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嬰幼兒常用的測量方法

嬰幼兒常用的測量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7 06:46:15

1. 8個月嬰兒測量體溫的方法是什麼

當家長感到孩子不活潑、不愛玩或吃飯不香時,別忘了給他測測體溫,看他是否發燒了。

有的家長只用手摸摸孩子的前額,這是很不準確的。有時候孩子體溫正常,摸著他的頭也許感覺熱。有時孩子低燒,摸著感覺是正常的。還有的時候是家長的手太涼或太熱,所以不能正確估計出孩子是否發燒。最准確的方法是測量體溫。

給孩子測量的體溫計不能放在口裡,因為他也許會把體溫計弄破,割破口、舌或咽下水銀,這是很危險的。給嬰兒測體溫只能在腋下或肛門處測量。在量體溫之前,先將體溫計中的水銀柱甩到35℃以下,然後把體溫計夾在小兒腋下,體溫計要緊貼小兒皮膚,不要隔著衣服。由家長扶著小兒的手臂約3~5分鍾,取出觀察體溫計上的度數。

小兒的正常體溫是36℃~37℃(腋下)。

如果孩子發燒,應讓他卧床休息,多喝開水,體溫太高時以物理降溫,如酒精擦浴、冷毛巾濕敷、頭枕冷水袋等,也可服退燒葯片。

家長還要觀察一下孩子其他的症狀,如是否嘔吐、腹瀉、咳嗽、氣喘等,以便帶他去醫院看病時給醫生詳細地介紹,協助醫生作出正確的診斷。

看病之後,就要按醫囑吃葯,只要沒有出現特殊情況,就不要接連不斷地去醫院。

2. 嬰兒體溫怎麼測最准確

兒童發燒時,可以根據兒童的年齡或病情選用測體溫的方法,最常用的是腋下測溫法,這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安全、方便的方法。但測量時間稍微偏長,方法是將消毒的體溫計水銀頭放在兒童的腋窩中,將上臂夾緊腋窩,一般保持5-10分鍾,36℃-37℃為正常體溫。口腔測溫法比較准確、方便,一般保持3分鍾,37℃是正常值,用於神志清晰配合檢查的兒童,6歲以上兒童比較常用該方法。
肛門內測法測溫時時間比較短,而且也比較准確,小兒取側卧位,下肢屈曲,將已經塗滿潤滑油的體溫計水銀頭輕輕地插入肛門內3-4cm測量3-5分鍾,36.5℃-37℃是正常值。1歲以內的兒童或不配合的兒童以及昏迷或休克的患兒,常用採用此種方法。還有耳內測溫法,這個測溫方法比較准確、快速,而且不會造成交叉感染,但因為儀器相對較貴,在臨床上應用的較少。

3. 測量嬰幼兒體重的操作方法要點有哪些

寶寶體重測量方法 (1)先用小被單將孩子兜住,稱稱重,然後減去小被單及包括尿布在內的一切衣物重量,即為嬰兒體重。 (2)家長抱著嬰兒站在磅秤上稱體重,減去大人的體重,即為嬰兒體重。 體重測量公式: *6個月內體重=出生體重+月齡×600克 *6-12個月體重=出生體重+月齡×500克 *2-7歲體重=年齡×2+8(公斤) TIPS:所測得的數據應減去嬰兒所穿的衣物及尿布的重量。每次測試時先讓寶貝空腹,並且排去大小便,否則容易與寶貝的凈重體重出現誤差。在1歲之內要每個月測試一次寶貝的體重。如果有條件,最好把每次的測試結果記錄在寶貝生長發育曲線上。

4. 在家裡怎樣給嬰幼兒測量身高呢

高是頭部、脊柱與下肢骨骼長度的總和。新生兒出生時平均身高為50厘米,生後第一年增長最快。0—6個月每個月平均增長2.5厘米,共計增長15厘米。7-12個月每月平均增長1.5厘米,共計增長10厘米。出生至1歲嬰兒的身長可達75厘米。第二年增長的速度略減慢,這一年一共增長10厘米左右,因此,兩歲小兒的身高可增長至85厘米左右。第三年以後,小兒身高的增長逐漸平穩增長,每年的增長波動在5-7.5厘米左右。因此2歲到10歲小兒的身高可用下列公式來估算: 身高(厘米)年齡x7十70 例如一個5歲兒童,用以上公式來估算身高,應該是105厘米。 孩子至青春期以後,身高的增長明顯加快,每年平均增長8厘米左右。女孩比男孩青春期早兩年,但最終的身高一般來說還是男孩高於女孩。 小兒身高的測量方法,要根據不同的年齡選擇不同的方法。3歲以下的嬰幼兒,由於站立時不易合作,可採用仰卧位測量。在保健單位一般都有秤式量板床。測量者首先讓孩子頭頂接觸量板頭端,兩耳在同一水平位,左手將孩子的雙膝放平,兩腿伸直,右手推動量板端接觸到孩子的腳跟,讀出量板床的數字,也就是孩子的身高了。如果在家裡,為嬰幼兒測身高,可選用有木床頭的床,用此代替床頭板,孩子的頭頂接觸此板,按上面介紹的方法,使孩子的身體保持平直,將足跟部在床面上的位置做個記號,然後測量床頭至足跟記號的距離就是孩子的身高了。用這種方法為孩子測量身高時,最好鋪一條格子布的床單,更易檢查孩子的身體是否平直,也便於標記與測量。 如果給3歲以上的孩子量身高,就可以用立位身高計,在家庭里可以用門框,讓孩子取立正姿勢,兩腳跟靠攏,腳尖分開約60度,將孩子的腳跟、臀部、兩肩胛間三點同時靠在立柱上,頭為正中位。測量者將滑板移至孩子的頭頂部,如果在家庭用門框測量身高時,可用一塑料板放在孩子的頭頂部在門框上做一標記。以上兩種方法都可以測出孩子的身高。

5. 嬰兒體溫測量的方法有哪些

測量體溫一般常用3個部位,即口腔、腋窩及肛門:

兒童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

兒童在口腔處為36.2℃~37.3℃之間;

兒童在腋窩處為35.9℃~37.2℃之間。

通過測量後,兒童凡超過正常范圍0.5℃以上時,稱為發熱。不超過38℃稱為低熱,超過39℃者為高熱。

6. 為幼兒測身高體重的正確方法

測量嬰兒身高,最好由兩個人進行。一人用手固定好寶寶的膝關節、髖關節和頭部,另一人用皮尺測量,從寶寶頭頂的最高點,至足部的最高點。測量出的數值,即為寶寶身高。
道具:兩本厚重、不易移動的書(如字典)和一把捲尺。
方法:在寶寶熟睡時,把一本書輕輕抵住寶寶的頭;然後將寶寶的身體放平直,在用一隻手按直寶寶的同時,另一隻手將另一本書抵在寶寶的腳掌後;最後把兩本書都立穩後,將寶寶輕輕移開。這時兩本書的距離就是寶寶的身高了。
溫馨提醒:無需天天為寶寶測量身高,兩三周測量一次即可。
發育規律:
1歲以內嬰兒身高增長很快,前3個月每月可增長3.0~3.5厘米,以後增長速度逐漸減慢。嬰兒期平均每月身高增長2~3厘米。前半年大約可增長約16厘米,後半年的增長8~9厘米。
1周歲時身高約在75厘米左右,約為出生時的1.5倍。寶寶第二年身高增長速度減慢,一年約增加10厘米;兩歲以後身高增長速度趨於平穩,平均每年增長5~7厘米。
每個嬰兒的先天差異和後天養育環境不同,相互之間也會有一定的區別。
另外,身高增長速度在四季也不相同,春季萬物生長,寶寶的生長激素也分泌的比較多,因此身高增長最快的是五月份,而十月份則長得最慢。 所以,每年四五月份是寶寶身高增長的最佳時間,新爸爸新媽媽們要把握好寶寶的生長高峰期。

7. 測量嬰幼兒體重的操作方法有哪些

(1)先用小被單將孩子兜住,稱稱重,然後減去小被單及包括尿布在內的一切衣物重量,即為嬰兒體重。 (2)家長抱著嬰兒站在磅秤上稱體重,減去大人的體重,即為嬰兒體重。 體重測量公式: *6個月內體重=出生體重+月齡×600克 *6-12個月體重=出生體重+月齡×500克 *2-7歲體重=年齡×2+8(公斤) TIPS:所測得的數據應減去嬰兒所穿的衣物及尿布的重量。每次測試時先讓寶貝空腹,並且排去大小便,否則容易與寶貝的凈重體重出現誤差。在1歲之內要每個月測試一次寶貝的體重。如果有條件,最好把每次的測試結果記錄在寶貝生長發育曲線上。 寶寶體重增長的規律 1、1歲以內嬰兒體重增長很快,但此期間嬰兒的體重增長不平衡,前6個月增加體重快,後6個月增長體重比前6個月少一些。 2、在正常養護條件下,前3個月,嬰兒每月平均增重可達700~800克,以後逐漸減慢,後半年每月平均增重400~450克,全年平均每月增加500~600克。因此,小兒出生後4~5個月時,體重可達出生時的2倍,1歲時可達出生的3倍或稍多。嬰兒到12個月時體重約10千克至10.5千克。 3、一般情況下,同齡的男孩要比女孩重一些,即使同一性別、同一年齡寶貝之間也會有差異,但體重只要在正常范圍內即是正常。 4、不要簡單地認為寶貝的體重低於平均值就是不正常,而是要連續進行體重測試。只要寶貝的體重按照一定的規律增長即屬於正常。 5、寶貝的體重增長與季節有關。天氣炎熱時胃口較差,睡眠時間短,體重增長要慢一些;冬季寶貝食慾較好,睡眠時間長,體重增加會快一些。 6、如果寶貝的體重增長不符合正常增長規律,則需盡快到醫生那裡查找原因。異常原因引起的體重不增,需要進行治療。 7、如果寶貝的體重超過同齡、同性別寶貝體重的20%為肥胖,大多是因過食而又缺少活動引起,少數是由內分泌和腦部疾病所致。

8. 如何給寶寶正確的測量體溫

發熱的家庭護理中,准確測量體溫是第一要素。體溫主要可以通過腋窩、口腔、肛門、外耳道和額頭來測量。所以,家長們經常會過於糾結,究竟哪種測量方法更加准確。其實,如何正確的使用各種測量方法才是問題的關鍵。
一、腋溫的測量
測量腋溫是使用最廣泛,最傳統的體溫測量方法。測量時,要先擦乾腋下的汗水,再讓體溫計緊貼皮膚,曲臂過胸,手貼對側肩部,夾緊,保持5分鍾。37.2℃以下為正常體溫。但是過小的寶寶,因為容易隨意移動可影響准確度。而過胖的嬰兒,也可因脂肪過厚而影響准確度。
二、口溫的測量
口溫測量是比較方便、准確度較高的一種測量方法。測量口溫時,用口含的方法將體溫計置於舌頭下面保持5分鍾。37.5℃以下為正常體溫。但是,溫度計使用前必須先消毒干凈,而且要確保半小時內沒有吃或喝過熱過冰的東西。但是,過小的寶寶不建議測口溫,以防咬斷體溫計而造成危險。
三、肛溫的測量
肛溫測量因為密閉性好,所以測量值較為准確。37.5℃以下為正常體溫。但因為小孩容易哭鬧扭動,而造成溫度計侵入傷害,因此不推薦家庭常規使用,一般只限於在醫院由醫務工作者操作。
四、耳溫的測量
對於嬰幼兒來說,測量耳溫兼顧了快速、准確、安全等因素,所以推薦家庭里使用耳溫槍式溫度計為小寶寶測量體溫。測量前,家長輕輕向外拉直孩子耳朵的外廓,將體溫計全部阻塞外耳道,再開啟測量,直到測量結果顯示出來。37.5℃以下為正常體溫。但是如果寶寶有耳疾,或外耳道分泌物多,會影響測量准確度。
五、額溫的測量
額溫的測量主要是利用紅外線器械測量額頭的溫度。但由於額頭的體表溫度受外界環境影響大,准確度不是很高,所以使用並不廣泛。但是由於其測量速度快,不緊密接觸人體,所以常用於公共場所人體溫度的普查和初篩,以減少疾病的傳染和疫情蔓延。
除了正確使用各種體溫測量方法之外,爸爸媽媽們還應該了解,在一整天的時間交替中,人體的體溫一般是呈周期性波動變化的。一般凌晨2-6時體溫最低,下午13-18時體溫最高,但是變化幅度一般不會超過1℃。

9. 嬰兒身高怎麼測量

身高測量方法:測量嬰兒身高,最好由兩個人進行。一人用手固定好寶寶的膝關節、髖關節和頭部,另一人用皮尺測量,從寶寶頭頂的最高點,至足部的最高點。測量出的數值,即為寶寶身高。 道具:兩本厚重、不易移動的書(如字典)和一把捲尺。 方法:在寶寶熟睡時,把一本書輕輕抵住寶寶的頭;然後將寶寶的身體放平直,在用一隻手按直寶寶的同時,另一隻手將另一本書抵在寶寶的腳掌後;最後把兩本書都立穩後,將寶寶輕輕移開。這時兩本書的距離就是寶寶的身高了。

10. 幼兒測身高體重的正確方法有哪些

1.體重的測量方法
測量1個月~1歲以內兒童的體重仍最好選用杠桿式秤,如鉤秤、磅秤等。該階段兒童體重的測量方法與新生兒期測量方法基本相同,則是體重計的選擇上有所不同。具體測量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用兒童磅秤測量:這種磅秤的最大稱重量一般不超過50千克,測量時將小兒平躺於秤的卧板上;6~7個月以後的小兒如果能坐,也可坐在磅秤的座凳上進行測量。
②用嬰兒布兜兜起來測量:測量方法同新生兒的測量,鉤秤應選用最大稱重量稍大些的秤以滿足測量的需要,但最大稱重不超過20千克。
不管是用上述哪種方法稱體重,稱好體重後仍需要適當扣除衣服等的重量以得到小兒的凈重。
2.身長的測量方法與新生兒期的身長測量方法相同。

閱讀全文

與嬰幼兒常用的測量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天鵝洗衣機70公斤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319
東莞治療痤瘡的方法 瀏覽:230
芥菜種植時間和方法 瀏覽:972
世界上最簡單的炒股方法 瀏覽:317
男士戴項鏈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39
雞蛋的正確方法 瀏覽:176
大疆無人機鑒別方法 瀏覽:631
化學反應中常用方法 瀏覽:579
失眠做夢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180
液相色譜分析方法通則 瀏覽:795
乾洗衣服的方法和工具技巧 瀏覽:472
食用菌糖製品製作方法 瀏覽:330
如何克服怒氣的方法 瀏覽:946
pro胸肌訓練方法大全集 瀏覽:350
筆記本電腦開機鍵失靈的解決方法 瀏覽:660
如何做爆米花兒童簡單方法 瀏覽:329
嬰兒兩個月不喝奶瓶的解決方法 瀏覽:156
我的世界模組視頻製作方法 瀏覽:768
熱冷交換方法有哪些 瀏覽:899
牛油果柑的種植方法 瀏覽: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