯系數 ;
相對誤差 。
為酒精的粘滯系數之標准值,從表2-2中可以查得。
注意事項:
(1) 粘滯計要清潔,粘滯計內的液體中不能有氣泡,粘滯計要保持豎直。
(2) 避免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粘滯計的溫度發生變化,若溫度變化 時應重做實驗。操作時
不要用手長時間地觸摸粘滯計和水槽。
(3) 避免捏破粘滯計,粘滯計下端彎曲部分很易折斷,操作時不要用雙手分持兩管,也不要用一隻手緊捏兩管,應只捏住粗管子一邊即可。
表2-2
溫度/
0 0.99987
0.80625
1.794
1.78
1 0.99993
0.80541
1.732
1.74
2 0.99997
0.80457
1.674
1.70
3 0.99999
0.80374
1.619
1.67
4 1.00000
0.80290
1.568
1.63
5 0.99999
0.80207
1.519
1.60
6 0.99997
0.80123
1.473
1.57
7 0.99993
0.80039
1.429
1.54
8 0.99988
0.79956
1.387
1.51
9 0.99981
0.79872
1.358
1.48
10 0.99973
0.79785
1.310
1.45
11 0.99963
0.79704
1.274
1.42
12 0.99952
0.79535
1.239
1.39
13 0.99940
0.79520
1.206
1.36
14 0.99927
0.79451
1.175
1.34
15 0.99913
0.79367
1.145
1.31
16 0.99897
0.79283
1.116
1.29
17 0.99880
0.79198
1.088
1.26
18 0.99862
0.79114
1.060
1.24
19 0.99843
0.79029
1.034
1.21
20 0.99823
0.78945
1.009
1.19
21 0.99802
0.78860
0.984
1.17
22 0.99780
0.78775
0.961
1.15
23 0.99757
0.78691
0.938
1.13
24 0.99732
0.78606
0.916
1.11
25 0.99707
0.78522
0.895
1.08
26 0.99681
0.78437
0.875
1.06
27 0.99654
0.78352
0.855
1.05
28 0.99626
0.78267
0.836
1.03
29 0.99597
0.78182
0.818
1.01
30 0.99557
0.78037
0.800
0.99
31 0.99537
0.78012
0.783
0.97
32 0.99505
0.77927
0.767
0.95
33 0.99472
0.77841
0.751
0.94
34 0.99440
0.77756
0.736
0.92
35 0.99406
0.77671
0.721
0.90
表中: 為水的密度, 為酒精的密度。 為水的粘滯系數, 為酒精的粘滯系數。
附錄 血液粘度的測定
1.測定血液粘度的原理和方法
(1) 原理
血液是血細胞 (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血漿組成的一種懸浮液,其粘度很大。在正常生理條件下,人體血液的粘度約為水的2∽5倍。很多疾病都可使血液的粘度發生改變,例如當患有缺血性腦中風、心肌梗塞、冠心病、肺心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腫瘤、多發性骨髓炎、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症等疾病時,會使全血、血漿粘度增高,當患有出血性腦中風、上消化道出血、子宮出血、出血性休克等疾病時,會使全血、血漿粘度降低。因此,在臨床醫學中,測定全血和血漿的比粘度,已成為血液流變學檢查的一項重要指標。
相同體積的血液(或血漿、血清),通過毛細血管所需的時間(秒數)與相同體積的生理鹽水通過同一毛細管所需時間 (秒數)的比值,稱為該血液 (或血漿、血清)的比粘度。
全血的比粘度 (附2-1)
血漿的比粘度 (附2-2)
式中:tb是全血通過毛細管的時間,
tp是血漿通過毛細管的時間,
tw是同體積的生理鹽水通過同一毛細管的時間。
人體血液的比粘度,除受溫度的影響外,還因性別和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2) 方法
用自動電子計時粘度計在25.0oC的恆溫條件下,分別測出同體積的生理鹽水、兔全血、兔血漿通過毛細管所需的時間,根據式(附2-1)、(附2-2)兩式分別計算出兔全血、兔血漿的比粘度。
2.標本的製作和儀器介紹
(1) 標本的製作
兔全血、兔血漿的標本必須在課前制備好,製作的萬法是:取白兔一隻,用肝素(1000單位/毫升)以1kg(體重):lml的比例,從兔耳靜脈注人,進行全身抗凝,然後從兔頸動脈放血,每隻兔可得動脈血60∽100ml,用試管分裝備用,按需要量取部分血,經離心機以3000轉/分的轉速離心20分鍾,用吸管取出血漿備用。每實驗小組需全血、血漿各3∽5ml,當天做實驗,當天取血。
(2) 儀器介紹
自動電子計時粘度計是通過測定一定體積的液體在一定壓力和恆溫條件下,流經一定長度和一定內徑的玻璃毛細管所需的時間來測定液體的比粘度的一種生物物理儀器,自動計時。一次測量時間比較短,測試樣品可以回收。備有專制毛細管,用垂直式毛細管可測定高切變血液比粘度,用水平式毛細管可測定低切變血液比粘度和血漿、血清比粘度。這種粘度計是臨床醫學中用來測定血液、血漿、血清比粘度的一種常用粘度計,也可用來測定其它液體的比粘度。
3 操作步驟
(1) 打開自動電子計時粘度計,調整控溫旋鈕,使水箱溫度控制在25.0oC,並將測試用生理鹽水、兔全血、兔血漿置於恆溫水箱申。
(2) 用滴管取生理鹽水,沖洗垂直式毛細管和水平式毛細管各三次後,分別測出兩個電極(或兩個刻痕)之間同體積的生埋鹽水分別流過垂直式毛細管和水平式毛細管所需的時間各三次,並計算出其平均值tw 、tw,。
(3) 用滴管取兔全血注人垂直式毛細管,測出同體積的兔全血通過它所需的時間三次,取其平均值tb,計算出兔全血的比粘度ηb。
(4) 用滴管取兔血漿注人水平式毛細管,測出同體積的兔血漿通過水平式毛細管所需時間三次,取其平均值tp,計算出兔血漿的比粘度ηp。
(5) 當標本注人毛細管後不能自流,或同一樣品的測量數值相差大於0.5秒以上,表示毛細管不清潔,需重新用生理鹽水沖洗後再做。
(6) 測量完畢後,立即用生理鹽水把毛細管沖洗干凈。
㈩ 用斯托克斯公式測定液體的粘滯系數應注意哪些問題
用落針法測定液體的動力粘度系數落針法測定液體粘度,使用中空長圓柱體(針)在待測液體中垂直下落,採用霍爾感測器和多功能毫秒計(單板機計時器)測量落針的速度,通過測量針的終極速度,確定粘度,並將其顯示出來。巧妙的取針裝置和投針裝置,使測量過程十分簡便,並且自動計算顯示結果。該法可測量不透明液體的粘度和液體密度。一、實驗目的1、學會用落針法測量液體的動力粘度系數。2、學慣用霍爾感測器與單板機記錄針的下落時間。二、儀器用具落針式動力粘度測定儀,游標卡尺,鋼直尺,物理天平,氣泡水準器,密度計等。三、實驗原理在半徑為R1的圓管中裝滿粘度為η的液體,讓長為L,半徑為R2的圓柱形針在管中沿軸線垂直下落,若離中心軸線距離為r的圓管狀液層的速度為V,作用在高為L的圓筒狀液面上的粘滯力為而作用在半徑為r+dr的圓筒狀液面上的粘滯力為,所以,作用在這兩個圓筒狀液面之間的液體上的粘滯力為,而在這兩個圓狀液面之間的液體上下面的壓強差(P1-P2)構成的力為[-(2πγdγ)(P1-P2)],這個力與粘滯力相平衡,即(1)若針在下落時的速度為υ∞解式(1)得(2)(3)又根據質量守恆方程,在單位時間內被落針推開的液體流量πV∞R22等於流過針和圓管間隙的流量q,即(4)把式(3)代入式(4)計算得(5)可以證明式(5)中(P1-P2)能夠寫成(見附錄)(6)上式中ρS為針的密度,ρL為液體的密度,g為重力加速度。把式(6)代入式(5)得(7)在以上推導中,假設容器的深度和針的長度均為無限,而實驗中圓管的深度和針的長度均為有限,所以,應以針實際勻速下落的速度V0代替V∞。這時式(7)要加一修正因子C,C近似為,式中Lr=(L-2R1)/2R2,於是式(7)改寫成(8)若針落下一定距離1的時間為t,則可得V0=1/t,代入式(8),得η的測量公式為(9)如果已PL、g,那麼測出R1、R2、L、I、t,再稱出針的質量m,就可以算出η。四、實驗裝置儀器由本體、落針、霍爾感測器和單板機計時器四部分組成。1、儀器本體本體結構如圖2所示,裝有待測液體的圓筒豎直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下部有調水平的螺釘,用一水淮泡指示底座的水平。底座上豎立的支架中部裝有霍爾感測器及溫度計和取針器。圓筒頂部的蓋子上裝有投針裝置(發射器),它包括喇叭形的導環和帶永久磁鐵的拉桿,此導環便於取針和讓針沿圓筒軸線下落。當取針器把針由圓筒底部提起時,針沿導環到達蓋子頂部,被拉桿上的永久磁鐵吸住,拉起拉桿,針將沿圓筒軸線自動下落。2.落針針如圖3所示,它是有機玻璃製成的內置鉛條的細長圓柱體,其外半徑為R2,平均密度為ρS改變鉛條的數量可以改變針的平均密度,在針內部的兩端裝有永久磁鐵,兩磁鐵異名磁極相對,而同名磁極間的距離為I。3.霍爾感測器圓柱狀靈敏度極高的開關型霍爾感測器固定在儀器本體上,輸出信號接到單板機計時器上,每當磁鐵經過霍爾感測器附近時,感測器輸出一個矩形脈沖,同時由LED(發光二極體)指示。4.單板機計時器以單板機為基礎的多功能毫秒計用以計時和處理數據由6個數碼管顯示。其面板如圖6-4所示,單板機計時器不僅可以計數、計時,還有存貯、運算和輸出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