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知道的说一下小白瓜种植技术有哪些
一、品种介绍 选用桦南大白板白瓜,生育期 100 天,侧枝少,适合密植,需活动积温 2250——2300, 公斤,单瓜一般结籽250——400粒,平均单瓜籽重0.1——0.2 公斤, 平均亩产75——100 公斤,高产可达125 公斤。 因本品种耐旱怕涝,喜温厌凉,地块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漫岗、漫坡、朝阳平川地均可,土质以沙性土壤。
二、荒地为佳,茬口选择以玉米、小麦茬最好,豆茬次之。忌瓜菜、甜 菜、烤烟及用过豆磺隆、普斯特的地块种白瓜。
三、播种 1、整地:清明后要顶浆打垄,施足农家肥,每亩2000——3000 斤,压好磙子,防旱保墒, 达到播种状态。 2、播种:我县播期为5 月15日,以躲过春晚霜为宜。
3、种肥:亩施白瓜专用肥15——20 公斤,或磷酸二铵10——15 公斤,加硫酸钾5——8 公斤, 化肥做种肥施入。
4、种子处理;播前将种子放在阳光下晒种2 天,以增强种胚活性,提高芽势,再用多菌 800倍液,水温 20浸泡种子 袋加水0.5 公斤拌25 公斤种子,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影响芽率。 5、垄距、株距:垄距为65——70 厘米,如果不隔垄种株距为90——100 厘米,隔垄种株距 为45——50 厘米,播后覆地膜,利于早熟,粒大饱满。亩保苗1000——1500 6、播种方法:采用机播或人工刨掩,机播下种量20——25公斤,人工掩种15——18 公斤。 人工刨掩长15——20cm,踩一脚,一头点籽,一头点肥,下种3 粒,种肥隔开,覆土厚度1—— 2cm。
四、防治鼠害 1、种子用药剂处理或催芽,以降低瓜籽食味。 2、播种后用杀鼠醚20 克拌大米或大馇子50 公斤制成毒饵,每隔5 公斤加细土或细沙50公斤拌匀闷一夜隔垄撒施驱鼠。
五、田间管理
1、打孔放风,地膜覆盖的地块,在播后3——5 天内发现出苗及时在苗的上方扎直径4——7 cm圆孔放风,防止烤坏幼苗。
2、间定苗:出苗后及时疏苗,幼苗。
3、铲趟:铲前垄沟深松一次,二铲二趟,伸蔓时结束铲趟,秋季拿一次大草,隔垄种植应及时把空垄破开,最后分向两边形成大垄,利于垄上结瓜防止烂瓜。
4、领向、压蔓:瓜长到70 厘米左右将瓜蔓向顺风或旁风方向压蔓,促使多生不定根, 及时去掉根部及节间侧枝,座瓜后在瓜前10 月末对所有生长点彻底掐尖一次,以促进早熟,提高籽实饱满度。选瓜、留瓜及时去掉距根部40 厘米以内的根瓜,第二雌花留果,每株保留1——2。
5、人工授粉:开花期遇阴雨天或没有蜂源的地方必须用人工授粉,时间在上午7——10 时,采集新开放的雄花去掉花冠,露出花粉均匀授于雌花柱头,授粉后用叶片遮盖,防止雨 水冲刷。 6、抢早追肥:初花期追肥一次,每亩用尿素5 公斤,距根部5——10 厘米刨坑点肥培土, 在白瓜长到直径10 厘米时,喷一次叶面肥如天丰素、绿叶美等。
六、防治病虫草害
(一)虫害:白瓜地常发生的虫害是七星虫(即花大姐),用敌杀死、灭杀毙按说明书施
(二)草害:播后苗前封闭,用德国进口的25%含量都尔每晌地用1.5公斤加50%的 公斤加水100——150公斤喷地面,注意低温湿度大时易产生药害。
七、病害 1、白粉病:起初在叶片或嫩茎上出现白色小霉点,蔓延连片后有白粉状物布满整个叶片, 致叶片枯黄或卷缩。 防治方法:用粉锈宁1500 倍液,每隔10 天喷一次,喷三次或用甲基托布津、菌克毒克 800——1200 2、疫病:为真菌性病害,茎、叶、瓜都可染病,叶片发病呈暗绿色水浸状病斑,似开水烫过,致叶片腐烂,果实染病,形成暗绿色园形水浸状病斑凹陷,后迅速扩及全果,致整个 果实腐烂,病部表面密生白色菌丝,此病是毁灭性病害,轻者减产,重者绝产,必须以防为 主及时防治。
综合防治:选用排水性良好的地,雨后及时排水,少施氮肥,侧重磷钾肥配合施用, 不可随意加大密度,选用地膜覆盖隔垄种植法,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 及时拔除中心病株,清出烂瓜和瓜位土拿出田外深埋,或用甲霜灵毒土600 倍封中心 病区防止蔓延。 发病期间用甲霜灵600——800 倍液或雷多米尔500——800 面喷施防治。5——7天一次,共施2——3
八、采收晾晒贮存技术1、采收:一般在9 月中旬采收,存放7——10 天再开瓜取籽以促进后熟,促进籽粒饱满度。
2、切瓜洗籽:要做到当日开瓜当日洗籽,防止沤板。开瓜要横切,防止瓜籽破损,采用 机械洗籽,应注意洗籽时分离机是否磨合好,避免伤板影响质量。
3、晾晒:用纱网搭架晾晒,每平方米1.5 公斤湿籽。瓜籽表面不风干不可翻动,以后 小时翻动一次,直至飞软皮为止,并注意防雨防冻。
4、成品加工:白瓜下架后,用风去掉秕粒和软皮及杂质,装成大半袋,放于通风干燥处, 每隔8——10 天在室外出风出潮一次,计晒两次,即可装袋封口置通风干燥处架起叠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