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常用的抢护方法

常用的抢护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04 17:48:06

① 渗水的抢护方法

当堤防断面单薄,背水坡较陡,对于大面积渗水,且堤线较长,全线抢筑透水压渗平台的工作量大时,可以结合导渗沟加间隔透水压渗平台的方法进行抢护。①沙土压渗平台:首先将边坡渗水范围内的杂草、杂物及松软表土清除干净,再用沙砾料填筑后戗,要求分层填筑密实,每层厚度30cm,顶部高出浸润线出逸点0.5—1.0m,顶宽2—3m,戗坡一般为1:3—1:5,长度超过渗水堤段两端至少3m;②梢土压渗平台。当填筑砂砾压渗平台缺乏足够料物时,可采用梢土代替沙砾,筑成梢土压浸平台。其外形尺寸以及清基要求与沙土压渗平台基本相同,梢土压渗平台厚度为l~1.5m。贴坡段及水平段梢料均为三层,中间层粗,上、下两层细。

② 在堤坝内出现大面积管涌或管涌群时,宜采用险情抢护方法是( )。

正确答案为:C选项
答案解析:
反滤围井适用于发生在地面的单个管涌或管涌数目虽多但比较集中的情况;而出现大面积管涌或管涌群时,宜采用反滤层压盖的方法进行险情抢护。故本题应选C。

③ 堤坝险情有哪几种抢护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超过警戒水位、地下管涌、堤坝塌陷, 白蚁等。抢护的原则和方法抢救队伍很有经验。

④ 黄河堵口工程中,常用的抢护方案都有哪些

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控制重点与监理措施:质量控制要点是:厚度、平整度、混凝土强度、抗折、检查井井盖;质量控制重点与监理措施是: 1.平整度、混凝土强度、抗折、检查井井盖与路面相接、防止检查井盖下沉,为此监理首先监控承包人保证道路基层特别是路床的平整度质量,要求本工程负责砼路面施工作业队伍必须是专业队伍,禁止承包人在本工程临时拼凑混凝土施工队伍。 2.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监理人员对方案进行讨论并提出意见及建议,方案由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除审查承包人编制的砼路面施工方案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外,要对承包人近期施工完成的道路进行质量考察。 3.施工机具的型号、数量的配置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监理将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机具配置是否合理,能否满足施工要求。要求承包人配备性能和数量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振捣和拉毛机具,并按批准的混凝土浇注工艺和浇注顺序施工。 4.监理将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配比,要求承包人在砼作业时,不能满足监理这一要求的将不同意承包人进行砼路面施工。监理将对进场混凝土严密监控,抽查坍落度和外观质量,凡不符和要求的原料一律清退。 5.为保证砼浇筑工作完成后弯拉强度和平整度合格,我监理部将要求施工单位要制定一个可操作的试验段实施方案,监理工程师将参加试验段的实施,得到准确的施工工艺参数,可用于指导大面积施工。施工单位要结合混凝土浇筑进度计划,合理安排进场材料,机械数量,要保证足够的振捣时间,从而确保混凝土平整度和弯拉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6.要求承包人必须制定可靠的措施,保证砼浇注作业的连续性,承包人在砼路面作业时,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工艺摊铺、振捣、成活、拉毛、养生,要求承包人在砼路面作业时,做好防护工作,防止非施工车辆闯入作业区。 7.监理工程师要对混凝土路面的浇筑全过程实施旁站、检测,并要求施工单位质检人员到位自检,过程中发现达不到规定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调整直至符合要求。现场测试人员在监理的监督下要按规定频率,实施抽检,取样和见证试验。 8.监理将会同业主对混凝土原材料厂家的资质、工艺、业绩等进行考核,确保原材料供应质量。监理将对道路上的检查井、雨水口的位置、高程、施工质量认真检查,确保其在砼施工中的稳固和混凝土结构厚度。 9.控制砼路面的接缝:纵缝,横缝(胀缝、缩缝)和施工缝施工。

⑤ 堤防几大险情是什么

一、渗水险情
渗水险情:洪水偎堤后,背河坡或堤脚出现表土超市、发软或有水渗出的现象,称为渗水险情。险情一般时应有专人观测,严重时应及时抢护,以防发展成管通、漏洞、滑坡等险情。

1.临水筑戗:在渗水堤段临水破,用粘性土料修筑前戗,填筑前应将坡上的杂草、树丛等杂物清除。一般戗顶宽3—5米,高出水面1米,程度超过渗水段两端5米。若提前有溜时,戗土易被冲走,填筑前可采用桩柳或土袋围堰保护。

2.土工膜截渗:临水堤坡较平整时,采用土工膜(一布一膜)截渗。将直径4—5厘米的钢管固定在土工膜的下端,卷好后将上端系于堤顶木桩上,沿堤坡滚下,并在其上压盖土袋。

二、冲塌险情
冲塌险情:洪水偎堤走溜,淘刷堤脚,堤坡失稳,发生坍塌。该险情一般长度大、坍塌快,如不及时抢护,将会冲决堤防。水深溜急坍塌长的堤段,应采用垛或短丁坝群导溜外移,保护堤防。其他冲塌险情可按下述方法抢护。

1.沉柳缓流防冲:适应于堤防临水坡被淘刷长度较大的险情。维护方法是:用枝叶茂密的柳树头,捆扎大块石头等重物,顺堤从下游向上游,有外到里,依次抛沉。水浅溜缓时可改为挂柳防冲等措施。

2.护坡固脚防冲:当堤防受水冲刷,堤脚或堤坡被冲破坏时,应采用护坡固脚,抑制水流继续淘刷。抢护方法:在冲刷部位抛投土袋、石块、柳石枕等防冲物体。抛投从坍塌严重部位开始,依次向两边展开,抛至坡度稳定为止。

三、风浪险情
风浪险情:汛期河水上涨,水面变宽。当风速较大时,风浪对堤防冲击力强,轻者造成堤坡坍塌变陡,重者出险滑坡、浸溢等险情,甚至造成决口,应因地制宜,采取具体抢护措施。

1.织物防堤:此法防浪效果好,宜优先使用。用土工织物、篷布或编织布铺放在堤坡上.,织物地步一般应高出洪水位1.5—2米。为了避免被风浪揭开,织物的四周可用预知混凝土块、石块或碎石镇压。亦可用绳栓土袋镇压。此时土袋应置于水下等风浪影响范围之外。

2.土袋防浪:此法适用于风浪破坏意境发生的堤段,用编织袋、麻袋或草袋装土、砂、碎石
或砖等,袋间排挤紧密,上下错缝,叠铺在迎水堤坡。

3.挂柳防浪:用柳树枝头,要求干枝长1米以上,枝径0.1米左右,或将几棵捆扎使用。在堤顶打木桩,桩距2—3米。用双股10—12号铅丝或绳将柳头系在木桩上,在树杈处捆扎砂(石)袋,使树梢沉入水下。

四、管涌险情
管涌险情:管涌多发生在背河坡脚附近地面或较远的潭坑、池塘或洼地。汛期搞水位时,在渗透压力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被带出,落于孔口周围形成沙环。发现管涌险情后,及时抢护。

1.反虑铺盖:在背河大面积出险管涌时,如料源不足,可采用反虑铺盖抢护。即在出现管涌的范围内,分层铺填透水性好的反虑料,以降低涌水流速,制止地基土颗粒流失。根基所用反虑材料的不同分为砂石反虑铺盖和梢料反虑铺盖。

2.反虑围井:对于数目不多个子独立,或数目虽多,尚未连成大片的管涌群,可用反虑围井抢护。方法是清除地面杂物并挖除软泥0.2米,用土袋分层错缝围成井状,井内分层铺设反虑料(如砂石、梢料),在适当高度设排水管排水。

3.无滤层围井(俗称养水盆):当管涌险情严重,反虑料一时难以筹措时,可在管涌口强筑围井,抬高井内水位,降低渗透压力,制止渗透破坏,以稳定管涌险情,在适当高度设排水管排水。

4.背河月堤:当背河堤脚附近出险分布范围较大的管涌群是,可在背河堤脚出险范围外用土或土袋抢筑月堤。积蓄漏水,抬高水位反压,制止涌水带出砂粒,在适当高度设排水管排水。

六、滑坡险情
滑坡险情:堤防滑坡又称脱坡,一般是由于水流淘刷、内部渗水作用或顶部压载造成的。堤防滑坡后堤身断面变窄,水流渗径变短,可诱发其他险情,险情发现后,应查明原因,及时抢护。

1.固脚阻滑:背河滑坡时,将土袋、块石、铅丝笼等重物堆放在滑坡体边脚,使其能起阻止继续下滑和固脚的双重作用。同时移走滑动面上部和堤顶的重物,并削缓陡坡。

2.虑水土撑:适应于堤防背水坡范围较大、险情较重、取土困难的滑坡抢护。在滑坡体上顺坡挖沟,沟内作反虑,填筑透水性大的砂料,分层夯实而成土撑。一般每条土撑顺堤方向长10米,顶宽5—8米,边坡1:3—1:5,土撑间距8—10米。

七、裂缝险情
裂缝险情:堤防裂缝时常见的一种险情,优势也是其他险情的预兆,危害较大的有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发现纵向裂缝要专人观测和维护,发展较快的要采取抢护措施。横向裂缝危害最大,一经发现必须迅速抢护。

1.横墙隔断:适用于横向的裂缝抢险。除沿裂缝方向开挖沟槽外,还每隔3—5米开挖一条横向沟槽,沟槽内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如裂缝已与河水相通,开挖沟槽前,应采取前戗截留措施。

2.土工膜盖堵:当河水可能侵入缝内时,可将符合土工膜在临水裂缝处全面铺设,并在其上压盖土袋,使裂缝与水隔离,起到截渗作用。同时,在背水堤坡铺设反虑布,上压碎石。然后再采用横墙隔断法处理。

八、漏洞险情
漏洞险情:漏洞是贯穿堤身或堤基的流水通道。多沙土质堤防,抗冲能力弱,漏洞扩大迅速,极易造成缺口。当发现漏洞后,必须尽快查出进水口,全力以赴,迅速抢堵。同时,在背河出水口采取反虑导渗措施,以缓和险情,抢堵后应有专人观察.

1塞堵漏洞:当探测到漏洞进口位置时,应优先采取堵塞法。塞堵料物有软楔、草捆、水布袋、软罩等。在有效控制漏洞险情的发展后,应及时用粘性土封堵闭气,做前戗加固。

2.软帘盖堵:当知道漏洞进口大致位置且附近无树木杂物时,可采用软帘盖堵。软帘可用土工布或篷布制作。抢险时沿临水堤肩,顺坡铺盖洞口,或从船上铺放,然后抛压土工包、土工兜或土袋,再填压土料。修成前戗。

⑥ 大坝滑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滑坡产生的原因

大坝的临水面与背水面坝坡均有发生滑坡的可能,因其所处位置不同,产生滑坡的原因也不同,现分述如下。

(1)临水面滑坡的主要原因

①坝脚滩地迎流顶冲坍塌,崩岸逼近坝脚,坝脚失稳引起滑坡。

②水位消退时,坝身饱水,容重增加,在渗流作用下,使堤坡滑动力加大,抗滑力减小。坝坡失去平衡而滑坡。

③汛期风浪冲毁护坡,浸蚀坝身引起的局部滑坡。

(2)背水面滑坡的主要原因

①坝身渗水饱和而引起的滑坡。通常在设计水位以下,坝身的渗水是稳定的,然而,在汛期洪水位超过设计水位或接近设计水位时,坝身的抗滑稳定性降低或达到最低值。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最终导致坡。

②在遭遇暴雨或长期降雨而引起的滑坡。汛期水位较高,坝身的安全系数降低,如遭遇暴雨或长时间连续降雨,坝身饱水程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对于已产生了纵向裂缝(沉降缝)的坝段,雨水沿裂缝很容易地渗透到大坝的深部,裂缝附近的土体因浸水而软化,强度降低,最终导致滑坡。

③坝脚失去支撑而引起的滑坡。平时不注意坝脚保护,更有甚者,在坝脚下挖塘,或未将紧靠坝脚的水塘及时回填等,这种地方是大坝的薄弱地段,坝脚下的水塘就是将来滑坡的出口。

2、大坝滑坡的预兆

汛期堤防出现了下列情况时,必须引起注意。

(1)坝顶与坝坡出现纵向裂缝

汛期一旦发现坝顶或坝坡出现了与坝轴线平行而较长的纵向裂缝时,必须引起高度警惕,仔细观察,并做必要的测试,如缝长、缝宽、缝深,缝的走向以及缝隙两侧的高差等,必要时要连续数日进行测试并做详细记录。出现下列情况时,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很大。

①裂缝左右两侧出现明显的高差,其中位于离坝顶中心远的一侧低,而靠近坝中心的一侧高。
②裂缝开度继续增大。
③裂缝的尾部走向出现了明显的向下弯曲的趋势。

④从发现第一条裂缝起,在几天之内与该裂缝平行的方向相继出现数道裂缝。
⑤发现裂缝两侧土体明显湿润,甚至发现裂缝中渗水。

(2)坝脚处地面变形异常

滑坡发生之前,滑动体沿着滑动面已经产生移动,在滑动体的出口处,滑动体与非滑动体相对变形突然增大,使出口处地面变形出现异常。

①坝脚下或坝脚下某一范围隆起。可以在坝脚或离坝脚一定距离处打一排或两排木桩,测这些木桩的高程或水平位移来判断坝脚处隆起和水平位移量。

②坝脚下某一范围内明显潮湿,变软发泡。

3、临水面滑坡的抢护方法

(1)临水面滑坡抢护的基本原则

抢护的基本原则是:尽量增加抗滑力,尽快减小下滑力。具体地说,“上部削坡,下部固坡”,先固脚,后削坡。

(2)临水面滑坡抢护的基本方法

汛期临水面水位较高,采用的抢护方法,必须考虑水下施工问题。

①增加抗滑力的方法

a、做土石戗台。在滑坡阻滑体部分做土石戗台,滑坡阻滑体部位一时难以精确划定,最简单的办法是,戗台从坝脚往上做,分二级,第一级厚度1.5~2.0m,第二级厚度1.0~1.5m。采用本抢护方案的基本条件是:坝脚前未出现坍塌险情,坝脚前滩地是稳定的。

b、做石撑。当做土石戗台有困难时,比如滑坡段较长,土石料紧缺时,应做石撑临时稳定滑坡。该法适用于滑坡段较长,水位较高。采用此法的基本条件与做土石戗台的基本条件相同。石撑宽度4~6m,坡比1:5,撑顶高度不宜高于滑坡体的中点高度,石撑底脚边线应超出滑坡下口3m以远。石撑的间隔不宜大于10m。

c、坝脚压重,保证滑动体稳定,制止滑动进一步发展。滑坡是由于坍塌而引起的,那么,首先要制止坍塌的继续发展,最简单的办法是堤脚抛石块、石笼、编织袋装土石等抗冲压重材料,在极短的时间内制止崩岸与坍塌进一步发展。

②背水坡贴坡补强

当临水面水位较高,风浪大,做土石戗台、石撑等有困难时,应在背水坡及时贴坡补强。贴坡的厚度应视临水面滑坡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应大于滑坡的厚度,贴坡的坡度应比背水坡的设计坡度略缓—些。贴坡材料应选用透水的材料,如沙、沙壤土等。如没有透水材料,必须做好贴坡与原堤坡间的反滤层,以保证堤身在渗透条件不被破坏。背水坡贴坡的长度要超过滑坡两端各3m以上。

4、背水面滑坡的抢护方法

(1)险情说明

当坝背水坡发生严重散浸,没有及时处理,时间拖久,则在散浸坝段的坝顶或内肩、内坡,发生向坝脚下挫的弧形裂缝,随着土壤结构被破坏,内坡就整块的向下滑动,形成滑动部分下挫,坡脚土壤上鼓的险象。有时仅是独坡滑动,有时也会推动坡脚土层一起滑动。

(2)原因分析

背水侧脱坡与散浸有联带关系,散浸严重的坝段,坝坡浸水饱和,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坝坡稳定破坏,兼坝脚基础虚软,又临水塘湖沼,阻滑力减弱,当它不能支持堤坡滑动土体时,就产生脱坡。

(3)抢护原则

产生背水侧脱坡的主要原因是渗水降低了坝坡土体的抗剪强度。所以抢护原则是首先消除已滑动的坝坡中的渗水,部分恢复滑动土体的抗剪强度,使坝坡稳定,再进行还坡加固。

(4)抢护方法

抢护脱坡的基本方法是开沟导渗,填塘固基,加土还坡,外帮截渗。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分别用不同方法加以处理。

在这里应当指出,有些地方采用打桩方法抢救脱坡,是不妥当的。它不但不能抵抗滑坡土体所产生的巨大推力,反而容易促使滑坡发展。现将几种常用效果显着的抢救方法列述如下:

①透水土撑

应用范围:若脱坡坝段,范围较大,可沿脱坡坝段做若干透水性土撑。具体尺寸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施工方法:

a、在筑土撑部位,将脱坡松土削成斜坡后挖沟,在沟内放置滤水材料,如砂石、砖渣等。

b、若坝基不好,土撑坡脚要抛石或用袋土固脚,但应注意不要将沟内渗水阻塞。

c、土撑宽度要看水情、险情与取土难易而定。一般宽度5~8米,坡比1:5,撑顶高度一般在洪水位以下0.5-1.0米。

d、填土要打碎,夯实。

②透水压浸台

应用范围:

大坝断面不足,脱坡严重,附近有土可取,缺乏砂石之处。

施工方法:

a、做法与透水土撑相同。但在布置上透水压浸台是全面修筑,而透水土撑是分段修筑。

b、同散浸透水压浸台的施工方法。

③外帮

背水脱坡严重,范围又较广,在坝后抢筑透水压浸台、开沟导渗等工程,需要时间。如临水侧坝脚有滩,在抢护背水坡的同时,可在临水侧加做粘土外帮,以减少渗水,缓和险情,便于争取时间,完成内坡抢护工作。

⑦ 防洪常识知多少

防汛 汛期防止洪水成灾的各项修守工作。如对堤防、闸、坝、铁路、桥梁等进行的防守和险情抢修。防汛要本着“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原则,把各项防汛工作做好,主要是:汛前检查,报汛,组织抢险队伍,物料准备和技术准备 防洪 研究洪水规律与洪灾特点,并采取各种对策,以尽量减轻或防止洪水危害的一项水利工作。防洪工作的内容主要有:防洪规划与建设,防洪设施的管理与运用,汛期防守与抢险,洪水预报与调度,灾后工作等。还包括防凌工作。
涝灾:由于本地降水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农田积水超过作物耐淹能力,造成农业减产的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原因是,积水深度过大,时间过长,使土壤中的空气相继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气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难,并产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作物生长,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洪灾:洪灾是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灾害。涝灾除对农业造成重大灾害外,还会造成工业甚至生命财产的损失。

涝灾与洪灾的共同点是地表积水(或径流)过多,区别是涝灾因本地降水过多而造成,洪灾则是因客水入境而造成。

什么是洪水?

洪水是一种峰高量大、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洪水一般包括江河洪水、城市暴雨洪水、海滨河口的风暴潮洪水、山洪、凌汛等。
什么是防洪规划?

防洪规划就是在研究流域洪水特性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根据流域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防洪标准,通过分析比较,合理选定防洪方案,从而确定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什么是防洪调度?

防洪调度就是通过蓄、泄、滞、分等措施,人为改变天然洪水的时、空分布规律,以达到减免洪水灾害的目的。

什么是除涝标准?

除涝标准是指遇上多少年一遇暴雨,多少日雨量,在多少天内排除。它是设计排水系统的主要依据。

“厄尔尼诺”是什么?

位于南纬4~14°的秘鲁是世界上产鱼的大国之一,这个国家的鱼粉产量占世界首位。这是由于秘鲁沿海存在着一支旺盛的上升流,也就是说,在那一带海区里,除水平流动的海流外,还有不断地从海底深层向海面涌升上来的上升流,这种上升流能把海底丰富的磷酸盐和其他营养盐分带到海洋上层,滋养着世界上着名的秘鲁渔场。如果这支上升流减弱或是消失,这样,临近赤道区的暖流就会入侵,引起秘鲁沿岸海域的水温升高,这种现象大约隔几年就会在圣诞节前后发生,当地居民把这种暖流的季节性南侵,由此引起的海面水温升高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现象在一般年份,向南侵犯的范围只能到达南纬几度,待到来年3月,海面水温又恢复常态,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鱼类和鸟类没有多大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各年发生的状况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年分暖水入侵的距离远些,有的年分则近些。暖水入侵强盛时,可抵达南纬十几度,这时秘鲁沿岸水温就会迅速增高,生活在这一海域里适应冷水环境的浮游生物和各种鱼类,就会因环境的突变而大量死亡,与此同时,以鱼为食的各种海鸟,也会因缺少食物大批死亡。

经多年观测研究,发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不仅对秘鲁沿岸带来灾害,甚至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异常。每当厄尔尼诺现象严重时,常发现全球一些地区或是暴雨成灾、洪水泛滥,而另外一些地区则是久旱无雨,农业歉收。科学家们把这种带有全球性的气候变异与厄尔尼诺现象紧密联系起来,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很紧密的关联,全球气候异常的前兆往往可以从上年或年初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状况中找到。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对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机制也有了新的认识,对厄尔尼诺现象最初含义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只有发生在中、东赤道太平洋地区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升高,通常要持续一年以上的增温现象才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如何施行管涌的抢护

管涌的抢护原则

长江中下游地区抢护管涌险情的实践经验证明,处理管涌的原则应以制止涌水带砂,而留有渗水出路。这样既可使粉砂、细砂不再被破坏,又可以降低附近渗水压力,使险情得以稳定。 值得警惕的是,管涌是堤防溃口的极为明显和常见的原因,但对它的危险性仍有认识不足,措施不当,或麻痹蔬忽,贻误时机的。如采取大围井而抢筑不及,或围高井倒塌者都曾造成决堤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损失。历史的惨痛教训必须牢记。

管涌的抢护方法

管涌固然是严重险情,我们只要提高警惕,慎重对等,及时处理,是可以抢护脱险的。下面介绍1954年以来抢护管涌的有效方法:

1.在冒水孔周围,用土袋围成低堰。孔内填反滤料,最好是按级配先填粗砂,再填瓜米石、碎石,最后填块石(图2)。 图2 这样可以有效地制止砂粒带出,但由于涌水,粗 砂 往往填不进去,则可先填碎石、块石,以杀涌水之势,再按级配填筑,略高于原在地面。如附近无适用石料,可以砖渣代替。如一次末能达到制止带砂。可以清除部分上层粗填料,再按上述级配填筑直到渗水畅流,无砂粒带出为止。反滤料填好后,仍需注意防守,如发现填料下沉,可以继续填块石料,直到稳定为止(见右图)。

2.同上述方法,但不筑围堰,直接填反滤料也可。

3.如因管涌,堤防基土流失过多,导致堤身裂缝下挫,是溃口性险情,应及时予以翻筑加固。

4.抢护脱险后仍应加强防守,观测周围的变化和渗水流量与江水消长的关系,以供汛后处理作参考。

如何施行散浸的抢护

散浸的抢护原则

以“临河截渗,背河导渗”,降低浸润线,稳定堤身为原则。临水坡用透水性小的粘土做外帮,可以减少渗到堤里去的水;背水坡用透水性大的砂石或柴草做反滤,可以使已经渗到堤里的水流出,而不带走土粒,这样可以降低浸润线,稳定堤身。

散浸的抢护方法

发现散浸险情后,应查明发生原因和险情程度,如堤内坡出现散浸,但坡面只有轻微的窨潮或渗出少量清水,堤身稳定,险情并无发展,可以严密监视,暂不处理。如堤坡渗水严重或发生浸水集中冲刷现象,说明险情在逐渐发展,则需加以抢护。抢护方法以导渗为主。如外滩较宽,附近有黏土可取,险情又很严重,则需兼用外帮防渗,内坡导渗的方法,切忌在堤内坡用粘性土料做压浸台。 汛前消灭隐患,对防止在汛期中发生散浸、跌窝和漏洞险情,亦是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例如荆江大堤的白蚁隐患,修防部门就专门成立了灭蚁队进行追探、抽槽、翻筑,大大减轻了汛期中的散浸,跌窝和漏洞险情。

如何施行跌窝的抢护

跌窝的抢护原则

跌窝是局部陷落,以防止水流浸蚀继续扩大,应及时予以翻填。又因它常伴随漏洞而发生,故宜配合漏洞险情进行处理。

跌窝的抢护方法

将荆江大堤对于跌窝抢护的经验作为处理跌窝的参考:

1.跌窝发生在堤顶附近内坡,跌窝内没有漏洞,将坑内松土清除,用好土填实还原即可(图1)。

2.跌窝发生在堤内坡,堤外面有漏洞口,漏水直通跌窝,应配合抢堵堤外坡漏洞以止住漏水,如果必须与外堵漏源同时进行抢救时,可将跌窝内松土清除,回填粗砂、瓜米石、砖渣、卵石等做成倒滤井,以制止漏水带出泥土,稳定险情(图2)。(汛后水落应随即翻筑跌窝,窝内漏洞可追赶翻筑的应予追赶翻筑,再将跌窝内松土清除,予以回填夯实。)

3.跌窝发生在堤外高滩或外坡上,堤内并发生有漏洞的,可先在外滩上筑袋土围堰高出水面,抽干围堰内积水,沿跌窝部分进行翻挖,找出漏源,清除隐患后,予以回填(图3)。

4.如跌窝发生在堤身单薄、堤面较窄的堤顶上,挖填前应加做外帮,以保证开挖时的安全。开挖时应先清除隐患,有漏洞的,要先将上口堵好,再回填夯实(图4)。

5.如跌窝发生在外坡水下部分,可用袋土、棉絮等物将跌窝填实,再加做外帮(图5)。

如何施行内脱坡的抢护

内脱坡的抢护原则

产生内脱坡的主要原因是渗水降低了堤坡土体的抗剪强度。所以抢护原则是首先消除已滑动的堤坡中的渗水,部分恢复滑动土体的抗剪强度,使堤坡稳定。再进行还坡加固。

内脱坡的抢护方法

抢护脱坡的基本方法是开沟导渗,填塘固基,加土还坡,外帮截渗。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分别用不同方法加以处理。 在这里应当指出,有些地方采用打桩方法抢救脱坡,是不妥当的。它不但不能抵抗滑坡土体所产生的巨大推力,反而容易促使滑坡发展。因此,我们不主张用打桩方法抢救脱坡。现将几种常用效果显着的抢救方法列述如下:

1.透水土撑(图1)

应用范围:

若脱坡堤段,范围较大,可沿脱坡堤段做若干透水性土撑。具体尺寸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种方法在1954年荆江分洪区围堤、荆江大堤和武汉市堤防都是行之有效的。

施工方法:

①在筑土撑部位,将脱坡松土削成斜坡后挖沟,在沟内放置滤水材料,如砂石、砖渣、芦苇等。 ②若堤基不好,土撑坡脚要抛石或用袋土固脚,但应注意不要将沟内渗水阻塞。 ③土撑宽度要看水情、险情与取土难易而定。一般宽度5~8米,坡比1:5,撑顶高度一般在洪水位以下0.5-1.0米。 ④填土要打碎,硪实。

2.透水压浸台(图2)

应用范围:

堤防断面不足,脱坡严重,附近有土可取,缺乏砂石之处。

施工方法:

①做法与透水土撑相同。但在布置上透水压浸台是全面修筑,而透水土撑是分段修筑。 ②见散浸节透水压浸台的施工方法。

3.外帮

内脱坡严重,范围又较广,在堤内抢筑透水压浸台、开沟导渗等工程,需要时间。如有外滩,在抢护内坡的同时,可在外坡加做黏土外帮,以减少渗水,缓和险情,便于争取时间,完成内坡抢护工作。

4.各种抢护方法配合运用

如内坡大范围内渗水严重,同时发生漏洞、脱坡等险情,情况复杂紧急时,不能用单纯的一种抢护措施来解决,应研究选择几种适合险情、堤情的抢救方法配合运用,同时要做到胸中有数、情况明、决心大。1954年汛期抢险经验证明,这样多种方法同时配合运用,都是有效而成功的。例如: 荆江大堤金拖段董家拐内脱坡特险,就是采用了开沟导渗、用土袋及散土抢筑外帮防渗、填塘固基及加做土撑、在排淤固基阻止滑挫的基础上,连接土撑加土还坡、在浑水漏洞处,做围井填反滤料,并在外坡加长外帮等措施,安全脱险,取得了成功。 武汉市武青堤的大脱坡,就是采用了用袋土抢做外帮、在堤内坡脚水塘中用块石抛压固脚,或用干土挤淤、用芦柴和砂石在内坡做导渗沟、滤水还坡。结果也完全获得了胜利。

如何施行漏洞的抢护

漏洞的抢护原则

由于漏洞一般在迎水坡有洞口,所以抢护应以外堵为主,视情况在堤内出口用倒滤井为辅,或两者兼施的原则。 处理漏洞绝对不能采用在漏洞出口打桩,或填土封压的办法。这样做只会促使险情的扩大恶化。在堤内漏洞出口处围井蓄水以平衡水压,理论上固然可行,但如出口发生在堤坡下部或堤脚附近,如靠围井蓄水平衡水压,势必围井高大,一时难以筑成,而且井体单薄,蓄水后倒塌,则更促使险情突然恶化。这些情况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漏洞的抢护方法

1.堤外堵塞(图1) 对漏洞的抢护,直接有效的措施是外堵漏源。但要堵塞洞口,必须先探明洞口的位置和它的大小、多少。寻找洞口的方法可用轻浮物撒在堤外水面,这样可以发现水面漩涡找到洞口。或潜水摸探。但为了安全,潜水摸洞人员必须用绳索系着,以免被水流吸进洞内。找到洞口后,应即堵塞。洞小的可先用铁锅扣住,或用棉衣、棉絮等将洞口堵住;洞口较大或周围有几个洞的可以用棉被张开顺堤坡拖下盖住洞口;如漏洞系漏口或阴沟,可以先用布袋装土,任其吸进,再用木楔包以棉絮塞紧洞口,覆以棉絮。按上面方法将洞口堵住后,然后再压土袋,浇土做外帮,高出水面。

如堤外无明显洞口,也可以用含水量较高的粘土顺坡抛填,这样做可以减少渗水浸入。

外堵漏洞切忌乱抛块石土袋,以免架空,增加堵塞漏洞的困难。

2.做倒滤井

在堤外堵塞的同时,堤内漏洞也要做到井。特别是漏洞发生在堤脚平地,出现浑水兼带有粉砂、细砂之类,一时难于判明是漏洞还是管涌的情况下,更必须按抢护管涌填做倒滤井的办法来处理。只要倒滤层保住堤身的填土不流失,险情也就能稳定下来了。

3.开巷断截(抽槽翻筑)(图2)

开巷断截是较彻底但也是最危险的办法。只有在万不得已,而且具备充分和必要的条件(如堤身面宽,堤身大,人力器材足够等)的情况下,才能采取这个办法。最好是能够在水位稍退的汛隙,突击进行,水位过高时不宜进行。施工时必须高度集中力量,加倍注意填筑质量。

开巷是在堤顶挖槽,深到漏洞以下,其抽槽宽度以能适合开挖工作的最低宽度为限,尤以开深槽更要谨慎从事(图2)

⑧ 卫生间墙渗水已经贴好瓷砖,如何解决

一、先找到原因,有两种可能

1、墙内暗管漏水了。

2、墙面防水没做好。

二、判断办法:

卫生间停用两天,如果还是漏水,十有八九是墙内暗管漏水了。

如果不漏水,说明是墙面防水没有做好。

三、维修方法:

如果是1,找专业师傅吧。

如果是2,买些勾缝剂,瓷砖防水剂,重填勾缝后,刷上防水剂即可。

⑨ 堤坝发生管涌险情如何处置为什么

清水表示土体尚未发生破坏,渗透坡降不大,尚未突破允许限度 !

管涌的处理方法
管涌又叫翻沙鼓水,是在渗流作用下,土体细颗粒沿骨架颗粒形成的孔隙涌出的现象.孔隙周围多形成隆起的沙环.管涌发生时,水面出现翻花,随着上游水位升高,持续时间延长,险情不断恶化,大量涌水翻沙,使堤防、水闸地基土壤骨架破坏,孔道扩大,基土被淘空,引起建筑物塌陷,造成决堤、垮坝、倒闸等事故。
发生原因:
(1)堤坝、水闸地基土壤级配缺少某些中间粒径的非粘性土壤,在上游水位升高,出逸点渗透坡降大于土壤允许值时,地基土体中较细土粒被渗流推动带走形成管涌;
(2)基础土层中含有强透水层,上面覆盖的土层压重不够;
(3)工程防渗或排水(渗)设施效能低或损坏失效。
抢护原则:临截背导,导压兼施,降低渗压,防止渗流带出泥沙。
抢护方法:
(1)反滤围井:在冒水孔周围垒土袋,筑成围井。井壁底与地面紧密接触。井内按三层反滤要求分层铺垫沙石或柴草滤料。在井口安设排水管,将参出的清水引走,以防溢流冲塌井壁。如遇涌水势猛量大粗沙压不住,可先填碎石、块石消杀水势,再按反滤要求铺填滤料,注意观察防守,填料下沉,则继续加填,直到稳定为止。此法适应于地基土质较好,管涌集中出现,险情较严重情况。
(2)养水盆:在管涌周围用土袋垒成围井,井中不填反滤料,井壁须不漏水(以抬高井中水位)。如险情面积较大,险口附近地基良好时,可筑成土堤,形成一个蓄水池(即养水盆),不使渗水流走,蓄水抬高井(池)内水位,以减小临背水位差,制止险情发展。此法适用于临背水位差小、高水位持续时间短的情况,也可与反滤井结合处理。
(3)滤水压浸台:在大片管涌面 上分层铺填粗沙、石屑、碎石----下细上粗每层厚20cm左右,最后压块石或土袋。如缺乏沙石料可用秸柳作成柴排(厚15cm~30cm),再压块石或土袋,袋上也可再压沙料,厚度以不使柴草压辱太紧为限。此法适用于管涌数目多,出现范围较大的情况。如系水下发生管涌,切不可将水抽干再填料,以免险情恶化。
流土为另一种渗透变形形式。在非粘性土中流土表现为颗粒群的同时运动如泉眼群、沙沸、土体翻滚等最终被渗流托起在粘性土中表现为土块隆起膨胀、浮动、断裂等险情。抢护方法与管涌同。
管涌、流土险情的发展将导致堤身裂缝、沉陷。在抢护管涌的同时应迅速抢护堤身险情。外侧闭渗,防洪水沿孔隙渗漏;加固加高堤身,防洪水漫溢。

⑩ 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

防汛抢险知识

--------------------------------------------------------------------------------

时间: 2008年09月26日17时59分 来源:

第一章 堤坝险情抢护方案的制订
一、堤坝常遇险情程度评估
正确判别堤坝险情,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抢护,取得抢险成功。险情重大,如果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就可能贻误战机,造成险情恶化。反之,如果对轻微险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待到发生较大或严重险情时,就可能人困马乏,料物短缺,也会酿成严重后果。因此有必要对堤坝出现的险情进行恰当的分类、评估,区别险情的轻重缓急,以便采取适当有效的抢护措施。
在抢险实践中,通常定性地把险情分为三类:一类是:一般险情,险象尚不明显;二类是:较大险情,险情较重,且有继续发展趋势;三类是重大险情,险情十分严重,在很短时间内,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是各种险情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很难进行定量的判断。为便于险情程度划分并促进险情程度划分的规范化,表1给出了堤防工程险情程度划分的参考意见,把各类险情划分为:重大险情、较大险情和一般险情三种情况,建议适用于I~III级堤防,不适用于水库大坝。
二、抢护方案的制订
防汛抢险时间紧,困难多,风险大。应遵循“抢早、抢小、抢了”的原则,争取主动,把险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发展阶段。因此,在出现重大险情时,应根据当时条件,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尽快尽力进行抢护,以控制险情进一步恶化,争取抢险时间。在采取临时措施的同时,应抓紧研究制定完善的抢护方案。
1、险情鉴别与出险原因分析
正确的险情鉴别及原因分析,是进行抢险的基础。只有对险情有正确的认识,选用抢险方法才有针对性。因此,首先要根据险情特征判定险情类别和严重程度,准确地判断出险原因。如果不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不当,或拖延抢险时间,不但不能把发生的险情抢护好,反而可能使险情加剧,甚至造成坝溃决。
2、预估险情发展趋势
险情的发展往往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的过程。在制定抢险方案前,必须对险情的发生、发展有一个准确的预估,才能使抢险方案有实施的基础。如果险情发展很快,不允许稍有延缓,则应根据现有条件,快速制定方案,尽快进行抢护,与此同时,还应从坏处打算,制定出第二、第三方案,以便第一、第二方案万一抢护失败,能有相应的措施跟上,如果条件许可,几种方案可同时进行。
3、制订抢险方案
依据上述判定的险情类别和出险原因、险情发展速度以及险情所在堤段的地形地质特点,与现有的可能调集到的人力、物力以及抢险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因地制宜地选择一种或几种抢险措施。在具体拟定抢护方案时,要积极慎重,既要树立信心,又要有科学的态度。
4、制定实施办法
抢险方案拟定以后,要把它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包括组织,如有重大险情发生,应迅速成立抢险专门组织(如成立抢险指挥部),分析判断险情和出险原因,研究抢险方案,筹集人力、物料,立即全力以赴投入抢护,指挥人员、技术人员、技工、民工等各类人员的具体分工,工具、料物供应,照明、交通、通讯及生活的保障等等。
5、守护监视
在险情经过抢护稳定以后,应继续守护观察,密切注视险情的发展变化。险情的发生,其情况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一处工程出险,说明该堤段肯定有缺陷;一处险情抢护稳定后,还可能出现新的险情。

表1 堤防工程险情程度划分参考表
重大险情 较大险情 一般险情
风浪 风浪淘刷或浪坎10~20cm
渗水 渗浑水或渗清水,但出逸点较高 渗较多清水,出逸点不太高,有少量沙粒流动 渗清水,出逸点不高,无沙粒流动
漏洞 贯穿堤防的漏水洞 尚未发现漏水的各类孔洞
跌窝 经鉴定与渗水、管涌有直接关系,或坍塌持续发展,或坍塌体积较大;或沉降值远大于计算的允许值 背水侧有渗水、管涌 背水侧无渗水、管涌,或坍塌不发展,或坍塌体积小、坍塌位置较高
管涌(翻沙鼓水、泡泉) 距堤脚的距离小于15倍水位差(或100m以内),出浑水;计算的水力坡降大于允许坡降 距堤脚100~200m,出浑水,出水口直径、出水量较大
裂缝 贯穿性横缝 纵向裂缝
滑坡 深层滑坡或较大面积的深层滑坡;计算的安全系数小于允许值 小范围浅层滑坡 浅层裂缝,或缝宽较细,或长度较短
漫溢 各种情况
崩岸 主流顶冲严重,堤脚附近无滩地,或滩地较窄且崩岸发展较快 堤脚附近有一定宽度的滩地,且崩岸发展速度不快
穿堤建设物接触冲刷 刚体建筑物与土体结合部位出现渗流,出口无反滤保护

高洪水位时风大浪高,堤(坝)迎水坡受风浪冲击,连续淘刷,侵蚀堤身,严重时有决堤危险。防风浪抢护的基本原则是:削浪防冲,保护堤岸。
一、风浪险情的抢护方法
1、河段封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四十五条,当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必要时,公安、交通等部门可按防汛指挥机构的决定依法实施水面交通管制,对部分或全部河段实行封航措施,消除船舶航行波浪的危害。如1998年汛期,长江干流就实行了较长时间的封航,避免了船行波对堤防的冲击。
2、土(砂、石)袋防护
用编织袋、麻袋或草袋装土、沙、碎石或碎砖等,平铺迎水堤坡。此法适于土堤抗冲能力差,缺少柳、秸等软料,风浪破坏较严重的堤段,4级风可用土、沙袋,6级以上风浪应使用石袋。除此之外还可用工织物、柳箔、柴草(桩柳)等进行堤坝防护

3.柳枝消浪
凡沿江河湖泊堤防种植柳树较多的地方可用此法。用大柳树枝叶多的上部,要求干长lm以上,枝径0.1m左右,也可几棵捆扎使用,在堤顶打木桩,其长1.5~2m,直径0.1~0.15m,桩距2~3m。用8号铅丝或绳子把柳枝干的头部系在木桩上,树梢伸向堤外,并在树杈处捆扎石(沙)袋,使树梢沉入水下,顺堤边坡推柳入水。此法一般在4~5级风浪下,枝梢面大,消浪作用较好,但要注意枝杈摇动损坏坡面。根据削浪所用材料不同,分为枕排消浪、湖草排消浪、木排消浪等措施。

二、注意事项
汛期堤坝临水坡防止风浪冲击破坏所采用的柳枕、排、土袋或梢料等防护措施,大多需要打桩来固定,因此要求桩距要疏,不宜打得过深,以免过多或过深破坏堤坝土体结构,影响堤坝抗洪能力。

渗水险情的抢护
土质堤坝在挡水后,水流过堤身向堤内坡方向渗透,是自然规律,渗水,俗称“散浸”是堤防常见的险情之一。如果修筑堤坝时土料选择不当、堤身断面单薄或施工质量等方面的原因,在汛期或高水位持续的情况下,渗透到堤内的水较多,浸润线相应抬高,造成堤背水坡出逸点以下土体湿润或发软,可能发展成为冲刷、滑破、流土等险情。

渗水的抢护原则应是“前堵后排”,降低浸润线,稳定堤身为基本原则。
一、渗水险情的抢护方法
1、临水侧抛粘土截渗
当水流流速和水深不大且有粘性土料时,可采用临水面抛填粘土截渗。抛填可从堤肩由上向下抛,也可用船只抛填。当水深较大或流速较大时,可先在堤脚处抛填土袋构筑潜堰,再在土袋潜堰内抛粘土。此外还可用复合土工膜进行临水面截渗措施等。

2、背水坡反滤沟导渗
当堤背水坡大面积严重渗水,在临水侧迅速做截渗有困难时,只要背水坡无脱坡或渗水变浑情况,可在背水坡及其坡脚处开挖导渗沟,排走背水坡表面土体中的渗水,恢复土体的抗剪强度,控制险情的发展。
根据反滤沟内所填反滤料的不同,反滤导渗沟可分为三种:一是在导渗沟内铺设土工织物,其上回填一般的透水料,称为土工织物导渗沟。二是在导渗沟内填沙石料,称为沙石导渗沟。三是因地制宜地选用一些梢料作为导渗沟的反滤料,称为梢料导渗沟。
导渗沟的布置形式可分为纵横沟、“Y”字形沟和“人”字形沟等。以“人”字形沟的应用最为广泛,效果最好,如图5所示。

此外还有背水坡贴坡反滤导渗如图6所示,透水压渗平台,也是常用的渗水抢护措施。

对渗水险情的抢护,原则上应遵守“临水截渗,背水导渗”。但临水截渗,施工较难,为了避免贻误时机,应在临水截渗措施实施同时,更要注意背水面抢作反滤导渗;在渗水堤坝的坡脚附近,如有深潭、池塘,在抢护的同时,应在堤坝坡脚处抛填块石或土袋固基,以免因堤坝基础变形而引起险情扩大。背水坡上一般不要开挖纵沟。

在汛期高水位情况下,出现在背水坡或背水坡脚附近的横贯堤身的渗流孔洞,称为漏洞。如漏洞流出浑水,或由清变浑,或时清时浑,均表明漏洞正在迅速扩大,堤身有可能发生塌陷甚至溃决的危险。因此,发生漏洞险情,必须慎重对待,全力以赴,迅速进行抢护。抢护原则是:“前截后导,临重于背”。
一、漏洞险情的探测
1、水面观察
漏洞形成初期,进水口水面有时难以看到漩涡。在进水口的水面上撤一些漂浮物,如纸屑、碎草或泡沫塑料碎屑,若发现这些漂浮物在水面打漩或集中在一处,即表明此处水下为漏洞的进水口。
2、潜水探漏
漏洞进水口如水深流急,水面看不到漩涡,则需要潜水探摸。探摸方法:一是手摸脚踩,二是用一端扎有布条的杆子探测,如遇漏洞,洞口水流吸引力可将布条吸入,移动困难。
3、投放颜料观察水色
在水流相对小的堤段。在可能出现漏洞且为水浅流缓的堤段分段分期分别撤放易溶于水的带色颜料,记录每次投放时间、地点,并设专人在背水坡漏洞出水口处观察。
二、漏洞险情的抢护方法
1、塞堵法
塞堵漏洞进口是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尤其是在地形起伏复杂,洞口周围有灌木杂物时更适用。一般可用软性材料塞堵,如针刺无纺布、棉被、棉絮、草包、编织袋包、网包、棉衣及草把等,也可用预先准备的一些软楔、草捆塞堵。
2、盖堵法
当洞口较多且较为集中,附近无树木杂物,逐个堵塞费时且易扩展成大洞时,可采用大面积复合土工膜排体或蓬布盖堵,可沿临水坡肩部位从上往下,顺坡铺盖洞口,或从船上铺放,盖堵离堤肩较远处的漏洞进口,然后抛压土袋或土枕,并抛填粘土,形成前戗截渗。

3、抛填粘土前戗
当堤坝临水坡漏洞口多而小,且范围又较大时,在粘土料备料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抛粘土填筑前戗或临水筑月堤的办法进行抢堵。在遇到填土易从洞口冲出的情况下,可先在洞口两侧抛填粘土,同时准备一些土袋,集中抛填于洞口,初步堵住洞口后,再抛填粘土,闭气截流,达到堵漏目的。

4、开巷断截(抽槽翻筑)
开巷断截是较彻底但也是最危险的办法。只有在万不得已,而且具备充分和必要的条件(如堤身面宽,堤身大,人力器材足够等)的情况下,才能采取这个办法。

四、漏洞抢护注意事项
在抢堵漏洞进水口时,切忌乱抛砖石等块状物料,以免架空,增加抢险难度;采用盖堵抢护漏洞进口时,需防止在刚盖堵时,由于洞内断流,外部水压力增大,从洞口覆盖物的四周进水。在洞口覆盖后立即封严四周,同时迅速用充足的粘土封堵闭气,否则一次堵口失败,洞口扩大,增加再堵的困难。注意探漏人员的人身安全,落实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跌窝,又称陷坑,在持续高水位情况下,在堤身及坡脚附近局部土体突然下陷而形成的险情。跌窝的抢护原则以“抓紧翻筑抢护,防止险情扩大”为原则。
一、抢护方法
1、翻填夯实
先将跌窝内的松土翻出,然后分层回填夯实,恢复堤防原貌。如跌窝出现在水下且水不太深时,可修土袋围堰或桩柳围堤,将水抽干后,再予翻筑。未伴随渗透破坏的跌窝险情,只要具备抢护条件,均可采用这种方法。

2、填塞封堵
这是临水坡水下较深部位发生跌窝险情一种临时抢护措施。具体方法是:用土工编织袋、草袋或麻袋装粘性土或其他不远水材料,直接在水下填塞跌窝,全部填满跌窝后再抛投粘性散土加以封堵和帮宽。

3、填筑反滤料
对于伴随有渗水、管涌险情,不宜直接翻筑的背水坡跌窝,可采用此法抢护。具体作法是:先将跌窝内松土和湿软土壤挖出,然后用粗沙填实,如渗涌水势较大,可加填石子或块石、砖块、梢料等透水料消杀水势后,再予填实。待跌窝填满后,再按反滤层的铺设方法抢护。

二、跌窝抢险注意事项
在翻筑时,应按土质留中坡度或加木料支撑,以免坍塌扩大,并在便于填筑;抢护陷坑险情,应当查明原因,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如跌窝伴随渗透破坏(渗水、管涌、漏洞等),可采用填筑反滤导渗材料的办法处理;如果跌窝伴随滑坡,应按照抢护滑坡的方法进行处理;如果跌窝在水下较深时,可采取临时性填土措施处理。备足物料,迅速抢护;在抢护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上游水情涨落情况,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在渗流水作用下土颗粒群体运动,称为“流土”。填充在骨架空隙中的细颗粒被渗水带走,称为“管涌”。通常将上述两种渗透破坏统称为管涌(又称翻沙鼓水、泡泉),管涌出水口冒沙并常形成“沙环”,故又称沙沸。在粘土和草皮固结的地表土层,有时管涌表现为土块隆起,称为“牛皮包”,又称鼓泡。管涌一般发生在背水坡脚附近地面或较远的潭坑、池塘或洼地,多呈孔状冒水冒沙。出水口孔径小的如蚁穴,大的可达几十厘米。个数少则一两个,多则数十个,称作管涌群。
一、堤基管涌形成的原因
管涌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堤防基础为典型的二元结构,上层是相对不透水的粘性土或壤土,下面是粉沙、细沙,再下面是砂砾卵石等强透水层,并与江河水相通,如图14所示。汛期高水位时,由于强透水层渗透水头损失很小,堤防背水侧数百米范围内表土层底部仍承受很大的水压力。如果这股水压力冲破了粘土层,在没有反滤层保护的情况下,粉沙、细沙就会随水流出,从而发生管涌。根据管涌产生的机理,抢护管涌险情的原则应是:制止涌水带沙,而留有渗水出路。

二、管涌险情程度的评估
管涌一般发生在背水堤脚附近地面或较远的坑塘洼地。距堤脚越近,其危害性就越大。一般以距堤脚15倍水位差范围内的管涌最危险,在此范围以外的次之。有的管涌发生在农田或洼地中,多是管涌群,管涌口内有沙粒跳动,似“煮稀饭”,涌出的水多为清水,险情稳定,可加强观测,暂不处理。管涌发生在坑塘中,水面会出现翻花鼓泡,水中带沙、色浑,有的由于水较深,水面只看到冒泡,可潜水探摸,是否有凉水涌出或在洞口是否形成沙环。堤背水侧地面隆起(牛皮包、软包)、膨胀、浮动和断裂等现象也是产生管涌的前兆,因而对这种险情要高度重视并及时进行处理。
三、管涌险情的抢护方法
1、沙石(土工织物、梢料)反滤围井
沙石反滤围井是抢护管涌险情的最常见形式之一。对管涌口不大、涌水量较小的情况,采用由细到粗的顺序铺填反滤料,即先装细料,再填过渡料,最后填粗料。对管涌口直径和涌水量较大的情况,可先填较大的块石或碎石,以消杀水势,再按前述方法铺填反滤料,以免较细颗粒的反滤料被水流带走。反滤料填好后应注意观察,若发现反滤料下沉可补足滤料,若发现仍有少量浑水带出而不影响其骨架改变,可继续观察其发展,暂不处理或略抬高围井水位。管涌险情基本稳定后,在围井的适当高度插入排水管(塑料管、钢管和竹管),使围井水位适当降低,以免围井周围再次发生管涌或井壁倒塌。

2、沙石(梢料)反滤压盖
在抢筑前,先清理铺设范围内的杂物和软泥,同时对其中涌水涌沙较严重的出口用块石或砖块抛填,消杀水势,然后在已清理好的管涌范围内,按反滤料铺填要求予以保护。

3、蓄水反压
蓄水反压(俗称养水盆),即通过抬高管涌区内的水位来减小堤内外的水头差,从而降低渗透压力,减小出逸水力坡降,达到制止管涌破坏和稳定管涌险情的目

阅读全文

与常用的抢护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打开鸡蛋的方法 浏览:444
路由vpn怎么设置方法 浏览:468
吊车头的拉线安装方法 浏览:81
番茄灰霉病治疗土方法 浏览:425
oppo手机耳线的包装方法 浏览:714
如何寻找正确的工作方法 浏览:738
羊布病普遍治疗方法 浏览:896
研究方法论是谁写的 浏览:532
婴儿肚子胀怎么办有哪些方法 浏览:337
苹果手机的感应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16
香碗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02
北京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 浏览:794
有哪些方法稀释油漆 浏览:193
可以替代焊锡的sma头连接方法 浏览:478
剪辑视频的方法 浏览:600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环己烷和苯胺 浏览:548
浙江菜烹饪方法有哪些 浏览:391
星战模拟器怎么找到自己的家正确方法 浏览:782
2020洪灾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836
长期失眠睡不着怎么办最好的方法 浏览: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