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刘能主要论文
刘能教授的主要论文和着作覆盖了社会学理论、方法论、社会变迁、社会问题等多方面内容,为社会学研究贡献了丰富成果。以下是对刘能教授部分论文的总结概述:
1995a年,刘能教授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一书中深入探讨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体系,为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同年,他还撰写了“社会学中的辩证方法”,进一步阐述了辩证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这两篇论文均收录于侯均生主编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1997年,刘能教授翻译并发表了关于苏联解体后图瓦共和国内民族关系的文章,收录于《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一书中。该文章提供了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关系进行研究的视角。
1998年,刘能教授在《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一书中,以《重读〈江村经济·序言〉》为主题,探讨了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对田野工作和文化自觉进行了深刻分析。
2000年,刘能教授与合作者在《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一书中,对乡镇行政体制进行了解剖,深入分析了中国乡镇组织的变化过程。同年,他还参与了《中国乡镇组织调查》一书的撰写,对浙江省玉环县陈屿镇和湖北省仙桃市毛嘴镇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2002年,刘能教授与合作者共同发表了《中国五年的前景》,讨论了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及其对职场的影响。此外,刘能教授还撰写了关于“広がるジエネレーション·ギヤツプ”的文章,分析了中国社会中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变化趋势。
2003年,刘能教授对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多维度解析,探讨了生活方式的变迁。他还关注了青少年犯罪问题,从越轨社会学视角进行了深入分析。在2004年,刘能教授继续关注社会问题,发表了关于等级制、社会网络、城市社会安全、集体行动可能性、农村流动人口、人口分布与社会福利等多个领域的论文。
2005年,刘能教授进一步研究了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安全的关系,分析了人口分布、社会福利水平,并探讨了实地研究的方法论策略。此外,他还参与了中国公立医院治理结构研究,以及数字技术在中国西部希望小学的项目评估。
刘能教授的这些论文和着作不仅丰富了社会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还对中国社会的变迁与问题提供了深入的分析,为社会政策制定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刘能,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社会研究 城乡社区研究 社会运动研究 都市研究,尤其是都市空间利用模式和都市政策研究。
‘贰’ 管理研究方法论的作者简介
李怀祖,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加拿大阿尔贝塔大学(U of Alberta)商学院兼职教授(Adjunct professor)。江西临川人,1933年3月生。195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并留校任教。1958年随校西迁,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系统工程研究所和管理学院任教。自1980年以来担任研究生指导教师,已毕业博士生40名,硕士生30余名。编着有《决策理论导引》(主编),《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及应用》(参编)、《生产计划与控制》(主编)等。1990年至今发表有关管理学科的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