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單向可控硅和雙向可控硅的測量方法
顧名思義單向的在觸發腳為高電平時正著能通反著不能通,則雙向都可以導通,你可以加5V的直流去測,但是注意直流一旦導通就關閉不了了,這是可控硅的結構所致,不過測試的時候沒關系,導通後你可以用萬用表量,活著用LED做指示都可以。
❷ 可控硅的測量
可控硅的測量方法:
鑒別可控硅三個極的方法很簡單,根據P-N結的原理,只要用萬用表測量一下三個極之間的電阻值就可以。
陽極與陰極之間的正向和反向電阻在幾百千歐以上,陽極和控制極之間的正向和反向電阻在幾百千歐以上(它們之間有兩個P-N結,而且方向相反,因此陽極和控制極正反向都不通) 。
控制極與陰極之間是一個P-N結,因此它的正向電阻大約在幾歐-幾百歐的范圍,反向電阻比正向電阻要大。可是控制極二極體特性是不太理想的,反向不是完全呈阻斷狀態的,可以有比較大的電流通過,因此,有時測得控制極反向電阻比較小,並不能說明控制極特性不好。另外,在測量控制極正反向電阻時,萬用表應放在R*10或R*1擋,防止電壓過高控制極反向擊穿。
若測得元件陰陽極正反向已短路,或陽極與控制極短路,或控制極與陰極反向短路,或控制極與陰極斷路,說明元件已損壞。
❸ 可控硅怎麼測量其好壞
可控硅分單向可控硅和雙向可控硅兩種,都是三個電極。單向可控硅有陰極(K)、陽極(A)、控制極(G)。雙向可控硅等效於兩只單項可控硅反向並聯而成。即其中一隻單向硅陽極與另一隻陰極相邊連,其引出端稱T2極,其中一隻單向硅陰極與另一隻陽極相連,其引出端稱T2極,剩下則為控制極(G)。
1、單、雙向可控硅的判別:先任測兩個極,若正、反測指針均不動(R×1擋),可能是A、K或G、A極(對單向可控硅)也可能是T2、T1或T2、G極(對雙向可控硅)。若其中有一次測量指示為幾十至幾百歐,則必為單向可控硅。且紅筆所接為K極,黑筆接的為G極,剩下即為A極。若正、反向測批示均為幾十至幾百歐,則必為雙向可控硅。再將旋鈕撥至R×1或R×10擋復測,其中必有一次阻值稍大,則稍大的一次紅筆接的為G極,黑筆所接為T1極,餘下是T2極。
2、性能的差別:將旋鈕撥至R×1擋,對於1~6A單向可控硅,紅筆接K極,黑筆同時接通G、A極,在保持黑筆不脫離A極狀態下斷開G極,指針應指示幾十歐至一百歐,此時可控硅已被觸發,且觸發電壓低(或觸發電流小)。然後瞬時斷開A極再接通,指針應退回∞位置,則表明可控硅良好。
對於1~6A雙向可控硅,紅筆接T1極,黑筆同時接G、T2極,在保證黑筆不脫離T2極的前提下斷開G極,指針應指示為幾十至一百多歐(視可控硅電流大小、廠家不同而異)。然後將兩筆對調,重復上述步驟測一次,指針指示還要比上一次稍大十幾至幾十歐,則表明可控硅良好,且觸發電壓(或電流)小。若保持接通A極或T2極時斷開G極,指針立即退回∞位置,則說明可控硅觸發電流太大或損壞。
❹ 單向可控硅25tts08fp怎樣檢測
極性的判定
單向可控硅是由三個PN結的半導體材料構成,其基本結構、符號及等效電路如圖1所示。
可控硅有三個電極:陽極(A)、陰極(K)和控制極(G)。從等效電路上看,陽極(A)與控制極(G)之間是兩個反極性串聯的PN結,控制極(G)與陰極(K)之間是一個PN結。根據PN結的單向導電特性,將指針式萬用表選擇適當的電阻檔,測試極間正反向電阻(相同兩極,將表筆交換測出的兩個電阻值),對於正常的可控硅,G、K之間的正反向電阻相差很大;G、K分別與A之間的正反向電阻相差很小,其阻值都很大。這種測試結果是唯一的,根據這種唯一性就可判定出可控硅的極性。用萬用表R×1K檔測量可控硅極間的正反向電阻,選出正反向電阻相差很大的兩個極,其中在所測阻值較小的那次測量中,黑表筆所接為控制極(G),紅表筆所接的為陰極(K),剩下的一極就為陽極(A)。通過判定可控硅的極性同時也可定性判定出可控硅的好壞。如果在測試中任何兩極間的正反向電阻都相差很小,其阻值都很大,說明G、K之間存在開路故障;如果有兩極間的正反向電阻都很小,並且趨近於零,則可控硅內部存在極間短路故障。
觸發測量

對小功率可控硅可按圖3(a)所示聯接電路,在可控硅A、G之間聯接一隻輕觸開關(以便於操作),用萬用表的R×1Ω檔,黑表筆接A極,紅表筆接K,此時給可控硅加上一正向電壓(通過萬用表內附的干電池),萬用表的指針不動,可控硅不導通,當按下開關,A、G接通,在G、K之間加上觸發電壓,可控硅才導通,萬用表的指針偏轉,指向一個較小的值;當G、A斷開後,失去了控制電壓,如果萬用表的指針位置不變,可控硅仍處於導通狀態,說明該可控硅的觸發特性良好,如果G、A斷開後,萬用表指針隨即偏轉,指向∞。即可控硅不導通,則說明該可控硅的觸發特性不好,或已損壞。對功率較大的可控硅,由於導通電壓降較大,維持電流難以維持,引起導通狀態欠佳,此時應在可控硅的陽極(A)上串接一節干電池,如圖3(b)所示電路進行測試,以免引起誤判。對於大功率可控硅應在圖3(b)的電路上再串上一節干電池,使測試效果明顯。
❺ 如何測量可控硅的好壞
1. 單向可控硅的檢測:
萬用表選電阻R*1Ω擋,用紅、黑兩表筆分別測任意兩引腳間正反向電阻直至找出讀數為數十歐姆的一對引腳,此時黑表筆的引腳為控制極G,紅表筆的引腳為陰極K,另一空腳為陽極A。此時將黑表筆接已判斷了的陽極A,紅表筆仍接陰極K。
2. 雙向可控硅的檢測:
用萬用表電阻R*1Ω擋,用紅、黑兩表筆分別測任意兩引腳間正反向電阻,結果其中兩組讀數為無窮大。若一組為數十歐姆時,該組紅、黑表所接的兩引腳為第一陽極A1和控制極G,另一空腳即為第二陽極A2。
確定A1、G極後,再仔細測量A1、G極間正、反向電阻,讀數相對較小的那次測量的黑表筆所接的引腳為第一陽極A1,紅表筆所接引腳為控制極G。

(5)單向可控硅的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可控硅的主要參數有:
1、 額定通態平均電流IT 在一定條件下,陽極---陰極間可以連續通過的50赫茲正弦半波電流的平均值。
2、 正向阻斷峰值電壓VPF 在控制極開路未加觸發信號,陽極正向電壓還未超過導能電壓時,可以重復加在可控硅兩端的正向峰值電壓。可控硅承受的正向電壓峰值,不能超過手冊給出的這個參數值。
3、 反向阻斷峰值電壓VPR 當可控硅加反向電壓,處於反向關斷狀態時,可以重復加在可控硅兩端的反向峰值電壓。使用時,不能超過手冊給出的這個參數值。
4、 觸發電壓VGT 在規定的環境溫度下,陽極---陰極間加有一定電壓時,可控硅從關斷狀態轉為導通狀態所需要的最小控制極電流和電壓。
5、 維持電流IH 在規定溫度下,控制極斷路,維持可控硅導通所必需的最小陽極正向電流。許多新型可控硅元件相繼問世,如適於高頻應用的快速可控硅,可以用正或負的觸發信號控制兩個方向導通的雙向可控硅,可以用正觸發信號使其導通,用負觸發信號使其關斷的可控硅等等。
參考資料:網路-可控硅
❻ 單向、雙向可控硅怎麼測量知道那個腳是:K、A、G極
【基本知識】可控硅分單向可控硅和雙向可控硅兩種,都是三個電極。單向可控硅有陰極(K)、陽極(A)、控制極(G)。雙向可控硅等效於兩只單項可控硅反向並聯而成。
【判斷方法】
1、單、雙向可控硅旳判別:先任測兩個極,若正、反測指針均不動(R×1擋),可能是A、K或G、A極(對單向可控硅)也可能是T2、T1或T2、G極(對雙向可控硅)。若其中有─次測量指示為幾十至幾百歐,則必為單向可控硅。且紅筆所接為K極,黑筆接旳為G極,剩下即為A極。若正、反向測批示均為幾十至幾百歐,則必為雙向可控硅。再將旋鈕撥至R×1或R×10擋復測,其中必有─次阻值稍大,則稍大旳─次紅筆接旳為G極,黑筆所接為T1極,餘下是T2極。
2、性能旳區別:將旋鈕撥至R×1擋,對於1~6A單向可控硅,紅筆接K極,黑筆同時接通G、A極,在保持黑筆不脫離A極狀態下斷開G極,指針應指示幾十歐至─百歐,此時可控硅已被觸發,且觸發電壓低(或觸發電流小)。接著瞬時斷開A極再接通,指針應退回∞位置,則表明可控硅良好。 對於1~6A雙向可控硅,紅筆接T1極,黑筆同時接G、T2極,在保證黑筆不脫離T2極旳前提下斷開G極,指針應指示為幾十至─百多歐。接著將兩筆對調,重復上述步驟測─次,指針指示仍然比上─次稍大十幾至幾十歐,則表明可控硅良好,且觸發電壓(或電流)小。若保持接通A極或T2極時斷開G極,指針立即退回∞位置,則說明可控硅觸發電流太大或損壞。可按圖2方法進─步測量,對於單向可控硅,閉合開關K,燈應發亮,斷開K燈仍不息滅,否則說明可控硅損壞。 對於雙向可控硅,閉合開關K,燈應發亮,斷開K,燈應不息滅。接著將電池反接,重復上述步驟,均應是同─結果,說明是好旳。否則說明該器件已損壞
❼ 可控硅怎麼測量
可控硅檢測方法:
可控硅的特性。
可控硅分單向可控硅、雙向可控硅。單向可控硅有陽極A、陰極K、控制極G三個引出腳。雙向可控硅有第一陽極A1(T1),第二陽極A2(T2)、控制極G三個引出腳。
只有當單向可控硅陽極A與陰極K之間加有正向電壓,同時控制極G與陰極間加上所需的正向觸發電壓時,方可被觸發導通。此時A、K間呈低阻導通狀態,陽極A與陰極K間壓降約1V。單向可控硅導通後,控制器G即使失去觸發電壓,只要陽極A和陰極K之間仍保持正向電壓,單向可控硅繼續處於低阻導通狀態。只有把陽極A電壓拆除或陽極A、陰極K間電壓極性發生改變(交流過零)時,單向可控硅才由低阻導通狀態轉換為高阻截止狀態。單向可控硅一旦截止,即使陽極A和陰極K間又重新加上正向電壓,仍需在控制極G和陰極K間有重新加上正向觸發電壓方可導通。單向可控硅的導通與截止狀態相當於開關的閉合與斷開狀態,用它可製成無觸點開關。
雙向可控硅第一陽極A1與第二陽極A2間,無論所加電壓極性是正向還是反向,只要控制極G和第一陽極A1間加有正負極性不同的觸發電壓,就可觸發導通呈低阻狀態。此時A1、A2間壓降也約為1V。雙向可控硅一旦導通,即使失去觸發電壓,也能繼續保持導通狀態。只有當第一陽極A1、第二陽極A2電流減小,小於維持電流或A1、A2間當電壓極性改變且沒有觸發電壓時,雙向可控硅才截斷,此時只有重新加觸發電壓方可導通。
單向可控硅的檢測。
萬用表選電阻R*1Ω擋,用紅、黑兩表筆分別測任意兩引腳間正反向電阻直至找出讀數為數十歐姆的一對引腳,此時黑表筆的引腳為控制極G,紅表筆的引腳為陰極K,另一空腳為陽極A。此時將黑表筆接已判斷了的陽極A,紅表筆仍接陰極K。此時萬用表指針應不動。用短線瞬間短接陽極A和控制極G,此時萬用表電阻擋指針應向右偏轉,阻值讀數為10歐姆左右。如陽極A接黑表筆,陰極K接紅表筆時,萬用表指針發生偏轉,說明該單向可控硅已擊穿損壞。
雙向可控硅的檢測。
用萬用表電阻R*1Ω擋,用紅、黑兩表筆分別測任意兩引腳間正反向電阻,結果其中兩組讀數為無窮大。若一組為數十歐姆時,該組紅、黑表所接的兩引腳為第一陽極A1和控制極G,另一空腳即為第二陽極A2。確定A1、G極後,再仔細測量A1、G極間正、反向電阻,讀數相對較小的那次測量的黑表筆所接的引腳為第一陽極A1,紅表筆所接引腳為控制極G。將黑表筆接已確定的第二陽極A2,紅表筆接第一陽極A1,此時萬用表指針不應發生偏轉,阻值為無窮大。再用短接線將A2、G極瞬間短接,給G極加上正向觸發電壓,A2、A1間阻值約10歐姆左右。隨後斷開A2、G間短接線,萬用表讀數應保持10歐姆左右。互換紅、黑表筆接線,紅表筆接第二陽極A2,黑表筆接第一陽極A1。同樣萬用表指針應不發生偏轉,阻值為無窮大。用短接線將A2、G極間再次瞬間短接,給G極加上負的觸發電壓,A1、A2間的阻值也是10歐姆左右。隨後斷開A2、G極間短接線,萬用表讀數應不變,保持在10歐姆左右。符合以上規律,說明被測雙向可控硅未損壞且三個引腳極性判斷正確。
檢測較大功率可控硅時,需要在萬用表黑筆中串接一節1.5V干電池,以提高觸發電壓。
可控硅(SCR)國際通用名稱為Thyyistoy,中文簡稱晶閘管。它能在高電壓、大電流條件下工作,具有耐壓高、容量大、體積小等優點,它是大功率開關型半導體器件,廣泛應用在電力、電子線路中。
❽ 怎樣測量可控硅
單向可控硅測量好壞方法:用萬用表測可控硅的好壞。用電阻x1k檔,正、反向測量A、K之間的電阻值,均接近無窮大;用電阻x10Ω檔測量G、K之間的電阻,從十幾歐姆至百歐姆,功率越大歐姆值越小。正、反向電阻值相等或差異極小。說明可控硅的G、K並不像一般三極體的發射結,有明顯的正、反向電阻的差異。這種測量方式是有局限性的,當A、K之間已呈故障開路狀態時,則無法測出好壞。有的G、K間電阻值極小,也難以判別兩控制極是否已經短路。
❾ 請問如何用數字萬用表測可控硅的好壞,簡單點!
復制過來的。順便學習一下。
一、單向可控硅工作原理
可控硅導通條件:一是可控硅陽極與陰極間必須加正向電壓,二是控制極也要加正向電壓。以上兩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可控硅才會處於導通狀態。另外,可控硅一旦導通後,即使降低控制極電壓或去掉控制極電壓,可控硅仍然導通。
可控硅關斷條件:降低或去掉加在可控硅陽極至陰極之間的正向電壓,使陽極電流小於最小維持電流以下。
二、單向可控硅的引腳區分
對可控硅的引腳區分,有的可從外形封裝加以判別,如外殼就為陽極,陰極引線比控制極引線長。從外形無法判斷的可控硅,可用萬用表R×100或R×1K擋,測量可控硅任意兩管腳間的正反向電阻,當萬用表指示低阻值(幾百歐至幾千歐的范圍)時,黑表筆所接的是控制極G,紅表筆所接的是陰極C,餘下的一隻管腳為陽極A。
三、單向可控硅的性能檢測
可控硅質量好壞的判別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第一是三個PN結應完好;第二是當陰極與陽極間電壓反向連接時能夠阻斷,不導通;第三是當控制極開路時,陽極與陰極間的電壓正向連接時也不導通;第四是給控制極加上正向電流,給陰極與陽極加正向電壓時,可控硅應當導通,把控制極電流去掉,仍處於導通狀態。
用萬用表的歐姆擋測量可控硅的極間電阻,就可對前三個方面的好壞進行判斷。具體方法是:用R×1k或R×10k擋測陰極與陽極之間的正反向電阻(控制極不接電壓),此兩個阻值均應很大。電阻值越大,表明正反向漏電電流愈小。如果測得的阻值很低,或近於無窮大,說明可控硅已經擊穿短路或已經開路,此可控硅不能使用了。
用R×1k或R×10k擋測陽極與控制極之間的電阻,正反向測量阻值均應幾百千歐以上,若電阻值很小表明可控硅擊穿短路。
用R×1k或R×100擋,測控制極和陰極之間的PN結的正反向電阻在幾千歐左右,如出現正向阻值接近於零值或為無窮大,表明控制極與陰極之間的PN結已經損壞。反向阻值應很大,但不能為無窮大。正常情況是反向阻值明顯大於正向阻值。
萬用表選電阻R×1擋,將黑表筆接陽極,紅表筆仍接陰極,此時萬用表指針應不動。紅表筆接陰極不動,黑表筆在不脫開陽極的同時用表筆尖去瞬間短接控制極,此時萬用表電阻擋指針應向右偏轉,阻值讀數為10歐姆左右。如陽極接黑表筆,陰極接紅表筆時,萬用表指針發生偏轉,說明該單向可控硅已擊穿損壞。
四、可控硅的使用注意事項
選用可控硅的額定電壓時,應參考實際工作條件下的峰值電壓的大小,並留出一定的餘量。
1、選用可控硅的額定電流時,除了考慮通過元件的平均電流外,還應注意正常工作時導通角的大小、散熱通風條件等因素。在工作中還應注意管殼溫度不超過相應電流下的允許值。
2、使用可控硅之前,應該用萬用表檢查可控硅是否良好。發現有短路或斷路現象時,應立即更換。
3、嚴禁用兆歐表(即搖表)檢查元件的絕緣情況。
4、電流為5A以上的可控硅要裝散熱器,並且保證所規定的冷卻條件。為保證散熱器與可控硅管心接觸良好,它們之間應塗上一薄層有機硅油或硅脂,以幫於良好的散熱。
5、按規定對主電路中的可控硅採用過壓及過流保護裝置。
6、要防止可控硅控制極的正向過載和反向擊穿。
❿ bt151 500r 可控硅怎麼測試好壞
可以用萬能表側量門極和陰極是否短路.
小功率的可控硅,用萬能表的電阻檔測量,正反向都不通的兩個極是A、K極,剩餘一個腳就是G腳了。用R*1測量A、K兩腳之間的電阻時,將表筆其中的一根表筆碰一下G極然後斷開,此時不通的A、K極,除了碰G極時變成有電阻的通態以外,斷開G極仍然能繼續保持通態(已經被觸發),那可控硅就是好的。
此方法可用於測量小功率的單相或者雙向可控硅,因為電阻R*1檔的電流有限,只大於小功率的可控硅的維持電流使之在G腳沒有觸發信號時,能繼續保持通態。大功率的可控硅因維持電流太大,G極沒有觸發信號,太小的電流是不能維持可控硅繼續導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