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固体切削粉化学成分
PEG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 glycol PPG聚丙二醇 polypropylene glycol polybutylene glycol 聚丁二醇 8/5/3是分别对应前三个的。
glycerin甘油 peg/ppg/polybutylene glycol-8/5/3 glycerin 翻译成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8/5/3 甘油就可以了。
② 汽车美容抛光的正确程序如何操作
光操作方法及流程
如果说洗车时车体护理的基础,研磨时漆面翻新的关键,那么抛光应是漆面护理的艺术创作。
汽车漆面抛光有三个步骤即研磨、抛光、还原。抛光之所以能产生无比光亮的效果主要是靠研磨,即靠摩擦材料把细微划痕去除,其次是靠车蜡,抛光剂里大多含有增亮成分,可以依靠抛光剂的光泽来弥补漆面的缺陷。抛光原理:
1、表面粗糙,不平:任何一点光线的射入角和折射角不一样,造成表面亮度降低。
2、 表面平滑:镜面反射,射入角和反射角一致,可得到最高反射亮度。所以,美容施工一定首先要将漆面整平,才有最佳的表面亮度和保护层。
操作方法:用于研磨作业的研磨剂是在随着抛光机和研磨剂摩擦作业进行,由于磨擦起热,使研磨剂中所含的"水","溶剂"成分减少,最后研磨剂变成干燥的粉状。研磨的初期阶段,研磨剂起着润滑剂的作用,几乎没有研磨力,研磨剂薄薄地随这着抛光机的转动向外涂抹;研磨溶剂中所含的水分和溶剂为了保护研磨粒子会慢慢的干燥,研磨粒子因为有了水和溶剂保护研磨粒子就会使研磨的时间比较长;水,溶剂由于磨擦发热而被蒸发,含量也减少,变的不能保护研磨粒子,不能受到保护的研磨粒子渐渐开始破碎,研磨力下降,但是光泽呈现出来了。为了有效的使用这种时间带,为了不让发热而进行作业,如果用过大的力进行研磨就容易起热,研磨剂很就快会完全干燥,不仅研磨剂变的失去作用,而且还会因研磨剂颗粒留下出现伤痕。抛光研磨作业不是用力和快速进行的,而是为了有效的使用研磨剂的切削性来进行。
抛光的基础使用方法
1、盘面带有角度的情况
抛光机倾斜度比较的大的情况下会使漆面起热快,而且抛光盘的边的部位摩擦力加大,容易研磨坏车漆,也会使抛光盘面的接触漆面面积会变狭窄。
2、移动抛光机的基本方法
研磨作业是为了把漆面均匀地进行研磨做为基础,为此,需要想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抛光所承受的压力"。
(1)按动的压力--以抛光机自身的重量为基础,把在平面上的抛光机的自身重量作为基础,不要不需要使用太大的压力,即使在侧面进行抛光作业,也是需要使用与平面同等压力。不要增加或减少压力,这样就不容易因为压力不均匀产生有的部分抛的严重有的部位较轻而产生的光圈或是划痕没有清除。
(2)盘面与抛光的角度--避免在局部增加压力
抛光是根据盘面的形状使用压力。如果过度地抛光会形成"研磨面不均匀","抛光分界线","抛光伤痕"等原因,由于局部发热,会成为"抛光烧接"等原因。
(3)研磨范围
一次研磨的范围是由于汽车的车体形状和大小不一样,因此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肩膀宽度为界线,如果过使用时过宽就要依靠臂力使用力不均匀,人的体力就会难以支持,还会造成抛光面的不均匀(如果是使用臂力过久,而且不能长时间的抛光作业)。
(4)移动的速度
抛光机和盘面上的研磨剂在研磨时形成比较适宜的速度,如果速度过快,不能控制按压力的,还会使削切量达不到,会出现"磨擦不均匀"。
上述的处理方法为基本方法,但是汽车的盘面是呈现复杂的形状,因此再进行以下的操作方法:抛光不仅只是一个方向,而且向纵方向,横方向移动(也是井字形的方法),为了不避免磨擦不均匀。
(5)移动抛光的幅度--让重合
抛光盘面在车漆留下的痕迹大约是每次重合盘面1/3-1/4的的面积移动。 3、深划痕处理的方法
在漆面的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伤痕,其伤痕的深浅程度各有不同。为此,只用打磨作业不能够消除深度伤痕,要对伤痕的部分进行明显处理。对于划痕特别深的我们要用2000以上沙纸进行处理。
操作流程:
1、流程图示:洗车 → 验车→洗车泥去铁粉与杂质 →遮避 → 研磨→抛光 → 还原 → 清洁 →检验→ 交车
2、主要步骤说明: ① 、洗车:应使用中性洗车液,使用柔软质地的海绵或毛巾擦洗,注意及时清理,严禁有砂粒藏留在海绵时,用较柔软的毛巾或精细麂皮擦干,最后用吹风枪将细小缝隙里残留的水分吹干。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尤其是夏季洗车很容易产生水痕现象,要避免水痕出现可以在洗车前让车自然冷却,或用清水让前引擎盖等面积较大区域温度降下来,最重要的是洗车时不要在阳光直射的室外洗车,擦拭的速度要快。北方冬季洗车应安排在室内清洗,并安装空调。
(2) 洗车泥去铁粉与杂质:汽车经彻底吹干后,用专用的洗车泥去除车漆毛细孔上附着的铁粉、沙粒、胶质、飞漆和化学尘埃。工作时应一手拿喷壶喷洒调配好的清洗液(起到润滑作用,以免操作不当产生新的划痕),一手平顺的走直线来回搓擦漆面,注意及时把洗车泥上粘上的杂质刮掉去除。
(3) 、遮避:进入无尘施工车间后,用美纹纸(纸胶带)将车标、装饰条、门把手、倒车镜、玻璃胶条逐一封好,防止在施工过程中误伤及以上部件,同时省去施工后清洁的麻烦。然后,在较好光线下观察并掌握车漆的状况,对于有瑕癖和损伤的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客户说明(店面有施工单的认真填写施工单)
(4)研磨:研磨就是使用研磨剂来解决漆面氧化层、条纹、污染、褪色等影响漆面外观的深层问题。
(5)抛光:抛光是研磨之后的一道工序,和研磨的作用不同。研磨是把漆面打平,除去条纹、氧化层等深层污染;抛光是研磨后进一步平整漆面,除去研磨残余条纹,抛光剂中的滋润成分深入漆面,使漆面展现柔和的自身光泽。抛光剂也可以单独使用去除轻微氧化和污垢。:
(6)、还原:由于在研磨抛光过程中研磨剂使用过多、抛光时抛光盘行走的轨迹不一、漆面较软、抛光不彻底等等原因而出现的漆面旋光现象,在进行下步流程之前,必须进行处理;用抛光机配合波浪海绵加还原剂提光还原,用手点控在1500~2000转/分左右。在操作时,要横竖交替进行,轻微用力,动作距离一般在60~80CM为宜,往边缘方向边带。
(7)、清洁(遮蔽的去除):清洁标准顺序:
玻璃清洁→漆面清洁→边缝清洁→轮毂、轮胎清洁→其他部位的清洁
清洁流程中的细节执行标准:
玻璃清洁:刚施工完毕,玻璃难免有有研磨剂的灰尘,要用专用毛巾擦干净
漆面清洁:刚施工完,由于施工过程中难免会留下轻微印痕或灰尘,所以在交车之前要进行清理,具体办法是用专用纯绵毛巾进行清理,遇到不好清理的地方可适当使用低速抛光机配合微晶研磨剂进行清除。
边缝清洁:施工中会有废料和污垢抛粘在车门、车盖等缝隙处,可用专用毛刷进行清理。
轮毂、轮胎清洁:车轮也是必不可缺少的清理部位。轮毂可选用轮毂清洗剂、轮胎可选用橡胶翻新剂或轮胎泡沫清洗剂来进行分别清洗。具体办法可把轮毂清洗剂、橡胶翻新剂或轮胎泡沫清洗剂倒入专用喷壶中进行喷洗,最后用专用毛巾擦拭即可,对较脏的轮毂要用专用刷子清理。
其他部位的清洁:各种灯,不锈钢的饰条,字标,塑料件橡胶件的清洁。
(8)检验:检查漆面是否光亮均匀,如有残余蜡点、手印、没抛掉的划痕或外界的尘沫、水滴留在漆面上,应立即手工去除。
在检验是应做到:1、漆面光亮均匀,手影清晰。
2、触摸漆面,干燥光滑、手感细腻。
3、无尘无粉边沿干净,饰条无损。
4、玻璃洁净透明,轮胎乌黑发亮
(9)交车:交车是顾客对我们质量的检验也是业务宣传的瞬间因此我们必须与客户一起验车:
1、强调产品的效果
2、突出我们的服务
3、提醒前后的对比
4、讲解护理的常识
5、建立真诚的友情
抛光的推荐顺序:
右前盖→右前叶→前保→左机盖→左前叶→左后视镜→左车顶→左侧门窗框→左前门→左后门→左后叶→后盖→后保→右后叶→右车顶→右后视镜→右侧门窗框→右后门→右前门
抛光注意事项:
①、抛光机须经专业培训人员方可使用
② 、抛光中严禁长时间在某一处原地研磨,以免抛漏底漆;
③ 、抛光过程中应及时清理研磨盘上的氧化层污垢及研磨剂等物,避免固化难处理及再抛光时划伤车漆。保持研磨盘的洁净,提高施工的效率;
④ 、判断车漆的软硬程度,在抛光时适当用力,根据划痕的深浅及车漆表面的光亮度,倒研磨剂时要适量,过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过少,不但增加施工时间,更严重的是容易损伤车漆。
⑤ 、针对车身漆面的厚薄、软硬,“边、楞、筋”部位等具体情况,根据经验,仔细进行施工操作,用力不宜过大,否则抛露底漆的概率比较大。
6、抛光机转速<1800转;压力:开始中压,随后轻压;用料量:每平方尺1-2滴;海棉移动要右至左,来回重叠1/2;
③ 切削液废液处理方法有哪些
主要有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燃烧处理四大类。
1、物理处理:其目的是使发府中的悬浊物(指粒子直径在10² m以上的切屑、磨屑粉未、油粒子等)与水溶液分离。其方式有下述之三种:
①利用悬浊物与水的比重差的沉降分离及浮游分离。
②利用滤材的过滤分离。
③利用离心装置的离心分离。
2、化学处理:其是对在物理中未被分离的微细悬浊粒子或胶体状粒子(粒子直觉为0.01~10² m的物质)进行处理或对废液中的有害成分用化学处理使之变为无害物质, 有下述四种方法:
①使用无机系凝聚剂(聚氯化铝、硫酸铝土等),或有机系凝聚剂(聚丙烯酰胺)等促进微细粒子、胶体粒子之类的物质凝聚的凝聚法。
②利用氧、臭氧之类的氧化剂或电分解氧化还原反应处理废液中有害成分的氧化还原法。
③利用活性碳之类的活性固体使废液中的有害成分被吸附在固体表面而达到处理目的的吸附法。
④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使废液中的离子系有害成分进行离子交换而达到处理目的的离子交换法。
3、生物处理:生物处理的目的是对用物理、化学处理都很难除去的废液中的有机物(例如有机胺,非离子系活性剂,多元醇等)进行处理,其代表性的方法有加菌淤渣法和散水滤床法
加菌淤渣法是将加菌淤渣(微生物增殖体)与废液混合进行通气,利用微生物分解处理废液中的有害物质(有机物)。
散水滤床法是当废液流过被微生物覆盖的滤材充填床(滤床)的表面时,利用微生物分解处理废液中的有机物。
切削液废水处理
4、燃烧处理:有直接烧却法和将废液蒸发浓缩以后再进行燃烧处理的“蒸发浓缩法”。
油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
油基切削液一般不会发臭变质,其更换切削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切削液的化学变化、切屑混入量增大、机床润滑油的大量漏入及水的混入等原因,对此可采取如下措施:
1、改善油基切削液的净化装置。
2、定期清理油基切削液箱中的切屑。
3、通过检修机床防止润滑油漏入。
4、定期补充切削润滑添加剂。
5、加热去除水分,并经沉演过滤后加入一些切削油润滑添加剂,即可恢复质量,继续使用。
④ 粉末消泡剂
粉末消泡剂
产品简介:本品是我公司最新研制新型高效粉末消泡剂,是由聚硅氧烷、特种乳化剂、高活性聚醚消泡剂经特殊工艺聚合而成。由于本品不含水份所以成功的运用到没有水份的粉末产品当中。特点是消泡能力强、用量少、抑泡持久、热稳定性好、流动性好、无副作用、运输方便等。在高温、高碱度的溶液中具有极强的消泡、抑泡性能。
技术指标:
型号:SXP-01
外观:白色或淡黄色粉末状固体
PH值(25℃):6--8
有效物%≤14
用途:适用于造纸/制浆、纺织、印染、洗涤过程、石油钻井、化工、清洗剂、切削液、建材、油墨、污水处理等工业消泡。适用于不宜使用液态消泡剂的体系。
使用方法及用量:可以将消泡剂直接投入到具有搅拌的生泡体系介质中,使消泡迅速分散均匀;或将消泡剂溶于水(热温水溶解较快),然后连续或间断地投入或喷入生泡体系中,使消泡剂迅速分散均匀,以便获得更好的效果,现用现配,稀释后不宜久存。一般使用比例为发泡体系的0.001~0.5%,但不同工艺及不同要求,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减
宿州华润
⑤ 烤面筋的酱怎么调制
1.面粉加45克水和成软面团,放在一个大碗中,加清水,量要刚刚没过面团,浸泡十分钟。
1.胡辣汤和酸辣汤的区别是,胡辣汤用洗面筋的水产生粘稠,而酸辣汤是用水淀粉勾芡。
2.倒洗面筋的水时,记得用筷子搅拌一下,因为淀粉会沉在碗底 。
3.胡辣汤烧的时候是不加醋的,只有在吃的时候根据个人口味加适当的醋和香油 。
⑥ 切削液有没害
“嘉实多”还是“嘉士多”?再就是看什么品种的。乳化液和微乳化液毒性比较小。全合成的毒性大些(防锈成分里一般有亚硝酸钠,那玩意致癌),最毒的当属固体切削粉——大量的亚钠在里面!如果是真正的“嘉实多”,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国际大品牌,环保啊,毒性啊,一般考虑的都比较到位。
要说完全没有毒那是不可能的,花生油油烟都有毒,何况是切削液油雾啊。
你们老板能用嘉实多那是你的福气了
⑦ 切削液的比例
切削液
英文名称:
cutting fluid
定义:
为了提高切削加工效果(增加切削润滑,降低切削区温度)而使用的液体。
所属学科: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切削加工工艺与设备(二级学科);切削加工工艺与设备一般名词(三级学科)
切削液(cutting fluid, coolant)是一种用在金属切、削、磨加工过程中,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和加工件的工业用液体,切削液由多种超强功能助剂经科学复合配伍而成,同时具备良好的冷却性能、润滑性能、防锈性能、除油清洗功能、防腐功能、易稀释特点。克服了传统皂基乳化液夏天易臭、冬天难稀释、防锈效果差的的毛病,对车床漆也无不良影响,适用于黑色金属的切削及磨加工,属当前最领先的磨削产品。 切削液各项指标均优于皂化油,它具有良好的冷却、清洗、防锈等特点,并且具备无毒、无味、对人体无侵蚀、对设备不腐蚀、对环境不污染等特点
切削液的分类及典型组成
分类
联诺化非水溶性(油基)液
联诺化工水溶性(水基)液
切削液按油品化学组成分为非水溶性(油基)液和水溶性(水基)液两大类。
水基的切削液可分为乳化液、半合成切削液和合成切削液。
乳化液的成分:矿物油50-80%,脂肪酸0-30%,乳化剂15-25%,防锈剂0-5%,防腐剂<2%,消泡剂<1%
半合成:矿物油0-30%,脂肪酸5-30%,极压剂0-20%,表面活性 剂0-5%,防锈剂0-10%
全合成:表面活性剂0-5%,胺基醇10-40%,防锈剂0-40%
编辑本段切削液的作用
润滑作用
金属切削加工液(简称切削液)在切削过程中的润滑作用,可以减小前刀面与切屑,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间的摩擦,形成部分润滑膜,从而减小切削力、摩擦和功率消耗,降低刀具与工件坯料摩擦部位的表面温度和刀具磨损,改善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 在磨削过程中,加入磨削液后,磨削液渗入砂轮磨粒-工件及磨粒-磨屑之间形成润滑膜,使界面间的摩擦减小,防止磨粒切削刃磨损和粘附切屑,从而减小磨削力和摩擦热,提高砂轮耐用度以及工件表面质量。
冷却作用
切削液的冷却作用是通过它和因切削而发热的刀具(或砂轮)、切屑和工件间的对流和汽化作用把切削热从刀具和工件处带走,从而有效地降低切削温度,减少工件和刀具的热变形,保持刀具硬度,提高加工精度和刀具耐用度。切削液的冷却性能和其导热系数、比热、汽化热以及粘度(或流动性)有关。水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均高于油,因此水的冷却性能要优于油。
清洗作用
在金属切削过程中,要求切削液有良好的清洗作用。除去生成切屑、磨屑以及铁粉、油污和砂粒,防止机床和工件、刀具的沾污,使刀具或砂轮的切削刃口保持锋利,不致影响切削效果。对于油基切削油,粘度越低,清洗能力越强,尤其是含有煤油、柴油等轻组份的切削油,渗透性和清洗性能就越好。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基切削液,清洗效果较好,因为它能在表面上形成吸附膜,阻止粒子和油泥等粘附在工件、刀具及砂轮上,同时它能渗入到粒子和油泥粘附的界面上,把它从界面上分离,随切削液带走,保持切削液清洁。
防锈作用
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工件要与环境介质及切削液组分分解或氧化变质而产生的油泥等腐蚀性介质接触而腐蚀,与切削液接触的机床部件表面也会因此而腐蚀。此外,在工件加工后或工序之间流转过程中暂时存放时,也要求切削液有一定的防锈能力,防止环境介质及残存切削液中的油泥等腐蚀性物质对金属产生侵蚀。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潮湿多雨季节,更应注意工序间防锈措施。
其它作用
除了以上4种作用外,所使用的切削液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在贮存和使用中不产生沉淀或分层、析油、析皂和老化等现象。对细菌和霉菌有一定抵抗能力,不易长霉及生物降解而导致发臭、变质。不损坏涂漆零件,对人体无危害,无刺激性气味。在使用过程中无烟、雾或少烟雾。便于回收,低污染,排放的废液处理简便,经处理后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工业污水排放标准等。
编辑本段切削油的质量检测项目
切削油的质量检测有哪些项目?
切削油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有粘度、闪点、倾点、脂肪含量、硫含量、氯含量、铜片腐蚀、水分、机械杂质、四球试验等。关于测定方法可参考有关的试验方法标准,在此仅对部分项目给予简单说明。
脂肪含量
脂肪是切削油中的油性添加剂,是划分切削油类别的一个重要指标。脂肪在切削油中可起到降低摩擦系数、减少刀具磨损的作用(对防止后刀面的磨损尤为有效)。加有较多脂肪的切削油特别适合于有色金属加工以及切削量不大但产品精度及光洁度要求高的场合(如精车丝杠)。一般可用皂化值来大致判定其脂肪含量。切削油中脂肪含量过高或其质量控制不当,容易在机器上形成粘性物质造成机件运动不灵活,严重时会变成漆膜即所谓“穿黄袍”。
氯含量
切削油中氯主要来自含氯的极压剂。氯需要在较高含量(大于1%)时,方可显现出有效的极压作用。如果氯含量不足1%,可以认为它不是为了提高润滑性。一般含氯极压切削油其氯含量都在4%以上,最高时可达30%~40%。但出于职业卫生及环保方面的考虑,有些国家已对切削油中氯的最高含量做了规定,如日本的JIS规定氯含量不得超过15%。氯对不锈钢的加工以及在拉拔成型加工中都非常有效。其缺点是不够稳定,遇水或温度过高时会分解产生HCl引起腐蚀、生锈。
硫含量
切削油中硫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加入的含硫极压剂,另一个是来自其他没有极压作用的含硫化合物,如基础油中原有的天然硫化物以及防锈剂、抗氧剂等。有效的硫只需很低含量(0.1%)即可产生明显的极压效果。含硫极压剂对抑制积屑瘤特别有效,但可惜现在还没有简单的方法能分别测出有极压性的硫和没有极压性的硫。所以很难仅仅依据其硫含量(特别是硫含量不高时)判断其极压性如何。不过现在多数切削液制造厂家在其产品说明书中都标明加入的极压剂硫含量。
铜片腐蚀
测定的方法是铜片法。腐蚀活性的大小用级数表示,1~2级为低活性或非活性,3~4级为高活性。级数越大,腐蚀活性越强。铜对硫很敏感,用此法可以判断切削油中有没有含硫极压剂和极压剂的活性大小(注意:此法不能判断含硫剂的多少)。此项目也是划分切削油类别的一个重要指标。
编辑本段油基切削液和水基切削液的区别
油基切削液的润滑性能较好,冷却效果较差。水基切削液与油基切削液相比润滑性能相对较差,冷却效果较好。慢速切削要求切削液的润滑性要强,一般来说,切削速度低于30m/min时使用切削油。
含有极压添加剂的切削油,不论对任何材料的切削加工,当切削速度不超过60m/min时都是有效的。在高速切削时,由于发热量大,油基切削液的传热效果差,会使切削区的温度过高,导致切削油产生烟雾、起火等现象,并且由于工件温度过高产生热变形,影响工件加工精度,故多用水基切削液。
乳化液把油的润滑性和防锈性与水的极好冷却性结合起来,同时具备较好的润滑冷却性,因而对于大量热生成的高速低压力的金属切削加工很有效。与油基切削液相比,乳化液的优点在于较大的散热性,清洗性,用水稀释使用而带来的经济性以及有利于操作者的卫生和安全而使他们乐于使用。实际上除特别难加工的材料外,乳化液几乎可以用于所有的轻、中等负荷的切削加工及大部分重负荷加工,乳化液还可用于除螺纹磨削、槽沟麻削等复杂磨削外的所有磨削加工,乳化液的缺点是空易使细菌、霉菌繁殖,使乳化液中的有效成分产生化学分解而发臭、变质,所以一般都应加入毒性小的有机杀菌剂。
化学合成切削液的优点在于经济、散热快、清洗性强和极好的工件可见性,易于控制加工尺寸,其稳定性和抗腐败能力比乳化液强。润滑性欠佳,这将引起机床活动部件的粘着和磨损,而且,化学合成留下的粘稠状残留物会影响机器零件的运动,还会使这些零件的重叠面产生锈蚀。
水
一般在下列的情况下应选用水基切削液:
对油基切削液潜在发生火灾危险的场所;
高速和大进给量的切削,使切削区超于高温,冒烟激烈,有火灾危险的场合。
从前后工序的流程上考虑,要求使用水基切削液的场合。
希望减轻由于油的飞溅护油雾和扩散而引起机床周围污染和肮脏,从而保持操作环境清洁的场合。
从价格上考虑,对一些易加工材料护工件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切削加工,采用一般水基切削液已能满足使用要求,又可大幅度降低切削液成本的场合。
当刀具的耐用度对切削的经济性占有较大比重时(如刀具价格昂贵,刃磨刀具困难,装卸辅助时间长等);机床精密度高,绝对不允许有水混入(以免造成腐蚀)的场合;机床的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容易串通的场合以及不具备废液处理设备和条件的场合。均应考虑选用油基切削液。
编辑本段刀具材料影响切削液选用
工具钢刀具
其耐热温度约在200-300℃之间,只能适用于一般材料的切削,在高温下会失去硬度。由于这种刀具耐热性能差,要求冷却液的冷却效果要好,一般采用乳化液为宜。
高速钢刀具
这种材料是以铬、镍、钨、钼、钒(有的还含有铝)为基础的高级合金钢,它们的耐热性明显地比工具钢高,允许的最高温度可达600℃。与其他耐高温的金属和陶瓷材料相比,高速钢有一系列优点,特别是它有较高的坚韧,适合于几何形状复杂的工件和连续的切削加工,而且高速钢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价格上容易被接受。使用高速钢刀具进行低速和中速切削上,建议采用油基切削液或乳化液。在高速切削时,由于发热量大,以采用水基切削液为宜。若使用油基切削液会产生较多油雾,污染环境,而且容易造成工件烧伤,加工质量下降,刀具磨损增大。
硬质合金刀具
用于切削刀具的硬质合金是由碳化钨(WC)、碳化钛(TiC)、碳化钽(TaC)和5-10%的钴组成,它的硬度大大超过高速钢,最高允许工作温度可达1000℃,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在加工钢铁材料时,可减少切屑间的粘结现象。在选用切削液时,要考虑硬质合金对骤热的敏感性,尽可能使刀具均匀受热,否则会导致崩刃。在加工一般的材料时,经常采用干切削,但在干切削时,工件温升较高,使工件易产生热变形,影响工件加工精度,而且在没有润滑剂的条件下进行切削,由于切削阻力大,使功率消耗增大,刀具的磨损也加快。硬质合金刀具价格较贵,所以从经济方面考虑,干切削也是不合算的。在选用切削液时,一般油基切削液的热传导性能较差,使刀具产生骤冷的危险性要比水基切削液小,所以一般选用含有抗磨添加剂的油基切削液为宜。在使用冷却液进行切削时,要注意均匀地冷却刀具,在开始切削之前,最好预先用切削液冷却刀具。对于高速切削,要用大流量切削液喷淋切削区,以免造成刀具受热不均匀而产生崩刃,亦可减少由于温度过高产生蒸发而形成的油烟污染。
陶瓷刀具
采用氧化铝、金属和碳化物在高温下烧结而成,这种材料的高温耐磨性比硬质合金还要好,一般采用干切削,但考虑到均匀的冷却和避免温度过高,也常使用水基切削液。
金刚石刀具
具有极高的硬度,一般使用于切削。为避免温度过高,也象陶瓷材料一样,许多情况下采用水基切削液。
编辑本段切削液的维护
切削液要满足冷却、润滑、清洗、防锈四个目的,因此从这四方面着手。
1.冷却
高水基切削液在常规使用状态时的含水量95%以上,磨削时含水量在97%以上;
2.润滑
水溶性润滑剂(聚乙烯醇、甘油)。
3.清洗
在切削液中采用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如平平加、太古油)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复配,能起到显着降低切削液表面张力的作用,达到清洗的目的。
4.防锈
水溶性防锈剂品种较多,通常分为有机防锈剂与无机防锈剂两类。现在一般采用钼酸钠(0.05%)替代亚硝酸钠,以减少污染;和有机防锈剂(硼胺)复合使用,达到很好的防锈效果。
切削液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确保液体循环路线的畅通
及时排除循环路线的金属屑、金属粉末、霉菌粘液、切削液本身的分解物、砂轮屑,以免造成堵塞。
2 .抑菌
切削液 ( 特别是乳液 ) 抑菌生长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可采用定期投入杀菌剂和用超微过滤等手段抑制细菌的繁殖。
3 .切削液的净化
污染切削液的物质主要是金属粉末和砂砾细粉、飘浮油和游离水、微生物和繁殖物,特别是毛霉目真菌。
切削液内所含的固体粉末来源于加工件和刀具。这类固体不但易堵塞管路并有以下危害:
(1) 悬浮于冷却液内的粒子损坏泵的密封,增大刀具磨损,损害人的皮肤 ,影响加工质量;
(2) 固体沉淀在油池底部,与有机物聚结,形成一层有大量气孔的沉淀层,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而霉菌的细丝更稳定了沉淀的固体;
(3) 切削液中的金属粉末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可使切削液中的某些成分失效。菌污染使切削液酸败分解,霉菌的繁殖产生粘稠物,导致管路和喷嘴堵塞。
飘浮油是指机床传动和液压系统用油因机床密封不严漏入切削液系统的油。飘浮油的危害是使切削液系统的某些材料膨胀变形,干扰了乳化液的乳化平衡,使乳化液失去稳定性。而且飘浮油常浮于乳液油表层,阻挡了乳化液和空气的接触,导致乳化液缺氧,使厌氧菌快速繁殖,加速乳化液的腐败变质。
切削液被上述三类物质污染后,如采取分别去除污染的方法,手续十分繁琐。 近年来开发了超细过滤方法,可除去固、液和大部分菌类污染物。但被超细过滤的切削液只限于含油少的微乳液或合成液,其成分在低浓度时不会构成胶束或其它凝聚物。
编辑本段切削液的性能评定
要选择一个标准来判定切削液性能优劣是较困难的,而根据这个标准建立一个评价切削液效率的试验过程同样是一件难事。这个问题从实验室转移到工厂中会更复杂,但也可通过下述方法对切削液的性能作出评价。
刀具寿命评定
采用刀具寿命评价切削液性能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试验结果与工厂所测数据间的相关性常常很差。因为对直刃刀具有效的切削液对成型刃刀具并不一定同样有效,反之亦然。此外,切屑厚度对切削液的适应性也有影响。 若在同一特定加工条件下对几种切削液进行评价则要容易得多,因为通过测定刀具锐利度的变化值可得到刀具的平均寿命。此评定即便简化了过程,但试验费用却很昂贵。
表面光洁度试验
表面光洁度试验不如刀具寿命试验复杂,可采用一根试验长棒,用同一刀具进行切削加工,通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获得试验数据来评价切削液的性能优劣。 此评定试验,切削类型是很重要的。如在平面铣削中,光洁的表面是由第二切削刃形成的,而在外圆铣削中,则是由主切削刃(轴向平行)形成新生面。因而由一种加工方法获得的数据不能用于另一种加工的评定。
冷却性能评定
采用某些专业技术测量切削液在实际加工中的冷却能力可判定其效率。由于刀-屑界面的温度与刀具寿命有很好的相关性,因而刀具工作热电偶是一项非常有用的技术。但其不足之处是不能区分温度降低是由于切削液的热传递还是由于加工中所产生热量少所致。
润滑效率评定
切削液润滑效率的测定需采用一台机床刀具测力计。在切削加工试验中,切削液的润滑作用降低了进刀力和切削力。通过测定力的变化可计算切削液的润精效率。 切削力随进刀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切削液润滑效率的提高而降低。若对刀具施加恒定的进刀力,则切削液的润滑效率越高,进刀量越大。这套试验评定装置对刀屑之间的摩擦变化十分灵敏,但需一台设备以保证施加在切屑刀具上的进刀力恒定。
生理影响评价
生理影响评价可通过操作人员来进行,如采用类似于过敏试验的医学研究技术进行皮肤刺激反应等。操作人员的不同生理反应会影响到他对切削液的评价。
切削液分:全合成、半合成、皂化油(乳化油)
全合成--->皆为添加剂所组成
优点:清洁性极佳、冷却性极佳、防锈性可
缺点:润滑性较不足,成本较高
适用:研磨,部分做切削,但需增强其润滑性(极压)
半合成--->添加剂和基础油的比例有50%-50%、也有30%-70%不等,看配方而定
优点:成本适中,清洁性逊全合成胜皂化油,润滑性逊皂化油胜全合成
缺点:其实有寿命、防锈、切削适中,最可灵活调整
适用:大部分切削,按照所需条件,如:要求防锈、清洁、成本别太高,可选半合成,
皂化油--->最常见之切削液,乳白色状,大部分价钱便宜
优点:成本较上述两种低,润滑性切削佳、防锈可,视情况,若油发臭会使
缺点:使用上会因天气温度上升、现场维护不当造成寿命缩短致使发臭,另清洁效果较差,若无时常维护容易使环境变脏
适用:绝大部分加工中心、数控机床适用
若LZ是销售人员,请注意加工材质、机器、能满足客户需求(防锈、清洁等等..)
⑧ 研磨剂有什么用,怎么用。
研磨剂用途:可除锈,除油,去除氧化物,清洗,等多种功能同时完成。
使用方法:液态研磨剂不需要稀释即可直接使用。膏状的常称作研磨膏,可直接使用或加研磨液稀释后使用,用油稀释的称为油溶性研磨膏;用水稀释的称为水溶性研磨膏。固体研磨剂(研磨皂)常温时呈块状,可直接使用或加研磨液稀释后使用。
延伸
研磨剂是指用磨料、分散剂(又称研磨液)和辅助材料制成的混合剂,习惯上也列为磨具的一类。研磨剂用于研磨和抛光,使用时磨粒呈自由状态。由于分散剂和辅助材料的成分和配合比例不同,研磨剂有液态、膏状和固体的3 种。
结构
研磨剂中的磨料起切削作用,常用的磨料有刚玉、碳化硅、碳化硼和人造金刚石等。精研和抛光时还用软磨料,如氧化铁、氧化铬和氧化铈等。
分散剂使磨料均匀分散在研磨剂中,并起稀释、润滑和冷却等作用,常用的有煤油、机油、动物油、甘油、酒精和水等。辅助材料主要是混合脂,常由硬脂酸、脂肪酸、环氧乙烷、三乙醇胺、石蜡、油酸和十六醇等中的几种材料配成,在研磨过程中起乳化、润滑和吸附作用,并促使工件表面产生化学变化,生成易脱落的氧化膜或硫化膜,借以提高加工效率。此外,辅助材料中还有着色剂、防腐剂和芳香剂等。
特性
1.平滑研磨,研削力量大,光泽度中等。
2.本品具有多功能化的优点,可除锈,除油,去除氧化物,清洗,等多种功能同时完成,可大幅度简化操作工序,直接降低生产成本.
3.本研磨膏既适用于震动(研磨)光饰机,滚动(研磨)光饰机和涡流式(研磨)光饰机,同时也可在离心(研磨)光饰机等其它(研磨)光饰机中使用.
4.本产品环保无污染,不会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危害,使用安全方便。 应用: 适用于去除粗切削工序后工件表面的磨痕.作业后增加工件表面的平滑度。并且有轻度光泽。
研磨剂的使用方法和范围:
1,优异的润滑性能,抗磨性能,提高加工精度,表面光洁度,有效地保护刀具,延长刀具使用寿命。属高效节能型产品;
2,润滑性能,冷却性能,防锈性能,清洗性能——四能一体。能有效的排除磨屑,铁剂,油污,砂粒等切屑;有一定的短期防锈,工序间防锈作用。散热冷却,不燃,安全可靠;
3,溶解速度快,工作效率高;
4,不易腐败,稳定性好,使用周期长;高透明度,易于观察工件;
5,有较好的快速消泡作用,属于抑泡型产品;
6,极低的使用浓度,较高的润滑,防锈效果,综合使用成本低;
7,剂体包装,运输方便;
8,环境清洁友好,无废油产生,无油泥污染。
应用范围
一、适用范围:
◆ 磨耗度250以上光学球面软材质镜片的抛光
◆ 按1:2的比例(BYMJ:兑抛光粉)可解决研磨中出现的镜片腐蚀现象
二、产品特点:
◆ 该产品主要是为解决抛光工艺中出现的镜片腐蚀现象(阿拉比、白点)
发展前景
供求关系是一个行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前提。目前来看,市场需求是很大的,而供应方面却略显不足,尤其是拥有核心知识产权,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并不多,行业整体缺乏品牌效应。在需求旺盛的阶段,行业需求巨大,发展前景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保持行业的健康,稳定且可持续发展,抛丽斯呼吁业内企业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发挥吃毛求疵的研发精神,进一步提高生产工艺,降低成本,真正解决客户的实际困难,严把质量关,提供最可靠的产品。
⑨ 切削液的维护
切削液要满足冷却、润滑、清洗、防锈四个目的,因此从这四方面着手。
1.冷却
高水基切削液在常规使用状态时的含水量95%以上,磨削时含水量在97%以上;
2.润滑
水溶性润滑剂(聚乙烯醇、甘油)。
3.清洗
在切削液中采用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如平平加、太古油)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复配,能起到显着降低切削液表面张力的作用,达到清洗的目的。
4.防锈
水溶性防锈剂品种较多,通常分为有机防锈剂与无机防锈剂两类。一般采用钼酸钠(0.05%)替代亚硝酸钠,以减少污染;和有机防锈剂(硼胺)复合使用,达到很好的防锈效果。
切削液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确保液体循环路线的畅通
防止杂油、杂物,特别是食物或布料等混入供液系统,及时排除循环路线的金属屑、金属粉末、霉菌粘液、切削液本身的分解物、砂轮屑,以免造成堵塞。
2 .抑菌
切削液 ( 特别是乳液 ) 抑菌生长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可采用定期投入杀菌剂和用超微过滤等手段抑制细菌的繁殖。
3 .切削液的净化
污染切削液的物质主要是金属粉末和砂砾细粉、飘浮油和游离水、微生物和繁殖物,特别是毛霉目真菌。浮油是厌氧菌滋生的温床,如不及时除去,切削液将很快发臭。
4.调整浓度
每天用折光仪检测切削液的浓度,并及时调整,正确的浓度可以保证切削液的稳定性。
切削液内所含的固体粉末来源于加工件和刀具。这类固体不但易堵塞管路并有以下危害:
飘浮油是指机床传动和液压系统用油因机床密封不严漏入切削液系统的油。飘浮油的危害是使切削液系统的某些材料膨胀变形,干扰了乳化液的乳化平衡,使乳化液失去稳定性。而且飘浮油常浮于乳液油表层,阻挡了乳化液和空气的接触,导致乳化液缺氧,使厌氧菌快速繁殖,加速乳化液的腐败变质。
切削液被上述三类物质污染后,如采取分别去除污染的方法,手续十分繁琐。开发了超细过滤方法,可除去固、液和大部分菌类污染物。但被超细过滤的切削液只限于含油少的微乳液或合成液,其成分在低浓度时不会构成胶束或其它凝聚物。
⑩ 废弃切削液如何处理
切削液按油品化学组成分为水溶性(水基)液和非水溶性(油基)液两大类。
一、水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水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可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燃烧处理四大类。
切削液废水处理:1)物理处理:其目的是使发府中的悬浊物(指粒子直径在10² m以上的切屑、磨屑粉未、油粒子等)与水溶液分离。其方式有下述之三种:
①利用悬浊物与水的比重差的沉降分离及浮游分离。
②利用滤材的过滤分离。
③利用离心装置的离心分离。
切削液废水处理:2)化学处理:其是对在物理中未被分离的微细悬浊粒子或胶体状粒子(粒子直觉为0.01~10² m的物质)进行处理或对废液中的有害成分用化学处理使之变为无害物质,有下述四种方法:
①使用无机系凝聚剂(聚氯化铝、硫酸铝土等),或有机系凝聚剂(聚丙烯酰胺)等促进微细粒子、胶体粒子之类的物质凝聚的凝聚法。
②利用氧、臭氧之类的氧化剂或电分解氧化还原反应处理废液中有害成分的氧化还原法。
③利用活性碳之类的活性固体使废液中的有害成分被吸附在固体表面而达到处理目的的吸附法。
④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使废液中的离子系有害成分进行离子交换而达到处理目的的离子交换法。
切削液废水处理:3)生物处理:生物处理的目的是对用物理、化学处理都很难除去的废液中的有机物(例如有机胺,非离子系活性剂,多元醇等)进行处理,其代表性的方法有加菌淤渣法和散水滤床法
加菌淤渣法是将加菌淤渣(微生物增殖体)与废液混合进行通气,利用微生物分解处理废液中的有害物质(有机物)。
散水滤床法是当废液流过被微生物覆盖的滤材充填床(滤床)的表面时,利用微生物分解处理废液中的有机物。
切削液废水处理4)燃烧处理:有直接烧却法和将废液蒸发浓缩以后再进行燃烧处理的“蒸发浓缩法”。
由于水基切削液的组成各异,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去处理,通常是根据被处理废液的性状综合使用上述各种方法。
二、油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
油基切削液一般不会发臭变质,其更换切削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切削液的化学变化、切屑混入量增大、机床润滑油的大量漏入及水的混入等原因,对此可采取如下措施:
1)改善油基切削液的净化装置。
2)定期清理油基切削液箱中的切屑。
3)通过检修机床防止润滑油漏入。
4)定期补充切削润滑添加剂。
5)加热去除水份,并经沉演过滤后加入一些切削油润滑添加剂,即可恢复质量,继续使用。
油基切削液最终的废油处理一般是燃烧处理。为了节省资源,也可对废油进行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