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學生最正確的價值觀
一:大學生的價值觀與他的世界觀人生觀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所以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首先我們要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
1.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是迄今為止最科學的世界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基石。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精髓。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中國的革命和建設,實現了兩次歷史性的突破,一是確立了毛澤東思想,二是確立了鄧小平理論。不好,但只要善於總結,舉一反三,認識規律,就可以變壞事為好事,把工作做得更好。
2.其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首先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要追求幸福一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二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三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人的一生應當是不斷的快樂的積累才構成幸福。
其次選擇高尚的人生觀。人生觀是可以選擇的。不同的人生選擇,決定著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選擇表現出不同的人生態度,體現著不同的人生觀。
再次人應當追求高尚的品格。樹立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
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我們當前在校大學生們正面臨著人生發展的最為關鍵的時期。時代要求我們要在學習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對和思考如何正確處理個體與社會的關系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我們要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奉獻,這些都是我們將來面向社會和生活所必須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質。其中,我認為最核心的就是學會如何做人,學會做一個符合國家繁榮富強與社會不斷進步發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學會做一個能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並使之能協調發展的人;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話,做一個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人。這就要求我們每個在校大學生,必須從現在做起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價值觀對我們大學生來說,也是一個幾乎每時每刻都會碰到的問題。我們做事說話經常考慮:「有沒有用?」「有沒有利?」「值不值得?」「用」、「利」、「值」是一種價值判斷,我們贊美傑出人物的高貴品質時常說「比金子還珍貴」,我們指責某些人的不道德時,常說真「不值錢」。「金子」、「錢」是一種價值判斷。毛澤東同志贊揚張恩德「是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比泰山還重。」這也是價值判斷。
1.正確地對待權力、地位、金錢。
「我哪有什麼財富呢?作為一個大學生,買不起車,買不起房,學費都交得緊緊張張,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你看人家……」經常有人發出這樣的感慨,其實我們對財富理解片面了。財富並不只是權力、金錢,它們只是財富中比較引人注目的一種而已。
人的一生如潮起潮落,起仗難定,在潮頭風光時要看到落到潮底的危險性,在潮底的時候則要有向高峰沖擊的信心和行動。當年林崗一生坎坷,屢受挫折,誰相信這位鞋匠的兒子能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呢?鄧小平三起三落,當年人們「批鄧」時,誰會想到若干年後,他為中國設計一副嶄新的藍圖呢?比爾•蓋茨中途退學時,誰會想到他能成為世界首富呢?這樣的例子多得數不勝數,世界上什麼樣的奇跡都可能發生,其前提只有一點:我還活著,我要努力行動,我有信心,這是人一生中最最寶貴的財富。
第二個重要的財富就是今天我們所擁有的一切,請萬分地珍視它們!你沒什麼大出息,可是你畢竟考上了大學,前途光明。家很溫暖——這份親情是財富,終生值得珍惜。雖然你沒有發財又很想發財,但沒有去偷去搶去騙去胡作非為,勤儉持家,雖然不富裕,可還是樂於助人,親戚關系融洽,同學朋友們喜歡與你在一起——這種善良品德、氣節操守、為人處世也是你彌足珍貴的財富。我們也許沒覺察到它們的重要,但它們終究會給你一份回報。
第三,你的抱怨表示你對現狀有所不滿意,你在試圖努力改變它們,在追求你想要的東西。這種慾望、上進心也是財富。
也許現在的不如意、逆境、挫折乃至苦難都讓你覺得難過,但這都是你的財富!人們常說,苦難是最好的大學,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業者,無一不是從苦難中走來的。在逆境中,我們會經受各種考驗與錘煉,百煉成鋼,成就我們非凡的意志品質和能力,「苦費心志,勞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逆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它看成結局而不是過程。
2.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的關系。
人是生活在現實和理想、物質和精神的世界之中的。現實世界、物質世界是人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理想世界、精神世界則是人生活的動力和價值取向。推動任何一個世界,都不能算是真正人的生活。我們主張每個人都應該有他一定的物質利益,反對的是將個人利益置於社會利益之上,唯利是圖、損人利己。我們提倡的是將理想和現實、精神和物質統一起來,將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結合起來,把個人理想融入全體人民的共同理想當中,把個人的奮斗融入到為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奮斗當中。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樹立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不僅要有馬列主義、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等正確的理論為指導,更要勇於實踐,在具體的學習生活實踐中培養、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價值觀。 大學生是作為未來社會建設者的一支重要生力軍,影響大學生人生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不僅需要調動社會、學校、家庭等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做好工作,更需要我們每個大學生自覺實踐,勇於探索,讀書好學,多思好問,革新創造,特別是注意從要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求真務實,把學校和黨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我們的日常學習、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加強社會價值的行為規范,經過價值實踐的反復強化,鍛煉敏銳的思維,形成良好的判斷能力,進而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努力使自己成為 21 世紀社會發展需要的那種會生存、善學習、勇於創新的復合型人才,這樣才能在整體上有效幫助我們每個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擺正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道德價值和功利價值關系,確實地肩負起建設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使命,真正實現人生的價值。
B. 價值觀澄清的方法有
作用
價值澄清學派提出了價值澄清的理論假設:人們處於充滿相互沖突的價值觀的社會中,這些價值觀深刻影響著人們的身心發展,而現實社會中根本就沒有一套公認的道德原則或價值觀。根據這一假設,價值澄清學派認為,教師不能把價值觀直接教給學生,而只能通過分析評價等方法,幫助學生形成適合本人的價值觀體系。所以,正如價值澄清學派的基爾申.鮑姆所說的,價值澄清可被定義為利用問題和活動來教學生評價的過程,而且,幫助他們熟練地把評價過程應用到他們生活中價值豐富的領域。
特點
主張價值觀教育不是從理論到理論的說教或灌輸,不是教給學生一套概念體系讓學生去背條條,而是盡可能接近學生生活,盡可能不被學生覺察是在進行嚴肅的價值觀教學。該學派主要精力集中於學校價值觀教育實踐。提出各式各樣的實踐策略以及具體的操作方法,為教師提供資料。
在運作過程中,價值澄清方法論強調四個關鍵因素:一是要以生活為中心,主要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二是要接受現實,即原原本本地接受他人,不必對他人的言行進行評價;三是要求進一步思考、反省,並作出多種選擇;四是培養個人深思熟慮地進行自我指導的能力。
除了要考慮這四個因素外,還要按選擇、珍視、行動三個階段,七個步驟(即自由選擇、從多種可能中選擇、對結果深思熟慮的選擇、珍惜愛護自己的選擇、確認自己的選擇、依據選擇行動、反復地行動)來進行操作。
當這種操作模式由於過分強調價值觀形成的個體性,忽視社會文化作用而受到批評之後,價值澄清學派又對以上程序進行了補充,加了思考、溝通的環節,在選擇中考慮了社會因素的制約。盡管如此,新的操作程序並沒從本質上改變價值觀形成的主觀性與個體性。
價值澄清方法論結合實際,設計了價值澄清的具體方法,除交談、書寫、討論、預知後果的擴展等四大策略外,還有19種其它策略。如價值表書寫策略,就是為那些不適於討論,便於人們書面自由作答的問題設計的。受教育者在表格中填入問題,寫出自己的看法,再按七個步驟進行評估。由此來幫助受教育者選擇、確立適於自己的價值觀念。
價值澄清方法在西方各國傳播很快,應用較廣,對西方現代道德教育影響較大。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一方法重視現實生活,不是像其他道德教育流派一開始就以一種哲學理論為依託,而是針對西方無所適從的道德教育實際提出來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因而受到人們的歡迎。但這一方法論的局限和錯誤是明顯的:一是把相對主義價值觀作為方法體系的基礎,把個體經驗作為確定價值觀的標准來衡量和評判自身的社會行為,否定社會的客觀價值標准,其結果必然導致社會成員獨行其事。二是忽視道德教育的具體內容、要求和道德行為的培養、訓練,也易導致形式主義。
過程
價值澄清法是個人價值信念的形成所經過的歷程。L.E. Raths & S.B. Simon 強調價值的形成必須經過三個段七個步驟:
選擇階段(Choosing)
自由選擇
個人的價值觀,必須經過自由選擇的歷程,才能生根。在未經威迫下,個人所做的決定或選擇,才能引導個人行為,填鴨式的強迫灌輸,大多僅止於表面行為而已。經過自由選擇後產生的價值觀念,才能引導個人的行為。
從多種選項中選擇
真正的價值觀念,是經過選擇的結果,個人若無選擇的途徑,事實上選擇的的行為不可能發生,而真正的價值也就無法發展。因此,個人價值的建立,要由多種可能的選項中選擇才有意義。
深思熟慮後選擇
在感情沖動下,或未經思考,若貿然選擇,不能主導真正的價值。個人唯有對各種不同的途徑的後果,加以深思熟慮,經過分析,比較利弊得失後,做出理智的決定,才能成為真正的價值,才可作為生活的指南。
珍視階段(Prizing)
重視所做的選擇
個人對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物,一般都會加以珍惜、重視,當價值理念經個體選擇後珍視之,必定為之感到驕傲和快樂。而成為價值的部份,作為生活上的准繩。
願公開表示選擇
經審慎思考後的選擇,人常會願意在大眾面前表示自己的價值,承認自己的價值,以及擁護自己的價值,以它為榮,自然樂意對外公開。
行動階段(Acting)
採取行動
價值觀念能左右行動的方向,當個人認為具有價值的東西,一定會努力去實踐、完成,百折不撓,鍥而不舍的採取行動。
重復實行
當個人的一些信念、看法和態度,已達到價值階段時,則會成為價值體系的一部分,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現在行為上,出現在不同的生活和空間。
C. 價值澄清模式的策略
價值澄清模式是德育模式的一種,目的在於塑造人的價值觀。價值澄清學派認為,當代社會根本不存在一套公認的道德原則或價值觀可傳遞給兒童,當代兒童生活在價值觀日益多元化且相互沖突的世界, 在每一個轉折關頭或處理每件事務時,都面臨選擇。選擇時人們都依據自己的價值觀,但人們常常不清楚所持的價值觀到底是什麼就已做出了選擇
價值澄清學派認為,當代社會根本不存在一套公認的道德原則或價值觀可傳遞給兒童,當代兒童生活在價值觀日益多元化且相互沖突的世界, 在每一個轉折關頭或處理每件事務時,都面臨選擇。選擇時人們都依據自己的價值觀,但人們常常不清楚所持的價值觀到底是什麼就已做出了選擇。
因此,要創造條件,利用一切有效途徑和方法幫助青少年澄清他們選擇時所依據的內心價值觀,並把其公諸於眾,這對他們進行正確選擇,並付諸行動是有意義的。
價值澄清的完整過程編輯
價值澄清的完整過程可劃分為選擇、贊賞和行動三個階段,具體又分為七個步驟:
(1)完全自由地選擇;
(2) 在盡可能廣泛的范圍內進行自由選擇;
(3) 對每一種可能選擇的後果進行審慎思考後作出選擇;
(4) 做出喜歡的選擇並對選擇感到滿意;
(5) 樂於向別人公布自己的選擇;
(6) 根據做出的選擇行事;
(7) 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不斷重復。
採用價值澄清法的基本原則編輯
(1)避免說教、批評、灌輸,不要把焦點集中於對或錯上面;
(2)促進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要讓學生獨立負責地作出決定;
(3)不要強求學生有問必答;
(4)澄清法主要在造成氣氛,目標是有限的;
(5)主要幫助學生澄清自己的思想和生活;
(6)避免空泛的討論,要及時結束討論。
(7)不要針對個人;
(8)教師不必對學生的話和行為都作出反應;
(9)不要使學生迎合教師;
(10)避免千篇一律。
價值澄清法的優點編輯
(1)尊重兒童的地位,引發兒童的主動性;
(2)注重發展兒童的道德意識、道德判斷和價值觀的選擇能力;
(3)注重現實生活;
(4)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D. 當代大學生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大學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應深入領會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生問題的基本理論。准確掌握面對解決人生問題的科學方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明確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態度,認識人生價值,為創造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E. 簡答題 價值澄清理論認為有效的價值形成過程所需要的步驟
值澄清(Values Clarification)理論最早是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於20世紀20年代間出現,為進步主義教育採用,在60年代時逐漸形成一個德育學派,代表人物主要是紐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路易斯·拉斯( Louise Raths)、南伊利諾斯大學教育學教授里爾·哈明( Merrill Harmin)、馬薩諸塞州大學教育學教授悉米·西蒙( Sidmey B.Simon)和美國人本主義教育中心主任基爾申·鮑姆( Kirschen Baum)。其中,拉斯是這一學派的公認創建人,西蒙在這一領域建樹頗豐,而鮑姆則在進一步完善發展這一學說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其代表作是三人合著的《價值與教學》(Values and Teaching,1966,1978)。
F. 當代大學生應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第一、要有奮斗目標
人因為有夢想才變得偉大 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那些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而留著的。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19大報告上明確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第二、人生要善於把握
古人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把人生放到時間長河中去把握,不斷延長人生。要用有限的生命做更多的貢獻。要珍惜生命,珍惜工作、珍惜生活。時不我待,每一天每一刻都是自己的,不能浪費,不能虛度。
第三、人生要知足而知不足,知足常樂
無欲則剛。經驗教訓表明,一個人慾望過強過高,往往會導致人生扭曲。錢、權、物,對每個人都有誘惑力,但要正確認識。
第四、人生要進取也要懂得放棄
進取的人生才有收獲,放棄的人生才有快樂。我們講進取是一種人生哲學,放棄也是一種人生哲學。人生不放棄一些東西,負擔是很重的,是快樂不起來的。人剛生下來的時候,兩手都是抓得緊緊的,想抓住世界的一切,但離去的時候,撒手人寰,最終都要放棄,全部都要放棄。很多時候放棄等於獲得。
第五、人生要快樂
快樂才幸福,快樂從心裡來。所謂「樂從心來,煩由心生」就是這個道理。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八九。但不管如意不如意,關鍵看自己怎麼看待、怎麼處理。有一句話,心態決定一切。
第六、作為青年大學生,不僅要在學校里學習理論知識,更應該投入到社會實踐中去探索人生的意義。明白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人生追求是最科學高尚的人生追求。
只有確立了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人生追求,才能清楚的把握人的生命歷程和奮斗目標,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也才能在這個時代有其厚重的意義;
G. 大學期間,如何正確的面對自己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大學期間對於人生價值觀的形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機,一些學生在大學時期因為受身邊人的影響,變的墮落了。
01、大學時期不能天天呆在宿舍。大學最毀人的地方,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宿舍,但是很多人都無可避免的天天呆在宿舍里,每天不是在宿舍,就是在去宿舍的路上,三點一線的生活,我在剛上大學的時候,就在哪兒幻想,以後要天天去圖書館,好好學習,以後考研,獲取更高的學歷,但是到了大學以後呢?還是難以免俗,開始了很多人最熟悉的大學生活,有時候也挺恨的,但是經常是這秒列完目標,下一秒就忘記了。
大學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大學時候也是很緊迫的。
H. 怎樣澄清職業價值觀
1.職業價值觀在一個人在職業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2.職業價值觀是價值觀在職業領域里的反映。凌文輇等認為,職業價值觀是人們對待職業的信念和態度,或是人們在職業生活中表現出來的一種價值傾向,它是價值觀在職業選擇上的體現。
3.俗話說:「人各有志。」這個「志」表現在職業選擇上就是職業價值觀,它是一種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自覺性和堅定性的職業選擇的態度和行為
4.職業價值觀是價值觀在職業領域里的反映。凌文輇等認為,職業價值觀是人們對待職業的信念和態度,或是人們在職業生活中表現出來的一種價值傾向,它是價值觀在職業選擇上的體現。
5.當前,受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也出現了不同特點,如何引導大學生樹立適合自身發展的職業價值觀也成為了迫切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I. 怎樣澄清職業價值觀
與自己過往的重要事件作為分析依據,自己可以做自評,也請熟知你的家人朋友做下評價,交集最多的,即是你真實的價值觀。
J. 價值澄清的三個階段
價值澄清的完整過程可劃分為選擇、贊賞和行動三個階段,具體又分為七個步驟:
(1)完全自由地選擇;
(2) 在盡可能廣泛的范圍內進行自由選擇;
(3) 對每一種可能選擇的後果進行審慎思考後作出選擇;
(4) 做出喜歡的選擇並對選擇感到滿意;
(5) 樂於向別人公布自己的選擇;
(6) 根據做出的選擇行事;
(7) 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不斷重復。
基本原則
(1)避免說教、批評、灌輸,不要把焦點集中於對或錯上面;
(2)促進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要讓學生獨立負責地作出決定;
(3)不要強求學生有問必答;
(4)澄清法主要在造成氣氛,目標是有限的;
(5)主要幫助學生澄清自己的思想和生活;
(6)避免空泛的討論,要及時結束討論。
(7)不要針對個人;
(8)教師不必對學生的話和行為都作出反應;
(9)不要使學生迎合教師;
(10)避免千篇一律。
優點
(1)尊重兒童的地位,引發兒童的主動性;
(2)注重發展兒童的道德意識、道德判斷和價值觀的選擇能力;
(3)注重現實生活;
(4)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不足
近年來,澄清是非的價值觀受到了嚴厲的批評。這種模式是反理性的,它對價值的個性特徵的過分強調,極容易導向價值相對主義。
(1)過分強調價值觀的相對性,忽略了共同價值觀的存在
(2)割裂了教育內容之間的關系
(3)社會價值觀的建議容易導致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