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练习哼鸣(哼鸣的方法)
掌握正确的哼鸣方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
1、挺拔舒展地站立好“垂直线(从头顶到脚心)”,微笑着平视前方,想到兴奋地张嘴打哈欠(刚开始打哈欠的状态)并感觉软腭积极提起、喉头下移、所有的歌唱腔体都已从里向外全部撑开,这时轻闭双唇(开口哼鸣就不用)并保持住所有腔体的打开、兴奋的状态。
6、在整个哼鸣的过程中,声带、喉头以及控制气息的所有部位都要始终处于一种内紧外松的兴奋状态,并很好地保持协调,为哼鸣提供一个连贯、通畅的声音通道。与此同时,鼻、咽腔也要始终保持打开的状态,同时感觉鼻腔后面有一个着力点,使咽腔拉长、蹦紧并往深处用力,这时就会产生头、面部的振动感,并且发出高位置的共鸣音响效果。
拓展内容:
哼鸣的分类
1、闭口哼鸣、开口哼鸣、先开口哼再把嘴轻轻闭上
在实际教学中 , 不同的教师对哼鸣的要求不完全一样 , 因此对于哼鸣方式的选择也不尽相同 。有的要求闭口哼:哼鸣时嘴巴放松地闭上;有的要求开口哼:哼鸣时嘴巴处于张开状态;有的则强调先开口哼再把嘴轻轻闭上:先张开嘴巴哼,然后边哼边轻轻闭上双唇。尽管哼的方式略有区别,其目的都是一样的。
2、大哼鸣和小哼鸣
在中国民族声乐教学领域里独树一帜的中国音乐学院金铁霖教授,在教学中很注重哼鸣的训练。金教授教学的第一步便是先练哼鸣。他认为,在哼鸣当中,有大哼鸣和小哼鸣之分(大量事实证明这种分法有它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一方面,大哼鸣宽、圆、通,比较空、比较大,有小声哭泣(生活中的哭腔)的感觉,发声时声音更开、更圆润一些,掩盖的色彩也更多一些。小哼鸣相对大哼鸣来说,发声各个部位小一些,并且有所控制,这样使发声时音色比较明亮、集中,也比较灵活,而且也方便咬字。另一方面 , 大哼鸣发出的声音宽、厚、通畅,比较适合演唱创作歌曲、艺术歌曲和气势较大的声乐作品,尤其是唱一些美声作品。小哼鸣发出的声音适合演唱一些色彩性、风格性比较强、地方特色较浓的民歌,包括一些戏曲。当然,大、小哼鸣的运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条件来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