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做包子的步驟是什麼
包子是一種古老的傳統麵食,一般由麵包裹著餡,主要製作材料有麵粉和餡,起源於四川。
包子材料:
麵粉750克,凈豬肉500克,生薑5克,醬油125克,水422毫升,凈蔥625克,香油60克,味精少許,鹼適量。
做法:
1.將豬肉按肥瘦3:7匹配。將肉軟骨及渣剔凈、剁碎,使肉成大小不等的肉丁。在攪肉過程中要加適量的生薑水,然後上醬油。上醬油的目的是調節鹹淡,醬油用量要靈活掌握。上醬油時要分次少許添進,以使醬油完全摻到肉里,上完醬油稍等一會,如能在冰箱內放一會更好,緊接著上水即可。上水也要分次少許添加,否則餡易出湯。最後放入味精、香油和蔥末攪拌均勻。(蔥末提前用香油抹上)。
2.制好麵皮後,分割成20克的劑子。
3.把劑子用面滾勻,擀成薄厚均勻,大小適當的圓皮。
4.左手托皮,右手撥入餡,掐褶18-22個。掐包時拇指往前走,拇指與食指同時將褶捻開,收口時要按好,包子口上要沒有麵疙瘩。
5.包子上屜蒸4~5分鍾即成。
注意:一般家裡製作包子,包子生坯包好後就要上籠蒸了,在此要掌握好蒸包子要多長時間。生坯逐個放入籠屜中後,每個包子之間要留有約2指寬的空隙。籠屜放入鍋中,鍋底加適量清水,加蓋用旺火蒸約10-15分鍾即熟。
㈡ 包子怎麼做的請告訴我步驟可以嗎
一。麵粉的發酵
①我們在製作包子時,一定要掌握正確的發酵方法與酵母和水的用量。正常發酵麵粉時,麵粉與水的比例應是:1:0.5。但我們在發酵包子皮所使用的麵粉時,要將水的用量提高一些,也就是1:0.6,再1斤麵粉中需要加入六兩35度左右的溫水。酵母的用量為,一斤麵粉可以加入3到4克的乾酵母。用這個比例發酵出來的面團會比較松軟一些,而且發酵的效果更好。
②發酵麵粉時的水溫必須要控制好,我們大家可能不太了解,酵母只有在水溫30度到35度時,才能繁殖得更快,而且生長迅速,如果水溫低於零度或者是高於45度時,酵母的生長就會完全停止,那麼我們發酵麵粉就會失敗,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們在發酵麵粉時一定要控制好水溫,讓水溫保持在30到35度之間,如果家中有食品測量溫度計,那我們就可以用溫度計來測量水溫,要是沒有食品測量溫度計,那就可以用我們的手來測試水溫,正常情況下我們用手摸著水不燙手,並且感覺到很舒服時,那這個水的溫度基本都在30——35度左右。
③我們在發酵包子所使用的麵粉時,首先要將酵母放在麵粉中,然後將溫水分幾次倒在麵粉里
④將麵粉先和製成面絮狀,這樣可以避免麵粉中出現麵疙瘩。
⑤直到將水全部加入後,我們將面絮和製成面團,在和制面團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將面團進行多次的揉搓,這樣既可以加快面團的發酵速度,又可以使面團更加均勻有彈性。
⑥將面團揉制到最後,我們必須要做到三光,也就是手光,盆兒光,面光。
⑦發酵面團揉制光滑以後,我們將裝有面團的盆蓋嚴,放在一個溫度相對較高的房間中,讓它進行發酵,有很多人會在鍋中加上一些三四十度左右的溫水,然後將裝有發酵面團的盆放在溫水中進行發酵,這么做是沒有必要的,只要房間中的溫度適宜,我們所發酵的面團在30分鍾至40分鍾之間就會發酵完成的。而在鍋中加入溫水發酵面團,隨著水溫的下降面團發酵速度不一定會加快,所以說那麼做是沒有必要的。
二。發酵面團的揉制排氣與二次醒發。
①面團在發酵完成之後,我們可以觀察到,面團的內部已經變成蜂窩狀了,這就證明面團兒已經發酵完好了。
②我們將發酵好的面團放在面板上,撒上一層生麵粉,進行面團的揉制排氣操作,在揉制發酵面團的過程中,我們盡量將面團揉制的均勻一些,將面團內部的空氣排出。
③然後把揉好的面團放置十五分鍾左右,讓面團進行一次醒發。
④發酵面團醒發好以後,我們再次揉制發酵面團,把發酵面團揉製成光滑有彈性的狀態,在進行二次醒發,這樣可以使發酵面團充滿彈性,並且蒸製成熟以後會更加松軟彭起。
三。包子麵皮的製作與蒸制。
①發酵面團醒制好以後,我們再次將面團揉制均勻,隨後將面團分為幾個小塊,然後將每一小塊面團,分別揉製成均勻的長條面劑,在將長條面劑揪成大小相等的包子面劑,用擀麵杖將面劑擀成四周薄中間厚的包子麵皮,就可以進行包子的製作了。(在製作包子麵皮的時候,不要將包子麵皮擀得太薄,如果包子麵皮太薄,在加入包子餡以後,包子麵皮就會因為吸收餡汁而不彭起,也就沒有了松軟的口感了。)
②包子製作完成以後,我們在鍋中加入常溫的水,在將包好的包子擺在蒸屜上,放在鍋中醒制十分鍾,因為是酵母發面,所以我們也無須擔心包子跑鹼的問題,經過十分鍾的醒制,我們在打開爐火,將鍋中的水燒開蒸制十五分鍾即可成熟,包子蒸好以後,先別急著打開蒸鍋的蓋子,先讓鍋中的蒸汽自然散發一些,三分鍾以後再將鍋蓋打開,這樣可以防止包子收縮。
製作包子麵皮時的一些技術要點。
①發酵麵粉時水溫與酵母的使用比例一定要掌握好,這是使包子麵皮鬆軟的一個重要步驟。
②增加揉制發酵面團的次數,發酵面團揉制的時間越久次數越多,包子麵皮的松軟度就會越好。
③包子製作好以後,醒制的過程也很重要,只有讓包子皮進行適當的醒發,蒸出來的包子麵皮才會更加松軟。
㈢ 做包子的方法與步驟
准備用料:蘿卜2個、豬肉末500g、麵皮適量、大蔥8棵、溫水440ml、酵母10g、亞麻籽油10匙、醬油4匙、五香粉2勺、精鹽4勺、味精2勺。
步驟一:肥豬肉剁成肉泥。
㈣ 如何DIY皮包方法圖解
步驟一:繪圖及紙樣
1.首先繪製作草圖,標注尺寸和注意事項
2.根據草圖用廢紙裁出各部分的紙樣,並簡單組合,修正尺寸。如尺寸無誤後,用硬板紙打樣,這樣基本保證不會走形和浪費皮革。
步驟二:裁皮及處理
3.利用上面的硬板紙,使用皮革專用筆畫到皮上。圖中用的是2.0的原色植鞣皮,便如果是植鞣革的畫,則建議用錐子或硬物在皮革上畫出印子。
用專業皮刀或者美工刀、剪刀等裁出皮子,盡量要裁減的整齊哦,不然會影響後面的邊緣處理。
4.給裁減好滴的皮革上牛腳油,要均勻和充分滲透到皮子里,然後自然的晾乾半天到一天,這步很關鍵哦,這也是皮革的最基礎保養。
PS:普通已經處理過的皮革只要清潔一邊就好嘍。
5.給晾乾的皮革上皮革保養膏,同樣是保養皮革,但是這個也能起到防臟防水的作用,也防止製作時手上的汗或者臟東西浸到皮子里,影響美觀哦。
皮革的背面,可以不處理,也可以用調得稀一些的CMC塗一遍刮平。
㈤ 做包包的手工製作方法有哪些
手工包包編織的具體操作如下:
准備材料:毛線、織針。
1、第一步起針,起10針。
㈥ 用皮革製作包包的方法 自製簡單皮包怎麼做
1/9
第1步:剪好模型
首先剪好紙板模型,然後繪制它的皮。用刀或者切刀框切出來這個形狀。
2/9
第2步:折疊
折出如圖所示的形狀,可以用鐵片畫出這些折疊線,最好用一片沒用的補料來保護皮革。
3/9
第3步:上按扣
首先要兩個孔在正確的地方(襟翼)。然後再折一邊並標記底部需要標記的地方,這樣你才能去掉那是正確的地方。頂部的部分需要在皮瓣上,用塑料工具(通常它自帶的數據包)使它們粘在一起。再用木槌緊固件。
4/9
第4部:為卡做切口
為卡片切兩個卡槽
5/9
第5步:應用面料
用一塊布為信用卡做一個口袋,切出形狀,然後用紡織膠水或縫合它,注意只在皮革的背面邊緣用膠水或者縫合。
6/9
第6步:個性化!
現在你已經用手工皮包製作方法把錢包做出來了,現在應該讓它變得個性了,接下來可以做拼接、烙印。
7/9
步驟7:拼接
如果你想加不同顏色的在你的錢包上,比如縫邊,繪圖等等,有創意就好。您可以使用不同的顏色和圖案拼接,手工縫制或使用縫合機(警告:確保你縫紉機能縫制皮革)。
8/9
第8步:烙印
你可以做一個好的圖紙烙印在皮革上,寫你的名字或者復制圖案在皮革上。
9/9
以上手工皮包製作方法,做出成品
㈦ 小包的製作方法
圓籠小包製作方法,皮薄肉香,湯汁甜美,無比美味
1.原材料原籠小包又稱鮮肉原籠,它的餡主要是豬肉。所需的材料大致為:夾心五花肉1公斤,麵粉1公斤,鮮酵母一塊,肉皮凍600克。調料有:食鹽、醬油各25克,黃酒少許,約12.5克,白糖100克,味精、蔥薑末、胡椒粉、食用鹼各少許。
2.制肉皮凍新鮮肉皮約250克,除去上面附著的肥肉,刮凈細毛,洗凈。鍋內放清水約600克。放入肉皮,煮到能用指甲掐碎後撈起,放入冷水中冷卻後,再剁成碎塊;同時放入姜塊約40克,蔥末、黃酒各25克,胡椒粉少許。煮到肉皮酥爛,湯成凝膠狀後。倒入盆中。用時將皮凍再剁碎後與剁好的肉餡一起拌和。肉皮凍是包子「湯濃」關鍵,一是煮後的肉皮要盡量剁碎,二是必需要煮到肉皮酥爛後,才能起鍋。
3.剁餡將肉洗凈、切成小塊.剁碎,用上述調料拌和。擱置二、三十分鍾,讓調料味進入肉內(這是包子「味鮮」的一道重要工序),再稍加些水,放入肉皮凍,一起攪拌均勻。
4,和面用溫水將鮮酵母溶化,再用少許溫水將鹼溶化成鹼水。將麵粉放進盆內,倒入鮮酵母水拌和,再加溫水500克揉透,揉到麵粉團光滑.不粘手為止。用濕布蓋好。令其發酵,約1小時左右取出。發酵時間的掌握。是面和得好壞的關鍵,不要使面發得太足;太足,包子皮相對變厚,且皮有咬頭。發的時間太短,又會類似死面。要注意看一看,只要基本上發起來了,寧可時間短一點,不可發得太過。然後取出放在面板上,加入鹼水拌和,揉透後.再搓成條狀,摘成坯子,一般50克面為五個坯子。
5.成型將坯子逐個擀成直徑約5厘米的圓形皮子,每個皮子放入約15克的餡子,然後掐攏收口。中間留一小口。然後上籠,用旺火滾水蒸8-10分鍾,即可起籠食用。
二,原籠小包的「創新」
1,改餡除了鮮肉餡以外,我們還做過:
(1)蝦仁、鮮肉餡將五花肉減少100-150克,增加250克鮮蝦仁。與肉一同剁碎。或者將蝦米(干)100克,先放入溫水中泡軟,切碎,再連水加入肉中剁碎。
(2)魚肉、豬肉餡將五花肉減少約250克,加入約400克魚肉(最好是鯉魚,去刺),與肉一同剁碎,並在調料中酌量增加姜蔥末。
(3)雞肉、豬肉餡將五花肉減少250克,加入雞肉400克(去腎),與肉一同剁碎。這三種餡,較單一的肉餡,更具鮮味。其中魚肉、豬肉餡,還有類似蟹黃包的口感。
2,改發面方法我們改用面頭、發酵粉以及小蘇打代替鮮酵母。結果以面頭的效果為好。發酵粉時間不易掌握。小蘇打發起的面,缺乏彈性。發好的面加入鹼水比加入蘇打水既好吃,又具有彈性和咬頭;做皮子時還好擀。
3.改進肉皮凍的製法(1)用清燉豬蹄或豬腳湯作為皮凍先加較少的水,將豬蹄燉爛,燉到用筷子一夾即能將骨肉分離。將湯倒出(豬蹄另加水燒燉、食用)加入調料,並路加一些水,再燉10分鍾左右,倒出,晾晾.即成。
(2)用魚凍代替肉皮凍用新鮮魚加較少量的水,將魚燉至透熟後,將湯以及少部分碎魚肉倒出(魚另供食用)。加入調料。略加水,再燉片刻。晾涼後。即成。魚凍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肉皮凍混用,特別是用於魚肉、豬肉餡,更添鮮味。
(3)雞皮、肉皮凍先將雞燉至爛熟,將雞皮取下,與肉皮一同剁碎,再加入少許濃雞湯,然後加入調料,再燉至雞肉皮酥爛即成。
其中以豬蹄、豬腳凍最方便,吃豬蹄時,即可將湯貯存,置於冰箱中備用。魚凍、雞肉皮凍,能夠增添鮮味。
㈧ 手工製作皮包的方法
所需材料:義大利植鞣皮革四合扣、裁片刀鉗子、圓錐圓斬、菱斬修邊器、錘子牛腳油、粘合劑針線、邊線器四合扣工具、手縫固定夾具染色劑。
1、按照做好的紙版用裁切皮革的裁片刀裁成不同規格的皮革片。
㈨ 手工包包的製作方法
手工包包的製作方法如下:
工具:裁片刀、鉗子、 圓錐、圓斬 菱斬修邊器 、錘子牛腳油 、粘合劑、針線、 邊線器、四合扣工具 、手縫固定夾具、染色劑。
1、按照做好的紙版用裁切皮革的裁片刀裁成不同規格的皮革片。
㈩ 怎麼做手工皮包,都需要什麼工具。
製作材料:
1、一塊植鞣革
2、皮繩若干
3、皮繩手縫針
4、刀,選擇你順手且足夠鋒利的
5、如果你有激光切割器可以用上
製作步驟:
1、將皮繩穿入皮繩手縫針:首先,將皮繩的一端裁出一個尖角並擰成一個錐形,然後將處理好的皮繩穿進皮繩手縫針內,向皮繩手縫針內擰皮繩,直到擰緊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