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基础思维方法主题分析法

基础思维方法主题分析法

发布时间:2025-07-04 04:59:43

A. 诗歌分析的步骤

诗歌赏析文章一般有两种写法:

一、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

1、作者简介。

2、作品写作背景简介。

3、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表达的意境)。

4、作品艺术手法分析(通常结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

5、作品艺术特点的综合评价(往往带有总结的意味)。

二、主题分析法—就诗歌最突出的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采用这种写法时,往往只抓住一个方面,如意境、语言表现力、某一手法的表达思想情感的妙处等等。对于其他方面,则不论及,因而它的篇幅一般较短小。

(1)基础思维方法主题分析法扩展阅读:

古典诗词赏析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在全国语文高考中,古诗词赏析连考了七年,难度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完善,题量有逐年加大的趋势,成为高考备考的一个亮点。

无论从教材角度,从高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B. 分析问题的分析方法哪些

分析问题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分析问题的方法包括六顶思考帽法、SWOT分析法、麦肯锡7步分析法、思维导图、金字塔原理、5W2H分析法和鱼骨图分析法。下面将分别对这些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六顶思考帽法
由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的六顶思考帽法,提供了一种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它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旨在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非争论谁对谁错。在工作中的应用可以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团体中的无意义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每个人变得更有创造性。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提出,由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教授1971年在《公司战略概念》中最终确立。这种方法用于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它适用于各种与商品、贸易、竞争有关的事物,而人也是一种商品。在工作中,这个模型可以帮助你理清现状,分析问题。
麦肯锡7步分析法
麦肯锡7步分析法是一种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是缜密而系统化思维的产物。有序的思维工作方式并不会扼杀灵感及创造力,反而会助长灵感及创造力的产生。这种方法不仅对于解决企业问题非常有效,对于解决任何需要深入思考的复杂问题都值得借鉴。例如,为什么政府要遏制房价上涨?怎样获得升职?成立市场部应该如何规划?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麦肯锡七步成诗法进行分析,得出较科学的结论。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由东尼·博赞(Tony Buzan)先生创立的。它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源于巴巴拉·明托着的《金字塔原理》一书,是麦肯锡经典教材。它培养职场人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非常实用。金字塔的基本结构是:中心思想明确,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金字塔训练表达者关注、挖掘受众的意图、需求、利益点、关注点、兴趣点和兴奋点,想清内容说什么、怎么说,掌握表达的标准结构、规范动作。金字塔帮助达到沟通目的: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主次分明,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能接受、记得住。
5W2H分析法
5W2H分析法由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提出,它广泛用于企业管理和技术活动,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也非常有帮助,也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提出疑问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创造力高的人,都具有善于提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就意味着问题解决了一半。提问题的技巧高,可以发挥人的想象力。连续以几个“为什么”来自问,以追求其根本原因。很多问题都是系统性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真正影响大局的不是表面的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找到问题根源。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思考。
鱼骨图分析法
鱼骨图分析法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展出来的,故又名石川图。它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现代工商管理教育如MBA、EMBA等将其划分为问题型、原因型及对策型鱼骨分析等几类先进技术分析。问题的特性总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通过头脑风暴找出这些因素,并将它们与特性值一起,按相互关联性整理而成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因其形状如鱼骨,所以叫鱼骨图。
以上是分析问题的常用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场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C. 如何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等能力,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把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得出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应用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应用有关化学原理来判断、推理得出物质具有何种特征,发生何种变化。
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而思考过程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的思考获取知识,自觉的训练思维技能,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笔者在此接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的火种,思以疑为起点,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硝酸的氧化性时,可提出:酸能跟多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但是为什么在制备氢气和硫化氢时,却要用盐酸或稀硫酸,而不能应用稀硝酸?在讲述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时,可利用其性质的对比和分析,从而提出除去杂质二氧化氮的方法。在进行硫化氢还原性教学时,启发学生思考:1、硫化氢是酸性物质,为什么不用浓硫酸干燥?2、硫化氢和浓硫酸会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3、硫化氢在反应中作氧化剂还是还原剂?通过设置总是情境,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
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二、采用多种形式训练思维能力
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是使思维运动通向客观真理的途径和桥梁。科学史上大量的事实证明,没有正确的思维往往就没有科学上的新发现。没有分类法和归纳法,就没有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没有理想实验方法和演绎法就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模型方法就没有原子世界微观结构的发现,没有类比和模拟法,就没有维纳的控制论。
掌握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并实际运用于认识和实践,就能使我们的主体思维能力发生层次的飞跃。基本思维方法的训练有:
1、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新知识不断地涌现,新概念不断的引入,这些知识和要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如: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都是容量仪器,都能量出一定体积的液体,所以学生使用时容易混淆。只有引导他们从容量范围,刻度规格以用形状对精确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的特点,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每一种仪器的用途,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一种仪器。
教师应经常将易混淆的概念有意识地提出来让学生展开思索,进行比较,注意抓住某些模糊或有错误的认识,将原因加以分析,使学生掌握概念的精髓,将错误扼杀在萌芽之始,这样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正确可靠,而且思路正确,并提高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
2、抽象、概括思维的训练
信息的输入诱发了思维,引起了质疑,从而产生了问题,提出问题总是希望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寻找解决所需要的信息。对一个问题的解决有时需要几分钟或稍长时间,有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学生的认识过程大部分属于前者,课堂教育更是如此。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对若干对象的认识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认真探讨点拨的最佳时机,选择最优的知识媒体。例如在讨论胶体的稳定性时教师提出为什么制得的胶体没有沉淀呢?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播放Fe(OH)3胶体的电教录像,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红色的胶团在阴极附近上下浮动的情境,仅用五分钟就看到了Fe(OH)3的制备、净化和电泳的全过程,使学生很快得出胶体之所以稳定,一是带电胶粒的相互排斥,二是布朗运动的扩散作用。这一认识结果的完成,实际上是对客观对象的本质的规律性的反映。是对所见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3、推理能力的训练
推理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即从个别的特殊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例如:在讲到导体时,从铜、铁、铝、金、银等金属导电,推出一切金属都导电,这就是归纳推理。铁由铁原子构成,铜由铜原子构成,推出一切金属都 原子直接构成。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到特殊,即从一般原理到个别特殊事例的推理。

D. 学生的思维方法怎么写

学生的思维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写:

1、引言:简要介绍思维方法的重要性和作用。

2、描述学生常见的思维方法:列举一些学生常用的思维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分类法等,并对每种方法进行简要解释。

4、归纳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一系列实例或数据,总结出它们的共性和规律,从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或规律。

5、演绎法:学生将一般性的结论或规律应用到具体的实例或情境中,从而推导出具体的结论或行动方案。

6、联想思维:学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或信息联系起来,通过联想和想象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创新点。

7、批判性思维:学生对信息和观点进行评估和判断,不盲目接受他人的观点和意见,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得出结论。

E. 思维导图 基础篇(03)思维方法-发散/聚合思维

系列文章解读&说明:

本系列文章主要内容是 思维导图 基础课,旨在帮助更多 热爱学习的伙伴 更具体的了解思维导图,同时也会让 更多的伙伴从 思维导图 认知 误区中走出,该系列文章将分享以下内容:

思维导图 基础篇(01)概述

思维导图 基础篇(02)认知大脑

思维导图 基础篇(03)思维方法-发散/聚合思维

思维导图 基础篇(04)思维方法-水平/垂直 思考法

思维导图 基础篇(05)思维方法-高度思维

思维导图 基础篇(06)思维方法-曼陀罗思考法

当前章节:思维导图 基础篇(03)思维方法-发散/聚合思维

1 发散思维

1.1 概念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 求异思维 ,是指大脑在思链兆配考时呈现的一种扩散 状态 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

1.2 发散思维特点

流畅:在思考/解决问题 过程中 观念是自由发挥的,快速、高频 表达新观念,较快的适应、消化新观念

变通:克服脑中僵化观念,打破常规,按照新方法来思索问题,触类旁通,沿着 不同方向扩散

独特:尽可能联想到 不同寻常的 新奇想法,产生超乎预期的头脑风暴

多感官:不局限于 视觉和听觉,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并猜判加工信息

1.3 发散思维常见方法

功能发散法:从某事物的功能出发,构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

结构发散法: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

形态发散法:以事物的形态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组合发散法: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的事物进行组合成新事物。

方法发散法:以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方法的各种可能性。

因果发散法: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出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测出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

1.4 初级训练要点

以一点为中心,快速、不间断 思考 的能力,接下来所有的问题 建议 读者 先思考 再看图。

@1 给你一个圆圈⭕️,你能想到什么?(随机发散)如下:



@2 龟兔赛跑原因 是什么?(随机发散) 如下:

@3 “水” 的 发散图(有向发散)如下所示:

2 聚合/收敛思维

2.1 概念

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聚合思维法又称为求同思维法、集中思维法、辐合思维法和同一思维法棚指等。聚合思维法是把广阔的思路聚集成一个焦点的方法。

聚合思维更倾向于 我们平时所说的总结 归纳 演绎。。。

2.2 聚合思维特点

封闭性:将发散思维得出的结果从四面八方聚合起来,选择一个合理的答案

连续性:在解决问题时,每一个假设都有联系,环环相扣

求实性:对发散思维得到的结果进行筛选,按照标准选出 方案 和 设想

聚焦性:在特定方向上 进行思考,积累足够的量,形成质的飞跃,最终顺利解决问题

2.3 聚合思维常见方法

@1 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一种思维过程,通过性状的比较,找出同类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的性状,把不同的性状舍弃,把本类事物有的、其他类事物没有的性状抽取出来。例如:把各种果实拿来比较,相同的地方是都有果皮和种子。可以选取的不同维度是:有的能吃有的不能吃;有的长在地下,有的长在地上;有的果皮坚硬,有的果皮柔软;颜色,五彩缤纷;大小,各有不同。把不同的性状去掉,取出二坚硬的果皮和种子组成的闭果”这一共性特征进行考察就是抽象思维。

概括也是一种思维过程,是在拍象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对猫、免生、虎、猴等动物进行比较后,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有毛、胎生,哺乳”,在思想上联合起来就会形成“哺乳动物”的概念。

@2 归纳与演绎

在认识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归纳法又称归纳推理,是从特殊事物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即从许多个别事实中概括出般琼理,到如,实践中人们经常会接触瓜,豆这等事物,通过反复实践,就会逐步认识到“种瓜得压,种豆得豆”的真谛,然后经过分析推理就会得到一个一般性的认识:龙生龙,凤生凤,所有生物都有遗传现象。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归纳的过程。

演绎法又叫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即用已知的一般原理考察某一特殊的对象,推演出有关这个对象的结论。例如,所有的生物都有遗传现象。从这个原则出发,就可以引申出:老鼠也是生物,所以“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由演绎推理而得出的一个结论。

@3 比较与类比、分析

比较、类比和分析是一种联动性思维,不仅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还启发人们的智慧,提出独特性的方法。要通过对相关知识进行比较、类比和分析综合,按照“发散→聚合→再发散→再聚合”和“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一具体实践”的认知过程,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

@4 定性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主要凭借分析者的直觉、经验,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

定量分析就是通过统计调查法或实验法,建立研究假设,收集精确的数据资料,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和检验的研究过程。

在聚合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单个创意进行分析,也可对一组创意进行评价。

2.4 初级训练要点(1 2 4题目 答案在最下面)

将所有思考集中到 一个点,或是 从比较窄的视角分析某个问题,比如以下几个问题:

@1 一个人带着一只狗、一只鸡、一些米过河,可是船很小,一次只能带一样。但是当人不在的时候,狗会咬鸡,鸡会吃米。请问这个人要怎样做才能把3样东西都带过河?(逻辑)

@2 一个池塘里有无穷多的水,现有2个水壶,容积分别为5升和6升。如何只用这2个水壶就能从池塘中取得3升的水?(逻辑)

@3 以下名词如何分类?(归纳)​

@4 二十一点游戏(游戏规则是,大家围桌而坐,由专人依次发牌,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手中的牌点,决定继续要还是不要。大家都停止要牌后,就摊牌比大小。在21点范围内,谁大谁就赢,超过21点就算爆掉,为无条件输家。所有的闲家都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停止要牌,只有庄家的牌点必须大于16点)如何 提升胜率?(综合)

3 发散思维 VS 聚合/收敛思维

两者的关系即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3.1 对立

发散思维强调从一到多,聚合/收敛思维强调从多到一,如下(左 发散,右 聚合)所示:



3.2 统一

相互依存:聚合/收敛思维以发散思维为前提,发散思维以聚合/收敛思维为目的;发散思维属于“放”,聚合思维属于“收”。没有“放”,得不到创新成果,只“放”不“收”,没有最佳方案。

相互转化:发散之后要聚合/收敛,聚合/收敛之后要发散,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再日常使用中是时而分离、时而交替进行的。

4 自由联想 & 逻辑联想

4.1 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没有要求和目的,随意性很强

创意思考、头脑风暴、产品设计等适合 自由联想

4.2 逻辑联想

逻辑联想有一定目的性,存在一定逻辑关系,如:制定计划必须从几个确定的维度 思考

工作计划、会议记录、问题分析、新闻报道等适合 逻辑联想

答案:

第一题:

狗 鸡 米=========河流==========

第一次运输分析:

人不在时,逻辑关系为:狗-吃> 鸡 -吃>米,第一次拿走一样,假设是 狗,则鸡吃米;假设是米,则狗吃鸡;假设是鸡,剩下狗和米,没法吃,满足条件,所以第一次运送 鸡 到河对岸,之后回来,结果如下:

狗 米=========河流==========鸡

第二次运输分析(两种方式):

此时剩下 狗 和 鸡,假设运送狗到对岸,对岸剩下狗和鸡,此时留下狗在对岸,把鸡从对岸送回来,此时再把米送到对岸,结果如下:

鸡=========河流========== 狗 米

同理,此时假设运送米到对岸,对岸 剩下鸡和米,此时把米留在对岸,把鸡从对岸送回来,此时再把狗送到对岸,结果也是如下:

鸡=========河流========== 狗 米

第三次运输分析:

最后把 鸡 送到对岸即可,如下所示:

=========河流========== 狗 米 鸡

综上,实际上有两种方式 解决该问题,相信以你的智商 一定想得到答案,同时很少有人 想全,那么你想全了吗?实际上这里还用到了 思维模型:MECE法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之所以想不全是没有进行完整的假设

第二题:

———————————————————

起点:空瓶子,可以得到5升水

水壶A:===== 5升水

水壶B:====== 6升水

———————————————————

第一步:得到4升水

A水壶 盛满 5升水,倒入B水壶中,此时

水壶A:=====   0/5升水

水壶B:+++++= 5/6升水

A水壶 盛满 5升水,倒入B水壶中1升,此时

水壶A:++++=   4/5升水

水壶B:++++++ 6/6升水

———————————————————

第二步:得到3升水

B水壶中水全部倒掉,A水壶 中4升水,全部倒入B水壶中,此时

水壶A:=====   0/5升水

水壶B:++++== 4/6升水

A水壶 盛满 5升水,倒入B水壶中2升,此时

水壶A:+++==   3/5升水

水壶B:++++++ 6/6升水

———————————————————

到此,3升水就得到了,可问题不在于 这道题的过程,而是这个过程中 我们发现了什么,按照 步骤 我们还可以得到 2升,1升,只要多几次即可。

第四题

电影《决胜21点》

阅读全文

与基础思维方法主题分析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乘法用什么方法验算更简单 浏览:789
冰箱冷藏室打不开的解决方法 浏览:507
车库磁锁安装方法 浏览:244
怎样运用简便方法计算125x16x25 浏览:374
最简单的方法做红烧鱼 浏览:13
简述代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浏览:429
金立信息背景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05
茅台酒一箱真假鉴别方法图 浏览:821
拉链拉不住解决方法 浏览:78
大理石裂纹石根的鉴别方法 浏览:661
微步使用方法 浏览:221
采用方法分析的标题怎么写 浏览:539
伞齿模数的测量方法 浏览:883
悬浮苹果怎么设置方法 浏览:374
掺合料安定性检测实验方法 浏览:162
做橡皮泥的图片和方法 浏览:493
剥大蒜什么方法剥得快 浏览:843
冰上速滑的停止方法包括哪些选项 浏览:368
手臂下蹲锻炼方法 浏览:515
如何选择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浏览:364