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灌模的目的
灌模的目的:
將塑膠粒原料經高溫熔化成流體後,在模具合模的狀態下,以高壓射出的方式將高溫的塑膠流體射入到模具的模穴中。
經過冷卻及脫模的步驟後,塑膠件即可固化成形。
包模(灌注模)的操作方法:
比較光滑或簡單的產品,用膠板或玻璃板圍起來,取一定的硅膠與固化劑進行拌攪均勻,將抽過真空的硅膠直接倒入產品上面,待硅膠乾燥成型後,取出模型,模具就成型了(註:包模一般採用硬度比較軟的硅膠來做模,這樣脫模比較容易,不會損壞硅膠模具裡面的模型)。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灌注模
B. 如何用最普通的印模取基本合格的印模
1、規范備牙;
2、拋光(重點強調);
3、排齦線(排齦膏)的使用;
4、硅橡膠(聚醚)的使用;
5、正確的取模方法
6、正確灌模!
C. 二次法硅橡膠取膜的過程及步驟
1、選擇不銹鋼托盤,或個性化托盤(確保托盤無形變),然後在托盤上塗布專用托盤粘結劑,並按說明使其乾燥(確保托盤與硅膠產生化學結合,避免脫離)。
7.依照材料說明時間等待托盤內硅橡膠完全凝固後,將托盤取出。30分鍾之後,再進行石膏模型的灌制,即可完成。
D. 復模液體硅膠灌模的製作方法是什麼
主要用於玩具禮品行業,工藝禮品行業,傢具裝飾裝潢行業,人物復制,建築裝飾裝潢行業,樹脂工藝品行業,不飽和樹脂工藝品行業,蠟燭工藝,塑膠玩具行業,,禮品文具行業,,石膏工藝禮品行業,模具製造行業,波麗工業品模擬動植物雕塑,佛雕工藝品等多種行業的產品復制及模具製作分片模具或片模操作方法:把抽過真空的硅膠以塗刷或灌注方法進行施工。假如你是做片模或分片模具有採用塗刷方式,塗刷前先把你要復制的產品或模型塗刷上一層脫模劑或隔離劑,然後把硅膠塗刷在產品上面(註:一定要塗刷均勻)等待30分鍾後,將表面粘帖一層紗布或玻璃纖維布來增加強度,然後再塗上第二層硅膠,等硅膠乾燥後,再做外模,外模可以使用石膏或樹脂等材料。
用一塑膠碗盛500g膠,在室溫下加固化劑1.5%,充分攪拌均勻備用。將母模坯用脫模劑處理潤滑。潤滑好的母坯四周用木條圍住,木條也應用脫模劑處理,中間的空隙以2—100px為宜。將配好的膠沿一固定灌注點緩慢澆注,並不時震盪以排除裡面的空氣。60分鍾膠固化完全後四周再用木條圍住,留100px空隙,折除原木條。將石膏粉1000g兌水後注入木條框內,注滿為止(木條框應用塑膠片分為兩部分以利拆模)。20分鍾後拆除木條,模具即做完成。固化劑加量應視溫度而定,氣溫高則減少。固化劑使用過量,模具會變硬變脆;固化劑使用過少,操作時間會延長。為防止模具硅膠物性變化,建議不加硅油。為了您的模具能達到最佳使用效果,請把模具存放至少24小時後使用行塗刷或灌注,這樣就浪費了硅膠,只能把硅膠倒入垃圾桶,重新再取硅膠來做。塗刷或操作過程:把抽空排過氣泡的硅膠,以塗刷或灌注的方式。倒在產品上面(註:在倒硅膠之前要復制的產品或模型一定要打脫模劑或隔離劑)。然後再把硅膠塗刷在產品上面,塗刷一定要均勻,30分鍾後粘貼一層紗布纖緯布來增加硅膠的強度和拉力。然後再塗刷一層硅膠,再粘貼一層紗布纖緯布,這樣兩次之後就可以了。
E. JAVA取模運算到底是什麼步驟
%為取模運算符,就是說不管你的數多大,它只截取你取余部分的。
比如111%100就得到11,如果是111%10就得到1了。相當於111/100,然後把能整除的部分去掉,留下不能整除的,即余數11。簡單說,就是取余啊。
你那題,就是求%10的數,所以得到的只能是除於10的余數,所以就只能為0-9
F. 牙科硅橡膠取模後灌模要點
按照常規方法灌模即可,但是一般要取模兩小時以後,建議最好隔天灌模,這很重要,立刻灌石膏會有很多氣泡,而且型變還沒有完全恢復
G. 藻酸鹽印模取模型方法和步驟
摘要 四.步驟:
H. 什麼是模運算要怎麼取模
「模」是「Mod」的音譯,模運算多應用於程序編寫中。 Mod的含義為求余。模運算在數論和程序設計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從奇偶數的判別到素數的判別,從模冪運算到最大公約數的求法,從孫子問題到凱撒密碼問題,無不充斥著模運算的身影。雖然很多數論教材上對模運算都有一定的介紹,但多數都是以純理論為主,對於模運算在程序設計中的應用涉及不多。
I. 簡單入門的硅膠模具製作方法是怎樣
一、工具及材料的准備
選備好適合產品用的模具硅膠,模種一個,電子稱一台,攪拌容器一個,攪拌刀一把等工具及材料。
二、模種處理
將模種打磨拋光處理光滑,然後塗刷脫模劑,脫模劑一定要塗刷均勻(脫模劑可以是洗潔精,肥皂水,凡士林,液體石蠟等),最後用氣槍吹乾或者是紗布擦乾。如若做分片模,要選擇畫好模線。
備註:脫模劑塗刷不均勻,容易導致脫模時,有些復雜花紋脫模劑塗刷不到的地方,不好脫模,模種粘在模具上損壞模種。
三、固定模種
把模種用膠水固定在木板上,再根據開模方式的不同來處理模種,具體有灌注模,包模,分片模開模方法。
若是灌注模:
灌模或灌注模,是用於比較光滑或簡單的產品,沒有模線省工省時,就是將你要復制的產品或模型,用膠板或玻璃板圍起來,並用膠水將四周密封,以免有縫隙灌注硅膠時,硅膠沿縫隙流出。(此為簡單入門級別)用紙板圍起來打脫模劑倒膠就行
備註:膠板或玻璃板接觸硅膠地方也要打脫模劑。
若是分片模:
把模線以下的部分用油泥堆滿,碾平浮滑,用刀具將四周的油泥切掉,距離
模種25px-37.5px為佳。
四、硅膠和固化劑配比
估算模具用量,模具硅膠外觀是流動的液體,A組份是硅膠,B組份是固化劑。用電子稱稱量所需硅膠,再按一定的比例稱量固化劑,一般固化劑的添加量是2%-3%,例:取100克硅膠,加入2克固化劑,膠與固化劑攪拌均勻,(註:硅膠與固化劑一定要攪拌均勻,如果沒有攪拌均勻,模具會出現一塊已經固化,一塊沒有固化,硅膠會出現乾燥固化不均勻的狀況就會影響硅膠模具的使用壽命及翻模次數,甚至造成模具報廢狀況。
五、抽真空排泡處理
硅膠與固化劑攪拌均勻後,進行抽真空排氣泡環節,抽真空的時間不宜太久,正常情況下,不要超過十分鍾,抽真空時間太久,硅膠馬上固化,產生了交聯反映,使硅膠變成一塊一塊的,無法進行塗刷或灌注,這樣就浪費了硅膠,只能把硅膠倒入垃圾桶,重新再取硅膠來做。
六、模具膠操作過程
一般以塗刷或灌注的操作進行,主要分為:灌注模,包模,分片模。
1、灌模或灌注模的操作方法:
按照模種固定,將模種進行固定後,將抽過真空的硅膠直接倒入產品上面,待硅膠乾燥成型後,取出產品,模具就成型了(註:灌注模一般採用硬度比較軟的硅膠來做模,這樣脫模比較容易,不會損壞硅膠模具裡面的產品).
2、包模或分片模操作方法:
把抽空排過氣泡的硅膠,以塗刷或灌注的方式。倒在產品上面(註:在倒硅膠之前要復制的產品或模型一定要打脫模劑或隔離劑)。然後再把硅膠塗刷在產品上面,塗刷一定要均勻,30分鍾後粘貼一層紗布纖緯布來增加硅膠的強度和拉力。然後再塗刷一層硅膠,再粘貼一層紗布纖緯布,這樣兩次之後就可以了。只有這樣做,開出來的硅膠模具使用壽命及翻模次數相對要提高很多,可以節省成本,提高效率。如果是大件產品,也可以貼玻璃纖維布,但是玻璃纖維布不能貼在第一層,因為比較硬,模具裡面會不光滑。
3.外模的製作:一般採用的方法和材料是將模具四周,用膠板或木板圍起來,一採用石膏將模櫃灌滿就可以了,另一種採用樹脂塗刷的方式,塗刷一層樹脂就粘貼一層玻纖布,再塗刷再粘貼,反復兩三層就可以完成模具外模了。
備註:硅膠模具最終做好以後,再根據產品特點決定是否對模具進行開刀處理,如果是開刀是開鋸齒狀。
J. 灌模或灌注模的操作方法有哪些
灌模或灌注模的操作方法:灌模或灌注模,是用於比較光滑或簡單的產品,沒有模線省工省時,就是將你要復制的產品或模型,用膠板或玻璃板圍起來,將抽過真空的硅膠直接倒入產品上面,待硅膠乾燥成型後,取出產品,模具就成型了(註:灌注模一般採用硬度比較軟的硅膠來做模,這樣脫模比較容易,不會損壞硅膠模具裡面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