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食用菌的防冻方法

食用菌的防冻方法

发布时间:2025-10-04 14:05:39

Ⅰ 怎样在家里种植蘑菇,

家里种植蘑菇
1、种植蘑菇利用冬闲田以稻草、粪料为主要原料进行蘑菇栽培,可大大增加收入,蘑菇栽培后的残料还可直接还田或作为生物有机肥的原料。正常情况下,播后1~2天就能萌发出绒毛状菇丝,3天就开始“吃料”。播种后3天后,随着菇丝的生长,应加大菇房通风量。播后7~10天,菇丝一般长满料面。菇丝吃料后,生长不快,有可能是料过湿、有氨气等原因造成的,可以从床架反面“戳洞”。增加料层通气性,排除有害气体;也可用镊子插入菇种旁的料中,撬松料,降低温度。一般20天左右菇丝到底,就可覆土。覆土厚度2厘米,如何种植蘑菇上面用手刮干使厚度均匀。覆土后在料面打孔,适当通风。
2、蘑菇栽培养料配方堆料时以每平方米菇床计,如何种植蘑菇用干稻草12.5~13.5公斤、菜子饼0.8公斤、石膏粉0.45公斤、过磷酸钙0.45公斤、复合肥0.45公斤、石灰粉0.45公斤。每亩所需原料可按每亩冬闲田单层栽培面积为390~400平方米折算。提高菇床温度,创造适宜的长菇条件冬季寒冷,要注意保温。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时须揭开外,其余时间都要罩紧。平菇棚要把棚上的遮盖物摊稀,蘑菇棚要在棚的外表再覆盖一层薄膜,晚上棚外要加盖遮阳网或草苫等防冻。采取以上措施后,棚内温度能提高5℃~10℃,如何种植蘑菇可保证食用菌在寒冷的冬季仍能正常出菇。
3、补水前应敞开棚门通风3~4天,补水时可用注水针刺入菌棒内,如何种植蘑菇借助水泵的压力使菌棒在短时间内吸足水分,以井水为宜。喷水的原则是:喷雾状水,菇多时多喷,菇少时少喷,蕾期多喷,采收期少喷。蘑菇栽培在冬季基本不需要进行补水。覆土是蘑菇栽培中从单丝体生长向子实体生长转变的重要手段。当前推行的主要方法是“河泥砻糠一次性覆土”。具体做法是每100平方米需备含水量45%的粥状河泥700~750千克砻糠75千克,砻糠要新鲜,在使用前曝晒2天,在PH值为10的石灰中浸泡24小时,捞出用0.5%的敌敌畏杀虫。

Ⅱ 如何简单的在家里种植蘑菇

1.栽培环境:将菌包放置在能方便控制温度、湿度和通气的地方,不能有阳光直接照射。

2.搔菌:等菌丝长满整个培养料,打开并拉直袋口,将培养料表面的一层厚菌膜和残存的一部分老菌皮去掉,即为搔菌。

3.催蕾:将搔菌后的栽培袋用报纸覆盖,经常向空中、地面和报纸上喷水,提高环境湿度,保持覆盖物的湿润。

4.现蕾出菇后的管理:现蕾之后,要增加通风量降低室温,金针菇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18℃,所以室温不宜超过20℃。。

5.采收:从菇蕾期到采收约两个星期左右,金针菇的主要食用部分是菇柄,菌柄长且嫩为质量好。

Ⅲ 木耳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香菇室外袋料栽培技术

香菇是重要的食用菌之一,代料栽培就是用木屑、桑枝粉、棉籽壳等人造菇木代替段木栽培香菇。该方法资源广,产量高,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非常适合广大农民栽培。�
1、菌种选择�
香菇品种类型较多,常用的为中低温型。这类香菇发菌的最适环境条件是气温24~27℃,培养料含水量60%左右,无光或弱光。出菇期最适环境条件是气温8~16℃,空气新鲜、潮湿,三分阳七分阴。实际选择菌种时,可选择中温型的856、CrO�2、L26等。每瓶菌种要求无杂菌,无害虫,种性纯,菌丝生长健壮。

2、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的组成包括杂木屑、麸皮或米糠、糖、石膏粉、尿素、过磷酸钙等。杂木屑是香菇菌丝的主要碳源物质,可用锯木厂的阔叶树锯屑,也可用阔叶树的残次废材和枝桠的粉碎物;麸皮或米糠是香菇的主要供氮物质,应选用无霉变的新鲜料;糖是供菌丝生长发育前期吸收利用的速效性碳源,白糖、红糖均可;石膏粉则既可提供钙素,又可延缓培养料的酸化过程;尿素和过磷酸钙分别为氮肥和磷肥,提供氮、磷、钙等营养物质。培养料的配方为杂木屑77%、麸皮或米糠20%、糖1.2%、石膏1.8%,或杂木屑78%、麸皮16%、玉米粉2%、石膏2%、过磷酸钙0.5%、尿素0.3%、糖1.2%。将可溶性的尿素、过磷酸钙、糖等先溶于水中,其它粉末状物干拌后合在一起,边加水边拌料,反复多次。加水至手捏能成团,触之能散的程度,此时含水量约为60%左右。

3、灭菌�
将折径15cm、厚0.04mm的低压聚乙烯筒膜截成55cm长的筒料,一端封口。将培养料装入塑料筒袋内,每袋重0.9kg(干料)左右,扎口后放入常压灭菌灶。灶内中心留一定空间,促使蒸汽均匀分布,提高灭菌效果。旺火加温,锅内温度升至100℃时,改用文火,持续10~12小时后停止加温,降温至70℃左右时出料。

4、接种�
待培养料筒冷却到28℃以下时,连同酒精灯、接种箱、打孔器、接种耙等接种工具等用品,先经0.25%新洁尔灭溶液表面消毒,然后搬入接种箱,每立方米空间加福尔马林10ml,高锰酸钾5g混合,关闭玻璃窗、操作孔,熏蒸半小时,可使微生物细胞蛋白质凝固变质而死亡。之后接种人员用75%酒精擦洗双手,伸入接种箱内边打孔边接种,并同时贴好胶布。这一过程要求动作快,持续时间短。胶布可用食用菌专用胶布或医用胶布,大小为3.5cm×3.5cm。

5、发菌管理�
将接种后的筒料搬入清洁干燥的房间内,成“井”字形堆叠,高80~90cm。平时经常开窗通气,其间翻堆2~3次,剔除杂菌污染部分筒料。经40~50天后,菌丝长满筒袋,这时称“人造菇木”。当多数人造菇木出现少量褐色斑块时,可转入出菇管理。�

6、建造菇棚
选择近水源的旱地或冬闲地,挖宽1m深15~20cm的畦,畦面上搭30cm高的横放梯子般的菇架和中心部位1m高的小弓棚,在此基础上再搭建荫棚,荫棚一般高1.8~2.5m,荫棚四周和顶部围盖草帘,使之能透入三分阳光。�

7、脱袋
将发育成熟的人造菇木剥去筒膜,斜靠在菇架上,每袋间距10cm左右。并立即覆盖薄膜(最好是0.07mm厚的农用高压聚乙烯膜),保温保湿。

8、出菇管理�
脱袋后3~4天内,膜内气温保持在26℃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当菌筒表面长满白色绒毛状菌丝后,每天通风1~2次,每次半小时,迫使绒毛状菌丝倒伏。1周后,菌筒表面会产生茶色小水珠,菌膜逐渐加厚、色泽转深。此时,喷水冲洗褐色分泌物,薄膜日盖夜揭,拉大日夜温差,持续3~4天,表层长出小突起即菇蕾。香菇是变温结实性菇类,菇蕾需低温和日夜温差刺激才能形成。此后应继续保温保湿,并加强揭膜通气,小菇蕾就逐渐长大。待菇盖八分成熟,呈铜锣边时采收、烘干。�
每潮菇采收后,加强通气,停止喷水3~5天,养菌生息,以后又转入出菇管理,大致经1个月后又可采收第二潮菇。采收2~3潮菇后,用铁丝在人造菇木中心戳一个洞,在菇木上压重物后浸于水中。当人造菇木重量接近原先重量后再取出,在膜内保温发菌2~3天,加强揭膜通气,促进下潮菇的形成和生长。如此循环往复,直至第二年5、6月份结束。�
在整个出菇阶段,早秋、晚春应防止高温烧菌烂料,冬季,特别是菇蕾期应注意保暖防冻,此外,还应做好病虫防治工作。

Ⅳ 母种的保藏方法有哪些

母种保藏的方法有很多种,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常用的基础方法有:斜面继代低温保藏、自然基质保藏(麦谷粒保藏、发酵粪草保藏、木屑保藏、麦麸+木片保藏、木块+琼脂保藏、稻草粉保藏草菇菌种、枝条保藏)、液体保藏[矿油保藏、菌丝球生理盐水保藏、蒸馏水保藏、营养液保藏、液氮保藏(图2-12)]、孢子滤纸保藏、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液氮超低温保藏、孢子沙土管保藏、梭氏真空干燥保藏等方法。专门保藏菌种的机构为确保保藏效果,每一品种都要同时用至少三种方法保藏,即长期方法、中长期方法和短期方法。限于篇幅,不再一一介绍。下面仅针对菇农介绍常用的低温和基质保藏法及几种土法保藏方法。

图2-12 母种的液氮保藏法

(1)斜面继代低温保藏

这是一种传统的、普遍应用的简易保藏方法,它简单易行,不需特殊设备,并能随时观察所保藏菌种的情况。其缺点是转管频繁,营养生长过多,易发生退化,在操作中发生技术错误的机会多;可能会因未及时转接、培养基干缩而引起菌种老化、死亡等。

这种方法是根据低温能抑制菌丝生长的原理,将需要保藏的菌种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适温培养,当菌丝健壮地快长满斜面时取出,放2~5℃低温干燥处或冰箱、冰柜中保藏。每隔一定时间要移植转管、继代培养1次(一般4~5个月),具体应根据菌种特性来确定。食用菌中有的中高温和高温型品种,不适于该法,如毛木耳多数品种保藏的适宜温度在10℃左右,中华灵芝在6~10℃,草菇在10~12℃。可在草菇菌落上灌注3~4毫升的防冻剂(10%的甘油)。

用于保藏的培养基,不宜用营养过贫或过富的合成培养基,一般采用天然培养基,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综合培养基(CPDA)等。为防止产酸,糖应少加或不加,而需添加缓冲剂,如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碳酸钙等,以中和菌种在保藏过程中产生积累的有机酸。同时,每1000毫升还需加 10毫克维生素 B1,加大琼脂用量至25克,以防止培养基中水分蒸发过快。如保藏香菇和黑木耳菌种,把配方中的葡萄糖更换成麦芽糖更有利。棉塞稍长,入管内达3厘米左右,制成半高层培养基,即斜面小、短,管底1.5厘米的培养基呈柱状。

橡皮塞密封保藏:选用与试管口相应大小的白橡皮塞,清洗、晒干,放入低压聚乙烯袋内,于0.137兆帕下灭菌1小时。在无菌条件下,将培养合格的斜面菌种用无菌橡皮塞取代原棉塞,置4~6℃冰箱内保藏,保藏时间可达6个月以上。这种方法能隔绝空气,防止蒸发,达到液体石蜡相似的效果。而且放置、邮寄、携带等很方便。

注意事项:

①保藏菌种必须是发育健旺的菌种,培养时间不可过长,以免降低菌种生活力。

②制种时要贴好标签,每次移接时要细心核对菌种号及标明时间,做到准确无误,若发现错误,应立即纠正,无法确认的,剔除不要。

③定期检查保藏情况,一旦发现污染或培养基失水干缩现象,应立即移接、剔除。

④尽量少启用冰箱,以免产生冷凝水而引起污染,开启时应做到边开、边取、边关,最好设置一个永久性的保藏冰箱,与常用菌种的冰箱分开。

⑤保藏菌种在冰箱中不可过分拥挤;保藏温度控制在3~5℃,不宜过高或过低。

⑥冰箱要定期排霜,清除积水。保藏时要注意环境湿度不能太高,湿度太高,霉菌容易在棉塞上生长,并通过棉花纤维进入管内。所以,最好用橡皮塞或硅氧海绵塞代替。若用棉塞,可用干净的纸(硫酸纸、牛皮纸均可)包扎好,也能起到减少污染、延缓培养基干缩的作用。

⑦所保存的菌种在使用时,要提前12~24小时从冰箱取出,经适温培养恢复活力后,方能转管移接。

(2)自然基质保藏

即利用食用菌自然生长的培养基来保藏菌种的方法。常用的有麦粒、谷粒培养基、发酵粪草、木屑木片、麦麸米糠等基质。

①麦(谷)粒保藏 此法利用麦粒、谷粒或玉米粒(碾碎)等作为培养基,进入颗粒的菌丝体,在表皮的保护和谷粒中有限水分的供给下,保藏期可达1~2年。现以麦粒为例介绍如下:

先将麦粒洗净,用20℃左右温水浸泡5小时后捞出晾干表面的水分(或置水中煮沸5分钟至不破皮),装入试管长度的2/3~3/4,塞好棉塞,置于1.18×105帕压力下灭菌30分钟。处理后麦粒的含水量不要超过25%,灭菌过程中勿使表皮破裂,以保护进入麦粒的菌丝体。灭菌后趁热摇散麦粒,冷却后,接种孢子液或菌丝悬浮液或菌丝块,然后置25℃下培养,当试管快发满菌丝后,即停止培养,保藏在干燥冷凉处。

②木屑保藏 用阔叶树木屑、麦麸加糖和石膏各1%,混合拌匀,加适量水后,装入试管长度的2/3,稍压紧,洗净管口,塞上棉塞,用纸包好,置1.18×105帕压力下灭菌40分钟,冷却后接种,置25℃条件下培养,菌丝长满后将棉塞蜡封或换橡皮塞,再包扎塑料袋置4℃冰箱中可保藏1~2年。

(3)井底低温保藏

即利用井底具恒温且温度低的原理进行菌种保藏的方法,适用于不具备保鲜冰箱的菇农。将要保藏的试管母种,用无菌橡皮塞醮石蜡封口,装入密闭的广口瓶或塑料袋中,扎紧,沉入井底贮藏,可保藏2~5个月。

(4)石蜡封口保藏

把蜡纸裁成6~8厘米见方,放75%酒精中浸泡1分钟。将已培养好试管种的管口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旋转灭菌后,用镊子取出蜡纸,扎紧管口。再将包好蜡纸的管口浸入熔化的石蜡中,将蜡纸完全浸入为止,使蜡纸紧紧封包在管壁上,绝不漏气。待石蜡冷却凝固后,置冰箱或室温下保存。

(5)玻璃纸封口保藏

用明胶15克(粘合剂),硫酸铜2克,美蓝1~2滴(指示剂),溶于100毫升热水中,配制成封口剂。将新长满的母种拔去棉塞,管口朝下,蘸上封口剂,贴上用95%酒精浸泡过的玻璃纸(赛珞璐),再用石蜡熔封。在室温下,菌种至少可保存8个月,并能防止霉菌或螨的侵染。在斜面注入无菌矿油(液体石蜡),可大大延长保藏时间。

(6)厩肥保藏

此法适合保藏双孢菇等草腐菌类。将腐熟牛粪等堆肥晒干、打碎,取300克干堆肥,用5毫米孔径筛过筛,加1000毫升水调湿,装入试管,占管深1/3~1/2,在0.15兆帕压力下灭菌2小时。确认无菌后,接种,菌丝长满后,放在3℃冰箱内保藏,每隔2年移植一次。在长期保藏中,如培养基失水,应将保藏菌种及时接种在琼脂斜面上进行活化,再继续保存。此法连续保藏4年后,其生产性状未出现明显变化。

阅读全文

与食用菌的防冻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吉他即兴演讲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998
常见草药种植方法全过程 浏览:513
通便器用什么方法 浏览:610
常见的综合式教学方法 浏览:752
lg自动洗衣机使用方法 浏览:547
447计算的简便方法 浏览:46
丝带的安装方法 浏览:226
裙子后片减针方法视频 浏览:532
窗帘各种水波的计算方法 浏览:804
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的英语 浏览:881
百菌清的使用方法 浏览:486
食用菌的防冻方法 浏览:952
25x35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52
比熊犬训练方法视频 浏览:580
感觉阈限测量方法哪一种效率最高 浏览:289
凯越正时皮带的安装方法 浏览:441
习作方法指的是什么 浏览:943
提高网络学习效率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218
手机提速方法2020 浏览:162
如何对付压马的方法 浏览: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